教师之友网

标题: 将阅读进行到底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5-3 20:26
标题: 将阅读进行到底
将阅读进行到底
解玺璋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个专为“读书”而确定的日子,至今已经过了第11个。读书而需要“日”,恐怕不是“读书”的福音,倒更像是“读书”的祭奠。它提醒我们,读书行为正在沦落为值得纪念和保护的“非物质遗产”。这些年来,各种各样的调查统计显示,读书人这个群体的绝对数量是逐年蜕减的,就像一个从高处坠落的物体,其速度不仅不会被延迟,而且会越落越快。如果再将这个群体做一些细分的话,所显示出来的情况可能会更糟。这是一个可怕的浪潮,它席卷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也不能例外。

    人们习惯于认为,读书所遭遇的“生存危机”源自新媒体的快速增长和文化消费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具体到中国的情形,似乎还要再加一条,人们都忙着挣钱去了,读书也就退居其次了。这就是说,当人们的生存欲望居于首位的时候,读书的欲望是有可能被压制的。即使读书,首选也是有助于自己提高生存质量的图书。生活实用类图书所以走俏的原因,这里也可见其一斑。

    但是,以我之见,这些都还只是触及了问题的表面,更深一层的危机在于,人类有可能因为阅读的缺失而丧失与传统的联系。人类区别于任何其他动物种类,就在于发展出一种文化传承的能力,而不仅仅依靠本能和生物遗传的方式,延续自身的香火。文字书写以至于各种可阅读文本的出现,正源于这样的欲望和要求。文字记录了人类所走过的足迹,阅读这些文字,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福楼拜在1857年6月《致尚特皮小姐》的一封信中直截了当地说:“阅读是为了活着。”按照我的理解,他所说的“活着”,绝不只是简单的生命的延续,可能还包括了人类文化乃至文明的积累、传承和发展。恰如卡尔维诺所说:“阅读意味着接近一些将会存在的东西。”这些东西通过阅读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从而使人类越来越接近于完善。

    现在发生了一点麻烦。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研究人类文化演进的时候,发现了其中的间断性。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她将整个人类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所谓代沟理论,就是在这三种文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恰好类似于并喻文化的时代。正是先前文化的中断使年轻一代丧失了阅读的原动力。既然文化传统无法再向他们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生活模式和经验,他们只能根据自己切身的经历创造出必须的经验和模式来。以往通过读书可以得到的,现在则变得十分可疑和不确定了。这是许多人放弃读书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读书越来越被年轻人冷落的原因之一。

    不过,我们不能不承认,新媒体的阅读,也是一种阅读,这种阅读是新的读者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而网络和电子图书的迅速普及,更为这种阅读提供了便捷的方式。问题在于,这种方式并不帮助我们修复与文化传统的裂痕,甚至还会扩大这种裂痕。事实上,看似并不重要的阅读方式,有时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影响到我们对于文化传统价值的认知和接受。当一切都可以转瞬即逝的时候,还有什么是可以永恒的呢?既然现实的感受是最真实、最重要的,那么,文化的传承还有什么必要性吗?这样一来,读书的原始动机显然就被抽空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所说的读书的“生存危机”,更主要的还是发生在传统和经典阅读的范围之内,是传统和经典阅读的危机。至于说实用性和消遣性的阅读,在新媒体的支持下,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这样看来,将阅读进行到底,就是将文化传统通过读书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就是修复我们与文化传统之间的断裂。这样做,才能防止釜底抽薪,这才为读书所做的固本培源的善举。这或者正是“读书日”应该给予我们的启示。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