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谈谈诗歌语言的通俗与高雅、生涩与通透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2-13 11:06
标题: 谈谈诗歌语言的通俗与高雅、生涩与通透
谈谈诗歌语言的通俗与高雅、生涩与通透
诗人、中文系教授、中国编辑作家诗人精英群诗歌点评指导老师 梁颖
刚接到蒋老师的这个命题作业时,我内心很是忐忑。一来我习诗时间不长,写诗之于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技不精悟不深,群里诗歌写得比我多、比我好的人大有人在,在他们面前谈论诗歌问题无异于班门弄斧;二来是基于个人的性格原因吧?现实中的我喜静木讷、不善言辞,很少在公开场合说话,一紧张就更是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所以我极少接受邀约撰文或课外讲座。今晚在那么多大师面前,我真的非常担心会辜负了蒋老师的厚望以及诗友们的期待,如果有什么错漏或者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下面,我就根据这几年的涂鸦经历,针对诗歌语言问题,谈谈自己个人的感想吧。
一、对文字的敬畏才是对诗歌的真热爱
记得上大学时,我就爱上诗歌并开始学着涂鸦。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拿着在抽屉里放了很久的一首小诗(应该算是处女作吧),忐忐忑忑地敲开了老师的家门,向老师讨教。那首小诗是这样写的:
◎ 梅子
   
把离别的日子
串成思念的种子
零落在飘飞的梦里
   
看得见发芽
看得见开花
却看不见模糊又清晰的你
   
就让日子把我的思念成熟
结一个酸涩的果吧
不要问我为什么如此
老师看过之后,先大大表扬了我一番,说我的处女作能有这样的起点相当不错,接着再肯定我在选材立意、托物寄情等方面的优点,然后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个真正爱字之人,对文字应该怀有深深的敬意,如果没有对文字十二分的虔诚,我建议你不要写诗,因为那是对诗歌的亵渎。对文字的敬畏,才是对诗歌的真热爱。你这首小诗除个别字词外,锻句和炼意还是不错的,希望你再接再厉,将来在诗途上走得更远。”老师的教诲,言犹在耳。在以后的创作中,我总是拿老师的话当准绳,特别注重对语言的锤炼,尤其是写诗时。
后来,诗读得多了,自己对诗歌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建立起了自己的诗歌审美标准。尽管好诗的标准有很多重,但语言好应是无二的条件。
很多人都说,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依我个人理解,这话有双重含义:一是诗歌是属于语言的。虽然每一种文体都离不开语言,但没有哪一样文学式样对语言的要求像诗歌那么高。因为语言不仅仅是诗歌的外衣,更是诗歌的灵魂,诗歌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均要依附语言来承载。二是诗歌的语言是富于艺术性的。但什么样的语言才算富有艺术性?花里花俏一大堆形容词看似很漂亮却内容空洞的算不算?生词僻句晦涩难懂貌似很深奥实则不知所云的算不算?当然,这些都不能算!诗歌的语言可以通俗,可以高雅,但必须晓畅明白,并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这样的诗歌语言才是富于艺术性的。
二、诗歌语言的通俗与优雅
诗家自有诗家语。诗歌语言的或通俗或优雅,往往取决于诗人的诗歌风格和诗歌的表意需要。不能说那一种语言风格好哪一种语言风格不怎么样,通俗有通俗的味道,优雅有优雅的妙处,只要能艺术地呈现诗人的思想情感或人生态度就是好的。怎样运用通俗或优雅的语言写出一首好诗呢?我想举两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实例来说一下。我先说郑板桥的《咏雪诗》: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这首诗里没有哪一个字你不认识的,也没有哪一个句子你理解不了,这一片二片三四片,就是再通俗不过的语言,但是它照样可以成就一首传世佳作。有人说原因有三:第一,它节奏鲜明、音调跌宕起伏,具有韵律美;第二,它选择了合适的语言“片”字,可以更形象的表意;第三,最后一句“飞入梅花都不见”让前面纷纷扬扬的飘雪情景戛然而止,收束有力,让人回味无穷。这观点我很赞赏。诗人用二十八个通俗的字,创作了一首不俗的诗,这就是经典。
再者,优雅语言的诗歌则可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代表: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无论是从字面还是意境来看,都给人很雅致的感觉。诗中大量借用了庄生晓梦、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蓝田玉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成视觉的形象,使诗达到了丰富朦胧的多向性,让每一个句子都具有了艺术美感。前面大量的典故铺排,只为最后一句抒情作结,表达诗人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我为什么要选两首古诗作例子?目的就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创作心得。我就是经常从古诗词中汲取营养,尽量让自己的诗歌语言优雅一些,内蕴丰富一些。不但我,美国著名诗人庞德,也对中国古诗词情有独钟,他于1915年写成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这不就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崔护所作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翻版么?庞德至今仍让西方人乐意称道的“面”和“花”的刹那间叠加,原来早在中国唐代就已经有了。后经庞德本人证实,《在一个地铁车站》确实是模仿《题都城南庄》之作。
可见,在中国古诗词中汲取营养,会让你的诗歌语言变得更加优雅美丽而又富有个性。
三、诗歌语言的生涩与通透
首先,诗歌不是谜语,它是给人诵读或传唱的,不是拿来猜的。快节奏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谁还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跟你猜谜语?那些语言生僻晦涩、故作高深,连作者自己都云里雾里的诗,怎么可能引起读者共鸣?其次,澄明通透的语言,才是沟通诗人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汪曾祺先生说:“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他提倡,诗歌的语言应像水一般澄澈、透明、纯净,这才是诗歌语言的本真。再次,通透并不等于直白浅显。例如早期胡适“两只蝴蝶飞上天”的诗句,通透是通透了,但却了无诗味。再如近几年频频见刊的一些口水诗,诗意寡淡缺失,语言苍白无味,招致多少人的口诛笔伐。
大家不妨读读下面这首诗:
今天我买了一些樱桃
花了大概20块钱
基本不酸
但还是有一点酸
我把他洗干净
当然只是尽量干净
放在盘子里
吃了半盘
然后无所事事发呆
有一些樱桃水流在我手上
像颜料那么红
我真怀疑
吃樱桃能写出什么诗来
难道我能一边吃一边拉着
这个想法比较有创意”
这首诗的原作者名声可不小,也被某些人热捧着,说什么这诗属于“口语、无阅读障碍、平面化、无深度,是属于那种一看就懂的诗歌类型。”这样的语言组合,通透是通透了,但,这样的诗歌你认同吗?
话又说回来,口水诗不能等同于口语诗。口水是废话,而口语则是鲜活的,口语中蕴含着大量可资吸收和提升为诗歌语言的原生态资源,很多诗人也用它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篇章,为诗坛带来了质朴的诗风。比如我们群里娄卫高老师发表于《北京文学》2014年第2期的这首诗:
忠告
     
