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文学的语言教育价值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2-10 14:52
标题: 文学的语言教育价值
文学的语言教育价值
唐晓敏
语文教育界,许多人重视语言教学,认为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这种看法是有的道理的,但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核心任务呢?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就是学习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掌握语言。这是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最生动、最形象、最有韵味因而也是最有表现力的语言。语言学家邢公畹曾讲:语言是文学的中介,文学家对于他所使用的语言中的每一个“语词”,都知道它的性质,掂过它的分量,认识它的光彩、音响和气味。并把这些材料服服贴贴地构造成一个结晶的形式,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一个伟大的“建筑”:“有空间,有阴影,有亭苑之美与家室之好。那怕千门万户,一条小路,一道小沟,都有来处有去处,全安顿在一种意匠的设计中。如同一幅中国画所要求的。用于文艺作品中的,就是明明白白、不致误解的语词所组织的语句。”翻译家王以铸讲到诗歌时说:“构成诗的原料是文字。诗是表现得最集中、最精炼的文字。诗之所以为诗的东西正是通过它的文字。打个比方说,诗人就好像是他所使用的文字的魔术师。平平常常的词,经他连缀起来,就不仅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还有他的感情、抱负、印象、风格、气度等等。”美学家朱光潜更是直接地说:“文学以语文为媒介,不精通语文,决难精通文学。但语文之最上表现,为文学作品,不深致力于文学,决难精通语文。习语文所以了解文学,习文学亦足增进语文。”朱光潜这里所说的语文,就是现在所说的语言。“语文之最上表现,为文学作品,不深致力于文学,决难精通语文”,就是说,学习文学是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
文学学习,特别有助于学生形成敏锐的语感。掌握语言,需要对字词有敏锐的感受,对其含义有准确的理解。“一个词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上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牵涉到许多联想的意义。而对语言的这一感受能力,主要是通过文学的阅读而获得的。夏丏尊曾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后的一信念》一文中提出“语感”的概念,说道:“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夏丏尊所提及的这些词语的意味,在《字典》中是找不到的。在《字典》里,“赤”通常只是解释成“红色”。“田园”通常也只是“种菜的地方”。不仅《字典》是这样,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说到“田园”,通常也只是指“种菜的地方”,说到“春雨”,通常也是指“春天的雨”,“落叶”,往往也就是“落下来的树叶”而已,夏丏尊所感受到的这些不尽的意味,实际上是文学的意味,是诗意的感受。这些词语,只有文学作品中才这么用的。这也就是说,为了获得“语感”,翻字典固然无用,体会现实生活也没有多少帮助,语感的获得,主要是来源于大量的文学阅读。
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也表明,通过文学学习语言,是语言学习的最好的途径。历史上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庄子》、《左传》、《楚辞》,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水浒传》《红楼梦》等小说,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最好的语文教学材料。中国传统语文语文教育一直是用文学作品作为主要教材的。中国传统语文教育重视经典的学习,而儒家的经典,也多带有文学色彩。其中的《诗经》、《左传》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论语》、《孟子》也很有文学色彩。古人所学习的文章选本,如唐代特别重视的《昭明文选》,明清时期特别重视的《唐宋八大家文抄》和《古文观止》,所选的文章大都是文学作品。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如胡适、陶行知、李广田等也都强调文学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认为多读小说等文学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发展中,曾搞过汉语与文学分开教学的实验,分别编写出版了《汉语》和《文学》两种教材。这一实验尽管时间很短,但那套《文学》教材却给许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学习了《文学》的学生感到很有收获,有些人无缘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这套《文学》课本,只是事后有幸接触这套书,也深受其影响。如作家莫言即对这套《文学》教材情有独钟。当然,语文教材中也需要选择一些非文学的文章作为课文,这些课文也有其价值,但就语言教学的价值而言,非文学的课文,与文学性的课文的不能相比的。
通过文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是,语文教材的选文应以文学作品为主。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改进语文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对字词的准确的理解,但字词的含义是依赖其上下文而定的。如维果茨基所说:“词只有在句子中才能获得意义,但句子本身也只有在文章段落的上下文中才能获得意思。”[ 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余震球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45页] “一句话不只是其中单词意义的简单的综合,它的结构、语言、语调、节奏、速度也都产生意义。一词一句的意义有时不是从本身看得清楚的,而要通过整段正篇——亦即通过这个词或这句话在不同情境下的多次再现——才能确定。”这说明,一个词是无法单独掌握的。就是说,文学性课文的教学,要重视对课文整体感受。
语文教育,特别需要通过反复的朗读而感受作品。这也是传统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清代学者姚鼐就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祗久之自悟。若但能默读,即终身作外行也。”(《惜抱轩尺牍·与陈处士》) 在姚鼐所说的是古文,其实,白话文也是需要熟读的。因为,默读只是看文字,文字是没有声音的,而语言作品的声音如音调、重音等,在表达感情方面有重要的价值,许多感情是通过声调、重音而表达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只看文章,犹如演奏家或歌唱家读曲谱,而朗读则是演奏和演唱。看谱子与听演奏和演唱,感受的强度是不一样的。在熟读的基础上,还要强调背诵。学习语文,背诵非常重要。把一篇好的文章,熟读并背诵下来,文章中的字词自然会理解,即使不是马上理解,但终究是会理解的。而且,如果只要是背诵下来了全篇,对文章中每一个字词的上下文都熟悉,那么,对这些字词不仅能够懂得,而且会是周振甫先生所说的“立体的懂”,即不是仅仅懂得字词的字面意义,还能够理解字词的引申义、联想义、象征义。这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字词。要求熟读,又要背诵,时间从哪里来呢?时间可以也需要从目前的大量无益的语言练习中省出来。当下语文教学中有大量的语文训练,如“解词”,“改病句”等等,这些练习,对语文能力的提高而言,作用不大,弊病倒很多。这些所谓的语言训练,应尽可能少做,把时间腾出来,留给学生用于朗读和背诵。学生在基础阶段背诵相当数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这是有效地积累语言,获得较高语文能力的最佳方式。语文学习中的字词教学,当然要让学生理解,但只是理解而没有记住,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是牢记在心才行。理解但没有记住的字词,对阅读或许还有一定的意义,但对写作来说,则完全没有意义:一个字、一个词,若没有记住,写作时自然无法使用它。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