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一所中学的学术愿景与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8-31 12:22
标题: 一所中学的学术愿景与实践

重庆市巴蜀中学学术年会巡礼

一所中学的学术愿景与实践

本刊记者  高静波  张磊

核心提示

学术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2014 年 7 月 4 日上午,一年一度的重庆市巴蜀中学学术年会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校本部隆重举行。本届年会主题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课堂魅力”。5 月 23 日年会开幕式当天,邀请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作现场报告,并启动了由巴蜀中学自主设计管理、巴蜀教师网络授课(慕课)的教育资源共享网站“51 好课网”。以学术之名,引导学校改革发展创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巴蜀中学走在了时代潮流的前沿。

一所中学的学术追求如何取得实质性进展?

学术研究与教学改革之间到底如何唇齿相依?

学校品牌建设与内涵建设如何有机结合?

带着问题,记者走进重庆市巴蜀中学第三届学术年会,渴望有所发现,有所启迪。

小年会与大愿景

中学学术:小与大的辩证法

“科研立校”“科研兴校”业已成为教育界公认的口号。然而由于价值导向不明、激励机制缺乏、评价机制不当等因素,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普遍存在“高大全、华而不实、只顾两头不顾过程”等问题,导致中小学教师存在“科研无用”的偏见和困惑。这样的心境也困扰着巴蜀中学的领导和教育科研主管部门。

2007 年,巴蜀中学开始兴起了一年一届的“学术活动周”,老师集中在一起,对一些科研课题、教学当中的一些重要课题进行探讨。主题会提前拟定,但没有固定模式。逐渐地学校开始想把外面的专家请进来,把一线教师的科研内驱力激活,把科研活动做得更加完整更加成体系,成为学校的传统长期保持下去。

一种渴望系统研究、理性探讨、不断超越的意识逐渐在巴蜀人心里萌芽。2011 年,学校提出了“学术年会”的概念。2012 年,首届巴蜀中学学术年会正式举行。

校长王国华说:“在推出之时,巴蜀人也在思考,命名为‘学术年会’是不是过于‘高大上’,为此还争议了很久,最后才确定下来,就是要把目标定得大些,宏伟些,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长远。正如巴蜀中学的办学愿景,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受人尊敬的中华名校’。”

有人注意到,巴蜀中学这种以“大”的理性话语概念统领具体的“小”的科研实践的思路,首先根植于基础教育的准确定位和一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和激励。

“所谓学术,其实就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并不神秘。学术不应该局限于大学、科研机构,中学作为专业化的教育教学机构,每天都在面对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每天都在思考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时刻都在进行着不同规模的学术性探讨与研究。植根于中学一线的基础教育学术科研,会显得更有生命力,更鲜活。”已从事 10 年教育科研工作的谭中胜主任这样阐释巴蜀中学的学术观。

巴蜀中学课改处主任、中学研究员级教师张学忠认为:“今天的课程改革已经发展到把中学从单纯的应试机构转型为人才培育基地,教师发展也面临着从教书匠走向学术型专家的转型,具备良好的学术能力则为更新专业知识、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必要条件。”

据介绍,学术年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术成果的评审和表彰。学校为此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勇为领头的学术委员会。“我们的宗旨是倡导学术氛围,搭建交流平台,表彰学术成果。其根本目的是对学术主体——教师的价值重估与发现。”张勇书记说。

教育科研是促进一线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育科研的过程与教育科研的成果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强有力的关注和鼓励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青年语文教师周斌清楚记得每一次领奖时的激动心情。这些年他在巴蜀的学术氛围中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日益深入。他的论文《对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思考》被刊登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 年第 11 期的第一篇。2012 年 4 月,受该杂志之邀,他还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中语会“本色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发言受到黄厚江、孙绍振等与会专家一致好评。如今他每年在核心期刊发几篇文章,可以和国家一些大腕级的专家、作家对话。

