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魏晋名士言语交际中的词语联想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2-14 19:04
标题: 魏晋名士言语交际中的词语联想
魏晋名士言语交际中的词语联想
马连湘
长春光机学院 中文系,吉林 长春 130022
摘要:联想是言语交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联想能力突出表现为词语联想能力。善于联想有助于语言的表达和理解;积极地进行联想是一个人富于智慧的表现。《世说新语》记写的魏晋名士的言语活动,其中大量的交际言语是用词语联想方法去组织的。词语联想是魏晋名士在特殊背景中的独特思维方式。研究他们用词语联想方式构成的交际言语,可以为当代的言语交际提供借鉴。
关键词:言语交际;词语联想;超常搭配
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为进行有效的交际,交际双方除了必须具备表达、理解、应答这些基本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其他方面的能力,如选择能力、控制能力、反馈能力、创造能力、记忆与联想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体现了一个人驾驭和使用语言的水平。本文只就中古时期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世说新语》来谈谈魏晋名士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出的词语联想方面的问题。
   联想是什么?它是使不同的概念相接近的一种智力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来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的距离,把它们联接起来。联想是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结合的产物,它靠大脑中神经元模型的暂时联系去实现,这种联系能力越强,联想的范围也就越大。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联想能力是一种天赋,但没有后天的发展又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必须依靠所学知识的合理结构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使大脑中储存起众多的神经元模型,才能在联想的时候一闪即出。联想既是在两个概念之间进行,概念要用语言符号去表现,那么联想能力也就突出地表现为词语的联想能力。善于联想既有助于言语表达,能使说出的话想象丰富、含义深刻,又有助于对言语的理解,使听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对方生动形象的表达。可见联想是交际的双向活动,是言语交际不可缺少的能力和方法之一,只有交际双方在词语联想能力上相对应,言语交际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文言笔记形式反映魏晋名士清言逸行的小说,小说中记写的是在魏晋玄佛之学影响下的真人真事的言语活动。由于受特殊社会环境、学术空气、时代精神的影响,不论是正规的清谈还是生活中的闲谈,魏晋名士十分注重措辞,追求那种言约旨丰、清幽玄妙的语言,因此他们的言谈“机警多锋”(《言语》33)、“玄远冷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开一代言谈风气,成为“魏晋风流”的一道独特风景。观察分析他们的言语交际活动和交际言语,我们发现他们那些生动形象、力透纸背的隽言妙语并不是单纯用构词造句修辞等方法理论能够囊括的,寻根求源,笔者认为它应该与人的思维、人的智力因素有关;从作品看,最突出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那些智力因素含量高的语言,而这种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词语联想,下面观察部分实例。  
