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书法教学论文选辑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1:57
标题: 书法教学论文选辑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硬笔书法教学的实效性
张家港市港区小学 王林忠


    【摘要】现在毛笔书法由于种种原因恐很难普及,而硬笔书法却是简便易行,见效快,十分便于大规模开展教学。那么,硬笔书法的运笔技法是怎样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具体的学书方法有哪些,我们又应如何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硬笔书法的兴趣,提高其教学实效呢?
    【关键词】硬笔书法    运笔技法    学书方法    激发兴趣    提高实效
郭沫若同志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可见写字教学意义之重大。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具有初步的欣赏能力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现在毛笔书法由于种种原因恐很难普及,而硬笔书法却是简便易行,见效快,十分便于大规模开展教学。那么,硬笔书法的运笔技法是怎样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具体的学书方法有哪些,我们又应如何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硬笔书法的兴趣,提高其教学实效呢?下面我就个人几年来执教高年级的情况谈一些真切体会,希望能对他人有所启示。

    一、正确的运笔技法
    赵松雪云:“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可见掌握好笔法是学好书法的坚实一步。就硬笔的笔法而言,是指如何通过笔尖的运行来写出完美的笔画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运笔方法,才能进一步学会经营结构,才会写出规范漂亮的硬笔书法来。
    1. 运指与运腕
    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相比,指与腕移动的幅度要小得多,但也须要运指与运腕。运指与运腕是指在书写时执笔的手指与手腕随着笔画的变化作前后左右的运动。字大,则移动的幅度就大些;反之则小。如在书写时只运指而不运腕,写出的笔画僵直而缺少弹性,只有指腕配合才能写出流畅富有变化的线条。
    2. 提按结合
    提笔与按笔不仅在毛笔的运笔中非常讲究,而且在硬笔的运笔中也不可轻视。提与按是硬笔运笔的基本动作。因为提笔与按笔的运用可以写出粗细、快慢、轻重、虚实等不同变化的线条。在书写中只按不提,笔画呆板、笨拙;只提不按,则笔画轻软无力,缺少个性。所以在书写时要提按结合,写出坚实有力,活泼而富有变化的线条,是写好硬笔书法的重要一环。
    3. 笔笔做到起行收
    每一个笔画的书写都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起笔就是笔尖与纸面接触时,也叫下笔。在起笔时,首先要弄清是轻落笔还是重落笔。如点画、捺画的起笔就是轻落笔;横画、竖画的起笔就是重落笔。行笔就是起笔后,通过手腕与手指的运动,使笔尖在纸上按笔画的方向运行的过程。书写时要注意运行过程中要有提与按、转与折的变化,做到胸中有数,变化自然。收笔就是笔画写到位后把笔收住。要根据笔画特点提收与按收。如撇与钩画要提收;横与点画要按收。在书写时要看好分清笔画的特点,哪里提,哪里按,行笔要流畅,过渡要自然,做到胸有成竹。做到准确起笔,轻松行笔,果断收笔,写出完美流畅的线条来。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方可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 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4. 注重观察
    要想写好字,就必须对字的笔画、形体进行观察,对字的结构进行分析、比较、记忆。因此,写字教学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即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写字从感觉途径上说是视觉艺术。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临摹)之者贵似。”古今书法家大都提倡练字先练眼力。所以在指导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写字前,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仔细加以观察、分析。鉴于小学生感知具有无意性,注意力不够稳定,要引导学生看清字形。让学生仔细观察所要写的字,使这个字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鲜明的印象,有个完整的轮廓。然后引导学生对字的各个部件进行分析,防止学生写错笔画。此外,还要让学生记住每一笔在格子中的位置,写出来的字就比较规范匀称了。
    5. 精讲多练
    书法教学的内容是书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而技能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书法教学必须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
    精讲多练,讲是关键。因为书法技能训练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使学生明白练习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和必须注意的问题,克服练习中的盲目性。精讲要求语言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讲述概念明确,有针对性;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讲”是“练”的前提,“练”是“讲”的深化,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善练的关键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生要根据讲述的目的要求和方法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巡回指导,注意观察学生的写字执笔和运笔方法等;并有计划进行个别辅导,甚至“手把手”地纠正学生的练习动作,发现典型问题,可立即提出来,进行讲解、演示,及时纠正;也可以留到最后在全面检查学生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小结,指出优缺点,提出改进要求。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将正确的写法和错误的写法加以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揣摩体会写字要领,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互较互学,互相检查并纠正书写错误。把书写的要领变成一些口诀或儿歌,便于学生记忆。
    6. 讲究比较
    要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关键是坚持认真练写。比较是认真练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是学生在写字的时候能反复比较、反复琢磨,那么写字的水平一定会日益提高。有比较才有鉴别,书法学习中光靠观察较难给予好与坏的评价,采用同字、同体、同字异体、同笔画异笔的比较教学,可以让学生一清二处地领悟到其中的道理,较好地收到习字效果。
     
    三、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爱好是做好事情的动力。”写字课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书写兴趣,把学生机械被动的练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训练呢?下面,我把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展现出来,供大家参考。
     1、利用唱儿歌、讲故事的方法激趣
     儿歌通俗易懂,学生在吟诵、歌唱的同时,也牢记了靠说教很难达到的写字姿势、书写规则等方面的要求。如“眼睛距桌面一尺,指尖距笔尖一寸,胸部距桌边一拳,一尺、一拳、一寸记在心。”因为它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所以对学生正确理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写字教学中,无论对汉字笔画、结构的感知理解,还是在书写能力训练中,儿歌诵读都可以当作一种有效的手段。听故事对学生来讲是最感兴趣的。古今书法家、名人都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如东晋王羲之“吃墨汁”、“写经换鹅”的故事,宋米芾“抱砚跳河”的故事等等。在书法教学中穿插一些书法家、名家的小故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习字的兴趣,也有利于帮助他们认识写字的价值和调整好练字的心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名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练字的信心,也可以培养他们锲而不舍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2、利用多媒体激趣
    受学生观察事物的限制,他们对写字的细微动作往往不太注意,心理上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写字,这时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乏味的写字课变得生动、形象、有趣,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很快乐,兴趣盎然。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动态效果,使范字的每一个都在屏幕上“活”起来,并通过各种笔画的巧妙组合,使那些单调、枯燥的汉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变成了一幅幅鲜活有趣的、动静结合的画面,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掌握汉字的笔画特征、结构特点、书写规律。这样的教学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3、赏识、鼓励法激趣
    如今的孩子做事往往是“三分钟热度”,缺乏恒心、毅力。刚开始还有些新鲜感,但练书法是一件极其枯燥乏味的是,久而久之就会感到“腻”,他们就会半途而废。而采用赏识激励机制则会较好地改善这种状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到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利用班级、校园的一些墙报等,把一些好的作品张贴让师生欣赏,此时无声胜有声,学习硬笔书法的一股强劲动力,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活动、比赛激趣
    开展富有社会意义的书法观摩、表演活动。如春节、儿童节、教师节等节日或重大纪念日来临之时,带优秀学生去一些展览馆观看展览,校内进行系列的书法比赛、作品展示、义卖等活动。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对学校也扩大了积极的影响,可谓一举多得。
    5、评议表彰法激趣
    学生的好奇、自尊心强,我们可以有意引进竞争意识,创设竞争情景,激发习字兴趣。互评互议也能创设很好的竞争气息。每节课,我都要让学生对别人的作业进行评头品足:“这件作品好!好在……”“这件作品我觉得不太好,因为……”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了学生间的交流,提升了他们对作品的审美认识,丰富了他们的阅历。
学校还要定时对表现突出的“小书法家”和指导老师进行评比表彰,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在书法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各种趣味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硬笔书法的兴趣,为课堂增添情趣,活跃气氛,使书法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硬笔书法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了解艺术对生活、社会等各领域的美化作用,加强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审美愿望和创作动力,为我国的书法艺术培养了大批接班人。从小打好写字基础,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完成各学科的书面作业,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1:59

    书法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也是中小学教学的必修课之一。但是,传统的书法教学程序,只是流行着“薄子一发,学生一拓,老师一划”三部曲,或是重复语文课上的汉字笔画组合法。同学们会感到单调、乏味。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观点出发,这种单一的传统授课形式就应进行合理的改进。笔者作为一名书法专职教师,结合教学进行了以下几种不同形式的尝试,以求抛砖引玉。

    一、起点要高,重视基础
    (1)、教学中对刚入班未经过毛笔字书写正规训练的学生,一改直接先学笔画的传统,而是进行站立悬腕正确执笔训练,先用笔锋画几十条细而又长的水平横线,再画几十条细长的垂竖线;接着以一点为圆心,按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从内到外(或从外向内)画螺纹圈线;接着再画左斜、右斜平行线。要求中锋行笔,起收笔都必须藏锋。因为这六步训练方法分别包含了横、竖、撇、捺的行笔动作,加之要求学生必须以腕带笔运行,所以经过一周强化练习,并配以书法欣赏课,学生刚开始也感觉比较容易,兴趣极高地便能灵活运腕行笔了。然后练基本笔画的起收提运和一些独体字的间架结构,同时也进行识字教学。
    (2)从大字入手,一开始便教幼儿写10公分直径以上的大字,这样做无论用笔、结字学生们容易学,能在练习笔画中充分体会起笔、运笔、收笔的全过程,使学生们放开胆量。教师家长也容易指导。
    (3)让学生学习笔画一开始就抛开传统的描红,仿影等。诱导学生学会读帖,要六看(看字形、看结构、看比例、看笔画、看笔势、看笔法),然后直接临帖,在临帖过程中要求突出两个准(结构准、笔画准),培养其对帖的观察、分析、摹仿能力。
    二、立体教学,因材施教
    我们分班分层,变大课为小课,变统一辅导为逐个辅导,变单一书体为多种书体。在同一教室里,每位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青少年书法应以楷书为主,楷书又以唐楷为佳(能与所学课程结合起来),楷书基本过关以后,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与爱好,选学行、魏、隶、篆等。选好碑帖后,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书写多种书体的能力,下手示范,手把手传授用笔方法,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手感,体会到运笔的快慢节奏,提、按、顿、挫。通过老师的讲解,掌握字体的结构变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与此同时,要让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展示自己,表现自己。
    三、软硬兼施,相辅相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钢笔字以用途广,速度快,省时省事等优势,在众方方面面代替毛笔,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学好毛笔字的同时开设硬笔,促使青少年的作业写得整洁、美观,得到家长和各学科老师的欢迎与表扬,反过来激发与鼓励了学生更努力的学习写字。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四、开展活动,丰富教学
    结合课堂教学,可以安排适当的书法活动。如:组织班、校的书法比赛和展览。同学之间同龄人的书法习作,便于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提高;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古迹、碑林、书法展览,开阔眼界,陶冶书法性灵。春节上街义写春联,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艺术只有在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它的真正价值。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正规书法大赛,如能获得好评或奖励,对学生学好书法将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五、家校合一,勤辅多励
    由于青少年学习书法多是业余时间(即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即使在校学生书法课也是每周最多两节,学习时间间隔较长,然而书法学习要靠持之以恒的练习,平时作业也就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这样就决定了平时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因此,首先教师应注重家庭作业的认真评改,并在教室显著位置贴上作业评比“小红花”表,就会使学生家庭作业明显好转。其次,家长应配合教师工作。经常召开家长会或个别谈心,让家长为孩子正确引导,树立信心,勤于鼓励,多加支持。因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靠平时的积累与养成。一点一滴的培养得来得。我们在教学中不注重平时养成,在课堂上教的是一种做法,在课外实际做的又是另一种习惯,教养不一。这是较普遍而且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现象和问题。所以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多沟通多交流,为了一种共同愿望勤辅导、多鼓励。
    六、媒体教学,提高效果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书法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一门学科,书法教学略显单调和枯燥,恰当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写字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兴趣,能使书写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因此,及时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应该成为我们教学内容的重要一个方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0

   在书法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学生,十分听话用功,你让他写颜体,他绝不会去看欧帖,临的字也不错,功夫也有一点,然而一旦把帖一合,给他一个内容让他创作,那他就不知所措;反之,还有一些学生,好像训练并不怎么用功,平时不专注一帖,什么字都看,碰到感兴趣的也会学上几笔,你让他运用所学进行创作,对书法进行改装等等,都会让人满意。然而比赛一下临帖功夫,却又不如前者。假如我们用传统的教学目光来打量他们,恐怕要褒扬前者而指责后者。那么两者谁更具有书法能力呢?答案不言自明。

    由此,我们可以说,所谓书法能力,并不能单纯地指会不会运笔,简架结构掌握得如何,功力如何,知不知道王羲之、颜真卿等等。它必须是广义的、它更指儿童对于书法的一种特有的敏感、颖悟、理解、吸收以及融会、运用等等。
    那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呢?有人可能会说:儿童刚习书法,讲什么创造性,让他们老老实实地临习一两种碑帖就够可以了。然而我却持相反的态度。创造是不分年龄的,小孩在会爬的时候也可以让大人扶着走两步嘛!中国的书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人的本性就在于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更何况具有旺盛的创造能量的儿童?他们是一会儿也不肯安静的。淘气实际上意味着其创造性能量的表露。有句古话叫做:“桑木扁担自小育”,创造的习惯也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很难相信一只自小圈养在笼子里的老虎一放到山林就会成为真正的“百兽之王”。
    一、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
    儿童有时会提出一连串问题,虽然天真,然而正表明他对碑帖揣摩后而有所思考,对书法表现出一定的敏感,这对创造性思考来说是绝对必要的。教师应该鼓励,并和他一起研究解答。有个科学家曾说过:“明白了问题所在,就等于完成了研究工作的一半。”在教学时,对于学生的提问,不能只满足于讲给他们听懂,而是要启发他们在某些方面提出疑问,不停留在表面的理解。
    譬如针对儿童在习隶书时老忘记写雁尾这一现象,教学时强调写隶书雁尾是其主要特征。教师首先是启发儿童回答:“雁尾像什么?”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如:像水起伏,像绸带飘,像人舞蹈,像大雁的尾巴……在激起他们兴趣后,他们便问:“隶书中为什么有雁尾而正楷却没有?它是从哪儿来的?”教师就从书法史和书法美学的角度的启发,学生去寻找答案。这样,由于让儿童发现了新的疑问并努力解决了它,所以,儿童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要重视儿童的疑问,并耐心地给予回答。此外,在促其思考的基础上,给予某些启示,这可以说是培养创造性的第一步。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直观力
    自由奔放的想象力和敏锐的直观能力,是创造性思考的支柱。儿童的思考特别是创造性的思考,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当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观力,因此能够积极地进行类推和类比活动。他们不像大人那样受自身已有的各种知识的约束,因为能够自由自在地进行联想。有的教师为了给儿童较多的书法知识,除了教他们一些临摹的种种方法外,还向儿童灌输许许多多的规矩:书写前要“预想字型之大小”:“一,如千里阵云”,“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步位”等等,这样就要求儿童花费较大的力气消化记忆,从而大大地压抑了儿童的创造性思考。
   创造性的思考是新鲜、自由的气氛中培养而成的。对于那些直接从儿童心里冒出来的离奇古怪的违反理论的想法,不能指责,相反应该鼓励,并和他们一起去尝试。这样也就让他们学会把书法当作一门艺术科学来研究,避免了安安逸逸静等水到渠成的传统思想的感染。
    三、给予创造的喜悦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作一些“模仿“试验,求得感性的认识,努力把直观的想法变成现实的、具体的东西,从而获得创造的快感。儿童本身就适于创造。儿童的想象力和直观能力是足以使大人为之惊叹的。
    有一个儿童,她在练腻了正楷后,一个人尝试写了好几个“荷”字。最后她拿出了这样一件作品:在40*70厘米的生宣上就写了一个“荷”字。仿佛一朵盛开的荷花,用水墨法写出,把“日”变成荷叶,其它几笔也就成了“荷梗”了。她不懂得“亦书亦画”,但她把自己所学的国画技法跟书法柔合在一起了。有位学者认为:“创造就是二个以上的东西的组合。”这个儿童的作品应该说是一个创造。教师对她的努力立即表示了赞许,更使她感到创造的喜悦。
    要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考,就应该尽量充实他们周围的条件,创造一个使他们能够伸展手脚、充分活动的环境。譬如创作孟浩然的《春晓》时,教师不是给予现成的作品作参考,而是给予一张《春晓诗意图》和用各种书体拼成诗句的一幅字〈〈春晓〉〉,并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而且无任何创作规定。
    在教学中要启发儿童的创造愿望,使他们产生更为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使儿童亲自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感。这样,既使他们对自己做的事情增强了信心,又可以使他们亲身认识、体验其用途、好处和创造的快感。教师对于他们的创造应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指出缺点、给予启示和建议等等。千万不能无视,禁锢他们亲手做的东西,更不能说坏话或损坏他们的东西。因为这样做会使儿童失去创造的愉快,打消他们积极创造的情绪,甚至否定了儿童的创造能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0
    书法教学是一个过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了书法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教什么”,“怎么教”,“什么人教”,“教什么人”,他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这些基本因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书法教学系统。书法教学过程成功的关键就在于——

