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郭学志:纠错权威教材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5-9 20:22
标题: 郭学志:纠错权威教材
郭学志:纠错权威教材
来源于:河南日报
  

  11月5日,深秋的新乡,夹杂着一丝冷意。
  在本报记者办公室,拿着2013年度和今年的两本六年级语文教材,新乡市牧野区寺庄顶小学56岁的教师郭学志在欣慰的同时又有点纠结——
  欣慰的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已经沿用10年之久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一个不合适的古文翻译被他揪了出来。之后经过和出版社沟通,他的意见被采纳,不当翻译被修改。今年秋季新学期一开学,拿着修改过的教材,郭学志很自豪,他觉得这是自己此生收到的最好的节日礼物。
  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无论是教材编委会,还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郭学志的贡献没有任何表示!于是,郭学志慢慢又有些失落和纠结。他不知道该找谁“说理”,既想得到应有的认可,又担心会被人认为自己是在“索夸”,纠结之中,找到了本报记者
  “一日三餐”怎么不见了?
  今年秋季一开学,有细心的教师发现,与以往多年使用的教材相比较,今年六年级语文课本中古代寓言《楚王好细腰》(战国时代墨子著)一文的译文出现了一处变化:原来“所以朝中一班大臣,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的译文中关于“一日三餐”的表述内容被删除了,翻译改为“所以朝中一班大臣都节制饮食,每天只吃一餐”。
  因为改动没有作任何注释或说明,所以,几乎所有人都不明就里,有些纳闷。只有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寺庄顶小学语文教师郭学志心知肚明并为之激动不已!因为国家语文教材编辑部门正是根据他提出的《“一日三餐”不能这样使用》的课改建议而对教材做出的改动。
  曾在新乡市一所厂办学校当过多年校长的郭学志,2011年调到牧野区寺庄顶小学,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师。
  2013年9月,新学期开始,郭学志第一次接触到北京师范大学版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在为第二单元《美与丑》备课时,他发现《寓言二则》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古文《楚王好细腰》中有一句“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教材翻译成“所以朝中一班大臣,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郭学志认为,此处错误有两个原因:一是原文中没有“一日三餐”的概念,“一日三餐”在这里有“画蛇添足”之嫌;二是在战国时期,人们吃饭还没有进入“一日三餐”时代,普遍是“一日两餐”。
  由于自己不太精通电脑操作,有好几次,郭学志想打开电脑给教材编辑部门写信,都被搁置了下来。“教育无小事,如果错误的内容不改正过来,孩子们就一直学错。”今年2月15日,寒假还剩下最后一天,郭学志把自己关在家里,用一整天的时间,将他发现的这处错误分析及改动意见写成《“一日三餐”不能这样使用》一文,并于2月17日寄给了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的责任编辑张洪玲,谈了自己对此句翻译的看法。张洪玲很快回信,表示今年秋季教材会(对此)做出反应。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郭学志果然发现教材将翻译改为“所以朝中一班大臣都节制饮食,每天只吃一餐”。
  郭老师的“三大疑问”
  一问:为啥常识性错误能在权威教材中“盘踞”10年之久?
  教材的编写应是极为严谨、认真、细致的,每一本教材都应该是众多专家学者经过千锤百炼、字斟句酌而打造出的艺术精品。
  那么,普通百姓对“一日三餐”这一社会常识不了解情有可原,可它为何能被错误地使用在国家语文教材之中长达10年?数以万计的小学语文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竟无一人提出质疑,致使这一错误居然在权威教材中稳稳地“盘踞”了10年!其间误导了多少孩子?
  据了解,除了编纂教材时的严谨程序,每年各级教育部门都会召开相应的教材分析会,但这样的错误为什么一直没被发现?抑或期间也有人发现,只是教材编纂部门没有采纳修改?
  二问:教材改动为何没有作任何说明?
  对比2013年与2014年秋季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记者发现,郭学志提出的错误翻译部分,改是改了,却在课本上和辅导书中,均未提及更改的原因。
  一句延续10余年的翻译突然做出更改,不免让人质疑。教材编纂部门为什么不对改动做出说明?是这样的错误无足轻重,不值得解释?还是顾虑一旦说明会影响“权威形象”?
