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网络体育新闻标题言语动词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 00:59
标题:
网络体育新闻标题言语动词研究
网络体育新闻标题言语动词研究
□段炜华 刘晨红
【摘要】言语动词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有特殊的语法功能,还可被视为一种“语用标记”,以提示其后的话题内容为转述或引用他人或发话者本人所说的话,并且可以在尽量不影响新闻公正客观特征的前提下,表明记者或编辑的态度立场,尤其是“X称”“X赞”“X斥”中“X”可表示发话人语气的加强或情绪的变化。
【关键词】网络;体育新闻标题;言语动词
引 言
刘大为提出“有一类词专门用于把语言作为一种行为来谈论,这就是‘言语动词’”。[1]王莹提出“(言语动词)具有行为性、述人性、处方性和言语性的特点;在语法功能上,此类动词可以联系言语行为人与言语对象、受事以及内容,一般来说,言语发出者的施事和言语接受者都要是人,言语信息的内容一般是话题或是对这一话题的抽象概括”。[2]
国外学者Austin,J.L.(1962)和Traugott,E.&R. Dasher.(2002)对言语动词作了如下解释:语言中存在一些跟言语相关的动词,可称为“言说动词”(verbs of speaking),其中有一类表示的是言语的方式,如“吼、喊、嗫嚅”等,还有一类表示的是言语的行为,如“说、建议、宣布”等,后一类被称为“言语行为动词”(speech act verbs)。[3]
我们认为以上所说的“言语动词”和“言说动词”指的是一类动词,该类动词是指与人说话方式相关的词,其相关要素都包括[+说话],语用上都可“陈述说话内容”。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语用特征固化在其概念中。在这里,我们对该类动词采用“言语动词”这一概念。言语动词属于动词,其还可细分为许多小类,刘大为对言语动词的研究侧重点是在语用和认知方面,并未进行细致地考察,他从内部语言行为出发,将心理动词“想”、“认为”、“相信”等也归入言语动词范畴类。在本文中,我们所说的“言语动词”只涉及对发声的外部言语行为进行描述的“说”类动词。[2]
言语动词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的使用情况
本文使用网络高级搜索工具,收集了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网站自2011年9月27日至2011年12月27日3个月间的网络体育新闻标题。由于言语动词小类较多,笔者选取了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单音节言语动词“说”、“道”、“称”、“赞”、“言”进行研究。同时,对这5个言语动词于上述时间段中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并制作了如下表格。为了保证本研究结果的纯网络性,下表中的研究对象均为“新浪体育”、“网易体育”、“搜狐体育”等网站自家编辑和记者所采写的网络体育新闻标题,而非这三大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新闻标题。
通过表一,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大门户网站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对言语动词的使用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称”字在这三大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中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赞”字,“说”字的使用情况排第三。而同样表[+言说]义的动词语素“言”、“道”单独使用时出现的次数很少。
我们可以这样推测,“言”、“道”等言语动词之所以出现次数较少,一方面是由于这些词语过于普通,不足以吸引眼球,不具有时代感,与新闻标题制作的“特殊性”不相符合;另一方面也跟这些词语的词义色彩有关,“言”、“道”只是单纯地表示陈述事实,而“称”、“赞”等词除了陈述事实这一功能之外,还能表达一定的感情,尤其是与“X”构成“X称”、“X赞”后,感情色彩更为浓烈。
言语动词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的语法功能
言语动词作谓语。“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作用是对主语进行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动词性词语经常作谓语”。[4]言语动词属于动词,它在句中作谓语是其正常功能。
例 1 罗本父亲称小飞侠要休息十天 拜仁续约计划未变(网易体育,2011-10-08)
例 2 法主帅赞纳斯里离枪手表现更佳 两人矛盾已消除(网易体育,2011-10-07)
上述两例中,言语动词“称”、“赞”分别紧跟在主语“罗本父亲”和“法主帅”之后,这两个言语动词之后均直接带宾语,且所带宾语均为主谓短语。
言语动词作宾语。通过对语料的研究,我们发现,言语动词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有不作谓语充当宾语的情况。如:
例 3 温格拒与对方教练握手爆嘴仗 遭怒斥就是坨废物(搜狐体育,2011-10-03)
例 4 梅西平传奇纪录获盛赞:唯一能阻梅西就是他离开巴萨(搜狐体育,2011-09-29)
例3和例4中,言语动词“怒斥”和“盛赞”跟在“获”和“遭”等【+获得】类动词之后,可作宾语。这一点“或许跟部分汉语双音节动词具有名词性的特点有关,而双音节言语动词表现得尤为明显”[2],并且,名词性言语动词充当宾语有一定的条件,只能出现在能带谓词性词语的动词后边。同时,我们发现,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三个音节以上的多音节言语动词几乎未出现过,故本文不再赘述。
言语动词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的语用功能
语用学研究认为一个语言活动包括七个要素:A发送者(说话人)、B接收者(听话人)、C信息的形式、D信道、E代码、F话题、G情景。在语言学中,从成句要求和完成对一种言语(动词)行为的完整表述两方面来看,发话者、发话行为、接收者和话题是四个基本要素。[2]
