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语文教学中“教”的学理审视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2-29 23:37
标题: 语文教学中“教”的学理审视
语文教学中“教”的学理审视
李华平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610068
   摘要:没有高质量的“教”就没有高质量的“学”。从学理的角度审视,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讲话、谈话、演说,并不一定都具有“教”的价值。从“教”与“学”的根本关系来说,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教”不是代替、阻碍学生的“学”;“教”意味着有方向、有条理、有方法、有习惯、有滋味地“学”。
   关键词:教与学;教的价值;学理审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504-0069-06
   
    没有高质量的“教”就没有高质量的“学”,这在语文教学中尤其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很有必要对语文教师“教”的行为进行学理审视,厘清教师的哪些行为不是“教”,教师的“教”跟学生的“学”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一、教师的哪些行为不是“教”
(一)顺便提提的行为不是“教”
    有些时候,教师在教某个知识点、能力点的时候,也顺便提提另一个知识点、能力点。这顺便提提的行为很具有迷惑性——任课教师常常有种幻觉,以为自己这就是在“教”。有教师设计《涉江采芙蓉》一诗的教学,确定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叙述视角”;但她还顺带提了一个新知识点“对写”。作为新知识点,是需要认真教的,顺便提提就不恰当了。因为,真正的“教”是一种指向明确、时间充分、有独立过程、有反馈机制的课堂行为。根据这一教学理据,该教师砍掉了“对写”而锁定“叙述视角”,课也就上得非常精彩——集中、精粹、深透、饱满。
(二)走马观花的行为不是“教”
    课堂上教师的走马观花,常常被一些人误认为“高效教学”,因为教师认为自己干了很多事情。这其实是错觉,课堂教学的效益不是以干了多少来判断,而是以学生掌握了多少来判断的。从学生真正掌握的角度来说,教师教的东西要尽可能集中、精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聚焦度”。没有聚焦就没有力量,没有聚焦度就没有效益——没有深度,没有高度,也就没有“教”的价值。聚焦度高,就能够对准点位重锤敲打——打得火星四溅,打得霞光满天;打得心潮澎湃,打得泪流满面。聚焦度高的教学,教师才是真正在“教”,学生才是真正在“学”,一步一个脚印,甚至一步一个坑,一爪一个血手印,印象深刻,效果持久。
(三)填鸭灌输的行为不是“教”
   那种填鸭式的灌输,往往阻碍了学生的思维通道。学生处在被动听讲的地位,即使偶尔答个问题,也不过是配角罢了——配合教师走完或精彩或无趣的课堂流程。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教学生学”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这种教师直接主宰的课堂,教师的讲话也不具有“教”的价值。课堂教学必须贯彻启发式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牵着学生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要强制学生;要开阔学生的思路,不要包办代替。
(四)自我表演的行为不是“教”
    有些教师课堂上喜欢自我表演或者表演自己解读文本的深度,或者表演自己见多识广,或者表演自己才艺出众。而学生只是观看教师表演的听众,或者配合教师表演的群众演员。有教师执教《愚公移山》,通过层层假设,“引诱”学生将愚公理解为“阴险、狡诈的阴谋家”——原来教师无非是要演绎一个自认为精彩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上,“教”的行为也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课堂教学中的主演应该是学生,教师是导演:导演不能越位为演员,尽管他必须首先是一个优秀演员(拍影视剧时导演兼任演员的除外);导演不能误导演员,要适时纠偏。
(五)教师旁落的行为不是“教”
    在当前不少地方,盛行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所谓的“翻转课堂”,课堂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为主。这种展示型课堂,教师往往像一个旁观者,听任学生轮番展示,“你方唱罢我登台”,却缺少了教师必要的点拨与指导。课堂上教师引导的旁落,导致学生除了练胆子、练嘴巴以外,收效甚微,因为缺少思维能力的纵向运动与有效训练。在这样的课堂上,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教”,学生之间常常是青菜炒青菜,萝卜炒萝卜,炒来炒去,结果青菜还是青菜,萝卜还是萝卜。
二、教师的“教”不能是什么
    教师的“教”跟学生的“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只有明确教师不能做什么,才能深刻地明确应该做什么。
