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2013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之个展作品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28 22:36
标题: 2013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之个展作品介绍
2013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之个展作品介绍


  2013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将于将于11月23日至12月12日在广东连州举行。本届年展以研究中国和世界当代摄影现状为前提,以“告别经验”为主题。整个展览结构分为主题展、个展和专题展。

  以下为部分个展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及介绍:

  彼得·范登·博赫特

  彼得·范登·博赫特于1985出生,2011年毕业于荷兰海牙皇家艺术学院。《我们穿什么》这个系列便是当时他的毕业作品。这个系列主要探讨西方社会商业至上主义对全球带来的问题。这个系列曾经在荷兰多家杂志和报章上发表,并被提名参加2011年斯滕贝亨基金奖。而为了这个系列而出版的同名摄影集则获得了2011年荷兰最佳图书设计奖,并在翌年的莱比锡国际图书展览会赢得最佳图书设计铜奖。

《我们穿什么》

《我们穿什么》

《我们穿什么》

《我们穿什么》

《我们穿什么》

  在“我们穿什么”这个系列我跟踪记录了我们身穿的衣服从在孟加拉国进行生产,然后通过在荷兰的零售、 使用以及二手交易直至最后来到非洲加纳的当地旧衣市场作为最终目的地。这些贸易路线向观众展示了全球财富的划分,以及西方社会无度的消费、落后国家恶劣的工作条件和日渐失衡的全球市场机制之间的不可划分的联系。


  莉娅·哈博丁

  莉娅·哈博丁出生和成长于法国北部。在取得印刷技术的学士学位后,她申请入读阿尔勒摄影学校并于2010年完成她的硕士学位。她的摄影作品主要侧重记录人类的交往,包括两性之间的亲密行为和幻想。她的作品曾经在阿尔勒国际摄影节、越南金边摄影节、立陶宛考纳斯摄影节等多个地方展出。《吸引的记录》是她今年新发表的一个系列。她现在居住在英国南安普敦和巴黎两地。

《吸引的记录》

《吸引的记录》

《吸引的记录》

《吸引的记录》

《吸引的记录》

  《吸引的记录》是一个围绕自然界的规律和极其个人化的人类行为之间的关联而展开的视觉故事。系列里面那些充斥着纯粹情感的照片就像恋人一般相互发生关系、补充与质疑。它们透露出来一种微妙的触觉、外观以及手感,还有时远时近的关系和狂喜、浪漫、妖娆、妩媚、勾引等各种姿态。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里,两个人可以被带到最亲密的距离。作为地球上的生物之一,我们无法摆脱自然的定理,地心吸力把我们互相吸引到了一起。就像宇宙之间的星球被一股比它们自身更强大的力量在主宰一样,我们人类也遵循着欲望与征服的法则。尽管有时候我们感觉到漂浮在空中,有一种失重的感觉,但这仅仅是一个短暂的错觉。到最后,我们还是像苹果坠落地下一样向我们的另一半飞奔而去。

  帕特里克·格里斯

  帕特里克·格里斯1959年出生在比利时,于1984年搬到纽约并开始了他的摄影生涯。他现在定居在法国。格里斯曾经与很多著名的奢侈品公司如路易威登和梵克雅宝合作。《白化病患》是他最新的项目,曾经在今年的休士顿摄影节展出,并已选定于2014年1月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展览以及参加夏天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阿根廷摄影节。

《白化病患》

《白化病患》

《白化病患》

《白化病患》

《白化病患》

  这一系列的照片主角都是患有白化病的患者。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酪氨酸酶,皮肤、毛发、眼睛等部位都会局部或全部呈白色或黄白色。我在坦桑尼亚拍下这些照片,试图让大家可以了解到这些在非洲本地被视作“不存在”的边缘人群。这个拍摄计划应该算是介乎于艺术,社会人类学和政治之间。

  生活在坦桑尼亚的白化病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具有任何合法身份或地位。他们出生的时候并没有经过登记,因此在他们死亡的时候也不会被注销身份。对外界来说他们只会静静地消失,在墓园里面也没有属于白化病患者的墓地。


《白化病患》

  我在坦桑尼亚逗留了6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个地方拍摄这组作品。我访问了位于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由白化病人组成的足球俱乐部、为视力有障碍的病患而设的学校,家庭庇护所,私人学校和达累斯萨拉姆附近的办公室和家庭。

  我有系统地拍摄我遇到的每一个白化病人,有时我还会在拍摄之后对他们进行一段采访。所有作品都有着同样的光线,没有阴影也没有戏剧化的处理。画面里面的场景便是我当时遇到他们的地方,拍摄的时候他们也是穿着他们自己原来的衣服。


