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最牛班主任:让孩子的研究力“爆炸”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4-2 18:32
标题: 最牛班主任:让孩子的研究力“爆炸”
编后记:一个班主任干了科学老师的工作,解决了语文老师头痛的写作,探索出基于问题的小论文写作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技巧,成就了最牛班主任的光环,这就是南山实验小学邓玉林。2014年认识邓老师,了解她的实验,非常敬佩,同道之人,有很多共同的话题,看到有关的报道,更是开心,学科作文教学的领地又有了标杆。邓玉林老师的成功再一次说明跨界是多么重要。要知道:我们现在要在自己的领地耕耘,如何卖力都可能收获很小,因为该耕耘的地方都耕耘过,该收获的地方都硕果累累,你再努力也难以超越。唯有跨界,守好自己的园地,在别人的地盘发挥自己的特长,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业余的体育爱好者,有一天战胜了两个世界冠军,一个乒乓球冠军,一个网球冠军,这怎么可能呢?难道冠军让球,其实是这个业余选手和乒乓球冠军打网球,和网球冠军打乒乓球。科学课没有人去教写作,语文老师可以插一脚,语文课里很少涉及科学研究,我们可以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科普文章,撰写小论文,实验报告、观察笔记,在尚未开发的领域展示我们的特长,这或者就是成功的捷径。
1月11日南方教育时报C1版家教经
南头小学六(1)班出了三名“小院士”
最牛班主任:让孩子的研究力“爆炸”
本报记者杜梅文朱洪波摄影
2012年12月30日,由中国少年科学院、团中央少工委办公室主办,中国少年科学院秘书处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支持协办的“团中央少科院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1000多名优秀选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竞赛活动,分别就“物理、化学、天文和生物”四个项目的实验课题研究进行了答辩和展示交流活动。深圳市8名小学生荣获了2012年度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一举夺得4个“小院士”的佳绩。更令人惊喜的是,其中三名“小院士”来自邓玉琳老师所在的六(1)班。该班级在此次活动中,另有两名学生荣获“预备小院士”、一名荣获“小研究员”。
面对记者的祝贺,邓玉琳老师很平静:“评选活动有名额限制,其实我们班还有许多孩子都符合‘小院士’选拔要求。”
邓玉琳老师本是低调之人,之所以如此口出“狂言”,是因为,她所在的六(1)班确实有许多亮点。
“小院士”课题研究活动,旨在引导少年儿童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继而发挥出少年儿童学习研究的自主性。而这些,正是邓玉琳老师长期以来努力的方向,也是六(1)班的孩子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秘密武器。那么,这些秘密,对家长们又有何启发呢?
鼓励孩子自己去找答案
邓老师最希望自己的学生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她觉得,再没有比这两个地方更适合孩子的成长了。如果孩子还能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图书馆,那就是邓老师最大的心愿了。因为牛顿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她特别喜欢不断提问题的孩子。
凡是做了父母的人都知道,每个孩子从开始会说话时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俗称“十万个为什么”。到了小学问题就愈发奇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问。而到了高年级,提问题的孩子就越来越少了。究其原因有很多,但邓老师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孩子们在问题爆发的关键期,老师和家长没能抓住有效时机,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从而造成孩子越大提问越少。
记者问:“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继续发生呢?”邓老师没有直接回答,她说:“我们先来看看父母是怎样做的:当孩子提出问题后,大多数中国父母会有三种表现:一、凭借自己知识储备,立刻答复;二、自己不知道,上网百度找到答案告诉孩子;三、放弃并责问孩子。”邓老师认为:“积极的方法应该是第四种表现,即:做‘懒’父母,鼓励孩子自己去找答案。”
但是,仅有鼓励显然还不够,还必须要教会孩子怎样找答案,怎样保持提问题的兴趣,这是一件迫在眼前的大事。
“探索,是孩子的未来”
2008年,是邓老师教学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偶然中,她读到一篇让自己震惊的文章:《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该文说:在美国,我们发现一个颇有启发的现象:即,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的能力。因此,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为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文章还介绍了作者8岁的儿子,如何做蓝鲸论文的研究。文章结尾说:这是我一生中,所看到的最简短的论文。当然,这也是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问题不是儿子在此次研究中学到了什么有关蓝鲸的知识。我更感兴趣的是,从这次研究的经历中,孩子获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孩子从一开始就摆开了一副正经八百作课题研究的架式。收集资料、阅读、找观点、组织文章……一步不差,一丝不苟。从决定题目,到从十几本书中发现对自己研究有用的资料,到着手写文章,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他必须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这个收获要比知道蓝鲸有多重、多长更具价值……
看到这里,邓老师陷入深思:多年来,我们感叹于发达国家小学生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理论是……”、“我的结论是……”,可以研究诸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等课题,追问“谁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引经据典阐述各自的观点。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是中国孩子不能做,还是我们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我们是不是忘记了,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是进化赋予孩子们的本能?
