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秉承“传播先进文化、打造学术精品”的理念,经“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支持,组织编纂了《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以下简称《文库》)。为保证学术质量,出版社特邀著名历史学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出任编委会主编,同时,又约请近百位研究中国近代史、思想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参与此项工作,汇集成百卷左右的中国近代思想家经典思想的鸿篇巨作。目前,已经出版了十余卷,且在海内外学术文化界引起高度关注和好评。在此,我们刊登这篇文章,以期对《文库》编纂的缘起及其特色和价值做简要评介。
缘起
中国近代这一百多年的历史,矛盾错综复杂,斗争空前激烈,风云诡谲变幻,社会剧烈动荡,导致思想文化领域也复杂多变。许多具有忧患经世意识的先哲,无不为救亡图存而积极探索,提出各种救国救民的主张和方案,并为此奔走呼号,著书立说。一时间,思潮迭起,学派林立,名家竞出,著述纷呈。
从经世思潮到洋务运动,再到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直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各种思潮一浪推一浪,汹涌澎湃。尽管思想不尽相同,观点也未必都正确,但讨论的主题大都是如何变革创新,走上独立、富强、科学、民主的文明强国之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一定意义上,当时所说的“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以及如何实现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等问题,直到今天仍在延续。中国近代思想家思考这些问题的著作,无论是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都是珍贵的历史遗产,都可从中获得借鉴,既能推动思想史的研究,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特色
过去出版界已出版过同类读物,诸如“中国近代思想资料选编”、各个思想家的文集、专题性的“近代哲学家选集”等。与之相比,《文库》的特色在哪里?
其一,规模宏大,人选众多。一百多位思想家的主要代表著作,每人一卷(少数有二、三人合卷),每本五十万字左右,汇集成约一百余本的丛书,总量将在五千万字上下,如此宏大规模可谓空前。
其二,对入选的思想家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要反映近代思想的全貌,就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和视角,不能仅从思想家的政治倾向划线。对诸如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等不同政治文化倾向的著作,从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也从为研究和了解思想史的读者提供方便的角度而予入选。同时,对思想家的标准也没有过于严格的界定,凡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独到的思想,并有一定的代表著作,都可酌情入选。全书内容丰富、绚丽多彩,也可改变某些西方人“中国近代没有思想”的偏见。
其三,尽可能选择对相关思想家有深入研究的学者,其中不乏权威专家。对此,读者从《文库》各卷书后所附思想家及整理选编者的名单中可见一斑。诸如《林则徐卷》的选编者为杨国桢、《章太炎卷》的选编者为姜义华、《梁启超卷》的选编者为汤志钧、《胡适卷》的选编者为耿云志等,其他各卷也大都如是,无疑保证了其学术质量。
其四,丛书各卷有统一的体例,每卷字数在五十万字左右,前面有《导言》介绍思想家的生平经历、代表著作与思想成就,以及入选著作的评介和版本比较等,卷后还附有《年谱简编》,以便读者查阅。可见,全书的体例统一规范,绝非简单的资料汇编。
价值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不断延续和发展的。毛泽东主席曾指出:“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同时,他还号召应深入研究中国近百年的思想史、文化史。
中国近代思想家的思想及其文献资料,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库》的编纂,必将有力地推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研究,也必须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建设,增强全民族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自信心,进而创造中华文化的新成就、新辉煌。
一年后,百卷本的《文库》将全部推出,祝愿其后各卷会再上一层楼,精益求精。
(作者为《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编纂委员会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原总编辑)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