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美国老师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堂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1-25 16:06
标题: 美国老师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堂
美国老师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堂

[摘要]将一堂课讲的有起始、发展、转折、高潮、结尾,自然吸引学生。





讲授、阅读、活动,是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往往犯片面化的错误,即强调某一种教学方法,而否定另一种教学方法。

实际上,最好的教学是:该用讲授法的就用讲授法,该用阅读法的就用阅读法,该用活动法的就用活动法。好的教学有一个特点,它往往是这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那么如何在一个教学单元内,把这三种方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最大化地发挥它们的教学效益呢?

下面,我用美国课堂"阿兹特克人"这堂课来阐释。

第一步 - 活动

课堂事件

我听课的学校叫邓巴顿中学(Dumbarton Middle School),是美国一所蓝带学校。听课内容是六年级"世界文化"课的第二章"The Aztecs"。

"Aztecs"即阿兹特克人,是北美洲南部即现在墨西哥境内人数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这一章即讲述14~16世纪的墨西哥古文明。

上课伊始,教师先通过投影告知学生学习目标:了解阿兹特克人的生活和信仰。然后发给学生一张纸,这张纸上第一个活动要求如下:

参与小组活动,参照下列词语,猜测一下阿兹特克人的生活和信仰,写出至少三个猜测,每个猜测至少要用到下列方框里的两个词。

然后学生就以小组形式开始完成这个任务。我选择观察最靠边的一组学生的讨论情况。4名学生在讨论基本达成一致后就分别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猜想,写好以后他们并没有停止讨论,也有学生继续讨论后在纸上进行了修改。大约5分钟后,全体学生基本上都写好了。

课堂事件分析

这一步使用的是"活动法",其具体的活动就是"猜测+交流"。有以下问题值得讨论。

第一,为什么教学的第一步要使用活动法?"阿兹特克人的生活和信仰"对于一个美国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这个知识本身也是非常枯燥的,如果用讲授法,学生一没有兴趣,二不知从何入手,很难进入学习状态。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步不是要你理解什么、记住什么,而只是让你凭你的想象和常识"猜"--以想象为教学的起步,难度小、顺畅。

第二,"猜一猜"这个活动学生有兴趣,这相当于"玩游戏"。因为既然是"猜",就有猜得对不对,于是学生就有了好奇,有了期待。我在课堂观察的时候,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小组同伴们用哪几个词在"猜",相互抢着看对方圈进去的是哪几个词。

第三,实际上,学生们在猜的时候也不是瞎猜,他们其实是在动用他们的经验在猜,而随后的教学过程,实质上都是对其经验的一种纠正,或者说优化。

最为出彩的是,在这里"猜"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游戏,它其实是一个教学的步骤,所以教师设计的这个"猜"是有范围的,就是这17个词。

它的作用一是有教学指向,不让学生乱猜;二又是一个教学支架,实际上是为学生的"猜"提供一种知识的支持,从而减轻学生"猜"的难度,同时增加了这个活动的趣味性。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步 - 阅读

课堂事件

接下来,各小组推举代表,交流发言。每个小组发言的时候,其他同学都用心地听着,因为很明显各小组都不相同,大家都想知道别人是怎么猜的,这种凭空猜想的方式也让大家饶有兴趣。

听完各组发言,老师并没有作出更多的评价。他发给学生几张纸,我一看,其实就是教材的第19~22页。他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修订自己前面作出的猜想,并要求学生看一开始发下来的那张纸上的第二个活动:

阅读教材第19~22页。读完后修订你的猜测。如果你猜错了,你怎么修改呢?如果你是正确的,你可以增加一些内容使你的猜测更完善吗?

我换了一个小组来做教学观察,发现教材的4个页面中两个页面是文字,一个页面是图画,标注少量文字,另一个页面有三分之一是图画。4个学生对纯文字的页面看得很快,似乎也不是特别认真,但对于有图画的部分看得就格外仔细。

我们过去只听说美国学生在课堂里听课是很随意的,不会很认真,但就我观察到的情况来看,不完全是这样。这堂课45分钟,这些12、13岁的孩子看书、写字的时间占了大部分时间,但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很有兴趣、很认真地在做自己的事。

这一个活动过程进行了15分钟,陆续有学生完成了修订。老师看看差不多了,让几个孩子把自己的修订版放在投影仪下,向同学介绍自己修订的情况,或者将教材上相关的论述读出来,以说明自己修订的依据。

