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中华教育改进社:“教育+互联网”高峰论坛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2 03:24
标题: 中华教育改进社:“教育+互联网”高峰论坛
“教育+互联网”高峰论坛
http://www.shuhua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893&page=1&extra=#pid268894
-------------------------------------------------------------------------------------------------------------------
尊敬的管季超老师:
今年两会上国务院将“互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把“互联网+”作为行业创新发展的“风口”和重要引擎。由“互联网+”带来的生态变化,将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当今互联网生态迅猛发展,并没有引起传统教育界及社会足够清晰与深刻的认知。
为对已达风口顶点的“互联网+教育”进行年度最终的总结,理性、深度与开放的探讨。中华教育改进社联合多家机构于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逸夫报告厅召开
“教育+互联网”高峰论坛。
通过专业严谨的报告,开放思维的TED式演讲,即时互动的讨论,热门应用案例的展示点评,可持续支持平台的合作,不急不息推动教育的改进。
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论坛并分享见解。
中华教育改进社
2015年8月31日
附件1.
一、主办单位
中华教育改进社
二、会议时间
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周六及周日)
三、会议地点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路)
四、会议议程
(一)、10月31日上午 开幕式与学术报告(主旨发言)
| 主持人: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 张家勇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
| 储朝晖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专家委员会委员 |
| 王 烽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理事 |
| 项贤明 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席 |
| 张 勇 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办公室副主任、新教育研究院新评价与考试研究所所长、公众考试研究院院长 |
|
|
(二)、10月31日下午 TED式开放演讲与圆桌讨论
1.3~16分钟TED自由演讲:关于“教育”与“互联网”的多元观点 |
嘉宾: 汤 敏 国务院参事、乐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阿 诺 沪江网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左小蕾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黄亚辉 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学分在线(北京)国际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刘新宇 《中国新闻周刊》原副总编、《国际先驱导报》创始人、资深媒体人、"上学路上"发起人 以及多位神秘重量级特邀嘉宾 |
|
|
|
|
(三)、11月1日上午 教育+互联网范例与经验
| |
|
|
|
|
|
|
|
| |
|
国内名师谈:《零作业批改-移动互联网+学生作业流程变革》 |
|
|
|
其它: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现代职教体系、留学及创业教育等成绩与问题分享 |
|
|
(四)、11月1日下午 “学习革命”与现场点评
| 微课程、翻转课堂、MOOC、移动学习、智能软硬件等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观摩与现场点评(优点与问题)。 |
| |
| |
|
五、合作媒体
光明日报、光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
芥末堆看教育、网易教育、腾讯教育、搜狐教育、新浪教育
六、交通路线
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路16号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详细乘车路线
| | |
| | 机场快轨→东直门转乘地铁2号线→西直门(换乘4号线)→至清源路站,由A口出。 |
| | 乘地铁9号线→国家图书馆站(换乘4号线)→至清源路站,由A口出。 |
| | 乘地铁2号线→宣武门(换乘4号线)→至清源路站,由A口出。 |
| | |
| | |
乘上述公共交通到清源西里站后, 1、北行至第一个红绿灯口左转(清源北路)西行300米即到北门。 2、南行至第一个红绿灯路口右转(清源路)西行至第一个红绿灯路口(约500米),再右转北行约150米即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西门。 |
六、报名参会
(一)、中华教育改进社社员:480元/人;普通参会1280元/人(包含资料费、两天餐费),交通住宿费自理,会务组可协助联系住宿。
(二)、报名从速,请各参会机构人员在10月20日前将参会回执表发送至组委会,以便做出相关安排。
(三)、如有票据相关需要,本次论坛由北京中青易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票据负责开具单位,
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平台
中华教育改进社
2015.10.1.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2 03:59
“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
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教育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让教育在“互联网+”的“风口”飞得更高、更稳、更远。
如果要评选2015年度热点话题,“互联网+”无疑会成为有竞争力的候选。
随着“互联网+”在年初的两会上被纳入国家战略,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各行各业莫能避之。
不得不说,教育是最为保守的行业之一。尽管信息技术培训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开展了一轮又一轮,“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通了一年又一年,网络课程建了一茬又一茬,但只要你走进大中小学的课堂,你会发现,课堂还是那样的课堂,除了PPT替代了传统的板书外,与十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我们不能简单认为这是教育本身的错,只能说是之前的互联网发展对教育的冲击力度还不够,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
但如果您认为互联网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估计您又错了!进入到2015年,互联网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连接一切”的特征开始展现得淋漓尽致,以“横扫一切”的霸气向传统行业发起了攻击。
那么,“互联网+”会给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在迎接“互联网+”的挑战时,教育又将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大餐,而又不会成为车轮碾过的孤魂野鬼呢?
旧教育生态的毁灭,新教育生态的重建
我们不可低估“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深至骨髓,直接摧毁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重塑一个开放创新的新的教育生态。
“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可在“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和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组织和非教育组织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可能彻底消失。社会教育机构的灵活性正对学校教育机构发起强有力的冲击。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也不再分工明确,而是逐渐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协同进步。
从实质上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互联网+”加速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系统的自我进化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传统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率低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自我进化能力低下的原因在于教育系统自身的封闭性。“互联网+”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也就加速了教育的自我进化。人人都是教育的生产者,人人又都是教育的消费者,这种新型的教育生态必然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教育将面临三大挑战
互联网给教育生态圈带来种种利好,但在这种强有力的冲击下,教育自身也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开放教育生态中,教育的育人功能面临被弱化的危险。传统的教育中,教师面对面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会将德、智、体、美的育人工作融入其中,给孩子以美德、艺术等层面的熏陶感染。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中,师生之间更多是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互,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
学习者,尤其是低龄学习者,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道德判断能力,若在没有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熏陶下独自面对开放的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如何保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思想方法?“外事问百度,内事也问百度”,如此一来,学习者几乎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任何他们需要的学习资源。然而,长此以往,凡事一“搜”了事,真的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加工和学习者本身的智力发展吗?长期运用各种互联网设备辅助学习,网络游戏逐渐替代了日常的线下游戏,对学习者身体健康的影响也不言而喻,如何增强体质、强健体魄、培养意志力?“足不出户遍知天下事”的互联网时代,学习者的学习方便快捷,但是他们与学习伙伴日渐疏远,与大自然渐行渐远,真正用多种感官去接触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少,那么学习者的艺术教育何来灵感呢?
学习的碎片化让学习者专注度下降,学习深度下降。互联网降低了人们学习的门槛,随处可见的知识分享和信息传播给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学习的广度大大增加,人们可以涉猎学习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各领域知识。然而,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却严重碎片化,学习者会利用乘坐公交车、课间休息、睡前十分钟等等的零碎时间,学习了解一些零碎知识。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对于唾手可得的大量碎片化知识和信息一目十行而不加以思考;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会使得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难以建立,从而学习者学习到的都是很多零散的点,而难以加工成为有意义的知识网络。如此,学习者的学习深度很难保证。
在海量信息和知识前,学习者学习能力面临巨大挑战。传统教育中,学习者面对的知识量相对固定,知识的复杂度不高,学习资源匮乏,因而传统教育下的学习者会以这些固定的需要学习的知识为核心进行深入思考挖掘和反复练习。而互联网下的教育与各行各业的知识在不断融合,知识不断更新拓展,知识的复杂度加强,信息以指数式增长,可用的资源虽丰富却也鱼龙混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学习大量新知识?如何应对指数式增长的信息?如何选择自己需求的资源?这对传统学习环境下成长学习能力和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不足的学习者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教育”:我们需要冷静应对
面对“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冷静应对。
第一,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是核心目标,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技术手段。因此,我们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指导原则,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互联网,而非任由技术胡作非为,让教育自身褪了色。我们不能过分夸大互联网的变革作用,要积极防止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现象对教育造成负面影响,要及时通过健全法律、加强监管等方式净化互联网环境,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
第二,要发挥宏观调控下的市场主体作用。“互联网+”时代,要想充分利用“风口”,就不能把“风口”堵死,顺势而为是最佳选择。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是“互联网+”时代改革教育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充分尊重并保护其自主地位,要避免从政策层面对其进行多重限制,从而束缚这一新生力量的发挥。同时,为了避免互联网企业、高校、中小学进行重复的低水平建设,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也不可少。政府要把握好情报员和裁判员的角色,而非直接冲进赛场参加比赛。
第三,学校教育要敢于从知识教育向思维教育转变。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学校教育与学校以外的教育应该有明显的分工,学校教育更多地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教育就得在知识内容上删繁就简,将教育的核心从知识为主的教育向思维为主的教育转变。
总之,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教育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让教育在“互联网+”的“风口”飞得更高、更稳、更远。
(作者赵国庆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秘书长)
本文来自《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9日 14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2 21:51
我们为什么要用互联网去改造教育
文/李洪波
我们为什么要搞互联网教育呢?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所以应该搞互联网教育;有人说,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新闻、商务和金融等行业,互联网也应该能够改变教育;有人说,互联网可以超越时空,所以未来的教育可以实现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基于这些认识,先知先觉的探索者开始大胆介入互联网教育。但现实很骨感,有人很快铩羽而归,继续坚持者至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式,就连互联网特别发达的美国,目前也处于互联网教育的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公认的模式和案例。鉴于此,人们不得不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搞互联网教育?
一、亟待解决的重大教育问题
回答为什么要搞互联网教育必须首先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多年来,教育到底存在哪些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或技术才能解决;二是互联网的哪些特性或功能可以被用来解决这些重大教育问题。可以肯定地说,互联网如果不能改变现有教育弊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仅仅是将线下课堂讲授变成网上视频讲授,或为教师课堂讲授提供一些数字教育内容和工具,那么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
当前传统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将学生当成“知识容器”,学生被动接受灌输,思维能力丧失,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被削减。同时,由于教师所教学生数量过多,课堂上老师无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的针对性差。所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互联网教育必须面对的。
另外,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很难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这也是互联网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关系不是颠覆与被颠覆的关系,而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然后融合为一的关系。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在线、是否远程、是否泛在、是否移动、是否数字化、是否面向大规模学生,而在于互联网能够形成大范围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环境,开放课堂,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常态化。互联网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改造所形成的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应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泛在学习与校园学习相结合的、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相结合的、数字化学习内容与纸质学习材料相结合的、大规模学习与小班学习相结合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互联网教育更适合在现有学校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不是单独建网校或打破原有学校的格局。可以预言,中国互联网教育革命将首先在体制内学校取得成功,而后向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扩散、延伸、发展;而不会首先在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中找到正确的互联网教育模式,然后向体制内学校扩散、延伸、发展。因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没有自己的教育标准,它的办学评价标准是参照体制内教育评价标准的(如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等,这里不包括成人教育),并不是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等现代教育理论所构建的,其办学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很难设计和探索出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互联网特性的互联网教育。
三、互联网信息交换和处理功能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互联网作为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创新成果之一,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如果说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那就必须能够解决教育质量低下、教育效率不高、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否则难以称得上是“革命性影响”。那么,互联网有哪些特性或功能可以改变教育呢?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智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从教育的角度讲,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跳出教育的范畴讲,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交换和处理的过程,而互联网的核心功能正是信息交换和处理。互联网信息交换和处理的功能至少有以下八个特点:
快——信息交换和处理的速度快;
低——信息交换和处理的成本低;
超——信息交换和处理超越时空;
大——信息交换和处理的容量大;
强——信息交换和处理的能力强;
省——信息交换和处理省时、省力、省钱;
众——众人可以同时发言、倾听或回应;
多——交换和处理的信息品种多:文本、图像、语音等。
互联网信息交换和处理的每一个特点都将对教育发展起到直接、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众人可以同时发言、倾听或回应”的功能,可以实现“多对多”(Many-to-Many),改变传统课堂、电视课堂和网络视频课堂的“一对多”(One-to-many)的信息交换局限性,能够有效帮助学校教师从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讨论交流”为核心的常态化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营造大范围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环境。互联网信息交换和处理的其他特点更加强化了“多对多”的教学效果。
四、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设计与探索
相关研究表明,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仅为5%,被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高不超过30%;但通过讨论、交流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可以达到50%,如果学生能够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讲给他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竟可达90%。
这个反映学生主动和被动学习效率与效果关系的研究表明,灌输教育是学习效果最差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让我看,我记不住;让我听,我会忘记;让我参与,我会明白。”只有找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教师从知识灌输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够“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才能够达到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所说的“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的效果。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设计应该借鉴餐饮业运作模式。传统教育就像传统餐饮业一样:厨师炒菜,就餐者来吃,饭菜质量取决于厨师水平;教师讲课,学生来学,学习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现代餐饮业采用自助式就餐或涮火锅方式,互联网教育应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教育者(饭店服务员)只需将数字学材(涮火锅材料)准备好,学生(就餐者)自己挑选学材(食材)、自选学习资料(自选佐料)、自己掌握学习时间(自控火候)、自主探究(自己来涮),这样的学习(饮食)才能适合学生(就餐者)的胃口,能够很好地达成学习目的(吃得舒服、开心)。
与传统教育特征对比来界定互联网教育容易产生误解,用“云学习”命名可能更为恰当。所谓“云学习”就是从教学组织方式入手,按照“云计算”的思路和架构设计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模式。
“云学习”就是基于现有学校体系,以网络教学实施平台为学习空间,变实体课堂为虚拟课堂,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教育者为主导,网上和网下学习相结合,超越时空、多维参与、主动探究、在线互动。网络平台与网络终端相分离,学生手持网络终端,网络课程服务商运营网络平台,提供伴随服务,教师变成导师,纸质教材变成数字学材,以数字学材(学生自主学习材料)——导学案为引领,面向大规模人群,形成大范围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环境,对外开放课堂,实现常态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云学习”不是一种产品,“云学习”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云学习”的学习内容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也就是说,互联网不是用来推送学习资源的,而是用来生成、展示学习成果的,或者说是用来讨论交流学生探究作业的。
“云学习”有三个主要参与主体,分别是学生、教师、网络课程运营服务商。他们的职责:一是“学”,二是“导”,三是“服务”。整个“学导”过程要以“学”为核心,“导”要紧紧地围绕着“学”来展开,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沿着教育者设定的学习路径自主探究。教师要由过去的独角戏演员变成“导演”,由知识的发布者转变成学生探究的指导者、点评者,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品头论足;学生要由过去的观众变成“演员”,由知识的接收者转变成知识产生的体验者、试错者,体验结果的报告者、评论者、借鉴者、反思者、修正者;网络课程运营服务商则提供“演出舞台、演出道具和演出服务”。互联网教育能否成功,上述的“转变”和定位至关重要。
不同课程的“ 云学习”,其“教”“学”“管”的方式、内容、运营可能不一样,但不管是什么课程的“云学习”都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要求,必须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和特长,必须实现和具有以下功能和要素:
——满足学生好奇心理、探索未知心理、争强好胜心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学习资源,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材料——数字学材。数字学材要明确学习任务、探究路径、学习要求等,牵引学生主动学习、不断试错、深入思考;
——满足学生求关注心理、展示成果心理、求赞心理。利用互联网信息交换速度快、成本低、容量大、超越时空的特点,给学生作品或作业以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互相借鉴、互相欣赏,开放学习过程;
——满足学生求交流心理、求建议心理、好为人师心理。利用互联网众人可以同时发言、倾听或回应的特性,形成生生互评,导师、陪练点评的互联网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倾听他人意见,反思自己的作品、作业,知道正确与错误的边界所在;
——满足不同学生学习上的不同需求、不同习惯、不同目的。利用互联网容量大、检索快、多选择的信息交换和处理能力,给学生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选择权,实现个性化教育;
——利用学生求胜心理、追求回报心理。利用互联网超级信息交换和处理能力,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根据大数据,建立多种激励和评价机制,为学生增加学习动力,反馈学习效果。
用“云学习”的方式开设某一门课程,还需要更具体的设计和大范围、长周期的实验、实践,不断试错、不断修正,才能形成有效的、大家一致认可的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
(作者系北京市中关村新兴网络教育开发研究院院长)
来源:《今日教育》2014年5期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2 21:52
“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
王竹立
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个“互联网+”的新概念,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纷纷解读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互联网+的潜在含义,可以用一个“互联网+?=?”的公式来表示。在这个公式里,只有一个因素是明确的,那就是互联网,后面的加什么,可以自由联想。
创造心理学家们认为,创新思维的心理学机制就是二元联想。那么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作为二元中的一元,另一元可以是任何东西,由此激发的创意可以是无限的。
我们不妨从教育的角度来自由联想一番。
互联网+学校=?是现在的校校通、班班通吗?是电子书包、电子白板进课堂吗?我的回答:是,又不是。将网络引进学校和课堂,是大势所趋,但这些只是硬件设备,如果我们的思想不是互联网的,依然起不了任何作用。君不见很多学校虽然连通了网络,却禁止学生在学校上网,连学生自带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也要被没收;课堂上虽然也有了电脑,甚至每人一个iPad, 且美其名曰电子书包,却只允许学生使用“电子书包”里事先制作的资源,最多只能上学校局域网中的教学平台,学习的内容也紧紧围绕教材和考试大纲,这与互联网何干?与互联网思维何干?
