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李华国:回老家过年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23-1-19 11:05
标题: 李华国:回老家过年
回老家过年

来源: 恩施作协    发布时间: 2023-01-16    作者: 李华国




时光匆匆,转眼又到寒冬腊月了。我归心似箭,单位一放假,便驱车携一家老小回老家过年。

在农村呆了大半辈子的父母,这几年离开老家到城市里帮我们带孩子。尽管生活条件好了,他们还是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每逢春节,他们接到老家打来的拜年电话就更显孤独。这次我带父母回家过年,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回到了自己的小天地,父母感觉身轻如燕,一下子来了劲儿。第二天清早,父亲便去镇上集市置办年货,买鸡、鱼、瓜果、年画、香烛、鞭炮、木炭、油盐酱醋等杂七杂八的,还带回一些我们喜爱的家乡小吃。母亲则洒扫庭除、收拾房间、清洗桌椅和餐具等,乐此不疲。我陪孩子窝在家里烤炭火看书、看手机,怕冷不敢出门。问母亲冷不?她说冻的是闲人,活动的身子是暖和的。我才为自己这个慵懒的“老小孩”感到羞愧,不该宅在家里,要带动孩子做点事。

一天大雪来临,我和老婆带孩子们去后山滑雪,畅享冰雪运动。我们用闲置已久的木秧马当雪车,那是父母曾经用来坐在水田里拔秧苗的小椅子,长方形的底板光滑无比,前方翘突,挪动方便,儿时的我们经常拿出来当旱马骑着玩耍。后来拔秧、插秧都是机械化,木秧马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想到在这个冰雪季,它又派上了用场,帮我们找回了儿时的快乐。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傍晚,一家人劳累了一天,洗完脸洗完脚,围坐在炭火盆边烤火,两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学起了有趣的年俗谚语。其实,从小年到大年,那一段时间大多就是这么过的。父母年岁已高,仍然不嫌麻烦,执意要亲手办一些年货,杀鸡、晒腊鱼腊肉、灌香肠、打糍粑、炸豆腐果子、红薯圆子……我说,现在街上什么都有现成的,直接买回来就是。他们却说,买的东西哪有自己做的好吃,如果什么东西都是买来,那还过什么年。其实他们那一代人很讲究,不光是为了备年货招待客人,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随俗过年,图个吉利,有点仪式感才行。孩子们大饱眼福,看到爷爷奶奶做的一切都觉得新鲜有趣,有时还跟着凑热闹,体验了一桩桩农事、民俗。

“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这是父母以前经常爱说的一句话,也是一句大实话。那时家里穷,父母觉得过年就是过关,没有什么钱办年货,很多东西都是自制的。如买来红纸自写春联,买来烧纸裁叠打印子,用黄泥巴做香烛台,用自种黄豆磨豆腐,用自种红薯炸圆子、薯条,用自种糯米打糍粑、炒米子,用栗树烧制木炭……而我们小孩子总是扳着手指望过年,过年有新衣服穿,有糖吃,有压岁钱,根本不管那些是从哪里来的。现在,我的两个孩子生于城市,长于城市,不愁吃穿,和我们小时候相比,天天就是在过年。那几年在城里过年,淡薄如水无滋味,他们完全没什么感觉。可是这次回到农村老家,感觉就大不一样,他们似乎来到了伊甸园。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好了春联,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平时万籁俱寂的农村也热闹了起来,到处灯火通明,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很多人应该和我们一样此时此刻选择了归乡,选择了回老家过年。两个孩子穿着新衣服,揣着贺岁红包,拿着点燃的红香,和隔壁的孩子们一起“肆无忌惮”地放起了烟花,浓浓的烟雾和爽朗的笑声揉和在一起,散落到空中。正月初一早上,我们大人带着孩子三五成群地去村里家家户户拜年,看到了多年未见的乡邻仍然亲切如初,笑脸相迎,接到的糖果、花生等胀满了孩子的口袋……

虽说天涯海角到处都能过年,但回老家过年才是四处飘泊游子最终的归宿。回老家过年,路途也许遥远和艰辛,办年货甚至极其劳累,但是累并快乐着,老家乡情浓郁,年味十足,一家人温馨团聚,别有一番滋味。


(作者简介:李华国,男,恩施市作协会员,中学高级教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