  三问:“静悄悄”的纠错对于“究错者”公平么?
  小学教师对教材提出质疑并促使其做出更改,对郭学志来说,这算得上一件大事儿,理应感到骄傲与自豪。
  丰厚的知识量、敏锐的洞察力应该是郭学志发现错误的前提,但严谨治学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应该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改正错误,是对郭学志的建议最好的回报。然而,从提出质疑到教材改错再到现在,大半年时间过去了,郭学志至今未收到来自教材编写组或者各级教育部门的肯定和鼓励,“哪怕是一张写着盖有章的改错说明也好。”
  是这个错“究”得不够分量?还是人微言轻的“究错者”不够分量?要不就是教材编写组为保“颜面”而无奈选择沉默?这样“静悄悄”的纠错对于满含热情的“究错者”公平么?
  “一日三餐”不能这样使用
  郭学志此次纠正的《“一日三餐”不能这样使用》,教材内容是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寓言二则》中《楚王好细腰》的译文,现将郭学志的纠错文章以及教材中相关更改的内容附后,以期正本清源并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消除原教材中的瑕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选用了一则古代寓言《楚王好细腰》(战国时代墨子著),其原文和译文如下。
  原文: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译文: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一班大臣,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每天起床整装,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译文中将“皆以一饭为节”译为“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的做法颇为不妥:1.原文中并无“一日三餐”的概念,把“一日三餐”放在这里完全是“蛇足”之举;2.这样做犯了一个知识性错误:战国时代的中国人吃饭方式还没有进入“一日三餐”时代。人类的饮食由早期蛮荒时代的茹毛饮血、果腹不定到现在的饮食有节、一日三餐经历了漫长的过渡期,是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物产逐渐丰富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粮食产量太低,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达不到一日三餐。经笔者遍查先秦典籍,没有发现有关“一日三餐”的文字表述。
  译文中的“蛇足”之举是显而易见的,此处恕不赘述。但中国人的“一日三餐”始于何时却是颇值一叙。
  现代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习惯于一日三餐,但古代中国、准确地讲是秦统一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孟子·滕文公上》中说:“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以“饔飧”代指一天之内的两次饭食。成语有“饔飧不继”,意即“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饔”、“飧”在这里表示前后相连的两顿饭。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4点钟左右)进餐,这种两餐制的就餐形式至今还在我国一些落后地区流行。《左传·成公二年》中齐侯曾豪气冲天地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意思是:我先干掉这个对手后再来吃早饭。其中的“朝食”即是指一日之中的第一次饭。这句话表示在早饭前有相当长的时间,还可以从事一些活动。在墨子的同期著作《墨子·杂守》中有“日再食”的记载,就是说每天吃两次饭。对于进餐时间,古人有“食不时不食”(《论语》)说法,即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而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即,明早天一亮就让战士们吃好饭,给我打败刘邦!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这是在非正常就餐时间(“饔”时)而做出的特殊安排。
  汉代以后,特别是文景之治以后,经过汉初半个世纪的休养生息,粮食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出现了一日两餐向三餐过渡的苗头,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但这仅仅是一种苗头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上》)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用过饔飧两餐,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孟子和墨子同为战国时期的人,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明白无误地表示出当时仍处于两餐制时期,还没有出现“三餐制”的概念。“饔飧不继”的成语是形成于明清之交时期,说明即使在清初时就餐习惯仍是处于两餐制时期。两餐制向三餐制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直到今天也还没有得以完全普及。但其开始之时最早只能向前追溯到汉朝,春秋战国之时可以肯定地说还处在两餐制时期,还没有开始向三餐制过渡。
  本则寓言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所著,“一日三餐”的概念明显地与其同期同时著作(《墨子·杂守》的有关内容相悖,是不可能在本则寓言中出现的内容。另外,即使是楚灵王的大臣都属于“贵族”,生活水平高于一般百姓,但其生活方式也不可能突破当时社会整体发展阶段的限制一下子跨越数百年而直接进入“一日三餐”。因此译文中出现“一日三餐”之语实在不妥。
  即便是出于尽量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的角度考虑,也不宜于使用这一带有明显知识性错误的词语。这句话完全可以译为“每天只吃一餐”即可。
  (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寺庄顶小学郭学志 2014年2月15日)
  郭学志其人
  被郭学志纠错的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该教材由我国教育行业的顶级高校——北京师范大学编写,代表着我国语文教材的最高水准。该教材全国范围发行,自2003年初审通过至今使用时间已有10多年。
  全国范围发行,且已经使用10多年的教材,为何这个错误一直在误人子弟,直到被郭学志发现?