互联网+课堂=?是把实体课堂教学录像放到互联网上让大家看?是,又不是。将一些名校名师名课程的视频放到网上,有助于优质资源的社会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但如果只是简单照搬,效果可能不好。在网络学习中,要求学习者都花40分钟到1小时去看一堂课,显然不太适合,这也就是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微课)在网上流行的原因。网上学习个性化程度非常高,传统的“课”的概念应该有所改变,不再需要规定固定的上课下课时间了,甚至不再需要过于拘泥于学科与专业知识体系结构了,而应该让学习者以问题为中心、以个人需要为中心,打破原来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个性化的、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知识结构。
互联网+教师=?互联网时代,教师还能像从前那样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吗?教师职业还会永远是铁饭碗吗?恐怕未必。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天你讲的课,网上有一个老师比你讲得还要好,学生都跑到网上听课去了,你上课的时候大家都在台下玩手机,甚至对你讲的内容提出质疑,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所在的学校决定,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某一门公共课程,承认网络学习的学分,原来教这门课的老师会不会面临下岗?笔者曾经预言,未来的教师将分为两种:一种是线上讲公开课的明星教师,一种是线下的辅导教师。你相信吗?
互联网+学生=?如果你还是学生,你还会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是学习吗?你走在路上,乘车,游戏,看手机,是不是学习?你还会认为只有考试得高分才意味着学习好吗?你还会认为只有书本里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网上的那些看上去零零散散的信息与知识都是无意义的吗?如果你不懂得将那些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有用的知识体系,你将会落后时代一大截!
这样想下去你会发现,互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加完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互联网是刀、是斧、是锯,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碎片与重构呀!
互联网+教育的结果,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未来,整个社会将被互联网连接为一个整体,互联网成为社会这个有机体的大脑与神经中枢,其他方面反而变成它的肌体与末梢。一切事物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一个从碎片化到重构的过程,这大概就是“互联网+”的全部内涵吧?
作者系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带头人
来源:《今日教育》2015年5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2 22:07
沈祖芸:“独立教师”为何能在离开公职后赢得人生?
来源:《当代教育家》2015年第10期“卷首”栏目
作者:沈祖芸
如今,我们频频看见媒体人、公务员辞职的消息。但很多人可能还不清楚,近年来全国也有很多优秀教师辞职。他们辞职的原因,表面看是工资待遇的问题,实质上这是一群有自我意识的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创造”没有获得相应的赋值而选择的觉醒之路。
他们去了哪里?最时髦的“互联网+ 教育”行业。有的通过加盟教育类APP 让自身实现增值,有的则通过创立微信公众号实现个体创业。
一款知名的教育APP 在短短半年间发展迅猛,各学段、各学科、各类别的教师应有尽有,实现了供需双方的直接“交易”,省去了学校这一“中间环节”。我认识的一位网名为章鱼的小学语文教师,8 年教龄,她在这个平台上工作半年,开设了18 门可供选择的课程,惠及451 名学生,完成了1731 课时,获得100% 的好评,始终在最受欢迎的教师前列。
我还认识一位中学教师,原本在上海一所市实验性示范高中任职,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他工作的近10 年中,他的语文功底和人品都获得了上级领导部门、同事、学生的一致好评,甚至有机会作为上海智力输出的一部分奔赴南洋从教,但因家人需要照料等一些现实原因,他放弃了很多机会。学校生活往往有诸多无奈,一个投入百倍精力于每一个学生,不断在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式的教师,他所获得的收入与一个平庸的教师一样,甚至在论资排辈的情况下,还不如那些资深的平庸教师。
互联网开创了教育的新时代,嗅觉灵敏的他很快感知到自己可以在这一伟大的时代改变自身的生存现实。于是,他辞了职,自主创立了微信公众号品牌《成为学习者》并开始运营。做的是自己热爱的事业,又可以自主安排规划时间和进度,还能通过自己的专业创造获得不菲的收入和社会的尊重,精神上的尊严感和物质上的富足感让他深感自己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更重要的是,这让他深刻理解了“一个真正有独立意识的人”的意义。
曾经有一种观点,互联网来了,学校有可能会不复存在。马上就有许多专家群起而攻之,旁征博引地指出,学校绝对不会消失。于是,大家开始放下心来。
是,笔者也认为,学校不会消失。但,它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改变了形态,实现“云端与地面”的O2O 连接;另一种就是名存实亡。但无论哪一种方式,起决定作用的关键人物就是“教师”。
当我们刚刚意识到教师不是“知识劳动者”,而是有其自身价值的“专业创造者”;当我们还来不及给“专业创造者”的劳动成果进行合理赋值的时候,互联网来了!它正以一种暗涌的方式向我们袭来。于是,有人发现,“独立教师”这个全新的名词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我们的学校、教育部门却还没有拉响“红色警报”,甚至于木知木觉。
是的,很多优秀教师已经主动离开了学校,成为互联网世界中没有教师编制的独立教师,“我不属于任何单位,我就是我”。他们不再是笼统的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而是可以分解自己的优势与擅长,晒出自己的技能,提取学科教学中的最擅长部分,精准洞悉学习者需求,在相互磨合中创造和发展课程。
这一轮悄然而来的在线独立教师与以往的社会培训机构或者课余补课教师有着本质区别:他们极具以个性和学养为基础的个人魅力;实现学科育人,并非传递知识应付考试;个体创造与需求识别相伴随;不再论资排辈,而是支持创立个人品牌。“独立教师”提供的是完全个人化的专业创造,而获得的将是自身的不断增值,包括收入、声望、学养水平、经验值、创新力。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无论你是拒绝还是笑纳,未来就这样“任性”地来了。事实上,也只有一个个在思想上真正独立起来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个个拥有思想和情怀的学生。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6 09:12
http://www.iqiyi.com/edu/jfjy.html
http://www.iqiyi.com/edu/jfjy.html
http://www.shuhua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893
http://www.shuhua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893
http://www.shuhua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893
》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中国书画家论坛》站长管季超应邀参加此次【高峰论坛】,欢迎本站北京地区网友友联。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7 17:06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全文)2015-09-22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授权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已具备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但也存在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入、新业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为加快推动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现就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提出以下意见。
一、行动要求
(一)总体思路。
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着力做优存量,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着力做大增量,培育新兴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着力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夯实网络发展基础,营造安全网络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开放共享。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将互联网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经济社会运行新模式。
坚持融合创新。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与“互联网+”相结合。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
坚持变革转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平台作用,引导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创新网络化公共服务模式,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引领跨越。巩固提升我国互联网发展优势,加强重点领域前瞻性布局,以互联网融合创新为突破口,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安全有序。完善互联网融合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网络安全。建立科学有效的市场监管方式,促进市场有序发展,保护公平竞争,防止形成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
(三)发展目标。
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经济发展进一步提质增效。互联网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经济提质增效的促进作用更加凸显。
——社会服务进一步便捷普惠。健康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公共服务更加多元,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公众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基础支撑进一步夯实提升。网络设施和产业基础得到有效巩固加强,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固定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人工智能等技术及其产业化能力显著增强。
——发展环境进一步开放包容。全社会对互联网融合创新的认识不断深入,互联网融合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关标准规范、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二、重点行动
(一)“互联网+”创业创新。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以促进创业创新为重点,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开放式创新等,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负责,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下同)
1.强化创业创新支撑。鼓励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平台入口、数据信息、计算能力等资源,提供研发工具、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提高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培育和孵化具有良好商业模式的创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基础条件,完善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集聚创业创新资源,为小微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务。
2.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创新优势,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社会实验室、智慧小企业创业基地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商贸企业集聚区、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等现有条件,通过市场化方式构建一批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实施新兴产业“双创”行动,建立一批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
3.发展开放式创新。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把握市场需求导向,加强创新资源共享与合作,促进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及时转化,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推动各类创业创新扶持政策与互联网开放平台联动协作,为创业团队和个人开发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加快发展创业服务业,积极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引导建立社会各界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跨区域、跨领域的技术成果转移和协同创新。
(二)“互联网+”协同制造。
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牵头)
1.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厂为发展方向,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着力在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工业云平台、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加强工业大数据的开发与利用,有效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2.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互联网企业整合市场信息,挖掘细分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为制造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提供决策支撑。
3.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推行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鼓励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细分行业提供云制造服务,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加快全社会多元化制造资源的有效协同,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4.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鼓励制造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鼓励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三)“互联网+”现代农业。
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等负责)
1.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支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化、组织化和精细化水平,推进农业生产流通销售方式变革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规范用好农村土地流转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土地流转透明度,保障农民权益。
2.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在基础较好的领域和地区,普及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在大宗农产品规模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动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普及和互联互通。
3.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监测体系,为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
4.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制度标准建设,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四)“互联网+”智慧能源。
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促进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能源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负责)
1.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加强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对接和生产消费智能化,支撑电厂和电网协调运行,促进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发电。鼓励能源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设备状态、电能负载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预测,开展精准调度、故障判断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互联网。突破分布式发电、储能、智能微网、主动配电网等关键技术,构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使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及时有效接入,逐步建成开放共享的能源网络。
3.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区域试点,推进以智能电网为配送平台,以电子商务为交易平台,融合储能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设施等硬件以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发展,实现绿色电力的点到点交易及实时配送和补贴结算。进一步加强能源生产和消费协调匹配,推进电动汽车、港口岸电等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分布式能源网络,发展用户端智能化用能、能源共享经济和能源自由交易,促进能源消费生态体系建设。
4.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推进电力光纤到户工程,完善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系统。统筹部署电网和通信网深度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同缆传输、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鼓励依托智能电网发展家庭能效管理等新型业务。
(五)“互联网+”普惠金融。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融合创新,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型企业。(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1.探索推进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互联网企业构建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在保证技术成熟和业务安全的基础上,支持金融企业与云计算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展金融公共云服务,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稳妥实施系统架构转型,鼓励探索利用云服务平台开展金融核心业务,提供基于金融云服务平台的信用、认证、接口等公共服务。
2.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鼓励各金融机构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更广泛地区提供便利的存贷款、支付结算、信用中介平台等金融服务,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范围,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支持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开展网络借贷、网络证券、网络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等业务。扩大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试点,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推动金融集成电路卡(IC卡)全面应用,提升电子现金的使用率和便捷性。发挥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的作用,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开展移动金融创新应用,促进移动金融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规模应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租赁业务。
3.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的深度和广度。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需求。规范发展网络借贷和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引导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大数据发展市场化个人征信业务,加快网络征信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和投资者保护,建立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改进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安全性,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外溢效应。
(六)“互联网+”益民服务。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服务消费成本。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旅游局、网信办、信访局等负责)
1.创新政府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加快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促进公共服务创新供给和服务资源整合,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的网络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等,加快推进政务新媒体发展建设,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响应速度,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深入推进网上信访,提高信访工作质量、效率和公信力。鼓励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开展一批社会治理互联网应用试点,打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提升各级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对“互联网+”行动的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
2.发展便民服务新业态。发展体验经济,支持实体零售商综合利用网上商店、移动支付、智能试衣等新技术,打造体验式购物模式。发展社区经济,在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发展共享经济,规范发展网络约租车,积极推广在线租房等新业态,着力破除准入门槛高、服务规范难、个人征信缺失等瓶颈制约。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文化、媒体和旅游等服务,培育形式多样的新型业态。积极推广基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城市服务,开展网上社保办理、个人社保权益查询、跨地区医保结算等互联网应用,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
3.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鼓励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发展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模式。
4.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全面量化健康生活新方式。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第三方在线健康市场调查、咨询评价、预防管理等应用服务,提升规范化和专业化运营水平。依托现有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5.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
(七)“互联网+”高效物流。
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网信办等负责)
1.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发挥互联网信息集聚优势,聚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鼓励骨干物流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搭建面向社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仓储、运输和配送信息,开展物流全程监测、预警,提高物流安全、环保和诚信水平,统筹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构建互通省际、下达市县、兼顾乡村的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建立各类可开放数据的对接机制,加快完善物流信息交换开放标准体系,在更广范围促进物流信息充分共享与互联互通。
2.建设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在各级仓储单元积极推广应用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仓储设施与货物的实时跟踪、网络化管理以及库存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货物调度效率。鼓励应用智能化物流装备提升仓储、运输、分拣、包装等作业效率,提高各类复杂订单的出货处理能力,缓解货物囤积停滞瓶颈制约,提升仓储运管水平和效率。
3.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加快推进货运车联网与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促进人员、货源、车源等信息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货车空驶率,提高配送效率。鼓励发展社区自提柜、冷链储藏柜、代收服务点等新型社区化配送模式,结合构建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加快推进县到村的物流配送网络和村级配送网点建设,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八)“互联网+”电子商务。
巩固和增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领先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流通、消费更加普及,标准规范、公共服务等支撑环境基本完善。(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1.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农资批发市场对接电商平台,积极发展以销定产模式。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着力解决农副产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冷链仓储建设等关键问题,发展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开展生鲜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试点,促进农业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发展。