基于这些思考,邓老师决定,从二年级开始,在本班学生中,开展“基于问题意识的小论文写作”的实践研究。
萤火虫是昆虫吗?
邓老师所带的这个班是南山实验学校“8岁儿童能读会写”实验班,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认读1500字左右,40分钟电脑自由写作达到500字以上。与此同时,还引进了整本书阅读的学习。2008年10月,邓老师清楚地记得:在阅读课上,大声朗读罗尔德·达尔《詹姆斯与大仙桃》一书第十三章时,孩子们纷纷举手提问:萤火虫是昆虫吗?萤火虫能自由开“灯”关“灯”吗……
这面对孩子们的问题,引起了邓老师的思考:以往解决这些问题都是老师课下翻阅书籍、查找网络、咨询相关学科老师,找到答案后告知学生。如果换个角度,由学生自己去阅读书籍、查找答案是否可行呢?
于是,那天,邓老师给孩子们布置的作业是:萤火虫是昆虫吗?萤火虫能自由开“灯”关“灯”吗?
布置完作业,邓老师建议大家,可以阅读法布尔《昆虫记》、《十万个为什么》和《昆虫世界历险记》等书。同时,她还叮嘱大家:要在答案结尾处告诉老师:你读的书名、答案的页数。
让邓老师意外的是,这次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第二天检查发现,40个孩子共阅读44本书,32人找到了答案,甚至有孩子在新华字典上找到了关于萤火虫的介绍。“一本书带多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在接下来的阅读课中,不断被应用。以至于,“小问题套大问题、大问题套多问题”的现象层出不穷,班级每个孩子都在体验着“寻找珍宝”、“历经探险”的阅读体验。
孩子们为什么如此享受这个过程,并为之兴奋不已呢?邓老师认为,主要在于,这个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孩子们解决实际遇到问题的基础之上。而这样的学习,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首先,使孩子们通过自身努力,解决了阅读中的困惑,由“被动接受者”转为“灵活思考者”;其二是,在一本带多本书的阅读中,体会到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其三是,扩大了阅读视野,增加了知识积累,并由以往的童话书籍、儿童文学书籍扩大到百科类、工具类书籍的阅读;最后是,尊重、兼顾到阅读性别的差异。
尝到甜头后的邓老师,经过深思熟虑,在2008年10月下旬,召开家长会。会上,先是请家长们阅读事前打印好的资料《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然后向家长们和盘托出自己酝酿已久的一个想法:她要带着孩子们,进行“基于问题意识的小论文写作”的教学探索,希望大家支持她。当晚参会家长38人,但,只有6人认为,可以试试,另外32人没有表态。邓老师见状,请求大家给她两个月时间,让她试试,再根据研究效果决定,是否允许她继续。
“孩子的热情和欲望最难能可贵”
二年级孩子,连问题都不知道如何问,又如何做研究?邓老师面临的首要难题是,教会二年级的孩子,如何将自己的问题描述清楚,比如,什么时间看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再发挥想象力,猜猜答案可能是什么。
全班有40个孩子,邓老师就将40个问题分类:身体、动物、植物、太空等。然后,把他们带到学校图书馆,认识图书馆,讲解怎样寻找自己需要的书,哪里能找到答案等?最后,再按照问题类别,分别约家长周六上午,将同类问题的孩子,送到南山图书馆。邓老师则在现场一一指导。
下午,另一类问题的孩子,再如约来到图书馆。
就这样,一个周末两天时间,邓老师手把手地让全部孩子都学会了如何在图书馆寻找答案。
答案有了,回到课堂后,邓老师给出了一个规范的论文格式:提出问题、猜想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想说的话。如此,孩子们按照要求,完成了生平第一篇论文。
为了能继续开展这项研究,邓老师决定让每个孩子上台向爸爸妈妈们展示自己的“探险历程”、“寻到的珍宝”。同时利用信息课,教会孩子们做PPT。
2008年12月的某个周六上午,学校多媒体教室迎来了“二(1)班首届小论文交流大会”。当看到孩子们欢欢喜喜地上台演讲,又蹦蹦跳跳地跑下台来。面对着40个孩子40篇小论文的研究成果,家长们有说不出的高兴。邓老师的付出,终于赢得了众多家长的心:因为,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孩子的学习面貌就焕然一新,学习劲头更足了,也更积极了。之后,12月份的小论文,便由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完成。随后,一篇篇的论文,源源不断地诞生了
记者问:“真的没有家长有异议吗?”邓老师低头沉思,想了一会儿,说:“有。”
记者又问:“他们的异议是什么呢?”邓老师说,一些家长认为,什么论文?不就是把答案从一本书搬到另一本书吗?没什么可高兴的!
