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作文教材须遵循写作能力发展规律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8-27 01:25
标题: 作文教材须遵循写作能力发展规律
作文教材须遵循写作能力发展规律
——关于语文必修教材中作文系统编写的新思考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  李彬
    自教育部200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来,作文教学呈现出新的价值取向,减少了繁琐的写作知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开始重视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教科书要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无论“怎么教”,还是“怎么学”,教材都是教和学的重要凭借,教材编排都应目标明确、序列清晰、训练规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写作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一、现实的困惑
在新课标理念宏观指导下,目前已通过国家级评审的新课标中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语社版、苏教版、鄂教版、粤教版等),都在作文教材的编写上下足了功夫。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作文教材的编排均显示出一定的开放性:淡化写作知识教学,内容向其他学科、课外生活开放,形式与读、听、说相结合,教学过程由活动作线索引导写作置之于生活情景之中。但是,从使用情况来看,一些编排上不尽如人意之处往往使一线教师深感困惑。比如,人教版初高中教材在编写上通盘考虑不够,各自为政,影响作文教学的序列性,不利于作文教学的循序渐进。初中第一册和第二册中的作文训练分别安排如下内容:一是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反映生活;二是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三是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四是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而在普通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中,设置如下内容:一是多角度观察、思考;二是确立中心,精选材料;三是丰富联想,完善结构;四是巧用表达技法。按一般规律而言,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相隔三年,应在能力层级上有一定的差距,但上述多个训练点却彼此交叉,区分度不大。再如,苏教版的写作序列是一种写作的内容上“内在序列”,而不是为了方便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构建的“教学序列”,它是一种人文性的追求。因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习得语言文字运用,人文性必须凝聚并体现在语文的工具性当中,所以这种“更高的更有人文性的更有情怀的追求”,因没有遵循最基本的写作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常识,其结果只能是空中楼阁,凌空蹈虚。从高考的角度来说,苏教版必修课本的写作指向与《考纲》写作目标指向也不完全一致。教材写作训练的设计着力于写作观念,注重于写作综合素养的提升,与《考纲》文体上偏向于记叙与议论,内容上倾向于能力与技能是有偏差的。
二、优化的策略
钟启泉教授在《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丛书》序言中说:“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或者用更专门的术语来说,是一种相对于‘形式学科’而言的‘内容学科’,从逻辑上说,所谓‘内容学科’是以理解、创造或表达思想与意涵为课题的‘实质训练’的学科。”语文既然是“‘实质训练’的学科”,就必须追求训练的科学性,如果作文教材编排的序列是混乱的、断续的,导致无法可依、无序可循,就难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中国源远流长的学习史早已证明,循序渐进是国人最优良的学习方法之一。一线教师也总是期望教材能有一种显性的、易操作的序列呈现方式。由此看来,教材编排的序列,既要尊重学生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客观规律,也必须考虑教师指导写作的适用性。
1.梯度分明,螺旋上升
现行高中作文教材的编排是对“在技术化道路上渐行渐远的作文教学”的反拨,但是简单地把序列性视作作文教学弊病的重要根源,并将它驱逐出作文教学却是值得商榷。仅仅依靠主题化的“写作观”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往往勉为其难。事实上,教学的序列性是客观的,没有序列性的教学更容易混乱,学生也更不容易掌握。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这可能是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作文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让学生写出一篇作文,更在于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从而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因此,不难理解这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旗帜鲜明地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必须突出过程与方法。对于写作的过程,古今中外学者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认识,其次是作者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的转化。作文教材在读写听说内部也应注意整体推进、螺旋上升。比如,每次写作训练都整体考虑写作的全过程、文章的所有要素,并且充分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来设计,不是机械地将写作的过程(观察、思考表达)或文章的要素(中心、材料、结构、语言)分割开来、点点成线进行训练,而是力求经过多次训练,整体推进,螺旋上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完成后一阶段目标的过程中,有计划地“重复”前一阶段的某些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巩固提高在前一阶段形成的语文能力,达到螺旋上升之功。多种手段并举,融合口语训练、综合实践活动、阅读、写作于一体,全面提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编写过程中充分重视了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和习作训练要求,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习作水平。
2.以本为源,读写共进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作文命题应该贴近真实的生活情景,“做中写”不失为让学生学会写作发展的最佳策略。只有具备丰富的生活、阅读、写作积累,作文才能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顾振彪先生认为:“写作与阅读结合,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以课文为写作材料,省去搜集材料之苦,可以直接投入写作训练,尤其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均是文质兼美的典范,这些优秀的文本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写作资源,通过读写结合,充分利用文本的教学价值。这些值得借鉴的方面既有素材积累的,也有写作技巧的。除了对课文的直接借鉴外,还可以通过扩写、仿写、改写、续写等方式,使学生在更深层面理解文本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写作修养与技能。从丰富精神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灵活化用语言、把握文意思路和掌握写作技巧角度入手,开发课本写作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的写作实践活动,完善读写教学的新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充分体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教育理念。
3.贴近学生年龄特征,激发写作动机
1922年,梁启超就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提出了“教以作文理法”的主张。1963年张志公先生在《说工具》中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作和使用语文工具。”教材应将写作的方法指导完整地体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写作的“规定动作”“分解动作”,逐渐逼近写作方法。在教材编写中要既要依据上述理论规则,又必须和施教对象年龄特征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中学生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灵活性、前瞻性、社会性是前所未有的,从进入中学开始,随着身体的成熟、智力的发展、认识能力的增强,中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主诉求。他们希望摆脱外界的束缚,热衷自由地表达,在心理上表现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成人感,思维方式也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他们开始以自己特有的观点、态度体验生活,观察世界,探索人生道路。因此,当下的作文教材必须根据学情,与时代接轨。比如,作文示范的佳作既要有与写作理论配套的作家作品,也要有相应的中学生佳作。作家作品未必是名家作品,但必须短小精美,文质兼美,富有时代气息,贴近中学生的生活,适应中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适于中学生模仿。作文课本中还可以精选相应的中学生佳作,它出于中学生之手,符合中学生的思想感情,特别适宜中学生模仿,这种模仿不是雷同,而是受启迪之后再创造。这种“接地气”的作文教学,可以保证学生在真实状态下作文,减少其虚假心理成分,只有这种“好之”“乐之”真实状态下的作文才能真正展现学生的个性,才是真正的创新之作。
纵观近百年来我国作文教学的变革轨迹,我们发现,其价值取向经历了从关注实际应用和自由表达,到加强文体训练、注重写作知识指导和读写结合,再到注重学生写作过程的心理体验及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演变。作文教材科学有序才可能“有效”,目标明确、内容科学、顺序合理、形式活泼、朴素淡雅,必能促进学生写作素养乃至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