事实上,我们的新闻传播活动就是一个语言活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网络新闻标题是发话者(网媒)给接收者(网民)传播话题的一个发话行为,而言语动词就是发话者发话行为的一个“标记”——提示发话者是谁,话题内容是什么。由于“说”类言语动词较多,在本文中我们选取了“称”、“言”、“赞”等三个较具有代表性的言语动词进行研究,以揭示言语动词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的具体语用功能。
言语动词“称”类。《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156页中将“称”解释为“叫”和“说”的同义词,书面义还含有“赞扬”之意。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称”类言语动词共有两种形式出现。
第一,“称”的语用功能
例 5 亨特周五召开球员会议 称资方缩减赛程打错算盘(搜狐体育,2011-10-08)
例 6 特维斯称曾向球队请假无回音 工会:他自掘坟墓(网易体育,2011-11-10)
从语用角度分析,“称”在上述两例中均可视为一个“标记”——提示“称”后的内容为转述、引用他人或发言者本人所说的话,这两条新闻标题仅仅是向受众陈述某件客观事实,并无作者或编辑二次加工后的感情在其中。
第二,“X称”的语用功能
例 7 夺冠夜李章洙“拒”庆祝 笑称夺亚冠时必要请客(搜狐体育,2011-09-29)
例 8 国米两弃将齐称怀念狂人拉涅利蜜月期或将结束(网易体育,2011-10-13)
相对于单独使用“称”而言,上述例子中的“笑称”、“齐称”等“X称”词中的“X”能让我们感觉到体育网站记者编辑在采编新闻时的态度或意见为何,是赞赏还是批判,是肯定还是否定,观众无需细读新闻报道内容,便可从标题中将记者编辑对该篇报道的意见看得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故而“称”和“X称”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较客观,后者在客观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前者感情较平淡,后者感情色彩浓烈。
言语动词“言”类。《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1445页中将“言”解释为“话”和“说”的同义词。通过对网络体育新闻标题的观察,我们发现,“言”字单独出现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的频率较低,最常见的是它像“称”一样,前加“X”构成“X言”。这是因为,现代汉语中“言”是一个语素,不能单独使用,它必须与其他语素结合,构成复合式言语动词,才可在新闻标题中作谓语。如:
例 9 蔡振华调研各老总建言:中甲取消外援降低门槛(搜狐体育,2011-09-29)
例10 富力主场击败湖南冲超在望 曹添堡笑言苦尽甘来(搜狐体育,2011-09-29)
例11 拜仁主席再炮轰国际足联 扬言俱乐部可自我管理(搜狐体育,2011-09-29)
例12 阿隆索彻底退出争冠行列 直言尽力争取年度亚军(搜狐体育,2011-09-29)
经过调查,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X言”中的“X”共有两种语用功能。“X言”中的“X”若为带有感情色彩的动词或语素,那么,“X言”中的“言”均可被“说”替换,且表达了发话者(记者或编辑)的态度和立场。如上例中的“笑言”可变成“笑说”,意义不变;“直言”可变成“直说”,意义不变;“笑言”——“笑着说”,“直言”——“直白地说”,均表明了发话者或体育网站记者编辑的态度。
倘若“X”为其他非感情类动词,则“X言”中的“言”不可被“说”替换,且仅仅表示陈述报道某个新闻事件,如例中的“建言”、“扬言”等,其中的“言”字不但不可以被“说”字替代,而且该种形式的“X言”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结构的词语被人们使用。
言语动词“赞”类。作为单音节言语动词,“赞”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动词,因为它是一个自身带有赞许之意的言语动词。而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我们发现,赞的用法也有两种:“赞”和“X赞”。如:
例13 前拜仁门神仍憧憬国家队 赞诺伊尔抗压能力强大(搜狐体育,2011-10-8)
例14 皇马助教盛赞卡卡完美复活 称不担心本泽马伤势(搜狐体育,2011-09-29)
例13为“赞”单独使用,例14中“赞”与“X”构成“X赞”,如“盛赞”、“称赞”等。在上述标题中,“盛赞”可缩略为“赞”,语义不变,但“盛赞”较“赞”字感情更为浓烈。
结 论
通过对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言语动词的研究,我们发现,言语动词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有特殊的语法功能,既可作谓语,又可在一定条件下充当宾语,且名词性言语动词充当宾语有一定的条件,只能出现在能带谓词性的动词后面。
同时,言语动词在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可被视为一种“语用标记”,以提示其后的话题内容为转述或引用他人或发话者本人所说的话,并且可以在尽量不影响新闻公正客观特征的前提下,表达记者或编辑的态度和立场,尤其是“X称”、“X赞”、“X斥”中的“X”可表示发话人语气的加强或情绪的变化。
(本文为北方民族大学2012年研究生创新项目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大为.言语行为与言说动词句[J].汉语学习,1991(6).
[2]王莹.现代汉语言说动词研究[J].南开语言学刊,2005(1).
[3]董秀芳.汉语中表示承诺的言语施为动词[J].汉语学习,2010(4).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来源:
《新闻爱好者》杂志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