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一线教师在课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1-12 08:56
标题: 一线教师在课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线教师在课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沈阳市教育研究室科研部
本文按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基本结构,分别从A题目、B课题的提出、C研究的依据与原则、D研究的目标与内容、E研究的实施和F预期成果几大部分,针对一线教师在课题设计中的常见问题,通过大量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具体与分层次的分析。对于一线教师高质量的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A题目部分
A11题目过大,研究问题模糊
[问题实例]“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研究”、“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这三个题目中,前两个研究的对象(学生)虽然涉及到了,但表达的不具体。没有说明学生所处的年段。这样表达的直接结果是导致课题的题目过大,从现在的题目看,本质上意味着是要研究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第三项研究题目则属于没有讲清研究对象(哪个年级,什么学科的教材)的同时,也没有讲清研究方法。
A21 表述不当,非课题题目
[问题实例]“丑小鸭要腾飞“(实际要表达“薄弱学校转变学校面貌有效措施的研究”)
A22句式不对(使用疑问句等非陈述句表述)
[问题实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上面的表述,分别犯了研究题目确定的两个大忌-使用华丽的语言与使用疑问句式。
[正确表述实例]
1.名称要讲清研究的对象、内容与方法三要素。
如:初中生(对象)学习方法现状(内容)的调查研究(方法)
2.课题的大小要适当,通过下面一组相关课题题目的确定,我们能看到,尽管研究的内容都是学习兴趣,但研究对象的范围却是有明显差别的。
调动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
调动高一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
调动高一学习困难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
通过创设情境调动高一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
高一学习困难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研究
[说明]
教育科研课题名称的确定与表述是课题研究的具体化,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它是将一个研究方向演化为一个确切的研究课题的过程,对课题研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各个环节的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它来进行,课题名称的确定影响着整个研究的成败。因此,课题研究选好方向后,研究者应结合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反复推敲,精心选择,定出恰当的名称。确定一个好的课题名称,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课题名称的表述要意义准确。课题名称要能明确地表达出这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行文含义要明确。首先,要求课题是一个有确定涵义的具体问题。教育科研课题的大小要适中,如果课题太大、太笼统,就会使研究无从下手;如果课题太小、过于狭窄,就事论事,就会使课题研究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其次,课题的表述要清楚地说明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研究范围是对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范围的具体规定,主要明确研究的角度。因为一个问题的研究,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不同的角度规定了不同的研究对象范围。因此,课题名称的表述应明确研究的角度,从而明确本课题对象总体的范围。研究某一课题必须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如对此不加限定,将导致研究的困难和名不符实。
第二,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突出主题。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突出主题,就是说课题的表述要力求反映研究的焦点和研究方向,这样有利于研究者明确研究内容,抓住研究重点。有些课题的表述,涵盖的范围过于宽泛,论题不集中,或者题目太大,无法操作,使研究的思路无法集中。
避免以上问题,应做到:一是课题表述的用词要具体化,即尽量使用特定涵义的词汇来代替泛泛一般的词汇,课题表述应尽可能将研究的关键词包括在内。课题表述通过使用具体化的词汇,就使得课题研究具体明确,主题突出,也便于操作了。
第三,课题名称的表述要规范、简洁。课题名称的表述要规范,就是说课题表述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要用学术性的科研术语,不可生造词语,以免造成理解上的歧义。课题名称的表述也不能用比喻句、反问句等,最好用陈述句。课题名称的表述还要力求简洁,就是说表述要在意义准确的前提下,用最简短精炼的课题名称表达出完整的意思。不必要的字应省去,使人一目了然。课题名称的表述虽未严格限定题目的字数,但一般在20个字以内。
B课题的提出
B11现实具体问题与研究的主题混淆。
[ 问题实例 ]
课题《拓展儿童视觉思维能力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研究者这样表述选题的意义: “当前学校的美术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视觉感受,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少探索性和创新性。许多教师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把程式化、成人化的思维灌输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儿童的灵感和创作天赋。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依靠知觉促进美术教育,尊重儿童的视觉表达,以视觉思维训练为中心,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真正发挥其最本质、最基本的教学功能,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创造能力和心智发展等的育人作用,真正彰显自身的学科教学特质,让学生体验和学会美术学科思维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大脑平衡而健康地发展。从片面追求显性的美术表现的技能技巧价值判断向遵循学科认知规律,注重学科思维训练、表现创造和创造地表现的同时发展美术表现能力方面转变。”
从课题的题目来看课题的着眼点是探讨拓展视觉思维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表述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时也应从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可能带来的改变与提高这一核心问题来表述。不要脱离要自己选题时设定的具体问题与研究角度,泛泛地去谈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人以主题“飘移”的感觉。
B12研究的现实意义缺乏现实针对性。
[ 问题实例 ]
课题《自制网站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在其课题设计中这样表述选题的意义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化、多媒体化技术迅猛发展,如何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有效平台,实现以教材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每位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关键。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应用自制教学网站的研究,实现教学手段的改变。”