2.大力发展行业电子商务。鼓励能源、化工、钢铁、电子、轻纺、医药等行业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推动各类专业市场线上转型,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整合资源,积极向供应链协同平台转型。鼓励生产制造企业面向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支持设备制造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融资租赁服务,鼓励中小微企业扩大电子商务应用。按照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大力推广电子招标投标。
3.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创新。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大数据资源,提升企业精准营销能力,激发市场消费需求。建立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建设电子商务售后服务质量检测云平台,完善互联网质量信息公共服务体系,解决消费者维权难、退货难、产品责任追溯难等问题。加强互联网食品药品市场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处方药电子商务销售和监管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利用移动社交、新媒体等新渠道,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
4.加强电子商务国际合作。鼓励各类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商发展,完善跨境物流体系,拓展全球经贸合作。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结汇等关键环节单一窗口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跨境权益保障机制,利用合格评定手段,推进国际互认。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管理,促进信息网络畅通、跨境物流便捷、支付及结汇无障碍、税收规范便利、市场及贸易规则互认互通。
(九)“互联网+”便捷交通。
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发展,显著提高交通运输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品质和科学治理能力。(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共同牵头)
1.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推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企业将服务性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多种出行方式信息服务对接和一站式服务。加快完善汽车健康档案、维修诊断和服务质量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2.推进交通运输资源在线集成。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等交通运输网络关键设施运行状态与通行信息的采集。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推广船联网、车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感知体系,提高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在线化水平,全面支撑故障预警、运行维护以及调度智能化。
3.增强交通运输科学治理能力。强化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利用大数据平台挖掘分析人口迁徙规律、公众出行需求、枢纽客流规模、车辆船舶行驶特征等,为优化交通运输设施规划与建设、安全运行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利用互联网加强对交通运输违章违规行为的智能化监管,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治理能力。
(十)“互联网+”绿色生态。
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逆向物流回收体系中的平台作用,促进再生资源交易利用便捷化、互动化、透明化,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林业局等负责)
1.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针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各类生态要素,充分利用多维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地图等技术,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扩大动态监控范围,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依托现有互联网、云计算平台,逐步实现各级政府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和大数据分析。
2.大力发展智慧环保。利用智能监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增加监测污染物种类,扩大监测范围,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机制,统一数据交换标准,推进区域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通过互联网实现面向公众的在线查询和定制推送。加强对企业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整理,将企业环保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完善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信息网络,提升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风险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3.完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优化逆向物流网点布局。支持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电子废物流向,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搭建城市废弃物回收平台,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加快推进汽车保险信息系统、“以旧换再”管理系统和报废车管理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互联互通,加强废旧汽车及零部件的回收利用信息管理,为互联网企业开展业务创新和便民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4.建立废弃物在线交易系统。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各类产业园区废弃物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现有骨干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逐步形成行业性、区域性、全国性的产业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在线交易系统,完善线上信用评价和供应链融资体系,开展在线竞价,发布价格交易指数,提高稳定供给能力,增强主要再生资源品种的定价权。
(十一)“互联网+”人工智能。
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创新服务,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培育若干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骨干企业和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活跃、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1.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建设支撑超大规模深度学习的新型计算集群,构建包括语音、图像、视频、地图等数据的海量训练资源库,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决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产品、工业制造等领域规模商用,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夯实基础。
2.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鼓励传统家居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集成创新,不断提升家居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创造新的消费市场空间。推动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设立跨界交叉的创新平台,加快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支持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发展和推广图像精准识别等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安防产品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3.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着力做大高端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提高移动智能终端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能力。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差异化细分市场需求分析,大力丰富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推动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智能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入应用,大力提升机器人产品在传感、交互、控制等方面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保障支撑
(一)夯实发展基础。
1.巩固网络基础。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组织实施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加快提升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能力,促进网间互联互通,大幅提高网络访问速率,有效降低网络资费,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使互联网下沉为各行业、各领域、各区域都能使用,人、机、物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增强北斗卫星全球服务能力,构建天地一体化互联网络。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加强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地址管理、标识管理与解析,构建未来网络创新试验平台。研究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体系,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试验验证平台。(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资委、网信办等负责)
2.强化应用基础。适应重点行业融合创新发展需求,完善无线传感网、行业云及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实施云计算工程,大力提升公共云服务能力,引导行业信息化应用向云计算平台迁移,加快内容分发网络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加强物联网网络架构研究,组织开展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跨行业物联网运营和支撑平台。(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负责)
3.做实产业基础。着力突破核心芯片、高端服务器、高端存储设备、数据库和中间件等产业薄弱环节的技术瓶颈,加快推进云操作系统、工业控制实时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解决方案以及高端传感器、工控系统、人机交互等软硬件基础产品。运用互联网理念,构建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用高效整合的技术产业集群,打造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网信办等负责)
4.保障安全基础。制定国家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升互联网安全管理、态势感知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实施国家信息安全专项,开展网络安全应用示范,提高“互联网+”安全核心技术和产品水平。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制度和网络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加强“互联网+”关键领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能力体系。重视融合带来的安全风险,完善网络数据共享、利用等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探索建立以行政评议和第三方评估为基础的数据安全流动认证体系,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安全。(网信办、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质检总局等负责)
(二)强化创新驱动。
1.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合作的“互联网+”产业创新网络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跨界交叉领域的创新平台,并逐步形成创新网络。鼓励国家创新平台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线开放,加大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网络化开放力度。(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2.加快制定融合标准。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引导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及推广。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应用的工控系统、智能专用装备、智能仪表、智能家居、车联网等细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不断完善“互联网+”融合标准体系,同步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增强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能源局等负责)
3.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加强融合领域关键环节专利导航,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与布局。加快推进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在线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服务模式创新,提升知识产权服务附加值,支持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加强网络知识产权和专利执法维权工作,严厉打击各种网络侵权假冒行为。增强全社会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推动建立“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局牵头)
4.大力发展开源社区。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和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形成的软件成果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开源。引导教育机构、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发起开源项目,积极参加国际开源项目,支持组建开源社区和开源基金会。鼓励企业依托互联网开源模式构建新型生态,促进互联网开源社区与标准规范、知识产权等机构的对接与合作。(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等负责)
(三)营造宽松环境。
1.构建开放包容环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制定实施各行业互联网准入负面清单,允许各类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领域。破除行业壁垒,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在技术、标准、监管等方面充分对接,最大限度减少事前准入限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深化电信体制改革,有序开放电信市场,加快民营资本进入基础电信业务。加快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改革委、网信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负责)
2.完善信用支撑体系。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推进各类信用信息平台无缝对接,打破信息孤岛。加强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资源在线披露和共享,为经营者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企业网上身份认证等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积累的信用数据,对现有征信体系和评测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3.推动数据资源开放。研究出台国家大数据战略,显著提升国家大数据掌控能力。建立国家政府信息开放统一平台和基础数据资源库,开展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改革试点,出台政府机构数据开放管理规定。按照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分级分类,推进政府和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公众和小微企业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商业价值,促进互联网应用创新。(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办公厅、网信办等负责)
4.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针对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加快“互联网+”相关立法工作,研究调整完善不适应“互联网+”发展和管理的现行法规及政策规定。落实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和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加快推动制定网络安全、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等法律法规。完善反垄断法配套规则,进一步加大反垄断法执行力度,严格查处信息领域企业垄断行为,营造互联网公平竞争环境。(法制办、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负责)
(四)拓展海外合作。
1.鼓励企业抱团出海。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支持和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互联网企业联合制造、金融、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率先走出去,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相互借力,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构建跨境产业链体系,增强全球竞争力。(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网信办等负责)
2.发展全球市场应用。鼓励“互联网+”企业整合国内外资源,面向全球提供工业云、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网络服务,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应用平台。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拓展海外用户,推出适合不同市场文化的产品和服务。(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3.增强走出去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及相关中介机构作用,形成支持“互联网+”企业走出去的合力。鼓励中介机构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信息咨询、法律援助、税务中介等服务。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与企业共同推广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以技术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和服务在海外推广应用。(商务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五)加强智力建设。
1.加强应用能力培训。鼓励地方各级政府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会提供互联网知识技能培训,支持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开展“互联网+”基础知识和应用培训。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信息咨询、人才交流等合作机制,促进双方深入交流合作。加强制造业、农业等领域人才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互联网技能培训,鼓励互联网人才与传统行业人才双向流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等负责)
2.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面身“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鼓励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能力设置相关专业,注重将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尽快引入相关专业教学中。鼓励各类学校聘请互联网领域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加强“互联网+”领域实验教学。(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等负责)
3.鼓励联合培养培训。实施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办学,推进“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深化互联网领域产教融合,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研究平台,建立一批联合实训基地。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和院校对接机制,鼓励企业在院校建立“互联网+”研发机构和实验中心。(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等负责)
4.利用全球智力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引进计划和鼓励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互联网+”领域高端人才。完善移民、签证等制度,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分配、激励和保障机制,为引进海外人才提供有利条件。支持通过任务外包、产业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全球互联网人才资源。吸引互联网领域领军人才、特殊人才、紧缺人才在我国创业创新和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网信办等负责)
(六)加强引导支持。
1.实施重大工程包。选择重点领域,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分步骤组织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重点促进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能源、服务、农业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发展改革委牵头)
2.加大财税支持。充分发挥国家科技计划作用,积极投向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融合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统筹利用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互联网+”相关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等。加大政府部门采购云计算服务的力度,探索基于云计算的政务信息化建设运营新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创新风险补偿机制,探索“互联网+”发展的新模式。(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网信办等负责)
3.完善融资服务。积极发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等对“互联网+”的投资引领作用。开展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创新试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国家出资设立的有关基金投向“互联网+”,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相关创新型企业的投资。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增信等服务,鼓励通过债券融资方式支持“互联网+”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开展产融结合创新试点,探索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降低创新型、成长型互联网企业的上市准入门槛,结合证券法修订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支持处于特定成长阶段、发展前景好但尚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与金融服务,加大贷款投放力度。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为“互联网+”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效融资支持。(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网信办、开发银行等负责)
(七)做好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互联网+”行动实施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切实推动行动的贯彻落实。联席会议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推进。建立跨领域、跨行业的“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发展改革委牵头)
2.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开展“互联网+”试点示范,推进“互联网+”区域化、链条化发展。支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先行先试,积极开展“互联网+”创新政策试点,破除新兴产业行业准入、数据开放、市场监管等方面政策障碍,研究适应新兴业态特点的税收、保险政策,打造“互联网+”生态体系。(各部门、各地方政府负责)
3.有序推进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完善服务,加强引导,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互联网+”,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拓展,相互借鉴“互联网+”融合应用成功经验,促进“互联网+”新业态、新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提高服务和管理能力。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的“互联网+”行动落实方案,因地制宜,合理定位,科学组织实施,杜绝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务实有序推进“互联网+”行动。(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国务院
国务院
2015年7月1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7 17:07
“互联网+”究竟会给教育带来什么?
在这个“互联网+”盛行的时代,互联网就像一束阳光,开始照亮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传统的线下培训教育机构纷纷依托互联网,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创业者们也开始积极探索在线教育。那么,互联网到底会给教育带来什么?