   《言事》3:孔融年幼才思敏捷,十岁时为了参加李元礼府上的名流聚会,冒充李府亲戚混进了门,且在前排就座。当李元礼问你与我家有何亲戚关系时,孔融的回答语惊四座:“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他的答辞用姓氏联想的方法即:我孔融与孔子都姓孔,你李元礼与老子(李耳)都姓李,孔子和老子曾有过师生之谊,那孔李两家不是世代的交情吗?所以我们俩是亲戚关系。孔融的联想很高明,他把古代圣贤和当今名流巧妙地纳入自己的语言游戏之中,即使对方不为这所谓的亲戚关系所动,也会为他的辩才而折服。如果说这是孔融有备而来,那么当他面对太中大夫陈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奚落时,他当即反驳“想君小时,必定了了”,使对方哑口无言,惭愧失色。他这句答辞仍然是通过联想组合而成的。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即“小”和“大”,孔融小,陈韪大,不好拉近,但把时间推向陈韪小时不就可比了吗?不就可以重叠了吗?您小时可能和我一样“了了(聪慧)”,这样就把陈韪推到了他自己设定的陷井之中。在形式上,孔融依据对方的推理来了个反推理,使话语之中又寄寓了陈韪成年愚蠢的隐含义,挽回了自己的面子。
   《言语》17:邓艾口吃,与人谈话时总连称“艾……艾……(我……我……)”,晋文王嘲笑他说:“语称‘艾……艾……’,定是几艾!”“艾”与艾草的“艾” 是一个字,艾是低矮的小草,连呼几声也不会有变化,晋文王意在此,故出语揶揄一番。邓艾在关键时刻不仅不口吃,反而巧言善辩,他从《论语》中截取相对应的用例回敬道:“凤兮,凤兮,故是一凤”。“意思似乎说:凤倒是高贵,不也连呼吗!但连呼几声也只有一只。不论高低贵贱,连呼起来都一样。这就暗含着:你晋文王与我也没什么不同!提问者晋文王本来暗藏玄机,以示自己优越;邓艾反其道而用之,引用典故以词语置换来逆转方向,进行对比式的联想,给提问者造成出乎意料的落差,令他一时语塞,无力进攻。同时,典故中没有引出的“已而,已而”叠用句式及其后一句的意思隐含其中,又不软不硬地奚落了他一把。
   《言语》20:满奋怕风,晋武帝故意让他坐在通风的窗边。见满奋面有难色,武帝便取笑他。面对帝王的作弄,满奋非常清楚,他既不能指责对方,也不能严肃地提出自己的要求,于是他选择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式——自我解嘲。他想到:吴地水牛因怕热,见到月亮就怀疑是太阳而大喘不止的现象和自己见风的反应相类似,所以他答道:“臣犹吴牛,见月而喘”。丰富的联想,贴切的比喻,十分幽默风趣。在尊者面前自我贬损,也让武帝故意作弄人的心理得到了满足,这倒也符合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若接着写下去,可能会是双方的开怀大笑,然后给满奋换一个位置。
   《言语》19:晋武帝刚登皇位时,为了知道自己世系的长短,便在朝中占卦,没想得到了个“一”字卦象,十分沮丧,众朝臣也大惊失色,不知如何解围。只有侍中裴楷说:“臣闻天下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听了这番解释,武帝才高兴起来,群臣皆叹服裴楷的机敏和博学。裴楷的解释出自《老子》及王弼的注文,这个“一”是个哲学概念,是“数之始,物之极”的“一”,是万物的本原和归宿,也就是“道”。裴楷急中生智,由数字的“一”想到哲学概念的“一”,用哲学命题的“一”去解释数字的“一”,强行把两个概念拉近、重叠、归为一体,解除了朝庭上的紧张局面。这里裴楷的“一”与武帝的“一”在书写形式上是一体的,而内容上是错位的,逻辑学上这是偷换概念的方法,但从智力活动上看它是借助于词语联想实现的。
   《言语》43:一个杨姓九岁儿童,当父亲的朋友孔君平来拜访时,恰好父亲不在,这个小孩便出来接待,并为客人摆上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此是君家果”。小孩应声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氏之问话有意无意中涉及到水果名与小孩姓氏的谐音,产生了“杨家的梅叫杨梅”的语义。机灵的孩子也从姓氏上联想,用孔夫子的姓暗示孔君平,并与孔雀的“孔”谐音,用了一个否定性的陈述句,表面上否定了孔夫子与孔雀的关系,实际是说:你若认为梅生杨家而叫杨梅,那雀定是生于孔家才称孔雀的。这个小孩的答辞一语双关,机智幽默,又不失礼貌。
   《文学》35:支道林写成《即色论》给王坦之看,王坦之看着一言不发,这使支道林十分尴尬。为使自己自然一些,便引了《论语》中的“默而识之乎”调侃一下,既文雅又幽默。不料王坦之反诘道:“既无文殊,谁能见赏?”这一反问语出于《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云:‘何者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是真入不二法门也。’”王坦之把支道林引《论语》中的“默而识之”与《维摩诘经》中的“默然无言”联系在一起,把支道林与文殊菩萨联系起来进行对比,进而讥讽支道林:这里本无文殊菩萨,即使默然无言,又有谁能欣赏我?王坦之由对方一句很有意味的问话,联想到《维摩诘经》中相类似的句子,由现实的语境联想到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在一起的情景,同时又使支道林(僧人,般若学代表人物)与文殊菩萨形成对比,二人在一来一往中制造出一种与《维摩诘经》中相似而非的语境,并暗示支道林不如文殊菩萨,这使支道林更加难堪。
