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庆山:写作就是研究自己,然后忘记自己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10-4 21:05
标题: 庆山:写作就是研究自己,然后忘记自己
庆山:写作就是研究自己,然后忘记自己

张滢莹

[size=+0]
[size=+0]  “我并非别人想象或者虚拟中的一个标签,我只是一个平凡而安静的写作人,写作于我而言,只是一条道路,我在其中试图发现和寻找自己。”———近期,在将笔名改为“庆山”后,作家安妮宝贝为读者们带来了最新的长篇散文作品《得未曾有》。
  作品中,庆山以清淡文字记录了旅行中所遇到的四个人:善于烹饪的厨师、回归乡居的摄影师、持续修行的年轻僧人、年过八旬的古琴演奏家,在各自的追求之外,他们对于人生的态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相对于很多人对所置身的时代的热衷和身不由己,他们做出了自己可选限度的决定。每一个人的言行,生命存在的状态,都在影响这个世界的变化。每一个人可以去学习和体会平静、素直、坚定、自省这些品质的含义,去获取思考、交流、布施、分享这些行为的价值。”通过这部作品,庆山希望能给更多人带来关于碌碌生活之外的思考———“在这样的时代和状态之下,能做出自己生命里一些真正的决定。做了这个决定以后,不管有再大的困惑,还是再大的孤单,要继续往前走。”
  记者:在您之前的作品中,相对而言更加关注“我“,而近期作品则逐渐由自我转向对他者的关照。也有作家认为,从写自我到写他者,是一个优秀作家必定要经历的过程。您如何看待?
  庆山:《得未曾有》 是我写作过程当中的一个尝试,这种纪实方式的写作不会是我写作的全部,我还会继续写作散文和小说等其他形式的作品。对我来说,应该是从自我到他者,或者从他者到自我,都可来去自如吧,没有一个界限。这样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自由度很大。
  记者:作品中的四个人物,虽然各种经历不同,但相似处都在于他们在繁杂世事中对于自我心灵的退守。这种单纯与执着其实在您十多年的写作中也一直得以延续。是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择他们来切近和交谈,也是另一种重访自我心灵的方式?
  庆山: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得到很多启发和确认。他们的很多观点是具备共性的,有效的,涉及到生命的许多层面。这种交流和沟通很有意义。
  记者:读完《得未曾有》,似乎对这个题目有了更达观的理解:在与他人的接触、交谈和理解中,得到不曾经历、或者曾被忽略的体验和感悟,并有所启发。您在自序中也有所提及,并将这样的过程认为是更广义的“布施”的一种方式。可否谈谈关于这方面的想法?
  庆山:整本书里,这些人物,不管是在日常生活的饮食、健康、与自然相处、与家人和爱人的关系等角度上,还是在信仰、宗教、生命、价值观、艺术创作这些大的方向上,都各自真诚地敞开观点。是跟现实生活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仔细阅读,其实足够让读者从中得到启发与感受。未必是要按照他们的方式去做,或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而是因此而知道,你也许有别的思考或行为方式可以参考和选择。
  记者:在阅读中,我最大感受是:这是一次放下企图心的写作。在观察、谈话、交流肆意流淌的过程中,任凭意义自然呈现。同时在这其中,基本看不到身为作者的主观性判断,而让作品呈现出一种清晰、直白的样貌。这样的结构方式,您是如何考虑的?
  庆山:我在自序中写过,就让这些人和现象,自动发生和发展,自己完全不必给予任何判断或说明。这是我对禅的一种理解。
  记者:您多年的写作中,旅行一直贯穿其中,并构成支撑您写作的一个重要框架,新作中的这些人物,也是在旅行中偶遇。对您而言,旅行的意义究竟何在?此外,旅行所面对的更重要的是丰沛的外在世界,还是更坦诚的内心?
  庆山:旅行的意义最终在于发现我们自己。如同写作是一样的,研究自己,然后忘记自己。有时这个自己里面也包括外在的人和世界。旅行需要开放的丰富的内心,外在不重要。

来源:文学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