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论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1-20 11:59
标题: 论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
论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
——在“学校文化发展·通州对话”上的讲座
主讲:刘良华
录音整理:邱磊
校核:凌宗伟
各位校长、老师们,上午好!今天要谈学校文化,首先想说的是,我所理解的是学校文化什么呢?就是生活习惯。而改造学校文化就是把学校里的人长久养成的习俗、习惯改过来。
一个好的校长,他会在学校里面建立一系列的只有他的学校才有的风俗。大家都在做升旗仪式,但是他的升旗仪式和别人不一样;每个学校都有建筑物,但是他的建筑物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所有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在工作,在学习,但是这个学校的老师的工作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跟别人就是不一样,这就是学校文化。
一般所讨论的学校文化由三个部分所构成:第一个是学校的器物文化,建筑物,走廊,操场,厕所,食堂,课桌,墙壁,黑板……那都是器物文化;第二个叫制度文化;第三个是精神文化(生活习惯)。后面两个是非物质文化。这三个哪些最重要呢?后面两个最重要。学校的制度和精神文化,比学校的器物文化更重要。但学校的制度和精神文化中哪一个更重要呢?精神文化更重要。制度是看得见的规则、规范,还有一些是看不见的,没有形成文字的,那就是学校的生活习惯——也就是我今天所要谈的重点。
如果我今天要和大家谈器物文化,我就会给各位提供全国各地,以及我所能收集到的世界范围内的器物文化,比如别人的校门有什么特色,跟你的校门有什么区别;看看人家的建筑有什么颜色,自己的建筑又是什么颜色。这都是器物文化。但我今天的重点在于学校的制度和生活习惯——也就是学校的精神文化。
好的生活习惯,是符合人性的。所以我今天提供的第一个观点叫做“从人性出发”,不要做“反人性”的事情。可是,我们今天学校反人性的事情还少吗?请在座的各位校长自我反省一下:您本人做过反人性的事情吗?
保护人性、发挥人性的教育有一个特征,就是自然。我今天提出四个字,叫做“道法自然”。今天谈的主题是学校文化,学校习惯,那什么样的习惯才算是好习惯呢?我的标准是,“自然的就是好的。”
我们已经知道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的生活习惯,可是接下来更紧迫的问题是:什么是好习惯?我这里还是只有四个字:“道法自然”。我们要让一个人做一个“好人”,那什么样的人是“好人”呢?就是看上去比较自然的人。但是,我们现在明摆着的事实是:我们已经不是自然人了。我们以往会通过读书,让自己过得更好,有更多的钱。有人会问,为什么现在农村里有好多人不读书了呢?因为农民会发现,读了书之后,不仅不能够有更多的收入,反而变得很穷;只是非自然的状态。所以,现在农村的孩子好多不读书。这是社会出了问题,因为它没有实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自然效果。
我所要谈的人性,从哪里出发呢?可以从食欲出发。为了有好吃的,人类必须劳动。在原始社会,男人捕猎,女人采野果子,后来就变成一种非暴力的劳动,不再追赶野兽,而是将它们圈养起来,变成畜牧业。后来发现畜牧业也不可靠,于是从采野果子发展到农业;但随后又发现,畜牧业和农业还是不可靠,因为靠天吃饭不稳定,于是又发展了工业,尤其是“化工业”。现在我们就生活在化工业之下。以上的每一步都是进步。
这就是我们学校文化的来龙去脉,一步步走成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今天的孩子学的是什么,他们学的绝大部分的知识都和“化工业”有关系。可是,我们依然发现“化工业”不可靠,比如,石油、煤炭,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于是,我们又开始制造一种新兴产业,叫“信息产业”或“知识产业”。
我们的学生在干什么呢?以前,就是学怎么养殖动物,后来学怎么种田,再后来学怎么操作工业技术,而现在就学纯知识。这就是我们孩子们一路走来的顺序。我一直在讲,每一个阶段都是进步,但我一会儿告诉你这些进步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假如让我来讲智育的文化、智育的习俗,我就可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做什么事。我们的团队主要是在广东的一些实验学校做一些研究。如有有人在问:我们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狩猎、农业、一般意义上的工业,而是在做信息产业,我们学的是知识。可是,怎么让孩子从学知识中养成一个比较好的习惯呢?我们的研究就回答这样的问题。
如果是文科,我们建议让孩子们围绕某个主题,做主题研究。比如说语文,课本本身很难让孩子学会语文,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语文成绩好是因为看课本看好的。为什么?因为语文课本有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即:它只是一篇一篇的课文,它不是主题。那主题和课文有什么区别呢?
