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看过、听过无数遍著名京剧样板戏《沙家浜》。下面就有关的两个问题,面向全国语文教师征集答案。
第一个问题,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资料时就很喜欢的。这个问题,前几年我准备用进深圳市高考语文模拟考试中去,作为语言表达试题。由于有的命题老师认为太难,就没有用进去。我认为并不太难,且很有意思。
第二个问题是今天才想到的,我以前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和京剧毫不相干的文章,忽然顿悟京剧《沙家浜》为何塑造了“18棵青松”即18位新四军伤病员的光辉形象,而不是其他数目的新四军伤病员的形象。
(1)《沙家浜》以前曾先后名《碧水红旗》《芦荡火种》,毛泽东看完戏后肯定了这部戏,并建议改名为《沙家浜》。你认为毛泽东改的《沙家浜》这个名字好不好?并请说明原因。
(2)熟悉京剧《沙家浜》的人都知道,该剧塑造了“18棵青松”即18位新四军伤病员的光辉形象。但在常熟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里,记载着的却是36名新四军伤病员的姓名。请问,剧作家为何不是如实写36名新四军伤病员,而是写18位新四军伤病员?除了舞台表演的限制和所谓据说受到“新四军十八旅”这一部队番号的心理暗示的原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本征集一个月内有效(2016年6月22日-2016年7月22日)。
2016/6/22
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