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本科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21-5-20 10:27
标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本科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本科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
2019年09月17日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2期 作者:王鹏
  作者简介:王鹏(1982-),男,山西太原人,吉林师范大学 教务处 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管理研究。

  摘要:通过对38个本科教学改革指导性政策的文本分析梳理,新中国70年来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经历了以院校改造调整为主的奠基期、以恢复教学秩序为主的重建期、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主的起步期、以教学内容改革为主的推进期、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主的深化期、以追求教学卓越为主的提升期。呈现出本科教学两个地位更加牢固、专业建设层次逐渐分明、课程教学体系逐步融合、人才培养机制趋于协同,教学质量建设更加自觉等发展特征。未来,我国本科教学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基于学习者为中心的本科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基于深度融合的课程教材教法数字一体化建设、推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推进基于新时代新思想新成果的教材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本科教学改革:政策分析

  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看,人才培养都是大学的本质职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是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尤其是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首次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本科教育的会议,本科教育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会议明确提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150所高校联合发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做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承诺。大学教学改革是大学教学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1]。教学改革是旨在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本科教学是本科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本科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经历了整整70年。本文从教育部网站公开的各类本科教学政策文件中筛选出38个指导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政策进行分析,梳理本科教学改革的演进历程,展现本科教学改革的发展特征,展望本科教学改革的未来趋势,推进我国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演进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做出了一系列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大决定,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政策文件,有效的推动了本科教学改革的有序发展和创新超越。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大指导性政策文件为节点,以阶段内主要工作内容及性质为依据,可以将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演进历程分为奠基期、重建期、起步期、推进期、深化期和提升期六个阶段。

  (一)以院校改造调整为主的本科教学改革奠基期(1949-1977年)

  新中国成立后,为使新生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教育工作便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49年12月,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确立了关于“教育改造”的方针为:“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义教育。”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规定高等学校的宗旨是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指示》,提出“在一切学校中,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6项改进教育工作的任务。196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60条”),回顾了新中国成立12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变化、存在的缺点及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随后,“十年动乱”使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受到严重破坏。纵观新中国30年来的高等教育发展,虽然在一段时间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整体看来,这一时段所进行的院校调整,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办学规模的扩大都为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探索未来发展之路奠定了必要基础。

  (二)以恢复教学秩序为主的本科教学改革重建期(1978-1984年)

  “文革”期间,我国高校的教学秩序几乎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各种必要的教学环节成为当时政治斗争和生产斗争的手段。1978年4月22日至5月16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他在“关于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问题”中提到,“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1978年10月,教育部出台《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这个草案是在1961年颁发试行的“高校60条”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条例规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应根据国家的需要、科学的发展和学校的条件来决定,各专业课程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这个文件可以认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个关于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与结构实施的指导性文件。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结束了“文革”十年动乱的历史。1983年4月,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要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过程中,根据国家四化建设的需要,调整改革高等教育内部结构,要分层次规定不同的质量要求,同时抓紧重点学校和重点专业的建设。”随着全国工作重心转移,教育事业怎样在新形势下发展,提到了党中央的议事日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路线促使高等教育政策进入全面重建阶段,面对百废俱兴的局面,尽快恢复教学秩序成为这段时间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三)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主的本科教学改革起步期(1985-1992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决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心议题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并研究贯彻执行的步骤和措施。《决定》成为本阶段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中涉及了人才培养的多个方面,提出“要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同时,针对“苏联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各种试验,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等。”1986年3月,国务院颁布《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简称《规定》),指出“高等学校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修业年限、培养规格,可以按社会需要调整专业服务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教学大纲,选用教材,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1988年4月,国家教委出台《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10条措施,并确立了每四年一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制度。随着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社会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要求也随之改变,这也就倒逼本科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本科教学改革逐步纳入国家教育发展的政策视野中,并赋予高校教学改革更多自主权,有效激发了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以教学内容改革为主的本科教学改革推进期(1993-2000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同样,这一时期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得到不断深化和推进。1993年2月,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在政策文件名中直接体现“教学改革”字样,文中分别从“加大力度深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拓宽专业口径,改进专业管理办法”等九个方面对深化高校本科教学改革提出要求。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合理调整系科和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为落实《纲要》精神,1994年6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提出“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教学改革。要抓住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而为教学改革带来的空前的历史性机遇,及时把教学改革推向新的水平。”1994年和1997年国家教委分别实施和推进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在高等教育诸多的改革中,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深层次的教学改革。1998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从“加强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等十个方面,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确立了基本思路。同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等系列指导性文件。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2000年1月,教育部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从“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等六个方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五)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主的本科教学改革深化期(2001-2011年)