课题的选择是有其现实性的,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课题,应该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基础,从要解决的问题和能进行的实践出发,构思课题的选题意义。这项课题从题目来看,表述的是现代化信息手段中的一种即网站在特定学科中应用研究。从研究意义来看,表述的则是广义现代化信息手段要在教学应用的必要性。两者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区别。此课题的研究意义应该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来叙述,从网站、自制网站讲起,强调通过相关的研究能提高生物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这样才能使人更清楚的理解研究这项课题本身的现实意义。
B13 选题意义的表述过于简单。
[ 问题实例 ]略
[说明]
研究意义通常是研究者从社会发展、教育实际、教育对象的现实需要等方面阐述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求研究者紧紧围绕研究的主题,从具体的教学实际、具体研究对象出发展开表述,确立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表述过于简单,就会给别人理解研究这项课题的意义造成困难。在研究意义的表述上的简单化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研究者罗列了很多理论文字和他人经验,但不能与自己研究主题的有机融合,不能把问题放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这种“简单”也会降低研究的现实性与价值性。
[ 正确表述实例]
课题《七年级学生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研究》在设计中这样表述其研究意义的:对中学生写作训练的实验与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受到关注,他们重视把作文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重视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将作文与认知生活、与心灵表达、与理想追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出了比较科学的作文训练体系。从整体来看,我国的作文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反映就是;大量学生对作文没兴趣,作文水平不高;作文教学困扰在各种条条框框之中,教师和学生的热情都得不到发挥。如果继续这种没有实效性的作文教学,学生不欢迎,教师也吃力,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进步与提高。从我任教的七年级学生来讲,他们刚从各个小学升入初中,由于学生自身的差异和学校的差异,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以下具体问题:一是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二是作文写作思路不清,想到哪写到哪,缺乏整体构思。三是叙事平淡,缺少必要的抒情和议论。四是遣词造句缺乏推敲,语句毛病层出不穷。五是语言平淡无味,没有个性特色。六是错别字较多,影响准确表意。七是缺乏写作意识,语言口语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作文回归生活、回归自我”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课题的提出部分首先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述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上面这项课题意义的表述,视野开阔,脉络清晰,问题清楚,特别是研究的现实意义表达得十分明确。表述好选题意义的关键从总体上讲,就是要实事求是,把握好背景介绍中评价性语言的度。具体而言,就是要先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勾画出研究的基本轮廓,交待课题产生的背景与意义,一线教师课题在设计时特别要关注和论述好选题的现实意义。
B21研究现状与工作现状、研究意义混淆。
[问题实例]
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中,设计者将相关研究的现状表述为:在教育实践中,很大一部分低年级老师对低年级写话教育感到非常困惑,低年级的孩子对于写话更是表现出畏难情绪,在一部分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和不少孩子家长的心目中,都认为一、二年级学生没有学作文的任务,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多识一些字,好为将来的写作打下基础就行了,因此反映到教和学上便出现了只抓识字,不顾说话、写话训练。
这项课题的研究者没有搞清楚教育科研中的研究现状是指什么,所以出现了研究现状与工作现状、研究意义混淆的情况。研究现状是要求研究者在设计和实施课题研究前,对与自己课题相关的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进行考察和综述,以使自己的课题研究能站在一个较的的起点之上。而上面这个实例中表述的内容应当在“选题的背景及意义”部分的现实意义中去表述,目前出现在“研究现状”部分就不正确了。
B22研究现状表述为宏观理论或口号,没有聚焦于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之上。
[问题实例]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的设计者这样表述研究现状: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研究者没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必要和认真的考察,只是宏观的叙述些与课题研究现状并无直接关系的内容。一项有质量的课题研究需要与以往的相关研究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这对开展好新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通过对以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考察,用以往研究的积极成果启发自己新的研究,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与空白之处,结合自己的选题寻找新的突破点。
B23相关现状的内容与要研究的主题偏离,针对性较差。
[问题实例]
课题《优化小学趣味朗读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朗读能力》相关研究的表述是:
几十年来,语文朗读教学不断地改进,有十余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法被采用,促进了普通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活动教学”。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儿童的活动,仅静听而没有活动的学习缺乏教育、教学和发展价值。对学生来说,活动对于学习的理解、认识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儿童应当通过活动学习。
在中央教科所田慧生博士撰写的《活动教学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实验研究》一文中也指出: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朗读时间少、学生朗读主动性不够的问题。
低年级是朗读的黄金时代,也是识字、写作能力以及发展语言、思维的黄金时代,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朗读教学的研究,以增强学生的语感。由此可见,本课题的研究是有价值的。
课题设计者在这里用“活动教学”的研究现状取代了“趣味朗读”与“自主朗读”,尽管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内涵与外延上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的。应当大量收集类似于文中倒数第二段中的内容,然后加以综合整理、分类,进而形成对自己新研究内容的启发。切实而有针对性地考察以往的研究才能在自己的研究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24相关研究表述不当,过于简单。
[问题实例]
一项课题这样表述相关的研究现状:几十年来,不少教师一直在致力探索如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学校一直致力于开展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研究,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可贵的成果与经验可以作为课题的借鉴,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研究资料和有益的启示。
相关研究的表述过于简单、空泛,没有深入的研究、分析,脱离具体的细节,只是一带而过,起不到对相关研究的全面把握,更谈不上通过这种把握完成具体的借鉴与创新。解决的办法是在静下心来,广泛收集相关信息。一定要认真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在检索的过程中,要把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反应到自己的述评中来,认真了解素材并加以深入的分析,自然就有丰富的内容进行表述了。现实研究中,如果完成一项专门的“研究综述”,通常会要求研究者看30篇左右不同视角的相关文章,才有可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课题研究与设计阶段,虽然不能像专门的“研究综述”那样要求,但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研究的具体情况,对今后的研究肯定会发挥重要的支撑与启示作用。
