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6-27 13:51
标题: 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
《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13日发文评论《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作者潘裕民(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文如下:
       最近,喜获温儒敏教授的新著《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三集》),读后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叹佩之余,亦心生共鸣。
      作为当代著名的文学史家、教育家,温儒敏教授除在中国文学史研究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外,近些年在语文教育的研究上也引起学人的广泛关注。据我所知,温教授曾于2007年出版过《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一书,随后又有《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一、二集陆续问世,现在的《三集》是他第四本有关语文教育的论集。全书由“课标与课改”“教材编写”“高考语文”“语文教学”“研修文化”“大学本义”和“文学生活”七个部分组成,其中多为作者近几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文字,包括报刊访谈、演讲与随笔等。与一般纯学术的理论著作不同,《三集》从现实出发,站在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当下中小学语文教育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书中文章“大气”而又“接地气”,从而到达一种研究境界的高标。综观温儒敏教授《三集》的语文教育研究,其突出特点大致如下:
      其一,作者善于从多元角度去思考、研究语文,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今时代,教育需要继承与创新,语文更是如此。但是,语文课改涉及面广、难度亦很大。作者从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入手,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在对“课标与课改”“教材编写”“高考语文”“语文教学”等问题的研究中求得一系列真解。其中,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温教授主张以人为本,尽量往素质教育靠拢,同时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化学科意识。这是目前我国语文教育界有高度共识的一个理念,也正是《三集》语文教育观的灵魂所系。
      可以说,“以人为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三集》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力求在语文课和“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核心概念。所谓“语文素养”,比之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而言,涵盖面要大得多,诸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培养等,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
      由此可见,语文素养比语文能力更高一层。在论及“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外的阅读”时,温教授指出:“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只是看课内和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看,阅读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学,说到底是培养擅长阅读、思考与表达的读书人。因此,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读书问题”,提倡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在温教授看来,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读”是“读说听写”中最重要的,这关乎一个学生在成长中甚至进入社会以后继续学习和接受熏陶的能力。毫无疑问,在语文的概念混乱的当下,重新从“多读书”的角度去理解语文、读懂语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其二,本书立论独特,视野宏阔,高屋建瓴,显示出作者的学识魅力与博大胸怀。温教授认为,在语文教育中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语文课不能丢了文化之根。但面对传统,“一定要有分析的批评的态度和眼光”,不要笼统地讲继承传统文化。在本书“研修文化”一辑中,温教授从“挺起胸膛向前看”的精神着眼,提出要把当老师作为“志业”。所谓“志业”,是有自己的志向、乐趣与追求的“职业”,而不是谋生的“职业”。两个“业”差一个字,境界不同,其目标与追求也就不一样。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运用“眼界”引领学生前进。教师的视界若不开阔,志向若不高远,难免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
      对于教师职业,温教授在《关于语文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思考》一文中强调指出:“教师职业本来是理想性质的,对这个职业太实际,就是悖论,也是很多老师‘职业性倦怠’的原因。”与前面的一些看法相比,温教授关于“高考语文”改革的一些建议,以及改革趋向的把握与分析,更显得理性而充满思辨。这种科学而理性的研究,也体现在“守正创新”的态度和气质上。他所说的“守正创新”,是把以往语文教学好的东西继承下来,绝不搞虚无主义,一切推倒重来。这一观点,对于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不无启发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语文教学”一辑中,温教授十分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认为“语文命题水平,作文最能见高低。”应该说,读书和写作是密不可分、互为促进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诗一下就道出了写作的秘诀乃在于读书。在谈到大学教育时,温教授主张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认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大学教育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近些年来,社会舆论对我国语文教育的介入很多,批评指责也不少。对此,温教授站在一线语文教师的立场,为他们呼吁和呐喊,成为当下语文教育的保驾护航者和干扰排除者,实属难能可贵。
      其三,作者从语文教育实际出发,文字“接地气”,避免了一般学术著作过于理论化的现象。《三集》除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非常实用。不仅能满足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也给语文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从而获得一般学术著作所难以企及的真实感和充实感。
      针对现在语文教学的问题,温教授认为还是读书太少。尤其是课外阅读都说重要,但在教学中却难以落实。因此,必须有一些措施,关键要在教学评价方面有体现。那么,如何来落实这些评价?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具体可行的办法。书中的这些认识与建议,反映了一线教师的要求,比较贴近教学实际。在“研修文化”一辑中,作者主要和一线教师讨论如何预防和减缓“职业性倦怠”,以及营造“自己的园地”“切实提高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等等,都能唤起教师春风拂面般的共鸣。
      应该看到,当学者面向大众说话,不仅仅是一个“提高”的问题。相比之下,“普及”更为重要。其实,文学研究和语文教学一样,都要有一种“平等”的意识,要有“对话感”。尤其是当下的文学研究,不能只囿于“学院派”,以致在作家作品、批评家、文学史家这个圈子里打转,而一定要走出“象牙塔”,走进生活的广阔天地,走进社会大众,少一点“正襟危坐”,多一些交流互动。诚如温教授在“文学生活”一辑中所言:“文学研究一旦走进普通读者中,就会豁然开朗、别有天地。”笔者认为,能够从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需求出发,帮助他们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推进科学发展,这样的研究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高尚的朋友交谈。”在阅读温教授的《三集》时,笔者处处能感受到洋溢在书中的浓烈的人文精神和对语文教育的满腔热情。从中可以读到他对十多年来语文课改得失的回顾与反思;可以读到他对当下语文教育的关注,以及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可以读到他对广大师生热爱语文的殷切期望;可以读到他对目前大学普遍存在弊病的担忧,以及人文学科包括中文系出路的探讨。(作者:潘裕民,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文载《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13日第10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