  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在发展经济、拉动内需、提升教育层次的同时带来了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和教育质量下滑,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此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重心的发展阶段,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质量的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2001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师要注重教学研究,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并通过教改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4年12月,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总结1998年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围绕“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研究了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在此基础上,2005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要继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积极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设。”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简称“质量工程”),确立了“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等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同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进入“十二五”以来,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确立了“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等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2011年10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编写及时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最新趋势的教材,促进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相结合。(六)以追求教学卓越为主的本科教学改革提升期(2012-2019年)

  质量提升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30条”)到2018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我国本科教学改革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更加追求卓越,教学改革的层面和目标更高,坚持“以本为本”,致力于打造“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确立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11项主要任务和实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计划”等5个重大项目。同时,“高教30条”中提出要“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本科教学工程体系,发挥建设项目在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2012年9月,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2013年2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发挥国家和省两级教改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中西部地方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12月,教育部启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2016年6月,教育部出台《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在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建设一流本科教育。2018年2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2018年6月,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更是将本科教育提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会后出台了“新时代高教40条”,提出了“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等10个方面的指导性意见,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做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施工图”。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1月18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德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从薄弱处着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发展特征

  回顾新中国70年来的本科教学改革发展历程,虽然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但总体成效是显著的,有力的推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体表现在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更加牢固,教学改革的内容更加丰富,专业建设的层次更加分明,课程教学体系逐步融合,人才培养机制趋于协同,教学质量建设更加自觉。

  (一)从“培养水平”到“培养能力”:本科教学两个地位更加牢固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并日益增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早在1961年9月的“高校60条”中就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1994年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必须进一步强调教学工作作为高等学校经常性中心工作的重要地位。”1998年《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要求“真正做到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把教学工作作为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2001—2011年,本科教学两个地位更加牢固,几乎在所有的关于高等教育指导性文件中都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2012年“高教30条”中调整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在2016年《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2018年的“新时代高教40条”中进一步明确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一直以来,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文件中始终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工作的总体目标。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对于个体而言,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培养效率和培养质量。从“培养水平”到“培养能力”的转变体现了从“致力于实施结果的提升”到“注重培养过程的质量”的转变。 (二)从“结构调整”到“标准认证”:本科专业建设层次逐渐分明

  专业建设是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单元。新中国70年来,我国本科专业建设机制逐步健全,专业建设标准逐渐完善,通过专业目录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通过专业认证的开展规范专业建设,专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1983年《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中提出“调整改革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增加专科和短线专业的比重,抓紧重点专业的建设。”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要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合理调整系科和专业设置,拓宽专业面。”1998年教育部对1993年本科专业目录进行全面修订,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本科教育观念,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与原目录比较,增加了管理学门类,二级类也做了较大的调整,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至249种,调减幅度为50.6%。同时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不拘一格培养人才。”2010年为了顺应新世纪对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教育部启动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并于2012年印发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在2012年的“高教30条”中规定“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开展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质量为王、标准先行”,2018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既有“底线”又有“目标”,既对各专业类提出教学基本要求,同时又对提升质量提出前瞻性要求。我们将依据《国标》,做好“兜住底线、保障合格、追求卓越”三级专业认证工作。当前,我国本科教学改革中的专业建设既有“一流本科”的卓越追求,也有基本底线的合格标准,专业建设的层级更加分明,专业发展的目标更加精准。

  (三)从“纸上宣讲”到“线上共享”:本科教学课程体系逐步融合

  课程是高校教育的心脏,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影响乃至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课程建设是学校基本的教学建设,回顾新中国70年来的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现代化手段的广泛应用,正在实现从传统媒介的“纸上宣讲”向现代媒介的“线上共享”的转变,课程资源更丰富,课程内容更充实,课程形式更多样,课程实施更有效。在199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有计划地建设优秀(一类)课程是推动课程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效果,力戒形式主义。”2000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提出要“开发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共享的网上教育资源,主要包括网络课程建设等。”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评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151门,以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从2003年至2010年国家共评选国家级精品课程3910门。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将传统精品课程升级为“国家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2012年教育部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截止2016年共分八批建设国家视频公开课992门,共分四批立项建设了29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5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2017年490门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从传统课程到网络课程,从精品课程到精品开放课程,再到在线开放课程,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推动大学教学的“变轨超车”,从形式的改变转变为方法的变革、从技术辅助手段转变为内容的交织交融、从简单结合的物理变化转变为深度融合的化学反应,正在将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的理念转变为现实的行动。 (四)从“实践教学”到“实践育人”:本科人才培养机制趋于协同