“那你是怎么看的呢?”
“有这样看法的爸爸妈妈,他们只看到了结果,忽略了孩子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热情和欲望。最难能可贵的是每个孩子,都呈现出内在自我要学习动力的态势。”
“你的教学时间又是怎么安排?”
“每个月月底的那一周就是我们的‘研究周’,这一周,没有作业,就是让爸爸妈妈陪孩子到图书馆、阅览室去阅读思考,找寻自己的‘珍宝’。找到后,现场带着电脑边看边打写在自己的论文里,或者手机拍照,回家誊写等等。孩子们可喜欢‘研究周’了,一到月底,就催着做研究……”
“让孩子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我的研究,看起来,只是教会了孩子们写论文,实际上,我是通过写论文的方式,教给孩子们一个观念,解决一个终极问题: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邓老师的“基于问题意识的小论文写作”实践研究,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心智的逐渐成熟,其操作模式分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部分。
在低年级段,邓老师的实践研究,主要是简单的“问答式”。具体步骤是:针对低年级开启“问题箱”实施策略。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问,学会描述问题;其次,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大胆猜想问题;最后,启动“元认知思维”广泛阅读,实施求证、确定的探究过程。
下面是二年级时班上孩子提出的问题:
今天,我过8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蛋糕,爸爸插了8根蜡烛。我突然想到:如果地球过生日,那它需要插多少根蜡烛呢?所以,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地球到底有多少岁呢?(张馨月)
这些天,我生病了,我得的病是鼻塞和咳嗽。感冒的第一天睡觉时,我会把纸巾放在床头,垃圾桶放在床前,因为,老是要擤鼻涕。第二天早上,我起得很晚,因为,昨天晚上没睡好。换礼服的时候,我就想:有什么办法能让鼻塞快点好起来呢?(卢怡冰)
还有同学提出了:花为什么可以变色?鲸鱼真的是鱼类吗?种子是怎样发芽的呢?为什么眼球不怕冷?航天器为什么不会撞上太空垃圾?海豚是海洋里最聪明的动物吗?等等。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然而,怎样才能提出好玩有趣、值得孩子们研究的问题呢?如果要让学生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就必须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引导思维”,像科学家那样,去经历“猜想、验证、确定”的过程,体验“冒险、创造、发现”的成功和喜悦。所以,小论文的第二部分,就是“问题的猜想”。第三部分就是“问题的解决”。为了尊重原作者,第四部分就是“参考资料”,最后是“我想说的话”。
尝到甜头的孩子如此说:“我学会小论文,明白论文的意思,就是让你养成看书的习惯。有问题多看书,书上一定会有你要的答案。”(张语琦)
“我在写小论文的时候,得到了很多知识,比如说:蚂蚁的脚上有一些钩状物,还有,蚂蚁是用气息来说话的。这些知识,我原来不知道。”(戴骏尧)
“小论文主要是讲究看书。知识主要是要看书知道的——20%是上课学到的知识,80%是看课外书得到。书是人类的朋友,即使你读完了大学,甚至到博士后,都有学不完的知识。”(代安琪)
据统计,二年级在完成第一、二期论文的两个月时间里,全班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资料性文献(百科类图书)267本,还做了7次实验。
中年段时,邓老师开启了“合作箱”实施策略。具体方法是:首先,筛选选题,或者重组内容相近的选题,小组聚合;其次,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小组分头研究,利用周围有效资源,阅读专业文献。最后,撰写小论文,聘任家长代表,成立“答辩委员会”,进行论文答辩。