打破传统时空限制
众所周知,教育资金大部分是投放在一、二线城市的高质量的教学名校里,而这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孩子们而言,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互联网教育,最大化的实现了全球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比如,青春课堂这样的一个在线授课网站,它的主要模式是通过组织老师授课,吸引全国各地的学生在线听课。青春课堂的屏幕主要分为三块,老师在左上角,中间界面是老师演示的“课堂黑板”,右边是学生讨论区,学生可在讨论区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会一一做解答。
长期的教育资源不公平的现象促使我们丢失了很多本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人才。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资源限制,给今天正处在受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惊喜。
使学习变得轻松高效
现在很多课堂教学已经涉及到把知识可视化。知识可视化,即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方式理解一个抽象的概念。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不是单纯的将文字敲打在屏幕上,而是制作一个生动的、形象的图片。
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如果只是听课,它的课堂留存率只有5%,而视听结合则是20%;演示可以达到30%,这都属于被动式学习。当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时,通过讨论学习,留存率有50%;动手实践,留存率有75%,而教授于他人时,留存率则飙升到90%。所以,如果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去,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
举一个例子,有一位老师在讲勾股定理的时候,做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他做了三个正方形,里面分别装满了水。这就使中间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通过中间的流通器,水可以从两个小的正方形里流到大的正方形里。这样就可以推出a ?+b ?=c ?,这便是一种可视化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就是把抽象的逻辑跳跃,转变为具体的形象思维。孩子们容易理解,同时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真正实现有问必答
当下互联网时代,可以真正实现一对一的在线辅导。它改变了以往一位老师面对几十甚至几百个学生的授课模式。全面利用互联网打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帮助教师和学生自由地分配。无论是在线一对一教育还是直播课堂,老师和学生可以实现异地授课和实时授课。
还有,题库、在线答疑APP等软件,让学生的难题不再是难题。对于孩子们而言,无疑是身边多了一位家教辅导老师,可以随时随地,运用全球的学习资源。
运用互联网,可以用最先进的技术和师资帮助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水准,让我们的教育变得不再痛苦,让我们的孩子在快乐的环境里面去学到更为先进的知识,从而为我们的国家的教育公平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 互联网教育研究院院长吕森林)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7 17:11
“互联网+”来了,教师应该“+”点什么?
直到李克强总理说出口,许多人仍然不敢相信,充满互联网气息的行业热词“互联网+”真的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这意味着“互联网+”开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教育,毫无疑问也置身其中,挑战来啦,机遇也来啦!社会在变化,教育在变化,教师能不变化吗?让我们一起想象一下,未来教师需要“+”点什么?
“互联网+”到底是啥 ?
——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是这样说的: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究竟,“+”的是什么呢?“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作为这一概念的提出者之一马化腾如此解答。
形象点比喻,您可以这样认为: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互联网+传统百货卖场=京东;互联网+传统红娘=相亲网站;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互联网+传统交通=嘀嘀打车;互联网+传统新闻=新媒体;互联网+通讯=即时通信……很重要的一点是,互联网与各行各业之间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提升关系。
“互联网+”教育=?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互联网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巨大推力,同时也是变革教育的一大契机。
互联网+教育,也是业界人士认为的“互联网+”时代到来的重要应用!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逐渐与教育紧密相连,它正在用“智能”的力量重塑教育的形态。
变化着的学生,也预示着这一时代的快速到来——正如中国教育报《奔跑吧,智慧教育》所言,“95后”、“00后”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更喜欢技术,更依赖网络,更习惯于碎片化的学习。
那么,究竟应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教学方式?5年后、10年后、20年后,您站在怎样一个课堂里?
给您举几个例子吧!
课堂形态被打破,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
慕课盛行,在线教育成为“互联网+教育”的重要形态之一。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
课堂游戏化,玩儿着游戏就把课给上了
上课啦,学生完全置身于一个游戏场景,不同的知识点融入游戏,闯关、协作、互动……不亦乐乎地就把课给上完了!
教育更智慧,私人定制成常态
有多少人是因为偏科跟名校擦肩而过的?因为课堂上,老师给所有学生讲的都是一样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课都不同!
数据化管理,教师与数据产生化学反应
还要人工改卷子?还要人工算分数?互联网+时代是这样的——不仅这些活儿全部智能化,学生的特点、弱点会被大数据快速细致地分析,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互联网+”时代,老师究竟要“+ ”点什么?
外界的急速变化需要教师能力与思想的提升,以下几条小妙招,老师们不妨看一看!
“+”点包容:以开放心态看待互联网+教育的时代
互联网教育时代,网络资源的便捷性与丰富性不言而喻,而这些优点最终都成为学习中强大的力量。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各科的电子作业,进行快速的数据分析,一个学生的各学科学习能力图,立即生成啦!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在平板上的答题进展,随时知道哪些问题成了学生的难点呢!
在线教育、MOOC、电子书包……也都会得到更广阔的开展。美国、韩国、新加坡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例如,美国推出一个比较有智慧技术含量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可以生成27亿条个性化学习路径。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老师们怀有一颗包容的心吧,不要拒绝,不要恐惧,大胆地让孩子去接触网络,也让自己去拥抱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吧。
“+”点新意: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力量
互联网时代的课堂仅仅是充满未来感的教室和先进的硬件设备吗?
错,更重要的,是教师们的创意!
上海的一位语文教师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三百字团”栏目,发表学生的作品。出乎他的意料,学生都很爱读同伴的作品。不仅如此,校长、其他教师、家长都能看到这些作品,并会把学生的作品分享到朋友圈。慢慢的,孩子们以能在微信上发文章为荣。一个老师,结合新技术,创新了他的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熟悉新技术、应用新技术,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是否能使创意与技术“真结合”!
“+”点真实:从“输送”到“代入”,让教师回归真实本性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代言人。在学生眼中,老师们被贴上了“数学”、“语文”、“英语”的标签,因为老师们往往只见“知识”不见“人”,学生看不到教师最真实的那一面,师生之间的所有交往都发生在“知识”的传送带上。
然而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当教师与学生以相同的“学习者”身份出现时,教师必然需要回归真实本性。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这要求,教师呈现成多的真性情、呈现更多的鲜明态度,才能让教育更生动,成为无法被技术取代的教师。
“+”点个性:教师本身才是最好的课程
“我喜欢讲政治的宋树岐老师和讲流行病的董兆举老师,可以集中精力从头听到尾。”“喜欢安娜老师,喜欢学近代史了呢!”“高中的时候就是因为喜欢美术老师而喜欢美术课。”这就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因为老师,爱上这门课,相信这是不少人都有过的体会经历。
现在,学校课程正在努力走向具有“这一所”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去选择想学习的课程内容。
也许不久的未来,学校的每一门课程内容都会与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更紧密融合”,成为这一位教师的“个性课程”,并赋予具有这一位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合体”,而学生不仅仅是在选择课程内容,更是在选择一种价值认同。
“+”点用户思维: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学生的需求
“翻转课堂”就是用户思维的一种体现。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教师讲、学生听)翻转过来,让学习者针对知识点和概念进行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问题。作为学校,必须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要理解学生的需求,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有学生的认同,单向的教育是不完美的。
同时,教师要有根据学生用户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育教学的本事哦!
“+”点数据思维:从数据中认识学生
以前我们也有很多数据,比如平均分、优秀率等,而利用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挖掘,教师很有可能有能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微观表现,如:他在什么时候翻开书,在听到什么话的时候微笑点头,在一道题上逗留了多久,在不同学科课堂上开小差的次数分别为多少,会向多少同班同学发起主动交流,等等。
据了解,北京十一学校的一位老师,就在研发弹幕教学,课堂联网,学生手持平板,随时通过网络发表感想和疑问,同步显示在课件上。课上,老师可以及时调整课程,课后,老师可以根据数据的统计和挖掘,对课堂难点和学生特点进行精确分析,让人大开眼界!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老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个学生,学校能够更好地进行决策,教育将变得更加科学。所以老师们不妨也多点数据思维,让自己能够通过量化的手段,通过数据更加科学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吧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7 17:12
唐鑛:“互联网+”本质是做减法 马云曾说过,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想、一种管理。如果你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开放、平等、协作、去中心化的思想来看待,去重新审视你的组织、企业、学校,审视你的员工、学生,审视你提供的教育产品。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你会发现自己完全变了,从一只土鸡变成了一只凤凰。
现在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连接化的时代。我们在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与亲戚朋友之间都有连接,但是那个时候的连接不会产生宇宙般的爆发力,但如今却不一样了。互联网使人们可以快速“超车”,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世界游戏规则的制定。这也是信息经济时代我们遇到的最大机遇,因为那里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及客户基础。
事实上,“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把渠道简化,把教育管理环节简化,把所有的中间环节简化,让每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实实在在地明确自己的定位。在教育领域,如果我们采用阿米巴模式(一种将组织划分为“小集体”,自行制订计划,独立核算,持续自主成长,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主角的经营模式),让每一个团队主动讲未来的愿景,讲未来的考核目标,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学生、学校和机构之间不应该是讨价还价的关系,而应该是事业合伙人,是背靠背的关系,共同分享成就。只有如此,教育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7 17:13
袁振国:课堂、学校、教育需重新定义 到目前为止,教育依然是互联网大环境下反应最落后的领域之一。但是在未来,互联网一定会给教育带来一番新的景象,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手机、平板电脑已广泛使用,无线网络发展迅速;第二,云技术的出现可以使大量数据存储在云端供随时下载使用;第三,互联网可以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这就是目前人们热议的大数据;第四,机器学习可以重复所有机械化的行为。
教育正处在革命性变革的前夜。第一是时间的突破,人们可以选择任意时间来学习;第二是数量的突破,清华大学的MOOC据说最多时在线人数有100万;第三是内容的突破;第四是方式的突破,教师可以与学生随时沟通探讨;第五是体制的突破,小学、中学、大学、继续教育、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等壁垒,在互联网中都将被突破;第六是人际关系的突破,人们可能不认识、不见面,但是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在互联网时代,什么叫课堂,什么叫学校,什么叫教育,这些都需要被重新定义、重新思考,这就是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的机遇。
面对机遇,教育工作者该如何主动利用它?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第一是从教到学。我们以往认为教育教学应该是以教带学,教学内容是主体,但是现在已进入学习的时代,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主的时代。原来的教育发起者、组织者,在新的背景下充当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功能,这些都将改变;第二是师生互动。互联网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行为发起者,事实上,学生在许多方面已经成为知识的拥有者及教育行为的发起者,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置;第三是个性化。目前,我们的教育处于“班级社会”时代,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迅速普及知识,但是最大的代价是遏制了个性发展,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将成为可能。总体来说,教育是一个接收的过程,但是这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创新。互联网时代如何让人具有创造性,这是教育面临的第四个挑战。教育从根本上来说,要促进人的成长、人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让教育回归到促进人的发展上,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作者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8 10:16
担心在线学习会颠覆传统教育是杞人忧天 马得清
在线教育真的会颠覆学校传统教育吗?我认为不能。我认为,“在线教育”是夸大其词的表述,其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线学习”。所谓“在线”就是让学习者通过网络途径学习知识。在线学习就是这样一种依赖于互联网的人机学习系统而已,其功能十分有限。它最大的功能就是用现代技术手段包装课程,如把学习内容设置成PPT,把教师的讲解录音、录像,通过互联网视频技术整合,供学习者在客户端通过技术操作学习,有的收费有的免费。在线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以网络化的面貌呈现,便捷便利、随时随地让学习者学习。
然而,在线学习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根本无法改变教育的本质和教学的本质,也无法把所有的课程都网络化、视频化。譬如,无论这种在线学习技术如何发展,也难以把音乐、体育、美术以及需要做实验的物理、化学、生物这样的课程网络化,更不能把社会实践课程网络化。
人类的教育活动总是要通过一定的经验课程、艺术教育课程、体育课程、科学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等等课程来完成。人类只有通过学校教育均衡地实施这些课程,才能以人为本,发挥出这些课程综合育人、促进学习者有个性地全面发展的功能,才能实现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相长。这是由教育的本质、教学的本质及其全部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而不是由在线学习这种技术方式决定的。
可见,说在线学习将颠覆传统教育那肯定是夸大其词,而担心在线学习会颠覆传统教育则是杞人忧天。我们必须正视现代技术对教育教学辅助作用的局限性和有限性,必须正视教育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和使用现代技术造成的一些教育教学问题,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才是真正的教育。
其一,我们不妨从五部门下发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实施方案看在线学习的所能和所不能。
日前,来自新华网的消息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五部门近日联合下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比例达50%以上;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方案提出,通过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覆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五部门下发这样的方案,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为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而绝不是为了让在线学习颠覆传统教育。
我们知道,教育要均衡发展必须要有很多条件,譬如,布局均衡,硬件均衡,师资均衡,课程资源均很,等等。然而,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实在不是一夕一朝的事情,期望一蹴而就,那是很不现实的。
然而,从可能达到的速度看,有一个条件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提高实现均衡的速度,这个条件就是依托互联网优势发展在线学习技术和恰当地运用这种技术手段。譬如,我国乡村学校普遍缺乏优质的师资资源,虽然通过优质的师资进乡村学校是解决乡村学校优质师资缺乏的办法之一,但是这并非长久之计。从目前各地开展的城乡教师交流活动看,效果并不明显,反倒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教师交流需要花费更高的费用,会给地方财政增加负担;如果管理缺失就会导致交流流于形式;还会带来教师住宿问题和家人分离问题;等等。但是,从教育技术发展看,在线学习恰好可以依托互联网这种技术,以此整合优质师资主导的课程资源,然后通过网络设备向一切需要这种资源的学校输送之,这样,很多乡村学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快捷便利的在线学习从中受益。
我认为,五部门之所以联合下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正是因为看到了在线学习在信息技术上的传播和使用优势,看到了在线学习这种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方式的快捷和便利,而并非想拿在线学习技术取代传统教育。
这当然说的是在线学习的好的一面。然而,再好的在线学习效果也难以与师生面对面的传统教育效果相比。在线学习是以知识传播技术化为手段的单一的知识化教学方式,目的是为了学生随时随地快捷便利地学到知识;而传统教育则是以人为本的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式,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
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的目的具有综合性,不只是为了获得知识,还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学校组织和社团系统交往、如何与教师交往、如何学习与同学相处、如何体验集体学习生活、如何学习克服困难、如何发展兴趣爱好和个性、如何学会选择人生方向,等等。一句话,学生将来是要走进社会的,传统的学校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社会化前的综合人际关系教育,特别是学校通过课堂所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发展学生情商的教育,非常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非常有助于学生将来做合格的公民,而这些恰恰是在线教育所不能的,因为在线学习技术的输出方式主要是单一的知识学习的技术化过程,而非学校教育全面育人的综合化过程。尤其是,在在线学习技术人机互动环境里,一边是冰冷的机器,一边是孤零零的手握键盘的学生,这种学习者个体和在线学习之间的冰冷的人机关系非常有害于学生真实的社会化成长,这也是在线学习难以克服的弊端。
由此可见,在线学习不可能颠覆传统的学校教育。充其量,在线学习只是现代教育中的技术手段而已,它没有颠覆传统教育的功能。
其二,我们再从《光明日报》的报道看专家对在线学习功能的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认识。
继五部门下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后,紧接着,《光明日报》刊登题目为《MOOC、翻转课堂等相继推出在线教育会颠覆传统教育吗》的报道。报道说,近年来,随着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在线教育产品的推出,“随时随地,想学就学”成为口号,甚至有业内专家表示,在线教育将“颠覆”传统教育。但也有专家强调,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
这说明,即便是在专家圈内,他们对在线学习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变化趋势也是持有不同看法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认为“在线教育(学习)究竟会不会颠覆传统教育”就是一个十分值得讨论的话题。而我赞同在线学习不能取代学校教育的观点。
我想,既然有人断言在线学习将颠覆传统教育,那我们就必须首先要弄清楚颠覆的内涵,即搞清什么是颠覆,因为这样我们的讨论才会有明确的逻辑前提。
什么叫颠覆?所谓颠覆就是指颠倒、倒翻,也就是我们口语中所言的倾覆和推翻,从而使得原来的事物灭亡。可见,一种事物要颠覆另一种事物,必须要改变原来事物的性质。也就是说,在线学习真的要颠覆传统教育,就必须对传统教育实际造成强烈的冲击并使之彻底改变,使得传统教育的本质发生变化。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改变事物的本质就是颠覆,譬如,用科学的思想认识引导人们改变非科学的错误的思想认识就是颠覆,日新学说就是对地球中心论的颠覆。再譬如,量子力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之为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就是因为它从本质上颠覆了经典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在描述微观世界系统时的理论错误,彻底刷新了人类研究微观世界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手段,等等。那么,在线学习到底颠覆了什么呢?难道颠覆了教育的本质?
