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写的过程,就当作一个学习的过程吧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1-27 17:44
标题: 写的过程,就当作一个学习的过程吧
原文地址:写的过程,就当作一个学习的过程吧作者:相濡以墨

缘情制礼  以礼行仁

                                                    ——《论语选读·克己复礼》教学之我见

【论文摘要】虽然新课程实施已近6年,但《〈论语〉选读》教材略无修正更新,而同为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教学用书》征用各家资料虽多,但对孔儒的一些基本概念尚缺少必要说明。一方面,教师授课时难以理清头绪,连缀各章构建课堂;另一方面,也易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乱。本文拟就《克己复礼》一课,尝试从基本概念“礼”字切入梳理,正本清源。首先,辨析“克己复礼”一词在历史上的种种误解及缘由;其次,阐明“礼”在先秦原儒思想中的双重内涵;最后,从其产生、发展、意义等角度来解析儒家礼制思想,说明孔子所言周“礼”的基础是民情习俗,重点为防富贵骄奢,目的是为行仁义崇道德。

【关键词】克己复礼   外礼内仁   礼缘民情

孔子一生,以从政、教学、编书为三端,其中从政的时日为短,而教学则最长,《论语》便是其弟子后学编撰的一部教学记录。虽多为戋戋短章,辞简语略,但其谈言微中,集西周以来思想之大成,并加以传承发扬,为天下求仁爱安宁之道。它所代体现的儒家思想,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所以,《〈论语〉选读》的教学,绝不可仅将文言文词汇、句式作为重点难点,而应从根本处帮助学生构建理解儒学思想的框架。《论语》一书中有不少基本词汇如“道、德、政、教、仁、礼、士、商、国、家”等,这些概念是了解《论语》思想的基石,可将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正本清源、高屋建瓴地来连缀各个章节,整体构建课堂教学。

本文拟就《选读》第二课“克己复礼”中的“礼”,结合课文部分章节,从“礼”的产生发展、作用意义等角度来解析儒家礼制思想,阐明孔子所言周“礼”的基础是民情习俗,重点为防富贵骄奢,目的是为行仁义崇道德。

一、“克己复礼”一词的历史际遇——走上圣坛,打入地狱

本课开篇选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首章。本课题目亦由此而来。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读此章者,都会觉得疑惑。颜回一陋巷处士,无论怎样刻苦修身,天下岂能“一日归仁”?至于“勿视、勿听、勿言、勿动”更是全面的身心苛求。夫子传道重在启发学者内心自觉,言辞温润宽和,从无三令五申的教条约束,更无宗教组织似的清规戒律,此章所言实在不近情理。若非要为圣贤辩解,“一是《论语》对话的具体语境略而不明……二为古人在立身期着重以礼乐修身,孔门先进弟子多重礼。‘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四勿即为礼义之始。”①或许师生之间别有所指,录者以为不必一一记述,但却为后来学者留下许多是非。

“克己复礼”是不是孔儒思想的核心,是否适合作为《论语》教学的难点重点讲习?值得我们商讨。

《论语》本是孔门弟子随行所记,弟子间水平亦有参差。同是孔子讲学,有些能于平实质朴的言辞间阐发无尽深意,但也难免有寻常笨拙之语。终究说来,本章在《论语》中并不出色,“克己复礼”一词更非孔子原创。《左传·昭十二年传》中记载楚灵王骄奢纵欲,妄图称霸,终于引发战祸,兵败乾溪,自缢而亡。史家叙至此处,引仲尼曰作史评:“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为政者不能约束自己,克制贪欲,终至身死而为天下笑,且牵连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孔子所言是针对国君,并非认为颜渊自身刻苦修习,天下便能一日归仁,此种荒唐逻辑,大凡以常情常理揣度便知其谬。而作为士君子的颜回又的确有修习此理的必要,因为在春秋时代,“士”是文化的担当者,有教育和辅佐君主的功用与可能。

此章作为一般言谈即可,不可将它绝对化为教条,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加以遵循。而宋儒则将克己复礼极端化为“存天理,灭人欲” ,“理学强调修身养性,把儒家文化中对人格的重视提升到极致,使其成为几近乎宗教般的信仰。同时,理学家把原本只作为条理而言的‘理’解释成‘天理’,使理成为人在天地之间无所遁逃的必然守则。”②宋儒的愚蠢就在于不分国君、士君子、普通民众三个层次去解读《论语》中的问题,认为“人人可以为尧舜”。此理解早已背离原儒本意。原本为约束贵族统治者而提出的“克己复礼”,扩大到一切的人与事,于是,“礼”就成为不切实际的强制性约束,反而变成对人的戕害了。