(一)“教”:不是代替学生的“学”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应是真实发生的过程,教师的“教”就是要确保学生学习行为的真实发生。有些教师却在有意无意中代替了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在“省略了”学生思维的过程。表面上学生也在动口、动手、动脑,但是缺少“思维含金量”的“虚假学习”。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防止三个“代替”:一是“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二是“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三是“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防止三个“代替”的目的就是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个体能够真实地、直接地、深度地与文本对话。解读文本必须直面文本,不带任何未经验证的“先入之见”,老老实实潜进文本中,潜入语言文字的深处,去触摸每个文字的温度,咂摸每个文字的意蕴。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指出,那些未经验证的“先入之见”(即使十分正确)必须“悬置”起来,先放在一边,存而不论。若先就带着一个结论去读文本,读出的结论还是自己原来的观点,那又何必去读文本呢?宋代大学者朱熹对此早就看得非常透彻:“今人观书,先自立了意后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见中来,如此,只是推广得自家意见,如何见得古人意思。”抱着一个“成见”去读文本和解释文本,并用文本中的话来证实自己的“成见”。这样一来,解读文本前已有这个“成见”,读过文本以后,还是这个“成见”,文本失去了其独特的价值,成了引出解读者抛售“成见”的“引子”。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常常代替学生解读文本而不自觉。
    1.教师用导入语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某特级教师教学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这样导入:“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有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这里,该教师的导入语先入为主地告知了学生《长相思》的主题就是“乡愁”。而一首词的主题本应是需要学生经过认真的阅读诗句,特别是抓住关键词语“乡心”“故园”获得的。
    2.教师用作者、背景介绍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在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文本的时候,有的教师一上课就介绍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学生也就似乎“懂得了”这个文本。例如,教杨绛《老王》、巴金《小狗包弟》大肆介绍“文革”,学生就知道文本是在控诉“文革”了。这种“不读而懂”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痼疾,省掉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其实,学生也并没有真懂,只是在教师的作者介绍、背景介绍的暗示下获得了一个恍惚的结论。而这个结论离文本实际也许谬以千里。杨绛《老王》压根就不在控诉“文革”,而只是在表现作者自己的一种“愧怍”——当年的老王把她一家当作朋友甚至亲人,而自己却压根没把他当作朋友,更别说亲人。于是在老王去世后,渐渐觉得对不起老王。
    3.教师用图片、视频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不少教师上课喜欢用多媒体,声光电一起上场,以求取得“震撼”的效果。特别是公开课,一些教师不少时间都花在了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上了,却忽略了对学生解读文本时所面临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上课时,讲到《安塞腰鼓》,就先播放一段数百人打腰鼓的视频;讲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展示一幅冰封雪飘的图片;讲到“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就展示一个人弯弓射大雕的图片(往往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射大雕来充当)。于漪老师也举过类似的例子,并进行了批评:
    我曾经看过一个录像,教杜牧的《山行》。那个多媒体做得漂亮极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石径”顶端是白墙黑瓦的房子。整个一堂课就是对着这幅画来讲。因此我就想,这首诗如果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多好啊!“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白云生处”是多少米呀?这完全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可我们的教学把这无限的想象定格在那么狭小的画面里,你们说这个多媒体起的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
    于漪老师的批评非常到位,在学生还没有对文本有一个基本理解的情况下,就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会影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多此一举,反而成为赘疣。
    4.教师用自身的个人感悟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教师的个人感悟既可能有益于教学,也可能给教学带来不良影响,发生“感受缪见”。也就是读者的自我意识在文本解读中恶性膨胀,用自己的感受或者观点代替了对文本本身的细读。因为解读者对某个生活现象的个人感受、体验太丰富,会淹没文本,会阻碍对文本的解读——解读者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对文本本身的解读。恰如一个离婚的女人给别人讲一个关于婚姻的电影,结果讲的不是那部电影故事,而是自己的离婚故事。
    某特级教师教学《背影》,认为《背影》表现的是“生之背,死之影”,“背影”即“悲影”,这篇散文是在说“背的影是生命的虚幻,由背到影,生之背,死之影,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社会读者,用自己在某个人生阶段的独特感悟代替了对文本的解读。文学经典本来就能够让不同的读者在文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折射出某时某境的人生感悟。该教师关于“生与死”的生命感悟,其实不是来自《背影》,而是他年过半百的人生感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他此时思想的主线,于是他便做如此解读。这与《背影》何干?不过是借他人酒浇自己心中块垒。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他还把自己的这种人生感悟强加到学生身上,代替了学生的解读实践。