   《排调》6:孙楚年轻时想隐居山林,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王武子。当时人们常用“枕石漱流”来形容隐士的清旷飘逸,潇洒闲适,孙楚把他隐居的意向用“枕石漱流”来表达,却不按常规表达,而是用一种错综的修辞手段将其变成“漱石枕流”,以求奇警怪异,不与世俗同调。但王武子不知来由和用意,以为对方说错,便挑剔地反问:“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楚本为才藻卓绝的谈士,他故意不从修辞角度向对方解释,而是顺着王武子的反常思路发挥,将错就错:“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孙楚通过“枕”的动作、姿态把“流(水)”和“洗耳”联系起来,通过“漱”的动作行为把“石”和“砺齿”联系起来,使动词表达的动作和相关对象或动作和动作目的超常搭配,致使话语机锋卓荦,突出了隐者的清高和谈士的词彩。
   从《世说新语》部分言语交际活动中,我们看到,魏晋名士在谈话中十分善于联想,这当然与他们生活的政治文化背景有关。在一个儒学国度,士人不敢谈政治,他们为保护自己而回避现实,思想上崇尚玄佛,追求虚无,并以“清谈”为业,清谈中又伴随着饮酒,酒可以使人放达超脱飘飘然,药可以使人异常的清醒敏捷,因此,联想就成了他们思维活动和交际活动的主要方法之一,并不是说他们比别人更聪明。用现代语言学、修辞学、逻辑学等学科理论分析,他们的词语联想既是超常搭配又符合常规。从词语的组合规则看,如“枕石漱流”本是一个固定组合,孙楚用错综的修辞手法将其变成自由组合即“漱石枕流”;不但如此,王武子又将其中插入成分,变成“流可枕,石可漱乎?”的句子,在孙楚的回答中又将单句扩充为因果复句,“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原因分句“洗耳”、“砺齿”是由“枕流”、“漱石”联想的组合反映。组合规则是什么?是指词与词按规则和习惯搭配成一个表述结构的规则和方法,能够搭配的词之间构成组合关系,像“漱”和“石”、“枕”和“流(水)”不符合常规搭配,但符合修辞规则;“流(水)”可用于“洗”,“枕”与“耳”相关联,“石”可用于“砺(磨砺)”,“漱”口包括“齿”。这种按一定规则在交际时临时组合看似反常的词语搭配是支配词语联想得以进行和实现的重要原则。再从逻辑推理角度看,如《言语3》的姓氏联想实际上使用的是归纳推理,如孔融与孔子,李元礼与老子,是纵向的;孔子与老子,孔融与李元礼,是横向的。这样上挂下联,暗含着一个简略三段论式,前提是:我的祖先孔子与你的祖先老子有师生之谊;结论是:我与你是累世之亲。这种逻辑手段是推动词语联想形成的重要方法。从修辞角度看,有比喻式的联想,有对比式的联想,等等。词语联想的原则或方法本文暂不详论。
   通过考察分析,我们认为:联想是一种能力,是言语交际必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给言语插上翅膀;联想是一种思维活动,是智力活动,积极地进行联想是一个人富于智慧的表现;联想是一种方法,就象推理是方法一样,它把相关的不相关的概念有规则地接在一起,产生特殊的意义,会使言语交际妙语生辉。魏晋名士的言语活动之所以给人留下了许多故事,没有丰富的联想能力和词语联想手段的参与是不可能的,他们的言语活动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单从书中人物故事和隽言妙语演化的成语典故就可以得到正明,如期期艾艾、吴牛喘月、枕石漱流、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掷地作声、老生常谈、鹤立鸡群,等等。研究他们的交际言语,尤其是用词语联想方式构成的言辞,可以为当代的言语交际提供借鉴。

--------------------------------------------------------------------------------

参考文献: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徐震鄂·《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宁稼雨·《魏晋风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日·井波律子·《中国人的机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刘焕辉·《言语交际学基本原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陈宗明·《中国语用学思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王德春等·《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