这样的考虑,是邓老师考虑到,中年级时,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有了深度和广度。比如:人类生命的起源是什么?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怎样测量出来的?惯性是什么?为什么宇航员都要穿宇航服?为什么火星的表面呈现出红色……
比如,在研究“为什么火星的表面呈现出红色”一题时,研究小组这样安排论文架构:1.问题的提出;2.问题的猜想;3.问题的提纲;4.论文形成;5.问题的解答;6.我的收获。别看这里只有几十个字,实际操作起来,非常繁复。仅介绍火星一项,就罗列了:火星表面的土壤及自然现象;火星表面的地理特征;火星表面的活动情况;火星的内部情况;火星的地貌变化;火星的两极;用望远镜观测火星;火星资料视频等8个提纲。
完成“为什么火星的表面呈现出红色”后,小组成员进行了小结。组长总结说:经过大家的团结合作,我们的小论文终于完成了,知道了许多原先我们不知道的知识。每个人都非常开心,一起沉浸在知识的世界。感谢组员们经常和我沟通,讨论如何将我们的小论文做得更加完善。
组员戴骏尧和我讨论理论实验的完成,发给我有关的资料,和我讨论到很晚,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合作密切,是实验成功不可缺少的一环。
罗祺发给我照片,还有太空模拟器软件,十分热心、积极,是我们的骨干组员。
刘奕孜将资料、书籍发给我,和我沟通频繁,给我提建议,非常积极。
蔡礼聪发给我文献资料。他做事细心,没有他,我们的论文就不能更加完善。
可以说,这次小论文的完成,我们每个人都有功劳。我们到书城查阅资料,体会到了研究的乐趣;失败的经验,使我们感悟到科学的严谨。通过这次小论文,我们明白了,原来火星,之所以表面呈现出红色,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在火星的地貌变化、地理特征、内部情况和自然现象等共同作用下,火星就像一个生锈的星球,呈现出光彩夺目的红色。我们还进行了“制作氧化铁”的实验。我们由此猜测,在许多年前,火星也许有生物存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对这颗红色星球,一定会有更多惊人的发现,发现更多神奇的秘密!
面对如此高深的“天文知识”,中文系毕业的邓老师又该如何评价呢?“自己不行,就请家长来评价。”邓老师的求助群发短信发出后,很快家长们就会毛遂自荐,愿意成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2010年6月的一个周六上午,“四(1)班小论文答辩会”正式拉开帷幕了……
邓老师说,家长们从观望到全力支持参与,说明了家长全方位的接纳、全方面的认可。
在高年段,邓老师针对所实施的“验证假设”策略,整合有效社会资源,成立了“研究智囊团”,实施“导师制”(由家长担任)。具体步骤是:首先,小组合作与导师共同完成开题报告。其次,进行导师跟踪下的具体研究。最后,汇总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撰写初稿,开展宣讲,参加答辩,修改定稿。
邓老师说,相对中低年级,高年级的研究更加有“理”有“据”,而论文选题也越加广泛和富有挑战性。比如,关于太阳系四大气态行星的研究、关于奔驰汽车的历史、探讨光的二象性、关于学校东门拥堵现象的调查分析研究、关于大气压的初步探索、二战轴心国德国失败的原因分析、关于1952年伦敦“毒雾”的思考等。
邓老师说,三个年级段的研究过程,虽然步骤不同,内容有异,但都具有培养孩子五大学习的功能:1、资料收集技能;2.创新思维推理技能;3.动手操作技能;4.表达与交流技能5.学习者自我引导学习的能力。
“好老师要善于搭建家校平台”
这次邓老师班上当选的三个小院士的论文分别是:《烂苹果的转化利用》(李泽华)、《有关气态行星结构的探讨》(刘奕飞)、《解开光的本质——探讨光的二象性》(张森森)。仅看题目,就让学中文的记者一阵眩晕。邓老师也是学中文的,那么,她又如何指导孩子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呢?”邓老师毫不掩饰道:“我会借助外援力量啊!”
