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论诗歌的空白与气韵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0-17 22:37
标题:
论诗歌的空白与气韵
论诗歌的空白与气韵
苗雨时
中国画的章法布置中讲究“空白”,也就是在画面上留有不着任何笔墨的大块空缺,使无画处和有画处,相反相成,相济相生,共同造成画境的灵动和气韵。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艺术“不肯让物的底层黑影填实了物体面,取消空白,而是直接在这一片虚白上挥毫运墨,用各式皴擦表示物的生命节奏,……所给出的是心灵所直接领悟的物态天趣、造化和心灵的凝合”。这就道出了艺术“空白”的审美真谛。
中国古代诗歌也很注意运用空白技巧。“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以求音”(《文赋》),“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诗品》)……这些论述都关涉诗的空白。现代诗也很重视空白,并且更开拓了空白的新的方式。因为现代诗追求断裂、层递、空幻、简约,乃至抽象,等等。这些艺术倾向往往与要求诗的空白密切相关。诗的空白,大体分有两类:诗内空白与诗外空白。
诗内空白。诗歌在其构成中,不是物象的堆砌,或者情节的铺陈,而是努力做到疏密相间,虚实结合。如此,诗中必须留有空白。只有存在空白,才使诗歌不板滞,不窒息,而给人一种虚幻、敞亮的空间感。有两种情况,一为断层间隔;一为虚实有致。例如,臧克家的《三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短短三句诗,写了三代人的生活。每代人的生活只突出典型的一点,由此引人生发出人生感慨。三代人的关系,间离跳跃,又联成一体,从而概括了一个农民从生到死的全部命运。这种诗内空白,为读者提供了历史想象的天地。
又如,冯雪峰的《清明日》:
清明日
我沉沉地到街上去跑;
插在门上的柳枝下,
仿佛地看见簪蚕豆花的小妹妹底影子
此诗前几句似随意照录生活实景,待到末尾时,才来了一句虚幻的感觉。正是这种虚幻的感觉与前边的实景相衬,才使“清明”、“沉沉”、“柳枝”等,都饱含着情感色彩,从而激发了人们对早年夭折的“小妹妹”的想象性的深沉的怀念。
诗外空白。诗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的表现性功能,常不局限于自身,而是神妙地造成景外景、言外意。景外景、言外意,就是诗外空白。它是诗歌本身蒸腾、升华的结果,又反过来形成诗的氛围和气韵。不仅丰富、充实诗歌自身,也为读者留下想象深入的空间。例如,台湾诗人林焕漳的《芦苇》:
沉思。
芦花
在秋风中
越摇越
白
苇花放时,蓬然,飘扬,然而经秋而霜白,秋风过处,芦苇由沉思而摆动、摇曳,表现为一种失落之象。文天祥曾有诗云:“满地苇花和我老”,也有衰微之慨。与文天祥不同的是:文天祥的诗中有“我”,林焕彰的诗中无“我”——并非真地无我,“我”是“象外之象”。芦苇的沉思,实际上是诗人的沉思,沉思的内容,也经由芦苇而影射为人生的际遇。
又如,许伽的《幸福》:
幸福呀,
你究竟是什么?
我徘徊在你门外
总也走不进去。
幸福是什么?谁也说不清,谁也不知道,然而,谁也想弄清,谁也想知道。这已经足可以激发人们的猜想。而自己之所以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是因为她总也“走不进”幸福之门,言外之意是说自己人生的不幸。语出平淡,而沉痛自在其中。
以上列举的空白技巧,只是简单的几种。诗的空白比此要复杂得多,也多样得多。
诗歌的空白,是诗人与读者共同创造的结果。它既属于诗人,也属于读者。从诗的创作来看,写诗是一种诗性直觉活动。当诗兴来临之际,朦胧的表象纷至踏来,回忆、想象跟踪而至,情绪、意识处于混沌状态。随着智性的导引,对纷呈的物象予以分割、变形,对理不清的思绪加以有序梳理,逐渐趋于“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最后凝定、成型,物化和外化为语言。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创作冲动的鼓荡,
诗性思维的特点,不是直线式的平滑的推进,而是闪跳式、电影蒙太奇式的传接。这正是诗人正常的心理图式。
因此,诗歌出现大量空白,不是诗人故弄玄虚,而是诗歌的本性使然。而那些平铺直叙,毫无间隙的描写和抒情,才是对诗性思维的人为的理性扭曲。
从读者方面考察,诗的空白是一种未完成的美,它是诗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未定领域,是诗人的表现与读领悟之间的一种变量,这种变量有很大的更移与转换、对应与错位的空间。诗人只是提供想象和联想的触发点和契机,真正对诗歌的理解和解释,还有赖于读者的人生体验、艺术素养和感受能力。同时,也要有阅读的历史和审美的积淀。只要具备了这些条件,面对诗歌的空白,就能进行成功的第二度创造。所以,发挥诗歌空白的审美效应,既离不开诗人,也离不开读者,两者缺一,都不能成就诗歌的艺术魅力。
但是,一部诗歌作品的创作根源还在于创作主体——诗人。没有诗人,就没有诗歌,自然也不会有诗歌的空白。读者的空白,无论如何丰富,如何多样,都与诗歌的空白有关,都导源于诗歌空白。所以,诗人在创作中,要善于运用片断性、跳接式、急剧转换的诗性思维方式,同时具备对外在事物作快速扫描、对内在纷纭心态进行直觉穿透、立体感受和把握的能力。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修养,才能独创性地使用诗歌的空白技巧,使诗歌的生命历久不衰。而这也正是诗人的天才的表现之一。
雨时的博客
当代诗歌评论家苗雨时
http://blog.sina.com.cn/
miaoyushi54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