    首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书法教师的主导作用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所具备的素质能力。从事少儿书法教学,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以书写汉字为基础,并且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教师须具备一定的文字学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如中国文字的起源、构造、文字书写规律、结构特征等。教师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理论,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书法理论知识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书过程中知其所以然。教师更须要具备较高的书写技能。少儿学书是以技能训练为主实践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熟练笔法,写出优美的字时,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摹仿。“润物细无声”,对少儿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书写技能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书写水平进步的快慢和提高。教师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常识。少儿书法教学更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特点、不同学书阶段,应给予不同对待、不同教法,最大限度调动少儿学书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体精神。教师明确了自身从事少儿书法教学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后,就会自觉地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己,要求自己。教学过程中就能凸现书法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是教师的责任。
    “需要说明的是,我所说的教师为主导,并不是指教师的权威而言,而是指教师的责任而言。亦即是说,如果教学过程不理想,主要应是教师的责任。”①
    少儿书法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精神,就必须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把学生引进门。学生是主体,如何学,学什么,应该让学生自己多动眼、动脑、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方法是主要的。少儿书法教学,帮助学生引好路,掌握方法,这就是教师的责任。岳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小学书法教育应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积累、提升,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创作能力;一方面总结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实践,与时俱进。

    其次,制定教学内容的科学灵活性。
   “特别是在书法教学这种特殊领域中,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教学积累,缺乏教学法,使学生往往难以胜任某些即使在其他学科而言极为简单的课题。因此教师本身的主观努力与方法运用就更重要了。”②
    岳西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儿书法教学一开始也是沿用清代流传至今的惯例,以“颜”、“柳”楷书作品为范本,从事少儿书法教学。这两大家个性特点极为强烈的楷书作品都有各自的美,但也都有一些难学之处。尤其是少儿学“颜”易庸肿松散,学“柳”怕僵硬死板,这样的教学收效甚微。教师难能可贵之处,恐怕也就在于:既按照《写字教学指导纲要》完成教学任务,逐步夯实少儿学书走向艺术层面的基础教育,同时又十分自然和谐地将有较好基础具有一定资质潜力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引导到较高的艺术教育。因材施教,这是一个教学原则,在少儿书法教学显得尤为突出。就他们制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范本而言,也是有可鉴之处的。欧阳询楷字的端庄严正以启蒙,辅之褚遂良楷字的温雅灵动、《张黑女》的古朴秀美。在一部分人“浮出水面”后,再辅之王羲之《兰亭序》、米芾《蜀素帖》、晋人小楷,汉人《曹全》、《张迁》等这些中和、正大,法度严谨,笔法完备而不失灵动多变富有情性的法帖,让少儿始终走在学书的正路上。
    著名书法家孙伯翔在2002年6月29日的“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评审工作座谈会上有这样一段话:“正书中褚字多,颜、柳根本上不去,我认为应该让褚字打住。为何都去学褚呢?因为褚字容易写活。现在是褚字上墙,颜、柳落地。按理说,写出个性来才是好作品。”这段话确实耐人寻思。对照岳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少儿书法教学,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一、中心也有一批少儿学生学写褚字,并且也得到“褚字上墙”的成功,可见中心少儿书法教学也是符合一定时代的潮流。二、让“褚”字打住。不是“褚”字不可学,而是不该“都去学”。中心少儿书法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教学是有序而全面的,它不会因为“褚字打住”而停止良好的教学发展势头。三、“按理说,写出个性来才是好作品”其实少儿书法教学不仅仅局限在正书上,完全有理由在正书的基础上过渡到其他书体的教学上,并且同样能获得成功。从中心学员陈文博,程亮等同学在市级参加比赛获一等奖来看就不难看出其教学成果的典型性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一批学生写就纯正典雅的王羲之《兰亭序》书风的行书在省市大奖赛中获奖等等便是很好的例证。

    再次,探索教学方法的主动创造性。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无定法。在少儿教学的实践中,更需要教师发挥智能,不断积累,提升教学方法的主动创造性,来指导少儿书法教学。少儿书法教学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强调它的全员性和教育养成的素质性。课堂教学——“应是全体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庸风雅之举。少儿艺术教育不等于专业教育,应重在素质的培养而非技能的培训,其目的在于通过艺术培训这一途径,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成为以树立健全的人格,情操以及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这正是我们要解决提高国民素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③
    为此,课堂教学法是相对严谨、规范化的。因为它是全体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必要保证。应该说,有针对性的示范、训练、指导、讲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的方式。相对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法的主动创造性要大的多。“每一位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自由贯彻自己的教学意图。在教学过程中较易做到生动活泼。”那么,这种教学法的“主动创造性”又是具体体现在哪里呢?“一种公认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它常常会在一些学生面前显得毫无魅力,只有具有适应性与针对性而不板执僵化的方法才会在一切教学环境中游刃有余。教师必须具有这样的因人制宜的教学能力。”④
    教师的这种“教学能力”就是通过自己的“一杯水”引发学生学书的“一条河”。让学生在学书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掌握方法,获得乐趣,提高能力。“教师如何做具有决定性意义,学生如何发挥学习能力,只有在教的影响下具有纯粹的教育学价值。”⑤
    教学方法的主动创造性,是对教师而言的。教师的主动创造性教学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积极互动。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双方互动过程,这是教学认识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既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分析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可以这么说,岳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少儿书法教学在这方面已经有所得。

注释:
①②④⑤陈振濂《书法教育学》西泠印社出版社。
③于王 粟   、李医平《探寻少儿艺术的价值取向》见《中国文化报》2002.7.2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1
    学习应当讲求科学的方法,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真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也要结合所学知识的本身的特点,确定由浅入深的学习途径,学习书法也是如此。由于硬笔书法为人们所认识、所接受,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种类不过才二十余年的历史,因此,其理论研究存在着许多不足,大多照搬传统的毛笔书法的理论。传统的毛笔书法理论固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因书写工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其不能完全指导硬笔书法的学习与创作。硬笔书法若要发展、繁荣,必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吸收传统书法理论的营养,确立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就书法的入门途径来讲,传统的书法理论讲求从笔画入手,然后为间架结构,再次为章法。硬笔书法的入门方法许多教材也大都遵循这一途径,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辅导实践,认为硬笔书法的学习应有别于传统的书法学习理论,应逆向而进,先讲章法,再学结构,最后细究笔画。章法、结构、笔画三者相对而言,章法的讲授难度最低,学习者也易于接受。对于初学者,应先令其知晓在白纸、条格纸、方格纸上整篇字的正确布局,天头地脚应该怎么留,行距、字距又怎么把握。这些应该不难掌握。之后学习字形结构。传统书法有“八法”、“三十六法”、“七十二法”、“八十四法”之论,对书法结构方面讲得比较详尽,但由于所列名目较繁,不适合初学者学习。后人从字形构图上将汉字结构分成“独体字”和“合体字”,又将“合体字”归纳为左右、上下、左中右、上中下、全包围和半包围等六种结构形式。再从这六种“结构形式”中,找出其上下左右,宽窄高低等相互之间“搭配比例”的规律,按照其比例规律,进行书写,方法就简,效果良好。章法问题解决后,应培养初学者逐步具备分辨汉字结构形式的能力和部件搭配的美感,知道一个字其部件在整字中较佳的位置和比例。到此,虽然笔画“毫无长进”,但书写的作品已具备了整体布局合理、整洁美观、字体间架匀称端庄等基本要求,已有脱胎换骨之感,书写者也会油然而生一定的成就感,入门难一关已破,定会兴趣大增,这样再深究笔画也不会轻易地知难而退了。退一步讲,如果就此止步,在公众交际之中,其书写能力也不会“难以见人”了。
    硬笔书法的逆向学习方法适用于任何年龄层次的人。提出这一论点,笔者有着如下的考虑:
    首先,从硬笔书法的特点来看,硬笔书法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其书写工具与毛笔的特点截然相反,笔尖弹性小,笔画变化少且远不如毛笔书法明显。在书写格式上,硬笔书法不仅包括了毛笔书法的所有格式,而且还有着毛笔书法少有的横写格式。硬笔书法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习硬笔书法不能照搬毛笔书法的学习理论,应走一条符合硬笔书法规律的新路。关于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的关系,至今仍争论不休,笔者无意在此深究其详,只是认为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从书写工具、书写感觉和欣赏角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传统的书法学习理论只能参考借鉴,而不能完全照搬。
    其次,书法的学习有着枯燥、重复、入门难、提高更难的特点,而学有所得的愉悦感却大大抵过先前所付出的艰辛,这种愉悦感如果书写水平达不到一定的层次是很难体会得到的。从硬笔书法的学习目的来讲,因为硬笔是人们的常用书写工具,所以大多数人只是要求能够写一笔整洁流畅的硬笔字,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更讲求“速效”。如果一味要求从一笔一画练起,人们耐心有限,很难坚持下去。从人们的认知规律来讲,人们喜欢简便易学,见效快,能够学以致用的方法。硬笔书法的逆向学习方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综上所述,硬笔书法的逆向学习方法符合人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学用结合,能够很快有所收获,品尝到学习书法的乐趣,自然地解决了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坚持下去定然还会有更大的提高,从而获得更大的欢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3
    近年来,书法教学再度得到教育界的重视,不论是硬笔还是毛笔,很多学校都做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许多书法教学的规律渐渐地得到认识,得以运用。据我个人的习字、教学的经验和长期的观察,我发现许多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往往局限于“读、临、摹、背”等写字规律的指导,却忽略了极其重要的练习内容--手部肌肉的锻炼,这样也导致了目前书法教学花时多收效慢,练的人多练好的人极少的结果。

  我校国学实验班为了更好地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年级除了开设“中国文化导读”课外,还开设了毛笔书法课。经过短短一个学期每周一节短课的练习,就有同学取得了其他年级练了很多年没有取得的成绩,这不能不令许多老师刮目相看。我个人以为除了因为老师的言教生动幽默、身教扎实过硬外,就是因为我注意了孩子的手部肌肉锻炼这一重要训练内容。下面简要谈谈我的几个训练方法:
1. 手指部分(左右手一起练) ① 抓抓放放。五个手指象抓一样东西一样,先伸着手指后并拢,一抓一放,口令用四个八拍。 ② 握握放放。刚才手指是成爪状,现在是成拳状,握起来,放开,从慢到快,从快到慢,口令同前。总之要让手指肌肉有紧张松弛的张合感,放开时手指要用力弹出,练习要有一定的密度、强度。 ③ 单指扳动。孩子的手指常常是集体运动,如果让他单指运动往往不能单独“出马”,牵牵连连,这跟肌肉的能力、末梢神经的功能以及它们的合作能力、整体支配局部支配的功能有关。经过锻炼扳指运动,可使孩子可总可分随意地指挥手指运动。大大有利于书法练习中的各种复杂的手指运动。方法如下:先伸直五指,口令为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先扳拇指,伸直了往下扳动,(不用另一手,大约至不能往下扳为止然后返回,依次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注意尽量不要带动其它手指。然后倒过来扳,从小指开始五四三二一,这节操中有一个关键要点,手指往下扳或者叫弯,这种运动是人常态下经常运用的,而扳下后反弹回恢复伸直的状态,这一过程中手指要用力向上弹。尤其是右手第四指还要单独给他练习机会,执笔的五指中它的用法与三指正好相反,一格一钩,主要在格,向外要用得出力。 ④ 轮指运动。手心朝上,手指伸直,从小指起依次弯曲,同时手腕往下往后往外翻转,然后接着第二次,口令转一轮为一,第二次为二,四个八拍,这节手指操不仅是锻炼手指肌肉,如果从解剖上看,手骨包括指头、掌骨,它们都有必要锻炼,腕部力量的训练也在其中。 2. 手腕部分 ① 抖腕运动。人可站立,肘部与地平行,手掌朝下,然后一上一下抖动手腕,要求腕部放松、全身要放松,口令为四个八拍。 ② 左右摆腕。动作仿佛人们说“不要不要”时的动作。掌心朝下,要使上臂尽量不动,摆动手腕,幅度要大,速度跟随节拍,口令同前,可快可慢,。 ③ 上下剁腕。手形由左右摆腕改为的掌心相对,上下同时或不同时剁动,好象剁肉一般,口令同前,孩子兴致很高,全身心投入,全身随之自然有节奏地运动,使身手同时得到锻炼。 ④ 摇腕运动。动状仿佛手在甩一条红领巾,腕部作圆周运动,正摇反摇都练。手指手腕越放松,动作做得越连贯灵活。关键:手举至齐眉,这样更好,单手先练,左右交换,双手更好。从腕部到肘部都得到了锻炼。人是一个整体,若要真正锻炼好手指和手腕还必须教育学生平时注意全身锻炼,然而平常的锻炼以及书法教学中都很少进行局部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因此,以上的练习还是很有必要很有成效的。 3. 悬肘练习现在很多教学法很重视所谓的循序渐进,但墨守现有的“序”,必定会因循守旧而没有创新。常态的书法教学总是先从硬笔,然后到毛笔,能不能打破?可以。我们总是先让学生悬腕,然后鼓励悬肘,能不能改变?可以。我有一届学生,五十几个学生个个都是悬肘练字的。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只是放低了要求,仍然加入了悬肘训练。我要求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时右手执笔,悬肘坐好。这已成为我们书法基本功之一了。学生们喜欢说:“开始练功了”。我举例说练枪法的先端着空枪伸直了手练瞄准,纹丝不动,这是基本功;练武的蹲马步练站桩都是基本功。练基本功比较苦,比较单调,但它是基本的能力,谁的基本功扎实,谁的进展就快。我们的书法兴趣班中有位六年级的女同学由于悬肘功底好字也好,其他同学都羡慕不已,就是因为其他人没有象他一样刻苦练习,提起腕时已手笔发抖。一年级学生都能明白我的用意,都有信心练好这门功夫。然而我又允许如果小朋友手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会,如果有力气了,再悬肘。如果有同学想呈强,就让他逞强,说明他能受得了,为了使孩子的小手强壮起来,“能勿劳乎?棋”想起我当年练武时,兄弟们正是凭着这种不甘示弱的心态,才有了很大的收获,小孩子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心.态。一个学期来,也没有孩子说实在受不了,男女同学都很乐意这样的练功方法。当然我还有一个秘决,我的讲课生动幽默,学生往往乐而忘累。书法基本功锻炼的目的也自然达到了,书法艺术的熏陶也在其中了。然而练字时又暂不作悬肘要求,毕竟他们还只是一年级学生。 执笔方法中以悬肘为最难,悬肘又为腕法的基本和锁钥,能提腕、枕腕的绝不能悬肘,能悬肘的却能枕腕提腕。练书以悬肘为法,腕法以悬肘为基。悬肘有力,运全身气力于手指间,也就得心应手了。所以我的书法课,悬肘是必修功课。 4. 书空练习作为一个书法教师,我恨不能让学生拿着拖把到水泥地上蘸水练字,让他们将一种全身心投入写字的那种感觉带入毛笔、方格的练习中去。书空的练习,也有好多老师运用,书空的过程也是教师最好的示范过程,你的一起一落均在学生的观察、模仿之中,因此教师的示范一定要极其认真、规范。学生书空可以坐着可以站着,握笔朝前朝下均可,以不蘸墨为好,幅度先大后小,米南宫论习字中提到先练大字后练小字的好处,书空幅度的大与小也有关联。从一个笔画到一个字、起笔落笔、一呼一吸、沉着稳定的心态,都要让学生从模仿的直觉体验中感受,其中的收获有时远远超过语言传授。既然是书空练习,我们教师不能仅仅让他练一次,就算好了,而是把这作为一个重要的练习内容。这对未来创作,意在笔先,意象成真,都极有着好处。先有字样,书空后去字样,仅按照记忆中的模糊印象来练习,久而久之,字帖上的形象都会深深地留在记忆中,这对于“临,背”都是大有好处的。因此我学生的书空练习不仅仅是一个点缀。用我多年练太极拳的眼光来年看,如果去掉毛笔再去比划,这练字与练太极到底又有多少差别呢?难怪林散之的太极拳也打得炉火纯青,恐怕他老人家很早就悟到书法与太极两者之间的同源性了吧。
  书法的艺术一方面是心灵的艺术,一方面也是随心所欲地运用身手的艺术,书法必定借助身手来表现、来表达,因此我们第一线的书法教师一定要重视“工具”的锻炼、身手的锻炼。如果将身手的基本功打扎实,同时传授书法艺术的规律,我相信学生的书法教学就能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然而书法课毕竟不是体育活动课,以上的训练要适时适度,也不必全套都练,也不必墨守陈规,完全可以根据老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我根据自己习武、习字经验也是灵活地穿插教学,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以上几点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愿我们的书法教学从方法上和成效上有重大的突破,使书法艺术在电脑时代能有一个全新面貌出现于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3
    近年来,在升学试卷的评分标准中特别增加了一项:书写端正美观的可以加分,书写错误潦草的适当扣分。笔者心中暗喜,这充分说明了国家教育部门开始关注中学生的书法水平,希望以此促进中学的书法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重视书法,提倡书法,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笔者欣喜地看到,广东省已率先在中小学开设了书法必修课,并明确要求除在语文、美术课中加强书法教育外,将书法作为中小学地方课程,每周安排一节;并提出,学校的书法教育水平应作为评估学校教学水平的一个方面。遗憾的是,大部分省市还是维持现状。中小学书法教育任重道远。
     当前,中学生的书写水平着实令人担忧。学生平时作业、试卷的书写普遍存在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书写不规范,错字别字随处可见等状况,究其原因,其一是书法教学在学校长期以来不被重视,学生基础不扎实所致。虽然小学都曾开设写字课,但是由于课时少,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等诸多原因,造成许多学生书写水平还未入门。到了中学,由于科目繁多,课程紧张,学校已不再开设写字课,至多是给学生多发一本描红字帖,让学生自己去练,结果只是走过场而已。加之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为求效率要快速完成作业,却因缺乏行书基础,盲目追求速度,结果是将字写得张牙舞爪、满纸狼藉、目不忍睹。其二是由于电脑时代带来极大的冲击,学生本身忽视书法,甚至毫无学习书法的动机、需要和兴趣。这个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改变现状,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书心理品质入手,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关键,它将制约着学生学书过程中智力因素及潜能的开发。现结合自己教学中的肤浅体会,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以供中学书法教育者参考。