  安德烈亚斯·米切斯纳

  安德烈亚斯·米切斯纳来自德国柏林。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当代的欧洲社会,特别是人们对安定的生活保障的日益向往。他的首部摄影作品《按部就班》曾在2012年获得德国的摄影图书奖。他的作品已在世界多个地方展出,包括荷兰、阿联酋、新加坡、西班牙和德国等国家。他曾经参加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和在伦敦举行的索尼世界摄影节。在奖项方面,他曾经赢得欧洲建筑摄影奖,入围徕卡奥斯卡·巴纳克奖及索尼世界摄影奖等多个奖项。米切斯纳曾在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和日本广岛市立大学修读摄影,并在2006年毕业。

《按部就班》

  作为一个沉默的观察者,安德烈亚斯·米切斯纳在他的系列里面把我们一方面对于期待已久的假期的渴望,但另一方面又对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保障的担忧之间的挣扎和矛盾表露无遗。

《按部就班》

  作品名称《按部就班》意指一种矛盾的生活状态:即便我们终于可以从日常工作的压力中释放出来,得到我们渴望已久的自由,但我们却迅速地投入到一早已经被设计好的各种假期活动之中。在某种层面上假期已经成为了我们另一份工作。

《按部就班》

  米切斯纳以含蓄和幽默的方式探讨究竟在如今工作越来越不稳定的社会,人们是否会逐渐追求枯燥但稳定的生活方式。


  扬·史密斯

  1974年于墨西哥出生的扬·史密斯是一位自学成材的业余摄影师。他本身正职是一间国际金融咨询顾问公司的墨西哥分部负责人。他现居住和生活在墨西哥和巴西两地。


扬·史密斯作品

  他刚于2013年以《生活在别处》系列参加了大理国际影会。2012年在南非展出一系列关于核爆事故的照片。他曾经进入2012年墨西哥摄影双年展的年度摄影师的决选。


  普利皮亚特(苏醒中的原子)

  《苏醒中的原子》是我在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危机发生25年之后重新回到普利皮亚特拍摄的摄影项目。普里皮亚季这个城市当年是专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的六万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庭而建。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城里全部居民被永久疏散。


扬·史密斯作品

  从城市规划的一开始,普里皮亚季便被视为苏联现代城市建设的楷模。居民们拥有舒适优厚的生活条件。但所有这一切都在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被遗忘得一干二净。到了今天普里皮亚季已经成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我拍摄这个计划的目的便是让大家重新了解和认识这个曾经发生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的地方它曾经拥有过的历史和辉煌。

  福岛(铯之旅)

  《铯之旅》记录了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的一些疏散区。2011年3月11日,当我还在切尔诺贝利拍摄《苏醒中的原子》时,我听到了因日本大地震而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九个月后,我非法潜入遭到严重破坏的反应堆附近方圆20公里的限制区域进行拍摄工作。

扬·史密斯作品

扬·史密斯作品

  由于辐射并不能被我们的肉眼所见,因此如果不透过拍摄事故过后残留下来的景象我们将无法把灾难所造成的破坏表现出来。我拍摄这一系列的时候刻意避开一些可能在视觉上给人带来强烈冲击的画面,透过潜入已经被疏散的私人空间,静静地记录这些已经不会再有人居住的地方。



  关于TATJANA LOH

  加州出生的塔姬娅娜•陆淡苹---父亲是华人母亲是德国人

《远在美国的表妹》

  在过去的10年来她把镜头焦聚于她的家庭,记录了日常生活和家人的相处关系。

  之前她在旧金山两家画廊办过个展,也参加过纽约尼克热格画廊的RATED X群展,展出包括WeeGee, Melon, Ken Marcus, Robert Mapplethorpe, Joel Peter Witkin, Wynn Bullock, Andre Kertesz等摄影大师。


《远在美国的表妹》

  塔姬娅娜的作品在许多美国报纸杂志上发表过包括纽约时报,O杂志等等。这次展出作品特别在中国生活杂志2010年7月刊《望族》特号注销。

  “我的美国的表妹”:塔姬婭娜·陆的摄影自传

  这个标题有点误导的意思,实际上是我對這引起我私人故事很大共鳴的攝影所發出的“激動的呐喊”。2008年一个晴好的日子,一個黑发黑眼睛的美女,塔姬婭娜,皮肤上带着美國加州阳光曬出來的香味,步入了我的画廊。我们俩马上就无拘无束的开始谈论起了摄影。當她最終承认她是一个摄影师后,我们就交换名片。我看到她和我的姓是一样的:英文拼音為LOH的“陆”(*1)。所以我就问:“你家族里有什么人是来自上海吗?”她回答道:“對,我爸爸是来自上海的。他在1940年代移民到美国。”“啊!”我叫了起来:“你就是我的美国的表妹!有一天你要让我看看你拍的照片!”兩年后聯邦快遞帶給我来自美国的一包裹盒:塔姬婭娜·陆-我的美国的表妹,做了一件現在沒人做的事情:她寄了20张40x50的银盐照片給我,记录了她的家庭的点点滴滴的的漂亮的黑白摄影相紙。我被她的照片深深打动了。正因为这些她寄给我的照片,我决定帮她做个展览。