我个人认为,在线学习并没有改变教育的本质,只是改变了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形式、途径、手段和方法,因此,从本质上说,目前已经存在的在线学习并未能颠覆传统教育,而担心在线学习颠覆传统教育也就是杞人忧天。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活动,也就是通过学校不同的课程、有计划有目标阶段性地系统地培养和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和质的规定。培养人的活动不是单向活动,而是综合性的互动活动。这种互动活动集中地充分地体现在教学本质上。
教学本质是什么?我国古人在《学记》里早有精辟的总结——就是教学相长。什么是教学相长?所谓教学相长就是通过学校培养人的活动让学生得到发展,同时也让教师得到发展,这正是教育教学活动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教学过程失去了师生、生生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活动,教学还怎么相长?
我认为,在线学习虽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学习途径和方式,但是其单向技术输出的方式恰好违背了教学相长的教学本质。而这,也正是在线学习“机器教学”最大的软肋,是其自身过分依靠技术而无法改变的巨大缺陷。
当我们把一种所谓优质课程资源通过技术整合发布在互联网上之后,确实给学习者带来了快捷便利、随时随地自由选择学习的好处,然而,当无数学习者面对冰冷的机器时,意味着学习者丧失了交流的可能,尽管他(她)可以再操作一遍,从头学起或者只选择难懂的地方再看再听一边,但是这不是交流。任何先进的机器也难以把人机交流系统变成以人为本的师生、生生交流过程。如此一来,学习者如何学会在交流中砥砺思维、学会在交流中尊重对方、倾听对方的意见呢?
我认为,从教育的本质方面看,在线学习的存在和发展不可能改变我们的教育本质,准确地说,它只是培养人的活动的一种现代化手段而已。而从教学的本质方面看,在线学习充其量只是借用互联网便利于学习者学习知识的技术活动,而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活动。
其三,人类发明的一切技术都是工具手段,尽管这些工具手段可以不断复杂化,说到底还是不能代替人类丰富多彩的以人为本的传统教育。过分强调在线学习在培养人的全部活动中的作用,实际上已经背离了教育本质以及教学相长这一特定的教学本质。
“在线教育”的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线学习”,所谓在线就是让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知识,在线学习就是这样一种人机学习系统而已。
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角度说,互联网是一种可以普遍实现人机关系机制的网络技术,而在线学习只不过是利用这种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快捷便利、随时随地学习知识的一种技术手段而已,其教育功能是十分有限的。也就是说,人类可以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和开发设计出在线学习工具,这种工具的主要功能就是让学习者实现网上学习知识的可能,但是难以对学习者实施全面的教育。而且,无论这种技术如何发展,也难以把像音乐、体育、美术、需要做实验的物理、化学、生物这样的课程网络化,更不能把社会实践课程网络化,可见,所谓“在线教育”实在是冒用了“教育”这个概念。
难道不是吗?一切技术手段都有其局限性,都不是万能的。试图让“在线”发挥出取代学校传统“教育”的功能、进而颠覆传统教育,本身就是痴人说梦,或者是为了买卖所谓的在线学习产品而故意做夸大其词的广告而已。
试图让在线学习取代传统教育,这一天是根本不会到来的。因此,说在线学习将颠覆传统教育那是夸大其词,而担忧在线教育会颠覆传统教育确实则是杞人忧天。
互联网是一种人机有限互动技术,在线学习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说,所谓在线“教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准确地说,所谓在线教育实际上只是在线学习知识的学习新途径而已。
在人的各种社会活动中,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特殊活动之一,具有自身的活动规律。换言之,一切教育都具有其自身的规律,这种规律中既有经验规律,也有科学规律,更有实践规律和实验规律。如果我们把教育活动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就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工程。这种复杂性不仅表现在施教过程中,也表现在受教过程中。而从目前看,借助互联网的在线学习技术手段还十分有限,根本无法代替传统教育这种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工程的所有功能。
人类的教育活动不管多么复杂,总是要通过一定的经验课程、艺术教育课程、体育课程、科学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科学实验课程等等课程来完成。人类只有通过学校教育均衡地实施这些课程,才能发挥出这些课程综合育人、促进人有个性地全面发展的功能,才能实现教育过程的教学相长。这是由教育的本质、教学的本质及其全部活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而不是由在线学习方式决定的。
其四,从近年来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技术化倾向看,过分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产生了必须令人反思的副作用。任何技术手段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有限性。我们是否由此联想到在线学习的局限性和有限作用呢?
本来,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的目的是为了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技术手段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譬如,当教师讲到世界上的人种知识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向学生直观地呈现不同人种的肤色和分布区域,以及更清晰地阐释人种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教育学生从小形成人种平等的正确理念;当教师讲到某些英语句型知识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更清楚、更准确地呈现这些句型的结构、朗读语调语气;当教师在讲到某个历史事件的时候,可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来截取历史纪录片的片段,让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当教师在讲述某个新闻故事的时候,可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完整地呈现这个新闻;当教师在讲到某首音乐作品时,可以通过视频课件向学生呈现这首音乐作品的演奏实况;当教师在讲到某个分子结构模型时,可以通过视频课件向学生呈现其人工设计的动画效果;等等。这样的做法无疑会打破时空限制,将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情景呈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声、有形、有色、有动态的教育,对教学过程起到形象化、直观化的作用,是许多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整合教学资源,化繁为简,从而吸引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使得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多媒体课件技术的使用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课程类型和课时类型,在某些课程的教学中更是不能使用。譬如,上体育投篮课就用不着多媒体,做水的电解实验就用不着多媒体,指导学生背诵古典诗词也用不着多媒体,等等。这足以说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和适用是有明显的局限性的。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我们的学校教学中、尤其是在不同层次的教学竞赛中,但凡上课,但凡开展教学竞赛就一律课件化,但凡评课都要首先看教师会不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而不顾某类课型、某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否真的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
从教师角度说,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经导致一些教师患上了多媒体教学依赖症。一些教师但凡走进课堂就得有课件,一旦离开多媒体课件,就难以把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课堂。长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变得很机械,打开电脑、插入U盘、操作多媒体设备,也使得一些教师失去了教学思想,失去了教学方法,甚至出现了板书归零的现象。至于教师上课应有的人文气息和声情并茂,也开始消失了,师生之间应有的互动交流也消失了。特别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一些长期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教师一旦离开课件就不知道该怎么上课,心里就发慌。
从学生角度说,长期在充斥着多媒体的教室里学习,由于一切都直观、形象、音频化、视屏化地般呈现在眼前,导致一部分学生想象力的下降,领悟能力的下降、抽象思维能力的下降,课堂记笔记的能力下降。
这些情况是不是说明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呢?是否在说明传统教学中教师恰当的精炼的讲解是一种必须?是否说明传统教学中教师有条理的板书也是一种必须?是否说明师生交流等传统的教学要素应是一切技术手段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呢?是否说明过分依赖技术手段教学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的不负责任呢?特别是,当一些课件内容一闪而过时,学生还有机会自主思考、自主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吗?
中小学如此,大学更是如此。《中国青年报》曾经这样报道过某大学教师使用课件的教学情景:“大四生许阳给他的大学语文课老师起了个外号叫孔乙己,因为这老师总给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感。上课时,他先是打开电脑和投影仪,端坐在讲桌后,抑扬顿挫地对着电脑把课文吟诵一遍,然后把全班的花名册拿出来,一个个点名让同学站起来解释文章的意思,照例是不抬头,间或从镜框下瞅同学们一眼。一堂课过去,PPT也没见翻上一页”。某物理教师每次上物理课,基本就是照着PPT念。这个老师的PPT准备得倒是很充分,除了一般PPT上会有的大纲、概念外,连详细的公式推导都列全了。可上课时,她从不跳出PPT内容一步,随着屏幕转换,她飞快的语速让不少跟不上节奏的学生都昏昏欲睡。最后大家没人愿意听她的课,她就每节课都点名,最后一节课还要签到点名。学生说,“像这样讲课,我们自己拷份PPT回去看不就够了吗?”这种不是老师自发设计的PPT教学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老师上课所使用的PPT,很多都制作简单死板,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还要传播老师的思想,这就要求老师上课要有主体性,要个性化教学。目前,很多学校不顾教学实际需要,把教师运用PPT等辅助设备教学的能力作为考核老师的一项重要指标,无疑让PPT教学泛滥成灾,也无疑使得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失去了个性、思想和精神的灵魂。
一句话,现代教育需要现代技术作手段,但是教育教学不能过度技术化。
结合以上陈述和分析,我认为,不管现代技术如何加快发展,不管在线学习如何与互联网有机融合,任何在线学习最终都只是一种网络化学习方式而已。它绝不可能颠覆教育本质,也不能颠覆教学本质。它所能的十分有限,他所不能的则远远大于它所能的。在线学习将颠覆传统教育那肯定是夸大其词,而担心在线学习会颠覆传统教育则是杞人忧天。(马得清)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8 10:16
光明时评:在线教育是传统教育的补充而非颠覆
教育显然不能单纯只是知识的传递,传统学校中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具有在线教育无法替代的巨大价值。 据《光明日报》12月11日报道,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音译为“慕课”)等在线教育产品的推出,“随时随地,想学就学”成为口号,甚至有业内专家表示,在线教育将“颠覆”传统教育。但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却说,传统教育与去电影院看电影有一个共通之处——体验,而这个功能是在线教育无法做到的。 客观而言,在线教育相比传统教育具有不少明显优势。在线教育方式灵活,不必局限于一时一地,学生可根据情况自由调节,充分利用一些碎片时间“充电”。在线教育提供的课程也更丰富,学生选择的余地大,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一般只能被动接受,通过在线教育,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教育的方式。 由此,一些观点以为,随着今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技产品的进一步普及,传统教育迟早要被在线教育颠覆,甚至传统的学校将会消失,老师和校长也会失业。特别是近两三年,在线教育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体现得越发明显,“颠覆论”听起来似乎言之凿凿。 历史上新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冲击并不只有在线教育。以印刷术为例,印刷术在当时也是一种新技术,印刷术使图书大量出现并唾手可得,图书馆藏书也不断丰富,但并没有颠覆传统教育,而且还促进了传统教育的大发展,并让图书成为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和组成部分。 在线教育亦如此。教育显然不能单纯只是知识的传递,传统学校中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具有在线教育无法替代的巨大价值。学校教育除了授课外,还能够启发、鼓励、安慰学生,分享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同学、班集体和学校的关心与温暖,这对学生的心智发展非常重要。这些是在线教育技术难以实现的。 之所以难言在线教育颠覆传统教育,还在于我们把孩子送到传统的实体学校中进行教育,不仅是让他们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让他们与其他师生互动,形成社会化的关系。这种社会化关系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尤其是在大学里,学生与老师和同学交往所形成的真实的、牢固的、深厚的情谊会让人受用终身。如哈佛、牛津、北大、清华这些一流大学,同学和校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而在网上大学里形成的社会化关系网则脆弱很多。 因此,在线教育应成为传统教育的补充,而不是颠覆。学校教育可以主动吸收在线教育,弥补传统教育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短板,扩大知识的传播范围,也可以避免授课时“吃大锅饭”的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二者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得益彰,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胡乐乐) |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8 10:24
本文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第8期P15-18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1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The Essence and Practice of MOOCs,
Micro-class and the Flipped Classroom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秋月
【摘要】“慕课”这种源于美国的新的教学形式,目前还不能完全翻转中小学的实体课堂。“慕课”和“微课”的实质是“接受性学习”而不是“探究性学习”,与实体课堂相比,只是翻转了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如果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如果把微课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会把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变为单一的看视频,教师也不能做到“以学定教”。所以“慕课”和“微课”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主流,它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适于家长辅导孩子;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等。
【关键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 实质 应用
目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其来势之猛,大有颠覆传统课堂、迎来课堂教学革命之势。这种源于美国的教学形式,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如山东省昌乐一中宣称是省内第一家“慕课学校”,从2013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在初一、高一各取两个班进行翻转课堂实验。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也于2013年7月颁布了“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的探索,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9月成立了慕课中心,并组织了高中、初中、小学慕课联盟(C20MOOCs),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甚至有的专家放言:“慕课将翻转基础教育课堂”,“将来可能一门课就是一个优秀教师上课,别的都是辅导员”,教师未来的选择就是“当讲师还是当辅导员”。
“慕课来袭”似乎使人们看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慕课”真的能翻转中小学的传统课堂吗?“慕课”与“微课”的实质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如何?其适用范围是什么?“翻转课堂”会成为今后课堂改革的主流吗?
