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我国大陆、台湾和新加坡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编写体例比较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23 18:08
标题: 我国大陆、台湾和新加坡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编写体例比较
我国大陆、台湾和新加坡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编写体例比较

顶 (2)

教材
作者:吴也显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传递下来的。因此同根同族的华人教育历来重视语文教学,而语文教学中又以阅读教学为主。其原因盖出于阅读教学所具有的工具价值和文以载道的教育价值。通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体验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获得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的感情,这是汉语地区阅读教学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大陆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台湾小学国语课程标准规定,三至六年级的国文教学时数为360分钟,其中200分钟是用于阅读教学的。同根同源,使得世界不同地区的汉语阅读具有某种共同性;异地异情,又使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比较这些异同,不仅可以使我们强化阅读教学中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感,还可以使我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本文拟对我国的大陆、台湾和新加坡的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编选体例作一简要的比较。
一、阅读教材的总体编排比较
阅读教材的总体编排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一)大语文观的总体编排模式
三个地区都打破了“一本书”的传统阅读教材编排模式,即集课文、作业、补充阅读为一体的模式,代之以沟通课内外、校内外,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学习的阅读教材编排方式。我国大陆的做法是将独立阅读课文从教科书中抽取出来,编成独立成册的自读课本。
作业虽未从教科书中独立出来,但各单元的练习中均提供独立阅读的短文及检验阅读效果的作业,加上自由度比较大的课外阅读,构成了阅读教材体系。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在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经常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并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引导学生把语文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台湾和大陆不同的是:教科书中的练习以单元为单位,一般都有供阅读练习的短文。各课的练习则从教科书中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习作”。在习作中,除了有针对各篇课文理解的练习之外,仍有供独立阅读的短文,加上课外阅读,也构成了一个体系。台湾的课外阅读,“自由度”要比大陆小些,虽没有统一内容的规定,但在课程标准中有“课外阅读教材纲要”“编选及组织”“指导方式”及“教学评量”等有关规定。新加坡的做法又和我国的大陆、台湾不同,除了作业完全单列成册外,最大的特点是将补充读物作了专门的系列编排。新加坡共编辑了四个系列的补充读物,每个系列有六辑,一个年级一辑,一辑十本。这样,每一个年级的儿童可以读到40本补充读物,这些读物图文并茂,题材广泛,符合儿童的阅读审美兴趣。第四系列的补充读物中还增加了检查儿童阅读效果的练习。
大语文观的阅读教材编排方式拓宽了儿童阅读的面,增加了阅读的量,提高了练习的频率,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新加坡系列补充读物的做法值得借鉴,它可以避免因无适当阅读材料或无严格检查要求而使得课外阅读放任自流问题的出现,又可以避免学生因阅读兴趣而产生“偏食”,使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尽可能拥有类同的知识背景。
(二)分阶段的定向编排体例
我国的大陆、台湾和新加坡的小学阅读教材都分成若干阶段。大陆、台湾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新加坡则分为奠基和定向两个阶段。各地区分段的逻辑标准不尽相同:大陆按“字、词、句、段、篇”的逻辑分段,低年级侧重字、词、句的教学(字、词、句均以文为载体);中年级侧重段的教学,高年级侧重篇的教学。台湾重在文体,低年段要认识简单的记叙文和诗歌;中年段除了要认识记叙文外,还要认识说明文、日记、书信、便条及诗歌、韵文等文体;高年段则在中年段的基础上,增加了议论文、布告、通知、题解等应用文及简易文言文等。台湾也比较重视篇章的教学,但逻辑序列不是“句、段、篇”,而是“了解内容,了解大意、要点及作法,了解主旨、教材结构”,始终是从整体出发。大陆、台湾的篇章教学,一是为课文层次的阅读理解服务,二是体现读写结合的精神,为学习作文服务。新加坡的阅读教材并不重视篇章的教学,而是侧重内容的理解。奠基阶段侧重常用字、词、句型的教学,要求能阅读简短新闻、儿歌、谜语、自然故事、历史人物故事等;定向阶段的阅读教材分为三种水平,基础华文、华文、高级华文。基础华文只在奠基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虚字、成语和工具书使用的内容;华文及高级华文则在词句的抽象性及基本阅读技巧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级华文还提出“能正确地朗读儿童诗歌”的要求。
分阶段的教材编排方式,使各阶段的阅读教学能有所侧重,各阶段的侧重点都是通向阅读教学终极目标的一个个台阶,这样的编排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
二、教科书的编排体例比较
按单元编排阅读教科书是三个地区的共同特点。但各地区在单元编辑的指导思想上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处理方法。
大陆教科书主要以阅读能力训练为核心组织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各单元的结构分为四层:第一层为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它简要说明这组课文的组成,课文的特点,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如“……学习本组课文,要在从内容到思想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开始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第二层为课例。包括预习提示,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及思考练习三个部分。第三层为读写例话,它是重点训练项目的概括说明和归纳小结。第四层是单元的综合性基础训练。从导读到基础训练的这种层次性结构体现了以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训练为主的整体设计思想。
台湾教科书的单元编排强调要“把握内容(主题)和形式两方面”。各单元的主题是同一的,变化的是文体和写作方法。如第九册第一单元共有四篇课文:《美丽的秋天》《月下》《嫦娥奔月》和《登陆月球》。显然“秋”“秋月”是该单元的主题,《登陆月球》是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引出来的现代科技故事。有散文、有传说、有诗歌、有现代科技故事,反映了编辑者用不同文体表现相同主题的编辑思想。
