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寻找语文最生动的面庞(王跃平)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3-2 05:07
标题: 寻找语文最生动的面庞(王跃平)
寻找语文最生动的面庞(王跃平)
左手提的是菜篮子,右手握的是书本,每一天都面对着它们,左手让我感受到世俗的情趣,右手让我体会到宗教的情怀。语文,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宗教信仰。唯其信仰,故会有宗教情怀。
仰视着语文,平视着语文,俯视着语文。20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语文从圣洁走向平常,但越是平常,却又能从最平常的事物中看到它超越一切的意义。语文教学从跪拜到直立,并不是为了否认对语文的感动,而是向语文展示自己的灵魂,那种与语文俱有的艰难困苦、宽容正直、至善至美的灵魂。也许,这就是宗教情怀。
1.1乘十次会变成2.85,0.9乘十次会变成0.31。为了这份情怀,我每天积极一点,努力一点,进步一点,用宗教的情怀寻找语文最生动的面庞。

仰望语文的星空,心情圣洁而美好

1988年,怀着一颗圣洁的心,踏上语文教学岗位。语文,就像那个夏天的夜空,璀璨迷人。星空里有迷人的传说,有神仙人物,有奇珍异宝,语文在我心中也是如此。我仰望着星空,心情空明澄澈。
那是一个“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年代,教师只要手拿教材备课,手拿教材上课,语文就是教材。“吃透教材!”这是专家们的告诫。于是,我仰望着星空,在这羊肠小道上踽踽独行。因为对工作充满热情,我能够反复研读课文,每一节课都认真准备,反复斟酌,仔细讲解,校长例行听课后笑咪咪地对我说:“嗯,讲得不错!”镇领导督导检查,我让学生逐字逐句地把文章翻译给自己听,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与周围同学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在全班提出来一起解决;我引导学生对文意进行了分析,对精妙之处进行品析,镇领导说,这是优课!
语文,就是这些吗?语文的课堂教学,就是应该如此吗?我看着似乎有些模糊的星空,千百次地问自己。
我在期刊中寻找着答案。我又看到了一片天空,天空中一个又一个闪烁的明星——于漪、钱梦龙、欧阳黛娜、洪镇涛、宁鸿彬、章熊、潘凤湘、张孝纯、程日亮……他们专注于语文的理解与追问,专注于语文课堂结构的探索与追寻,在他们的一方天地里,闪闪发光,从不同的角度,照亮了我的心。
语文,是生活的语文;语文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学堂。
于是,千年古镇边的那条秦代的驿道,成为语文;千年灯镇过去的灯光辉煌,成为语文,那湿润润的平平仄仄青石板的路,便成为语文的韵律,那宋代名将陆秀夫读书处,便成为语文的杏坛……
于是,宿舍前那一片荒地开垦成菜地,我与学生面对菜地,可以兴致盎然地感悟着吴伯箫的《菜园小记》;为豆苗除草,可以吟诵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冬天雪覆的麦田,春天漠漠的水田,夏天翻卷的稻浪,秋天金黄的果实,都进入语文的天地。
四面环水的校园,是一方幽僻的圣地,在这里,我的大语文梦开始起飞——一体两翼,教材为体,课外读物与课外生活为翼。
语文,我是你的信徒!

