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杨店学区学生优秀习作选[之一/崔春推荐]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3-11 09:54
标题: 杨店学区学生优秀习作选[之一/崔春推荐]
桃花朵朵

杨店镇小
刘安然

    “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戍楼当寺静,涧水过桥浑。”三月的桃花古驿弥漫着如诗似画的韵致,吸引来许多游人。
        春天,是我们与大自然拥抱的最好时候。老师把我们分成“采风队”、“小精灵队”、“快乐队”、“探险队”、“环保队”,来到园艺场的桃林看桃花。
   桃树一棵挨着一棵,主干其实相隔很远,但枝干却像无数双手,紧密而友好地握在一起,连成了一整片,置身其中,仿佛到了花的海洋。无数朵桃花像红纽扣一样镶嵌
    在桃树枝头,桃林成了一片红的云,红的雾,红的纱,红的梦……
   这些花小而懦弱,因此更显得娇柔,美丽。桃花有五个花瓣,圆圆的,软软的,玲珑而精致,像一张张灿烂而天真的笑脸,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仿佛有说不完的悄悄话。那些喜欢独处的花儿,躲在树缝中,好像在跟我们捉迷藏。一阵甜甜的花香扑面而来,顿时让人神清气爽。每朵桃花里都藏着又小又黄的花蕊,许多“蜜蜂仙子”、“蝴蝶仙子”都赶会似的趴在上面采蜜。
   突然间,我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桃花,游人围着我欣赏赞叹。蜜
蜂飞来告诉我哪朵花上有甜甜的蜂蜜;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它看见哪个小朋友像它一样在跳舞;毛毛虫从脚下爬过,告诉我它吃到了什么样的果子……一阵风吹过,无数的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犹如下了一
场红色的雨,转眼间地下便红了一片,真让人舍不得。“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唐朝诗人李煜伤春是有道理的,谁舍得这美丽的桃花匆匆而逝呢!可转念一想,桃花虽然生命短暂,但它也灿烂地活过一回,尽力地装扮了生活,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于是,我又高兴起来。
    “桃之夭夭,有果有实。”看着这些美艳的花,我想像着丰收的桃林是不是像孙悟空驻守的蟠桃园呢?谁也会禁不住蟠桃的诱惑要去偷吃吧!三月的桃花驿让人无限神往,又无比骄傲。真是“身为桃花古驿人,居住桃园赛神仙”啦!
                                           (指导老师:华永晖]
]

感谢母校

杨店镇小
龚文捷

     说起母校,谁都熟,下面我们一起来谈一谈我们的母校吧!
      母校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共同在母校里生活,一起玩,一起吃,一起学习,老师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关心我们,照顾我们。
    记得,在我母亲刚去世那年时,我心里就想,反正我现在已经没妈妈了,我就成了一个野孩子,既没人管,也没有人关心我。
     那时,我已经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成绩不断的滑下坡,但老师总鼓励我,给我信心,慢慢我觉得老师对我太好了,让我感觉到太对不起老师了。
    有一次,杨老师叫了几个同学写作文,其中有我,那次的作文是写“读后感”。我把作文写了一半,另一半我有点不知怎么结尾。我去问了一下老师,杨老师耐心的讲给我听,后来我明白了。我把那一篇作文写好了,我又去给老师看,结果有的地方不通顺,杨老师又帮我修改了一次,后来我的那篇作文在杨老师的帮助下被选上了,当时我非常高兴,我也非常感谢杨老师。
    每当我遇到挫折或不开心的事情,李老师总在鼓励我说:“一定要坚强,要学会忍。虽然你没有妈妈,但你可以用学习赶上别人,有了优异的成绩,才能使你向光明的道路走去,努力吧!文捷,老师相信你。”
老师的这句话永远在我的心里,当我要放弃时,这句话好像在我的耳边提醒我。
    本来我的成绩一直在滑下坡,但当我的成绩快滑到无药可救的地部时,老师慢慢的鼓励着我从下坡往上坡爬,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又回到了学习上。
    老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像园丁,辛勤的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课上,老师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军事家,镇定自若。老师好似一块磁铁,总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老师教学有方,鼓励我们,使我们勇于举手发言。
    课下,老师给我们讲《复仇的马》,使我们懂得了应该学会宽容;《狗和驴子》的故事使我们明白了应该互相帮助,建立友谊之桥;《狼来了》的故事使我们学会了做人要诚实,要一诺千金。
     老师对我们的帮助,给我们的温暖,千言万语我也表达不尽,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我只有用好好学习的实际行动来报答老师,报答母校。
     我感谢母校对我的养育之恩,老师对我的培育之恩。                 (指导老师:杨保云)
别碰,这不是你的