B31创新点并不新或并非创新点。
[问题实例]
一项课题的研究者这样设计和表述其“创新点”:
1、以爱育爱 倾心育人并做到以下“六个点”:要挖掘“相熔点”;寻求“需求点”;抓住“闪光点”;培养“兴趣点”;适当“偏爱点”;找准“渗透点”。
2、用爱导航 培养习惯,建立学困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困生转化过程,积累学困生转化经验。
3、以情感人 立足进步利用每班的“助学”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
4、家校合作 携手并肩 办家长学校 使家长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5、爱到细微 体验成长。
(1)问卷调查结束后,针对性地对有的学困生家庭进行家访。
(2)学期末,举行一次学困生助学转化成果交流和展示活动中,及时总结学困生转化的经验。
(3)设学困生进步奖:奖励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的学困生;设手拉手帮教奖:奖励在学困生助学转化工作中,帮教同学效果显著、事迹突出的学生,学校还不断完善学困生转化奖励办法。
(4)安排好寒假学生学习,教师对学困生进行监控、辅导。
课题设计过程中,创新点的表述要鲜明,简捷,让人一眼就能看清。一项研究也不可能同时存在如此之多的创新点。很明显,研究者在这里更多的是介绍自己的研究措施,别人也很难从中直接发现创新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创新点不新或并非创新点还有一种表现形式:由于缺乏对相关研究现状的把握,自己对所选课题又知之不多,于是研究者说了与很多与创新无关的话,最后有一句话说:“本项课题,国外研究的不多,国内则没有人研究,本研究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是重大的创新。”这样的表述尽管表面上看上去颇具冲击力,但由于与事实不符或没有相关的佐证,实际上还是表明研究者关于创新点的设计仍然没有成熟。解决的办法是首先要去充分把握相关研究现状。第二,以对现状的充分把握为基础,将自己的研究构想与之进行具体的比较,有无创新点、创新点是什么就自然而然的找到了。第三,围绕自己课题研究的特色,从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等角度加以构思,然后简单明了地加以表述。
B32创新点与研究主题存在偏差。
[问题实例]
《自制网站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课题在设计时,对创新点进行了如下的表述:“自制网站以适宜的每一个教学单元的适于网络教学的内容为主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物教学的特点,注重与物理学、化学、数学、以及其他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展示生物学对各方面技术的影响。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与技能。”
从研究的题目可以看出,研究者要通过自制网站研究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问题,但其创新点却定位在了学科交叉、知识教学生活化等方面。当然,这些要素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关联的直接程度上却存在差异。表述创新点可以是所研究主题的一个方面,但要与研究主题有直接的现实联系。如果差距太大,那就要通过在构思时将研究主题与创新点进行适当的“并轨”与纠偏,在研究思路与表达方式上进行科学的调整,让二者靠近才是最佳的方法。
B33创新点表述模糊,缺乏参照性。
[问题实例]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的设计者这样表述其创新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本研究以化学有效课堂教学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对比分析不同案例,概括总结出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及逐步改进的方法,以供今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提供借鉴。
虽然设计者在申报课题“研究现状与创新点的”的栏目中写了上述文字,但其表述的具体文字中并没有回答申报项目中的实际内容。第一,“切入点”和“创新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第二,为“今后”的创新提供借鉴仍然没有回答出本项研究的创新点在什么地方。解决的办法应是在充分把握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与自己的研究构想比较,进而总结、发现和表述自己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什么地方。
[正确表述实例]
这项《提高初二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策略的行动研究》的课题。对于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与创新点进行了较为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者更多的是从教学史上专家学者们关于学习兴趣的研究进行了考证。当然,还可以从国内更多的相关认识与实践中进行考察。
在教学史上,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在不同程度、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上闸提到过涉及教学中的兴趣问题。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就归纳总结出了33条教学原则,其中一条是“使课堂教学富有吸引力(兴趣)”,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涉及兴趣教学的教育家。19世纪中后期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提出自我教育的原则,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必须让教学能够引起儿童兴趣和快乐。杜威在其纲领性文章《我的教育信条》提出:要注意儿童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儿童能力的最初显露,“是一些隐藏着的能力的信号”。教师的任务在于发现这些能力。“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兴趣不断地给予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什么,用什么教材能使他学习得最起劲、最有效。巴班斯基认为,学习动机分两类,一是兴趣动机,二是义务责任动机。他特别强调,让学生利用先前积累的经验及运用逻辑操作等办法亲自克服认识上的困难,是激发兴趣动机最管理权限、最有效的办法。
从总体上说,目前专家们在兴趣教学的论述上还处于“原则”阶段,思辨色彩多,实践操作少,定性研究多,定量分析少,从化学学科的角度研究的更少。而化学教师认为应关注学生兴趣的多,但教学实践中切加以实际运用和探讨的少。
本研究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探讨在使用《初识化学》地方教材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初二年级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时应采取的有效策略。
[说明]
为什么要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创新点?从立项审批的角度讲,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研究者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是否已经把握了相关研究的动向,是否具备了研究此项课题应有的认识基础,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从申请立项者的角度上讲,写好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更清楚地表明自己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创新之处。从课题研究过程的角度上讲,写好国内外研究综述,可以活跃研究者的思路,使研究工作更加顺畅和有深度。通过写创新点,可以评价一项课题研究价值之所在,可以评价课题的难易程度,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怎样写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创新点?在写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前,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对其主要有成效的观点进行概要阐述。