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科技把人类迅速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科技时代迅速带入乌卡时代,这个时代变化迅速,知识迭代加速,因果复杂,想变成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就得不断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a,如何成为终身学习者?你要掌握以下五项核心能力。
一
培养成长型心态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Carol Dweck)在做“如何应对失败”的研究时,曾做过一个试验。她给一群小学生一些特别难的字谜,然后观察他们的反应。她发现,一些孩子会拒绝面对失败,沮丧地丢开字谜,或假装对字谜不感兴趣;另外一些坦然地承认和接受自己解不出字谜的现实;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兴高采烈地做着这些解不开的难题。一个孩子快活地说:“太棒了,我喜欢挑战!”另一个则满头大汗,但难掩愉悦:“猜字谜能让我增长见识!”德维克随即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些人能从失败中汲取动力。他们区别于他人之处,在于其持有的信念——“成功和才能,是在挑战中因努力而获得的,并非固定值。”她将这种心态称为“成长型心态”。
与之相反,另外一种心态,认为“才能是天生具备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特质”,就是“固定型心态”。面对失败,持有成长型心态的人会认为:智力不是固定值,而是可以后天培养、成长和开发的。因此,他们愿意接受挑战与反馈,并会更快地调整。相反,拥有固定型心态的人,面对失败,则认为是自己才能或智慧不够,不愿意承担风险和付出努力。他们把承担风险和努力尝试当作有可能泄露他们缺点的潜在机会。
德维克说,她在20多年关于儿童和成年人的研究中发现,你所持有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你的生活之路。那些相信智力和个性能够不断发展的人,与认为智力和个性根深蒂固不可变、本性难移的人相比,会有显著不同的结果。所以,要想成为终身学习者,你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态。所以,学习是一扇只能由内向外开启的“心门”。
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无所不能、什么都知道了,不再需要学习了。或者认为自己的智慧与能力都已经固定了(固定型心态),或者认为自己学不动了,这些观念都是你的“所藏”,它们会限制你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信息,也就没办法“知道”了。
而秉持“成长型心态”的人,即便已经有了很多知识、技能或经验,也会持续地接纳新的挑战,关键就在于他们的状态是“虚”的。
你可以参考下列问题,看一看自己处于“成长型心态”,还是“固定型心态”。问一问自己做到“虚”了吗。• 我相信人的能力是天生的、不可变的,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习得或改变?• 我认为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很难再改变了,还是相信人的个性是可以发展和改变的,自己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 对于我目前不擅长的一项重要技能,我是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不愿意去尝试,还是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就能获得?• 对于那些在某些方面表现优秀的人,我认为他们大多是生来就具备那些方面的专长,还是认为他们是通过持续的努力练成的?• 面对我犯的一些错误,我是感到心灰意冷或非常沮丧,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还是积极地分析原因,并愿意尝试新的做法去解决这个难题?• 我认为从他人那里获得建议或反馈很重要,很有意义,还是别人的建议不值得考虑?• 面对新事物,我是愿意积极尝试,还是感到紧张,认为应该等等看,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转换心态、保持开放,是你开始学习、改变与成长的第一步。如果你现在是固定型心态,那么,怎么转换为成长型心态呢?
按照德维克教授的看法,将固定型心态转换为成长型心态,包括以下四步。
• 觉察:上述检查清单可以让你发现一些线索。如果你面对错误、挑战、批评或遭遇挫折,或者任何时刻,怀疑自己的能力,找借口甚至想放弃,你的内心深处可能就隐藏着固定型心态。• 暂停:觉察到固定型心态起作用时,你应该暂停,可以深呼吸或者换一个环境,让自己认识到你是有选择的,你可以接受自己没有天赋或能力,也可以换个观念,接纳成长型心态。• 思考:如果你愿意尝试成长型心态,那么,你可以成长型心态的模式来回应。• 行动:按照成长型心态的回应方式去行动,逐渐地内化为自己可以习惯性采纳的反应模式。唯有心态转变,我们才能开启学习的大门,充实你的大脑。
二发现自己的热情一旦你完成了心态转变,就像给板结的土壤松了土一样,接下来就可以“打理”自己的“心田”。因此,接下来你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面对世界上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我们到底从哪里开始?事实上,要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你就会像2000多年之前庄子那样发出类似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很显然,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而且在快速更新、拓展。要想打理自己的心田,必须明确你所关注的知识领域,即你希望钻研、有所建树的知识领域。这就是你安身立命的基点。只有聚焦到一个细分领域,我们才比较有可能深入,并有所建树。若兴趣点太多、精力分散,没有一颗种子能够成活,因为它们都需要你的呵护,而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那么,怎么找到自己的专一呢?“刺猬理念”是一个值得参考的实践。英国学者伊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引用古希腊谚语“狐狸多机巧,刺猬仅一招”,将学者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对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框架和体系,并以这一结构来解决问题(刺猬);而另一类则会动用广泛而多样的经验、方法来阐释和解决问题(狐狸),却没有一个框架或统一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