  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就是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回顾新中国70年来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政策文件不难看出,1961年“高校60条”中就提出“教学中必须正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生产劳动,以及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社会活动等,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知识和实际锻炼。”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再次强调“增加实践环节”。1998年《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提出“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2001年和2005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都将“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独列为重要内容。2007年和2011年教育部“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中为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启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重点,实践育人是实践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实践育人的内涵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意义更加重大,不仅包括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与落实。在工作格局上,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协同共力,所以要打破高校“独角戏”的培养现状,积极促进形成实践育人合作机制。2012年“高教30条”中已经要求“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2016年为了进一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取得实效,在《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再次强调“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与实务部门、科研院所、相关行业部门共同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在2018年的“新时代高教40条”中提出“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推进校企协同、科教协同、国际合作等多种育人新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五)从“质量监控”到“质量文化”:本科教学质量建设更加自觉

  教学质量监控是本科教学改革效果的保障,是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以达到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主要是基于一套可视化、可操作、可测量的行动程序,通过规范的步骤和程序化、技术化的操作,实现对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的判定,这就是现代质量管理的优势所在。当然,过度的“技术至上”就会导致质量建设中的“人”的工具化。从质量监控走向质量文化,就是要回归教学中的人文本性。在质量时代,只有从质量保障的文化视角出发,才能培育出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高质量人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保障体制也才能取得成功[2]。1993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监督。2001年和2005年教育部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系列意见中都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作为重要内容。2007年和2011年教育部“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中都将“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列为建设项目。201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强化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完善校内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2012年“高教30条”中提出“加强高校自我评估,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2013年启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2018年“新时代高教40条”中将“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写入文件,包括完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强化质量督导评估,发挥专家组织和社会机构在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四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从质量保障向质量文化的转变,更加强调质量本身的目的性、质量参与主体的自觉性,改变传统的“技术化倾向”,充分唤醒高校参与本科教学改革的每一位师生的质量意识,激发其内在质量动力,赋予其应有的质量责任和质量义务,这种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校师生积极投身本科教学改革的精神动力。 三、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趋势展望

  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教学过程涉及的因素众多,需要协同推进,综合改革[3]。教学改革过程只能是一个全面综合、整体的变化过程[4]。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了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学改革要取得实效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并非单纯的系列文件所能实现,在未来的本科教学改革进程中应进一步从多个方面深入推进,形成合力,通过教学改革引领教师成长、提升教学质量。

  (一)推进基于学习者为中心的本科课程教学改革

  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只能通过高质量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来实现[5]。传统的教育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我们称之为“教师中心模式”,学习者处于从属和服从的地位。教育之要在于人的成长、人格的完善、人性的提高,这里的“人”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者。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理念,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6]。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相对应的,是在对传统教育教学改革的反思与修正,是现代人本主义的理性回归,其更加注重新时期大学生学习方式变化需求的满足,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作用和主体参与,更加注重学生创造性、自主性的激发,更加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本科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是本科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与终点。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模式。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明确了“学生中心,强调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学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2018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突出学生中心”列为研制过程中把握的三大基本原则之首[7]。2018年“新时代高教40条”中也明确提出“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可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已经成为未来本科教学改革的核心。以学习者为中心主要包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8]。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就是要实现从注重“教”的改革向“学”的改革的转变,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学习发展需要,推进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任务驱动式、问题导向式等教学模式的创新,推进基于大数据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产业技术标准的教学手段的革新,推进集道德养成、人格塑造和能力提升于一体的课程体系的优化、推进基于过程考核、综合评价、产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推进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教学环境的创设。