原来,2008年10月,那次家长会上,邓老师之所以,咬紧牙关,坚持希望家长们能支持他,目的就在此。“如果没有家长们的支持,我不可能完成这个研究。”
在中高年级段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答辩和导师跟踪指导,其导师,就是由家长组成。
有时,由于孩子们的论文太过专业,也会难住家长。如此,邓老师就要亲自出马,带领孩子们去深圳大学,向专业教授们请教。
有一次,一个孩子对霍金的宇宙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苦于缺乏更好的思路。这可难住了邓老师。巧的是,刚好有一个家长的同学是霍金的弟子,这位弟子是博士,恰好近期要来香港大学讲学,停留两天。于是,孩子们便兴致勃勃前往香港西贡拜访了霍金的弟子,由此,获得了很多新思路。
对此,邓老师的体会是:老师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好老师要善于搭建家校平台,发挥和挖掘社会各方力量,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服务于学生的需要。
让邓老师感到分外欣慰的是,她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五年的慢慢打磨,六(1)班的孩子们成长得非常健康。他们学会了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而学习也变得轻松和有趣起来。
“孩子们的求知欲非常非常强,就像填不完的大海一样。”
其他任课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六(1)班的孩子实在博学了,如果自己没有两把刷子,根本就应付不了这些孩子。因为,他们的发散思维实在太强大了,往往老师刚抛出一个问题,很快就被同学们无限发散开来。如果老师没能及时打住话题,一节课很可能就这么随着学生们跑了。
“寻找答案的过程,对于孩子们就是挖宝和探险的过程。只要孩子参与了,就一定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而一旦感受到这种快乐,就很难再喜欢上别的东西。”所以,在六(1)班,没有上网成瘾的孩子。即便是课间几分钟,孩子们也会兴致勃勃地跟小组成员谈论论文问题,或其他有趣的事情。
看着当年的懵懂‘小不点’,长成今天的博学少年,邓老师无限感慨,她说:“一路走来,南山书城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低年级时,孩子们只能去五楼低幼专柜选书;中年级时,就能去三楼选书了,三楼是中学生书籍专柜;高年级,孩子们就只去四楼专业学科书籍柜台买书了,甚至去深圳书城、深大图书馆。”
“中国的孩子可以做研究”
刘奕飞获奖的论文题目是《有关气态行星结构的探讨》。采访前,记者就题目,与他进行了不少于10分钟的请教。刘奕飞耐心而细致地给我讲解着,气态行星和固态行星的区别,接着,牵出八大行星等延伸话题。我问他,自己的获奖论文的最大亮点是什么,他脱口而出:对人类将来探测器的结构提出自己的建议。在论文中,刘奕飞认为,根据他的研究,如果人类能够解决风暴、引力、气压等三大问题,完全可以登陆气态行星。他举例说:引力问题中,主要是探测器的燃料不足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卡西尼号探测器的现在的计划(原计划是:土星人造卫星离开地球引力后,关掉引擎,利用慢速行驶)起飞后,绕金星飞行一圈后加速,再绕一圈后,提速。
至于气压大问题,他建议,探测器可做成薄壳结构(比如鸡蛋)。为此,他做过一个实验,发现:四个鸡蛋可以对抗52本数学书和一本大辞典。
采访将结束,记者突然问了刘奕飞一个问题:许多小学生都认为写作业很麻烦,你有没有好办法。他说,他妈妈教他一个好办法:先花一点时间,把容易的写完。这时,心里就会受到很大的鼓舞——耶,胜利在望了。再写难一点的作业时,也就很有信心了。
小院士张森森的论文题目《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也让学中文的记者头痛了半天。张森森从折射实验,证明光的波动性,到光变电效应实验,体现光的粒子性,再到双缝(多缝)衍射实验,解释了好半天,见记者还是没听懂什么是二象性,就换了一个方式,说:“万物皆具有多重性,圆形和方形,看起来不沾边,结合起来就是圆柱体。即便是人,也有原则性和灵活性。再比如,池塘里丢进一粒石子,产生了波动,遇到阻碍物后,发射回来,就说明了灵活性。”
小院士李泽华的论文《烂苹果的转化利用》,终于让记者舒了一口气。李泽华说自己的论文亮点是:小沼气大作为。关注这个选题,起因是,家住陕北的大伯,总在电话里说,家里种植的苹果,因为卖不出去,都烂了,成垃圾了。爱思考的李泽华心想,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就给大伯出了三个主意:一、可以用苹果(将要烂掉的苹果)制作沼气;二、制作苹果醋;三、制作苹果酒。大伯觉得李泽华的建议很好,明年可以试试。李泽华说,大伯现在正在筹建一间“农家乐”。他对大伯的“农家乐”非常有信心:首先,大伯家在陕西渭南,这里离西安很近,西安人去渭南方便,因此,大伯家的“农家乐”,可集观光、饮食、种菜、科学体验(酿苹果酒、苹果醋,用“农家乐”田里的蔬果,制作果脯或腌菜等)为一体。
“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制作的时间较长,游客需要不断来回于‘农家乐’,每次来,免不了要消费,这样利润就上去了。”说到这里,李泽华笑了,像是已经看到自己的美好创意变成了现实。
采访结束,邓老师由衷地说:“这是一群让我敬畏的孩子!五年实践证明,中国的孩子可以做研究。”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