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潘新民在《教育学研究》上发表《再读王策三教授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兼与应学俊同志商榷》(2006.4.15.)文章,赞扬王先生以“其愤慨的笔调,非理性的呐喊,不禁让人动容”地发表了“非常中肯”的见解。可惜“众多读者”却“断章取义”,“误读、误解”了王先生。作者最后俨然以权威的口吻说,“中小学教师还应加强教育基本理论学习……,才能抵制住转轨者的一些非常不切实际的观点”。在这里,读者不免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讨教:为何四面八方众多读者老是“断章取义”出现“误读、误解”的现象呢?连那么多专业人员都解读不了如此高深莫测的学问,需经这位作者“辅导”(不过是大段地复述原话而已)才能领略一二?“愤慨的笔调,非理性的呐喊”难道是值得弘扬的学术讨论的楷模?所谓的“加强教育基本理论学习”莫非图谋重振昔日凯洛夫教育学的威风,“才能抵制住转轨者非常不切实际的观点”?请问哪些是“非常不切实际的观点”?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大方向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