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宋儒不切人情的“克己复礼”一说恰为批判者提供了口实。直至文革更是变本加厉,称孔子为 “拉历史倒车的能手”,批判其“嘴上讲仁义, 肚里藏诡计。鼓吹‘克己复礼’,一心想复辟。红小兵齐上阵,口诛笔伐狠狠批”,将孔子及其所代表学说打入地狱。

时移世易,近年国内又开始提倡回归传统尊重孔学,诸如政府组织大型的祭孔典礼,媒体纷纷开设国学讲学课程、《论语》重新成为高中教学的课程等等。这固然可喜可慰,但深究之下,更有可虑可忧乃至可悲可笑之处。尊孔与反孔者虽然态度截然相反,但所言孔学仍如出一辙。只不过将先前批判的“克己复礼”,重新改头换面加以标榜,而注释上依旧沿用文革思路,略无新意,真正的孔学仍抛在一旁鲜有问津。连学者专家都不能正本清源,这倒令真想学点孔孟学说的学生犯了糊涂:这样迂腐不近人情的孔老夫子,是否真的值得一学?

二、礼的双重内涵——外礼内仁,不同而和

周公孔孟之“礼”精义何在?宋儒究竟在什么地方背离了孔子?这一百年又是借什么思想学说来批判孔子的?当下重谈孔子“礼学”又有何意义?一系列追问的展开之前,先应明晓“礼”的基本内涵。

编者选“颜渊问仁”为首章,且以“克己复礼”为题,下文注释将“礼”解为“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课后文言练习又只选取《荀子·礼论》的章节来阐释“礼”,强调礼的作用在“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矛盾”“维持等级差别”③(“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这些都易误导学生对“礼”的认识,编者只强调了形式方面的“尊卑贵贱,礼节仪式”,只强调了“礼”在划分社会等级上的作用,只强调了“礼”为统治者服务的功能。而忽略了“礼”的另一层内涵。

先秦周公制礼本有两层含义:一是礼仪,限定社会各阶层的权利义务的制度和仪节;一是礼意,与各外在礼节相应的内心素养,后孔子发展为“仁”。《论语·八佾》中“林放问礼之本”,孔子称赞他为“大哉问”,“本”即指礼意,礼的精神。试以《礼记·曲礼》为例,其中记录许多代表当时社会制度的礼节。但从一开始的“曲礼乐,勿不敬”起到“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止,凡四百零五字,可以说都是从礼中导出一般性的原则,而不是以区别尊卑等级为目的。此外,如“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礼记·乐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所以治天下也。”(《礼记·郊特牲》)“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都可印证周礼双重内涵:“礼仪”是外在的约束和规范,“礼意”是内在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

孔子是志道哲人,所重在礼之仁道本义;与后世荀子以礼建构王权体制、区别尊卑等级,性质大不相同。荀儒舍本逐末,偷梁换柱,挖去“仁”的内核而徒留礼节仪式,隐瞒礼之义、礼之质、礼之核心宗旨,正是春秋时人痛斥的“是仪也,非礼也!”因此,为纠正这种认识上的谬误,真正理解“礼”的内涵,还需探源溯流,从“礼“的产生说起。

三、“礼”源探究——始于爱敬,终于治世

《汉书·刑法志第三》中说:“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天禀其性而不能节也,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夫礼,体情而防乱者也。……安其情也。”(《春秋繁露·天道施篇》)其实,礼的产生并没有那么浓厚的政治色彩。

人之一生,最要紧的“礼”无非两件,一为婚嫁,一为死丧。

现存周礼典籍,最多最繁琐的便是丧礼,十七篇《仪礼》中便有三百多条,实在令人生厌。但推究丧礼初创之际,却最切人情事理,古人一种深情纯孝发乎自然,都在其中。丧礼从何而起?“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礼记·檀弓上》)因不忍见亲人之躯曝露荒野,为风吹雨淋为野兽啄食,故葬之藏之。思念其生时种种慈爱友善,则哭而祭之。“古之葬者……丧期无数(长短无定)。”人情之深者哀痛过度,需要礼来节制哀情以延续正常的生活;但也有冷漠寡情的,也需用“礼”来引导其性情使其归于纯厚中正。所以,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易·系辞下》)圣人依《易·大过》卦之义改“丧期无数”为有定。古人以人情参差不齐,所以设“礼”,过者,退之;而不足者勉之导之。

孔子深知此理。因此,当宰我以学习礼乐为由,提出缩短三年的守丧之期时,孔子乃以微言相感:“于汝安乎?”而当宰我坦然地回答“安”的时候,孔子情切之际不由加重语气“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④(课文章节17.21)言语紧凑急促,结末之叹,道出至情。父母是亲中至亲,“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可知礼的产生,最初实从血缘亲情而来,若抛却这份亲亲之心,而学习礼乐,岂非舍本逐末?

