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李怀宇:网络时代这样“书写斯文”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 16:51
标题: 李怀宇:网络时代这样“书写斯文”
多元的书写,也许能播下好种子。
2015年12月,“书写斯文——郑培凯教授书法展”在上海落幕。在报道中见到诗、书、画、乐、评弹等多种艺术形式集中展示,我不禁莞尔:这是典型的郑培凯风格。
我认识郑培凯时,他正在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中心门口挂着朱熹的对联:“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这是书画家王己千先生92岁时的手笔,每次我去拜访郑培凯,总要先在对联前驻足。
郑培凯在美国耶鲁大学读博士时,老师是史景迁(Jonathan Spence)和余英时教授。年轻时,郑培凯喜欢和余英时教授辩论学术思想。多年后,郑培凯说:“和余先生经常辩论的结果,让我发生了一个很大的改变,是我们要研究探讨的历史,是真正活生生的人怎么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生活,怎么经历他们的悲欢离合,怎么过日子。我后来真的很不喜欢讨论纯粹的观念史,也从传统思想史的研究转向思维意识史,后来更倾向社会生活史与物质文明史,研究起文化审美问题,如茶文化、陶瓷外销等等。”
郑培凯主持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时,中国文化成为全校的通识课程。郑培凯决定将中国文化的教学设计得很有趣,而且符合现代人理解中国文化的方法,办各种各样的讲座,还带学生出去一起做考察。他说:“我在聘任同事的时候,是希望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最后是要做一定的整合与相互刺激、激荡,让专业化、分科化,甚至开始职场化的文史研究,重新找到跨领域的灵魂与精神,而不只是空泛地为跨科系而跨领域。”他也发现,学生一开始不喜欢学习中国文化,理由都是很急功近利的,说文化与艺术既不能帮他们找到工作,又不能当饭吃,其实都是完全无知的理由。所以,郑培凯从教学经验中坚定了许多想法,提的口号是:你可以有不喜欢中国文化的自由,可是你没有无知的自由。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的课程中有昆曲、书法、艺术等,把中国文化很多精彩的东西都拿来教学,而且请的都是第一线的人物。郑培凯相信:“我们尽量要播放最好的种子,不给一个坏种。大多数学生可能是进入社会之前,最后一次接触文化与艺术讲座,给个坏种子绝对不会发出好芽,不会收获任何好成果。”
郑培凯发展的这个教学模式,强调多元理解,教学相长,相互刺激,联系现代思维,批判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发展观。所以,在设计课程上,也很有挑战性,比如每个学期要设计五六十个讲座,要请很多文化名家。郑培凯认为:“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只让学生觉得教学方法比较有趣,而是让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自己的生命,有个新的批判认识的方法。大学人文科系的建立,在21世纪的发展,其实是不适合大多数人来理解中国文化的。因为在当前的学术架构里,历史就是历史,文学就是文学,哲学就是哲学,甚至有些学者老死不相往来。现在我们看到有许多这样专业训练出来的人,学文学的完全不看历史,学历史的完全不看文学,哲学的东西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觉得这里头问题非常大,因为就你自己作为一个学者钻研学问,问题不大,只是一个什么专家,这都没有问题。可是,假如整个学术的发展跟大学人文教育是这样的话,那就有问题。还有,我发现在人文学术研究领域里,有一些学者完全没有人文关怀,他对于世界也没兴趣,这就很严重了。我也不是说,每个专家都要有人文关怀,可是有大批的人都没有这个兴趣,著书只为稻粱谋,问题就大了。”
如何在网络时代书写斯文?这确是一个新的课题。文学艺术可以拓展人的心灵想象。除了物质生活与经济活动之外,人也有极为重要的精神生活,生活在心灵想象之中。人类文明的发展,绝不止是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结构,还有文学、艺术、思想,更有涉及视感与音感的生活体会与感悟。天不丧斯文,多元的书写,也许能播下好种子。
(作者为出版人)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