直面语文的困境,寻找最动人的面庞

1993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在乡镇中学工作了五年后,我被选调到县中工作。这里是全县最好的中学,有全县最好的学生,全县最好的资源,是全县师生向往的地方。然而,当我身临其境的时候,却遭遇了最大的困境。
对分数的追求,数理强势的挤压,语文成为没有地位的附庸,语文教学成为追求分数的训练场。家长挑剔的眼光,学生强烈的分数渴求,成为绞杀语文的机器。
戴着镣铐跳舞!在各种挤压面前,可贵的是县中语文教师们,他们依然坚持拓展着语文的天地,还语文以本真。校园广播站是语文的舞台,语文课外阅读是承受语文洗礼的圣殿,各类语文能力的竞赛是语文的竞技场。语文,在这里昂起了不屈的头颅。
至于我,则继续前行,寻找它最动人的面庞。
我翻阅大量的文献,自学了许多的书籍,抛弃了教参的僵化,开始了文本解读的旅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如何让学生接受更新更精的语文营养,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与多元解读,成为我那个时候的追求。孔乙已除了显示科举制度的罪恶外,也有了人情的淡漠,人生的悲哀;奥楚蔑洛夫除了是变色龙之外,还有对那社会的鞭挞和他作为小人物的困境。还有那些古代的诗歌,让学生穿越时空,感受中华文化长廊的画卷。语文,在教师的讲解中,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讨论中、争执中,露出了微笑,展现了最生动的面庞。
让语文回归学生的立场,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我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学生基本能读懂,语文课的教学起点在哪里?老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希望老师教什么?教师该怎样教?学生喜欢怎样的语文课?……我带着这些问题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力求用公开课的要求上好每一节“家常课”。课堂上,不是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而是努力“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这样,我不仅很快适应了这里的教学,还逐渐形成了以生为本的课堂特色。从1996年起,我作为把关教师连续任教初三语文,担任备课组长一直到来南京工作。1997年,我参加全县的语文优质课竞赛,获全县第一名;1998年,参加全市的作文指导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1999年参加苏教版教材示范课竞赛,获省二等奖。
8年的县中教学生活,使我的课堂逐步稳定,教学特色基本形成。我研究县中的学生,研究县中的课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备教改特色,即以生为本(改为:“以生为本的教学特色基本形成”)。备课,我采用纸上教案和书上教案相结合的方式,纸上教案从大处着手,给上课提供整体思路,宏观调控;书上教案从细处着手,给上课提供灵动的保障,批注语言表达的精妙,提示谋篇布局的精彩。上课,我尽量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精心设计导语,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注意有期待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作业,不多布置,不乱布置;每一次作业都认真批改,因为作业批改是老师了解“教情”和“学情”的重要环节。在以上教学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我申报了“中学语文生本立意的教师课堂设问技巧初探”“生本立意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初步研究”等课题,撰写了《课堂设问深入浅出,教学方能“浅出深入”》《中学语文生本立意的教师课堂设问技巧》《教学设计心中有生,课堂方能声声入耳》《设计以生为本,优化复习效果》《生本立意的试卷评讲课的一般模式的探索》等论文(其中第一篇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其他获奖),进行总结和理性的思考。