一、培植情感,端正态度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能直接对认知产生影响并与学习动机、兴趣、信息、内驱力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书法教学中存在大量触发学生情感的因素,教师必须适时地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情感培植,使学生在书法教学所特有的强烈、复杂的情感中受到熏陶,加速学习的进程。在进行情感引导时,首先要遵循书法的功能特点,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书法产生愉悦情绪和美感体验。要启发学生通过多种角度联想、观察,充分认识字是人的第二面孔,练好字可以给今后的学习工作带来方便,同时写好字是对他人的尊重。其次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对书法知识的积极思维,使其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次教师应重视自身的感染力,从尊重、关心学生出发,做到表情和蔼、语言生动、示范准确,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敬和亲切感,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同时直接影响到学习的行为和学习效果。只有学习上抱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才不会轻易放弃学习,只会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欣喜。

二、培养兴趣,强化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和积极学习的强化因素。只有当学生对书法学习感兴趣时,他才能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投入,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在书法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使教学内容丰富新颖、富于情趣,以激发学生的偶发兴趣;另一方面要借助于各种引导来培养学生持久而深刻的稳定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选择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又可以转化成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
    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应改革一堂课一练到底、枯燥单一的训练模式,而辅以各种手段,以唤起学生的练习兴趣。如让学生欣赏古今名家名帖及观看名家表演录像,讲些书家学书的轶事或适当引入音乐来诱发学书情境;遇到结体难度大的字可让学生先双钩字形,而后填写;教师还可以当场示范,展示用笔和结体规律,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学形式的灵活多变只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不致感到疲乏厌倦。上述策略对调动学生积极认真地临帖大有裨益,但它仅仅是一种外部兴趣,它的持久性与稳固性都不容乐观。一旦失去这些因素,换个环境,学生就可能不耐烦练字了。只有对书法本身形成持久、稳固的内在兴趣,学生才有可能自觉练习书法,并乐此不疲。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出临帖的冲动。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不断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比如,可采用举办展览、办手抄报等形式,让他们的书写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得到肯定。对优秀学生可组织参加大赛,让其充分展示才华;对大部分学生可把他们的作品用红笔圈出好字并写上评语张贴在教室墙上,通过不断更新让学生进行比较,感受进步;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抓住一点一滴的进步加以表扬。比如一位学生的捺写得提按分明,教师就可以这样勉励:太棒了!这一笔写得跟书法家一样。

三、磨砺意志,不畏艰难
    正所谓求学不轻松,轻松学无成。书法大师林散之先生曾说过:“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颐养之深,醖酿之久,而始成功。”学书法,一定要有顽强的意志。中学生活泼好动,不容易沉下心来练习书法。开始时满怀信心投入十分的热情,过段时间看看进步不大,于是沮丧悲观、疏于练习,或者频繁更换字帖,这是学生的通病,也是教师须着力解决的一大问题。
    中学生已有多年书写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了某些书写习惯,甚至存在某些陋习,要改变过去的不良习惯,这比从来没写过字的人难得多。首先要力戒旧弊,抛弃陋习,取法其上,从头开始。古人云,字无百日之功。要想真正学有所成,就要眼到心随,苦其心志,劳其手臂,临池不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永远不会有成就的。在这方面,古代书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很多,教师可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逐步明白事理,或可树立班中的榜样,让学生从榜样身上吸收前进的动力。其次,要克服习字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练习书法初期进步明显,而经过长时间练习之后,却明显感觉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有时还有倒退现象。高原现象的出现会使人心烦意乱,使长期保持的浓厚兴趣在短时间内丧失殆尽。对中学生来说,这确是一种意志的考验,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除了采取正确的书写姿势,确保书写尽量规范,笔者认为还必须在身心调适上下功夫。首先,要加强动机的调适。实际证明,如果一个人长期从事某项工作或练习某种技能,其工作或训练的动机就会逐渐弱化。练习书法也是如此,时间一长,其动机就会削弱,因此,要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减弱的动机得到进一步激发,并达到一个新的状态,由此提高练习书法的动力。比如,可以参加各级各类书法大赛,以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从而使枯燥的书法练习趣味化,具体化。其次,要加强情绪调适。要告诉学生,习书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是正常的,不要心浮气躁,怨天尤人,要让他们意识到徘徊不前的现状正是蕴育着下一轮的超越,这是学书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期,只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就会很快消除的,从而使他们恢复信心投入练习,为尽快走出低谷提供良好的的心理品质上的保证。
    总之,在书法教育中,不能只停留在技法上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良好的自信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取,形成优良的学习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书法教学才会卓有成效。我们的学生才能写出一手流畅、美观的书法,才能步入书法的艺术殿堂。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4

    在书法教学中,有些学生进步很快,有些学生比较慢,有的甚至毫无进步可言,这其中,我们承认学生个体素质差异起了关键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认为,教师普遍性的“教”与针对性的“导”的能力和水平,是学生个质差异之外的一个重要因素。“导”、“教”结合十分重要。
    一、导——积极引导,培养与激发书法兴趣
  导,主要是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对学习书法有正确认识,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说教法,即通过正面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写字水平是一个人的门面,是个性特征、综合素养的缩影。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当前用人单位对透过书写来考察毕业素质比较普遍。事实上中专校学生和中小学学生不一样,对未来就业、职业竞争的考虑是学习直接动力。老师要把握这种心理状态并加以引导让学生感到外部压力,从而增强内在动力。
  例如:毕业生填写″毕业生推荐表″时,一些字写得不太好的同学纷纷请人代笔,害怕因字不好而不被对方选用,有的同学在毕业前临时突击,埋头苦练,这时他们对写字重要性感受至深这就成了我们用来说教的最现实的素材。

    2、对比法,即通过学生自我的纵向对比,产生自我评价,从而强化兴趣。兴趣需要透过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来巩固和强化,只有让学生在前后纵向对比中才能体会出进步,产生新的动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前后习作的收集整理,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地自我对比活动,以增强学生学习书法的自信心,消除认为自己“不是块写字的料”的消极心态。
    3、展示法,即通过横向的对比,产生社会评价,从而强化兴趣。要定期不定期举办学生优秀习作或进步明显的学生的书法习作展览,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同,从而营造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学习氛围。
    4、交流法,即广泛开展班级和校际书法交流,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强化兴趣。要积极组织师生书法社团组织,强化课堂之外的习书氛围和群体认同。班级的兴趣小组、年级的书法社团要经常组织开展相互交流活动,扩大群众影响,相互取长补短。
    5、活动法,即通过举办书法艺术讲习、展览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培养学生习书的兴趣。举办书法艺术节,邀请地方书法界名流到校进行笔会,讲评习作,举行讲座和专题报告,开展“书法能手”选拔赛和校园“书法十佳”评选,编印《学生书法集》等,让艺术节办得有声有色有品位。
    6、欣赏法,即开展书法赏析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行、知结合,达到脑手并举。鉴赏能力与书写能力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因此,在书法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老师要通过电教手段、参观展览等形式经常给学生进行名家作品评析。要积极组织,鼓励学生开展书法作品、自我习作的评析活动既可锻炼口才,又可提高认识,更能促进临习。
    二、教——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主要解决技能方法问题,个质的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中专书法主要定位于技能素质的要求上,与理论课教学不同的是,个体素质差异性对普遍提高影响较大,要实现写字无差生目标,因材施教尤为重要。

    1、确定类型,提出相应矫正方法
  依照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一环。长期应试教育观念制约了初中生写字教育的开展,升入中专后学生的书写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教师要摸清“底细”,既要确定普遍水平,又要分析归纳,抓好类型界定。
  我们把各种原始笔迹分为六种类型:
  我们认为:不同的类型各有其书写特征,在书法教学过程中要扬其长,避其短,分类指导和矫正。如算珠型就是要明确指出不足,侧重地传授笔法、结构的法则和原理,经常示范即可。狂放型:要强调书写规范,为其灌输书法规范,使他们耐着性子老老实实地先拜字帖为″师″,后求个性发展。拘谨型:关键是鼓励他们放心大胆写,写″大字″,增强笔画运动的余地,要强调撇、捺、斜勾等几个主要伸展笔画要展得开,收得住。在执笔上宁高勿低。歪斜型:要矫正他们的坐姿和执笔方法,要求他们有意识地使笔画做到横平竖直,强化横向着力和伸展,控制速度。畸质型:要倍加关照,多予指导和鼓励,从执笔到笔法结构,从每一个微小动作,给予细致入微的示范指导,激发其勇气和自信。聪明型:关键是帮其选好字帖即可,不须较多费力。

    2、确定层次,提出不同目标要求
  一个教学班,总归有好中差,写字也不例外。教师要把握住抓两头带一般的教学规律。对书写基础差的同学,要求他们从基本功练起,每天书写一定的数量,教师要认真地指出其问题所在,经常″手把手″,以求突破,跟得上。对基础较好的同学要逐步引导他们进入书法艺术的殿堂,要求他们临习名家字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进一步增强书法的欣赏力、感悟力。要发挥他们对其他同学的引导作用、示范作用。对待一些进步比较慢的同学要对他们所取得的进步适时给予鼓励,从各个方面分析影响进步的原因是什么。对有一定书写基础的学生,可针对其字形,保留其个性特征,因势利导,提出修改的方法,就字改字,快速提高,最后达到书写流畅、美观的要求。

    3、确定个性,指导学生选体选帖
  书法美是在共性规则基础上的个性美,是一种创造美,是学识、个性、修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书法课教学,不是书法特长班,不能以培养书法家为目标,要注重实用性,并以此为载体,加强素质教育。但这并不是不讲究艺术性要求。因此,应允许百花齐放。考虑到每个人的个性差异,不同风格的同学喜爱不同风格的字体,你喜欢这种字体并且着手研究它,那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强迫自己学习那种毫无兴趣的字体,不管它本身多么好看,那也无异于一种劳役。因此,在钢笔字教学中,不强求统一字帖,而要求自由选帖。克服传统的书法课教学采用统一的字帖、统一的进度容易扼杀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的弊端。当然,选帖要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则,择优选定。对鉴赏能力较差的学生,可由教师推荐几种字帖以供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实施因材施教,对教师的要求高,不仅要有较高的书写能力和理论水平,而且要善于了解学生,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耐心细致地做好备课、上课、批阅、辅导、督促等工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4
By: luweiyue

