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语文教学之本
张大文
【张大文是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年近八十。在语文讲台上,没有人像张大文老师那样痴迷于语言的品味。他在示范课《为了忘却的纪念》中,贴着语言的踪迹,去寻找鲁迅的感情脉络,从而发现鲁迅粘连杂、碎材料的工具——时间。他的报告则是数不清经典语句的品味、推敲、梳理的集结。在5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形成了这样的理念:语文课就是要研究选文中的语言文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这和真语文理念具有高度契合。】
我对语文的热爱,往往是因为课文中的句子,它们使我语感顿生、沟通在迫,似乎冥冥中遥感规律对我的召唤。在我看来,语文课就是要研究选文中的语言文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
一
很多课文作者的真实情感,都蕴藏在人们不注意的语言表达中。推敲这些语言,语文就变得很实在,就是实实在在地教语文。
朱自清《荷塘月色》第一句话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颇”解释成“很”,没有人会说错,也不会很不理解或极不理解,但有没有更准确的意思呢?从它反映的环境来看,作者应对的是淡淡的月光、微微的幽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从朱自清的身份来看,他是学者、教师,有学者的气质、教师的修养。即便心里不愉快、不宁静,也不会很突兀,但有没有更妥帖的意思呢?查查字典,我认为应该是“比较”。“比较”这个意思显得更实在、更合适,更契合文章的环境、主题,以及作者的性格、性情。“这几天心里比较不宁静”,跟后边也最合拍。
鲁迅在《孔乙己》里写道:“今天孔乙己是有备而来……便排出九文大钱。”“排”在其中很重要,老师一般不会忽视它,但更不能忽视的是“大钱”这个词,原来这个“大钱”比一般的铜钱大,尽管是等值,但是一般人更喜欢、更青睐大钱。一个一个排出来,吸引周围的人来看,以显示他今天也有钱了,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这是孔乙己需要的。如果排出来的是小钱,就达不到这个效果,反为人不齿。大钱和小钱都是真实的存在,人们往往用“大钱”表示实力,用“小钱”表示不屑。
《为了忘却的纪念》文末所注写作时间为“二月七日—八日”,可以有好几种理解:一是我写了七日、八日整整两天;二是从七日的某一个时间到八日的某一个时间;三是从七日几点到几点写了以后没有写完,再写到八日某一段时间,但是这三种表述都不是鲁迅的原意,鲁迅的原意渗透在时间里边——我最好的学生是这个时候牺牲的,我就在这个时候写纪念他们的文章。时间精确到这个程度,可见感情之深,这个“不知道”蕴含着深厚的情意。
因此,我们要推敲出词语的唯一、实在的意思,语文教学的味道就在其中。
二
含蓄是中国人思维的一个重要特性,也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特性。生活中和课文里的很多话都不是直白道来的,我们需要用心感受作者思维的角度和层次,以及心理的变化。
都德《最后一课》中说,今天教室里上最后一课,镇上有的居民也去听课了,表示对祖国语言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对的。但是老铁匠看着小弗朗士加紧脚步走向学校,他很有意见地说:“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反正你每天到校都是很早的。”他怎么这样讲?
原来,刚刚看到德国军人的布告栏说,上法语到今天为止。老铁匠看到这里,很气愤,转身一看,见到小弗朗士快步走向学校里面,不由得生气:跑什么跑?还上什么课呢?看起来好像跟教室里面的气氛是矛盾的,但是相辅相成,教室里是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教室外面是对占领者的憎恨。这个信息增加了主题的一半分量:爱祖国、恨敌人,爱憎分明,相辅相成。
还有的课文不一定相辅相成,甚至作品中的两个人异口同声,但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异口同声当中反映出两个人的视角不同,反映出思维层次不同。
王愿坚《七根火柴》中有:“看明白了吗?”“是,看明白了!”这样的对话,学生容易忽视过去。到底看明白了什么?无名战士之所以要坚持等人,要把七根火柴安排妥善才安然长逝,唯一的原因是要让前面的大部队得到这珍贵的火柴。他希望卢进勇能明白这一点,但后者明白的只是用火柴烧起一堆火,来抢救无名战士。卢进勇真正明白无名战士的意思是在他追赶部队送去七根火柴的时候,因此,这两个“明白”所指的具体对象是不同的。人物异口同声,实则矛盾地反映了理解不同的角度和层次。
三
语言需要体味,需要感受,但感觉到的东西,往往不能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往往能够更好更快地感觉它。就好像我们住在六层楼,熟悉自己亲人的声音,楼梯“吱”地响一声,立即就能感觉到是谁上来了。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提到“秋味”,世界上的秋味,要到中国去找,而中国的秋味,要到故都去找。因此,世界上的秋味是秋味的一次方,故都的秋味则是秋味的“N”次方。这篇文章的特点是夹叙夹议,记叙议论化,议论记叙化,文章处于记叙—概括—议论的循环往复中,既可以看到表达方式的转换,也可看到文章体裁的互通;既可以是形象的抽象,也可以是抽象的形象,其目的是把一篇文章中多种表达方式统一于某一种表达方式,从而显示出构思的脉络所在。
句式的长短变化,同样是情感变化的体现。《悼念玛丽·居里》有一句话:“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这样的长句当然好,显示出气魄。在教学理解的时候,要打破它,变成我们的理解。先用短句去阐述,短句理解后,然后理解长句,最后得到完整的掌握,那就是强调品质对第一流人物的重要性。
遇到短句则要化成长句,有些句子很短,但是你的解释要长。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第一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个“也”字必须质疑。它有作者过去的生活体验和感情跌宕在里面蕴藏。莫泊桑《项链》的第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这个“也”字也不能忽视,这是莫泊桑跟大家打招呼。这个姑娘“也”是美丽动人,由于家境不好,所以羡慕那些家境好的人,因此引出了后面展开一连串的情节。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