每一年,这所学校的许多老师都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学术年会的来临。他们捧出自己平时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悉心完成的各类成果,包括科研课题、发表的论文,还包括教学成果,比如各类赛课成果。学校严格按照评审标准,经过学科教研室主任初评、学术委员会三轮复评、校长会终审等一系列严格的组织评审程序,得出最终评奖结果。

“学术年会的成果评审其实在制造一种可能。”副校长费春斌介绍,“有些在校外得了大奖的研究成果,在校内不一定得大奖。有些在校外得二等奖甚至三等奖的,在校内可以评为一等奖。而评审的价值标准则立足于解决本校的实际问题。”

据悉,每年学术年会都有近 50% 的老师获得不同类别和等级的学术成果奖。校长王国华这样评价:“学术年会,既是一次大规模的学术巡展,也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更是一种长效的学术激励机制。借助这一平台,教师们可以开阔视野,寻找榜样,了解前沿动态,学习研究方法,交流热点问题。它促使我们更加科学地进行学术研究规划与落实。”

微课题与大科研

草根研究:让学术成为教学之本

几年前,物理老师秦德胜在自己的物理课堂上,紧扣课堂教学内容的问题,潜心研究哪三个方面不讲,哪三个方面要讲,进而提出“三三三”教学法。如今,这个课题已申报成为国家级课题,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界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这是学术研究的一个规律,从小切口原点问题出发,然后越研究越大,越研究越深入,越研究越有滋味,最后就成为了一个大课题。”

这种起于课堂、兴于微观并最终成燎原之势的教育科学研究模式,被巴蜀人形象地称为“草根研究”。张学忠主任用“微课题”概括了其实质,据介绍,微课题主要是指“小、真、实”的校本课题。“小”,即研究的切入点小,应该立足学校、立足学生、立足教师;“真”,即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即研究应该从实际出发,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重点。

“社会评价学校的办学成绩,根本仍然着眼于教育教学效果,从课堂出发,以理性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为教学赋予了学术的内涵。”

微课题尝试解决长期以来教学与科研存在的不平衡发展状态,但对搞学术的老师奖励多了,教学的老师会不会觉得亏?怎样把教育教学和学术结合起来呢?

“我们把赛课纳入科研成果,原创考试命题交上来,照样视为你的科研成果,因为原创体现了研究性,同时可以直接支持题库建设。”

巴蜀中学把教育科研的范畴扩大,只要是对教育教学的思考,个人的主张建议、思考方法都被纳入其中。“每个人都可以做出成绩来,只要你在想、在研究,都叫做一种学术成果,要让每个老师都动起来,这就是巴蜀中学的微课题、大科研。”分管教育科研的校长助理邓飞说。

2014 年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魅力”,这一宏观主题的设定,与学校近年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任务密切相关。

巴蜀中学在内部提出了 “精教博学, 减负提质” 的改革目标。以此为统领,学校形成了两个序列的微课题科研力量:一是由学校的教科处、课改处统领的各学科教研室,负责组织教育教学的研究;二是成立了十个名师工作室,整合了学校名师、特级教师、研究员、一线的骨干教师资源,着重研究教育教学当中很实际的问题,学校每年给他们经费,开展研究并且潜心打造青年教师成才孵化器。

为了避免课题研究流于“有两头无过程”的形式主义,巴蜀中学运用科研经费进行调控。“不是一次性拨付经费,而是分阶段拨付,比如你需要请专家论证、指导,外出开会调研,就递交经费申请。过程中,学校还会派人督促、指导,这样确保微课题研究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学校还特别创办了市级内刊《巴蜀教研》(渝内字第 711 号),为老师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提供平台。

经过三届学术年会的洗礼,巴蜀中学的教师们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一些教学成绩优秀、但并不太关心教育科研的中年教师,也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不断升华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

地理教研室主任文彧由衷地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究就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科学创新的办法,所以研究不是负担,你说你要飞,就给你一双翅膀,给你加油。”