《远在美国的表妹》

  她的摄影散文,尤其是那些她拍她爸爸的肖像,与我的个人经历以及我和我父亲的关系深深呼应。我爸爸也是個上海的儿子,出生于宝山大场镇,却在加州托伦斯市過世。但最重要的是,塔姬婭娜·陆的家庭肖像系列是給我們一个极好的机会来重新思索家庭摄影——这一早在1965年就被当时的法国社会哲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2)定义为一种“中等艺术”(作为中产阶级使用和消費的‘小’艺术)的例子。

  就我本人而言,我也是出生在一个流离失所的家庭。我父亲在1939年离开了上海,後來与我那来自福建难民家庭的母亲在法属印度支那结了婚:我的双亲都因为日本的入侵而颠沛流离。很早我母亲就做了一个决定,每年我们都要在法国殖民地西贡的一个专业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多,先是我姐姐,然后是我,之后是我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这些全家福照片,本来是寄给我在上海的爺爺留念的,但也成为一个已经生根发芽和物质条件逐步改善(我父母亲是都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的小康家庭的正式记录。除了这些正式的一年一次的全家福,我父母亲還有一部祿萊相機,拍摄了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照片:生日慶会,教會学校的嘉年華,钢琴课,聖誕節和春節拜年,親友來访等。和世界上的其他中等家庭一样,照片是把回忆保存得更確實的方法、保持一個家庭怎樣觀看自己的一种方式。家庭成员会用照片来提醒自己,“我们曾經在一起相處,我们有過歡樂的日子,我们以前多麽年轻多麽活潑。”

《远在美国的表妹》

  多年以后我来到上海见到了我的叔叔。我了解到我爺爺一直保留的所有的那些全家福照片(最早可追溯至我們在日本入侵前依然輝煌伫立的老家),包括我父母从西贡寄回的照片——也正是为了这些照片,上海的亲戚们被贴上了“里通外国”的标签,都已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销毁烧光了。红卫兵挨家挨户进行搜查,惩罚那些仍然保留珍爱家庭照片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家庭。对于這種摄影的唾弃,這類记忆的“焚书坑儒”,至少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中国摄影真的被作为“阶级意識的艺术”的实践,可惜没有成为布迪厄调查的一部分。

  塔基亚娜自己没有孩子,所以她集中精神去拍她弟弟和妹妹的小孩, 多年后才鼓起勇气举起镜头去面对她的父亲。用荣格的眼光去看塔基亚娜的照片,我們会被她温柔的观察中的相互关系或对话所打动:有时是正在休息玩耍的孩子们拍成的横版构图,有时是有点搞笑的父亲的影像拍成竖版构图。特別出色的就是尤金·陆,这个被称为“家庭馬戲團” 的中心人物(塔基亚娜自己給的一个有幽默感的主題,用来描述她这組在美國畫廊展出過的作品)。这个有聲有色的老先生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不顾(或者应该说爲了)他女儿将他所有的弱点丑面都展示出来的企图:他在海滩上冷得直哆嗦,在垃圾箱里搜寻喝剩的咖啡,在医院可怜无助的落在医生护士的手中,甚至躺在一个象棺材的氧气舱中,活像个外星生物。我们還看到这个可笑的健身者倒挂在单杠上,屁股穿着条从垃圾桶里拾来的破了个大洞的泳裤。他真这么差勁这么可怜吗?这和我们在他年轻时候照片中看到的是同一个人吗?在1950年代的老相譜中,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笑起来显得特别迷人的尤金·陆,这个上海的帥哥正在征服亞美利堅的光辉进程中:始自从最好的大学获得了3个博士学位,到开着他闪闪发光的别克轎车追逐加州女孩!操着在上海同濟学会的德语,征服了一个德國移民女孩的心(塔基亚娜的母亲),虽然后来他們离了婚,然后尤金再结婚离婚3次。所有的照片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關於父母的照片,在他的书《明室》里提到他看自己母亲的照片时,罗兰· 巴特(*3)描述了摄影唤起人们回忆的魔力。他反映了照片对于观众產生错误幻象的力量,在於我們看到照片所表示的“這个就是”時,实际它仅仅代表了“這个存在過”。我們發現照片無能永遠讓我們擁抱著我們最親愛的人就是一個悲劇。

