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凌宗伟:学做“提问的人”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10-4 09:48
标题: 凌宗伟:学做“提问的人”
凌宗伟:学做“提问的人”

西方哲学简史《40堂哲学公开课》就如《牛津时报》(Oxford Times)所言,是“小型的杰作”(a little classic),能使读者感到哲学“并不晦涩难懂,并不充斥着难解的抽象概念,而完全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思想拓展方法”。翻阅这本书的乐趣就在于它能让我们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比如第一章“提问的人”介绍的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无论什么时代,想成为一个“提问的人”还真不容易,一方面是我们一直自以为懂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别人不想让我们懂。

在今天敢于像苏格拉底那样“很喜欢揭露人们正真懂得的事物的局限,很喜欢质疑人们作为人生依据的那些假定”,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他在集市上见到的人,其实并不真懂得他们自以为懂得的东西”是要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的,因为我们习惯了盲从或者确切地说,因为许多因素迫使我们盲从。

就中小学教育而言,时下的基本特质就是,只要是理论或模式,不论是否正确,是否适合自己,统统拿来。谁会去问这理论或模式是不是靠谱,是不是与具体的团队和个人相匹配,权威崇拜导致我们迷信专家,向往名门而不去提问,当然也有迫于“专家”、“学者”的头衔与名声而不敢提问的。至于那些专家、学者更不排除他们“以为自己理解真实,其实并不理解”的,他们正真需要的是那些能给自己带来时下的实实在在的名利的新名词、新理论、新模式,至于这些名词、理论、模式什么的是不是符合逻辑,有没有尊重教育实际,那是懒得寻根究底的,相反当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问的,那是必须纠集一批拥众迎头痛击的。

因此,我们即便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只能犹犹豫豫,避免与众人有异,以防给自己带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罪名”,至少也要避免被人成为无礼貌的人,以图安安稳稳混个太平日子。就这样,许多情形下,我们总是自我调整认知,转而向流行看齐,或者习惯于被修改,日复一日,也就懒得提问了。当然,偶尔我们也会发愣的的,比如对教学模式,我们也会私下嘀咕,怎么是这样呢,但我们又说不清道理,因为说不清,也就没有底气提问了。

总之,无论在什么时代,你想安安稳稳地混日子,最要紧的就是闭嘴,要不然,你就可能成为大众眼里的另类和诸位大佬的眼中钉。

但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用他们的方式告诉我们,“未经省察的生存适用于牲畜,却不适于人类”,一个人的智慧来自于他不断地提问和争辩,更来自于自己的思辨,没有自己经过思考提问与争辩不仅是无意义的,也是会导致纷争的。一个提问的人,“唯有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生才有价值”。

做教师的总明白,任何一种理论或一种操作总有它诞生的独特的历史条件,我们要做的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教育是面向一个个具体的人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具变化特性的工作,岂能生搬硬套一个理论或一种模式就大功告成?但是,感觉解决不了问题,想弄清楚问题的本质,最要紧的是要思考和学习。如果我们想弄清楚教学模式什么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光凭感觉去与人争辩是会自取其辱的,想要说明模式化的问题,首先要将什么是模式什么是模式化弄明白。否则就会自取其辱。

就我个人而言,为弄清楚这些问题,我的选择就是阅读,在阅读的同时不断提问,我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读了十多本学术专著,做了几万字的笔记,写了一篇8000多字的文字《模式化的教育:新的压迫与侵犯》,为自己厘清了许多模糊认识。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他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当我们在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形成思想、掌握技能、明确价值、把握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时,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他们将来能够更加便捷有效地进行学习,使他们一方面获得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掌握学习的过程”。我的基本判断就是,教学模式不是固化的,是基于个体的,这个体就是每所学校、每个学科、每位教师、每名学生和某个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的。

美国现代教育哲学家乔尔·斯普林格说,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个“脑中之轮”,我们都自以为理解周遭的世界,其实只是被“思维惯性”这个“轮子”给困住了。做教师的要紧地就是要摆脱“闹钟之轮”努力成为一个有问题的人,只有教师成为有问题的人,才可能让学生成为有问题的人和习惯提问的人。

明代学者陈献章在《论学书》中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从教学的角度看,课堂上善于激疑的教师,是会搅动一池春水的,搅动春水会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动力,促使他们的阅读思考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在阅读中开展积极的思维运动,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探寻文本的意蕴,发现文字的破绽,体验阅读思考的喜悦,转而慢慢形成独立阅读文字、分析文字、欣赏文字的能力。这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认识就是,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发,是要建立在学生的主体需求基础上的,离开了学生主体需求的教学活动,往往总是一厢情愿的。从技术层面来看,我们可以借助“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的主体需求,如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每人提出二到三个问题,这些问题或是自己不懂的,或是自己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这样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需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成长。

我的认识是教师想要成为一个提问的人,可以从对自己身边的事和教材提问开始。哪怕是冒着被人奚落的窘境,否则就有可能沦为为自己所不齿的庸众。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