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五个作用(转)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11-16 07: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的榜样模范作用不可小视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能用自己的身体作出榜样,即使你嘴上不说,不去命令指使,学生也会自觉地去做,真可谓“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教师经常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影响学生,远比去责骂处罚学生的效果强得多。“学高信为师,身高堪称范”。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的阶段,在他们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通过他们的眼晴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
2#
发表于 2008-11-16 07: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的“三心”是学生养成教育持之以恒的关键

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的形成不可能“摧糠见米”,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它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学生,由于其家庭背景的复杂多变,家庭文明行为影响参差不齐,有的恰恰是受的粗俗、鄙陋、野蛮的熏陶。因此,教师在教育培养过程中急躁不得,必须有耐心、有恒心,而且还要做到细心周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14:05 , Processed in 0.1274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