我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假设一个学生对余秋雨的散文感兴趣,他这一年都只学余秋雨的散文,那这就是主题学习;而如果一个孩子从初中语文的第一篇课文开始往后看,看到初二、初三,这就是课文学习。怎么把课文的学习变成主题学习呢?我再举一个历史的例子。把历史学好,或者真正对历史这个学科有激情,绝不是看课本看出来的,相反,历史课本很可能让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那怎么让学生感兴趣呢?比如让学生研究蒋介石这个人,通过研究蒋介石,让学生把中国的整个近代史带出来,这就成了主题学习的方式。
那这里也有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时间非常有限,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不能让学生只知道蒋介石啊,我们必须要做普及的知识——于是,课本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可是,反过来说,为了将就学生普及知识,不得不一课一课的学习,它又丢掉了前面那个更重要的主题学习。这是个矛盾。几乎所有的课本从编出来,它就失败,但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课本,因为要普及。所以,我们的孩子现在对知识不感兴趣。
我们想想看,为了普及知识,知识就变成了一篇一篇的课文,而恰恰是这一篇篇的课文把本来有意义的主题给一刀一刀的剪断,剪得七零八落,剪得鸡零狗碎。一个好的课本和一个坏的课本的差别,就是有些鸡零狗碎是好的,有些鸡零狗碎是坏的。
我们现在要让孩子重新和真正对知识感兴趣,怎么办?文科就要做一件事,就是要把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尽快的普及,要尽快的把课本的知识过一遍,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主题探究,这就是文化。
如果有人问你,你们的学校文化是什么?你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你的学生是怎么学知识的。你要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你的学校就很难生存。那你的学生学知识和别的学校的学生学知识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就可以勇敢的提出来:我的学校不是课本文化,而是主题文化、探究文化;我们的学生学习是主题学习。这就不一样了。
我再回到前面的例子,一个学生哪怕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一篇都不学;只让他学几个人的文章,最终这个孩子的语文素养,也会不错,甚至更好。这就是主题学习的魅力和优势。如果有老师敢从来不学课本,而是让学生一个人一个人的学,比如今天学李白,过一段时间学杜甫,过一段时间再学余秋雨,过一段时间再学龙应台,过一段时间学西方的某一作家,等等,这个孩子就会变得有语感,有文学修养。
我本人的学习,我本人的写作,我不认为是从语文课本里来的,也不认为是从老师那学来的。我的写作只来自两个人。第一个人叫冰心,有一段时间我就不断的读冰心的作品,并且是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实际上,冰心的文章是写给小孩子看的,但是我却看得如痴如醉。第二个人叫贾平凹,我就看他的散文,小说,然后我就觉得可以开始写作了,就这么来的,当然,后来再看了一些别的作家。这就是主题学习的文化。
现在有多人在骂新课程,如果在座的校长您想做教学改革,我在此提一个建议:不要骂新课程,把新课程理论的书买回来看一看。有一本叫《走进新课程》,曾经很多人在看,但就像一阵风过去一样,现在很多人都不看了。校长们,您再仔细看一看,或者干脆就在网上搜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那里面囊括了到目前为止的中国教育界,对整个中国一直以来的改革和西方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完整的比较。
实际上,新课程不是完全向西方学的,现在我们所能想到的新观念,在它里面都有。新课程最重要的“新”就在教学方面,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一个叫“研究性学习”,这是新课程的骄傲。可是现在,有多少学校做到了呢?我再问一句话:有哪几个学生会写作文,会对历史感兴趣,会对地理感兴趣,是有真正的学识修养的孩子,他不是因为主题学习而带来的快乐呢?
这就是我今天谈学习文化的第一个:我们如果能把知识变成主题,把鸡零狗碎变成脉络,我们的孩子就有救了。
我们教室里坐在后排的所谓“差生”,你以为真是差生吗?是因为你上一节语文课,再上一节数学课、英语课,你搞得他晕头转向。他喜欢的,你不教;他会的,你又不考;你专门给他学那些鸡零狗碎的知识,他不感兴趣,你就很讨厌他。
如果您去观察那些坐在后面的“差生”,他是不是什么都差呢?我在北京,遇到一个开车的小师傅,——那时我们在讲家庭教育——,他就说我的孩子在学校是“差生”,学校的老师很讨厌他。但是,作为一个父亲,我骄傲的说,我的孩子一点都不差,很聪明。为什么很聪明?他说我的孩子对于任何一个玩具飞机,他都知道怎么玩,知道里面什么结构,而且他自己做一个模型飞机可以飞上天去。可是,学校不考!那怎么办呢?