杨店初中
邱颖萍

   “别碰,这不是你的!”这句在我耳边萦绕了六年的警示,来自2002年的那个小杂货店里。
       那天清早,睡眼朦胧的我刚刚起床,刷牙时,又发现了桌上零零散散地摊放着的硬币。这是父亲的,他总爱把零钱随便扔在桌上。我就走到桌子旁将它收拾在一起,整整齐齐地码在桌子的一角。就在转身要离开的时候,我却突然迈不动步子了,双眼紧紧地盯着桌子的那一处。
    “桌上这么多钱,我拿上一元,立马走人,有谁会发觉呢?况且子女拿父母的钱应该不会算偷吧。”我心中暗暗想着,“这一元钱对于大人们来说算不了什么,可对我就不一样了。我可以买一毛钱的辣条,糖果,小棒条,牛肉干,或者新上市的炸脆面……”双脚控制不住了,向桌子的那一角一点点移动,两个指头已经夹住了一枚一元的硬币。可算是到手了!“啊——唉!”我喘了一口粗气,往院子外的小卖部飞快跑去。
    一打听才知,那新上市的炸脆面一包就要一块五。正当我准备放弃时,却意外听到了“吱呀——吱呀”一阵清脆的嚼面声:一个小我两三岁的女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炸脆面。“好吃吗?”我问,她点了点头。
    鬼使神差地,我又回到了那个桌子边。一切都没变,钱还在那儿放着。此时,阳光透过窗子照进来,一枚黄色的5角硬币显得格外刺眼。望着手里已攥紧的一元钱,我实在不愿再去动它。但脑子里反复出现着小女孩嚼炸脆面的情景,又如魔咒般地控制了我,驱使我的手越来越近地靠近目标。就在我细小的指头碰上硬币的时候,空气中突然传来了一个人的大声吼叫:
    “别碰,这不是你的!”
    我顿时惊慌失措。虽然我已看见,对面的一家小杂货店,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制止女儿随便摸店里的东西,但我却强烈地感受到,那分明就是在对我斥责。我赶紧缩回了手,并且将手中的一元钱也放了回去。
或许我拿了那钱真的没被人发觉,或许我可以“大餐”一顿,但是,我却出卖了自己。
这样的教训,在幼儿园时,老师就常常给我们灌输。想不到在多年后的一个杂货店,又让一位素不相识的女人给补了这一课,告诫我自觉抵制诱惑。


