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与跨文体研究丛书 |
文体是文学最为直观的表现,也是作家心智的外化形式。胡适曾说:“‘文字形式’往往是可以妨碍文学的本质的。‘旧皮囊装不得新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字形式是文学的工具;工具不适用,如何能达意表情?”因此,文学革命离不开文体的变革。文学观念的变迁往往表现为文体的变迁,“文学自觉”最终表现为“文体自觉”——对文体表现和可能的自觉探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的历史就是文体演变的历史。以汉诗为例,从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的发展,以及由古诗到律诗再到词、曲的演变,直至现代“新诗革命”等,就是一条明晰的韵文发展线索,即“韵”和“文”的变奏与交错,而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变革等方面的影响只能是它的外部动因。又如“五四”新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场文体的革命。胡适率先对诗歌进行变革,成为中国新诗第一人;鲁迅成为中国小说第一人,也成为后世一直难以逾越的高峰。
中国是一个“文体论大国”。在古代,文体和文体论蔚为大观。如《文心雕龙》凡五十篇,其“论文叙笔”方面的篇章就达二十篇。但“五四”新文学以降,在西方文艺理论的强势冲击下,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和作家的文体意识越来越淡薄,而文体研究方面的丛书则更为少见。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文体与跨文体研究丛书”——一套兼顾创新性、学理性和可读性的统一,雅俗共赏,旨在贯通我国古代、现代、当代和跨文体写作,既具开放意识与现代视野,又有时代感与当代性的文体研究丛书。丛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的文体研究和增强当代作家的文体意识,将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文化自信树立,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目前,丛书已先后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广东省‘百部好书’扶持项目”。
丛书开展贯通性的文体研究,对我国传统与当代的文体观念、文体形态和文体演变进行新的挖掘、梳理和整合,分别从文体形式、文体自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体的转化、文体的范畴与风格、文体的历史性与民族性、文体的时代性与社会功能、文体的边界等方面研究文体,并从各种具体文体,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等方面探讨文体。同时,还侧重当下具有代表性的跨文体文学现象研究,拓展文体研究空间。可以说,丛书填补了国内文体研究的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