我想到的一套策略,就是妥协、折中。文科全部恢复为有意义的、有主题的学习,把那些课本尽快的搞定,比如用两个月的时间全部搞定,然后再围绕课本中的某几个比较好玩的主题,让孩子自己进行探究。这就是我提的第一个词语。
接下来,我提的第二个关键词叫“动手做”。如果要学理科,其实最准确的讲法应该是“理工科”。可能校长们觉得中小学没有“工科”,但我建议把所有的理科都还原成工科,那什么叫“工科”呢?“工”就是手工、技术,而技术的秘密在哪里?就在于动手做。所以,我今天推荐的文化叫“动手做文化”。如果想让孩子在数理化,包括地理上学习好,就要让孩子动手做,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理科的知识串联起来。
那作文怎么能够做好呢?我这两年在广东推的一个主题,叫“学科作文”,就是让每一个不是教作文的老师来教作文。比如让数学老师教孩子写“数学作文”,让音乐老师教孩子写“音乐作文”,让每一个学科的老师都来承担教作文的任务。这有什么好处呢?由于孩子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各门知识,他们应该在各门学科之间会说,会学知识,所以,比如上了一节音乐课,我们是怎么上的课,课上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又是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的,我们又有什么感受,把它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作文。
我们让非语文的老师来教育,理论究竟在哪里呢?这就是自然法,把孩子的作文重新还原成一种自然的生活,孩子就是那么生活的,你就让他们写这么多的学科,其实就是生活的故事。
我们再说数学,数学的秘密在哪里?我们提倡孩子们在家里自学数学,我把它叫做“自学文化”。由于一个孩子的自学需要有老师辅导,所以我们也叫成“自学辅导文化”。数学如果要学好,每天紧跟着老师听课,很难,很容易掉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在家里自学数学。有人说,数学不要指导老师讲,那语文呢?语文的自学也很重要,但是不像数学这样立竿见影。 数学是一种例题思维,你把例题看明白了,能做像例题一样的题目,你就能够自学。所以,我们在好多学校发动学生在家里自学,而且要超前自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自学下学期的内容;一年级的,自学二年级的……就这么做。这个自学是什么东西呢?它已经是我们的自然生活了,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在自学。
外语又该怎么学呢?外语最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叫做“自然法”。如果在坐的有外语老师,您可能知道有一种外语教学法,叫“自然法”,那应该怎么教呢?关键就在于孩子要像学母语一样的学外语。
你知道我们的母语是怎么学会的吗?母语的秘密有两个:第一个,大量的听,不说。我们的妈妈在孩子一岁的时候,从来不要求孩子说,而是让孩子大量的听。我们的外语老师做得到吗?做不到。他们从一开始就说“Follow me(跟我做)”,然后念完之后请学生站起来,“You,please(请你回答)”,但学生不知道怎么说,他就“Down!(坐下!)”,很生气,然后再换一个。我们的学生焦虑,你知道吧!
我们的妈妈是教语言的天才,孩子在肚子里面的时候就跟他说话,相当于教外语。所以第一个秘密告诉我们,听比说更重要,而不是现在提倡的“听说领先”,应该改过来,叫做“听领先”。并且,不让外语老师教英语,让数学老师教。那数学老师不会说怎么办?正好不说,听!(笑)数学老师只要说三句话:“Are you ready(准备好了吗)?”学生说“Yes(好了)!”;然后就把录音机摁一下,就开始听英语,听完之后,再说一句:“Tow words.(两个词)”,就是你听完以后,请你写下两个你觉得比较有意思的词语,学生就赶紧写。大家以为真的是要孩子完成这个任务吗?其实这不是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使劲的听。听完之后,再说第三个句:“Three sentences(三句话)”,那学生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就赶紧要认真的听。