一、“慕课”翻转的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并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本质。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学生在家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慕课”强调的是用“微视频”(微课),区别于传统的一节课45分钟的网上教学或“空中课堂”,每段视频不超过15分钟,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分解难点,力求保持学习的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提倡由过去的“接受性学习”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的“慕课”推广者强调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先学后教”,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和翻转。事实上“慕课”所提倡的“先学”已不是新课改意义上的“先自学”,而是“先听课”。所谓“先学后教”,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学课本,并特别强调在课堂上自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再进行点拨。而现在的“慕课”是“先听课”。学生在家里或课外不是自学课本,而是观看教师的讲课视频。学生不用自己探究,教师把重点和难点都进行了分解,甚至对课文的分析或对例题的解题步骤都讲得很具体,学生只用做练习题就可以了。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同的是:过去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现在是在家里听老师讲课,只是换了个时间和地方,翻转的是时间和地点,但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实质。新课改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也被翻转回了接受性学习。其实,慕课的本意是为缺课学生补课用的,而不是提倡大部分学生都用这种方式学习。“慕课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成人的高等教育,而不是基础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慕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不风风火火,而是相对保守。”
我们现在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先让学生自学课本,而不是先听老师讲解。学生自学不会的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小组合作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来解决,大家都不会的再由教师点拨来解决,老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教师讲多长时间、讲什么,不是根据课前的预设,更不是事先录制好微视频,而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教”。教师在课堂上只讲学生不会的、不对的,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老师讲。而现在的慕课是根据教师的预设,并不知道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学会了什么、不会什么,又回到了接受性学习的老路上去了。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推导、求证得出结论,建构知识。所以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而慕课所倡导的“微视频”,虽然教师在视频中也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但这种探究并不需要学生的独立动手动脑,是观看教师的“探究过程”。更不用说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会直接看问题的结论,没有耐心去看老师的推导探究过程。
二、“慕课”与“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翻转课堂”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这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强调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的地方强调小学低段课后零作业,中学的课后作业每天不超过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虽然各地的具体规定不同,但减轻学生课后作业是大势所趋,这里的课后作业不仅指复习作业,也包括预习作业。如果每节课课前都让学生在家自学15分钟,中小学一天6-7节课,至少要有5节新课,就需要观看75分钟的“微课”,这还不包括学生看后理解消化和做练习的时间,更不包括中学生必要的课后复习作业,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先生说:“从现在的慕课现状来看,有人认为可以实现基础教育的课堂翻转,大量的知识可以放在课外通过网络来自主学习,但是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有悖教育伦理的——在课程标准高度统一和考试模式极其单一的情况下,让学生大量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势必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也认为:“某些慕课还不如说是应试教育课堂搬家,应试教育精致化、普及化。”
其实“翻转课堂”在我国已不新鲜,有些学校已开展了多年的“翻转课堂”实验,只是没有强调用“微视频”。如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是部分翻转,山东省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和昌乐二中“二七一教学模式”是完全翻转。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前自学部分,一部分是课上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完基础知识,课上先检测学生自学部分,然后师生共同探究难点部分。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完全翻转课堂模式则是在课前让学生学习课本,课上主要是讨论交流、展示。
现在有的寄宿制学校声称不是让学生在家看,而是在自习课上看,好像没有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实际上这样的学校已经大大延长了学生一天学习的时间,自习课虽然教师不讲课,但学生看老师的“微课”还是等于教师讲课,只是换了个形式和时间。我们提倡学生预习,但不提倡“过度预习”,过度预习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不管什么教学形式,都要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为前提条件。我们说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向课堂40分钟或45分钟要效率,而不是向24小时要成绩。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保证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落实国家中长期规划中所提出的让学生了解社会、动手实践,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现在有些学校的翻转课堂是课前忙自学,课上忙表演,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另外,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材“一标多本”,一门学科一个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有多种版本,各地用的教材版本不统一,教学进度不统一,也使“慕课”不能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形式而同时运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同一年级的学生,更没法实现“一门课就是一个优秀教师上课,别的都是辅导员”的理想目标。
即使是同一版本同一进度,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水平不同,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教学进度进行,这样有可能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事实上现在很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很严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而这是“慕课”和“微课”那种统一制作的方法所做不到的。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指出:“所谓名牌中学教案,在其他学校用甚至西部地区用,那么教师还有作用吗,教育还需要考虑班级情况吗?教育需要当面交流,课堂是不可复制的,这都是教育常识。”
三、把“微课”用于课堂教学,并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的学校提出:我们不让学生在课外看“微课”,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而是在课堂上看老师课前制作的微视频,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检验这种做法的效果,笔者也观摩了一节用“微视频”(微课)教学的高中政治课。
这节课是学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在45分钟的一节课上老师播放了7段微视频,其中2段是补充的生活中的案例,5段是教师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授和归纳。课前备课组进行了集体备课,分工录制了微视频,在课上播放的5段分析教材的微视频也是不同老师录制的,目的是分担工作量。每个老师上课时都可以使用,做到资源共享。上课的老师还特别强调因为录制微课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大大加重了备课的工作量。所谓“微视频”就是“课件加旁白”,不出现老师本人的画面,一是录制简单,二是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不断的插播“微视频”,如对基本理论的分析,对知识的归纳概括,都是通过播放微视频来解决的。在播放微视频的时候,老师站在一边,与学生共同看着屏幕上的课件,听着自己讲解的声音,俨然成了旁观者。在课后的反思和研讨会上,听课的老师提出了许多问题:“既然老师就在现场和学生面对面,为什么不直接用课件给学生讲解,而让学生看自己课前录制好的视频呢?难道课前老师录制的声音比现场讲解更生动吗?”整堂课老师像一个视频播放员,师生之间的现场互动减少了,老师在微课中的讲解也是课前预设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现场生成的。当老师一脸麻木的站在一边听自己的录音时,整个课堂显得单调乏味。有一位听课的老师毫不客气的说:“这实际上是穿上现代化外衣的接受性学习”。讲课的老师感觉自己费力不讨好,显得有些委屈。本来学校对于这种改革充满了希望,打算购置设备制定措施在全校推广,由于课堂效果令人失望,学校领导也只好决定“等等再说”。
现在有的学校每个学生发一个平板电脑,让学生在课堂上看老师的“微视频”,这种做法也值得思考:既然在课堂上师生都在场,让学生看老师的的视频与现场讲课有什么不同,仅仅是让学生们感到新鲜吗?上海市教委的倪闽景先生认为:“这种做法又太资源浪费——好容易学生们在一起上课,结果各自低头在电脑前学习,就失去了课堂教学最宝贵的交流和沟通的资源。”这个观点与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不谋而合,钟教授认为:“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智慧碰撞……没有思维碰撞,教育就无法完成。”
四、“慕课”及“微课”的积极作用与适用范围
我们说“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并没有忽视“慕课”和“微课”带来的积极作用。“慕课”和“微课”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的,其积极作用不能低估。它首先表现在优质资源共享和自学的灵活性上。目前传统课堂的小班上课,由于一个学校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一些优秀教师所教的班有限,别的班的学生没法享受优秀教师的资源,更别说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大。多年来屡禁不止的择校问题,与其说是择校,不如说是择师。虽然优质学校的硬件设施好于薄弱学校,但家长更看重的是优质学校的师资水平。而传统的手工式的教学方式,再优秀的教师也只能教几个班的课,不可能让外班外校的学生享受到这种优质资源。俗话说“庄稼种不好误地一年,学生教不好误人一生”。如何发挥优秀教师的讲课资源,“慕课”和“微课”可以部分的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慕课”不能完全颠覆传统的实体课堂,不能代替老师在课堂上的现场点拨和指导,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
通过“慕课”可以募集到许多优秀教师的讲课课件,这些优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分析、对课堂教学的设计都是难得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学习借鉴这些优秀资源,一方面会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借鉴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为微视频不同于过去网上的课堂实录和优秀教案,它是以PPT课件的形式配以教师的讲解,对教师的备课能起到直接的启迪借鉴作用。
2. 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
在课堂上同样的授课时间,学习困难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教师也没有时间专门去照顾这些学生。过去靠课堂笔记难以复现教师讲课的情境,现在有了微视频,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可以反复观看,加深理解。还可以根据“慕课”提出的练习题进行变式练习,确实有助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
3. 适于家长辅导孩子
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想辅导自己的孩子苦于不能了解教师的讲课进度和要点,也有的限于文化水平觉得辅导不了。现在有了“微课”,家长在家也可以反复观看,首先自己明白,然后检查和辅导自己的孩子就方便多了。甚至家长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上班的地铁上或中午休息时间下载观看老师的微视频,提前学习,回家辅导孩子时做到心中有数。
4. 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再扎实过后不复习也会遗忘,而学生在复习时如果能够观看老师的微视频,会加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会复现老师讲课的情景,激活记忆的细胞,提高复习的效果。所以老师在课后可以把自己的微视频放到网络上,供学生复习时参考。
5. 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
有些学生因病因事缺课,过后找老师补课,一是老师不可能有时间及时给学生补课,二是老师补课时也不会完全像在课堂上讲课那么具体。如果有了“微视频”,学生即使在外地,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老师的“微课”自学,及时补上所缺的课程,使“固定学习”变为“移动学习”。现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比较普遍,携带方便,都能实现这种移动学习。
6. 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
中小学生每年的寒暑假时间都比较长,除了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外,一般老师都会布置一些预习和复习作业。如果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事先录制一些“微课”帮助学生预习或复习,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当然,用于预习的视频要区别于教师讲课的视频,不然又变成了“先教后练”的接受性学习。
总之,对于慕课、微课这样的新生事物,我们要积极研究和实验,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既不能盲目追风,轻易“翻转课堂”,又不能一概排斥,忽视现代化手段带来的积极作用。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1-3 23:35
中华教育改进社举办论坛畅议“教育+互联网“前沿问题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究竟给教育带来怎样的变化?2015年10月31日~11月1日,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教育+互联网高峰论坛”,一线教学管理者、专业研究人员、公益组织成员、社员代表及互联网企业人士近200人围绕此主题以学术报告、开放演讲、圆桌对话、互动问答等方式进行了专业深入讨论。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老师致辞
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家勇老师主持会议
在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家勇老师的主持下,本次论坛正式拉开序幕。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储朝晖在“互联网教育的话语权势与博弈”的报告中认为,当下的“互联网+”传播确实存在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现象,教育更需要理性迎接互联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校管理、课程与教学以及互联网对学生学习与评价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为互联网给教育带来最深刻的变化是话语主体和话语权的变化,使次优乃至劣质教育资源的主体失去话语权,教育本身不断地改进才能适应变化的需要。
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项贤明老师作“Internet在教育领域的深层意“报告
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贤项贤明教授从历史潮流、人与物意义层次、人与人主体际关系以及互联网对教育对机遇与挑战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互联网与教育的关系,他认为互联网促进文化权利不断下移,是人类进步的基本逻辑,互联网联的不仅是物,更是人,互联网带来了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千万不要忽视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意义。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作”互联网对主流教育的重构“报告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从教育资源的整合、互联网对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方面阐述了“互联网对主流教育的重构”问题,并从教育制度层面进行了深入等探讨。
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公众考试研究院院长张勇老师作”学生学业与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对互联网教育的影响“报告
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新教育研究院新评价与考试研究所所长张勇阐述了信息时代和全球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育+互联网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影响。国务院参事汤敏先生用他在各地的实践案例说明慕课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展示了运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与成功案例。
中华教育改进社社员著名主持人评论员朱煦老师向沪江网首席教育官吴虹女士颁发纪念杯
储朝晖理事长和国际学分银行董事长黄亚辉先生
教育公益机构精英群集
沪江网首席教育官吴虹女士、国际学分银行董事长黄亚辉先生等多位特邀嘉宾则从企业在互联网+浪潮下如果进行互联网教育的尝试做了精彩展示。映山红资本创始人储小星则从人的认知的角度畅谈教育对人的影响,要警惕全民一窝蜂搞互联网+而忽略教育的本质。中国教育科学院副研究员张杰夫阐述了拟态环境下城乡教育的互联互通问题,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国教师慕课学院专家谢新英就教育信息化如何促进教育教学创新进行了探讨,新家长研究会会长陈代驹介绍了中小学慕课本地化的实践,互联网教育研究院院长吕森林畅谈传统教育机构转型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的储东亮展示了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施“零作业批改”的探索与实践,有效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负担,同时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论坛还就如何运用互联网开展教育公益展开了圆桌对话,进行了互联网教育实践成果展示。并就教育+互联网达成共识,全社会都需要理性应对互联网浪潮,教育需要不断地因应改进,其中最关键的是学校要回归学习的本质,从重视塑造转向真诚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1-25 02:23
山东青岛:“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年)
2015-11-17 青岛市人民政府
为大力拓展互联网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青发〔2015〕8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互联网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支撑发展和引领创新作用。
(二)基本原则。
1.顶层设计、优先发展。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重点,从体制机制上切实保障基础设施优先建设,财政资金优先投入,公共资源优先配置。
2.统筹规划、均衡发展。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整体规划,把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作为重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3.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探索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改革创新,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
4.应用驱动、持续发展。以教师和学习者的现实需要为导向,开发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8年,青岛市建设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全面建成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形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联网学习环境,全面提升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全民信息化素养,形成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二、重点工作