还要分析国内外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有哪些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的地方,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表述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要基于对国内处研究现状的分析基础之上,看自己的研究是否具有突破与创新意义,如果有就应清晰的表达出来。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创新点时应注意的问题:一是要结合自己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考察和论述。不要研究“此”问题,而去考察“彼”现状。二是内容要体现出“综合”与“评述”的特点。最好能讲明关于一项研究在认识上有几种观点,操作上有多少类作法,研究者如何评价现有研究的优点与不足(不要忽视对“不足”的考察),从哪个角度创新突破。表述中忌占有资料不足,只举一两个实例而不加综合,也不要只有实例而没有评述。三是要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准确判断自己的创新之处。四是文字量要适当。既不要泛泛而谈,空洞无物,也还要只讲一、两个实例,“深度”介绍。因为这都会说明研究者没有占有多少资料。五是写创新点时不要把点写得过多,如果说得过多过滥,反而失去了可信性,让自己结题时陷于被动。六是忌不做考察,枉下结论。
B41 将概念的界定理解成对整个课题的全面解释。
B42概念表述拖沓或界定了共识性的概念。[问题实例]
《培养一年级学生写字能力的研究》课题的研究者这样表述概念的界定:基于教师和家长对写字的疏忽,缺乏写字意识的培养,如何使学生认识到他们练习写字的意义,发挥他们的能动性、独立性,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概念的界定是界定研究中关键词的内涵与外延,而非对“一年级写字能力”这一课题从整体上的理解。具体到这项课题,人们对“写字能力”有着高度的共识性、一般不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理解,所以就没有必要一定对其概念进行界定。而一些具有一定特色的课题研究则必须进行必要的概念界定,如“历史学科学习氛围的策略研究”中什么是“氛围”?“氛围”在这项课题中的特殊含义是什么等就需要进行界定。一般的讲,新的概念、容易引起不同理解的概念需要进行界定。大家都熟悉并且共识度高的概念可以不进行界定。
B43概念界定过多、过杂,偏离研究主题。
[问题实例]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焦虑、厌学等具体问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界定了如下两个概念:
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 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这项课题的设计者对“健康”及“心理健康”两个概念的界定基本正确。但从研究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课题主要是针对是心理健康领域中具体现象“焦虑”和“厌学”展开研究,而并不是对心理健康进行整体性的研究。所以,这项课题应对“焦虑”和“厌学”这两个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行概念界定。
[正确表述实例]
《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设计者对“学习困难学生”这样进行界定:“所谓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而又长期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这个界定就排除了先天智力低下的学习困难学生。
《高中英语学习策略研究》课题设计者对“学习策略”这样进行界定:“关于‘学习策略’,目前人们有四种观点:一是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二是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三是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四是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 方法和学习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纵观四种观点,我们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有意识地调控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是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习方法或技巧。”
[说明]
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本质的理解,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一个概念内容的描述应该能高度概括所有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关系,并且文字表述简明。教育科研中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赋予比较明确的内涵与外延,一方面可以使该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思路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使研究成为一个有确切涵义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结果和评价该研究的合理性。
在教育科学的研究与实践中,许多概念说法不一,可以有多重的理解。如“学困生” 、“青年教师” 、“品德不良学生”等等,都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定义。又如:《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作用》这一课题,需要对“合作学习”给以明确定义,对“交往能力”这一概念,是指学生与教师的交往,还是指学生之间的交往,也需要进行具体的界定。
具体进行概念界定时,一是要尽可能使用有参考依据的、比较权威的、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二是当需要有个性的表达时,也应与相同概念比较,在进行充分的分析后作出。三是要尽量从每人都能同意的角度去寻找一个概念必须具备的限定性条件。
C研究的依据与原则
C11理论依据表述空泛,缺乏针对性。
[问题实例]
课题《博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研究》在设计中理论依据表述如下:
建构主义理论;反思性教学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混合学习理论;教学交往理论;教育传播理论。
这项课题的研究者对与课题相关理论的把握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没有掌握好表达的方式,只是点到某些理论的名称,显得空泛而没有针对性。应当从能够支持自己课题研究的理论中,选择与自己研究主题最直接相关的具体内容加以引用。理论依据的具体内容可以丰富和提高课题研究的思路与质量。
C12理论依据准确程度不高。
[问题实例]
《改进学生学习方法的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依据是这样表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学习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搞本本主义不行,搞经验主义也行不通,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才是唯一正确的学习方法。当前,我们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机遇,面临着前无古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必须扎扎实实地下苦功夫,认真调查研究。
这个表述没有切入到“理论与实际相结”这一理论依据的核心内容,没有涉及到这一理论依据对所研究课题的具体启示。虽然用的文字量也不少,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C13理论依据不充分,政策或实践依据过多。
[问题实例]
课题《中学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研究》是这样表述其研究依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明确指出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改革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应试教育”模式,全面推进和实施探究式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实验探究教学扎根于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沃土,融合充满强大生命力的活动课教学之中,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经和方法。