   5.教师用预设结果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有教师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读首尾悟情感”。请问,为什么要学生“读首尾”?为什么不让学生从头至尾一段一段地读?“读首尾”是一种什么样的规律体现,这其实是需要学生理解的,而不能只是简单发出这样的指令。也有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读趣悟真”。这里教师要求学生“读趣悟真”就有个前提存在,本文就是表现的“趣”与“真”。而这个“趣”、这个“真”,学生理解到了吗?先于学生思考就提出“读趣悟真”,代替了学生理解文本的思维过程;学生只不过是演绎教师结论的道具。有教师在学生还没有真切感物体会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读出悲伤的思想感情,这种先于学生阅读文本的“悲伤”情感,也省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书非得来终觉浅”,没有了思维过程的学习,学生只是简单地获得了一个结论,或者只是被动地进行朗读体验。
    其实,学生的成长是无人能代替的,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也是无人能代替的。教师可以引导、引领和点拨,但不能“代替”,不能越俎代庖地抱着学生跑到臆想中的高楼上。我们必须明确,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确保语文教学实现“教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基本任务的前提条件。
(二)“教”:不是阻碍学生的“学”
    一切代替学生“学”的行为都会阻碍学生的“学”。而教师的有些教学行为则会明显地阻碍学生的“学”。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一文,赞美了孩子们天真纯洁的本性和他们活泼的创造力,对孩子天真纯洁的本性在现实中将会失掉而感到悲哀。有教师针对这一“失真”,设计了一个探究题:列举一系列现在还在失去儿童天真本性的例子,探究现在的孩子是怎样失去“童真”?在学生一番空谈之后,教师出示结论:是教育的局限和世俗的观念导致现在的孩子失去了儿童的纯真。这个探究题是本文教学的一大败笔。学习散文,要“向内转”,要深刻体察、理解表现在文本中的作者思想感情;而不是急着“向外跑”,到文本外去胡乱探究一番——教师此处所举材料中的“失真”与“文本中的失真”压根不是一回事,教学中不能搞简单对接。课堂上学生空泛的谈论,占用了深入理解文本的时间,也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三、“教”怎样为“学”服务
    从教与学的根本关系来说,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怎样的“教”才能具有这种品质?这需要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具有充分的正向促进作用,使“教学”真正具体为“教学生学”。
(一)“教”:使学生有方向地“学”
    课堂教学时间极为宝贵,教师不能让学生整堂课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要有明确、正确的教学指向。“教学指向”是教学目标之所在——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能够走到哪里,也就是说最后学生学了一个什么总的东西,它决定着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与情感、认识等方面的发展。“教学指向”是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表达“能用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一个词)说出自己这堂课要给学生的东西,至少说明教师本人是明白这堂课的教学内容的。”一些教师一堂课拿了很多东西给学生学,这些东西一个个单独来分析,也都是可以教给而且应该教给学生的。但课堂上教师教得模糊,学生学的不爽快、不透彻,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和表达,使得想教的东西像一堆散沙,无法形成合力,既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也可以做那样的理解。
(二)“教”:使学生有条理地“学”
     做事有条有理,是一个人思路清晰的表现。学生学习的效果、效益、效率,往往与是否学得有条理相关。叶圣陶说:“能力的长进得靠训练,能力的保持得靠熟习,其间都有个条理、步骤,不能马马虎虎一读了之。”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学的条理性决定于教师教的条理性;教师教的思路混乱必然导致学生学的思路混乱。这需要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要经得起逻辑推敲,在一堂真正的好课中,教学环节不宜过多,主体环节以三个为宜;前一环节与后一环节之间往往具有不可逆反性。
    教学环节的安排也需要从“教学指向”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指向”是教师带着学生经过一堂课甚至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所要走到的终点。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终点悬置于远方,规定着课堂里师生当下的每一步行为先做的事、先说的话之所以先做先说,是因为它离“教学指向”在逻辑上比较远,后做的事、后说的话之所以后做后说,是因为它离“教学指向”在逻辑上比较近。这种逻辑上的远近关系,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环节和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是确保学生有条理地学的基本依据。