微课程与大慕课

共享共创:学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首先是气势恢宏的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根据场景,引入问题,紧接着步步深入,引人入胜。记者随机点击巴蜀中学 51 好课网的一节课,这是由余娅老师主讲的“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1 好课网(www.51haoke.com)作为巴蜀中学自制的教育资源网站在5 月 23 日的学术年会开幕式上正式启动上线,这是巴蜀中学一项极具开创意义的重大举措。据了解,“51”是巴蜀中学的门牌号,另外“51”谐音“我要”,51 好课也有“我要好课”的意思。

目前网站上挂出了 200 多节精品微课视频,每节 10 分钟左右,涵盖初一到高三所有学科,教师主讲、师生交互、问题论谈多种形式都呈现在课程中。

近期,巴蜀中学还会推出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课程,随后实现学科的全覆盖、系统化。每一个学科,覆盖从初一到高三每一学段的知识点,同时将完成高考中考的考点的序列,并逐渐向全社会推广。这意味着巴蜀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将打破壁垒,实现云时代的教育资源共享。正如王国华校长所说:“巴蜀中学把自己优秀教师精彩的教学视频挂在网上,供全社会共享,这是巴蜀人的教育情怀和社会担当。”

“我们还将加快研究更多适合在网络上学习的课程结构和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地把传统课堂搬到网上。”负责慕课开发的谭中胜主任告诉记者,“当然,单靠巴蜀中学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准备面向全社会征集优质资源,启动一个大型的慕课资源教育联盟,让更多的中学包括大学参与进来,共同开发和共享课程资源。把教师们的教育智慧锤炼成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这番蓝图背后,是学校多年来精心营造学术氛围,培育学术队伍的良性成果。一个由校内网骨干教师组成的慕课核心研发团队,专门负责建设、管理 51 好课网。他们先后研发学科课程知识体系和专题教育资源体系,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分学科(按学段分章—节—点—讲)完成学科知识网的构建,各学科完成组团分包,开发课程资源包。

为保证慕课研发的科学性、系统性,巴蜀中学申报了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 规划2014 年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学大型网络开放课程(MOOC)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并成功立项。

记者注意到,51 好课网使学生不受时间、区域的限制,随时反复研习重点课程,从而颠覆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对教师的职业属性提出了新思考——网课时代,传道授业回归课堂必须更加精准、精炼;而其隐形效力则体现于更新教师的价值观念,重新审视教育能力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

网络公开课的实现,直接冲击屡禁不止的补课市场。从 2014 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老师明显感觉到补课是一种短视的教育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好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开发,更具有长远性。

“这种财富是具有可持续价值的,既赢现在又赢未来,因为好的课程永远都有人点击,人点击得越多你的课程越红。如果今后推行网课收费模式,哪怕点击一次只需要几毛钱,持续收益也非常可观。”参与慕课开发的老师给记者描绘了慕课开发的前景。

外界评价,巴蜀中学在媒介时代的教育资源建设,其实是在厘清一种意识,那就是在今天这个“唯物”时代,教育人用心智和心力去创造社会和时代更需要的知识、精神和灵魂产品,才是获得财富、延伸价值的重要途径。传道、授业解惑仍然是为师者追求职业和事业统一发展、实现个人和社会双重价值的现实路径。

“不为考试,赢得考试,赢得人生”是近年来巴蜀中学追求的境界,在这份文化底色中,每年春季学期,学校党委书记张勇骄傲地以“巴蜀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的身份迎来国内外学术名流、教育大家,聚焦教育教学问题,分享教育研究征程中的收获和尊严。自 2011 年至今,已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现任中国教科院院长 ) 等多位大师级的专家学者到校讲座交流。

“每一位大师就是一部著作,每一场讲座都是一场盛宴,巴蜀人不断经受学术的洗礼,从而更加坚定职业信念和学术操守,潜心发展。”校长王国华相信,巴蜀中学的点点滴滴也会打动他们,把巴蜀中学的品牌引向更高的高度、推向更大的平台。创造、分享、转换、升华,巴蜀人在中学学术这一时代命题中,快意驰骋、精彩不断,努力诠释着自由和求真的学术精神,践行着积小成大、汇溪成海的辩证法,在创建中华名校的实践征途中足迹坚实、一路前行。

来源:《今日教育》2014年12期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