另外,不要外语老师说外语,因为他们说的肯定不地道,应该让孩子们听原声。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比他老师的英语还要标准,而我们现在做的不要老师教外语,而是让家长教外语,学校的老师和校长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们收集、推荐地道的英语材料。
“自然法”还有第二个秘密。我们知道,妈妈和孩子们说话都是说整句的话,很少说单词。比如妈妈对孩子说:“宝宝,我们来喝矿泉水。”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从来没有一个妈妈像我们的小学老师那样教孩子说话:“宝宝,跟妈妈念:矿,矿,矿泉水的矿”(全场大笑),只有我们老师才干这种事情!我们的老师认为自己是专业人员,于是就把它变成这个样子。他把一个完整的学习,有主题的学习,变得很零碎,那就坏了。
我们的妈妈在孩子没有学会单词之前,就给孩子讲完整的句子;在孩子没有学会完整的句子之前,就给他讲完整的故事。这就是妈妈。可是,我们的老师呢?单词不学会,不教句子;甚至语法不学会,也不教完整的句子。
好了,这就是我今天推荐的第一个文化,叫“自然学习教育”。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有哪一些是自然的,却是不好的?的确可以找到一些,但是让我来告诉你:99%的自然的,都是好的。凡事人为的基本都是坏的,并且是蠢的。我们有时候说人家“像头蠢猪!”,但千万别以为猪都是蠢的,只有家猪才是蠢的;野猪根本就不蠢。家猪呢,是人把它搞蠢了,结果还要骂人家蠢(笑);就像我们的老师把学生搞蠢了,然后说:“你这个蠢蛋。”
自然的,就是好的。我信任的教育学,叫做“自然教育学”。人类最初的状态是用石器的,所以叫做“石器时代”,因为石头是自然的;后来变了,因为用石头做工具,做武器,太笨,于是就搞出了铁器。这样,从“石器时代”就到了“铁器时代”,好像人类有了进步,但是你不知道付出了什么代价。在“铁器时代”,人类就已经过得不太好了,如枪杀、凶杀;大刀、长矛……都是“铁器时代”干出来的事。后来,人们又发明一个更可怕的时代,有石油,蒸汽,电气。你知道可恨的爱迪生发明了可恨的电灯之后,人类又付出了什么代价?
不要以为人类每发明一个工具,人类就进步到哪里去,让我告诉你:人类每进一步,就退了两步。所以,总体上人类一直在退步,也因此人类是过得越来越不好。我的完整的说法是:人类最初发明、制造了工具,的确是在进步,而且这种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幸福。比如说在石器、狩猎时代,你的弓箭不发达,你的石器不行,那你就抓不到野兽,你就会被饿死。所以在那个年代,工具的进步,伴随着幸福感的增长。但是这样的时间不算太长,过了一定的时间就到了顶点了,开始向下降——人类的工具越先进,人类的幸福感就越少,就像数学中的抛物线一样。所以我们这个年代比较不幸,但更不幸的还是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因为我们的工具会越来越先进。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在网上购物了,不再需要去市场上买东西了,慢慢的,我们坐在家里都不动了,最后发展能只有脑袋还像个脑袋,整个身体会“变态”,变得臃肿,或者瘦的像一个魔鬼。我昨天晚上调侃凌宗伟校长,我说他脑袋很好,身体很不错,看起来像“狮身人面”。那现在我们有哪几个校长可以说,我是“狮身人面”?你看你的身体已经“人模人样”了,几经不行了, 你还有像狮子一样的身体吗?没有了。
我们科技的进步,一定会带来身体的萎缩,因为几乎所有的科技都是为了让人偷懒而发明的。比如,汽车出来了之后,我们就不走路了,更不会跑步了,所以,开车的没有几个身体好的;(笑)要开也可以,你得亲自开,至少你的手、脚和大脑还在动,千万不能请别人开。
电气时代和化工时代,是人类灾难的开始;到了信息时代,那是杀人于无形。最初,我们的劳动就是体力劳动,慢慢的出现了圈养、农耕、工业,你看每一次的进步,都会给环境带来灾难。畜牧业是第一次灾难——本来人家草长得好好的,但是一大片羊吃一小片草,直到把所有的草吃光,再到另外的地方去,所以就没有多少野草了。你去看,内蒙古现在还有多少草原吗?