    [摘要]:中国书法古老悠久,作品以“平和简静,遒丽天成”为神品,书法学习也要求学生能拼弃浮躁,平心静气,非宁静无以致远。但小学生好动、时间长了缺乏毅力和恒心,失去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营造“书香校园”,以生动的语言,多种媒体互动,多采的教学形式教学,让书法教学“静”中取“动”,才能让学生保持书法学习的持久兴趣,提高书法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学 环境  语言生动练习互动
    中国书法古老悠久,是一种静态的表现艺术,它的美在于整体和谐,书法练习是一种以动止静的修练方式,非宁静无以达至境。但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时间长了就会缺乏毅力和恒心,虎头蛇尾失去对书法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静”中“动”,保持学生书法学习的长久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书法教学效率呢?
    一.让每一面墙“灵动”
    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展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纵观历代书法大家无不从小在一个良好的书香氛围中成长起来,晋代王献之受父亲王羲之从小的熏陶,元代赵孟頫其父藏书颇丰,收藏金石书画,所以他从小读书万卷,耳濡目染,为他以后成为一代书画大家奠定基础。所以充分利用每一面墙,让每一面墙都“灵动”起来,散发墨香墨韵,营造一个书香校园,使学生在书法的浸润和感染中学习,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体会,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首先,在校园里精选历代名家碑贴中的优秀作品布置于走廊过道,这些或发黄或斑驳但仍熠熠生辉的书法作品在时刻告诉孩子们,书法的源远历史,书体的演变以及精湛的书写艺术。如先秦书法的稚朴古雅,魏晋书法的奇逸开张,唐楷书法的法度森严,明清书法的个性张扬,直到现代书法的异彩纷呈。从甲骨文的瘦削到金文的凝重,从大篆的随意到小篆的规正,从隶书的柔美到楷书的严谨,从行书的灵动到草书的狂放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因而,通过对历代碑帖的学习、观赏和评点,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可以在书法实践中产生审美体验,受到审美的熏陶。其次,就是布置于校园各墙的当代名家书法的真迹,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中提按、转折等用笔的美;刚柔、粗细等线条的美;浓淡、枯润等墨色的美;俯仰、向背等结构的美;疏密、穿插等章法的美,都真切的呈现,更拉近了书法和孩子们之间距离,使书法和孩子成了亲密的朋友,当孩子那双童真的求知的眼睛有意或无意间在这些墨痕上停留,她总和孩子们在心灵深处交汇。最后是孩子们自己的作品,将他们自己的作品张贴于墙更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和成就感。在书法室内墙上的学生作品每天都会更新,这样可以让学生展示自我,学生间形成相互比较促进、评价帮助的氛围。也可以激发学生纵向比较,每天都有进步。
    二、让每一句话“生动”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喜怒哀乐、互相交流的一种工具。教学中的语言,则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工具。教学语言艺术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过,“写字是多次正确的重复”,但如果单纯地靠一本帖、一支笔的机械重复,学生很快就会感到厌倦乏味,丧失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我注意将抽象的书法理论,转化成生动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一)、用贴近学生心里的语言来教学。例如在教学生练习线条时,我不说“写”,而说我们一起来“画”线条,因为孩子们总觉得画画轻松有趣,而写字比较累,也原于书法同源,书画笔法相同,一字之差,学生反复地书写线条而总是饶有趣味。再如让学生书写练习长时间会很枯燥,我就抓住学生好胜的心里,说我们来“比”谁的字最好。还如教学生“转折”的写法,学生会觉得专业,有难度,我就把它比喻成“转弯”(二)、将“训话”改成“讲故事”来教学。小学生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适当穿插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历代书家的趣闻轶事,例如,“张芝临池,池水皆墨”、“钟繇入山练字十年,木石皆黑”、王羲之“磨穿铁砚”、怀素“退笔承冢”等等。学生从故事中懂得了学习书法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必须勤学苦练的道理。(三)、用朗朗上口、形象易记的儿歌来教学。对学生书法练习的各种要领,我多用儿歌来体现。
    三、让多种教学手段“互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教媒体已被广泛的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它那色彩鲜艳的动态画面,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的交互手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也便于教师示范,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在传统的教师说教示范与现代媒体互动结合,书法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学生也能乐此不疲。 例如运用投影仪,可将帖中的范字随意放大,既便于教师指导分析,也有利于学生观察临习。还可将透明薄膜纸蒙在投影仪上直接示范,变静为动,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老师运笔起、行、收的全部过程,直观、动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笔法。电视节目中的书法讲座和书法教学录象,这种直观性的教学,学生不仅能仔细观察,还能掌握要领,真切地体会到运笔时活而不浮、收笔时干净利落的效果,从而让学生真正达到“眼到、心到、手到”的目标,更是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的极好材料,可以组织学生收看。在书法练习时,由于练字时间长,方式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倦怠、厌烦情绪,如果老师适度的播放一些古琴、古筝等音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做到音乐与书法艺术的交融和共鸣,为学生提供宁静轻松的写字氛围,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练习中去。教学中,还可和学生一起登录书法网站,获取更多的书法知识。可见,教师能借助多种电教媒体,“不择手段”地进行书法教学,就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益。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强。
    四、让每一次教学“多动 ”
    单一重复的教学必然使学生逐步失去积极性,在书法教学中,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实践、体验,获得新知,投入书法学习。一、师生共学:“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师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书法水平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更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师生携手共进,其乐融融,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名师指点:聘请书法名家作为顾问即老师,定期来校点评示范。所谓“名师出高徒”,书法名家有着极高的书法水准和教学经验,自然指导到位,使学生书法练习提高飞速,积极性大受鼓舞。三、走出校门:古人治学就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唐张璪说:外师造化,终得心源。蔡邕《九势》云:“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日月──纵横有象者,方得谓之书矣。”是的,书法形象是能状自然物象的,所以,书法教学也应走出校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浏览以及郊游等活动,,从自然物像中、从碑林石刻中,从名家展览中……增长学生的书法知识。这些充满生气的事物更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比赛展览:根据儿童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有意引进“竞赛”意识,通过组织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集一些优秀学生作品,参加各种校内外展览,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树立学生学习书法的信心。此外,还可开展“书法周”、“书法节”等活动。通过多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愿学、乐学。
    总之,小学书法教学只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书香氛围,教学时,抓住学生心理,语言生动,借助现代媒体,以“多动”的形式,做到以动为静,才能让学生保持书法学习的持久兴趣,“入境”、“入静”,写出“简静”的作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5
语文高级教师:字写得好,成绩大多不会差

来源:海南日报


  语文高级教师徐地银和今年考取北大的女生宿慧美认为:
  “字写得好,成绩大多不会差”
  听说我省将写字课列入了小学、初中的日常训练,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海南中学高级教师徐地银连说三个“好”。
  “教了二十来年学生,我发现字写得好的学生,成绩大多不会差。”徐地银说,“练书法,不管是硬笔书法,还是毛笔书法,都需要静下心来,这对自控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而且长期的坚持,对毅力也是一个考验。有了自控力和毅力,还怕学不好吗?更功利一点说,书写美观给阅卷老师也会留下好印象,更容易寻找到得分点。”
  徐老师的学生宿慧美在今年高考中,文科语文考出886分的高分,单科位列全省第一,并以总分862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而这位女孩与书法的缘分也恰巧印证了徐老师的说法。
  “我爸爸喜欢书法,平时在家也喜欢练练。他有意培养我,所以我小学时练过几年,但因为升初中后学习紧张,也就中断了,并没有系统练过。”宿慧美说。不过,这段不长的经历让她对文字更多了一层感悟力。“临摹的字帖一般都是经典的古诗词或现代美文,练得多了有些也就记住了,慢慢就喜欢上了文字,喜欢上了语文。”宿慧美的语文一直是她的强项。
  在初中中断了三年后,宿慧美上高中时又重新练起了书法。“感觉自己的字写得只能算工整吧,需要加强一下。毕竟高考时,漂亮的字对文科生来说是很有优势的。而且,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也会慢慢平和心态,舒缓学习的压力,顺便再积累一下名篇名句,一举多得了。”她笑着说。(本报记者 周元 实习生 陈琳)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吴东民呼吁:
  让年轻一代重拾毛笔
  本报记者 黄晶
  电脑、手机的普及,拇指一族开始充斥四周,Email代替了手写信件,提笔忘字成家常便饭,能够手持毛笔,写得一手漂亮美观方块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面对传统书法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奔走呼吁,让书法艺术——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走进中小学的课堂,让未来一代从小接受中华美学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历史,修身养性。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吴东民,亲历了书法走进全省中小学课堂的全程,更为本土书法教材编写提出大量宝贵意见。
  “从去年底开始酝酿,到今年9月全省铺开,速度之快显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也足以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吴东民说。
  吴东民说,书法教育可以增强青少年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有利于青少年的艺术思维、想象能力的开发,以及观察能力、领悟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青少年的细心、耐心、恒心和优雅气质的养成。
  吴东民坚信,书法练习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功能的锻炼,对思维能力、语言认知能力和神经系统的稳定性的培养,对意志力、耐力、毅力的提高,对气质(镇定、平和、深沉、处变不惊等)和良好的行为方式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谈素质教育
  本报记者 黄晶
  书法走进中小学课堂,在人们一片欢呼声中,同样有人提出了质疑,会不会给学生又增加了新的负担呢?
  现在,举国上下提倡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在“减负”声中加入书法课,不是增加负担,而是素质教育的一种终端体现。
  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避免高分低能,让青年学生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普及书法教育无疑是借用课堂一角,让全体学生在翰墨飘香中共同提高德育美育素质,众人理应拍手称快。
  学习书法,就不可避免了解书法的发展历史,接受高雅艺术和爱国主义的双重教育。纵观书法大家,无不是德艺双馨,更不乏忠贞爱国之士。
  学习书法,可以以静制动,形成完美人格。在喧嚣的社会中,或许只有凝重的笔墨纸砚,才能为闹市中的人们提供一片净土,人们可以体会笔尖触纸的快感,达到调养生息,修身养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6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问题一:学生缺乏写字兴趣
    科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笔者在写字教学实践中,在分析学生作业以及心理特点时发现,学生在写字兴趣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首先表现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有的学生对写字只有暂时的兴趣,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则具有稳定的兴趣,一旦对写字产生兴趣,就会深入钻研,锲而不舍.另外表现在兴趣的效能方面.兴趣产生后,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很不一致的。有的学生的兴趣仅停留在期待和向往的状态中,不能使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努力满足兴趣,成为无效兴趣;而有的学生兴趣一旦产生,便成为强大的动力,他们能自觉克服困难,善于寻求最佳习字方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对策: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学生习字的兴趣,激发他们写字的热情,增强他们习字的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知难而进,勤学苦练.
    1、抓奖励,调动学生写字积极性,提高写字兴趣。无论是讲解还是练习,归根结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去提高,因此在加强写字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来调动他们写字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写字的兴趣。
    2、榜样激励。教师应着力在四个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1)教师榜样。教师不分学科,在课堂上都应做到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课下坚持练字,并定期向学生展示。(2)组织学生留心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好字,认真看,细揣摩,做到胸有成竹。     
   (3)同学榜样。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品评比展览。(4)自我榜样。引导学生定期公布自己所写的最漂亮的字,以自我鼓励,不断进步。

    问题二: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而当前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是个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一”大都不到位: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我曾随机观察、调查过本班和临近班级,发现写字姿势的正确率仅在5%—30%
    对策:1、牵牛要牵牛鼻子。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三个一”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三个一”中,牛鼻子是“一寸”。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手小,小肌肉又不发达,为了写字时使得上劲,往往握笔离笔尖太近,这就导致视线被手遮挡便看不到笔尖在纸上是如何运行的。为了看到笔尖,学生身子势必前倾,以致胸脯紧贴桌边,头部又势必偏向左侧,以致眼睛离本子太近。久而久之,眼睛怎能不近视呢?而且小学生双眼近视的大都是左眼比右眼来得严重,其原因盖出于此。所以我们在规范小学生写字姿势这个问题上,只需抓住“牛鼻子一寸”进行强化训练(如在笔的一寸处扎橡皮筋,小刀刻印等)直至习惯养成。“一寸‘的问题解决得好,则“一拳”、“一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另外,刚入学的小学生由于小肌肉不甚发达,对于“一寸”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些,七八寸左右也就够了,切不可强其所难。
    2、明确危害,做到姿势不规范不动笔。我们在集中指导和经常督促中,除了让学生懂得怎样写字是正确的姿势外,还得让其明确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对身体的危害——易患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毛病。引领他们反复练习,逐步养成不摆好姿势不动笔写字的习惯。
    3、寻求配合,做到要求一致。写字不光是写字课、语文课的活动,它伴随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为使学生养成姿势正确的写字习惯,我们还需要加强与课任老师联系,请他们上课时做到要求一致,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楔子姿势。并和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在孩子写字出现错误姿势时,及时地进行纠正,配合学校规范孩子的写字姿势。

    问题三:写字训练量不足
    俗话说:“账要勤算,字要勤练”。写字使是一种技能训练,要想练好字,就得下苦功夫,就得坚持天天练、月月练、年年练,就得达到足够的训练量。但从目前的小学生写字训练量来看,严重不足,根本达不到要求。尽管现在不少学校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开设了写字课,正常情况下每周两节课左右,一年下来仅有50多个小时,这么少的训练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再加上写字课经常会被其他一些主科挤占,可以说是徒有其名,形同虚设(这固然有应试教育的原因),写字训练量也就变得少之甚少。
    对策: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要解决学生写字训练量不足的问题,就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1、写字课时练;2、平时作业时练)。小学生虽然上写字课的时间不多,但平日写字实践的时间相当多:如抄生字是写,写日记是写,做各科作业也都是写。然而由于学生急于赶作业,注意力又不在练字上,所以往往缺乏训练意识,字写得不够认真。但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确立一种“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也许能够增加学生的练字机会,解决写字训练量不足的问题。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是天天再练字,更不必特别划出练字的时间。”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这么一种良好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一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也可能影响做作业地速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练越熟,做到既写得好,又写得快。

    问题四:写字作业批改简单化
    写字教学中,作业是学生写字练习、掌握写字技能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作业的练习,才能在练中悟其理、得其法,从而提高写字技。对教师来说,作业是发现问题得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作业的批改,才能了解学生的书写水平,掌握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但从目前教师对学生写字批改地情况来看,存在着一种简单化的现象:只看学生写得对不对,不看学生写得好不好,凡写得正确的便打上一个大红勾,而忽略了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神韵等是不是符合要求。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
    对策:1、及时改。当学生把作业交来时,教师要及时修改。如果时改时不改或不能按期把作业发回,这不仅影响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掌握书写水平的变化。
    2、准确改。对作业的批改,不仅仅以画圈圈来给予肯定,对每篇作业都应有准确的批语。批语要具体明白,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怎么修改。学生的作业书写水平各有不同,有的竖不直,有的撇捺角度不对,有的点画欠佳,对这些都要一一加以纠正,并用红笔写出范字。
    3、当面改。学生在课堂练习时,教师通过面改,从运笔、结体布局的角度,当场示范,系统地纠正学生练习中地诸多病笔。这种批改方法,不仅效果好,学生也欢迎。面批课用于个别辅导,也可用于集体讲评。个别辅导用于少数书写弊病比较突出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出病因,指出改正方法。集中讲评是把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包括缺点也包括优点,集中起来,在课堂上加以评述,使好的方面继续保持和发扬,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或引起注意。
除了教师批改外,还可以组织同学之间相互批改。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问题五:教师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教师有一定的书法造诣,并能写一手好字,这是十分重要的,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学生说:“当我们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漂亮的字时,首先是佩服,其次是羡慕,也想试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应当是学生的楷模。常言道“字如其人”,如果字写得不好,甚至七扭八歪,横不成行,竖不成趟,就很难起到示范作用,那么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也就会黯然失色许多。而据一份调查资料表明:调查四所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师中能写一手漂亮毛笔字,并具备指导学生书写毛笔字能力的均不超过10%。以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呢?
    唯一对策: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椐报道:徐州市风化街小学从领导到教师都很重视写字教学,重视教师的写字基本功训练。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带头苦练。每学期开学,教师在领课本,备课本的同时,还要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学校安排擅长书法的同志给老师讲课,并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7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马一博

