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走进生活看拼音
[打印本页]
作者:
梅子
时间:
2009-1-14 16:58
标题:
走进生活看拼音
走进生活看拼音
——读学生拼音教材浅见
汤玉娟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并向全国推广。从此,人们用拼音给汉字注音,利用拼音识字,把拼音作为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入门工具。在学前班和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首先要学的便是汉语拼音。学好了汉语拼音,孩子们可以借助拼音认识很多原本不认识的字,甚至可以利用拼音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想。
的确,拼音是我们学习汉语的好工具。中国汉字是深奥的,汉语可以说是学无止境,及至为人师表了,拼音还是我学习的柺杖。在研读拼音教材的时候,我发现了两个小细节,不知可否称为小的缺憾,现提出来大家共同研讨:
其一是,在学前班学会学习课程上学期《拼音》(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中,教材上整体认读音节ri标上了四声,语文教师都知道整体认读音节标注上合适的声调,就能表示字音。而在普通话中,我们没有用过ri的第一声~第三声的音,在《新华字典》中,也只能查到ri的第四声的字。那么,教材中标注ri的第一声~第三声是不是没有意义呢?
其二,在现行一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中,也出现了特殊韵母er的四声。er是特殊韵母,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可以单独为汉字注音,也就是说,er加上合适的声调,就是一个字音,但普通话中,没有er的第一声的字,字典中找不到er的第一声的字。那么,教材中给er标注第一声,是否有些不妥呢?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不成熟之处,敬请赐教。让我们走进生活,多关注拼音的现实意义,让拼音更好的为大家服务,做大家学习普通话的好工具吧!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1-21 10:27
标题:
转一个跟帖[山寨版],当我的跟帖
又见
一线
老师
好
作品,喜读.
作者:
花溅泪
时间:
2009-1-30 23:01
平时的教学中要有一点“钻”牛角尖的精神!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