  如果我说塔姬婭娜·陆的攝影自傳是为她父亲献上一首愛詩這太为普通无奇了。我要说的是这些照片展示了相机可以作为一种脐带,将我们与我們的生殖人再串連起来,有助于缓解自身的生存恐惧。 當我们长大后成熟到能意識我們自己的死亡可能性时, 我们急著要拍摄我们年事渐老的父母,作为我們擁抱著他们不放的方式。这是對於我们所有最软弱的人,那班仍然不能接受从已分裂的卵子中挣脱的人。我们的父亲或母亲,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animus 和anima ,就是刻鉻在我们肚皮中央的,这个我们与所有人类共擁的疤痕,这个硬幣的雙面。

  所以拍摄自己年老的父亲已经变得很普遍了:安妮·莱博维茨(*4)Annie Leibovitz用感情來拍了她频临死亡的父亲(还有她的伙伴苏珊·桑塔格最后的日子)。曾经质疑过摄影的真实性的理查德•阿维顿(*5)Richard Avedon,也拍摄过他垂死的父亲,用了比較冷靜的手法。說過“所有的相机都在说谎”的阿维顿曾強調:在真实生活中“家庭成员會有尖叫,争论和哭泣”而迄今为止他从未从一本相册中看到人们处于这种状态。但塔姬婭娜的作品没有娇柔造势,孩子们又哭又笑,而父亲以他的怪癖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如果这些影像是一首爱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类动物园中大量的身体接触,一只手与另一只手的接触,爱抚,治療,清洁耳朵,剪指甲,聚餐,一起安睡等,这是一个触觉发达的家庭, 有豐富的手勢和身体語言。利用語言的扭曲我們可以說塔姬婭娜的照片是離開弗吉尼亞州的女攝影大師莎莉·曼(*7)的《親密家庭》是很遠的, 尤其是莎莉·曼對她自己的裸體兒女精心佈置的場景。加上塔姬婭娜對她的侄子和侄女的母性寫真似乎是對她父親沒有給過她的愛的一種報復。

  不過她的憤怒卻難以掩飾她被父親尤金陸這個風流人物的魅力所引誘。美国摄影师Philip Toledano(*8)在其動人傷感的《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系列中对观众解释:“现在你肯定意识到我的父亲在他年轻时英俊潇洒。当人们说‘像影星一样英俊’时,那就是我父亲。”。但对于塔姬婭娜的父亲,任何主观性的称颂都毫无必要:我们自己可以看得到尤金陆在年轻时确实“像影星般英俊”。摄影的力量在于其通過自然和親密的鏡頭对衰老及衰老对人的破坏上残酷却又真实的记录。塔姬婭娜将这个美国亚裔家庭的一切家常瞬間和一些不平凡的日子真实地显示出来正源于她的勇气和爱。 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來欣賞美國攝影學派的經典, 在光線和構圖上,或者看起來沒有構圖的,啓發與1970年代(*9)幾個美國攝影先鋒像盖瑞 ·温诺格兰德(*10)和肯·格瑞斯(*11)那些模仿業餘拍照手法的不敬的快照,而成功地完成個人性的攝影創作。

  我们的存在痛苦至少可以在儿童时代的天真无知和溫柔可愛的照片中找到丝丝慰籍和解脱。在南加州的陽光下,塔姬婭娜的相机通过近乎“隱蔵鏡頭”,微妙而清晰的展示了一种令人精神清洗的景象。

  尚陸

  上海2010年

  (*1)  在漢語拼音‘普通話’之前,新中國前通常使用的拼音系統是英國的Wade-Giles,

  但對於地名和名  性,一般會用法國東方學校的郵局地圖系統,當時就按照地方言的發音, 所以“陸”被讀為上海話的“LOH”, 陸家嘴 讀成 “Lohkazi” , 徐家匯 = “Zikawei”.

  (*2) 布迪厄《中等藝術――攝影之社會使用》 Pierre Bourdieu: Un Art Moyen, essai sur les usages sociaux de la photographie, Les Editions de Minuit 1965

  (*3)  罗兰· 巴特《明室》 Roland Barthes: La Chambre Claire – Le Seuil 1980

  (*4) 安妮·莱博维茨《一位攝影師之一生》Annie Leibovitz: A Photographer’s Life

  1990-2005 – Random House 2009

  (*5) 理查德•阿维顿《黑暗與光》Richard Avedon: American Masters - Richard Avedon: Darkness and Light (DVD 1996)

  (*6) Philip Toledano: www.dayswithmyfather.com

  (*7) 莎莉·曼《親蜜之家》Sally Mann: Immediate Family – Aperture 2005

  (*8) 安娜· 比茹珞《70‘年代的美國攝影》Anne Biroleau : 70’ La Photographie Américaine,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 2008

  (*9) 盖瑞 ·温诺格兰德《真實世界的虛構》Garry Winogrand: Figments from the Real World – MOMA 1988

  (*10) 肯·格瑞斯《美國快照》Ken Graves: American Snapshots, Scrimshaw Press 1977



  王顷

  1968年出生于河南

  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师

  个展:

  2005 王顷个展 自由交流书店 北京

  2005 王顷个展 万玉堂 香港

  2006 栖居与行旅 王顷2005-2006 帝门艺术中心 北京

  2007 王顷个展 帝门艺术中心 台北

  2009 “内心戏”王顷个展 陈菱惠当代空间 北京

  2009 “内心戏”王顷个展 陈菱惠当代空间 台北

  2013 出版第一本摄影集《两个胶片》


《两种胶片》

  曾参加“纸上图画”、“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进化—中国当代绘画提名展”、“改造历史2000-2009中国新艺术”、“明信片”、“白夜”、“视而不现”等展览。

  《王顷和他的胶片》

  姜健

  王顷是位非常有个性的油画家,现在天津美院任教。

  八十年代后期他就开始拍摄胶片,但从来没有正式发表过所谓作品。

  去年,我看到他在印刷厂整理出来的一本小影集。正度32开,浅粉色布面精装,旧旧的很像那个时代小女孩儿的日记本。封面只有两个小字,《照片》。据制作者王顷的朋友李红说,这本画册制作了一年有余,板式、开本、图片、调子、纸张、封面设计翻来覆去改了无数次,最后上机印刷了两本样书就放在那了。

《两种胶片》

  我翻开这个好像日记本的影集快速浏览。百十幅黑白照片密不透风的排列,看似随意的抓拍,场景和人物却像戏剧里的布景和角色。还有那些被时间腐蚀的影像没有任何修饰的呈现让我眼前一亮。经李红撮合我和王顷在郑州长谈了一次,并决定为王顷在连州做他的首次摄影展《两种胶片》并出版同名摄影集。

  其实我和同样出生在开封的王頃有特别的缘份。

  十几年前我的乡土系列作品《主人》在北京展览,正在中央美院读研的王頃专程去看我的展览。当时这类环境肖像作品并不为摄影圈看好,而王頃对这个展览评价极高,并很想见我一面。由于我当时不在展场,阴差阳错导致我们擦肩而过十几年。

  我认识王頃之前在河南新海岸印刷厂李红那先看到过他的油画。王頃的油画辩识度很高,灰灰的调子,画面里人物和景物都是那样不确定,非写实的构成却有很强的叙事情节,并且有一种忧郁的情绪很有力量的感染着我。

《两种胶片》

  王顷对摄影有不同常人的特别理解并具有极强的影像叙事能力和影像表现欲望。

  王顷的忧郁是他特有的气质,他与人交流最畅通的方法就是绘画和摄影。他是一个摄影狂人。他用摄影宣泄自己的情感,用摄影纪录自己的人生。他拍摄的所有照片都和他的思绪情感有关,和他的生存命运有关,和他的社会认知有关。而且是出于内心感受的本能。

  他的影像里面有故事。在他的135胶片里,平凡、荒野、诡异、深情、忧郁、木讷、狂躁甚至恐惧等等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境好像意识流的电影剧照。那里面的演员有他的父亲、母亲、女儿,还有很多不认识的人……

  他可以用胶片和这些人通灵。

  我后来知道,他的摄影完全是受电影的影响。

  摄影是个时空的艺术,胶片和相纸承载着历史的重任。

  90年代王頃手工洗印的12幅7寸照片和那些原始的胶片形成两种原版的影像作品。经过时光的历练封存,胶片和相纸上的银盐氧化显影出奇异的幻影,如山似水、象云似雾,但这些岁月的遗迹却又和胶片上的人与物有那么神奇的呼应与对话。

《两种胶片》

  看似无意的搁置却总有某种错觉,这也可能是王顷深思熟虑的预谋!

  当我再次审视那些经过岁月、空气、温度、乃至心境的封存侵淫过的《两种胶片》,我明白了王顷的意思;他的照片不是快照,不急于示人,是自说自话的生活日记,那是留给自己的生命印痕。

  我的文字没有能力解读王顷的摄影,但透过这些胶片,或许可以窥视到他内心的一些秘密。这正是摄影的魅力所在。

  2013/10/12郑州


  成文军简历

  成文军 1966年生。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石油华北油田教育学院美术系肄业、天津工艺美术学院摄影系毕业。先后从业于新闻摄影、环境艺术设计和城市雕塑创作。现居上海。


《太阳照常升起》

  自1997年开始关注国内早期的大型室外毛泽东塑像。至今,在中国的125城镇县市,寻找并拍摄了180余尊1952年至1971年建造的毛泽东塑像、以及40多尊改革开放后所立的毛泽东塑像;采访了逾百位当年创作领袖塑像的国内著名雕塑家和参与塑像建造的亲历者。 拍摄的上万幅图片和撰写的十余万字随记,揭示了当年狂热为领袖造像的历史,以及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塑像的境遇所映射的人心向背。

