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酒宴上,平定一位老师对我如是说:好教师都是“熬”出来的。
深感其言。《说文解字》云:“熬,干煎也。”熬,就是用小火慢慢地煮,故而,又引申为忍受;忍耐;坚持一类意思。
教学生涯就像一锅粥,需要小火慢慢地“熬”,需要有不轻易放弃的信念,需要一辈子持续不断地努力,所以,急于想要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新教师,要坚持努力,耐着性子去“熬”,但不要着急,性急吃不得热粥,也吃不上好粥。
但很多新教师“新”劲儿一去,就失去了“熬”的能力。2010年“熬”了一年,教学没什么成绩;2011年又“熬”了一年,教学依旧没起色;2012年就有点“熬”不住了,心气浮躁了,再踮起脚伸长颈朝2013年以至更远的未来望望,暮霭沉沉楚天阔,什么亮光也看不见,就容易把“熬”熄了火淋上水变成“混”了。
谁也明白,做一个好教师需要读书,需要学习,但读书学习是一个时间投入巨大但回报周期长、见效慢的活动。这个活动过程就是一个慢慢被“熬”的过程。没有学校会对耐得住“熬”的教师人为地设置及时回馈的机制,也没有领导会对耐得住“熬”的教师年复一年的读书给予适当的各种奖励,当然,也难得有同事真心地为耐得住“熬”的教师使劲地鼓掌点赞。那么,读书学习的过程对教师个人来讲,将是辛苦、枯燥、寂寞而意义寥寥的。
虽然读书对教师个人素养乃至专业成长都大有裨益,但这个“裨益”就像传说中在水一方的佳人,那水面浩淼,茫无际涯,看不见倩影。教师在青丝变皓首的漫长时间里努力地“熬”着,而且,努力的过程也没有任何具体明确的标准来证明,你这锅粥算是“熬”好了。这遥遥无期的回报,很容易让努力的教师失去“熬”的耐心与动力。“熬”就成了对教师的一种巨大考验。
当然,道理人人都明白,但谁也不能总按照道理活着。所以,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就“熬”不住了,一页一页地读书渐渐变成了刷微信,刷微博。特别赞佩,“刷”字用得精准,“刷——”速度极快。手指条件反射似的迅速滚屏,好像凡“刷”过的内容都“刷”成自己的东西了。“刷”的东西总是一小段文字搭配一张精美图片,它们不负责传递深刻的思考,而是诉诸人们的视觉,像坐在火车上看窗外风景,景色“刷、刷、刷……”地一格一格闪过去了。
凡成功的人,都是能“熬”得住的人。司马光“熬”了19年,编纂了巨著《资治通鉴》;梁实秋“熬”了37年,成了中国以一己之力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莫言用了30年时间“熬”成了名作家;马尔克斯为《百年孤独》这部小说“熬”了多半辈子。能“熬”得住的老师,“熬”即一种升华。慢慢地“熬”,永远保持美好的希望和憧憬,你就会“熬”成好教师。
但“熬”的过程是痛苦的。有时我熬粥,看着小米在锅内咕嘟咕嘟地响着翻滚,就联想起作家凸凹写过的一部长篇小说《慢慢呻吟》,这书名太精彩了,大手笔。呻吟就是因为痛苦得无法忍受而又不得不忍受的哼哼声。“熬”的过程难免要“呻吟”,但呻吟无助于解除痛苦,乃是“熬”时的一种自然反应。记得古人有一本书就叫《呻吟语》,我没读过,不知是否也是这样的意思。
所以,漫长的“熬”的过程中,要调适好自己的心理。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想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耐住性子慢慢“熬”吧,灵感都是让失眠憋出来的,学问都是在夜读里“熬”出来的。文凭可以速成,荣誉可以速成,职称职务都可以速成……;但学问不能速成,素养不能速成,智慧不能速成,只能用文火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慢慢地“熬”。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