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从学情出发:语文教学应然的诉求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6 18:27
标题: 从学情出发:语文教学应然的诉求
从学情出发:语文教学应然的诉求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小越镇中心小学 林志明
什么是好的教学?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或许,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完满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好的教学一定是基于学生的立场,一定是以学生的感受、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成长为考量依据的。如果背离了这个立场,脱离了这个依据,那么,任何教学都将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课改的共识,也是语文教学的常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实施教学活动时,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出发,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切的教学方法,做到因学设教、顺学而导。如果舍弃学情,纯粹就文学文,那么,即便有再多的教学理念、再好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学也难免陷入“教”与“学”两层皮的尴尬境地。
一、学情:构建有效教学的基石
2009年,中央教科所对全国8个省31个区县的18600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学业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在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门学科中,合格率最高的是数学,占78.3%,其次是科学、品德与社会,分别为71% 和67.3%,而语文的合格率最低,仅为62.8%。另外,有近30%的学生语文成绩处于基本合格水平,即对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三十多年前,吕叔湘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那段著名的论述:“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三十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语文教学依然“少、慢、差、费”,依然“高投入、低回报”?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学情意识淡薄,没有真正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进行教学预设和课堂实践。
如一位教师教学字母“ɑ”。她刚一出示教材上的图画,许多学生就发出“ɑ—ɑ—”的声音。这时,教师把脸一沉,立即把图片藏到身后,等学生安静下来才拿出图片,然后引导——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ɑ—ɑ—
师:老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医生在给小孩子看病。
师:医生在给我们看嗓子时,让我们发什么音?
生:ɑ—ɑ—
师:图下的这个字母就读……
(还没等老师说完,学生又读开了。)
师:看看谁的嘴巴最严,听老师读。
(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
在这一案例中,尽管教师精心创设了导入情境,但整个过程却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状态视若无睹,甚至当学生说出“ɑ”时,这位教师仍急着回避,让学生“假装不懂”。出现这样的“怪现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将教材的逻辑起点当成了学生的现实起点。如果教师在课前能注重学情分析,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能顺学而教,比如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然后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发出“ɑ”的声音,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母。这样,既承认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又利用了一年级学生愿意表现的心理,教学效果自然会大不一样。
可见,好的教学一定是基于学情、基于学生的整个生活状态和生命处境。只有立足于此,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否则,即使教师口吐幽兰、舌灿莲花,学生也难免被沦为教师表演的道具。
二、学情:设计教学预案的起点
教学设计是一项创造性劳动。传统的教学设计讲究“三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而“三备”之中又以“备学生”为第一要务。毫无疑问,教师对学生“吃得越透”,对学情把握得越充分,在教学中就越能准确找到学生真实的起点,越能引发学生的共鸣。遗憾的是,时下一些教师在设计教案时, 往往“一味地迷恋于自己之所好而一往无前,一味地宣泄个人的情怀而一泻千里,一味地为展示自身的风采而一心挥洒,全然不顾儿童的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和情感特点”(周一贯语)。对此,特级教师薛法提出了“三不教”原则,即凡是学生已经读懂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教;凡是教师教了学生也未必懂的,不教。教师真正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学生读不懂的地方,以及学生读不好的地方。
例如,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我通过学情探测发现,不少学生觉得文中有些语句读起来特别拗口,如:
◇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
……
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阅读感受,一方面是因为本文写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在语言风格、语言习惯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读老北京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地域特点、文化特色上或难免会有一种陌生感。基于这样的学情,在预设教案时,我将读通这些难读、易错的语句作为本课教学的目标之一。
在学情探测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不少学生对课题存有很大的疑惑,如:“课题中的小圆点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把三个不相干的词语合在一起?”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课题,产生这样的困惑也在情理之中。于是,我根据学生的问题设计了这样的教学——
1.这个题目与你平时见过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
2.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样的小圆点?(如“三·八”妇女节、马克·吐温、《清平乐·村居》等)
3.了解间隔号。
①用在节日、纪念日的数字中间,隔开月份与日期;
②用在少数民族或外国人的名字和姓氏中间;
③用在书名号内,隔开书名与篇名;
④用在文题中的并列词语中间。
4.读着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5.小结:“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三个完全不相干的事物,作者却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这样的题目充满了诗情画意,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由此可见,教师在预设教案时,应当从具体的学情出发,将着力点放在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的“学”上,而不是如何彰显自己的“教”上。借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也就是说,教师在走进课堂前,首先需要探明的是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看到了“冰山”的哪些部分,哪些部分是学生的“视觉临界点”,哪些部分则是需要师生一起潜入水底才能发现的。真正有效的教学应当是教师带着学生从“视觉临界点”出发,不断向水下未知领域探索和发现。所以,这个“视觉临界点”就是教学的起点。只有找准了这个起点,语文教学才不至于脱离根本,迷失方向。
三、学情:一笔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有人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不一样的风景。”的确,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知识经验、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情趣爱好,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学语习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感知与感悟也各有不同,而这,正是一笔最鲜活、最宝贵、最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教学《麻雀》一课时,很多学生对“猎狗为什么会后退?”“‘我’为什么要唤回猎狗?”“老麻雀为什么要奋不顾身地从树上飞下来?”这三个问题特别关注。而这三个问题其实都指向本文的主旨,即“老麻雀对孩子深深的爱”。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原因在于他们表面上似乎读懂了老麻雀的爱子之情,可事实上,他们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并没有真正触摸到老麻雀那种宽博、无私的爱。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老麻雀的内心,真切体悟其浓烈的爱子之情应当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生问:“老麻雀看到庞大的猎狗,到底怕不怕?如果怕,它为什么要从树上飞下来与猎狗展开搏斗?如果不怕,它为什么会‘浑身发抖’‘绝望地尖叫’?” 我以为,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思维的向度与深度,是一个难得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应当充分了解哪些是学生目前已知的,哪些是学生自己能弄懂的,哪些是学生看似已知实则未知的,哪些是学生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很难弄懂的。只有探明了这些学情,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本文发表于《小学教学·语文》2015年第9期)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