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回到作文的“原点”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2-22 10:44
标题: 回到作文的“原点”
回到作文的“原点”
文/俞永军
教育的“原点”就是让人“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当然这也是判断教育好坏的一项标准。那么作文的“原点”呢?叶圣陶老人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记载一件东西,叙述一件事情,发表一种意见,吐露一腔情感,都可以成为文章。把眼睛里看见的光景记下来,当然也成为文章。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是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而周密一点儿罢了。”显然,作文的“原点”,就是让孩子写身边事(或人),抒真性情。
事实上,我们老师也是清楚的,不断引领孩子从身边入手,从小事出发。遗憾得是,孩子未能从实际出发,往往“满纸荒唐言,一把尴尬泪”。“五子登科”(上车让位子,路上扶瞎子,大街捡票子,上课疼肚子,下雨送伞子)现象时有发生。曾读到一篇作文,主题是感动,说自己走上考场才发现没带橡皮,非常着急,突然同桌拿出一块橡皮,用小刀一切为二,一半递给“我”,一半留给自己,当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其实读到的人,不仅不感动,反而有一种汗毛竖竖的感觉。课堂上我跟孩子开玩笑,即便是助人,即便是给橡皮,也非半块,而是整块。原因很简单,生活水平高了,经济条件好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拥有一块橡皮,两三块亦不足为奇。再说,现在也不用橡皮,而是胶带纸,甚至修正液、修正纸,要用,尽管拿去,拿去不用还也不要紧,明天他又能再买一套。
期末考试,改到一篇作文:给心灵涂上一抹黑色。小作者说自打上学以来,就没有得到真正的父母之爱,父母只把他视为考试机器,造出高分父母喜笑颜开,不够理想父母喋喋不休,甚至拳脚相加。最可怕的是父母还经常拿他和邻居家孩子相比,说邻居家孩子如何如何优秀,他是如何如何愚笨。说实话,读到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一个孩子声泪俱下,尽情倾诉自己内心的忧伤和悲痛,应当说,这是一篇好文章。可老师的评分很低,评语仅有一句话:你太没良心了,想想父母为你付出的一切。老师的评语没有错,他是站在父母角度。但孩子的真切感受难道就错了?相反,同样话题,一个孩子回忆小学时,父母雨中送伞,漆黑夜晚背着他踏着泥泞的小路上医院的文章,获得高分。我不敢苟同,不是说这样的内容不能获取高分,而是让人浑身不舒服。雨中送伞时常发生,难道非得写小学阶段?夜间生病也很正常,难道非得是冒雨前行?不能叫的士?不能打120急救电话?行走的路,谁都清楚,难道非得是泥泞不堪?不谈城市,单说乡间,还有多少不是柏油路面,或者水泥路面?睁眼说瞎话,或者言不为心声,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作文批阅,有经验的老师只要遵循“掐头、去尾、看书写”,只要牢记“保险分”,就可以安然无恙,高枕无忧。一般作文评阅都是以42分切入,往上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一类文54分—60分,二类文48分—53分,三类文42分—47分。42分以下慎打,如果要打必须经过阅卷组长,或者是同行共议,比如字数明显不够,内容严重偏题,甚至将前面的短文照抄一遍,等等。拿到一篇文章,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首先确定它属于几类文,然后给出一个分数。比如,一类文多半集中在下限,二类文多半集中在中限,三类文多半集中在上限。也就是说,不管哪篇文章,如果没有明显硬伤,只要打47到49分,请组长仲裁的机率就很小。事实上也如此,眼睛一瞄给出的分数,一看开头,二看结尾,三看书写,与你细斟慢酌给出的分数相差无几,你给出一个一类文下限,他给出一个二类文中限或上限,你给出一个二类文中限,他给出个一个三类文上限,彼此相安无事。
于是,无论教作文,还是改作文,都有自己的“葵花宝典”。教作文知道:“技巧”是首位,诸如“凤头、豹尾、猪肚子”“欲扬先抑、卒章显志”之类;“内容”是其次,学生只要事先准备,可以是哲理故事,可以是华丽辞藻,可以是名人名言,到时把它们装入应试技巧所建构的宏大框架中,就万事大吉。乍看上去,这种文章很大气,很恢宏,很有深度,其实是“外面溜流光,里面一包糠”,或者说“银枪蜡样头,中看不中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内容”,尽管不再与学生人生经历以及生活经验直接相关,但学生只需阅读相应的材料,从别人的间接生活经验中汲取能够派上用场的,连缀成文,往往就能获取高分。久而久之,孩子怨恨作文,怕写作文,老师讨厌作文,怕改作文。作文,成了一块不折不扣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么怎样回到作文的“原地”?或者说,回到作文“原点”有哪些具体措施?