研究的理论依据还包括: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自然科学方法论、建构主义理论。
这项课题对研究依据表述中的问题是对理论依据与政策法规依据表述时,所用的笔墨不均。对理论依据没有适度的展开论述,显示不出课题的理论支撑。
C14理论依据不能有效支撑研究。
[问题实例]
课题《小学低年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其研究依据中做如下表述:
主要是依据心理学、课程改革理论等。
1、依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计算学习的心理过程、帮助学生学习计算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实践中得到培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愉悦。使学生爱计算,会计算;计算方法巧,计算速度快,计算正确率高,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数学的整体修养。
2、新的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比如,计算教学要重视算理理解,要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在计算速度和难度上有所降低;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及估算能力,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这项课题对研究依据表述中的问题,是所表述的依据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较差,因而支撑的力度也打了折扣。
C15研究的实践基础与选题意义混淆。
[问题实例]
课题《数学有效讨论式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其研究依据中做如下表述:课堂教学是当今我国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普遍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方法的选用上就很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项课题对研究依据表述中的问题,是没有搞清楚研究的实践基础应当表述哪些内容。
[说明]
研究的依据
理论依据是指与课题研究紧密相关,对研究目标的达成具有指导与支撑的作用的理论。表述时应与研究的问题形成密切关联;不要只是简单罗列理论的名称,或与研究主题缺乏相关性。政策依据应着重说明研究符合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为教育行政所认可。应从具体的实际出发,突出与课题的现实针对性。实践基础是说明本类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在实践层面上开展的状况,要尽量全面把握,经过整理,简要表述。理论依据的三个部分在表述时在结构上宜先概括出标题,再加以展开,同时注意三部分的文字量要适度均衡。
[正确表述实例]
课题《高中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的创建与实施研究》的研究依据是这样表述的:
理论依据:
1.发展心理学
高中阶段属于青年早期,处于青年早期的学生将开始发现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并且感知他们适合哪一种工作。最近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基本形成,基本的人格类型接近成年,在人格类型刚刚稳定的时候发掘自己的职业潜质,并在这个时候就为自己制定一套长远、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
2.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美国的职业学家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认为高中阶段(15-17岁)属于职业发展的试验期,这个时期是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政策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高中教育“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东北育才学校2008.3—2011.3改革与发展规划》提出,搭建学生社团与国内外相关主题活动的交流平台,提升学生社团品位、活动层次,打造具有稳定性、高品质、影响力的精品社团。
实践基础:
本人的首期一线教师课题《在高中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研究》已经结题,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高考填报志愿与职业生涯规划》获得沈阳市招生考试研究会二等奖;《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研究》在《商情科学教育家》杂志上发表;东北育才学校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开设了将近3年,本人主编的校本课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已经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个表述中的“实践基础”部分,如果能同时对别人的相关研究也做一下考察并加以论述,就更加全面了。
C21研究的原则没有展开论述或缺少提炼。
[问题实例]
课题《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特技的研究》就研究制定了如下原则:
(1)可行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实效性原则
(4)持续性原则
这项课题对研究原则表述中的问题,是只简单、笼统地罗列一些研究原则名称,没有将原则的具体内容展开论述。
C22. 研究原则表述成工作原则。
[问题实例]
课题《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就研究制定了如下原则:
1.认识到认知冲突是课堂教学的必然,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
2.课前预设只能够解决一定的认知冲突。
3.认知冲突的处理离不开师生的对话、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
4.分析判定学生认知冲突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5.对于情感价值观方面的认知冲突,必须以丰富的事实为依托,采用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这项课题对研究原则表述中的问题,是误将课题研究工作中注意的一些要点当作课题研究原则。
[说明]
研究的原则应该是表述课题研究所要遵循的基本规范(或基本要求),通过坚持好相应的原则,表明课题研究将科学、准确的加以实施。研究原则的设计要与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紧密结合,针对性要强。研究原则的表述应有题目,有内容,文字量不宜过多。
[正确表述实例]
《小学生巧记英语单词的策略的研究》课题中,研究者这样表述研究原则:
1.学生主体的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尽可能地发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2.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心理认知系统发展的规律,分门别类地制定切实有效的指导方法,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3. 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有梯度的活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习得知识的快乐。
D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D11课题目标不明确,偏离研究主题。
[问题实例]
《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生活体验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表述为:“学生通过美术课和日常生活的连接,丰富学生自己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提高艺术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这个表述从结构上讲是正确的。体现了“通过某些方法,生某些变化,形成某些认识”这样一种研究目标表述上的基本结构。但同时要注意,表述一项课题的研究目标时要要具体,清晰。这里如果能将美术课中通过什么具体方法、生成什么具体变化适地当清晰一下,效果就会好起来。目前的表述在这方面不很明确。
12研究目标过多、过大,超出研究范围。
