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传播者”到“学习情境的策划者”
王晓春
教师的传统角色是“知识的传播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这就等于事先假定:学生无知无识,无“道”无“业”,有的只是“惑”;而老师正好有学生不具有的“道”和“业”,老师是知识的源泉,知识的占有者或垄断者,如此才有“传播”之必要。传播的前提是拥有,接受的前提是缺乏。自古以来,知识就是“卖方市场”,有文化的人很少,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极窄,所以有知识的人就很重要了,没有他们传播,知识真的会失传的。传播者本质上是拥有者。古时候人们为了争夺一本兵书,一本剑谱,竟然能杀得血流成河,其传播者本人也必然成为无价之宝。现在谁还会去如此争夺《孙子兵法》?随便在大街的书摊上就可以买到。《孙子兵法》本身的价值并没有降低,但是它的传播者的重要性却大大降低了。
中小学教师目前面临的情况就是如此。知识不但普及了,而且正在“爆炸”着,传播媒介空前发达。面对互联网,垄断知识的企图已成笑柄,教师“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被媒体“篡夺”了,教师肚子里那点“知识”已经“小巫见大巫”了。知识“拥有者”的地位一动摇,知识“传播者”的地位也必然动摇。“卖方市场”要变成“买方市场”了。
面对此情此景,教师如果还死抱着“知识传播者”的角色不放,继续自命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就难免遭遇许多尴尬。他会发现学生越来越不“谦虚”了,他会发现自己“传播”的许多东西学生早就知道了,他会发现学生知道的许多东西自己反而不知道,他更会发现他要“传播”的许多知识学生根本就不想知道……于是教学出现了危机。
许多老师都感受到了这种危机,可惜他们本能的反应却是强化“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动用权力跟学生较劲。你不承认我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就不行,我非把知识传播给你不可……这就走进了死胡同,这样是没有出路的,只能增加师生双方的痛苦。这是犯了教师的职业病——总想改造学生而不想改变自己。
事实上对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说,当务之急并不是跟学生没完,而是改造自身形象,重新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有多重角色,其中传统的“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如今正在受到“学习情境的策划者”角色的冲击。
“学习情境的策划者”不认为学生是被动的“一张白纸”,不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源泉,也不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二传手”,他认为自己的任务不是“教会”,而是“帮学生学会”,他致力于创造许多情境,创造一种氛围,创造一些条件,使学生爱学,会学。
做“知识的传播者”只要有传播能力就行了,有的人甚至完全照本宣科,也能凑合过下去;做“学习情境的策划者”却要求你不但有知识,还要有策划能力,策划能力就是创造能力,就是独创性。知识普及了,对独创性的要求也提高了。古时候你只要能背几句《孙子兵法》,别人就会误以为你有学问,现在不行了。你不但要对《孙子兵法》有自己的学习心得,还要有本领使学生喜欢它,学得很起劲,而且各有各的收获。你不但要“腹中有书”还要“目中有人”,还要在这二者中间造一座座桥,桥还要因人而异。您说这难不难呢?当然难。
对“知识传播者”理解得死板,教师会异化为“教书机器”,年复一年地重复自己,但是“学习情境的策划者”就很难变成“策划机器”,因为策划是不能重复的,情境策划要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知识拥有者的地位会因知识爆炸而动摇,情境策划者的地位却不会动摇,因为他拥有的东西是知识本身没有的,是一种主体性,一种主观能动性,一种机器无法替代的东西。知识再爆炸,也炸不伤思想者和创造者。
过去,教育教学工作也不是无人策划,但那是少数人策划,多数人执行,策划是教研部门,教育科研部门的事情,是领导的事情。然而策划只要原封不动贯彻下去,就不再是策划了,策划变成了执行,艺术变成了技术,创造变成了复制。这是一种“策划者治人,执行者治于人”的思路,其实是我们老祖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余波,它的要害是策划之后,推广下去,创造性递减,不利于中华民族的振兴。教师若都是机械的执行者,学校里的创造气氛一定稀薄,学生自然难以有创造性,除非你能证明非创造性的校园氛围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有利、非创造性的教师榜样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有利。
我们提倡教师成为“学习情境的策划者”,就是要把教师的主体性还给教师,就是要唤醒许多教师的创造性,开发他们正在窒息的潜能,给学生作出创造的榜样,如此,教育改革才有希望。当然,教师的策划不能随心所欲,有教育方针的指引,教学大纲的约束,但那是“宏观调控”,而不是现在这种“手把手地教”。
教师成为自主的“学习情境策划者”之日,才是学生成为创造者之时。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