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汉川明清八景
[打印本页]
作者:
唐杏芳
时间:
2009-3-2 11:02
标题:
汉川明清八景
汉川明清八景
汉川明清八景之一--阳台晚钟
阳台,即古代汉川城内的一座小山,因处汉水之阳形如土台而得名,位置在市实验中学内,也有古籍称仙女山。阳台山上古代有座寺庙,称阳台寺,阳台寺建于唐代贞观年问(公元627年以后),为历代宗教活动的场所。阳台一名,有的史书记载产生于战国时期,因楚襄王游高唐梦神女而得名,神女对襄王叙说:“妾住巫山之阳,高丘之阻,阳台之下”并取阳台一词作名。由于阳台寺得名非凡,建筑规模也较大,因之寺内和尚做法事所用的铁钟也很大。据传,此钟高约1.8米,下口径约1.3米,重约千余斤,此钟铸于唐代李世民登基的贞观时期,悬挂于阳台寺中的大雄宝殿前。由于此钟身高体大,声音格外宽厚宏亮,此钟每天早晚必敲,每次敲打分作三种节拍,即快十八锤,慢十八锤,不快不慢十八锤,共五十四响。
阳台寺悦耳的钟声与汉川西部空荡的环境构成一幅独特的景象,特别是每天傍晚,夕阳西下,汉川西边百里刁汊异常寂静,洪钟声音更觉清新响亮,震彻云天,因此古人把阳台晚钟列为汉川八景之一,清代邑人沈竹坪《竹林词>写道:
阳台一梦太痴迷,漫向花官细品题;
天际云归山雨歇,钟声敲得夕阳低。
阳台寺现不复存在,寺内大钟亦于1948年被毁。
汉川明清八景之二--浸水秋波
浈水,发源于随州西南大洪山主峰东北麓,流经广水、安陆、云梦、·汉川,所流之处均处古代郧国,故称“浈水”。又因安陆古称德安府,故浈水亦称府水或府河。浈水流入汉江的出口处在今汉川的新河(原称小河),古称浸口或小河口。浈水自云梦道人桥至汉川刘家隔一段,古时河床宽敞,水光潋滟,是汉川主要交通运输的河流,亦是有名的繁庶之一,因此常年舟楫连津,白帆如墙,碧波粼粼,景色宜人。特别是仲秋时节,水面微波万顷,潺潺动听,秋风送爽,使人心旷神怡。明代邑人秦敦厚在《浸水远眺》一诗中赞称浈水景色:“遥山青壁隐,近水赤霞。开,岸隔重阳断,林喧古渡回,归云催鸟人,新月挂桅帆,从此趋汉江,烟波共溯回。
"
把浈水景色描绘得能与杭州西湖媲美。
清代邑人沈竹坪曾写下《竹枝词》,赞扬浈水秋波的秀美:
布帆无恙下湖湘,一路秋风送晚凉:
试启蓬窗望湃水,波纹清共楚天长o
汉川明清八景之三--梅城返照
梅城,据清同沿《汉川县志》云:“唐武德四年置城于汉山下,距今是邑四十里,今梅城生是也
"
。由此可知,梅城在南河乡境内的汉山,现为泐(栗)山下的小泐渡附近。
梅城以梅花独特而得名。古代城内梅花遍野,四季长香十里,不凋不谢,夕阳返照,景色宜人,因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古时汉川邑人沈竹坪写诗称日:
谁种梅花遍一城,至今不复向枯荣;
游人忘却归来晚,怪见山头返照明。
天门谭篆送人还梅城时写诗赞叹:
梅花岭上送残东,夜月鸣鸡出晓钟;
心迹并堪烧芋火,北山归卧上疏慵。
醉酒别君感岁寒,晴川孤棹北风酸;
松声静掩谁人间,低帐梅花独自看。
[img=http://www.xg163.net/upload/gsjs/g2007042508043563.gif]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img]
汉川明清八景之四--赤壁朝霞
赤壁在汉川垸内的中洲垸内,是古荆楚五赤壁之_,因这里数十里泥土赤色,太阳一照,赤壁街全城呈红色朝霞,故而附会叫赤壁。据唐《元和郡县志》记载,赤壁亦称赤鼻山。前明时,为汉川西北之巨镇,古汉水南北支流汇合于赤壁河,并由此注入三台湖。邑人张清标过赤壁街时写诗道:“街南街北几停车,无数垂杨绾暮鸦。唯有夕阳消不尽,又随秋水上芦花。摇落新河欲上潮,西风吹浪打山椒。凭谁问取孙曹事,细听渔歌出苇萧
"
。