农耕的破坏性更大,不仅对自然有破环,对我们的身体也会破环。一个事实是,农民的身体就不如游牧民族。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汉族是不是被游牧民族给打败了?后来,我们的农民变成了工人,身体就更差了,尤其是再后来变成校长,就差得不成样子了!(全场大笑)你说,哪有几个校长的身体敢跟农民比呢?你比不过的。人家农民生气的时候那叫“青筋暴跳”,而你的筋都已经衰弱得看不到了……(笑)
所以,各位,请您考虑我这个思路:不要以为人类的技术在进步,我们的幸福在增长,恰恰相反。如果让我认真的推荐学习文化,那第一文化就是“劳动文化”。把知识重新返回到劳动那里去,因为人类的发展就是通过劳动,从畜牧业、农业、工业,到信息产业,到知识产业一步步走过来的;把“学生自治”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主题。什么叫“学生自治”呢,就是学生自己的事,全部由他自己来干,包括生活中的洗衣、做饭,包括学习中的自学,等等。如果校长们愿意,请您将这四个字写在学校最显眼的地方,尤其是教学楼和宿舍楼。我们坚持提倡把主动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今天,即使您将我讲的所有东西全部丢掉,只是记住了这四个字,我相信,您就能把学校做好。
如果您去翻阅一下中国在蒋介石年代,中小学校长们在干什么事,您会发现我说的是对的。中国近代的校长们做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发动学生自治,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学生会等,可能您现在学校的学生会在干什么?那成了一个摆设!当时的学生自治委员会是学校非常重要的机构,大小事情由学生亲自操办,包括亲自策划、亲自主持、亲自实施。现在的校长们、老师们总怕学生做不来,做坏了,可是你不让学生做,学生永远就做不来。反过来说,你放手让学生做,你会发现你学校的面貌全变化了!
这个颠覆性的变化是怎么来的呢?以前是校长说了算,现在是老师说了算;以前是老师说了算,现在是学生说了算。以前是校长对老师不放心,老师对学生不放心,现在变了!现在学生是在不停的发动,在折腾,老师在旁边指导,而校长在总体上有一个欣赏、经历,就可以了。
这是我今天提的另一个文化,叫“学生自治文化”,但是后面有个括弧,也叫“劳动文化”。让孩子亲自做事,把自食其力当作学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把自学辅导当作学校唯一的教学方式。没有第二。有人说,你这也太偏激了吧,那老师不能讲课吗?可以讲课,就像大学老师讲课,就像我在这里讲课。但是这个讲课,它可以讲半天,甚至整整一天,而且这是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前提是,在开始之前学生有自学;结束之后,也有自学。专题讲座的目标,就是推动学生自学。所以,不要以为一讲到底就是坏的。但是总体而言,就是要能够使学生自学,这就是大学老师和中小学老师的区别。在大学,只要你能一讲到底,就是好老师;但是你可千万别以为大学老师就是满堂灌,不是。老师在一讲到底的专题讲座之前,大学生在自学。他们课前有大量的时间在自学,课后有大量的时间在跟踪。所以,我一再强调,要把自学当作学校唯一的教学方式。
张文质老师在做生命化课题之前,我最关注他的是“有指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有什么秘密吗?就是指导学生自己学。所以,在我的书里面我把这个看得很重要,专门做了研究,因此,请校长们不要认为我是简单思维,不要认为我偏激。其实,只有一种学习方式,也只有一种教学方式是有效的,没有别的——教学叫“自学辅导”,学习叫“自学”。
劳动在“德智体美劳”之中位列最后,但它最重要。我希望校长在学校能发起一场运动,要把家庭劳动作为第一项家庭作业,要规定每个班主任每天布置这一个家庭作业。回家之后第一件事情,不是打开书本,而是放下书包,做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劳动!这样,中国的教育就有救了。
为什么?因为这是教育的源头。教育的美德就是劳动,人类从畜牧业到农业工业,每一步一步表面上是在进步,实际上是在堕落,搞到最后就变成知识学习去了。知识学习,绝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劳动。一个人只要有劳动习惯,他就不是差生。说得再简单一点,一个人只要有劳动习惯,无论他的成绩有多么差,他也会一辈子幸福。我想这句话,很多校长会赞成。反之,一个孩子的成绩非常好,但是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劳动,这个孩子就将一辈子不幸。