  广义的中国书法是指以毛笔、硬笔等书写工具书写的汉字作品,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实用性主要指书法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有储存、传播信息的功能;艺术性主要指书法是一种表情达意的造型艺术。书法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站内广告
  但在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只强调书法的实用性,主要表现为在书法教育的目标上定位为:把字写得规范、工整、易认。《语文课程标准》在总课程目标也只是要求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为此,我们要认清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强调书法教育的文化意义。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认同价值
  伴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日益功利化的现实、教育有效性的局限,我们的青少年一定程度上疏远了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实际上,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一个民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理性层次上的对民族的认可,也是感情层次上的精神依赖,所以,文化的认同是最坚固的国防,是发展中的永恒。
  书法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而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与民族语言是共生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精神。正如黑格尔所言:“中国是特别的东方。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所以丰子恺先生坚定地指出:“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须知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香港著名人士陈焦桐先生指出了书法教育的文化认同价值并大声疾呼:“热爱中国必热爱书法,因为中国字是代表中国的徽号,有中国字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因此,中小学生学习书法,不仅仅是让他们去把汉字写得工整、规范,还是认识民族的文化、寻求文化认同的手段,具有文化认同价值。
  二、文化传承价值
  德国文化人类学学者兰德曼说:“文化使人能自立行走,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文化如同人体内的血管系统是属于人的一部分,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的血液。”民族文化的传承被中断,这个民族的人们就会有“精神流浪”的楚痛。课文《难忘的一课》(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叙述一位船员来到光复后台湾的一所小学校里,当他看到青年教师正在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书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八个汉字时,他的眼睛湿润了。在这老师不仅是在教孩子们写字,更是向孩子们传递民族的文化。民族文化以隐喻的方式在书法教育中得到传承。可以说,泪水饱含着这位船员对民族文化得以继续传承的喜悦,体现了船员对民族文化得以继续传承的珍视。
  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文化的传承。中小学书法教育具有基础性,对生命个体的成长有深刻的影响,利用书法教育的优势在中小学生心中播种下民族文化的种子。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在书法技能传授的同时更是对书法文化的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文化创造价值
  中小学书法教育是一个文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生成的过程。一方面体现在书法教育是一个陶冶人生、促进生命个体“文化”生长的过程,另一方面生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又推进、创造着书法文化。
  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实际上是培养个人人格精神的一种文化活动。在书法理论十分强调个人的修为,有“字因人贵”、“书如其人”等说法,并讲究书法教育中的“技道两进”。在这里“技”即为技艺、技巧、技术,而“道”则为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自然规律,这里主要指书法练习者在书法艺术创作中的生命体验、个人修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书法的学习在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立人”功能。同时,书法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自身,人的成长、心智的成熟又反过来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对书法文化进行创造,增添文化的因子。
  中小学既是书法学习的重要阶段又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培养人、塑造人的角度来认识书法教育,明确书法教育“以道立人”的文化创造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从书法文化创造的角度看待我们的中小学书法教育。
  总之,中小学书法教育除了教孩子书写规范、工整、易认的汉字外,还有文化识同、文化传承、文化创造等文化价值。因此,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义超过写字本身,应该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识同、传承、创造中去。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7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当代浮躁的消费文化氛围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让孩子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向传统仰望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自觉的选择。很多中小学校开展诵读古典、学习书法等校本课程。而且,在各个方面的大力推广下,这些活动都开始取得较好效果,比如书法的教育,有人说,现在甚至可以看到近代以来中断的书法教育传统正得以恢复。这是最乐观的态度。但显然,书法教育仍然是比较粗疏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教材的问题、书法教师的任职资格问题等等。因为很少有人会把书法教育仅仅看作是一种艺术的教育,它其实有着更广的内涵,在它身上折射着我们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所以,现在的关键,不是去强调书法教育的价值,而是从各个细微的层面去研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书法,学习传统文化。


  要以通达的眼光看待书法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 刘守安
  “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这话说得很对。但是对儿童来说,这样的入门介绍会让他们顿生敬畏之心。学习书法的起步阶段,首要的是破除儿童对书法持有的神秘感,培养儿童对于书法的亲切感。有了亲切感,儿童才能学下去,才能有兴趣学。
  书法的启蒙教育应该深入浅出。学帖之前,要先讲解帖的来源、背景,像《九成宫》、《兰亭序》都要讲清它们的出处来历。再比如说拓片,小孩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是黑底白字呢?就要跟他们解释拓片是怎么制作的;很多字帖里的字连不成话,就要告诉他们这些选字只是碑帖的局部,在帖文中不是前后相连的。
  同样的道理,选帖要选易学的、常见的、小孩自己也喜欢的帖,这样既可以培养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夯实基础。起步阶段可以先练习楷书或者隶书,这两种字体的笔画变化小,容易学;它们着重锻炼学习者对于字体结构的把握,字体结构把握好了,硬笔字就会写得好看,也为其他字体的练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选定了帖,就要照着帖练,并且要写像。古人的碑帖与现行的印刷体是两个系统,二者对于“好字”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有些碑帖中的字在今天看来可能不美,但是习书者必须照着帖中的样子练。为什么呢?就是要通过这种模仿改变习书者脑子里固有的审美标准。儿童可能会有他自己的书写习惯,他觉得这个字就应该这么写才好看,而照着字帖练习就是要改变旧有的错误写法。作品的笔法、字法、章法,都要写像,不能擅自更改——点划的处理、结构的安排、文章的布局缺了一样,写出来就不会像。写像了,对孩子也是一种鼓舞,可以增强学习的信心。练习的起步阶段不求量,只求质,可以先练几个字、十几个字,但是要练好。练好少数的字以后,其他的字即使没练过,也可能写得像了。
  学习书法可以使儿童学会凝神静气,有助于培养儿童观察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视觉准确度,但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该往书法家的路上走。要以通达的眼光看待书法的学习,区别对待学习书法和写好字,要因材施教。一般的孩子学写字达到两个标准就行了,一是写对字,二是把字写得规整好看,在这个基础上行有余力,再把书法当作一种艺术来学习。
  而目前中小学校中普及性的书法学习,我认为其目的首先应该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书法曾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中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有悠久的传统,也留下了许多墨迹,比如古代刻石、简牍帛书等,这些都可以当作学问来学习和研究。学习书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学会欣赏书法,了解书法美在哪里及其价值所在,不一定人人都要会写,这就像人人都可以欣赏电影,但不必人人都要会演电影。上书法课不该是单单学写字。
  儿童要想深入学习书法,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对书法感兴趣,二是要有修习书法的天分。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书法学习的效果才会好。我提倡“快乐书法”,反对强迫式的书法学习。另外,儿童练习书法不要过于看重比赛拿奖,现在很多所谓的大奖价值不大,盲目追求这类荣誉,不利于长远的发展。(王莹 采写)

重欣赏重笔法重基础——对小学书法教学的一点思考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系副教授 朱天曙


  现在的小学书法教学中,多让学生临写颜、柳两体。少年宫的老师有的还主张学生学魏碑,一段时间练下来,效果明显,学生就能写几个大字去比赛、获奖。还有不少老师拿自己写好的作品,让学生反复临写,很快他们也能出成绩。但从书法史和书法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短期行为”,不利于学生今后在艺术上的发展。
  一上手就临写颜、柳,小学生掌握了起笔、收笔的提、按、顿、挫、回锋等技法后,以后再让他临摹王羲之一路的行书,就出问题了:如写到转折的地方,就想到颜、柳转折处的顿、挫,老要在这些地方停顿、按下去,与王羲之一路的书法相距甚远。什么原因呢?较之东晋、北朝的楷书,颜真卿与受其影响的柳公权的楷书在审美意义上都有明显的变化,他在晋楷的韵味、北朝楷书的质朴之外开掘出雍容博大的楷书“庙堂”系统,字形变大,强化起笔落笔之顿挫,在笔画起止的两端,点、钩、翻折关节处都多加顿挫、挑剔的装饰,以此丰富、弥补楷书放大后的空乏。这种美化现象在初唐禇遂良的楷书中已见消减,薛稷、薛曜更趋明显,至颜真卿中晚岁作品达到极致。在书法史上,以颜体为代表的中唐楷书,成为一个独立的书写系统,用笔上与行书的衔接多有障碍,点画本身规律化、独立化,改变了自晋楷成熟以来与行书笔法相互贯通的用笔规律,非常不利于初学者。清代中叶之后,碑派书法崛起,人们将北朝碑版统称北碑,因为北魏石刻最著名,故称魏碑。在清人的解读中,北碑成了与南方书翰相对的另一审美典型,与南方文人书家以流美为特征的书法相比,北碑更多的表现出豪放、刚健的雄浑之气以及古拙、朴质的意味。但魏碑中不少是雄奇角出、锋棱毕现的作品,学生在书写中难以体味到古拙自然之趣,也常常写不出那种出角、方折的感觉,就会由书写发展为“描字”、“填字”,失去了书写的意义。我还不提倡学生起步阶段都站着写大楷,长期下来,运腕、运指这些关键的书写技能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
  小学阶段的书法课应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提高书写技能,是一种普及性的美育教育。我主张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提倡多上书法欣赏课,利用多媒体和各种字帖、卷轴实物,介绍常见的篆书、隶书、章草、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包括各种碑版、刻帖、器物、作品等,丰富学生的笔墨知识和文房修养,开拓学生的视野,捕捉学生的艺术灵性;二、不要直接取法颜、柳,提倡起步阶段临写晋楷一路的中楷作品,如王羲之的继承者隋代智永的《千字文》受到历代书家的喜爱,其完整地继承了东晋楷书的传统技法,结构谨严,法度精熟,点画之间有呼应,无明显的顿挫,用笔利索,有利于学习上手,找到书写规律,摸到门径,也有助于学生今后由楷书向行书过渡;三、鼓励学生多进行基本功训练,重视基本点画、形态的反复锤炼,才能得心应手。适当参加一些比赛,提高学生兴趣,但不能为了各种各样的比赛而奔波,以免奖得的不少,却不能持续发展,这是很可惜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8
曾如影
     内容提要:书法课程已经列入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表,但全省中小学的书法教育情形并不乐观,全省各中小学校全线缺少书法教师,没能正常开展书法课程教学,作为“副科”的书法课程实施起来步履艰难。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呢?引进社会书法人才参与书法教育,加大师资转岗培训力度,把书法课列入考核科目,加快师范类书法专业的开展进度。
     关键词:中小学书法教育、师资、社会书法人才、转岗培训、考核、基础教育
     教育界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有识人士呼声很高。书法界及至文化界都普遍关注书法的发展,著名学者熊秉明先生把书法称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春雷一响,神州惊喜。2007年,广东省教育厅向各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粤教研[2007]4号),要求全省各中小学秋季把书法课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表。
     中小学书法师资现况
     广东省率先把书法课程列入课程表,起到了表率的作用,社会各界普遍赞许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江苏、吉林等省都有仿效的行动。但书法课作为一直缺席的课程,从中小学到大学院校,书法专业师资都是相当的紧缺,即便一些极个别院校的书法专业,大部分并非师范性质。在没有前期专业教师配置的情况下,怎样招聘、培训师资是一项必须摆在日常教学的工作。中小学书法课程在书法教师全省短缺情况下进行,可谓步履艰难。
     广东省中小学校书法课程的开展基本上是让美术教师和个别有一定书写水平教师担任。甚至不少学校把课程表列上了,但并没有正常地开展教学工作,这既有师资问题短缺的原因,也有主管单位不作为的因素。画家普遍的书写水平已经可以与医生的“天书”病历相“比美”,这就是当今画家普遍存在书法专业知识贫乏的现实问题。隔行如隔山,对传统文化书法的修炼,不只是大众专业人士的疏忽,书为心画已经是画家的一种优良传统的美好追忆了。“因为专业,所以卓越。”这不只是一句广告词。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一流的培训教育质量。
引进社会书法人才参与书法教育
     针对于师资短缺的现实情况,短期内应该加强师资的招聘力度。没有书法专业的知识怎么可以走上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呢?引进专业的书法人才,把书法课程正常地开展起来。每年广东省各地普遍性招聘教师,增补师资力量,这是引进社会人才拓展教育事业的有力措施。教育部门还应该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魄招引人才。但今年的教师招聘工作,社会书法人才并没有被列为招聘的对象,书法教师也并没有被列入招聘的行列——都是“考核科目”惹的祸。这不能说不是教育决策的失误。书法教师的全线缺少,必须引起各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把一个列入课程表的课程虚设,这应该不是当初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绍基等有识人士倡议、呐喊的初衷吧?同样,也不是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粤教研[2007]4号)的精神所在。
     都说院校书法专业学生也同样走不出“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这既有书法专业学生不乐意投身基础教育的现实,也有教育部门忽视“副科”的惰性思想的因素。岂能坐视人才流失呢?教育部门有责任把这些专业人才引进,并转化为全省各中小学的书法师资力量。
多年来,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和对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为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提供了实践和理论支持。因此,应尽早建立科学合理的书法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建立开放的书法教师资格认定机制。

     加大师资转岗培训力度
     把社会书法人才引进到基础教育岗位上来,并加强其他有书法兴趣的在岗师资继续教育的转岗培训,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短期内,教育部门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通过在岗师资继续教育培训书法专业知识,补充、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扩大书法教师队伍,从而建设一支能够适应书法教育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合格教师队伍。继续教育不同于高等学历教育形式,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而是从根本上提高专业素质,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教学方法,实现中小学书法教学目标。

     把书法课列入考核科目
     开展书法课程,面对教育部门几十年积累下来深重的历史问题,只靠一纸“意见”通知,肯定是运行不畅通。在分数决定优劣的一贯制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真正要运行通畅的话,整个中小学校的教育系统评价机制都要“动手术”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观。各中小学校的教学安排核心思想普遍是保“主科”弃“副科”,素质教育从来都是“雷声大雨声小”的状态。每间学校的课程表上都能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安排,课程表上肯定找不到教学工作的丝毫“破绽”。比如小学校,只有语文、数学、英语才是统考的科目,为了达到教育部门与学生共同的追求——高分数,占用其他科目的课程安排是经常性的事情,疏忽其他科目也在情理之中。即使配备了书法教师又能如何?书法课程并没有纳入考核的范围,书法课程还是要靠边站,整个学校的教学运作精力都放在“主科”上。“副科”永远得服从于“主科”是中小学一直遵循的规律。
     假如书法课成绩列入学校的政绩考核,假如书法课列入升学的成绩考核,还会忽视书法课吗?是的,书法课很有必要列入中小学的统考科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有书法专业教师怎么能够正常开展书法课程呢?广东省各地的教育部门,既漠视社会书法人才的引进,也疏于招聘院校书法专业毕业学生补充师资力量。各地的教育部门必须改善书法课程环境气氛,否则全省的书法课程只能是“纸上谈兵”——“课程表”上实施,流于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怎不让人感到心痛呢?当然,更希望省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出台严格的方案措施,把书法课也列入考核的范围,加强监督、实施力度,强制各地教育部门切实地把书法课程开展起来,快速发展书法教育。
     
     加快师范类书法专业的开展进度
     引进社会书法人才参与书法教育事业,不失为一项极有成效的措施。但作为一门课程的开展,必须有个长远规划,广东省中小学书法课长远之计必须加强院校书法专业的大力开展。
广东省内的一些院校对书法教育的开展很重视,如暨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等院校,都开设不同性质的书法方向专业,对全省书法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面对全省中小学的书法课程全线实施,所培育的书法基础教育专业人才显得十分紧缺了——院校的扩招应该严重考虑一下书法基础教育专业。
     当今的中国院校书法专业教学定位还是以高端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为目标实行,中小学基础教育型的人才并没有被重视。培训师资力量,师范院校是输送师资的主要渠道,因而师范院校的书法教育一定要起到主导的作用。所以说,广东省的院校书法教育必须立足于广东省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书法教师的大量需求现状,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建设目标,重力培养中小学急切需求的基础教育师资,全面服务书法教育事业。师范类的书法教育办学思路和培养目标都得有别于其他美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书法教育,应该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情操等,在教学实践中加深对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还应该强化文史知识的学习,知识结构应该合理化。书法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必须突出师范特性。书法教育必须切入基础教育的规律性探索开展,必须长期坚持以基础教育为中心不改变。
不可否认教育已经产业化,这必需考虑“市场”的需求问题吧?这样庞大“市场”的机遇,怎么能不主动拓展呢?广东省院校书法专业的深入开展,必然促进全省中小学书法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
                                                                (2008年7月12日星期六客于深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书法教育发展形势喜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4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书法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每年有近百名书法专业的毕业生充实到书法教育和创作队伍之中,推动着我国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
    书法专业有其特殊性,虽然各个高校书法专业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对学生基础文化素质和书法基本功的要求却是一致的。由于书法专业考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受到不同的基础书法教育和技法启蒙,文化素质和专业基础会有较大的差别,其中有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注意,集中起来有以下四点:
    “入选”和“获奖”并不说明基本功扎实
    目前,我国各种形式的书法展览和比赛十分流行,大多数举办者将目标指向青少年书法爱好者,这对我国的基础书法教育冲击很大。沈鹏曾担心地说:“书法大赛越来越多,书法家却越来越少。”
    书法展览和比赛越办越多,越办越大,从国内到国际,有成人,有学生,这个杯,那个奖,越办越离谱。许多爱好书法的中学生,手中都有一大摞各种名目的入选证书和获奖证书,但实际的书法基础却较差。大学书法专业测试,看的是基本功和实际水平,以及现场临帖及创作的水平。
    让孩子从小学点书法,有一定的业余爱好,基础好的可以考取大学书法专业,继续学习和深造。即使不从事书法创作和教育工作,也有一技之长,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尤其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经济条件比较好,总想让孩子在书法方面得到点什么。于是,各种展览要参加,各类比赛要参与,各种辞典也要入编,甚至有个别家长还为孩子出版书法作品集,似乎只有这样孩子就会成为“书法天才”和“艺术家”。想成名成家无可厚非,但急功近利,忽视基本功的扎实训练,是肯定成不了名也成不了家的。