明嘉靖《汉阳府志》载有汉川知县陈惠作的“赤壁朝霞”诗:“削壁凌空紫翠晴,晓风不动彩云横。九光瑞绮连云赤,千缕红绡照水明。孤鹜飞时微见影,归鸿过去杳闻声。宛如织女天机锦,辉耀平川画不成”。清沈竹坪《竹枝词》:“赤壁横江战垒雄,汉南遗迹又雷同。天明日出尘如洗,添得霞光一段红
"
。
赤壁自三国以来直至前明,都是水陆并茂、市场繁荣、景色宜人、农渔皆作的好地方。后水道南移,河流湮塞,遂沦为邱墟。建场时,仅有古水井1口,经维修后已掏开利用,.水微咸。
1984年在离井不远处又新钻深井l口,发现土层2米以下有近O.7米厚的砖瓦层,9米以下有ll米厚的红土层。
如今,赤壁楼房木立。丁玲、胡沙、张仁芝、李尔重等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为汉川赤壁题过字,墨宝尚存。
汉川明清八景之五--松湖晚唱
松湖有大、小松湖之别,大松湖在市北十八里,连接河汉、慈惠等湖,小松湖在市北二里通杨子港。
松湖古代盛产鲜鱼、菱米、莲藕、芦苇等,大姑娘撑篙,小姑娘把梢,采得菱莲满仓,归途歌声四起,湖水荡漾,让在船头撒网的老汉欢快地举起酒葫芦沽酒,酒后情不自禁唱起了渔歌.湖头大雁双飞,獐鸡、野鸭扑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
清代邑人沈竹坪在《竹枝词》诗中写道:
万顷松明一片明,芦花多处晚风清;
扁舟过去微波起,听取渔歌断续声。
松湖于清末淤塞成平川,新开挖的泵站河于此经过,西面即是风景如画水波无际的刁汊湖,当年渔家欢乐的捕获景象,已被今天“风吹荷花有声画,雨打渔船无字诗
"
的景象所替代。
汉川明清八景之六--小别睛岚
小别,即小别山,位于市东5公里的马鞍。古代小别、甑山、紫甲山等连成一片,滚滚汉江从山西流过,绕过汉川、新沟又流至山东。这些小山众峰连绵,故古人有“渺渺群山一水围,孤舟尽目泛春晖
"
的诗句,生动描绘了这里的自然景象。在此山观东方红日冉冉升起,东西两面汉江上上下下往返争流的船只,韵味无穷。甑山群峰由于有汉水的环绕,水气较浓,使得山中雾气缭绕,山峦起伏,特别是风和日丽的晴朗天气,更使小别景色别致。
清代邑人沈竹坪的《竹枝词》赞:
危峰倒影枕襄流,小别遥连大别头.
风日晴和行处好,岚光冉冉豁吟眸。
汉川明清八景之七--南河古渡
南河古渡位于市六十华里的龙门山下,其渡以江南支津自旧港至东径蔡甸人汉江,古代在龙门山设有渡口,故名南河渡。南河渡是古代通往潜江、沔阳的一处船码头,并为汉川南隅的重要交通关隘,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集镇。
南河古集镇是古代汉川襄南地区很有影响的集镇,古代南河渡西为云梦泽水域,在汉水未归人河槽前,汉川襄南地区的行人船只,凡向仙桃、潜江方向行驶,均要在此乘渡开船,因之人来人往,商贾云集,集市繁荣。南河古渡以西的乌龟山天然奇异,它的头潜出水面,尾连着南河古渡集镇,山(龟背)上有高人云端的亭阁点缀,更使周围山色秀丽,景色宜人。因此临南河古渡,如临仙境,尤其是明星朗月的夜晚,游人经此更是留恋难舍,故邑人沈竹坪《竹枝词》称:
水绕南河不断流,每来览胜得勾留;
长天一片空明月,夜夜常l临古渡头。
南河古渡虽已淤塞,但南河渡集镇遗迹尚存,并有青石街面五条,是南河古渡繁荣景象的历史见证。
汉川明清八景之八--鸡鸣天晓
“鸡鸣天晓
"
中的“鸡鸣”即为鸡鸣城,在市西六十公里的田二河镇。
三国时期,曹操赤壁之败后逃至此,令其官兵筑此城以驻兵,相传曹操人马刚把城筑好,意欲在此招兵买马、屯草积粮时,关羽人马追杀而来,曹操便在半夜伪作鸡鸣带兵弃城而逃,后来称此城为“鸡鸣城”,亦有的称作“鸡鸣寺”。
关羽追曹至此后,鸡鸣城被保留下来,后人在寺内抱柱上刻联一副:“奋虎威以佐,使君欲合三分归一位;闻鸡鸣而遁,曹操曾驻半夜过双溪”。从此,鸡呜寺成为浏览景点。邑人沈竹坪在《竹枝词》中写道:
村落人家树里藏,宵来谁叫漏声长;
鸡鸣又是天将晓,惊醒团圆梦一场。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