课堂事件分析

这一步使用的是阅读法,具体内容就是"阅读+修订"。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都在教材中这4页纸上。我课后专门拿起教材看了一下,其实这本教材编得相当不错,有文字、有图形,非常生动,很适合孩子们阅读。

但如果这堂课上课伊始,老师就跟学生说:"阿兹特克人的生活场景和他们的一些信仰,都在教材的第19页到第22页,教材讲得很清楚了,现在你们认真读一读吧。"如果这样教,估计没有哪个孩子会这样认真读,即使读了效果也不会有这么好。

但是现在的情形是:先要大家猜,猜得对不对呢?请看教材!就这么个设计,然后再让孩子们读,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孩子们愿意读,而且读得特认真。

人都有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本能,而且这种修订还要写下来,显性化为作业成果。这个活动显然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这个教学环节给我们以下启发:

什么时候让学生读?阅读与人的其他行为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一种本能行为,它其实是训练出来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阅读行为是"任务性"的。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阅读法,也必须遵循这条阅读的准则:在使用阅读法之前,要做一件与阅读有关的事,从而确定阅读的需要,换一句话说,给阅读找一个理由。

在这堂课中,这个任务就是"猜测"。这里的心理过程是:猜测;猜得对不对呢?于是产生求证的需要;而阅读,正好满足这个求证的需求。于是阅读行为就非常顺利地发生了。

如何读?从阅读对象和阅读结果来分析,阅读有两种:一种是无目的阅读,即阅读前并无具体的目的,因而也就没有具体的阅读内容指向,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会知道自己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从而确定阅读关注的点;另一种是阅读前即有具体的阅读目标,这样的阅读第一步肯定是搜寻与阅读目标直接相关的部分,阅读是寻找事先确定了的关注点。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阅读法,多属于第二类,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阅读法的目的并不在阅读本身,阅读是学习其他内容的一种手段和方法,通过阅读获得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材料或结论。

因此,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阅读完了之后,应该在利用阅读成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上大做文章。如果缺了这一步,或这一步做得不充分,阅读教学法就会功亏一篑。现在许多使用阅读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课,阅读法使用得效果不好,就是临门一脚不到位。

第三步 - 讲授

课堂事件

学生利用阅读成果修订完自己的猜测,并且将修订成果进行了全班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似乎就基本结束了。但是这个时候,老师突然提出了一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问题:一共17个词语,好像有一个词语大家都没有用到。

老师就一个一个念出这些词语,有谁使用到这个词语就举手。当念到"水中田畦"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举手。于是老师问:你们谁知道"水中田畦"是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于是老师打开课件,用PPT向学生们解释什么是"水中田畦"。

老师显然是做了充分的备课,所以内容非常详实具体,一口气讲了整整 8分钟。这是我在美国听的课中老师一口气讲授时间最长的一堂课,也是我在美国见到的学生听得最认真的一堂课。

课堂事件分析

课后我思考,美国学生确实比中国学生没耐性、坐不住,但这8分钟为什么学生人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呢?既不是老师讲得多么好,也不是那个 PPT做得多么出彩,关键是使用的时机把握得好。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这堂课这样上:"上课!同学们,这17个词语你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听我说给你听。"课如果是这样上,恐怕就没有一个人会听。

现在,先用17个词语"猜",然后是根据教材的内容修订,修订完了,大家看一看,哪个词语我们都没有用?原来是"水中田畦"。你们怎么都没有用到这个词呢?因为你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呀。都不知道,所以听我给你们说说。

这个过程,好像是一幕戏剧,有起始,有发展,有转折,有高潮,有结尾,总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铺垫,是一种"激疑"的过程。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有了关注点,"讲授"变成了好奇心的满足,变成了大家都关注的一个"点"的"抖包袱"。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讲授法有没有效果,效率高不高,除了讲授本身的技巧和水平之外,讲授的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或者更明白地说,所谓"该讲的时候讲"。

只是,这个"该讲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学生那儿,在学生学习心理的关注点上,在学生学习的某个特定的环节上。

思考 & 总结

讲授法、阅读法、活动法,单独使用,当然也有效果,但效果都有局限;结合在一起,往往会出奇效:

1)教学方法"精准"地适应教学内容,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2)三种教学方法用在一堂课上,有互相促进、彰显的功效,自然就比单独使用要有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