  精研《竹书纪年》熟悉先秦文化
  郭学志原本是新乡市纺织厂的一名职工,负责厂里文秘工作30多年,曾在厂办子弟学校当过校长。
  那么,郭学志对于“一日三餐”解释改动的依据从何而来?原来,郭学志对出土于新乡市的《竹书纪年》(据百度百科解释,《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颇有研究,为此遍阅先秦古文典籍,依据翔实的历史文化资料、在进行了大量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对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瑕疵提出了独到且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他认为,从古文记载上看,那个时代的人因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太低,每日两餐,还没有达到“一日三餐”的程度。
  “最大的喜好就是做学问”
  “在我们学校,大家都觉得郭老师是学者型的老师,尤其对古文研究很深。”牧野区寺庄顶小学教导主任赵志俭说。对于教材中一些古文翻译,郭学志有很多独到的分析,通过引经据典再结合当时社会环境,可以看出,现在课文中还有些古文翻译都是有待商榷的。
  “郭老师懂这么多,他的课肯定很有意思,因为可以讲一些书本上不一样的知识吧?”记者问。
  “那可不行,如果这样的话,咱们的学生考试时可吃亏了。”赵志俭无奈地说,“考虑到目前的教育环境,教师只能按照教学大纲和配套的教学指导书讲解。从另一方面来说,教材以及配套指导书的编写应该特别严谨才是。”
  在妻子李瑞芳的眼里,丈夫郭学志最大的喜好就是做学问。自己下岗多年,双胞胎儿子刚上大学,家里负担不轻。
  “不顶吃不顶喝,也挣不了大钱……”其实,最令李瑞芳着急的还不是丈夫挣不了大钱。郭学志血糖高,已经影响到视力。因为喜欢古文学,多年来研究《竹书纪年》,好看书的“毛病”根本改不掉,李瑞芳也只能一边嘟囔一边心疼地嗔怪着。
  3年内写了4篇为课本纠错的文章
  事实上,除了《“一日三餐”不能这样使用》的改动之外,同样是小学六年级第二单元《寓言二则》中《东施效颦》一文中的“归”字一解,郭学志之前还给张洪玲寄过《“归”回本义好——《东施效颦》中“归”字翻译之浅见》的文章。
  在该文中,郭学志指出,“归”在汉字中是一个义项颇为丰富的字,据现有资料(《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其释义有数十项之多。经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可知:“归”是一会意字,本义为女子出嫁。将“归”字译成“回去”与本则寓言原文语言环境、逻辑关系不合。如果翻译为“出嫁”,则使得“归”字回归到了本义,也使得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符合原文的语言环境、语言风格、语言习惯,前言后语之间过渡平滑自然、符合生活逻辑,避免了选用“归”字引申义“回去”而给后文所带来的突兀、磕绊等不足。由此看来,应是“归”回本义好。
  在今年新版教材中,“归”的翻译依然没变,但明显看到之前的“丑人”的翻译由“丑妇人”变成了“丑女”、“丑女人”。
  “当时,张洪玲编辑在回信中也认可了我的看法。目前这种改动也可能是综合了我的建议,最起码,‘丑女’要比‘丑妇人’贴切得多。”
  据悉,担任小学教师3年来,郭学志向国家语文教材编辑部门先后提交过4篇改错的文章。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