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黄厚江:给语文课做减法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4 13:18
标题: 黄厚江:给语文课做减法
原文地址:黄厚江:给语文课做减法作者:中语参唐堂
按:
常常有年轻老师问:怎样才能把一节课上得精彩?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因为上好一节课的因素太多太多,教师素养、教学理念、教学追求、“好”的标准、特定主题、具体内容,等等等等,无不影响一节课的成败。要一一讨论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和空间。这里就一节课的设计优化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课堂教学有效设计的基本策略之二:
          删减——让课堂由多到精,以少胜多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9期刊录 )                                          

课堂教学有许多矛盾,处理这些矛盾最好的指导思想就是辩证法。知加不知减,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柳宗元写过一篇寓言《蝜蝂传》,说一种小虫子,看到什么都要背在背上,最后被背上的东西压死了。原意是讽刺那些贪婪的人,其实这对我们很多教师的备课也有警戒意义。事实上,很多不成功的课就是因为背负太多。什么都好,什么都要,缺少消化能力,最后被活活撑死。
所以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必须学会做减法。

一是减去不必要的教学环节
一位老师教学李白的《将进酒》,开头的20 分钟安排的是这样几个环节:( 1)讨论在古希腊、文艺复兴、春秋战国、盛唐这四个时代中,你最希望生活在哪个时代;(2)让学生说说心中的李白;(3)教师介绍别人眼中的李白;(4)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诗歌。这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很显然是重复的,都只是把学生引入学习情景,或者简单说都只是教学的导入,取其一即可。一节课学习这样一首诗,时间比较紧张,在导入环节用这么多时间,是没有必要的也是很不合理的。可以说,精彩的好课都是简洁的、干净的;很多课,失败的原因就是环节太多、太复杂。
有些老师不管教学什么课文,开头都喜欢来一段录像,至少来一段音乐,令人莫名其妙。教学《安塞腰鼓》开头必然是一段安塞腰鼓;教学《济南的冬天》从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开始;教学《蔚蓝的大海》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蔚蓝的大海。这样的安排,我认为不是叠床架屋就是穿靴戴帽。“油多不坏菜”,不是真理。环节多了必定破坏教学。
有位老师教学《谏太宗十思疏》,开头的导入环节是这样的:教师先在屏幕上打出一首诗:
贤比尧舜天可汗,
静志虚襟伶德思。
忧患守成时时记,
待臣如友代代噫。
拓直敢谏帝皇过,
喜遇明君纳言辞。
纵横学说佐盛世,
二百陈事垂青史。
让学生读后思考:这首诗涉及历史上哪两个著名的人物?(前四句涉及唐太宗,后四句说的是魏征)引出本课涉及的人物——唐太宗和魏征,然后板书课题。接着使用两幅图片,让学生再说一说分别是谁(一个是唐太宗,一个是魏征)。教师也顺便介绍了人物。然后又讲述“鹞死怀中”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让鹞子在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他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中。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中。
最后引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教师让学生说明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明君诤臣”关系,导入了新课。
有人撰文极力赞赏这样的导入采用四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我对此不敢苟同。一是因为这样几个环节几乎都是重复的,尤其是前两个由诗猜人,由画猜人,典型的叠床架屋;二是这样的导入极为浮浅,没有触及文本内涵;三是针对高中生,采用这样的激趣方法,缺少高度,缺少张力,甚至不能达到教学意图。