(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奖励推动、优胜劣汰的资源共建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基础性资源,鼓励企业与各级各类学校合作建设辅助性学习资源,鼓励师生自主开发特色数字教育资源,制定资源审核、奖励、评估、淘汰等机制,保障资源数量与质量。通过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使用者自主选择的方式,拓展资源应用主体的选择空间,促进数字教育资源整合汇聚,开展“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形成有效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市教育局、各区市政府牵头,市财政局参加)
(二)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将教育信息化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的保教模式和课程体系,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强化家园良性互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互联网为支撑,创新中小学课堂教学环境,变革传统教与学的关系,培育和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主动学习、个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索运用三维、模拟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情境,鼓励教师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建设青岛特殊教育数字化教学系统,为特殊教育学生开发适应性的数字教学资源。(市教育局、各区市政府牵头,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参加)
(三)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支撑教育管理改革。建立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交换标准体系,实现与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数据互通。逐步实现相关数据在政府各部门间开放共享,为教育管理与改革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建立覆盖全体学生与教职工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电子校务系统。完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市教育局、市电政信息办牵头,市财政局、各区市政府参加)
(四)全力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终身学习需求为导向,加快汇聚以微课为代表的特色学习资源,搭建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终身教育在线学习系统,为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等高校,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和“青岛全民学习网”建设,建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探索实施网络学习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满足学习者多元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加快实现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推进青岛市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青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大数据等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开放学习资源服务。(市教育局、市广播电视大学牵头,市财政局、各区市政府参加)
(五)做大做强教育信息化产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制定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采取基金、税收优惠等特殊扶持政策,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扶持一批服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骨干企业,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建设数字化教育装备产业园和综合服务市场,促进形成新的教育信息化消费需求。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信息化交流合作,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产业博览会、高端论坛等活动,引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市成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区。(市教育局、市商务局牵头,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各区市政府参加)
1 2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1-25 02:24
三、重点项目 (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实施教育城域网核心网络升级改造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中小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市教育局、各区市政府牵头,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参加)
2016年,建成教育城域网核心交换枢纽机房,主干网络带宽达到40G。2017年,教育城域网骨干带宽达到100G,区市分中心实现40G带宽接入城域网,每所中小学实现10G带宽接入城域网,城域网连接互联网总出口带宽不低于20G。2017年,全市幼儿园均实现光纤入园,并完成相关信息化设备配备工作。2018年,全市中小学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85%的中小学实现电子书包、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教学应用的实践探索。
(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制定与国家各类教育平台标准规范相衔接、符合我市实际的统一数据规范和交换标准,建立统一的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建成包含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智慧校园和“三创”教育4个平台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市教育局牵头,市财政局、各区市政府参加)
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6年,全市中小学师生基本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拥有满足学习需要的丰富的网络数字资源。
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2016年,完成学籍、人事、学校资产等主要教育管理系统的接入。2017年,基本完成对市级所有教育应用系统的整合,并实现与区(市)、中小学各类系统的互联互通。
建设智慧校园中心管理平台。2016年,启动智慧校园中心管理平台建设,开展校园一卡通应用,实现对各校智慧校园系统的统筹管理和数据汇总。2018年,全市中小学均开展校园一卡通应用,并探索一卡通延伸至其他社会服务中。
建设“三创”教育公共服务平台。2016年,建成“三创”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投入使用,为“三创”教育活动提供网络服务和学习空间。
建设大数据分析系统。2017年,实现相关数据自动归集,建立学生成长、学校管理、教育决策等主题数据库,并建立数据深度应用机制。
(三)教育资源汇聚共享工程。围绕学习型社会建设需求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际,以建设微课资源与优课资源为重点,整合数字教育资源,形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实时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库。(市教育局、各区市政府牵头,市财政局参加)
2016年,建成青岛教育数字资源开发中心,汇聚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的优质微课资源和优课资源。
2018年,针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对资源的不同需求,汇聚多方力量,整合共享1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配套资源。建成中小学信息化学科工具及应用系统。
(四)智慧校园建设工程。以开展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活动为引领,以完善升级“同步课堂”教室、移动终端和智能管理一卡通等设备为重点,创设能识别学习者特征、感知学习情景、提供合适学习资源与便利互动工具的智慧校园环境,建构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发展性评价和学习分析机制。(市教育局牵头,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区市政府参加)
2016年起,试点并推广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3D模拟、游戏化学习等教育创新手段融合于教育教学当中,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学习方式。
2017年,中小学均实施以3D打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提高“三创”教育实效性。
2018年,全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环境实现全覆盖;职业教育学校仿真实训室等智能化设施覆盖率达60%以上。建立各级各类智慧校园课题协作体20个以上,汇聚智慧校园应用典型案例100个以上。
(五)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市、区(市)、校三级网上研训一体化应用系统,以制定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标准规范为引领,以信息化综合应用能力考核为保障,实施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全员培训计划和农村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市教育局、各区市政府牵头,市财政局参加)
实施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全员培训计划。2016年,启动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并针对不同对象制定配套培训考核机制。到2018年,培养一大批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应用管理人才,培养100个教育信息化创新教师团队,建成100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
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2016年到2018年,每年支持100所农村薄弱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牵头,会同市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财政、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和各区市政府,建立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负责研究协调、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重大问题。加强统筹规划,将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和战略重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鼓励各区市政府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政策保障。制定保障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配套政策,对影响全局的重大项目实施全市统筹;制定激励机制,吸引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等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相关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为实施“三创”战略营造良好环境。(市教育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各区市政府参加)
(三)落实经费投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经费保障机制。市本级和各区市财政要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资金投入力度,重点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干部及骨干教师培训、农村薄弱学校信息化建设等。建立市本级财政与区(市)级财政分担机制,统筹建设同步课堂教室、3D创新实验室等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各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信息化资源配置、优质网络课程建设、运行维护和技术培训等。坚持市场导向,制定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的教育信息化消费政策。(市教育局、各区市政府牵头,市财政局参加)
(四)做好技术服务支撑。完善技术人才培育引进机制,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网络管理员等专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青岛市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导。鼓励探索“互联网+教育”运行服务新机制,引入第三方服务和运营模式,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力量,构建市、区(市)、校三级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市教育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市政府参加)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1-25 02:25
北京15位校长勾画十三五 互联网+打造智慧教育
2015-11-12 北京晨报
未来学校什么样?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到,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北京未来学校什么样?海淀教委相关负责人和15位校长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勾画未来学校的蓝图。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李有毅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大写的人
进行中的北京教育综合改革,给十二中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十二中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李有毅校长表示,未来学校将从办学目标、文化建设、学生培养、教师成长、学校管理、班子建设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规划,着手开展十三五工作。
围绕课程建设,学校将发挥幼小初高一体化办学模式,着力建设王牌学科组合,研发精品特色课程,建设序列化、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围绕学生培养,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学术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大写的人;围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班子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执行力,打造一流教师团队和干部团队;围绕教育模式,加强走班化教学和行政班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行分层分类相结合的选课走班制,加快校内外教育、国内教育的融合与贯通,在国外开设海外课堂和交换生培养,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围绕办学模式,实行集团化+集群化办学模式,深入研究集团化办学带来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重大变革,加强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将学校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质化、特色化、现代化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育集团。
面对信息化对教育的冲击与挑战,加强学校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建设云课程、云课堂,不断提高“互联网+教育”、创客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建设智慧课堂、智慧校园。
朝阳区八里庄中心小学校长肖燕华
做家长满意的学校“八里庄中心小学在‘十三五’期间将持续打造让家长满意的学校。”八里庄中心小学校长肖燕华介绍,近两年来小学采取就近入学,不允许家长择校,原来可以选择择校的孩子没有办法去名校了。2009年9月,八里庄中心小学整合三所老校迁入新址办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学校,在未来五年的时间学校力争成为家长满意的学校,家长更乐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
另外,学校将持续围绕“精彩教育,幸福成长”的办学思路,重点依托主题博物馆、精致课堂“6+3”、七彩学生社团等项目建设,使“博文化”不断彰显,“精彩师生”不断涌现。学校确立了争做朝阳区素质教育示范校,北京市文化建设先进校、争做老百姓心目中的特色学校等中长期发展目标。学校开发实践了“精彩1+1”师生评价体系,确立了“让孩子们生活在博物馆中”等特色发展项目。美好的愿景引领着师生快速成长,人人绽放着自己的精彩。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校长王泽旭
变“课堂”为“学堂”
工美附中“十三五”期间将继续遵循“惟道是从”的核心理念,在校训“形神兼备,术道兼修”的指导下,进一步实施精品发展战略,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努力实现“办国际化、现代化美术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深入挖掘潜能,依托美术特色开辟多元途径,努力办好附中班、国际班和与清华美院联合培养的统筹班,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艺术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倡导全校教职工用心做管理,用情做教育,落实“一体两翼”思路,即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坚持文化课与美术课并重。启动第二次课程改革,变“课堂”为“学堂”,进一步研究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推进工美五步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等,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在美术专业发展方面,跳出传统的素描加色彩的教学模式,倡导理论与技法并重、写生与创意并存的原则,将速写与创意纳入核心课程,把现代构成艺术的理念融入基础教学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现、思考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北京市同文中学夏伟平
六维打造学生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上任不到1年的校长,北京市同文中学校长夏伟平可谓马不停蹄。对于学校、学生发展,他主打“可持续”牌,并制定六维指标,在接下来的“十三五”期间,学生将具备可持续学习能力、学校将成为可持续校园。
本学期,学校重新确立办学思想——可持续学习领航幸福人生。由此,六大维度将做支撑,分为可持续学习能力、可持续课程、可持续生活方式、可持续校园、可持续社区和可持续管理。什么是“可持续学习能力”?夏伟平解释,听说读写是学习的基本要素,但学校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合作、表达、评价等5项可持续学习能力。比如,在信息收集方面,课堂将一改“先讲后学”的固有模式,转而先由学生查阅资料等自主学习,通过提炼总结再听老师讲解。可持续课程则将作为这种学习能力的支撑。比如在社会实践课程中,学校会要求学生实践中运用这些能力。“前一阵子,学生到颐和园,我们让他们现场采访外国游客,这就是在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可持续教育不仅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更重要的是着眼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学校在未来5年甚至更远时间内,将推行并实施的模式。
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
形成“无边界”的课程架构
作为史家教育集团的带头校,史家小学的“十三五”规划不再拘泥于自身,而是站在整个集团的立场上通盘考虑,通过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每个师生的成长提供无限可能。总体来说,“十三五”期间,史家集团要着力做好三件大事。
一是继续推动“集团化”,把集团发展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通过内化标准,外化体制,让各项工作都有共同的方向、目标和呈现状态。“史家教育集团是在盟、贯、带多校区相互集成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模式,我们不是合伙关系,各自独立,而是要‘集成’一个新的生命体,实现真正的一体化。”王欢校长如是说。
二是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传统的“领导型”成长路径,即职位、职称之外,为那些有学术影响力和教育思想的教师搭建平台,让他们得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十三五”期间,史家教育集团将致力于教师群的培养,计划推出180名领袖教师。其中,既包括有情怀、有使命感的教育家,也包括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级教师和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领导群。史家不设门槛,只要是潜力股,学校就愿意为他搭建一系列平台,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三是构建更加丰富的课程体系,形成“无边界”的课程架构,让学校课程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充分满足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给成长无限可能。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成为一个阳光、自信的活生生的人。