桂花飘香

杨店初中
解梦园

     秋的凄凉,花的飘香,不禁让我回想起我的童年,想起那棵已经苍老的桂花树。
     我是陪伴着外公家门口的那棵桂花树长大的。童年的我,总喜欢望着那桂花树问外公:“外公,这树什么时候开花呀?”外公看着桂花树,叹了叹气说:“会开是,会开的。”
     那时我并不知道外公为什么这样叹气,只是知道外公是不会骗我的。等啊等,每天都等待着桂花树开花。风一阵阵地吹来,桂花树的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那声音是这样的清脆悦耳啊。
     过了些日子,按捺不住心情的急切,我又去问外公:“桂花会开吗?”这回外公全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喃喃地说:“会开花,一定会开花的。”听着外公这样的回答,我的期待更加地强烈了,真希望眨一眨眼就能看到满树的桂花,像星星一样金亮亮的桂花。
      秋天快过去的时候,外公会把买来的桂花晒干了,泡茶给我们喝。我们都是外公疼爱的孙子,外公泡出的茶被我们喝光了,他一点儿都尝不到。他只是在一旁看着我们呵呵地笑。后来,表姐弟们都被姨妈或者舅舅接回去了,我也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到外公家就非常少了。我们走后,陪伴外公的就只有那些桂花树。听外公说,桂花树要在载了几年以后才开花。几年过去了,桂花树终于长粗了,开花了。那花香,沁人心脾,很远都闻得到,难怪人们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呢。
     几回花开花落,外公的身体渐渐衰老,终于在桂花开放的时节离开了我们。听舅舅说,外公生前还记得我们,说:“桂花开了,孩子们会回来看我的。”秋天的桂花,依然开放。但花下已经没有外公的身影了。
      站在这高大的桂花树前,外公的面容又浮现在我的面前。               
                                                                          (指导老师 彭清友]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3-11 09:56
原载杨店学区
                                  主办的学术内刊[探索]2009年创刊号。
作者: 环哥    时间: 2009-3-11 18:01
标题: 杨店
关注杨店教育发展,支持杨店教育事业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3-14 09:28
标题: 找篇文章作链接.........
桃花,在古诗文里盛开
李陶 摄
  桃花、柳、燕,是最能代表春天的3个意象,造物主把它们汇集在四季之首,彷佛就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珍爱,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思和想象。历代文人骚客,把对桃花、柳、燕的满腔喜爱付诸笔端,成就了一首首不朽诗篇。今天,又见桃花绽放、柳枝抽芽、燕子轻舞,让我们一起重温关于它们的故事,展开一场关于诗意而浪漫人生的美好遐想。——编者  
  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抑或是烟雨迷蒙的时刻,桃花总是在这个时节如约而来,静静地舒展,无言地开放,南方的乡村也因此而有了高贵与静穆之美。
  在我国中华文化宝典中,桃树有丰富的民俗内涵。
  作为我国史前就有的重要树种,桃树很早就成了我国先民心目中神圣的吉祥物。在“夸父逐日”的神话里,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临死前掷杖生树,化为一片桃林。而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蟠桃,更是神奇,简直成了长寿象征。
  我想起了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想起他们对于桃花的吟咏与感叹。
  我想,他们应该是一群长袖轻扬的舞者,依次从古至今,由远而近,向我招手,冲我走来。他们在烟雨桃花中向我倾诉——我仿佛感受到了他们踏歌而来的节奏和节奏中所濡润出的种种生命的嫣红!
  第一个走来的是那位无名氏诗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可以说,这是我所见最早的对于桃花美貌本质的确证。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算是家喻户晓的名篇。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他以超脱恬静的笔触,向人们描述了“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自由世界,打造了一个为无数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对桃花很是喜爱,他用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描写过桃花。散文《桃花源记》书写渔人出入桃源的经过和在桃源中的所见所闻;而《桃花源诗》则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源人们生活的和平、安宁。诗人写出了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写出了一个超拔人世的桃花源。诗人描述了桃花源的那种“怡然自乐”的情境,表达对那种“秋熟靡王税”之太平生活的憧憬。
  诗仙李白一生狂傲,即便是面对落花流水,也依然是浪漫如故:“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这和通常的“流水落花春去也”相比,显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境界。
  白居易也曾为桃花作过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诗人来到庐山大林寺,眼见山下春天悄然已过,而此处居然还有桃花盛开,真有喜出望外之感——人们常常为春天离去、无迹可寻而滋生遗憾,哪知春天已经转移到这山中的大林寺来了。在诗人看来,桃花无疑是延续人间的春光美景了。
  刘禹锡写桃花,别出心裁。诗人当时已经被贬朗州,一去10年。后奉召还京,见玄都观桃花灿烂,触景生情,挥笔在墙上题写:“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赠看花诸君子》)长安春色是迷人的,赏花游人如过江之鲫。但诗人在此没有心思借花抒情,因而在诗句中暗藏机锋,抒发不平之鸣。更让诗人惆怅的是,又过14年后,他再次来到玄都观,发现“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没了桃树,诗人不禁感慨丛生:“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在此,通过前后对比,表现了人比花更有生命力的深刻意蕴,更写出了久经患难而不衰的志士气格之美。
  对于桃花的吟咏,最具传奇色彩的恐怕要属唐朝的崔护了。
  据传某年清明,崔护独自一人去郊外踏青。在郁郁桃林里,他偶遇一美貌少女。其时,桃花开得正欢。少女甜美的面颊在桃花的映衬下,也显得格外红润、妩媚动人。崔护惊讶于少女的美丽,几回启齿欲言,却又含羞而止。惊惶失措之际,他居然还想起向少女要了碗水喝。诗人就这么匆匆离去了,只是那少女娇媚的容颜,他始终难以忘怀。
  翌年清明,诗人又一次造访那片桃林,希望重温旧梦。然而,桃花虽然朵朵开,却不见少女款款来。原来,少女竟是因他的那次相见而相思,因相思而忧郁,又因忧郁而早逝——这哪里是他崔护所能想得到的呢?
  于是,诗人悲从中来,作诗一首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这首极富情爱色彩的小诗,写出了桃花与美人交相辉映的景象,从人花相映,到人去花留,情深意切,真切地表达了诗人落花之痛、断虹之憾。
  在我看来,元朝初年的谢枋得写作手段非常独特。他在《庆全庵桃花》中写道:“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诗人把自己隐居地庆全庵比作桃花源,将自己则比作桃花源中的“避秦”人,像桃花源中一样不记时日,看到桃花开放才知又是一年的春天来到。诗人每见“花落水流红”,总担心会有“渔郎”来问津,害怕暴露“桃源”所在,害怕泄漏隐居信息,显得天真而富有童趣。
  桃花虽然美丽,但由于它过分娇嫩,且花期很短,经不得风吹雨打,很容易引起文人们的幽怨和感伤。
  南朝沈约有“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讵诚当春泪,能断思人肠。”(《咏桃诗》)诗人表达的就是这种伤春之痛。
  晚唐的杜牧也因桃而《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寻春来迟,芳华已去,花开花落,已经子满枝头。诗人借此喻少女青春年华已过,委婉地传达出贻误人生机缘,时不再来之恨。
  清代袁枚曾作诗“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题桃树》)诗人在这里,将桃花凋零后满目狼藉的景象与初放时的鲜艳明丽作对比,表现出作者怜花惜春的才子愿望。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也曾作诗:“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欢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桃花行》)黛玉乃痴情女子,她葬花泣花,以“泪长流”比“花自媚”,以“泪易干”比“花易衰”;以花拟人,又以人比花,憔悴人比憔悴花,回环反复,珠联璧合,将花与人交织在一起,活脱出一个孤独无援、多愁善感的美少女形象。而桃花,则成了这位美少女纯洁美丽而红颜薄命的象征性写照。
  年年岁岁,冬去春来,桃花败了又开,燕子飞去又飞来。无数的人生轮回,无数的人世流转,连同那无数的桃花韵事,无不唤起我们对生命的珍爱和感怀。
  ■湖南省邵阳学院 张建安