    追逐“名家”完全是一种误导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大潮的影响以及书法展览和比赛的诱导,我国许多地方悄然兴起了书法家办班的趋势,即所谓私人办学。有的是传统的师徒式教育,即一个师傅带一个或几个学生;有的是办一定规模的书法班。这一书法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书法事业的发展。
    但我们不能不看到这种教育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书法家自身个性化的东西较多,流行性较强。过多地注重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全面的基础理论培养;过多地注重感性实践经验的培养,而忽视了深刻书法理论和文史知识的灌输;过多地注重作品的形式感,而忽视了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过多地注重单一书体、单一内容或个性风格的训练和模仿,而忽视了整体基本功的积累和学习。有的甚至是老师带着学生进行集中操练和制作,老师的一幅作品,学生反复练习,直到大家满意为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入选和获奖。
  这样的“名家”和如此的“训练”,对一些想在全国书法展览中入选甚至获奖的成人来说,或许还有一些积极作用。但对于大多数参加书法专业高考的学生却不合适,可能会产生一种误导。在书法专业高考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些考生,学习书法多年,但打开作品一看,不是习气较重,就是风格怪异,跟“名家”学了很多毛病。假如让其到书法专业学习,仅纠正他的毛病就需要很长时间,而且不一定能见效果。

    学习“今人”不如临摹“古帖”
    关于学习“今人”还是学习“古人”的问题,是初学书法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古代书论家有过明确的论述。康有为说:“学书必须摹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性情也。”(《广艺舟双楫·学叙第二十二》)启功的观点十分明确:“作书勿学时人,尤勿看所学之人执笔挥洒。”一些书法教师编教材时,放着古代优秀碑帖的范字不用,而是以自己书写的字形做范例,这是十分要不得的。不让学生学习古代优秀的经典作品,而学自己的毛病,实在是误人不浅!

    文化素质差的学生大学书法专业不会要
    近年来,在某些中学甚至高校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即文化课较差的考生才报考艺术类学校和专业,包括书法专业在内。我们承认,艺术类院校高考的文化分数要比普通文科的文化分数相对低一点,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不是所有的艺术院校文化分数都低,书法专业是传统文化专业,它要求学生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书法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是练字(当然临帖习字也是必须和重要的),还必须学习古代文献,进行一般的理论研究和写作。一个高中生如果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即使书法技法和书写基础差点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是暂时现象。只要他文化基础好,进校后经老师的细心指导,学习方法对头,用不了多久书法学习一定会有较大的进步。大学不培养“写字匠”,而是要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工作者或书法艺术家,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大学书法专业不会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0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今国家间软实力较量尤其看重国家的文化竞争力。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不重视汉字书写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国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根。
  书法同时还蕴含着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如均衡、对称、和谐、统一。古人在书法形式美创造中取得的成果为今天艺术创造提供着丰富的养料,是今人的宝贵财富。例如,北京奥运会各比赛项目的标志设计就借鉴了书法中大篆的形式因素,既新颖独到,又极具视觉美感。
  中国汉字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汉字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不久前,韩国的多位前总理联名上书韩国现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在日本,学生被要求能够认识和书写2000个汉字。
  然而,在汉字的母国,却出现了令人不安的状况。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被忽视了。目前,全国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合于中小学教学用的书法课本,也没有相应的辅导资料。在中小学生中能写一手整洁漂亮汉字的比例很低,更不用说传统意义上的书法了。许多大学生、研究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也大不如前了。
  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应试教育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文化知识的学习积累上,而与考试不挂钩的书写能力就被严重忽视了。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使用电脑打字代替汉字手写。青少年写字的时间越来越少,作业、作文都要求打印后上交老师。传统书写技能有被完全替代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教育部2002年出台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就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重要性,为学生写好汉字创造环境,以及应达到什么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从全国总体情况看,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90%以上的中小学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书法课,但名存实亡,书法教育大有淡出教育体制的危险。
  为此我们建议:
  一、要提高对书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基础做起,从中小学教育抓起。如果不重视中小学汉字书写教育,发扬国粹、继承书法艺术就无从谈起。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使学生从小学习体会汉字的结构韵味、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
  二、要把书法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工作的考核序列。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要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师资配备、课程安排、教学效果进行定期检查考核。要改变一些地方将书法课归入美术课或语文课的做法,中小学每周要保证一节书法课。广东省部分中小学已率先实行,效果良好。
  三、尽快编辑出版中小学书法教材。目前,尽管古代碑帖和名家书法出版较多,但对于中小学学习书法只能作参考资料。编辑出版一套中小学适用的汉字书写及书法教材十分必要。
  四、要加强书法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议师范类院校广泛设立书法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综合类大学艺术院系必须开设书法专业,以扩充中小学正规的书法师资队伍。教师在实行资格考核的同时应附加书写考试,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教师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鼓励中小学生学习书法。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10

    书法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中华文明绵延了六千年,靠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涌流不绝,靠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汉字书法艺术。而书法艺术的发展全赖于书法教育的普及。实践证明,书法教育不但是书法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小学的书法教育是中国书法教育基础的基础,是造就人、培养人的一个重要内容。青少年通过书法教育,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学习和生活的思想感情。中小学的书法教育有着广泛的迁移作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身心健康、创造力、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书法教育淡化,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日趋严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电脑的日益普及,人类社会已步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写字似乎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节奏,甚至断言,二十一世纪传统的写字工具“笔”将被电脑所替代,现在还提书法教育已经不合时宜了。笔者从事美术教育近二十年,为真的那一天到来而担忧。
   (一)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之现状。
    第一,书法教育认识不足,地位何在
    近年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圈也一度异常火热,各种各样的展览赛事铺天盖地,艺术院校的门前车水马龙,校外的书法辅导班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在现行的中小学教育体制中,书法教育的位置始终未能摆正。国家教育部门还没有制定出书法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法,也没有编制统一的各类型的书法教材。书法教育在学校、家长、学生那里还认识不到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在他们眼里基本还是副科。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只注重文化课的成绩,注重学校的升学率,学校很少设置书法课,评价的标准还依旧放在文化课上。
    第二,监管不力,目标难以达到
    当前课程的不断改革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在中小学书法科方面也有所体现。(如课程的设置,相关教材的出版发行等)促进了书法教育的发展,但是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在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中却没有硬性地规定书法课成为必修科目,使学校的课程设置及评价缺乏参照。
    第三,缺少一支训练有素的书法教育师资队伍。
    当今书法界可谓高手云集,然而在普通中小学师资却严重缺乏。据笔者调查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市区里的中小学校基本上没有的书法课教师。更别谈是农村。有的农村连体音美课的专业教师都没有,书法课可想而知,小学的课程表里虽能看到写字课的影子,但却由语文老师兼任,这些语文老师并不擅长书法,有些老师自身的书法水平还很拙劣,书法教学难以胜任,还有的干脆上语文课,所以目标和效果就更是难以企及了。这样一来,学校里的书法课也就形同虚设。
    第四,没有建立健全一支自上而下的有权威性的书法教育研究组织机构。
    现在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虽然成立了,有些省市相应建立了书法研究会,但是还不健全,有些虽然成立了却不能发挥作用,缺乏权威性,对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起着有效的推动作用。
    第五,没有创办一个权威性的专业书法教育刊物。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法》月刊被列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书法》也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纳入中国期刊方阵;还有河南美术出版社创办的《青少年书法》等都是综合性的书法刊物,其中有关书法教育的内容较少,而涉及中小学书法教育方面的内容更是少见。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缺乏平台,教学经验和成果难以交流。
第六,没有形成一支从事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建设的理论工作者队伍。
    任何一门学科总是在其理论的观照下实践和提高的,而理论又是从实践中得以总结和升华的,书法教育当然也是如此。目前,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有八千余人,其中书法教育家只是少数,而这些书法教育家以高校居多,大多以研究高校书法教育为主,从事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和理论的极为少数,在教师进修院校从事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中小学书法教育就缺乏在理论上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指导书法的教学。
    总之,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书法教育体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尉天池先生说“没有健全的书法教育体系,中国书法的发展就不可能根本好转,在这个体系中,师范教育是一个枢纽,如果我们没有中等师范书法教育,小学就不可能开设书法课。”教育部的通知也明确指出“写字是小学阶段基本训练之一,这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未来的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故原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也曾讲道:“书法教育包含着美育和德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孩子们应从小就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拥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老师们首先应身体力行,重视书法教育。日本、韩国的少年儿童有许多在书法方面就很不错,如果我们的书法教育跟不上去,就会落后别人”。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之对策
    第一,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大纲。
    现阶段,国家教育部门应尽快为中小学书法教育制定出适合不同年级的书法教育大纲与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编写一套统一的书法教材,这是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首要问题。
如果国家教育部门制定出教学大纲和书法教学计划,编写出统一的书法教材,就可以规定书法教学的质量、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范围、教学方法的要求。
    第二,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中小学书法教学有否严格按照书法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是否流于形式,教育主管部门就必须加强对学校的监督,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才得到保证。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书法教育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比其他学科更强调评价――反馈――矫正的教学模式,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就可以有效地促进书法教学的有序发展。
    第三,培养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书法教育的师资队伍。
    教育部的“通知”指出:提高师资水平是上好写字课的关健。没有师资,加强书法教育将是一句空话。师范院校是输送师资的主要渠道,因而师范的书法教育要走在最前面,师范院校学生掌握书法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小学书法教育,所以师范院校不仅要教好书法,而且要使学生掌握书法课的教法,从师资课时的设置,教学时数诸方面予以保证。各地教育部门可与当地书法协会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培训班或讲座,对学校专职,兼职写字(书法)课的教师进行培训。教师进修院校在组织语文或美术教师(有书法基础的)培训时,把学习书法的有关理论及书法教学作为一项基本功,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此应提出明确要求。在职的中小学语文或美术教师亦可通过继续教育的多种渠道,加强书法训练,逐渐适应书法教学。
第四,建立书法教研机构,开展系列教研究活动。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全国各地也应相继建立各级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把广大的书法教育工作者组织起来,形成组织机构的合法化、系统化,使组织活动权威化、制度化、正常化,真正形成一个网络,有效地推动书法教育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第五,创办权威性的书法教育刊物。
    书法教育刊物的创办,可为书法教育研究提供阵地,也是书法教育发展的“窗口”,提供信息,交流经验,发表教学成果。
    第六,加强书法教育理论队伍建设。
    现阶段书法教育迫切需要建设一支书法教育理论队伍,从理论上多层次、多角度去探讨书法教学、指导教学,尤其是在书法教学的观念上、方法上应该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同时应该参照吸取心理学、教育学、美学。艺术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原理。建立一个成为新时代的、有现代化教育性格并能纳入艺术教育总体轨道中去的书法教育体系。
    发展书法教育事业任重道远,可喜的是国家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优秀传统文化是国民素质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小学书法教育更应摆上位置,我们应该从民族文化素质的高度来认识书法教育的紧迫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书法基础教育会得到更好的普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10

    书法是培养中小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有着其它艺术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在国家教委大力推行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今天,以现代教育的观念和立场重新审视一下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发现中小学的书法教育还处在陈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困境中难以自拔,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忧虑。
   
    书法教育观念的滞后使书法不能堂而皇之地跻身于艺术学科之林
    国家教委早已明确规定书法课为中小学的二级课程,应受到与体、音、美等课程同样的对待,但不少地区不少学校,还是把书法课叫做“写字”课。如实地考察一下,就知却也事出有因,因为学生使用的书法教材就是《写字》课本,在中学则有时叫“字帖”。在这里,“书法”被“写字”置换了,书法教学沦为语文课“写字训练”的延续。其实,“书法”和“写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学目标。无论是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应该明确这一点而不能含糊其词混为一谈,否则不但显现出自己教育观念的陈腐和褊狭,还使书法作为独立的学科难有出头之日。如果把“书法”和“写字”这两个概念梳理清楚,再谈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就有正确的立足点了。概括来说,“写字”是工具的、实用的,“书法”是欣赏的、艺术的。“写字”教学是教学生如何辨识并写端正的汉字,“书法”教育是教人们如何欣赏和创造艺术的美。我们承认小学书法有工具的和艺术的两重性格,但中学书法则主要是凸现它的艺术性格了。书法的艺术性格是什么?是美育。对中小学生而言,即情操教育。书法艺术在情操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书法了解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丰富感情,帮助学生去俗取雅、去粗取精,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境界、净化心灵。如果还把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定位在“写字”的层面上,书法何时才能浮出水面成为真正的独立学科?教育界有识之士曾多次大声疾呼,还书法学科以应有的地位,把书法课和写字课分开来上,使书法课成为真正独立的艺术学科。无奈陈旧观念难改,只能令有识之士徒唤奈何。

    书法教材呼唤改革
    教材即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法的要求,系统而简明扼要地叙述各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更是教育思想、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书法教材无论在指导思想,内容确定,还是编排形式等方面都应体现出它的现代性格,而不能拘泥于一本传统的字帖。从历年全国新华书店为中小学提供的教材征订单中看到,《中学生字帖》(有欧、颜、柳、赵楷书四种,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小学生《写字》课本(多为各省市自编,未见全国统一教材)现在仍然是全国中小学书法课的主要教材。1994年,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又编写了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写字》教材(辽宁教育出版社),并在部分地区和学校推广试用。毋庸置疑,这两种教材,这些年来在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中功不可没;但也无须讳言,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主编者的观念所致,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写字》(指1994年书法教育研究会所编)比《中学生字帖》有所改进,把行书引入了书法教材,但其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还是站在“写字”的立场上,让学生临摹一本字帖或一种字体,没有把书法教材作为艺术课教材来编写,因而没有把书法的艺术学科性格表现出来,没有体现出书法课的情操教育功能。这样的教材,带来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仅仅停留在“真实的临摹”的层面上,临颜像颜临柳像柳,以“像”为旨归。学生的模仿力虽然得到了训练,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却遭到了禁锢,这怎么还能谈到素质的提高?书法教材的改革势在必行!

