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汉语与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21-4-28 09:36
标题: 汉语与世界

汉语与世界

http://teacher.eol.cn  来源:  作者:陆俭明  


  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
  今天我的演讲是樱美林大学给出的题,叫"汉语与世界"。这是命题作文。这个题目很大,今天我只能谈些自己的认识与体会,算是一份答卷。能得多少分?由大家来评判。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首先要说这样一层意思,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做一个文化人。文化人,顾名思义,就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在当前,强调这一点,我觉得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知道,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这个时代特征决定了,在21世纪,知识将作为一种无形的经济成为信息时代经济的主要特征。当今已经显示,今后将进一步显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都将具体化为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的竞争。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个人的发展潜力,其根本依据将是整体的科技水平,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人的素养,人的知识结构,企业和机关的管理机制与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等等。
  而在当今时代真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要具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一个条件是要有较高的母语水平和较好的母语素养,另一个条件是要学习、掌握一种或两种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才能使自己不断接受高素养的教育,包括文化教育、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具备较高的母语水平和较好的母语素养之外,为什么还必须学习、掌握另一种或两种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语言呢?我们知道,语言是沟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无形的桥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要进行交流,就必须通过语言这座桥梁。对每个个人来说,学习掌握一种或两种外语,就等于给自己装上了翅膀,可以飞得高看得远。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已经通向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进入千家万户,国际交通也越来越便捷,因此大家都说现在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成了地球村了。现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但是彼此交往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障碍,那就是语言不通。因此,在当今时代,学习和掌握好外语,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那太重要了。我们注意到,在全球迎接21世纪的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曾在一次演说中说了那么一句话:21世纪的每个年轻人,必须掌握三种语言,除了母语之外,必须学习、掌握两种外语,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时代的需要。安南先生的话是正确的,有前瞻性的。在座的后生,在座的同学们,就都是属于21世纪的年轻人,就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可见,学好外语,对年轻人来说,那是时代对他们的要求,也是国家对他们的要求,也是自己生存的需要。
  现在回过头来说汉语,就是你们所说的中国语。据我所知,现在越来越多的日本学生和部分日本成年人选择学习中国语。我觉得,这应该说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知道,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提出并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政策以来,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国经济开始复苏,而随着中国进入WTO"申奥"成功,以及上海申请世博会成功,特别是在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亚洲两次大的金融风暴之后,中国经济更是飞速发展,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 %左右。这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开始为世人刮目相看。
  大家知道,中国历来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张骞就作为友好使者出使西域,也就是现在的中亚细亚;后来唐代又有僧人玄奘去西天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取经;明代郑和更是七次下西洋,远及非洲一些国家。去年是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张骞、玄奘、郑和都是友好使者。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但是中国的使者前往各国带去的是中国的商品,中国的文化和友好的种子,带回的是各国的商品、各国的文化和友好的情谊。他们都是真正的友好使者。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都应该做这样的友好使者。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人民,新中国历届领导人一再向世界宣布,"中国决不称霸,现在不会,将来不会,永远不会称霸"。中国有广阔的市场,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而且社会稳定。中国这一环境,为国外企业家、投资家提供了最理想的投资场所。现在的客观现实已经是,不管你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本国、本地区的经济,为了自身的利益,都得跟中国打交道,都要跟中国做生意。跟中国打交道,做生意,只要遵守国际经济游戏规则,都能达到"双赢"的目的,互相得利。而要跟中国打交道,要跟中国做生意,世界各国都深感存在着一个困难,那就是语言上有障碍。所以,现在中国的年轻人都很重视外语的学习,大家学习英语、日语、德语、法语、韩语等,而各个国家都急需大批会说中国语、懂得中国文化的人才。这样,现在各国有识青年纷纷学习汉语。我们看到,进入21世纪后,"学习汉语热"在世界许多国家不断升温,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达3000万。这里不妨介绍些情况:
  据报纸报道,在美国,大学委员会原先估计全美国大概有300所左右的中学要开设中文课,但一调查发现,有2347所中学要求开设中文课。此外,美国教育部已经决定,中文列入AP课程,而且将于2007年开考。
  在法国,2004年由国家教育部出面举办全国中文教学研讨会,我有幸应邀出席了那次探讨会。由国家教育部出面举办全国性的中文教学研讨会,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据法国教育部官员在会上介绍,从2003年到2004年,学习中文的人的增长率为38 %多,而其他语言的增长率只有2-3%,有的语言甚至是负增长。2004年,法国总统希拉克有一次还说了那么一句话:我们的年轻人选学中文,将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这都说明,在法国,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民间和政府的重视。
  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到处都是教授汉语的语言学院,HSK证书成了韩国年轻人成功应聘的重要的必备文件。
  日本的情况,大家最清楚,不用我多说。
  在泰国,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学都要开设华语课。
  新加坡历来分英校和华校,英校过去是不开设中文课的。前年政府教育部宣布,要求英校也要推行双语政策,要对在英校就读的华族学生开设华语课程。
  在印尼、菲列宾、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学习华语的人数也是直线上升。
  以上说的是海外情况。现在看看外国学生到中国学习的情况。这几年来学习人数也是直线上升。请看:
        留学生总数  专门学中国语的留学生
  2000年    5万多      3万多人
  2001年    6万多      4万多人
  2002年    8万多      5万多人
  2003年    9万多      7万多人
  2004年    11万多      9万多人
  2005年    13万多      10万多人
  在以往,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国际形势和各种条件的限制,除少数国家外,多数国家要学习中文的学生不能在本国国内学习,得到中国来学;而我们也难以走出国门在海外讲授汉语。在那样的年代里,我们基本上是将外国学生招进来,在中国境内向他们教授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的名称由此得来。从道理上来说,学习外语,主要应先在本国国内进行学习,打好基础。然后根据需要到目的语国家进行深造。因此,过去那种"招进来"进行汉语教育的情况,这应该说不是一种正常的状况。
  去年七月,中国在北京举行首届世界汉语大会。这届大会,当时成了世界各国媒体报道的热点。而这一届大会也成了我国汉语教学的转折点、分水岭--开始变"招进来"为"走出去"。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有关部门,特别是中国教育部国家汉办给以了大力的支持。譬如说,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向海外派遣从事汉语教育的志愿者,启动以推动世界汉语教学为目的的"汉语桥工程",这些都是积极开展世界汉语教学的重要举措。
  总之,中国人要走向世界,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要走出国门进到中国,而汉语就成了互相沟通的桥梁。汉语跟世界已息息相关。
  当然,汉语目前在世界上还是一个弱势语言,但是她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注目,受到各国年轻人的亲睐,正逐渐成为热选的外语。现在,在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和外国朋友眼里,中国充满了巨大的商机,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又拥有神秘古老的文化;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学好汉语。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学好汉语,就意味着掌握了与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交流的机会,就意味着能进入中国的文化宝库,也就意味着拿到了进入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的钥匙。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学习的目的也逐渐趋于实际,那就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为了了解当今中国,为了能取得一份直接或间接跟中国有关的、不错的工作。他们日后,或在本国国内工作,或被派往中国工作,或自己到中国找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与世界无疑也越来越贴近了。
  前面说了,现在越来越多的日本学生和部分日本成年人选择学习中国语。我觉得,这应该说是一种正确的选择,而且可以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应该看到,现在在日本,精通中国语的人才不是多了,而是还很不够,与实际需求有不小的距离。大家选择学习中国语,这无疑就增加了自己日后的就业机会。
  日本是中国的一衣带水的近邻,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日两国人民有相同的肤色,有相近的文化。在漫长的中日两国关系史上,虽曾发生过一些令两国人民都不愉快的事,但是友好相处始终是主流。历史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必须正视,但历史是前人写下的,我们更要向前看。中日两国人民都渴望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远是友好的邻邦。中日两国人民心里都很清楚,两国只有友好相处,才能互利,才能双赢;彼此才不会受到损伤。友好相处将永远成为主流,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在座各位,或是从事教授中国语的老师,或是从事日中友好事业的热心人士,更多的是学习中国语的学生,大家选择教授或学习中国语,这不只为了自身的工作,更在于肩负起了构建中日两国、中日两国人民友谊大桥的重任。这是一个光荣的使命。我作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现任会长,向大家致敬!