作者: 王昌荣    时间: 2009-3-14 19:55
标题: 点评<<桃花朵朵>>:
刘安然小朋友写此文引经举典,赋予桃花,词藻华丽,说明课外阅读不少。
       此文有几处商榷:"每朵桃花里都藏着又小又黄的花蕊,许多“蜜蜂仙子”、“蝴蝶仙子”都赶会似的趴在上面采蜜。"蝴蝶采蜜吗?桃花流蜜吗?这是孩子在想当然中犯的不真实的毛病。我常告诫学生,文章要符合事理,物理,情理才会合理。此句违反了物理。
     "突然间,我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桃花,游人围着我欣赏赞叹。蜜蜂飞来告诉我哪朵花上有甜甜的蜂蜜;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它看见哪个小朋友像它一样在跳舞;毛毛虫从脚下爬过,告诉我它吃到了什么样的果子……一阵风吹过,无数的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犹如下了一
场红色的雨,转眼间地下便红了一片,真让人舍不得
。"这段话思维有点乱。
      另外,词藻华丽,是否是小学生追求的好文章目标,我认为真情实感细腻表达才是目标。许多名家的好句并没有华丽词语。是角度意境恰到好处的结合。

[ 本帖最后由 王昌荣 于 2009-3-14 19:59 编辑 ]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3-15 06:45
标题: 赞谢浙江慈溪昌荣兄之帖评
    王兄法眼/诚恳帖评/首重义理/细析章句/ 如师在侧/春风风人/如友同行/润物无声/ 我区同仁/学其范型/治学谨严/方可精进 网络教研/千里面目/即时交流/切蹉讨论 [教师之友]/最佳平台/善加利用/智者之行/闷头看网/匿名发言/皆 不足取/缺少激情 我站同仁/春耕夏耘/沃土美畦/敬候高人
                                                                                       管季超与浙地老友网谈并周知区内同仁/代上文指导教师谢王兄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3-15 18:51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DkigVyjBLk/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