    书法师资队伍现状令人担忧
    说句实在话,中小学各科师资队伍中,其人员之杂乱、专业水平之参差不齐,莫过于书法师资队伍了。客观原因是书法作为独立学科起步较晚,我国拥有书法专业的学校极少,尤其是培养书法师资的专业学校更少。某些大专院校附设的书法专业班,其毕业生大都奔向各级书协、各艺术馆等专业单位做书法家去了。真正投身到中小学书法教育中来的不能说没有,但少得实在可怜。因此中小学的书法教师,大多是由略有书法基础或业余爱好书法的别科教师所担任。他们或许能写得一手较好的毛笔字,辅导学生临摹一本字帖也能聊以胜任,但从一个书法教师的基本素质来要求,就相距甚远了。
    一个书法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什么?因为书法教学具有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的双重特点,所以对一个书法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即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非常严格。简略说来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书法专业知识,包括书法发展史、书法理论、书法美学、文字学和书法创作及对书写工具的认识和掌握等,这是正确把握书法艺术及其创作的思维系统的“物质”前提。其次是教育科学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法等知识,这是成功的书法教学必须具备的教育科学理论。再是与书法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哲学、文学、逻辑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这些相关学科影响着书法的发展,也影响着书法教师的人品和书品。总之,书法教师既要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和创作经验,又要有循循善诱、机智组织教学的能力。通过书法教育教学,把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创作体验,科学地、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以弘扬书法教育事业,这就是一个书法教师应有的素质。以此来检查中小学的书法教师队伍,合格者能有多少?
    今天,随着我国教育大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小学书法教育摆脱困境、突出重围,以现代学科的崭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应当是为期不远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11

    内容摘要:我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部分农村中小学的书法教学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学生普遍对书法学习的认知水平不够,学习书法的热情不高,学生学习书法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我根据其成因对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尚存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书法现状 思考

   书法向来受到国人的青睐和重视,近二十多年来,中国书法热一浪高过一浪。目前书法家的人数,尤其是书法爱好者人数不断呈上升趋势,与书法相关的专业报刊杂志的订量也逐年增长,这些都表明了书法这朵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正在焕发着青春,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书法这门艺术的延续往往要通过一代代地传授与学习得以实现,中小学生又是接受这种传授的主要对象。但遗憾的是,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由于种种原因,现代社会的滚滚车轮大有毫不留情地将这门古老的艺术甩掉的来势,书法教学成为一种可学、可不学的摆设,书法教学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书法意识和书写水平亟待提高。
    经过对多所农村中小学的走访调查,我认为,农村中小学的书法教学滞后的原因可初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学校对书法教学缺乏重视。
    多数农村中小学对书法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安排课表时,将书法课作为搭配课,书法课的安排主要采取“填”的办法,哪位教师课程不足,就搭给他。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书法课主要由语文教师兼而代之。所被调查的学校没有专职的书法教师,学校每年书法课的教师大多随着语文教师的更换而更换,导致书法学科教师队伍的严重不稳定,更不利于教师系统地掌握学科特征。
    由于忽略了书法教学对人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学校对书法教学管理很随意,对课堂教学的检查、评价不落实。加上书法课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费时、费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付的成分较大,课堂教学就难以体现书法课的学科特点。平时缺乏教研意识,不注意积累和总结经验,致使教学效率低下。
    二、书法师资队伍现状令人担忧。
    中小学各科师资队伍中,其人员之杂乱,专业水平之参差不齐,莫过于书法师资队伍了。客观原因是书法作为独立学科起步较晚,我国书法专业学校极少,尤其是培养书法师资的专业学校更少。某些大专院校附设的书法专业班,其毕业生大都奔向各级书协、各艺术馆等专业单位,而真正投身到中小学书法教育中来的少得实在可怜。
    大多数的农村中小学担任书法课的教师都是兼职的,所以教师本身就缺乏扎实的书写技能,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只能采取应付的手段,导致课堂教学单一化。在调查中发现,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很少有人受过师范院校的正规书法教育,他们本人的书写水平一般不高,对书法知识也了解甚少,因此不但书写示范性不够,而且连语文课本中介绍书法的专门文章也是一知半解,难以给学生讲出个子丑寅卯来,譬如《兰亭序》、《玄秘塔》等名帖,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其他的书家和碑帖了。师资如此,如何去传播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 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多是师范或师专毕业,再通过进修取得本科文凭,文化水平虽然能胜任教学,但书写水平达标者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文化环境相对较差,没有浓厚的书法学习气氛。尽管他们受过一周两节的书法课教育,但这远远不够,加上毕业后工作、生活的压力,现代娱乐的多种诱惑,他们一般很少再像老僧坐禅似的“修行”书法,甚至个别书法爱好者也随波逐流,半途而废,因此中小学教师中书写美观的也寥寥无几。
    在农村中小学,相当一部分班级的书法课沦为放任自流的状态,很多学校的书法课因教师不“懂行”而让学生按教材“自学”。在课堂上,教师敢于“下水”做示范的微乎其微,学生在书法课中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由于教师的原因,书法课最基本的教学模式不能在课堂中间体现出来,更谈不上去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了。如今书法教师的溃乏,正缘于以往我们对书法课的荒疏。书法教师的不稳定,致使书法教学形同虚设,“教”勉为其难,“学”自然就马马虎虎了。另外,一种相当流行又貌似有理的观点也在悄悄地影响着教师的认识:“都电脑时代了,练字还有啥意义?”难怪教师中坚持练字和重视练字的越来越少,那么黑板上的字迹也便功夫不足,学生的模仿力最强,但能够让学生去模仿的字迹却很少。
    三、学生个人对练字的认识不够。
    农村学生梦寐以求的是升上重点高中,考入名牌大学。至于书写的好坏,无暇顾及,这当然可以理解,但长此以往,积重难返,也是应当及早注意到的。
   四、学校教学硬件设施投入不够。
  农村中小学由于校舍面积相对较小,办学经费紧张,学校在资金投入方面偏向于重点学科,作为二级课程的书法学科,就往往不能享受到学校资金投入的倾斜了。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专用的书法教室,这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该校书法教学的开展。学生书法活动的缺乏,也是造成书法教学不尽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从问卷调查和随堂听课中还发现: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毛笔书法课的班级极少,有部分班级开设毛笔书法课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与调研,书法课也只成了硬笔书法课了。更有甚者,部分班级的书法课成了语文课中的抄写生字课!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而,很多学生所使用的毛笔就像是一把小拖把,根本无法写字。毛笔字教学常常成为课表的一种摆设,失去了书法教学课程设置的意义。再加之农村中小学有关书法的图书资料不多,有些学校的图书馆连一本书法字帖都没有,更谈不上书法理论方面的书籍,师生取材困难,即使有心练字,也会因困难重重而作罢。
    五、家庭教育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如今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导致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偏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盲目性:部分家长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意识到孩子读好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他们尽自己所能,在孩子“呀呀”学语时,就教孩子说话、写字、做算题,然而他们急切的心情、过高的要求、不当的方法,为孩子日后的学习造成了障碍。家长在自己孩子幼儿阶段就买了硬笔字模教孩子练字,但很少去关注孩子的握笔姿势,执笔方法,久而久之让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纠正这种不良习惯,我们的教师以后不知要花费多大的精力。二是家庭教育的片面性:部分家长认为写好字没有多大意义,中考看的是分数,高考也要的是分数。所以对自己孩子字的好坏抱无所谓的态度,更不去关注和纠正自己孩子的写字姿势。这些都导致了大部分的学生存在着“双姿”问题的缺陷。
    通过以上的调查对师生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的书法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广大教师对书法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应有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优秀书法教师的缺乏、书法教学的时间难以保证、学校书法教学难以形成一定的气候,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未受到系统的书法学习,很少有学生在书法学习上拥有成功感,许多学生认为练好字很困难,这也给提高中小学学生书写的整体水平造成一定的难度。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滞后的原因,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均有责任,解决的方法就是对症下药。
   一、落实常规检测,提高对书法教学的重视。
    学校领导应对书法教育给予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书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都分,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主要入口。
    在日课表中单独设置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时,首先在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要求各任教书法学科的教师不得将书法课挪做他用,切切实实地将书法教学开展下去。学校教务部门加强对书法课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纳入年度常规考核之中,使每位任课教师在思想上引起重视。
    二、完善书法教学硬件设施,搭设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
    每所学校配备书法活动室,条件允许的配备书法专用教室,条件不许可的配备与其他学科如美术等合用的活动室,并装配实物展示仪,为书法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活动场地的保证。要定期在校宣传橱窗,各校所编校报、班级里的墙报、学校的走廊上展示学生优秀的书法作品,营造一个浓厚的书法氛围。每年学校举办一个艺术节,在艺术节里学生可以举办书法展,可以进行现场书法表演,可以进行书法作品义卖等形式,在不同组织形式中,学生可以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组织教师订阅书法报刊;鼓励师生向报刊投稿等。学校还要充实图书室(馆)里的书法报刊,以供师生借阅,充分调动师生的学习书法的热情。
    三、 教师要重视“三笔字”的训练。
    中小学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临摹古代书法家的字帖,提高自身的书写技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好一笔字,决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临池功夫。字写好了,在教学上能够灵活多变,使用多种字体,让学生在感受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的集中,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也会提高很多。
   四、学生要有练好字的强烈意识。
    中小学阶段正是练字的黄金时期,如果此时对自己不严格要求,书写上马马虎虎、潦潦草草,一旦形成定势,成年后再想纠正,不仅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就好。所以学校和家长在培养孩子书法兴趣这个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鼓励学生练好字,并积极创造良好的练字环境。如果能形成良性的书法氛围,则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滞后的局面将很快得到改观。
    今天,随着我国教育大环境的不断改善,特别是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摆脱困境,突出重围,以现代书法学科的崭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应当是为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指导意见》
    2、《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庞维国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成功教育的基本模式》 刘京海
    4、中国美术网、中国艺教网和教之初网站
    5、《青少年书法》 2003年1-12期 河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12

    书法是我国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一门汉字的书写艺术。随着“书法热”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中小学生中爱好书法的人日趋增多。各式各样的规模大小不一的青少年书法比赛接二连三的举行,虽然有的中小学生书法水平较高,但总的说来大多数水平较差,写来写去就是“颜柳欧赵”四大家,书法风格样式单一,千人一面,临摹仿效大于探索创新,更令人难堪的是中小学生的书法审美素质差得叫人吃惊,分不清谁的书法丑,谁的书法美,有的甚至为把毛笔楷书写成了工工整整、状如排蒜的印刷体美术字而沾沾自喜。纵观我国中小学书法教师水准差是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的。

    一、小学书法教师的书法审美水准堪忧
    笔者曾拿近几年我国书法比赛的获奖作品与一般杂志中评点的中小学生的书法作业,要求被调查的近50位书法教师给这些作品打等级,结果出人意料,近半数人打的等级与获奖等级有出入,有的相差甚远。
    中小学书法教师普遍表现的是审美水准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如下:1、对书法作品品位的高下把握不准,有的甚至大相径庭;2、不会整体审美,有的教师甚至分不清败笔、病笔;3、媚俗,对内含深刻的作品不会欣赏,有相当部分教师以个人爱好代替书法审美标准。
     
    二、师的审美水准与学生的书法创作、欣赏水平的关系
    名师出高徒。中小学书法教师的书法审美水准的高低,与中小学生的书法创作、欣赏水平的高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审美水准高的教师,他会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书法作品对学生进行书法审美教育,通过开展书法创作、培养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养成良好的审美趣味,起到良好的陶冶性情的作用。审美水准高的教师,他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重在启发他们的想象,引起他们对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并逐步培养他们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这样因材施教培养出的学生,绝不是书法风格样式千篇一律的,才能形成万紫千红、各竞风流的书法创作局面。
    相反,审美水准不高的教师,眼光不高,选择作品没有代表性,有的选择的可能是三流的书法作品,同时对选贴中不足之处看不出来;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对作品中明显或不明显的失误、败笔看不出来,有的教师甚至对学生把毛笔书法写成印刷体美术字而大加赞赏,以讹传讹,使用权辨别能力较差的中小学生,良莠不分,信以为真,岂不是误人子弟么!
    审美水准不高的教师,指导学生审美鉴赏时,有的将一流作品说成二、三流之作,或将自己喜欢的二、三流作品当作登峰造极之作来欣赏,有意无意之中,颠倒了是非,影响了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因为教师说的,要中小学生心目中具有权威性,对此切不可等闲视之。
    总之,教师的书法审美水准高的,会促进中小学生书法创作和欣赏能力的提高,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使其能确确实实学会审美。而审美水准低的教师,培养的只是依样画葫芦的没有个性、没有创新精神的“写字生”,甚至培养出的可能是美丑莫辨的“怪胎”。不良的审美观一旦形成,将给学生带来终生的遗憾。