去年春节之前,有一个小学校长把她的儿子带到我家来,让我做一些辅导。我跟这个小孩谈了一两个小时,主要是他谈,我在听,只是偶然说几句话。回家之后,他跟他的母亲哭着说道,他很感激母亲把他推荐给我,因为他以前都不劳动,只是学习。所以,他说他最感激我的一个建议是:“一个人只要有劳动习惯,无论他的成绩有多么差,他也会一辈子过得好。”我本人也是一个父亲,我的孩子回到家以后,第一件事情,不许做家庭作业,而是做家务劳动,所以,孩子的性格变得非常好。
下面,我还要进一步把劳动细化成手工劳动,就是“动手做”文化、“感觉”文化。请校长们做一件事情:保卫孩子的感觉。其实,孩子的感觉不需要你培育或是教育,只要你保卫就可以了。保卫孩子的感觉,尤其是手感(触觉)和听的感觉。那我们的视觉呢?我们的视觉用得太过了,尤其是电视电影网络出来以后。正是因为视觉用得太多了,我们的听觉就坏了。
今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个音乐老师。我就想,音乐老师生活在这个年代,就是不幸,因为人类的听觉已经麻木、迟钝得不成样子了。你知道少数民族他们为什么那么能歌善舞吗?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视觉的刺激。
你还可以在你的学校发展动手做的文化(DIY文化),你可以培养你的孩子安心听的文化,可以叫做“倾听文化”。我们每一个校长知道亲自动手做有多么重要吗?其实只要你把DIY文化做到,你的孩子会幸福一辈子,也会感激你一辈子。如果您的孩子几十年后回到学校,他发现他活了那么久,学习了那么久,而在你的学校感觉到的是最强大的文化,那就是DIY文化。少说,多做,什么事情都坚持自己去做;少教训,多辅导,都是DIY文化的特征。
把所有的学习都当成一种亲自要做的学习,那就对了。作文不是讲出来的,所以千万不要讲得太多,而要让孩子亲自去阅读,然后让孩子模仿那些美文写文章,就会写作了。
技能学习隐含了所有学习的秘密,反过来说,所有的知识学习千万不要讲得太多。技能学习的秘密是什么呢?——我掌握了大量的规则,但我不知道。比如,我们校长们都会玩手机,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都不大愿意换新手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对旧手机太熟悉了,而对新手机不熟悉。但我还要问,你的旧手机是怎么玩熟了呢?原因是你亲自在操作。其实,任何一个手机给你,你都会自己渐渐的玩熟了,根本不需要人教。很奇怪的事情,虽然你从来不去看手机的说明书,但是你就是会了,——你是怎么会的?恐怕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这就是技能学习。
再如,你知道你是怎么学会开车的吗?你是看书看会的吗?我考驾照的时候,第一,从来不看理论书;第二,我也很讨厌那个教练。他不断的叫我“左两圈,回半圈”,我就搞不清楚为什么要“左两圈,回半圈”;更可恨的是还有一条,你什么都不懂,他就叫你“倒,倒,倒”,倒车嘛,我说能不能让我先前进,后倒车,他说“你找死啊!”(笑)我说我已经学会前进、后退了,关键是还学会踩刹车了,但是他说不行,必须先倒车!糟糕得很,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主题学习嘛!(全场大笑)他就把整个过程分成很多碎片,他叫你先学会倒车,再学会上路。你怎么就不能够先上路呢?所以,我倒了两次就不学了。
但是过了半年,我觉得不会开车简直是耻辱,于是再学,结果学费一下由1500涨成3000。我说可以,只要先上路,后倒车。他说“不行!”(笑)所以我又学了两天,又被他骂了两天(笑),又不学了。又过了半年,我觉得不学不行了,又去,结果又涨价,变成4500了。我说可以,5000行不行?他说为什么?我说先上路,后倒车!(大笑不止)他竟然说可以!(笑)我多出了500块钱,买回了一个有效教学真谛。我多出了那么多钱,他就听我的了(笑)。我就上路,学了五天,每天转一个半小时,总共转了七个半小时,我就会了。可恨的教练,要是他早听我的,我早会了;我那么聪明,为了拿个驾照,竟然学了两年!(笑)
学技能的秘密很简单,就是亲自操作,DIY。我们在座的校长有很多是会打电脑的吧?有哪一个打电脑是因为你看书看会的?所以,我今天郑重的跟您推荐的学校文化,叫DIY文化,也叫手工文化、手感文化,要重新恢复手感,请大家一定不要忘记,大脑用多了,眼睛用多了,人就会变笨。
我再讲第三个文化,叫ESD文化(可持续发展文化),这是中国美好的习俗。我希望在座的校长一定要去一个地方:西藏。只有在西藏,你才能看到在中国原来还有一个天和人如此亲近,如此合一的地方。我一直想去西藏,但都没有机会。上个月,终于来到了西藏,——一切都像我想象的那样,我也希望将来若是要老死的话,就老死在西藏吧。我不知道南通污染成什么程度了,但我相信南通也一定不是什么好地方。(笑)