不同的编辑思想使相同的课文在大陆和台湾的阅读教材中处于不同的单元组合,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完全相同。如大陆和台湾在五年级的教科书中都选用了《晏子使楚》。大陆教科书中把它和《冀中的地道战》《赤壁之战》组合成为一个单元中的课例。在导读中,提示这组课文的学习不仅要把课文读懂、掌握课文的中心,还要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一层一层叙述的,同时要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台湾的教科书则把它和《公鸡生蛋》《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编在一个单元。在单元练习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古代智慧的故事,除了这三课课文写的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把你觉得最有趣的说出来,跟同学们一起讨论。”由此说明这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人在处理问题上的聪明智慧。
新加坡教科书中单元的选材范围则完全是围绕他们所颁布的小学华文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八大文化主题和副题来组织的。每个主题下设有若干副题,每个副题下又提出若干方面。各个年级教科书单元的课文内容就是围绕其中的某一个中心思想来挑选和组合的。选编课文中最后一篇指定为阅读的课文。新加坡教科书的单元中不专设练习。有关阅读能力的指导和训练,另有专门的练习教材。因此在教科书的单元编选中围绕教育内容来组织的特征较明显。
从这三个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科书单元编选的指导思想看各有偏重,如大陆的语文阅读教科书以训练项目为核心组织课文,突出了语文能力训练这一主旨。台湾、新加坡的阅读教科书则是以主题为中心来组织课文的,突出了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方面的内容。
在编选要求方面,台湾和新加坡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得十分清晰、具体,尤其是新加坡的课程标准,在制订的科学性、可指导性方面都较强,而大陆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规定。
三、选编文体及文辞的比较
汉语具有丰富的文体。不同文体有表现不同思想内容的形式,如记叙文是记事写人的,故事情节比较完整,人物形象比较鲜明;诗歌是描绘形象,抒发感情的,语言精炼,有意境;议论文是阐述某种见解的,说理清晰,层次有序。三个地区的语文教科书在选编课文时都能兼顾到汉语具有多种文体表现这一特点,所选文体一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各种不同文体都能注意通盘考虑,并从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出发作系统的排列。台湾的教科书在这方面的编排比较科学,在各学年的文体分配上专门规定了一个明确的比例(附表,见台湾国民小学1989年修订的国语课程标准第73页)。
上表说明,从分配的趋向看是以记叙文和韵文为主,从中年级开始,逐步增加少量应用文、说明文及小说、剧本。议论文则要到高年级才选用,分量占全部文体的5%~10%。教材的文体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一编选体系的顺序,既符合阅读教学从易到难的原则,也注意到了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逻辑思维这一心理发展过程。
大陆教科书文体选编原则虽然基本与台湾类同,但文体意识及脉络不如台湾教科书清晰,以记叙文为主。
新加坡的课程标准中虽也明确指出编选教材应兼顾到各类文体,但在奠基阶段的阅读教科书所选的文体明显不如其他两个地区丰富,古诗词的比例极少,这和这一阶段的阅读教学强调应用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从文辞要求看,三个地区都要求规范、生动,既要保持汉语结构的特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反复诵读,能达到琅琅上口的要求,以使学生能通过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来了解词句之间的各种关系,把书本的语言能变成生活的语言,成为个人的储备和精神财富。由于小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要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摹仿。所以对小学阅读教科书在文辞上的要求比较高。这方面要能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同时为适合儿童学习的心理特点,语词不仅要准确,而且要形象、生动,使儿童乐于学习。
在文辞方面,大陆十分重视古诗词的影响,从一年级开始,每学期几乎都选有二至四首,遵循由浅入深的序列编入各册教科书中。古诗词能以简洁、凝炼的表现形式包含丰富的深层语义,最能体现汉语概括能力强的这一特点,是汉民族特有的语言组织手段,大陆教材中对它作这样系统的安排,体现了重视学生掌握汉语语言结构的独特性,并通过它来进行审美情操陶冶的编写意图。台湾教材中对古诗词的编选则是把它包含在介绍某首诗词的课文内容中,不把这首诗词直接列为课文。如介绍贺知章《回乡偶书》的课文则冠以“你从哪里来”的文题,出现诗文后,再对这首诗的大意用浅显的文字作介绍,这种编排方法对学生理解古诗起了指引、辅导的作用。又如在《月下》这篇课文中,有机地编入了李太白、苏东坡的咏月诗,这不仅扩大了古诗的阅读量,更提供了相同意境可以用不同表达方式的范例,以提高学生运用文辞的能力。
在文辞选择的要求上,台湾教科书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清晰,并以语句合乎标准国语及语言的自然顺序为首先的要求。新加坡教科书则把用语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列为首先的要求,其次是强调文句要流畅、生动、合乎口语,把文章结构严谨、段落分明的要求排在第三。文辞要求排列的次序虽然不一定是反映这三个地区教科书各自侧重点的惟一鉴别因素,但亦足可见其一斑。新加坡教科书在文辞要求上把适合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首要条件,因而十分重视文句的流畅、生动、合乎口语,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与这一地区汉语并非是惟一的母语以及学生学习汉语主要是为了解决听说能力有一定的联系。
综览上述,对三个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编选体系的比较,目的在于相互借鉴,使其进一步完善,包括结构的完善和内容的更新。当前我们正面临高科技、高情感的时代,知识更新加速,突出的矛盾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失衡。小学语文阅读教科书在现代人的素质基础阶段所起的影响举足轻重,它的影响将伴随人的终生。当前的任务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民族文化精神的语文阅读教材编选体系,既注重经验,又重视做人,赋予传统教育文化以现代意义。当然,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编选体系还要为孩子们所乐意接受,这样才能使他们从中领悟和把握语文阅读教材的价值。
汉语文素来被人们称颂为“世界所罕见”,堪称“语义深邃、博大精深”,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打好汉语文学习的基础,使华夏文明之光能普照全球!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