    三、中小学书法教师的书法审美鉴赏水准
   (一)加强学习,有渊博的知识,精明的眼力
    1.向书本学习
    书法审美鉴赏,需要多方面的修养。首先要加强对书法史、书法理论知识的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对历代优秀之作要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学习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知识,这对教师认识书体的演变、特征,认识各个时代的书法风格、审美趋向、书法家在书法史上的位置、书法家的经世阅历、艺术观点、艺术风格等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要学点文字学知识。中国的书法艺术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研究书法离不开汉字,要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基本结构、形体演变,学会辨识汉字,因同一汉字,特别是古汉字,有的就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写法。一个审美鉴赏者如果连书写的文字都不认识,很难说是一个称职的审美主体。再次,要加强对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譬如对哲学、美学、文学、文艺心理学、史学、绘画、音乐等科的学习。这对深入体察美,高屋建瓴的从整体上把握美,客观、辩证、全面的审美不无裨益。
    2。向名流学习
    向当今健在的书法家、书法评论家、书法美学家们学习,请他们面对面地指导审美鉴赏,具体学习如何鉴赏书法名作真迹,获得细致、深刻、真切的审美感受,借以提高审美能力和水准。
    3。在技巧训练中、在生活中学习
    书法审美水准的提高,光凭理论知识,而不去参加书法创作实践,也很难有切身的感受,要把理论结合书法创作实践来印证,才能把审美知识化为能力。“美是生活”,书法创作中,有很多书法家在创作作品时,都受某一生活现象的触发和感悟,从而产生创作冲动,写出形神完美的书法作品的。审美时,联系生活现象,能加深对书法美的感受。总之,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参加一些艺术实践活动,调动类似的生活经验参与到审美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审视出真正的美来。
   (二)认识书法美的本质,掌握书法审美规律
    1.书法美的本质
    书法艺术的美,是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形体和动态的美在书法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书法艺术美的本质属性是抽象线条的艺术组合。符合书法艺术线条组合规律的书法作品是美的,否则是不美的。
    2.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
    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具体地说审美时在人们的脑海中应有杰出的书法作品作为参照系,要看该书法作品是否法古与创新,二者结合得是否完美,如果书法作品的点画线条、节奏韵律、墨色、结构章法等符合书法创作的一般规律,但又不死守成法,在继承好的传统方面有新的突破,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书法风格,这才是美的。书法作品是书体风格与所书写的文字内容、书写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谐一致,才能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相结合,成为形神兼备的好作品。
    3.艺术审美鉴赏的要素与步骤
    书法艺术审美的根本问题,就是善于从一切不具体描绘任何事物的抽象的点画和字形结构中,去体会它们所反映的现实中的形体和动态的美与它所表现的某种思想感情。
    书法审美鉴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①点画用笔的审美。主要鉴赏点画用笔的形态美(有立体感、力感)、节奏感(有动感)、墨色感(变化和谐、多层次节奏感)。②结构布局的审美。结构布局做到规范与协调和谐与差异的统一,有一种整体和谐之美。③意境神韵的审美。点画用笔、结构布局等成为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书写者深厚的艺术功力、独特风格、跌宕起伏的思想感情、独具魅力的人格气质,达到血脉相连、气势贯通、神匀完美的意境。
    具体审美鉴赏时可采取四观法进行:一、宏观感受;二、微观剖析;三、静观品味;四、博观比较。
    中小学书法教师只要勤学苦练,博闻强记,抓住书法艺术的美的本质,掌握书法审美的独特规律,就一定能提高自己书法审美的水准,成为一名合格的书法教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12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那斯岛,爆发了“马岛之战”。双方都使用了先进武器。特别是阿根廷用“飞鱼式”导弹,击沉英国巡洋舰。此刻,中国《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马岛之战”再次证明马克思军事思想的一条真理:武器装备的发展决定作战方式的变革。
  马克思他老先生说得对极了。此刻,我恍然大悟,顿时感觉到,马克思的思想还会证明同一个真理:书写工具的发展会决定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的变革。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无不和生产工具的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正是由于铁器的使用,促进了农耕技术的发展和古代军事武器的变革;欧洲18世纪,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带来英国以至世界的工业革命;此类事例不胜枚举。例如在以大刀长矛为代表的冷兵器时代,产生“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到了机关枪大炮的热兵器时代,才会有克劳赛维茨的《战争论》和马克思的军事思想。
  我们还可以书写工具的发展为例。殷商甲骨文书法的产生,是当时生产技术发展的结果;到秦代蒙恬发明毛笔,汉朝蔡伦造纸技术的推广,开始了中国毛笔书法的历史;而今是硬笔为主要书写工具的时代,它必将带来硬笔书法艺术的繁荣。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于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就关注而且使用海内外生产的各种硬笔来书写,除大众使用的钢笔、圆珠笔外,还有从海外传来的新式签字笔、尼龙笔、塑料笔、以及各种粗头和圆头的记号笔,其色泽亮丽、使用便捷,可以在白纸、宣纸、皮革、木料、金属和陶瓷上书写,可以创作大幅的作品,使我的书法创作走向广阔天地。
  道理已很清楚,既然社会的进步跟生产工具的发展密切相连,我深信中国硬笔制造业的发展,会极大促进硬笔书法艺术的创新。特别是1987年2月,我受日本著名书法家小川江南先生邀请,出席“日本全国硬笔书法研修大会”,作了题为“中国硬笔书法大趋势”的报告。在东京和大阪的超市,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花色品种的现代新式硬笔,兴奋不已。回国时,带回近百种硬笔,装了三箱,满载而归。
  当时我国已掀起硬笔书法热潮,但制笔业十分滞后,设备陈旧,产品低质,却又格外畅销,这叫做“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也。
  我满怀热情,鼓动上海、北京、重庆等地的国营制笔厂(那时尚未有民营制笔企业),希望他们放眼未来,为中国生产新款硬笔,投放市场,我愿意为他们作义务推销员。因为当时,中央电视台正连续播放我主讲的《钢笔书法讲座》,当年央视只有一个频道,收视率自然高,我又主办了“中华钢笔书法函授中心”,每年二、三十万学员,硬笔书法在中国大地持续升温。
  然而,面对我一腔热忱、对方泼来的却是冷水。国营笔厂的老总们面色凝重。一位厂长冷漠的说,我也知道国外的笔好使,但要花钱买设备,建流水线,谁给我投资呀!我任期就三、四年,就算笔生产出来了,我也告老还乡了。另一位厂长漫不经心地说,我们厂生产的笔,样式虽然陈旧,但中国人多,还供不应求,干吗花钱去搞设备呢!
  我失望而且难过,落后而且僵化的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的创业激情。
  时代呼唤我们从观念到体制的革新。
  中国改革不断前行,1992年小平南巡,中国制笔业也获得生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大批民营制笔企业纷纷崛起,在十年时间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笔大国。近三千家民营制笔企业,每年生产500亿支到600亿支各种新款硬笔,畅销海内外。当年不思进取的国营制笔厂,“门前冷落车马稀”,或者关门、或者改制,观念决定了命运。
  根据马克思老先生关于“武器决定作战方式变革”的思想,那么,中国制笔业的蓬勃发展,必然会促进书法艺术的繁荣。
  回顾一下,近三十年来,中国硬笔书法的发展历程,从涓涓细流到浩浩江海,而今从北京到各省、地、市、县都建立了硬笔书法社团,创办报纸、刊物、网站和各种硬笔字帖、图书发行,涌现出一大批书法人才,使硬笔书法已成为一门艺术,一个产业而蜚声海内外。
  我们能否将马克思老先生的论述,作逆向的推理,即“作战方式的变革会促进武器装备的发展”,也即“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的繁荣,会促进中国制笔业的发展”。我们无法当面向马克思老先生讨教,但我以为,这推理是成立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13
    书法教育是一门承载汉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学科,不应止于竞技需求,也不应止于艺术追求,而应该"藉于技、借乎艺而达乎道",应该十分关心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精神灵魂养成。

端正对于书法教育意义的认识,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随着"国学热"不断升温,人们在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在重新认识传统教育的人文价值,而书法教育正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学年开始,写字(书法)课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说明书法教育再次得到了重视。
    许多家长和学生有接受书法教育的愿望和热情,但应试教育和"应赛教育"的功利倾向,导致了一些认识和做法上的偏差。比如很多人以为书法教育只是单纯的写字技法训练,把学习书法当作学一技之长,目标是让孩子在比赛中获奖,却忽视甚至无视书法的文化内涵。一些书法培训班的学生,一学期甚至几年都在练习写同一首唐诗,好去参加比赛。
    其实,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书法教育是一门承载汉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学科,不应止于竞技需求,也不应止于艺术追求,而应该"藉于技、借乎艺而达乎道",应该十分关心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精神灵魂养成。端正对于书法教育意义的认识,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书写汉字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西方笔迹学家在一项实验中发现,汉字属于"复脑文字",书写汉字有助于左右半脑功能的协调发展;一代又一代人书写汉字,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功能"和谐"的脑,训练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能力。长期书写汉字对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价值。

    智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机能。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人的总体智力是由8种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智力构成的。而我们在两年的书法教育追踪研究中发现,参与实验的学生,在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和言语智力、数学智力和内省智力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书法对人的情绪状态有积极影响


    书法练习对人的个性、气质、情绪的影响很大。实验数据表明,它具有调节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激活认知、加强知觉敏感性等作用,并且可以降低焦虑水平,对人的情绪状态有积极影响。书法练习过程中,人一般有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这种状态对培养人的情绪稳定性和温和的性情、锻炼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对减轻学生因升学压力引发的焦虑浮躁心态有积极影响;另一种是炽情态,这是一种激情奔放、欲罢不能、一吐为快的创作心态,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舒缓压力、宣泄焦虑的方式,调整好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中国的传统教育非常注重书法教育,固然有科举考试时以一手好字赢得印象分的功利目的,也把它作为教人识字、写字的途径,但真正的有识之士更看重书法的文化内蕴,看重书法练习和鉴赏过程对人成长的有益影响。古代书论,历来重视把人格内涵作为品评书法的切入角度,要求学书者在追求技能、艺术完善的同时,还必须追求并完成自我人格的修炼,所谓"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书法对人格的观照,最典型的例子当数颜真卿及颜氏书法。近代社会,蔡元培、鲁迅、晏阳初、梁漱溟等前辈大力倡导美育教化价值。上世纪20年代,晏阳初倡导并实验平民教育,其中的"开发脑矿"教育尤其重视"文艺教育救愚",他主张文艺教育需从文字与艺术教育着手,识字能让人获得求知工具,而艺术能使人获得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相当的欣赏能力——以文字的智育与艺术的美育结合而论,书法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功能。

当代书法教育应着眼人的发展


    若说写字的实用性,用文字记录语言只要快捷、清晰即可,如今电脑打字可以做得更好;然而,电脑打字缺少人在书写过程中识记字形、创造美的自信和愉悦,难以获得审美体验。由书法教育升华的艺术审美,是敲打电脑键盘无法达到的。而且调查显示,参加了一段时间书法练习的学生,在获得书写技能的同时,更获得了书法中人文精神的体验,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因此有了相应进步。从教育的角度看,书法教育非但不可废弃,更需重视和强化。

    当代的书法教育,不能简单沿用写字技法训练和艺术修养培养的传统模式,而应该着眼人的发展:既以知识获得为基础,更以书法历史文化陶冶为重点;既有技法训练,更有审美赏析;既使技能渐进,更促进个体身心发展。当我们把书法教育从写字训练提升为育人的又一载体,从书法爱好者的艺术技能养成普及为人人接受的教育,从参赛获奖的功利目的引导至学生素质教育,它就一定能得到全新的发展,同时促使人们对书法教育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周斌李荣安作者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8 12:13

        书法的教学不同于单一的写字,是因为书法教育实践脱离不了理论上的指导与认识。教学形式能否多样化、生动化,取决于对素质教育功能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取决于教师的理论修养与文化修养的总体水平……  

  从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实施中小学书法教育以来,伴随着社会书法热升温,中国的书法教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书法的学科化和书法教育的专业化,无论从层次上,还是从体系上,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这门古老艺术在新的文化与经济背景下的重新绽放。曾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的核心、有着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书法艺术,在当前繁荣的书法热的背后,尚存在着令人堪忧的现象。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利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使得传统文化沦为了边缘文化。而在大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由于各学校对书法教育认识上的不足和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形势严峻,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课时分配不足、师资力量的匮乏、教学形式的单调及教学内容的模糊。
  学生对知识把握的不同程度决定了其教育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广泛地定义为识字与写字教育,还不能涵盖书法教育的众多内容,也不能上升到素质教育应有的高度,实质上是将其限定在小学低年级的培养上。近来,国家教委要求在高校开设书法必修课与选修课。这是一项关注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大举措。因此,中小学书法课的开设应在识字、写字中更多地贯穿书法教育的思想,课程的设置不能仅仅分羹于语文的教学,而应单独开设,在写字实践中融入素质教育的思想,充实而实在的教育远比空洞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针对书法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独特性与重要性,鉴于当前书法教育的形势,要将书法教育深入地贯彻下去,笔者认为应从课时分配、师资力量和教学形式上来进行思考和完善。
  课时分配的合理与充足是书法课能够持续、有效开展的基本保证。俗话说“字无百日功”,没有一定量的实践上的积累,书法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国家教委规定小学应保证每周一节的书法课,而现实的情形是让人担忧的。由于盲目减负、师资的缺乏、义务教育责任的松懈、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领导的重视不够等原因,书法课被压缩、挪用乃至停开的现象极为普遍,真正能开设书法课的学校还是少数。据统计,日、韩两国有将近五分之四的学生都受过不同程度的书法教育,而在我国,曾经群星摇落、辉煌灿烂、与中华文明发展同步的传统国粹,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其境遇却有如此巨大的反差,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因此,笔者建议将书法课调整为每周两节,并将两节课分成四个半节,这样既能考虑到学生在技法训练与记忆思维上的连续性,又能保持学生书写的新鲜感。同时,其他课程的老师应当也具备一定的书法知识,因为作为素质教育的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书法教师的责任,同样也是所有教育者的责任。工整清晰、美观大方的板书,既是教师教学的第一基本功,又是学生耳濡目染、师法效仿的对象。除此之外,各科老师对学生作业在书写上也应有一定的美观要求。
  中学的书法教育,似乎还是一个盲点。功利的应试教育早已将书法课排斥在自留地之外,除了极少的一部分人把它作为应付书法专业考试的突击之外,学生恐怕很难体会到书法独有的那份墨香与静谧了。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识记能力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时期,书法素质教育功能的彰显因而更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在此,笔者强烈呼吁,迫切需要将书法教育纳入到中学教育之中,提升中学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民族性,而不能因应试教育再贻误下一代人了!
  其次,在师资上笔者认为教学必须由专业书法老师来承担。学生的写字课一定要上升到书法教育的高度,唯其如此,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相应特点。也正是如此,只有专业专职的书法教师才能胜任。
  事实上,担任书法教师的要么是美术老师,要么是语文老师,要么是外聘的业余书法爱好者……笔者并无攻击或小视各位老师的意思,只是专职书法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精力等因素的综合衡定方面,更符合书法教育的特点。
  在教学能力方面,专业书法教师受过一定书法理论与实践的训练,对书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学中才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与爱好进行多项的、选择性的教学,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效地避免风格单一、千人一面的现象。书法的教学需要宽博的审美认识与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不会因为自己的审美偏见与喜好而排斥或否定其他,更不会因为个人的风格取舍而让学生因因相袭。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风格的形成与书家相关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审美态度以至于性情喜好、情感表现等密切相关,我们不能违背艺术发展的规律而强行进行风格乃至技法上的包办。君不见,康乾之际,“香光告退,子昂继之”;君不见,当今之时,颜柳盖地,赵欧满纸;君不见,师浅子陋,讹讹相传何时了!前车之鉴,后视无睹,貌似盛事,实则悲哀。咎其由,师资之不逮也。或许要问,专业书法教师就能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吗?我想这正是我要提出并讨论的问题。
  专业书法教师来自各高等院校的书法专业,受过严格的实践与理论训练,尽管他们还不是书法家,也尽管他们还需要不同程度的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但这不是问题的核心,难道教数学就一定要是数学家,教语文就一定要是作家,教美术就一定要是美术家吗?问题的关键在于书法专业的培养方向与课程的设置,大学本科书法专业所培养的应该是中小学、高职或高校的书法教育人才,而不是一个书法家,也不可能速成为书法家。这是书法发展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必须要纳入高校书法教育整体认识中的现实问题。尽管如此,有的高校虽目标明确,但认识高度不够,措施不足。笔者认为,不仅要在专业培养中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乃至书法教育学等,更要关注对中小学书法教学法的培养。将中小学书法教学法与专业实习——中小学的书法教学相结合。(尽管还没有与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法相关的教材,但至少还不是一片空白,组织人员编写是迫切而必要的)学院也应积极获取反馈信息,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调整专业结构与专业方向,培养与书法实际发展相适应的书法教育人才。
  书法的教学不同于单一的写字,是因为书法教育实践脱离不了理论上的指导与认识。教学形式能否多样化、生动化,取决于对素质教育功能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取决于教师的理论修养与文化修养的总体水平。总之,如何将高校书法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师资需求相结合,是关系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成败和整体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邱红峰先生曾在《从当前中小学写字教育看高师书法教学的发展》(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 P27-29)一文中谈到对高师学生的培养,并针对中小学写字教育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但我个人认为,这对高师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是必需的。“三笔字”是师范类学生走向讲台从事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为人师表、影响和感染学生的第一面孔,同样是书法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不可缺少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师范生毕竟受学业、专业与培养体制的限制,其认识是有限的,还不能上升到书法认识与书法教学应有的高度,且受教学活动的时间与精力上的限制,是无法从事,也不能成为从事书法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多面手。
  正如其他的学科发展一样,书法学科的成立标志着学科体系框架的建立,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成熟和完善。尤其在书法教育方向上,要形成统一的认识,形成学员“产销”的有效结合,这样学科的发展与研究才有了实际的意义,才有了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在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形式上,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借鉴与挖掘的地方。
  书法教育的结果是实践与认识水平的提高,实践是首要任务。实践教学要结合中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抓住其兴趣点与热度,防止心手上的疲劳与厌倦。每次课的时间不要太长,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平衡发展。建议采取小组课的形式,将点评与示范相结合,整体讲解与单一辅导相结合,教师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学生的临写与创作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要多引导、多鼓励,将激励与奖励方式相结合。唐代孙过庭曾说:“至于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通楷则,少不如老。”不同阶段的学生,其摹写能力、理解与感受能力各不一样,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决不能因其幼小,就忽略技法原理上的讲解与诱导,也不能因为高年级,就忽略对基本技法的锤炼,两者必须并进,方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营造良好的书法学习气氛,开展丰富多样的比赛与游戏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获得认识,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又能丰富课堂、课外生活。将书法比赛(或游戏)与美术、手工、音乐、语文、诗词等比赛相结合,形式与手段做到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书法教育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基本出发点,要求在教学中贯穿对学生德、智、美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之中,适当穿插古人勤学、审美与人格等传奇故事,借助图片展示及多媒体等教学形式,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加深对书法、人生的体验与感悟,树立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