俯视语文的大地,到处是生命的成长

成长,是学生的成长,也是教师的成长——教学观念的形成,教学风格的稳定,继续着过去的追求,丰富着过去的思索,前进着不停息的脚步。我明白,宗教的情怀,决不是简单的跪拜,而是以一颗虔诚的心,赋以语文教学新的生命与活力。
(一)从资源开发入手丰富课堂的内涵
2001年,我有幸调入南京工作。那一年,第八轮课改在初中拉开帷幕。南京,教研气氛浓,改革力度大,每周四下午是法定的市、区教研活动时间,教师在上课研课中成长,在听课议课中进步,在学习讨论中发展。到了南京,我研究这里的学生,了解他们的语文学习需求与县中学生的有何不同;研究这里的课堂,思考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与课改前的有何区别。在南京(改为“在这里”),除了坚守我的生本立意的课堂外,我还积极思考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努力让课堂教学丰富起来,鲜活起来。
2005年3月10日我开设市级公开课《说话要讲究方式》,展示了充分运用语文课程资源所产生的良好效应。这节课,我引入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纵贯古今,跨越中西,影视剧、名人故事等都成为教学素材,大大拓宽了教学空间;这节课,关注现实,联系生活,将地方的时代的因素引入教学范畴,使语文教学充满了时代的气息;这节课,师生对话,生生交流,老师与学生的语文储备也成了课堂教学鲜活灵动的资源。专家评点说,这节课教学视野宽,信息密度大,课堂成效高,是一堂充分体现课改精神的优质课。
这节课是良好的开端,它引发我校语文组同人轰轰烈烈地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他们陆续开设市级研究课十几节,其中有《透过名字看语文》《传递拇指的祝福》《歌词的魅力》《小小标语亦语文》《广告词的拟写》等,在南京引起不小的反响,使我校语文组名声鹊起,资源开发成为我校语文组的一张名片。2006年我申报了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与运用”,带领语文组老师一起研究,撰写了《合纵连横: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活用语文资源,教实口语训练》《挖掘语文资源,激活课堂教学》等论文(案例),对资源开发进行了进一步思考。2009年课题结题,成果得到广泛推广,我在内蒙古、河南、盐城等教师培训现场开设了展示课并做了专题讲座,很受老师们的欢迎。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不仅要关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更要关注教材中的语文资源,不能舍本逐末。2008年我申报的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活用课文中的作文资源进行写作指导的实践研究》和2010年的课题《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作业系统的助学助教功能的实践研究》,反映笔者在资源开发和运用上的理性思考。
(二)从援疑质理入手激活课堂的生命
近年来,我一直思考并尝试运用“援疑质理”阅读教学策略,对“问题式”教学进一步研究,着力于问题由谁提出、何时提出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捕捉问题、整合问题的能力,激活课堂的生命活力。“援疑质理”语出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意思是“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疑质理”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疑问作为阅读教学的起点,即“缘疑而教”;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即“缘疑而学”。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虽然很重视学生的质疑,但实际上仍有不少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只考虑课程内容而不顾学情,预设的问题是教师不懂的问题而不是学生不懂的,学生被老师的问题牵着走,很难真正进入学习主人的角色;课堂解决的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让学生提问,逐渐泯灭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主动性,产生思维惰性,不会提问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而“援疑质理”教学可以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它利用学生的疑问来设计课堂教学,把学生“质疑”和教师“设疑”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又重视教师的主导和示范作用,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期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如教《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学生的疑问主要有:①鲁迅眼中的阿长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②作者对她是赞美还是批判?③文章第19段才写到“阿长与《山海经》”,前面的1~18段能否删去?④题目能不能改成“我的保姆阿长”或者“阿长买山海经”?⑤为什么作者一会儿称其为“阿长”,一会儿又称其为“长妈妈”?我将学生的问题分类整理后,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作者情感、谋篇布局三个方面,还发现“阿长”这个名字大有“讲究”。于是我整合学生问题设计出这样的教学问题:①文章开头用了整整两段文字交代阿长的名字,是不是太繁琐?②正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人的名字随意安在自己的头上吗?③名字如果随意被安排,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阿长呢?④作者花了不少篇幅写阿长的“切切察察”“睡相不雅”“规矩繁琐”,就是这样一个阿长,却让作者产生了敬意,什么原因?⑤题目中的“与”字有何深意?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三)从师生共读入手促进生命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让学生好读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语文教学需要回归的原点。如果学生没有“我要读书”这种内在需要和渴望,书再多,也不会好读;书再好,也不会爱读;读再多,也不会有收获。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时代播下一粒书香的种子呢?师生共读也许是个不错的尝试。因为,共读可以激发兴趣,使学生想读;共读可以营造氛围,使学生爱读,共读可以点燃热情,使生命共同成长。
信息时代,阅读的材料有时纷繁复杂、眼花缭乱,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不知良莠,不分优劣。如果采用师生共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选择的问题。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近一位大师,走进一程山水,品读人生百味。共读,就会有共同的交流话题,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许就有了心灵上的契合,在交流中会产生思维的碰撞。不过,在共读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向导,可以由一篇带出另一篇,一篇带出一类,一篇带出一本。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可以联读席慕容的《乡愁》和于右任的《望大陆》,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乡愁,使学生产生继续阅读、继续探究的欲望;学习艾青《我爱这土地》,可以共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以及戴望舒的《雨巷》,共读这些著名诗篇,可以让学生喜欢现代诗,再去阅读其他诗作;学习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从感知课文的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情感性为一体,感知这本书的“有趣有理,有情有义”,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当然,师生共读需要讨论交流才有更好的效果,因为“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讨论交流需要规划与设计,可以采用选点交流的方式。如师生共读《目送》,选择共同喜爱的篇目和有分歧的篇目作为交流点,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热情;师生共读《三国演义》《三国志》,选择“情节的丰富性和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为切入点,可以聚焦关注点,留下深刻印象,激发探究兴趣。
教育的宗教情怀,是对教育拥有的神圣感。作为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以为语文是师生精神、心灵自由舒展的天空,语文教学则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和对话,课堂是是学生成长智慧、提升生命质量的地方。一个语文教师最大的功能是改善学生生存状态,引领学生进入自由、快乐、幸福的语文天堂,也以学生的笑容引领自身步入至真至善至美的天堂。这就是我对语文教育的宗教情怀。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