  摄影作品主要展览:

  1992年 《人民摄影》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奖环境类银奖。

  1995年 中国美术馆 联展

  2007年 平遥摄影节 联展

  2008年 平遥摄影节 联展

  2008年 丽水摄影节 联展

  2010年 北京798朗辰艺廊 个展

  2011年 威尼斯大学 个展

  2013年 《太阳照常升起》组照,入选《城市时代》巡展。上海、深圳、北京、青岛。

  图片和研究文章发表以及对作者报道的主要媒体:

《太阳照常升起》

  《China Daily》、《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南都周刊》、《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凤凰周刊》、《South China Morning Post》、《阳光实务》、新华社、凤凰卫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视觉中国…….

《太阳照常升起》

  著作:

  《图说毛泽东雕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3)


《太阳照常升起》

  《中国第一尊大型不锈钢毛泽东塑像》,收入上海社科院所编的《正常与非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一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敖国兴

  1974 生于辽宁沈阳,中国

  2002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硕士

  现 工作生活于上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展 览

  2013 《景﹒志》,失落的细节:上海七人展,第十三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

  2013 《欢乐颂》,大理国际影会,中国

  2012 《欢乐颂》,个展,上海M50/99创意画廊,中国

  2011 《器·物》,当代摄影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学院

  2010 《笼中之物》,第十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

  2009 《静观》,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中国

  2009 《颠覆》,双城画廊,中国

  2009 《缠绕》,观念摄影十年展,第九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中国


《欢乐颂》

  2007 《祠堂》,汉堡现代摄影美术馆,德国

  2006 《放大》,上海青年艺术家大展,上海美术馆,中国

  2004 《北方以北,南方以南》,个展,顶层画廊,上海,中国

  获 奖

  2013 金翅鸟最佳摄影师提名奖,大理国际影会

  2006 青年艺术家学术奖,德国/中国区/摄影大赛

  策 划

  2008 《出位——非纪实摄影展》,99艺术中心,上海

  2004 中国大学生现代摄影大赛

  导 演

  2012 《谁按了我们的快进键?》,上海传媒艺术大展,最佳作品

  2010 《爱情游戏》与法国喜剧《艺术》,在上海戏剧学院演出

  2009 导演拍摄故事片《曹杨》,并制作摄影集《曹杨影像志》

  2005 纪录短片《二人转:东北吉普赛人》,入选美国Discovery中国新锐导演

  收 藏

  多家国际画廊及个人

  欢乐颂 阐述:

  空寂无人的游乐场上,大型游乐设备静静地矗立在寒风里,像一座座主题不甚明确的纪念碑。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了热热闹闹的音乐,这些在临时平整出的土地上修筑起来的巨型金属结构,是曲终人散后的物质遗存,是欢乐的残骸,是情感的废墟。当以考古学家般冷峻的视角,审视着这些令人讶异和感叹的现场。


《欢乐颂》

  习惯了歌舞升平的人,很难接受这样的视角,正如快速前行的时代,来不及停歇和思考。极度的正面化、庄严感和纪念性,使得作品中的被摄物体具备了某种宗教般的神圣,我借鉴了德国“新客观主义”摄影的理性风格,通过银盐摄影手工洗印的方式带着自己的体温触摸周遭世界,将冷与热之间的巨大张力恰如其分地投射到高歌猛进的时代氛围中。

  在《欢乐颂》这个系列之前,我从2009年开始先后创作了《冬至》和《风之谷》两个系列。《冬至》的主题是人类肉身的终极归宿地——墓园,在北方漫长冬季的阴霾下,野草丛生的荒冢散落在收割后的旷野中,萧瑟而感伤。《风之谷》则聚焦于被废弃的公园和游乐场,那些孤独而木然的人造动物形象,呈现出繁华散尽后的寂寥与荒诞。自2010年冬季之后,《欢乐颂》系列正式发端,与此前两个系列的抒情性不同的是,这个以大型游乐设备为主题的系列从一开始就试图把情感色彩控制在最低极限,以冰冷而机械的构图建造出一个放弃了言说的假象。其实,在这个渐进式的发展进程中,以贯之的主题脉络,他用纪实化的手法持续地关注着动与静、盛与衰、生与死之间的突兀对比,进而不动声色地引出时间与生命的沉重话题。

《欢乐颂》

  作为视觉图像的记录手段,摄影是客观的;作为当代艺术的创作媒介,摄影又是主观的。我的创作手法,在客观和主观之间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契合点。旋转木马和摩天轮本来是没有生命的金属结构,但在新作中,这些通天塔般的抽象造型却被默默地赋予了人性化的体温,在我的录像作品中,那个在夜幕下以难于辨识的速度随风慢慢转动的机械设备,以近乎无意识的手法默默地传达出了真切生动而又难以名状的情感力量。