  (二)推进基于深度融合的课程教材教法数字一体化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发展为牵引的新科技革命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和深刻变革,同样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课程是教学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9],回顾我国的课程信息化建设历程,从2000的网络课程建设到2003年的精品课程,从2011年开放课程到2015年在线开放课程,我国本科教学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并建成了数以万计的各类国家级课程,对推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课程的建设完成到真正能够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实效之间还有距离,只有实现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材、课程与教法的深度融合,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技术的现代效益。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教与学新型关系,构建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模式。”2018年“新时代高教40条”中再次强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变轨超车’。”未来的本科教学改革要转变观念,不断提升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意识、水平和能力。完善在线开放课程管理、激励和评价机制,在教师的职务考评、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激发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自觉性。加快推进课程教材教法数字一体化建设,加强对各类在线课程应用效果的评定与推广,改变传统重“立项建设”轻“应用管理”的弊端,将最终实际效果作为评定课程建设水平的关键依据。建设高质量多样化课程和符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学习者学习特性的新形态教材,积极发展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等。未来应该逐渐模糊课程与教材之间的界限,促使“课程型”教材更好地服务学生“学”的过程[10]。进一步丰富课程学习载体,充分利用各种移动终端,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课程学习与互动的随时随地。有效激发学生科学思维、学习潜能。 (三)推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与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的交织融合,引发了数据爆炸式的增长,大数据的概念随之产生[11]。2012年7月,联合国在纽约发布了大数据政务白皮书《Big Date for Development:challenges opportunities》,将技术创新和数字设备的普及所带来的变革称之为“数据的产业革命”。全球大数据技术和产业的日趋活跃和快速发展,各国政府也逐步认识到大数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服务等方面的积极意义。2015年9月,我国颁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借助大数据的支持构建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既是未来本科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当务之急。运用大数据理念及其技术,使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环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形成数字化管理与监控模式,充分利用和挖掘数据价值,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质量现状、预测教学质量走势,实现对教学全过程和多层级的评价与监控的目标,以期对教学质量进行精准“画像”。2016年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2018年“新时代高教40条”中提出要“建设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流程、全领域的质量监测网络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数据为依托”是构建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引领和技术支持[12]。构建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必须做好数据的收集、管理与使用,实现数据收集的可靠与常态、数据管理的制度与科学、数据使用的多样与规范。随着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逐步融合,师生基于线上的学习与教学活动产生了众多与教学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学习方法的改进、教学效果的评价及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资源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持与决策参考。同时,也要通过丰富分析维度,挖掘有效信息,明确使用边界等措施,避免数据分散、异构、滥用和侵权等风险[11],有效发挥大数据在教学质量提升中的正效应。

  (四)推进基于新时代新思想新成果的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直接依靠和教师课堂教授的主要凭据[13],也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重要参考,所以教材的品质如何将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没有一流的教材,就不可能有一流的人才培养。回顾新中国70年来我国本科教学教材体系的建设,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从2007年教育部“质量工程”的“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到2012年“高教30条”的“做好‘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使用工作。”“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先后遴选并确立了一批国家规划教材,尤其是2012年和2014年教育部分两批确立了2 790种“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无论是教材的数量、质量、管理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形成了反映时代特点、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为提高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教材编写激励机制不完善,学科专业教材建设不均衡,教材质量评价与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等现象仍然存在。近年来,虽然在很多关于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相关政策文件中都提及教材体系的建设,但多为“蜻蜓点水”,相比其他本科教学改革的内容,专门针对教材体系出台的指导文件是最少的,近期能够查阅到的只有2011年4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在2016年5月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培养出好的哲学社会科学有用之才,就要有好的教材。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2018年“新时代高教40条”中提出“加强教材研究,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学生的价值体系转化。”未来的本科教学改革要着力从教材编写、推广、使用、评价等主要环节入手,建立科学有效的教材体系。继续打造高质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准入机制,建立多层级的制度管理机制,丰富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工具”的评价系统[14],将本科教材体系建设纳入“双一流”建设规划中,提升完善教材体系建设的力度和制度。 参考文献

  [1]肖念.对中国大学教学改革逻辑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7):7-9.

  [2]刘振天.为何要提“高等教育质量文化”[N].光明日报,2016-06-07.

  [3]马廷奇.关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1):55-56.

  [4]邬大光.建国以来高校教学改革过程的理论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1(1):55-61.

  [5]汤俊雅.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实践动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7):1-6.

  [6]陈新忠.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50-52.

  [7]于剑.树立学生中心理念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18(3):42-44.

  [8]赵炬明.关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8):36-40.

  [9]朱长江.实施“四个转变”推进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20):43-44.

  [10]张大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要在课程教材师资建设上下功夫[J].中国大学教学,2018(5):13-18.

  [11]王鹏.大数据驱动高校创业教育:应用可能与风险规避[J].思想理论教育,2018(2):81-85.

  [12]马星.基于大数据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2):38-43.

  [13]吴锋.地方高校新形势下加强教材建设的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83.

  [14]邵进.必须旗帜鲜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N].中国教育报,2016-05-31.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