朝阳区平房小学校长李洪海
品牌特色融入全学科
平房小学校长李洪海介绍,现在学校非常重视课程建设。楹联教育是学校的一个品牌特色,和其他学科有一些融合,但是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在“十三五”期间学校要通过特色教育楹联文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和其他学科进行深度结合,在课堂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特色建设让孩子们来了解中华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李校长介绍,现在学校也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带着孩子们一起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楹联歌,学校用楹联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的12个词诠释出来,编辑成歌谣,每天中午学生们诵读楹联歌。
华师一附中朝阳学校校长苏远东
实现理想学校“我是2011年到的这个学校,那个时候学校就提出了一个发展目标,称为三六九发展目标。”华师一附中朝阳学校校长苏远东说:“第一个三年是到2014年,要实现满意课堂,从2014年末和今年上半年的评估报告和家长、老师、学生的调研来看,这个目标学校已经基本实现了。现在正向着第二个目标前进,就是实现满意学校,前期工作首先要有满意的干部和满意的老师这两个前提,今年学校会主要做这两个事,从明年到2017年,后面的这两年的核心工作是要做到五个满意,干部满意、教师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第三个三年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理想学校,这个学校在最初创办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共同的愿景,就是用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
“华师一附中朝阳学校是一个新建校,我的观点是特色立校。”苏校长说,特色发展通过三条线完成,分别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壮、思维健全。在“十三五”期间学校要实现三个特色,第一个是心理培育方面在朝阳区成为特色校,第二个是体育这方面的工作要成为特色校,第三个思维训练课已经成为了特色校,后面学校要上更高的平台。
朝阳区十八里店中心小学校长陈春红
打造素质教育窗口校“学校通过‘十三五’努力把十八里店小学打造成素质教育的窗口校。”陈春红介绍,学校“十二五”是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所以“十三五”期间努力打造成窗口校,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群众的满意度。从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从师资队伍培养方面,提高学校软实力;第二个是丰富学校课堂建设的内涵;第三个是彰显学校的特色建设,形成朝阳区乃至北京市的一个品牌;第四个是走科研兴校,内涵发展之路;第五个是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现在,学校采取了星级评级体系,分为红星、蓝星、绿星、紫星四个等级。例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老师都会给学生一枚红星,集够一定数量学生可以到老师那里换礼品。
八十中学实验学校康营分校校长赵保现
重要的就是做好两件事“经过3年的磨合,八十中实验学校康营分校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期。”八十中实验学校康营分校赵保现校长认为十三五期间,学校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两件事。
首先,以八十中的“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育人理念渗透教师心中,实现文化引领,继而凝聚教师团队。其次,完善学校科研建设,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为此,学校为老师们请来了名师进校园给老师们进行专业引领;带着教师们走出去深入到名校里,开拓教师们的专业视野。
“学校的发展决定因素是教师,教师成长了,学校也就成长了。”赵保现校长表示,十三五期间,通过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开展,学校名师数量将大幅增加。“打造三至五名市级骨干、近二十名区级骨干,实现学校教师队伍的‘脱胎换骨’指日可待。”
同时,赵校长还表示,学校将立足于科研兴校的基础上,持续打造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品牌特色。并以现有科任教师为主导,社会资源为补充深入开展学生综合实践研究,让学生真正受益。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校长徐向东
学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
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办学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小学成绩一直位居西城前列、中学成绩已跻身市级示范校行列。“即将迎来的十三五,我们觉得肩上担子更重。”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校长徐向东表示,随着学校的办学质量保持高位运行,学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在确保规模的基础上坚持质量成为学校十三五的重要任务。
“紧抓各学科建设不放松,将成为学校提升办学的新常态。”徐向东校长认为。为此学校语文学科课程建设融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凸显人文阅读特色;数学学科课程建设融入生活实践,突出思维能力拓展特色;英语学科课程建设融入生活实践应用,体现重视听说能力特色;建立完整的语数英学科课程结构体系和内涵建设方向,确保语数英学科教学整体质量。
“为成就学生精彩人生,学生综合素养也得长抓不懈。”徐向东校长介绍,体育继承游泳传统特色,开展武术特色实践;科技借助翱翔雏鹰项目,以“科学探秘”为课程特色,向北京市科技金鹏校迈出新征程;艺术以金帆合唱团为引领,继续保持艺术教育北京市乃至全国一等行列。确保体育、科技、艺术学科质量和特色,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工大附中英才分校校长靳玉文
通过阅读来深化教育
工大附中英才分校校长靳玉文介绍,学校在“十三五”期间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个努力打造书香校园,通过阅读来深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学习。第二个是努力打造一个开放的校园,比如,专家走进校园、老师走出去培训,家校合作、大学联动等,通过校园开放,能够让学生真正走到教育教学的前沿,能够融合更多的先进教学理念,这样对学校才能不断的提升。第三个是提高学校的和谐度,打造和谐校园,和谐才能够稳定,和谐是发展的一个基础。
今年工大附中英才分校成为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会秉承平稳过渡、资源共享、分校而治、各有特色的原则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目前学校已经开展了小学和中学老师的交流机制,像老师之间共同教研,同学科体系的相互了解等,未来学校将更加深入地探讨幼小衔接。
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校长张华礼
打造多元课程体系
相较于学苑小镇式的学校建设,张华礼校长认为应该全面塑造学校“软实力”才能更好地与之匹配。因此学校下一个三年规划的重点就是“软实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包含五个方面。即多元课程体系的打造、智慧课堂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水平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及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有温度的学校的塑造”。张华礼校长表示。
据介绍,多元课程体系的打造以语文学科为课程教材改革为突破口,编制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教材体系。通过分层、分类、分项教学改革,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智慧课堂则以学情为根本,以发展学生深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核心素养是以创新德育活动内容与形式,结合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队伍建设是以各种评比活动为手段,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教师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温度的学校即是依法治校,加强制度管理,通过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创建温馨校园。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1-25 02:26
“互联网+教学”迈出重要一步
2015-11-06 北京晨报
腾讯QQ家校.师生群推“作业”功能
11月3日下午,腾讯QQ家校.师生群分享会在北京召开,为在场嘉宾全面介绍了QQ家校.师生群以及独有的“作业”功能。会议以“高效智能沟通无限”为主题,邀请腾讯战略发展部助理总经理陈书俊、QQ家校.师生群产品负责人魏亚民、北京教科院基教研究中心副主任詹伟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主任罗丹、批改网和易题库等合作伙伴的CEO以及教育界和互联网界代表人参加此次会议,大家就“互联网+教学”、家校互动方式、教学方式进化论等议题展开讨论。作为QQ群开放后在教育领域的试水,QQ家校.师生将实现教育交流一体化。
首推作业功能,促进家校沟通无缝对接
“‘互联网+’正在席卷一切,连接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陈书俊表示:“K12也需要有更多的技术与创意进来,让沟通更加高效智能。”
作为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市场,教育行业亟待更多的技术与创新。家长、学生与教师的沟通问题始终是教学上的一大难题。如何减轻三者之间的沟通成本也是QQ家校.师生群关注的问题。“家校.师生群正是为实现高效沟通,实现教育交流一体化而开发的。”魏亚民介绍到,“家校群卷入了老师、学生和家长,与其他群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互动’,当一份练习题布置在群里,同学们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的成绩排行榜,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间的互动效应,这一点在口语朗读类的作业中将会变的特别突出,也很好的激发学生自主朗读英语口语的热情。”
此外,QQ家校.师生群中实现多媒体作业布置方式,即老师可以下发语音、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并在线作答提交。不仅如此,QQ家校.师生群还具有一键提醒功能,对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集中提醒,还能一键提醒家长查阅。
罗丹表示:“一直以来,作业都是连接家庭和学校的重要纽带,是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由于作业选题耗费精力、信息传达滞后等因素,作业并未得到应有重视,也未发挥其真正作用。
QQ家校.师生群的功能极大提升了三者的沟通效率,教师和家长双方以作业为纽带,可以即时了解学生作业进展状况,实时在线沟通交流,真正做到家校沟通无缝对接。
群开放试水教育领域,合作伙伴协作共赢
QQ家校.师生群还利用群开放,接入优质第三方题库,教师可以从题库中快速组题,学生在线提交后自动批阅。据介绍,现在已经接入易题库、语智通等第三方,甚至能够借用QQ的语音功能,在线提交语音朗读作业,并实现英语语音的批改矫正,不仅能大幅提高教学效率,也减轻了教师工作。
群开放在教育垂直领域取得的初步成功,与腾讯QQ以前的群积累密不可分。数据显示,2002年QQ群发布当年,用户数量就突破百万,到2013年推出基于移动侧的社群服务——兴趣部落后,基于QQ群基础上的垂直化需求日益增长,仅家校的沟通群就已经有几百万个。如此庞大的社交基础、拥有良好使用习惯的用户,让沟通处于高效运转状态。
而对于合作伙伴来说,群开放带来的更是多方的共赢。易题库CEO武星宇认为,两者合作可以把易题库的优质内容推送、分享给更多的用户,高活跃高粘度的QQ群用户,也为易题库带来更多的大数据积累,为今后的内容优化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放眼大数据,推动个性化教育
未来,QQ家校.师生群还会智能评估学生在线提交的作业,利用大数据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变成可观的数据分布。通过对用户使用频次和使用效果输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全面分析使用者的学习状况,最终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QQ家校.师生群还将搭建教师资源共享平台,鼓励教师分享最新的一手教学资料,推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共享。
根据用户数据,还可以深入挖掘用户使用习惯,不断推进合作伙伴题库的升级。詹伟华指出,未来的数字化、信息化教育应该更加开放与公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不仅是K12的教育,在其他阶段教育都是如此。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1-25 02:30
教育信息化的“江苏模样”
2015-10-20 中国网
“当堂测试结果很快就能显示出来,可以立即针对分层情况进行讲解。”“上课的情况可以自动录成视频,传到网上教研平台,供专家和其他教师评课。”在谈到“信息化”给自己教学带来的便利时,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的教师们兴奋地告诉记者。
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这种延续了上百年的教学“老三样”,如今,在江苏许多城市的中小学课堂上,正在被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手段渗透、融入改变。
“信息化是‘挡不住的趋势’,是现代教育的革命性因素之一。”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2015年,江苏全面启动智慧教育工程,涵盖智慧教育环境提升工程、智慧教育资源共享工程、智慧教育应用融合工程和智慧教育人才培养四大重点工程,形成了“‘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教育新范式。
信息化颠覆传统课堂
今年5月,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召开,会议期间,苏州“未来教室”项目应邀参展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在“未来教室”中,黑板被显示屏取代、书本被平板电脑取代、教室四周摆放着6块触摸式一体机、4台人影捕捉摄像机、10多台垂挂电话筒,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录像或直播。基于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的未来教室,可以跨班际、校际甚至国际进行交流。
据了解,《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7年)》计划在3年内全市建成“未来教室”200个,未来教室建设列入市政府事实项目,将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由投入驱动向应用融合发展转型。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经历变革,它带给师生全新的体验,带来更有趣、更高效的课堂。
打开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学习平台,其中不仅有创新创业、高职语文、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等校本课程,有艺术导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网络课程,甚至还有现代礼仪、工程力学等名校公开课。
“网络学习平台共有70多门课程,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菜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主任李春华告诉记者,系统中还配备了大学英语、实用英语等资源,供学生们下载,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据了解,常信院的在线学习平台还建成了14门基于mooc模式的学习课程,不再安排课堂教学,在线学习人数超过8500人,另有11门课程正在上线。
“‘好的吃不饱、饿的吃不好’一直是传统课堂难以突破的难题。”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史品南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3年,学校高一数学教研组首先“试水”引进“教学诊断系统”,为高一年级500多位学生、八套课练或测验进行“问诊把脉”。
“随意点开一套已经完成的试卷分析界面,便可清楚地呈现全班作答情况,均分是多少、错误率高的题分别是哪些、某位同学的知识掌握薄弱点是哪里。这样一来,老师不但能同时看到所有同学的情况,还可以随时随机抽样、随时发现,从而做到个性化教学,继而因人施教。”史品南说。
在沈健看来,“教育信息化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可以推动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可以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可以汇聚海量知识资源,教育信息化正在以全新的面貌‘颠覆’传统课堂。”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目前,江苏省中小学生机比超过6: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98.6%的普通高中、96.9%的初中、90.5%的小学建成校园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苏南地区许多学校实现“班班通”,苏州所有公办幼儿园实现“园园通”,江苏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基本上达到了信息化条件网络化、教学内容数字化、教育管理智能化的要求。
悉数近年来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变化,常州觅渡桥小学校长吴毅十分感慨:“信息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产物,要跟上现代化经济发展步伐,这是势在必行的,迟做不如早做,我们乐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0年,觅小被批准为“常州市首批数字校园实验学校”,探索数字化学习的“e课程”和“e课堂”项目,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学习平台进化课程网络化处理,以及把传统课堂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可以通过网络、账户灵活方便地创建虚拟教室,教师能网络化备课并能网络化执行全部教学过程。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扩大,会打破学校对教育的垄断,网上教育、混合学习等各种各样的非正规教育的发展,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新技术所带来的交流互动、个性化服务和灵活的学制将使学校获得新的生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表示。
传统的城乡交流是线下运作,比如把优秀教师派到薄弱学校,成本高,见效慢,而且稳定性不够。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则成为拉平城乡教育差距的一列“高铁”。
扬州江都区吴桥中学地处革命老区吴桥镇,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无论在师资和生源结构上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2011年,该校与文津中学结成对子学校。如今,借助微格教室、视频会议室等技术手段,吴桥中学的学生可以同步观看文津中学的课堂,并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实现了异地同上一节课。
“除了教学,我认为城乡结对还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学校‘教有余而研不足’的问题。”文津中学副校长邵伯春说。借助城乡结对,吴桥中学的教师可以登录“文津中学网络教研空间”,参与集体备课、在线评课、专题研讨三个平台,求得文津中学“四导四学”的真经。
自2009年,扬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全市共有城乡网上结对学校118组,结对学校总数达416所,结对实现100%全覆盖。各地网上结对不断出新的本土化的“金点子”、新型网络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网上结对学校的跨市跨省连接……在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上已然形成独具特色的“扬州模式”,并走在全国前列。
信息化打造育人新途径
“作为这个变革时代的班主任,我们所关心的事情也许并不仅仅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真的要想一想我们该如何选择?怎样充分挖掘和利用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使之发挥更为深远的德育功能?”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的赵霞老师经常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0天了,教室总有一个位置是空的,在没有金宇中的七(5)班,思念在不断的蔓延……究竟发生了什么?他还好吗?”这是一堂以班级内真实故事为背景的主题班会。赵霞告诉记者,“同学们把金宇中妈妈从发现病灶到住院开刀期间所有上传在班级QQ群的一条条心路历程进行梳理并制作成PPT进行展示,通过一段金宇中的讲话视频传达了他的现状和对同学的关心。”
可以说,这堂课就是“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课,赵霞老师的探索和实践把“班队课”翻转过来了,这让原本空洞说教的德育资源真正成为孩子们自主健康发展的成长资源。在她的尝试下,以“数字化班集体的成长探索”为主题开展德育工作,并从小组建设融合数字化、课程发展走进数字化、家校沟通步入数字化、主题活动迈向数字化等几个方面入手,把班级打造成了一支“高度自治”的学生团队,现在该班级每天开设TED晨会课,从选题到交流讨论均由学生“包办”。
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交流谈心、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则别出心裁地将德育工作搭上了信息化快车,利用新媒体“微常信”发挥优势立德树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条题为《三位头发都去哪了》的微信,让常信院金亚白、吕明、吴立新三位“光头”老师,被全校师生所熟识。微信讲述了三位老师从教20年间,从年轻时的浓密秀发,到现在脱发、谢顶的故事。新的学期,吕明惊奇地发现,上课缺席的明显减少了,同学们上课也认真了。
“产生这样的变化,我们不能确认一定是那条微信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文章让师生间的信任度、亲密度增加了。”学院党委书记邓志良表示,用一种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育人”,传递正能量,才能抓住老师和学生的心。
未来教育在互联网等技术的作用下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学校和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质。“无论哪个方面,我们都应该相信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技术路线,实现每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真正让‘人’成为教育的目的。”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