[问题实例]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化课堂”动态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表述为:“构建情感化课堂的新理念、新体系,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通过情感化课堂的构建,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潜力, 创设有利于学生得到实现的教育氛围、教学内容和心理气氛,让学校教育回归自然,让学生能学得更主动, 让教师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 服务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一项围绕具体教学活动而设计课题的研究目标,应该具体与深刻。这项课题,试图通过阅读教学中一项具体教学方法的改革,期待目标中所说的“新理念、新体系”及创设有利的“教育氛围、教学内容和心理气氛”等都显得过于宏大了。这样一种目标的确定,会便利研究内容体系同样过于庞大,形成研究工作的实际困难。
D13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措施等重复。
[问题实例]
《以政治实践活动促进政治学科教学研究》其研究的目标表述为:
A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与高中政治课整合后的基本教学方法、途径、教学模式,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提供经验。
B. 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学习利用现代化高新科技手段,特别是在日益便利的因特网上采集信息,资料等素材的方法,并学会整理和利用获取的素材,运用多学科知识撰写调查报告、实践报告和制作展牌、谈话节目、制作网页和网站,将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 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学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同时增强学生竞争、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D. 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E. 总结出多个网络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与高中政治课整合后成功教学的案例。
这项课题的设计者在研究目标的表述中中涉及到了十分具体的内容,形成事实上讲了研究内容与操作措施,这样导致的结果一是目标表述上复杂,不方便别人理解。更重要的是,将直接造成研究内容与措施的表述上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重复表述。二是无话可说。
D14研究目标表述不当,语言不规范,与研究意义等重复。
[问题实例]
1.《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课题设计者将研究的目标表述为:“课题本课题通过对小学英语课堂游戏化的教学效能研究,研究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实际操作,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支持,同时为理论工作者提供实践依据。”
2.《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其研究的目标表述为:“写话就是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是运用书面语言的训练,是写作的一种形式,也是成篇习作的基础。写话有着多方面的功能,比如巩固识字与写字,运用积累的词语,学写句子、段落,养成留心周围事物并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的习惯等等。因此,低年级必须认真抓好写话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情,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及感情。’这段话为低年级的写话指明了方向。”
[说明]
设计好研究目标的前提是紧密依据自己的研究主题认真构思。在具体表述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总体论述式,另一种是分层论述式。前者是直接讲明课题研究中针对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样的变革,追求什么成效。后者是分出层次,加以介绍。中小学的研究通常将研究目标分解成学生培养目标(学生的进步)、工作目标(教师与学校的发展)与科研目标(形成哪些知识、方法技巧、理论与物化的研究成果等。),分别具体表明在这三个方面的措施与变化上的追求。具体表述研究目标时,要与课题研究的措施设计、成果设计相对应。同时要注意,研究目标不能用完成时来表述。
[正确表述实例1]
《小学高年段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有效策略研究》在其课题设计中对研究目标表述如下:
“研究的目标是根据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规律,探讨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自信培养的方法,提高全体学生的自信水平,调整自卑个体的自我评价导向。”
这个表述属于研究目标表达方式中的总体论述式。表明了方法是“运用规律”,追求的变化是从群体和个体两个角度提出的,即关注群体的“提高全体学生的自信水平”,关注个体的“调整自卑个体的自我评价导向”。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自信培养的方法”;这样的表述文字虽然不多,但紧紧围绕主题,清晰明了,表述准确。
[正确表述实例2]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材整合的研究》课题的设计者对研究目标表述如下:
研究目标
培养目标:通过对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篇目进行重新排序、适当增删,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完善诗歌鉴赏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赏诗、用诗、作诗的能力。
工作目标:对长期以来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的探索进行反思和提炼,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促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形成缜密、严格的工作风格。
科研目标:围绕我校学生的实际状况,重新思考诗歌鉴赏教材的编排体例,形成一套实用性较强的诗歌鉴赏教材。
设计者这样的一种表述,构思全面,层次清晰,便于在研究内容上进一步高质量的分解,也便于措施设计与成效检验。
D21研究内容没有实现对目标的有效分解。
[问题实例]
《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课题的设计者将目标与内容表述为:
一、研究的目标
1.总结出低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经验。
2.制定出一套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准则。
3.逐渐地使每个学生都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研究的内容
研究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研究内容是研究目标与研究措施的纽带,它应该是对研究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后形成的、可研究的具体问题。在这个研究的设计中,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间的逻辑关系发生了错置,形成了研究目标比研究内容更具体的局面。
D22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不一致,关联性差。
[问题实例]
《八年级学生学习物理获取有效信息的研究》课题的设计者对研究目标与内容这样表述:
研究目标:一是通过有意识的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二是探讨在初中物理学科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方法、策略。
研究内容:
(1)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
(2)教师课前备课的研究
(3)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课堂的研究
(4)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反馈的研究
很明显,这项设计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存在着差异。内容为对某种具体“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而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设计的研究内容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研究目标。