  语言,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有声语言,也就是口语。这是语言最基本的表现方式。所有人类语言都是有声语言。一是书面语,这是用文字记录的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加工的一种语言形式。大家都知道,口语,也就是有声语言,有它的局限性,那就是要受到时间、空间两方面的局限。文字的创造与使用,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巨大标志。人类文化、各民族的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有各种形式与手段,如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但最重要的是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书面语,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的主要载体。了解这一点很重要。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外语,既要学习、掌握好口语,更要学习、掌握好书面语。拿学中国语来说,如果只是学习掌握口语,不学书面语,那将使自己成为一个能看中国书报的哑巴;而如果只学口语,不学习掌握汉语书面语,那将使自己成为一个能说中国话的文盲。我们又学中国语的口语,又学中国语的书面语,那就使自己既能跟中国人自由地交谈,又能大量阅读中国文献资料,这就能方便地了解中国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这样也才能真正使你成为一个中国通,一个汉学家。
  学习中国语,对日本学生来说,相对于西方学生来说,要容易一些,因为没有"过汉字关"这个问题。但毕竟是学习一种外语,真要学好也并不那么容易。那么怎么才能很快地学好中国语呢?有什么诀窍没有呢?诀窍有,那就是要牢记三句话:
  第一句话,要"勤"字当头。学语言,是口耳之学。中国有句俗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意思就是说要"勤练"。只有勤练,才能不忘;只有勤练,才能巩固;只有勤练,才能很快学好。具体说,学习中国语,就是要勤听,勤写,勤记,勤思考。
  第二句话,要锲而不舍,意思是说要坚持。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在发音上、在词义的理解与掌握上,在语法学习与运用上,在说话写作上,肯定会遇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问题。如果你们遇到、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问题,一定要坚持。在求知的问题上,贵在坚持。
  第三句话,"脸皮要厚"。我们在生活上不能脸皮厚;但在求知上,特别是在外语学习上,一定要脸皮厚。中国语学习也不例外。所谓脸皮厚,是说一定要大胆开口,大胆说话,不要怕说错,不要考虑别人会不会笑话你。我们建立孔子学院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学习、弘扬孔子的教学思想。大家知道,孔子不是姓孔名子,孔子的姓名是孔丘,"孔子"是当时大家对他的尊称。后来大家更尊称他为"孔圣人"。就是那位孔圣人,在《论语》里记载,他去大庙要"每事问",并认为这是符合"礼"的;他提倡"不耻下问",而且他身体力行。孔圣人尚且要不耻下问,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更要"不耻下问"。这里重要的你要记住:第一,老师决不会笑话你,更不会责怪你多问;第二,万一有人笑话你,那是笑话你的人不对,是笑话你的人的错,不是你的错。
  上面这三句话,也可以说是学好中国语的秘诀或者说诀窍。如果你们能按照这三句话去做,准保学中国语会学得很好,会说得很好,会写得很好。
  就谈到这里,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祝大家成功!谢谢大家。
最  后,刚才石川忠久先生演讲结束以后,朗诵了他为庆祝樱美林大学孔子学院的创建而写的一首七绝。我不怕献丑,来和一首。题目就叫"和石川忠久诗",我朗诵一下:
    阳春三月入东瀛
    待放樱花情结深
    孔子先师人敬重
    谆谆教诲共同心
附:石川忠久诗:
  泗洙分水入樱林
  烂漫花开喜愈深
  今识成仁先圣义
  朝阳门外老师心
      --庆贺樱美林孔子学院创设
            丙午春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