二是减去不必要的拓展和链接
教学中的适时拓展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推进教学进程,但如果不能适时适度就会有害。
一位老师教学台湾作家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多处细节,深入感知那位严慈相济的爸爸形象后,适时穿插了《城南旧事》出版后记中父女俩关于骆驼脖子底下铃铛的作用的讨论,教师动情地指出爸爸的“严”体现在对克服孩子缺点的坚决上,而他的“慈”则体现在对孩子美好品性的精心呵护上。大多数老师以为这样的拓展是适宜的。而接下来要求学生说说在自己生命体验中类似文中父亲一样的人,就显得有点跑远了;至于教师还要讲述吕不韦如何严格教育秦始皇,即使秦始皇登上帝位后,他也会训斥秦始皇,以激发他奋发图强,后始皇夺得大权,吕不韦被赐毒酒自尽,也不后悔,临死前竟高兴得大笑,自言“我成功了”的故事,就是失去了拓展分寸。
必要的资料链接,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但链接的资料必须精心选择,控制总量。链接太多,势必冲淡教学的重点,喧宾夺主。   
一位老师教学《我若为王》,先是补充一段500多字的关于“王”的解说的历史资料,然后又链接《过秦论》中(已学课文)300 字左右的一个段落和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两个不连续的小片段(各50 字左右),解释说明“奴性”,接着链接鲁迅《阿Q 正传》(未学课文)中600字左右的一个片段,再链接鲁迅《随感录·五十九》中一个150 字左右的片段,结束教学时又链接了《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宁波日报》的三段材料(350 字)和鲁迅《灯下漫笔》的一个近100字的小片段。给人的感觉,整个教学不是在文本阅读上花工夫而是在各种链接之间跳来跳去。
多数教师总以为既然是阅读教学,就应该以文本本身为平台展开教学,但要注意链接的资料要尽量少而精,否则就转移了教学的重心。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动不动就是链接一段资料,常常是百字左右甚至更长的文字,完全破坏了原有的教学思路和节奏,也常常割裂学生的思维,甚至有些链接的资料艰涩难懂,实在应该舍去。

三是减去多余的手段和形式
就我个人的观点,觉得语文课教学的方法是越简单越好,也许这是源于我的“本色语文”的思想。真理都是朴素的,好课总是简单的。手段和形式的复杂必然会冲击教学的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的问题上,我的基本态度是能不用就不用。当然我不能以一己之见约束别人,但有一条恐怕是大多数人赞同的,即不能因为过多的手段而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
一位老师要求学生一边看书一边欣赏优美的画面,听老师配乐诵读课文。一心难以二用,这样的要求能够做到吗?做不到,我做不到,学生也做不到。当然做不到并不要紧,老师的课件白花了时间,也不要紧;但学生一会儿抬头看屏幕,一会儿低头看书的痛苦状,不仅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而且伤害了身心。
还有一位高中老师教学戴望舒的《雨巷》,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想象诗歌意境。可是同时却用PPT 一幕幕展现出他自己想象的故事情景,还深情地配上旁白。这样的手段和形式实在是煞风景,把一个好端端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彻底破坏了。
事实上,在很多课堂上,屏幕上闪现着让人莫名其妙的画面,教室里回响着莫名其妙的音乐,课堂上有莫名其妙的分组,朗读课文莫名其妙地要分为几个声部,此类情形并不鲜见。
一位老师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做了8 张图片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张,然后再点开这一张链接到下一层。技术不能说不娴熟,备课不能说不用心,但效果恰恰适得其反。诸如此类意图不明、效果不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都在该减可减之列。

四是减去赘余的教学内容
一位老师教学《沁园春》是这样安排的:(1)让学生说说“看我”的感觉(“我”是指授课老师),然后老师小结要“勤于观察”;(2)让学生说说授课所在地,也就是学生家乡的特点,然后老师归纳“山美水美人更美,有向往有追求”;(3)指名背诵课文,指名评点,老师出示作者书法,品味豪放;(4)思考、讨论毛泽东这首词哪些地方值得借鉴。(主要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做人道理,借景抒情等,在说到“虚实结合”时老师又联系到让学生写“我”,在借景抒情时,穿插毛泽东和陆游写梅花的词,让学生在“愁”和“喜”两个不同心情下写“花”“鸟”“风”,并且自己还作了示范。)
我想大多数老师会觉得这节课值得推敲的地方一定很多,但首先是教学内容。
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到底应该教学什么呢?无疑,教学是需要加进很多很多的内容,比如词的结构、词的情感、词的写景手法、抒情手法、词的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包括词的朗读等等很多内容都是该有的;但又必须减去很多内容。在我看来,让学生说说“看我”的感觉要减,让学生说说授课所在地,也就是学生家乡的特点也要减,让学生在“愁”和“喜”两个不同心情下写“花”“鸟”“风”,包括教师的示范都要减。