D23研究内容与解决措施混淆。
[问题实例]
课题《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的研究内容设计为:
1.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2.通过阅读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3.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研究内容应是在充分分解研究目标的基础上表明一项课题所要研究的事物,并形成相应的认识,如方法、策略、模式、机制等,而不是确定具体的行动措施。这里的三项表述都是在表明研究过程中想具体做些什么,这样的内容应在研究方案的措施部分加以表述。
D24研究内容表述抽象、模糊。
[问题实例]
课题《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精细化实践研究》其研究内容设计为:
1.班级制度管理
2.学生自主管理
3.班级教学管理
4.班级活动管理
5.家长与班级
这项研究内容的设计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研究主题不突出,从字面上只字未提“精细化管理”;其次表述简单,研究内容应进一步说明,与班级管理精细化的联系,突出目标与内容的总分关系,要避免产生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班级管理精细化”平行的错觉;最后,研究内容的第五点“家长与班级”表述从字面上看已经超出了“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研究范围。
[说明]
研究内容是回答“研究什么”的问题,是研究目标的分解与细化,即研究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只有把研究的问题弄清楚了,研究才能开始。通常课题越大,研究内容就越多,研究的难度也越大。研究内容设计时可以围绕研究的核心进行分解,使之成为一系列的能进行操作的具体项目。如“提高中学生英语能力的研究”,“英语能力的提升”是其核心目标,研究内容也就应据此展开。具体的讲,我们可将英语能力分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听、说、读、写、译八要素,进而可确立八项研究内容,每项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方法”、“途径”、“策略”等。确定研究内容的关键是要紧扣研究目标(主题),做到逻辑对等,切忌内容小于目标或脱离于目标之外。
[正确表述实例]
《优化小学趣味朗读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朗读能力研究》课题的目标与内容设计如下:
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使学生的朗读习惯有较大的改变,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均有所提高。
(2)探索出一套适合低段学生年龄特点的朗读教学新思路,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内容 :
(1)调查分析入学儿童朗读现状。
(2)趣味朗读方法的研究。
(3)各种趣味朗读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比较研究。
(4)不同文体朗读技巧的研究
(5)个性化朗读策略的研究。
E研究的实施
E11同时选择了过多的方法,而在具体措施中并没有体现
[问题实例]“学科教学摆脱繁多习题的科学有效方法研究”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4.实验研究法
不少方案的设计者在方法选择上选用了过多的研究方法,但在课题实际研究方案的设计中实际并没有真正都用到。在一项课题研究中,“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这两方法总体上通常是不能一并使用的。它们都属于干预性方法,只宜采用其中一种,一般情况下,如果同时采用,“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种方法,就会陷入在研究方法细节上的冲突之中。在课题研究中,并不明研究方法罗列越多越好。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的性质与研究的目的。表述上应当是用什么方法,就讲什么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不顾实际罗列的“方法”越多,越显得研究者课题设计上的存在着盲目性。但这种情况在一线教师选题时出现的频率较高。解决的办法是细心理解和把握不同科研方法的不同内涵及适用条件,基于对教育科研方法的全面、准确的理解,科学的选择和运用。
(修改至此)
E12把任意一种“研究行为”都理解为“科研方法”
[问题实例]“小学应用题解题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法
主要利用已有的文献研究“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论形成及方法的总结。
2.实践研究法
主要利用实践经验作为形成理论的依据。实践研究中重点要观测学生在实践中的反馈,由学生的反馈进一步修改指导的方法及应用。
3.个案分析法
采取个案分析法,对班级内的学困生进行分析,总结他们面对问题一筹莫展的原因及方法对于他们是否适合,是不是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该课题研究方法除第3条“个案分析法”属于课题研究方法。其它二条“理论研究法”“ 实践研究法”只能理解为某种研究行为,但不属于课题研究方法。
E13把研究方法等同于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教育科研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公认的有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个案法、文献法等。可分为干预性方法(干预或改变研究对象)和描述性方法(描述研究对特征,不改变对象)二大类。干预性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描述性方法主要是: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选择应以一种方法为核心,一二种必要的描述性方法为辅助,进行课题的设计。忌多种干预性方法并行,典型的就是忌将实验研究法同行动研究法并用!缺乏实施设计。
[正确表述实例]“普通高中学生地理地图学习能力的研究”
研究方法:
1.资料文献法;
2.调查法(问卷调查、师生座谈、测评等);
3.行动研究(包括“计划、实施、反思和评价”三个环节)。
E21研究过程和措施表述寥寥几字,不具体
E22操作措施针对性差,与研究目标、内容不对应
[问题实例]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实施部分这样描述:
1. 查阅相关报刊、书籍、网络资料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解。
2.通过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学生在培养创新思维和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3.为保证研究的有序进行,在为期一年的实践研究中,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利用制作的学教篇,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4.课堂的教学模式始终坚持“圆桌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收集、整理、记录效果资料。
上例只是第2条与课题研究题目有关,第1、3、4条都与本课题目内容题无关。其中第3条虽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它同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是否有必然联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没有阐明,是模糊的。研究措施失去了针对性,就迷失了研究方向。课题研究措施一定清晰具体,每项措施、作法都要与研究目标、内容紧密相关。
E23用研究的(工作)过程替代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
[问题实例]
课题《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中研究实施部分这样描述:
1、准备阶段(2010年6月--2010年9月)
(1)建立组织系统。确立领导组织,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分工明确。
(2)设计蓝图,撰写方案。首先明确实验目标和原则,选定实验方法,确定实验步骤、内容、方法和途径。
2、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1年7月)
这一阶段主要边学习,边实施,边总结.做好前提测试、调查摸底、积累原始资料的工作,实验教师自我学习。
(1)实验教师按照课题方案要求,开展研究与实验。
(2)每学期召开一次研讨会,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交流实验经验。
(3)深入课堂与教师共同研究,做到每学期上一次公开课,注意搜集典型案例等资料.
