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7至19日,“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24届年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会议的主题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教学与研究”。此次年会共邀请八位学界知名学者为大会做主题报告,内容涉及语言资源保护、句法问题、词汇变化、对外汉语教学、二语习得等多个语言学研究领域。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柯理思教授做题为《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及其教学方面的几个问题》(Teaching Chinese Motion Events to Speakers of Typologically Distant Languages)的报告。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婷婷/摄
柯理思教授首先回顾了20年来汉语空间位移事件研究中比较热门的几个话题,如汉语空间位移事件的语言表达及其类型、自移事件中的位移方式动词、历史演变角度对V型语言到S型语言转型方言的多样性考察、融合路径、方式和处所参照等语义要素的动词以及有目的动作的指示位移(如“去图书馆借书”)与动作后的指示位移(如“下班回来”)之间的讨论。报告中,柯理思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分别对这些研究成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指出汉语空间位移事件的研究不仅能够推动汉语空间表达的共时与历时研究,在汉语教学中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很强的应用性,同时与之相关的类型学领域的丰硕成果也必将为我们带来更多更有意思的新课题。
哈佛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黄正德教授做题为《现代汉语中的量化约束》(Quantificational Binding in Mandarin Chinese)的报告(与“中央研究院”林若望教授合著)。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婷婷/摄
黄正德教授从形式句法的角度对英语中的变量代名词及其约束条件进行了讨论。报告中,黄正德教授首先区分了两种代名词,即同指代名词与变量代名词,后者并不具备同指代名词与先行词(Johni……himi)之间的同指关系,变量代名词的先行词多是由类似everybody、every man、who、some man、nobody等非论元位置上的名词短语在逻辑式上移位后所留下的语迹构成的,因此称之为变量代名词。黄正德教授指出目前学界在这类变量代名词用法受何种句法条件限制方面具有争议,在考察了目前的一些主流观点及其所临问题之后,黄正德教授提出“语段C统制(phase-c-command)”的概念,指出只有当变量代名词(在表层句法中)处于量化先行词“语段C统制”的辖域内,该代名词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