(三)“教”:使学生有方法地“学”
    蛮干与巧干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巧干就是讲方法地干。学生学得巧,需要教师教得巧;教师尤其要以教学方法为己任。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既要“教教材”,也要“用教材教”。对于经典篇目,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有较熟透的理解和掌握,这可称为“教教材”;而对于更多的篇目,则需要“用教材教”。不管是哪种情况,教师都要把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如文本解读的方法。文本是读不完的,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就是方法;掌握了文本解读方法,学生则可实现由此及彼的迁移,自主阅读更多的文本。从语文学习的任务来看,阅读教学中“教方法”是目的,一篇篇文本只是教学的凭借。
    就文本解读而言,文本形式是解读重点,文本内容主要充当载体作用——这是语文科与其他学科截然不同的地方。而对文本形式的解读,也是要揣摩作者写作文本的构思之巧、语言表达之妙。这里的“巧”“妙”,其实是从写作方法的角度来看的。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文本解读方法、文本写作方法。这需要教师有明确的课程意识,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认清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时候自觉以教学方法为指归。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在教方法,学生才可能真正在学方法。
    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致力于“教方法”,而且在教学中也要讲究“教方法”的方法。作为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它当作静态的陈述性知识来教。要在随文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进行,让学生真正的经历学习的过程;这方法需要教师示范,或者需要学生先去领悟教师再点拨;方法还需要运用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的动态知识——文本解读方法要运用到文本解读的实践中,文本写作方法要运用到文本写作的实践中;实践的效果怎样,也需要教师有方法地进行指导、纠正;方法的实践运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历练——读写历练不仅是课外的活动,课堂上教师也要给学生历练,当堂反馈,当堂纠正,当堂改善。“教方法”的工作在课堂上扎下了根,才可能实现从课内学习向课外读写实践的顺利迁移。
(四)“教”:使学生有习惯地“学”
    叶圣陶指出:“必须使一切方法化为自身的习惯,那才算贯彻了学习国文的本旨”,“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养成了良好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直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将琐碎的日常生活语文化,实质是提升日常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教”就是要使学生有习惯地学,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习惯涉及面很广,就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状况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尤其需要高度重视:(1)自主预习的习惯。对于学生通过自我努力能够“自求了解”的地方,宜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去解决。(2)比较研究的习惯。教师的“教”要促使学生动脑、揣摩。叶圣陶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教师的“教”还需促使学生将比较研究所得变成文字,将碎片式的思维转变成较为系统整体思考,这就需要教学生随时做笔记。(3)多读多写的习惯。多读多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所谓为了“不需要教”就是指教师的“教”要指向学生自我的多读多写,也就是将课堂上教师所教之方法,广泛运用于阅读与写作。没有这种广泛运用,教师“教”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五)“教”:使学生有滋味地“学”
    “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通过各种尝试与努力“使不想学的学生想学,使想学的学生持续地学”,有了这种种尝试与努力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要让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教师就要把教学活动设计得有滋有味,就需要“综合考量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结合,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情感状态为根据,考量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务求深入浅出,切忌枯燥乏味。恰如叶圣陶所说:“宜为学童开发心灵,使他们视学习国文如游泳与趣味之海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调用,教学语言的推敲。教师尤其需要注意激励性语言的使用,以唤醒学生学习的梦想,感受学习的成功感,并从中受到鼓舞。
                                (《课程·教材·教法》,20154))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