昏礼,则可以追溯到更远的伏羲时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引谯周《古史考》云: “伏牺制嫁娶,以俪皮为礼。”郑玄注曰:“俪皮,两鹿皮也。”这两张鹿皮所代表的“礼”,蕴藏着男子单纯的敬慕、热切的爱恋以及对婚姻的庄重承诺。这份由爱恋而衍生的敬慕亦常在《诗经》中提到,《静女》中那个在城墙外搔首踯躅的少年,《东门之杨》那种久候而人未来的美丽白描,甚至是那个抱布贸丝的蚩蚩之氓也曾怀着一腔纯洁美好的期待。伏羲将人之初这种自然而自觉的行为固定为礼仪,实在是对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肯定与珍视。“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⑤于是,人类从与禽兽无异的群婚滥婚的混乱现实中脱离出来,懂得了相敬相爱之道。这便是礼乐文明的滥觞。

如果说丧礼的产生是基于对祖先的缅怀,慎终追远;那么,在孔子而言,昏礼更是构建社会人伦的基石。《中庸》记孔子其言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夫妻关系是人伦之始,由夫妇至父子、君臣,继而衍生构成整个社会关系。所以夫子郑重其事告诉齐哀公:“古之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婚为大。大婚至矣,冕而亲迎,亲迎者,敬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则是遗亲也。弗亲弗敬,弗尊也。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孔子家语·大婚解第四》)昏礼的形式背后所蕴含的“礼”的精神就在于“敬与爱”!同样,在《论语》、《礼记》中的孔子,也在反复以人情(仁)事理(义)解说礼仪的本义,阐述治天下之道即在“敬天爱民”!

古人缘“情”而制礼,礼原在日常生活之中,小至行为容止,衣食起居、待客访友;大至事神致福、婚丧嫁娶、两国邦交,无处无时不在。礼,在西周是从宗法制度中的伯叔兄弟甥舅的亲亲关系中规定出来的,所以在周旋进退之间,还有一种感情流注于尊卑上下等级之间,以缓和政治中的压制关系。

周代的礼乐文明的在《诗经》中有最生动真实的展现。以《采蘋》为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⑥

祭祀是商周时的大事,在一个宗法社会里,它的政治意义更为重大。《说文解字》阐释“礼”,“从示,从豊。‘豊’是行礼之器。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可是,即便是在肃穆虔敬的政治活动中,也有活泼泼的生活情趣。在举手投足进退承转之间,纯粹的礼仪也承载了对祖先的追怀与遥想,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把礼乐文明系在饮食,是周人的质朴,也是周人的聪明,因此燕饮诗从来不是酒酣耳热之际的尊前唱酬,而是表现饮宴所系连的礼乐盛衰乃至盛衰之际的邦国命运。”⑦

“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和(乐和人心)之。”(《礼记·礼运》)这比喻形象不过,古人以礼乐义仁作为利器,来耕耘人情之田。也正因为这份人情的存在,所以才会把琐细之礼融化为亲切之情,才能平易而恰当地表现着人情世故,才能营造出温暖、持久、圆满的生活,才能在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外显出融融漾漾的和乐来。

三、“礼”的作用与意义——防其骄奢,救民凋敝

中古文明之流,到西周已是浩浩荡荡,丰厚灿然,而礼乐治世则是华夏文明的征表,而这恰是周公的最大成就之一。《礼记·礼器》中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经礼指大的礼节,曲礼是细小的仪节,其纷繁浩大,难以罗列。单如《礼记·月令第六》所记十二月的天象、物候,所主之神与物;天子所宜之居处、车马、衣服、饮食、器具,所当行政令及行政违反时令将招致的祸害,便已令人眼花缭乱。而其书又为西汉时戴圣纂辑,其散失无闻者更无可计数。

但周公制礼的初衷,并非如乾隆般组织编辑工程浩大完善的《四库全书》以标榜千秋,而是真真切切想以自己仁智给周朝确立长治久安的体制。

周初将天下土地人众按公、侯、伯、子、男五等分封给一千八百余君,各自建国筑城,自行治理;只有京都周围方圆千里(王畿)是周王直接治理。周王只是百千君主(诸侯)的“共主”,临民亲政的是诸侯,天子不直接统治。诸侯国君仿效周王又将国土分封给卿大夫建邑立“家”,卿大夫聘家臣治理。共主、国君、大夫三级层层分封建政之制,为“封建制”,粗似今之“大英联邦”,以地方自治为基础。