3成果总结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0月)
建立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并推广,在此期间准备结题,上交研究报告。
上例是一个研究阶段的描述,是课题研究实施的日程安排,属于研究过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措施(作法)。课题研究的实施,应该是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具体办法。这种问题在研究方案中出现较多。
E24将常规工作纳入解决问题的措施之中
E25论文化表述
[问题实例]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研究实施部分这样描述: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已成为现代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逐渐推广,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由于我国是合作学习研究领域的后来者,目前,这种先进、科学的教学策略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对学生全面成长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将要探讨的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对策思考。
上例只在说明该项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宏观上解释应该怎样去做,而没有在微观操作层面上说明具体怎样去做,去实施。
另外还存在一种论文化表述情况,表现为教师可能借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将一些结论性的观点、认识(很像研究报告中提炼后的结论)作为研究措施,而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使得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变窄,除非是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验证性研究才会使研究有意义。
[正确表述实例一]
《高中生厌学问题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实施部分表述为:
1、从环境和学生自身两方面入手分析厌学学生形成的原因,具体说,就是从四个方面去进行调查和分析,即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学生本人四个具体方面去研究厌学学生形成的原因。
2、由于分类的原则,方法,角度不同,学生可以被分成很多类型。我确定研究的类型是:智力型厌学生(智力迟钝,智商偏低);动力因素型厌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制力弱,学习态度不好);学习不得法型厌学生(无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机械,呆板,理解慢,无迁移能力等);外因导致型厌学生(学生个体患有疾病,家庭的变故,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文化环境差,家庭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师生关系紧张,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交友出现问题或品德滑坡等原因)。我们将从这四方面进行研究,并且从四种类型中探寻其各自的特点。由于厌学学生的厌学成因和现状是多方面的,所以也带来类型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兼有情况,这就需要在对厌学学生分类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有针对性进行归类。
3、我认为厌学学生的转化不是某一个教师的任务,而且要与班主任工作联系起来,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联系起来。我将本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原则,从正面引导,抓住闪光点;针对个性特点,选择突破口;针对心理特点,开展工作;长远规划,逐步提高;加强辅导,开发智力;用爱心、信心、耐心去呵护和引导这六个方面研究转化厌学学生的方法和手段,并探寻其转化的规律加以有效的实施。
[正确表述实例二]
《初中数学知识框架化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实施部分表述为:
1、查阅理论材料和相关经验,进一步细化课题实施步骤。
(1)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相关资料,提升理论水平丰富相关经验
(2)认真分析学情
(3)制定课题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策略
2、按时间顺序,运用行动研究法,按照“模式训练”、“自觉实践”两个层面,以“先拆分、再创作,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策略逐步展开研究:
(1)开展“教师如何将数学知识框架化,如何将例、习题与知识框架的节点对应起来”的研究。
主要是运用文献资料法,为开展数学知识框架化的教学积累资料和素材,“知识框架化”及“例、习题与知识框架的节点对应”采用“先拆分、再创作(对应)+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策略。
(2)开展“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框架化的作用、意义,如何理解将例、习题与知识框架的节点对应起来的意义”的研究。
采用“呈现+挖空+填空、展示”的步骤,让学生在“做中学”。
(3)开展“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框架化,如何指导学生将例、习题与知识框架的节点对应起来”的研究。
采用“先理清学习脉络和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再逐一归纳分类”的策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框架化、将例习题与知识框架的节点对应起来。
(4)开展“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建构理论”的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引导学生收集有关建构理论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理论学习。
(5)分析、总结本课题摸索阶段形成的课堂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模式在各个课型中的变式。
F预期成果
F11预期成果设计过于微观化
F12预期成果过于宽泛,不便于检验
[问题实例]
《信息技术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应用的研究》的预期成果描述为:
1、加快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2、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构建新型课堂的教学模式
研究成果应该是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调整、改进、完善、而形成的智慧和技巧。上例成果描述中2、3条虽然不够具体,但基本符合要求。1条描述的就有些宽泛,超出了教师个人研究范围。研究成果是与教育目标相对应的,是期望通过研究所获得的教育效果。对一线教师来说,其研究成果一般为教学上的技巧和智慧,当然若能提炼出规律性认识更好。成果表现形式通常有: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教材、软件等。
F13预期成果和研究目、内容不一致
[问题实例]
《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中预期成果描述为:
1、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音乐活动,提高了学习能力;2、论文;3、研究报告。
首先上例成果描述第1条“提高了学习能力”用了“了”词本身就不合时宜。本来是研究方案一是种未实施的计划,就不能用完成时态,这是一大忌。其次“提高学习能力”这一成果没有与研究目标形成对应,即没有对应研究题目和内容中的“激发兴趣”这一目如何标达成进行预期设计。使研究内容、目标和成果脱离。另外第2、3条属于成果形式不是具体成果。
[正确表述实例]
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网络环境、多媒体等)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预期成果描述为:
根据该研究的目标,任务,学生特点,有针对松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形成有价值,高效率的教育策略(思路,方法,步骤),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发展。
教学系统中由于“信息技术”要素的介入,使“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要素改变了原来的地位。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者,为主动的学习者;使教材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化的文本,而是全息性的资源总和。
信息技术运用于美术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成果表达形式:研究报告、论文、反思、随笔、课件等。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