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楚风》流韵 画坛生辉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1-17 15:09
标题:
《楚风》流韵 画坛生辉
《楚风》流韵 画坛生辉
——汉川市美协《楚风十七友美术作品集》出版贺赞
●
孝感市美协副秘书长
管季超
笔者随市美协彭方主席、张长明副主席参加由市文联举办的《槐荫艺典——孝感市文艺界
2009
年迎春联欢活动》时,与汉川市美协吴建武、张少华、曹汝发三位画家欢谈,他们送我一册《楚风十七友美术作品集》。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出身的美术教研员,我一向热心搜集有关地方文化艺术类的图文资料,得到这样一册集中反映我市汉川市美协美术家群体艺术风貌的画集,当然是喜出望外,十分珍视的。
彭主席、张主席称赞这本集子挺好,季超深以为然。
汉川美术家群体是我市美术家队伍中的一支劲旅,对其中的许多位,我久仰其名,惜未能一一当面求教。近年参加市美协几次主席团会议时,与吴建武、张少华、曹汝发三位交流较多,但也一直未得机会到他们的画室里去实地感受一下。
在这篇短文中,我只能作为一个读者,谈一点欣赏、学习的感受。如有不妥当处,汉川的师长同道们不妨直接跟帖指正。
——画集的封面不知出于哪位老师之手。雅洁大气,挺好的。
——吴正奎先生是汉川美术界的前辈。季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省市画展中就曾十分留意吴老师的作品。(写这篇短文时,我甚至还找出当年在市群艺馆大楼看展时的现场笔札看了看,重温了当年作为一个美术鉴赏爱好者的美好记忆)
在看到这本集子之前,我不知道吴老师在国画的“本行”之外,文笔还如此了得。
吴
老师的《序》文与常见的“官话连篇”的应景之序是大异其趣的。前面是一段轻松幽默如话家常颇见挚情的散文,后半则是为“十七友”一人作一首格律诗的赞贺。
这样的“序”就不仅仅是“序”了。可以吟赏,可增趣味,可在诗画的“对读”中与画家们的心灵世界“走”得更近些,丰沛了这本集子的文化涵量,是别致精美的佳序。犹如一场文化盛典开场之前的一个撼人心魄的序曲。
——汉川美术的“生态环境”是十分诱人的。既有吴正奎等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美术家宝刀不老,又有吴建武等先生为代表的中年美术家栋梁其间,更有张少华、陈海涛、黄华、陈继东、何凌、陈旭东、何才学、熊年仿、张红华、李峰、彭云这样年龄比我小些的青年艺术家,以各自不同的艺术面貌让人对汉川美术界的未来充满欣悦与期待。
因为美协组织工作的需要,也因地理原因,季超以一个业余爱好者忝列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抱愧未能为市美协工作作出贡献。
不过,我可以做一个十分认真、比较内行、非常热心的美术家朋友们的“铁杆画迷”,套一个网上的流行语,我可以当美术家朋友的“粉丝”。
行文到此的时候,我忍不住会想:
假如能得到一件吴正奎老师的水墨小品,该多美!吴老师一定不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孝感城有一位教中学语文课的小伙子,曾经那么痴迷他的作品。
假如黄正罴先生能为季超挥几笔梅花,也蛮好!“文革”期间,关山月先生的《红梅》图曾经引发了我对国画的欣赏兴趣。
与吴建武、张少华、曹汝发三位先生喝酒碰杯不止一回两回了,但手中还没有他们的一件原作,总觉得这交情还不到位。
这不能怪他们,怪我。管季超要是有冷军那样的手头功夫,有周韶华那大的名气,能弄上三笔两笔,和他们交换一件作品,想来是不难的。
开个玩笑。
陈海涛仁棣的作品,我挺喜欢!既有传统功夫,审美趣味又特别与我相合,不求一件他的作品怕是睡觉也睡不好的。
海涛不晓得,管季超在熟识的朋友中可是没少为他的画作鼓吹延誉的。冲这一点,海涛赐赠一件得意之作,我想并不过分。
黄华的山水,似乎受过宾虹大师的影响,书法又潇酒,听说还能自撰格律诗。推想有机会见面时,一定能侃到一起。他的几件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离离原上草》。假如他不愿意赐画予我,咱就照着临摹一件,聊慰渴慕。
刘梅林
先生山水花鸟全来。我更喜欢他的类如《秋韵》、《事事如意》这种形式的小品。
陈继东、熊年仿、何凌、陈旭东、何才学、李峰这几位都在中学教美术,管季超“冒充”(自嘲语)美术教研员十好几年,估计一时半会儿还冇得人接我的手,和这几位朋友在教育界组织的活动中还有机会见面。那我就“蓄倒心思,慢慢梅”,不一个人“梅”一件作品藏在家里赏玩,硬是“像掉了么事一样”。
我想这几位青年哥哥们总不能眼看着管季超想他们的画想出神经病来沙?!
我这里顺便劝一下书画家们:尊重艺术家的劳动,就得付润格,掏银子。画卖得越贵,越显得咱水平高。但也不一定非得件件都卖钱。遇到真喜欢、会珍藏的知音,也不妨送个件把两件,结个“艺缘”。
季超爱诸君作品,又拿不出银子,太穷。么样办,送一件,保证为你珍藏,视如家宝。
阮征兄的作品怕是“蒙”不倒的,好像他客居外地。
张红华兄弟的画作我只觉得挺高妙,挺“学院”,但坦白说,看不太懂!不好意思呵。
艺术欣赏这件事儿有时挺怪,愈是看不大懂,就愈是兴味十足。汉语中早有成语伺候着:“妙不可言”。
彭云
先生是景观设计师,他的作品原作在咱们本地怕是难得见到。
说一句丧气的话:普通大众中,具有比较高的审美能力的人并不多。艺术家要找到“知音”“赏者”挺难。
喜欢庞龙唱《两只蝴蝶》的人多,能专心地听贝多芬的人有几个?
作为教师,作为教研员,作为美术教研员,作为市美协的一个成员,管季超有责任为推动艺术教育、艺术鉴赏教育尽一份力。有义务通过口头宣传、文字推介、网站展示来为美术家朋友找到更多的知音。
汉川美术家协会开展的活动很多,“十七友”是协会活动的中坚。他们以各具个性的艺术风貌交相辉映,成为汈汊湖畔、仙女山下的一道最美的风景。
请允许我偷懒,抄录正奎老师《序》文中的一段:
“在当代,随着社会信息化理念的更新,传统意义的地域画派已日渐削弱,但受地域文化影响,毕竟还是存在的。(汉川画界)朋友们的作品,或重形式,或重内容,或重境界,或重理念,或重笔墨,或重色彩,或赋,或比,或兴,无疑都带有楚人的气质、眼光、审美趣味,自觉不自觉地追寻着三楚的遗韵。”
吴
老师概括得精当!晚生季超不敢多言。
这正是:
楚风流韵十七友,
弄潮艺坛美名扬。
“画到风神飘忽处,”
湖光山色眼底收。
09
年月
1
日
16
子夜灯下兴到一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3 21:2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7406&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7406&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7406&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7406&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7406&extra=&page=1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4 11:5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3-3 21:36
作为教师,作为教研员,作为美术教研员,作为市美协的一个成员,管季超有责任为推动艺术教育、艺术鉴赏教育尽一份力。有义务通过口头宣传、文字推介、网站展示来为美术家朋友找到更多的知音。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