由这一政治规模所决定,西周天下不能依靠强权专制手段来管理,而须依靠天子公侯卿大夫们内心自觉,以礼治国。所以,只有强化贵族的道德自尊与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才能不严而治、不肃而行。是有所谓“礼不下庶人”之说。为此,其子伯禽代他受封于鲁国时,周公戒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勿以国骄人!”(《史记·周公世家》)俟其摄政八年,百事就绪,还政于成王之时,又历举殷朝诸王为例,告诫成王应敬畏天命,禁戒骄奢,体察小民无告之苦。

《史记·周公世家》载:“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秩序未完善)。于是周公作《周官》(周王朝各部门官吏的分职设置与权责范围),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悦。”确立这套严明的礼治体制推行天下,根本宗旨就是为确保周王与后世各级贵族敬德保民,免蹈殷纣覆辙;是把政治权力与道德责任一体化的极高明的社会体系。《礼记·曲礼》开宗明义的四“不可”即立意总纲:“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不可得意忘形),乐不可极。”句句是对富贵特权的告诫劝导。可见,周公所制作的礼乐,一方面因其政权的需要,只限于贵族而不下庶人;另一方面,对贵族自身而言,礼乐在生活上也有分别、节制与调和的作用。

孔子一生思慕周公,其精神与心魂常与周公在一起,所以有不复梦见周公之叹。而孔子所处的春秋,一方面是周公的礼乐秩序崩坏;另一方面“礼”的仪式、器物、音乐仍谨守不废,甚至程序愈繁琐,器物愈精美,排场愈铺张。连身份只为诸侯之臣的大夫季氏也敢僭越天子之礼,以“八佾舞于庭”(课文章节3.1)。钟鸣鼎食之家在进退揖让的优雅旋转间杀人盈城,殿堂器皿玉帛钟鼓花样出新;而另一边,百姓啼饥号寒,骨肉分散,流离失所。孔子周游列国十六年,深知徒有“仪节”而无“仁爱”之“礼”的危机,深知只论“上下有别”而凭等级特权搜刮百姓之“礼”的祸害。

事实上,从古而今,帝王将相为自身衣食住行的“国家体面”与各级长官的“政绩门面”而举行的各类典礼,虚耗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地力于繁琐事务之中。后人白居易所说“少夺人衣作地衣”,正是为天下生灵困苦的大声疾呼。曾子言:国无道,君子耻盈礼。韩非有“买椟还珠”的比喻,“楚人有卖其珠于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抛弃了“礼意”之珠而徒有精美之椟的“礼仪”不但形同虚设,且遗祸无穷。

所以,孔子一面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课文章节3.14);一面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课文章节17.1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课文章节3.3)礼是周世久行的体制,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与仁”和而不同,孔子要把“仁德”引入古礼,阐扬周公制定礼仪的本意,这是他在文化上继承周公,又超过了周公制礼作乐的最大勋业。而孔子一生汲汲以求,在日用常行的世间生活中经营着实践着倡导着发扬着,要把中华人文引向通往和谐或曰美善的一端。

因此,在教授《论语》章节之前,在探讨孔学有无现代意义之前,先知晓“礼”的本在防富贵骄奢而救民凋敝。

周公制礼作乐以节制天下贵族的贪欲,孔子教执政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都是相信人性之善能用德相感,此一脉相承。千载而下,周礼的体制仪节已只是古书上残留的文字,但是华夏之邦仁义礼让的风度却渐沉潜为一种民族品格,在平朴的乡野田埂之间,在热闹的婚丧嫁娶之际,或在人情往来寒暄问候之时,还能略微地感受到。这是古人给予我们的精神的厚惠。即使朝代更迭、体制不再、意识形态与时俱变,但在“礼”背后所蕴藏的古老文明,似乎依然有穿透历史的力量,在土地里滋生在空气中弥漫,为当代人灌注着向善向美的力量。这个以孔子的大智慧所发扬的“仁”字,虽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但它确实存在,也依然被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它是充实的,具足的,甚至,可以包含我们整个的社会和人生。

①引自钭东星《论语义说》论仁篇第245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

②引自张寿安《礼教与情欲》载《郭店简与儒学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论语〉选读》相关链接第11页有节选。

③引自《〈论语〉选读》文言练习部分第10页,语文出版社。原文: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引自《论语选读教学用书》第23页,语文出版社。

④引自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篇第十七第18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⑤引自《礼记直解》曲礼上第一第2页,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⑥引自扬之水《诗经别裁》第21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⑦引自扬之水《先秦诗文史》第179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