首先,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生活,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时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语文新课程标准》)。毋庸置疑,学生的生活空间异常窄小,可怜的“三点一线”,要么是教室、食堂、宿舍,要么是学校、家庭、路上,要么是吃饭、学习、睡觉,又怎能激发孩子的创造灵感?又怎能拓宽孩子的创造思维?平时教学,我们的责任既可以依附日常生活基础,又可以依托学校、班级举行的各类活动,使作文焕发生命气息,使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体验联系起来;同时,把本该属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时空还给他们,使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体验、交往等成为他们成长历程中的宝贵财富,进而为写作提供鲜活素材。
比如,以“友爱在某某中”为题写一篇作文。起初,孩子觉得有难度,不知从何入手。后来,我告诉他们,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命题者的意图,而它或显示或隐含于题目及要求中。审题时,我们要仔细研读,捕捉其间信息,即作文要求我们写什么。明白这一点,作文才不会迷失方向。就拿这个题目来说,友爱可以体现在合作中,比如运动会接力赛,科普知识竞赛,合唱比赛等。或者是住读生活,同一个宿舍的孩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等等。如果不是住读生活,可以写师生,写邻里,写社区,写我们团结互助、朝气蓬勃的集体。事实上,这样的素材比比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构思,用心去选材。刚刚结束的科普知识竞赛,我所教的两个班都获得极佳名次。不少孩子就写到这件事,谈到合作中形成的友爱,尤其是那些参赛选手,写得更为具体,更为真切。如,牛犇在自己的文章《友爱在合作中》写道:“紧接着,第二道题我又听错了,幸亏王金及时纠正过来,很遗憾,只加了10分。我很懊恼,一坐下来脸就红通通的,感觉对不起队友,对不起全班同学。而他们并没有责怪我,只是对我说抢答题加把劲。听到这话,我好像被注入强心剂一般,瞬间又恢复先前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是指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细节描写往往渗透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景物描写之中。说到细节,学生自然不会忘记朱自清名篇《背影》,父亲买橘片段:“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得流下来。”肥胖体衰的父亲,步履蹒跚的父亲,尽管不像年轻人那么灵活,仍要爬上爬下替儿子买橘子,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动人的细节,正是这样的细节,让我们触摸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
不单单朱自清的父亲如是对待儿子,事实上,每一位父亲,每一位母亲,都会将自己的孩子含在嘴里,捧在心头,只是有的内敛,有的外露,有的严厉,有的慈祥。很多时候,我们觉察不到,那是因为物欲横流的社会,心浮气躁的自我,很难静下心来重温昨日的故事。如果我们将视线定格在一事一物,一时一刻,我们会感动万分,幸福无比。比如说,早起后,我们总能喝到不烫不凉的牛奶,或者豆浆,有没有想到它是怎么来的?别忘了,它是父母冷了就温,冷了就温,不停忙碌的结果。冬日的晚上,当我们拖着疲乏的身子回到家,洗脸漱嘴后上床,总能在被窝里触摸到一个热水焐,顿时一股暖流涌向心头,有没有想过父母什么时候搁进去的?别忘了,它是父母掐准时间,在你将要下晚自习,赶紧冲好,放进去的。父亲如山,母爱如歌,父母之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尽管父母之爱很平凡,平凡得如同朝起朝落的太阳,总是将自己的光芒洒向大地,洒向人间,或许是太过平凡,太过普通,很多人渐渐忘却太阳的恩泽,如同忘记父母的恩情。每一次作文,从细节入手,多半能找到情感的切入口。
再者,善用想象和联想。作文语言要富于想象,独具特色、耐人寻味,最好能平中见奇,奇中见妙。《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习作时,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先后读过不少美文,可以说一些文章,正因为奇特的想象令人怦然心动,难以忘却。例如:“然而天山的两侧都苏醒了,就像高峻的鼻梁两旁一先一后睁开的两只眼睛”“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阴,绿阴涨满了黄河两岸”这样的句子,都极富想象和联想。再如,张晓风《秋天,秋天》中写道:“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这样的描写,有点有面——既写出漫山遍野的如花的海洋一般的牵牛藤的整体形象,又写出冲击到“我”窗前的一小片牵牛藤,像小浪花似的的局部形象;有动有静——由远处的“起伏”到近处的“冲击”到最后“猛然收势”,戛然而止,掷地有声;有形有色有神——漫山地起伏,紫色的小浪花,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如同一个倔强而调皮的孩子。作者不仅抓住景物的特征,而且还写出其动感与活力;不仅写得“像”,还写得“活”,不是“纸花”、“塑料花”式的美丽,而是形神兼备,活色生鲜。再平凡不过的藤蔓,再普通不过的花朵,在作者眼中,却充满了诗情画意般的美丽。又如刘亮程在《对一朵花微笑》中写道:“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开花,在有诗意的人眼里,是一个美妙的童话。如今呈现给读者,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令人遐想的画面,多么值得品读和回味的佳句。
针对教育现状,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方向不明确,我们不知道教育是什么,不知道教育要干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项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无疑,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善于宣泄,从而回到作文的“原地”。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