  在温饱无忧、消费奢靡、娱乐过剩的年代,为何末世论却一直很有市场?这是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的问题。今天的太阳照常升起后,希望我们都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冷静的思考态度。


  木格

  生于1979年,出生和成长在重庆巫溪,现居住在四川成都市,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曾担任摄影师、图片编辑及大学教师等工作。

  《尘》在这裡喻指灰烬:「生命轮迴,从哪裡来就会回到哪裡去,灵归赐灵的神」。

《尘》

  2009年,《回家》拍到第五年,我在三峡的拍摄越来越少了,现实的发展让人无力面对沉默隐忍的乡民,于是回到家乡思考接下来该怎么拍摄;为了让自己慢下来思考,换用了大画幅相机,最初只是想拍摄个体的人在现实的状态,发现面目中充满希望和无力的矛盾。

《尘》

  2010年5月,女儿出生了,我对生活的认识发生转变,喜欢从孩子的眼中去了解这个世界。孩子玩耍和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是从好奇开始,于是对身边事物特别感兴趣,就这样开始了「静物」的照片,比如:花瓶裡的铁丝,铁丝改变了形式放在花瓶裡,当有光线照射到花瓶映在墙壁上,很美但又很残酷;从此,我慢慢观察日常生活的一切,去「爱」这个世界,而不是「嘲笑」它。

《尘》

  当我用大画幅相机重新去认识现在的家乡,发现现实世界裡一切都归于我们内心慾望:总是嚮往自然,破坏自然,然后又修復自然因果轮迴。于是我去自然中找到山、水、石叁种最不容易变化的物质,去观看时间和歷史所留下的痕迹,还塬自然的本真:肃穆且神秘。以前看世界很愤愤不平,觉得现实一切都非常糟糕,现在我喜欢看事物,就按它们自己的样子存在着,这是一个简单的世界。

  这些影像是我个人生活的时间带来的认识,还有自然在时间和歷史下的痕迹,以及现实世界对人类自我走向的思考。



  杜子

  Duzi

  1968年生于太原 ,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宋庄

  199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

  1991年至2004年任人民摄影报社记者、图片编辑、理论编辑、文化发展中心总经理

  在人民摄影报社开办了《外国摄影家档案》、《新论导读》、《摄影家 访谈》、《佳作赏析》等栏目,并作为撰稿人,致力于国外摄影的引 介和推广。期间,撰写社论、评论、访谈等数十万字。

  2004年起自由职业

  2009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策展人

  2011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学术展执行策展人

  2011年起职业影像艺术家


《瘢痕》

  2013年 个展《瘢痕》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获优秀摄影师评审委员会大奖

  三十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高歌猛进的工业化和快速的城市化,就其规模来说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也很可能是绝后的。这个过程中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包括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但同时面对的问题也是巨大的。这块土地上温情脉脉的田园景色变得日益稀少,天人合一的自然之境已渐成传说,越来越多的是GDP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兴建与废弃。

  在这一阶段,资本主义早期的旧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在朝野都得到了实用主义的默认和奉行,认为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这一切,在资本与权力的合谋下,更是蔚为奇观。

《瘢痕》

  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情境,造就了中国目前复杂丰富的社会和自然景观,也催生出一批异于以往的摄影师,他们“以一种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重新审视日益畸变的故土,一种新的景观摄影风潮日益成形”。

  杜子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杜子近期拍摄的景观作品都来自一些体量超大的人工景观,矿山、采石场、削山造地、矸石山、鱼鳞坑、露天矿坑、围海造田、沙漠固沙……

《瘢痕》

  由于这些景观巨大的体量,在卫星地图中都形成了迥异于周边环境的影像,就象一块块瘢痕缀于地球的表面的肌理之中。而他所呈现的影像也使用超高的10亿、20亿、甚至数十亿像素的“巨像”,纤毫毕现的表现这些巨大景观的微小细节。让我们在巨大与微小的对比和映衬中重新认识人类和土地与环境的关系。



  李杰 简介:

  1956生于重庆长寿,籍贯山东招远。

  1982开始从事摄影记者、编辑工作。现为自由摄影人。


《戏非戏-时空转换的文化想象(1993-1994)》

《戏非戏-时空转换的文化想象(1993-1994)》

《戏非戏-时空转换的文化想象(1993-1994)》



  魏 壁从艺简历:

  魏 壁 1969年出生于湘北农村,曾客居深圳、大连,现居老家梦溪。

  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私人广泛收藏


《梦溪II 》

  展览:

  2103.11 《梦溪》Ⅱ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连州

  2913.10 《梦溪》Ⅱ 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 北京

  2013.11 《高地》 台北国际摄影节“东西大理” 台北

  2113.8 《□□□□□□.□.□□—□.□》大理国际影会 大理

  2013.3 《梦溪》 上海“众相”肖像摄影展 上海

  2012.12 《梦溪》 法国国家图书馆才华基金获奖作品展 巴黎2012.10 《梦溪》 黟县国际摄影节 安徽

  2012.10 《梦溪》 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 济南


《梦溪II 》

  2011.12 《梦溪》 TOP20中国新锐摄影展 杭州

  2011.10 《梦溪》 “中国风景”广州大石馆 广州

  2011.8 《梦溪》 大理国际影会亚洲先锋展 大理

  2011.4 《梦溪》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北京

  2011.3 《梦溪》 see+画廊“中国风景”第二回 北京

  2010.12 《□□□□□□.□.□□—□.□》香港国际摄影节“两岸四地摄影展—四度空间” 香港

  2010.10 《梦溪》 映画廊 北京

  2010.9 《梦溪》 大理国际影会 大理

  2009.11 《□□□□□□.□.□□—□.□》希腊国际摄影节“美丽新世界” 雅典

  2009.11 《□□□□□□.□.□□—□.□》休斯顿国际摄影节“国际发现II” 休斯顿

  2009.5 《□□□□□□.□.□□—□.□》 广东美术馆广州摄影双年展“看真D.com” 广州


《梦溪II 》

  2007.5 《无题》 广东美术馆广州摄影双年展“左右视线” 广州

  2005.12 《纸船》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连州

  2003.9 《溪冲》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平遥

  《梦溪》Ⅱ“作品阐释”:

  《梦溪》Ⅱ 是《梦溪》的一个延续。

  拍摄《梦溪》期间,我身处大连,常年的漂泊,离家越久就越是思念我的这片故土,拍的是一种乡愁,给我早逝的父亲的。

《梦溪II 》

  《梦溪》Ⅱ,是我已经居住在了梦溪,在祖上居住的原址上我建造了自己的屋,种上了我记忆中的梨树,椿树。东窗外是母亲的菜地。这组片子拍的都是些旧物,里头有很多关于我母亲的故事,算是献给我的母亲,献给他们勤劳苦难的那一代。

  孙彦初 1978 生于河南周口,现工作和生活在郑州

  迷途 lose soul

  这是一个“失态”、“失禁”的世界。

  文明与经济的恋爱如胶似漆,道德与环境的交易正如火如荼。拼命地劳动,却没能让我们进化成更好的人;疯狂地做着生意,却没能让我们保“本”。物质社会的膨胀,时时挤兑着我们已经日益蜷缩的精神家园。

《迷途》

  古人与山川邂逅的神灵交会:“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能得象外之神”,以解“胸中盘郁,自适适意”是否永远只能被我们作纸上的消受?梵高素描及风景画里那流动的狂放笔触是否永远只能是我们对遥远欧罗巴的快意联想?

  迷惑,如途中车、窗外景。那些曾在眼前的因飞快的显现和消失而变得的恍惚的一切,让我的心偶然悸动,快速闪现的偶然让我更加迷惑!

  正是这种“快闪”激化了我对现实、环境的忧虑,是“疾速”使美好的存念得以确证。它们确实是我的意中景、心中事。我知道,这忧虑是由那么多的指望和幻灭组成的,我试图并迷恋上捕获这种不可控、不安全感。于是我一次次蜷缩在车窗后,在疾速中领略熟悉的陌生感,以及风物稍纵即逝的高贵,任由相机一次次恣意地去与那些哥特式的灰暗、忧郁打着招呼,凌厉地收拾一路的粗糙和迷乱,在最短促的时间内伸展着自己的无限思量。它们提醒我们同有这白驹过隙般的生命,也主张着一切生命不可被忽视的尊严。

《迷途》

《迷途》

  是摄影成全了这种时间的对比度,路途因快而迷幻,念想在快里永存。

  这是怎样的旅途?在变态中标立应有的常态?在失魂落魄中指认风骨的存在?

  精神还乡,是件动用灵魂的事。不可轻慢,道阻且长。

  单飞鸣

  1978 出生于浙江省临安市

丛林和沉默的远方

  2004 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水墨人物专业,获学士 学位

  2010 毕业于德国不伦瑞克美术学院自由艺术专业,获硕 士学位,专注于摄影为主要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

丛林和沉默的远方

丛林和沉默的远方

  单飞鸣作品陈述:

  展览《沉默的远方》,是我2010年到2013年间创作的三个系列作品。区别于我之前作品的地方是这个展览更加关注不同作品与系列彼此之间的关系。他们彼此互文、渗透,架构出我对时间、空间和精神上的“远方”的理解。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