不欺生
不偷吃人家隐私
不节外生枝
     
小声说话
大碗喝茶
要记恩,不记仇
   
生活是一杯白开水,越喝越少
杯空时
一辈子,清清楚楚
   
不要说什么都没留下
美德不是虚无
   
母亲多年以来反反复复说的话
一直是我的人生信条
     
现在——
[size=+0]我要把它交给女儿了
   
这诗语言花俏不?意思通透不?相信各位读过之后都会会心一笑,亦会为诗人的睿智和机敏而击节。这样的诗歌例子太多,我不再一一举例。
大家再看下面这首:
暴露一盏灯,伸出舌头
转身一次,脚印磨损
   
暴露一扇门,死了一个寡妇
夏天滴血,密室里一块冰
   
暴露一张嘴,中风歪向一边
昏睡稍稍润滑,来不及起床
   
花留一朵,花园不留
花开一秒,暴露一生
这诗也是出自名家之手。通读整首诗,字词不算生涩,都能看懂,句子也能看得明白,但四个小节组合起来,他要在诗中表达什么思想或意思?恕我愚钝,我是真的没读懂。也许能懂那么一点儿,但连贯起来我就不明就里了。
因此,字词不生涩,但篇章旨意不明,亦可造成诗意的生涩。
特别强调一下,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所举的例子,均是就诗论诗,所以引用时特意隐去了诗题和作者名字,请大家理解。
四、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精确的
诗歌是意义最丰富的文学文本,它要求诗人用最少的语言符号,表达最丰富深厚的内容。诗歌语言的精确,应该包括语言的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精准概括的语言,是诗歌表达深刻丰富内容的必备条件;形象生动的表述,更可为诗歌插上艺术的翅膀。没有精确的诗歌语言,诗人想要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意志的目的就很难实现。
我认为,诗歌语言的精确表现在“炼”字上。古人吟诗曾“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贾岛的一推一敲,也敲出了千古佳话。这些例子说明,写诗时炼字锻句十分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炼字锻句呢?我想首要的,是平时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俗话说,厚积薄发。无他,多读多思,多做笔记。或摘抄字词句段,或反复诵读熟记于胸,或理解深透体会别人运用词句的匠心和妙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心中的“米”多了,“炊”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再者,写诗时敢于大胆并创新运用词语,也十分关键。就比方仓库里虽然存粮不少,但如果不将它“炊”成米饭,还不是照样挨饿?你的存粮也就毫无意义了。
记得有位老先生曾这样评论过我的诗集:
“《诗语若烟》有很多不合情理的诗语,但这些诗语又偏偏妙在这不合情理之中。寒烟儿不愧为寒烟儿,就是因为她深深懂得这种不合情理的妙处。‘我躲在一朵泪水里发呆’。谁见过能让人躲进去的泪水?谁又见过泪水里也有人?此话虽则很不通,但却不通得极有味!倘若把这句妙语改为:我感动得只会流泪,不会说话!如此一改,通是通了,而且切情切理,可惜却妙处全失,变成像榨干了甜水的蔗渣。‘我必须背一篓相思回家’。‘相思’不是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竹篓只能装有形体的东西,不能装不是东西的东西,而偏偏说它能装不是东西的东西。让无形变得有形,非物质变为物质,足见作者深谙诗家三味。”
虽然老先生有点谬夸,但这也算是我语言运用的一种尝试、一点心得吧。
谢谢各位老师给我面子,听我唠叨,耽误了大家那么长时间,实在抱歉!本人才疏学浅,谬误在所难免,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梁颖(草于甲午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bc27a40101mjjb.htm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