人类一直在制造灾难,尤其是化工时代,污染不无处不在。如果有人把ESD文化变成自己的学校文化,您去看,您征服的不是中国,而是全世界。把环保作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修养。下面,我给各位推荐这三句话:“自然的,就是好的;较自然的,就是较好的;最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您或许会问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是好的文化呢?我告诉你,自然的文化,就是好的学校文化。当您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的时候,您不要问我,也不要问任何人,你问问自己,问问自然,看看自然是怎么样的。如果有一个人的家庭生活过得不好,情感生活过得不好,家庭很混乱,我建议他去看看动物园里,——最好是动物园外的——动物,就知道怎么才能过得好了。
一个人过得太“人模人样”,一定过得不好,因为他不自然。比方说,多睡觉,少熬夜;多吃饭,少吃零食;多运动,少看医生。我告诉各位,第一,我很少生病;第二,我生病很少看医生,医生想看也没的看(笑)。人只要运动,就不会生病。
凡事要自然一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现在有个习惯,就是打开窗户睡觉。晚上你打开窗户睡觉,叫“床前明月光,现在好上床”(笑);早上太阳升起来了,叫“抬头见太阳,赶紧穿衣裳”。
因为学校重点是生产知识,因此我还要重点谈与知识相关的文化。那我首先要谈爱欲。人可不可以没有爱欲了呢?如果你没有爱欲,那你就丢掉了人性的所有美好欲望中的一大半,我可以少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人类为了被别人爱,就要干什么呢?最初男人们就要打架,好像雄性动物一样,谁打架厉害,谁就能最终得到性伙伴。但是现在,爱一个人的资格已经不再是打架了,尽管现在也有类似通过打架来获得爱的人,比如体育明星,但是主流已经变成才艺了。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由开始时的打架演变成战争、非暴力(体育)、财富、权力,最终是落到谁有才艺上。什么叫才艺?就是一个人不但长得漂亮,还有智慧,还有才,还会玩,这样的人最容易被别人爱。
那我们现在要回去,往哪里回去,就是返回到爱欲的最初始状态,不要以为自己钱很多,有很多权力,你就能得到更多的性伙伴,不能这样做。要回到最初,让自己不但有才,还要有身体。
学校现在在做什么呢?也在谈爱的教育,情感的教育。第一个叫亲爱,亲人之爱,所以我们有很多学校是搞感恩教育的,这是一种亲子文化,是孝文化。我知道在座的各位肯定有搞孝文化的,我不反对,但是我想说,还有比孝文化更重要的。第二种爱是恋爱,是异性教育,是一种异性交往的文化,也叫性文化,只是我们现在都不敢说我们学校做的是性文化。其实,只要你们专心做性教育,你们依然可以做得让人敬畏,让人钦佩。
还有一个爱,是最重要的爱,叫友爱,西方人叫“博爱”。你可能经常听说博爱,但不一定知道博爱有多么重要。现在我想告诉大家,在所有爱中,第一重要的是博爱!它是陌生人之间建立关系的友爱,是一种同伴交往文化。我多么渴望在座的校长能够考虑我这个思路。第一,虽然我们可以做感恩教育,但是不要做得太庸俗;我们可以讲孝文化,但也不要做到庸俗。第二,你即便不允许学校里面有自由恋爱的同学,但你也不妨做一些异性交往的教育,甚至性教育,但这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从感恩教育要返回到友谊教育,比如才艺文化,——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地方。
所以,只有友爱(博爱)文化才可以让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明白友谊有多么重要。能够干大事的人,过得幸福的人,都是有朋友的人。朋友比爱人更重要,朋友甚至比亲人还重要。如果您能够这样理解,那你就发现中国文化一下子变了!你知道为什么西方人强调博爱,而不把亲子之爱、两性之爱放在前面吗?所以,我今天的第一条建议是:用友爱对待亲爱。
有人提出,感恩教育不重要吗?的确很重要,你的父母亲你都不知道要感激他们,你都不知道怎么会你父母亲好,那你还能对谁好?但是一定不能搞得庸俗,不要一定在操场上让孩子们给父母亲洗脚,把那个叫感恩。那我从来没有给父母亲洗过脚,我就没良心吗?我有时候跟我的母亲讲“滚开,滚开”,可是我的母亲却很喜欢。我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把她当成是我的朋友,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所以,要用友爱对待亲爱,——什么时候中国人才能变过来呢?