五是减去价值不大的知识呈现
阅读教学中适当加进一些知识呈现,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但过多过繁,就会造成负面影响。
一位老师教学《金色花》,一开头先是一段关于金色花的定义,然后是一段关于散文诗的文体介绍,接着又是关于作者和《新月》的一大段介绍,并且要求学生一一来读。教学过程显得琐碎而凌乱,对后面的教学价值也不大。
一位老师教学《甜甜的泥土》,在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小说鉴赏方法分析小说时,链接了人物形象、细节、留白、伏笔、呼应、对比、线索、环境、情节、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一大堆术语,评赏结尾时又链接了一大段欧·亨利结尾的介绍,并让学生齐读关于《麦琪的礼物》的冗长的内容介绍和艺术评价。
一位老师教学季羡林《幽径悲剧》先后有5 处链接:一是PPT 介绍苏州园林,谈古树和吴文化的关系。二是介绍艺术的辩证法——反衬,并举例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和《红楼梦》第96 回中“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紫鹃等都大哭起来。……因潇湘馆离新房子甚远,所以那边并没听见。一时,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侧耳一听,却又没有了。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一段文字,并联系生活分析。三是艺术的辩证法——正衬,并举《于园》“瓜州诸园亭……”里的一段文字和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诗句等为例进行说明。四是“吟哦讽诵读书法”并另外提供一段文字让学生“吟哦讽诵”。五是“补白猜想读书法”,并以《敬畏生命》中的一段话和《丧钟为谁敲响》的卷首语为例加以解说。链接次数之多,涉及的文字量之大,真令人不胜其烦,横生枝节太多,毫无疑问应该大加删减。

六是减去不集中、不该有的目标
有位老师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把欣赏王羲之的书法美作为目标之一。一开始就出示书法作品并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对作品大加评点一番,既有书法章法的分析,又有20 多个“之”字写法不同的比较,对其书法地位更是竭尽赞美,并且在教学中对几个写错然后纠正的字(“痛”等)更是大做文章,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穿插进毛笔板书。
尽管书法的确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也的确属于语文的范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的确是书中圣品,那位老师的毛笔字也的确不差,但一节课时间教学这样一篇课文,目标还是应该集中在这篇序文的阅读欣赏上。目标多了,必然影响主要目标的实现。鱼和熊掌难
以兼得,书法欣赏多了,结果使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失去了保证。
一位老师教学鲁迅的《雪》则把这篇散文的阅读欣赏和“全面认识鲁迅”同时作为目标,结果两头难以兼顾,教学主线凌乱不堪。一位老师教学苏教版初中教材八年级下的《鸟》专题,把“认识更多的鸟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结果千方百计地展示各种鸟。
尽管这是“鸟”专题,但这毕竟还是语文课,不是生物课。我们只是借鸟学语文,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习鸟的知识。
到底什么该减什么不该减,我以为可以参照这样几条标准:
1.有害无益的一定要删减。
教学实践证明,尽管我们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尽管我们要尽可能追求教学的大容量,但课堂教学绝不是加进来的东西越多越好,有些内容加进来是有害无益的,有些内容虽然可能是有价值的,但如果采用不适当的方式加进来也可能是有害的。此时,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减。
2.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定要删减。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应该是我们教学决策的最高追求。有些内容本身虽然可能有一定的价值,但会妨害学生的学习,也应该毫不犹豫地删减。
3.可有可无的要尽量删减。
有些内容,加了不一定有害,但也未必有多大意义。本着力求以少胜多的原则也要尽可能减去。
4.影响主要目标的要尽量删减。
一篇课文的教学,尤其是一节课的教学,总会有一个总体的目标或者是主体的目标,其他内容加多了,势必会影响主要教学目标的实现或者是主要内容的教学,也应该尽量删减。(黄厚江)


黄厚江解读“本色语文”


语文教学的异化            本色语文是什么       走出两级思维怪圈   
        
课堂流行病及其诊治        ► 给语文课做减法          ► 语文“三味”和“诗意”
语文课堂要讲“节奏”      ► 教学目标有与无       本色套餐作文谈
一个“冤”字探到底——我教《窦娥冤》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实录及点评                     
   “本色语文”探究
本色语文的现代追求      ►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           ► 语文,从这里出发         
   
本色:黄厚江的“语文品质” 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 刘恩樵:黄厚江的四个比喻
    作者及著作
黄厚江: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黄厚江讲语文
   
►《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   ► 《觅渡文丛·语文课堂教学诊断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