第二,用友爱对待恋爱。什么样的人才是你要找得终身伴侣呢?就是你要在你爱的那个人那里找到你自己的美好,也就是志同道合,也就是中国古代说的“对象”,——“对象”就是指对方的人跟你很像,简称“对象”,(笑)那样的婚姻肯定幸福。
我再讲身体文化。什么叫爱呢?身体要美好,为了你的爱人,你必须把自己的身体搞好。你可以长得不漂亮,但是要让人家一看你,就有一点野性;像个白面书生就不行,你长得那么白干什么?(笑)让身体对抗性的运动,返回体育课堂,校长们敢嘛?我相信大部分学校是不敢的,但是没那么可怕,您只要打一个“擦边球”,您就既能跟局长有交代,比如安全第一,又能够让学生恢复身体对抗性的运动。中国现在最糟糕的金牌是什么,就是没有对抗性,比如说女子举重,你说一个女人举什么重呢?难道回到家把老公举起来?(笑声、掌声)最恨是女生搞健美的,你说把肌肉搞成那个样子……(笑声)
我们要崇拜身体,做身体文化。我们为什么不敢这样做呢?哪一个校长能够让他的学生既有身体的力量感,又有优雅感,那这个校长真是做了一件造福一代又一代的美好的事情。
我还要说一个情趣文化。你说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这都与爱欲相关,我们为了能够让别人爱,就要记住:第一,你要让你的爱人找到有朋友的感觉,叫友爱文化。第二,让你和爱人相互欣赏、崇拜对方的身体。第三,要有情趣,身体要野蛮,但是性情要文明。
什么叫情趣?就是你愿意陪伴别人,叫做陪伴文化。什么是爱呢?就是我愿意和他(她)在一起,我愿意陪伴着他(她)。我们有些女人喜欢在家里问丈夫爱不爱她,这好笨的,你就看他愿不愿意陪伴你就知道了。除了陪伴以外,还要加一条:“欣赏”。陪伴时干什么呢,就是我看你,你看我吗?那不是,而是在一起聊天,一起做游戏,一起倾听;那么欣赏呢?意思是他(她)觉得只要是你的,就是好的。
可是还有比“欣赏”更好的,那就是游戏。你愿意和他(她)在一起做游戏,会做游戏的人,有创造的力量感的人,就是会爱的人。“业精于嬉而荒于勤行成于随而毁于思”,“业精于嬉而荒于勤”,业务在什么时候才精呢?大家知道,我和张文质老师都很喜欢自己现在正在做的教育研究。您不要小看了这句话,中国的教育能够让人看到希望的,一定是有那么一大批人喜欢教育学这个学科,喜欢这个研究。所谓的“嬉”,就是指他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能够找到一种游戏感。反之,要是你找不到游戏感,那就坏了,而且是越勤奋,越糟糕。有一种校长,他很笨,但是他又很勤奋,那么他就把那种坏事情搞得越来越大,他就不断的折磨他的老师和学生,所以,请大家不要以为勤奋是什么好事。真正能够把业务做好的,都是他喜欢这份工作,他在其中能够找到某种游戏感。
另外,“行成于随而毁于思”,这又为什么呢?各位校长,要是局长让你们做一件事情,你首先要做的叫“执行”!不要在那边想,到底该做呢,还是不该做呢?局长是对的呢,还是错的呢?你想那么多干嘛?你需要当机立断的执行,这就是行动能力,这叫“行成于随”; “毁于思”指的是你过度的思考反而就坏了。
我最后和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做《雷锋(1940-1962》。我今天讲的所有文化,都在这本书里面。你去看看雷锋的文化是什么文化,他有什么魅力。
我们发现,雷锋只活了22岁,他不断的换工作,什么工作好,就一定要搞到手;他三年半中换了七次工作,总共做了八种工作,而且每一次都是他自己非常主动的争取来的。他性格非常阳光,用朋友的态度对待身边任何一个人;他非常有好奇心,又那么的具有情趣;他看过的书,那个时代的好多人都没有看过。你看他的生活情趣有什么,样样都能来几下,你知道什么是文艺骨干吗?他就是。他只要觉得是好玩的,他都能够玩。他对异性也特别有魅力,所以他有一批“红颜知己”。(笑)你看人家,有瑞士名表,皮夹克,皮箱,皮鞋,这就是雷锋。你知道雷锋为什么过得好,很简单,人家有情趣,并且我怀疑这些都是女人帮他买的。(笑)同时,他还很喜欢照相,很爱美,他仅在照相馆照的就有54张之多,他一生一共留下24张彩照,199张黑白照。在那个年代,全中国中有两个男人的照片最多,一个是毛泽东,一个就是雷锋。(笑)
小结一下。我讲了那么多,其实只有两条:第一条,是与知识相关的文化;第二条,是和情感相关的文化。谈与知识相关的文化,是说你必须劳动,否则就没有吃的;其中,我讲到手工文化,希望大家重新恢复手工文化,这是男性的文化。第二条是女性文化,就是发挥情趣文化。这两种文化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今天所讲的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
我今天能讲的就这么多,谢谢各位!(掌声响起)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