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无语
周日晚自修,叶炳威同学没到,我打电话到他家询问原因,他妈妈说自己不知道,待会儿跟他说。但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也没见到他的身影,我的气不打一出来。
对他,我已经很包容够用心了,想当初因为他上课睡觉的问题,我根据他的特点特地采用先赏识后批评的教育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的表现有所好转,学习成绩稳步上升。现在,他却周末不回校,这样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并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一次周末,他跟家里说自己回学校,跟我说自己在家里,结果自己与不上学的人在外面吃饭,晚自修未能按时回校。为此,他妈妈还怪我怎么能不经过家长就相信孩子的话。还有一次,他没跟我请假就不来学校,我打电话过去询问原因,他爸爸说他身体不舒服,我有点生气的说身体不舒服可以理解,但也要请假,你们这样以后孩子出了事我可不管。我想: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家长便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他妈妈因为孩子没来学校而归罪于老师,她的孩子自然对回校与否无所谓了。
第二天早上,在第一节课下课的时候,我去教室看了看,只见他趴在桌上睡,我叫他到办公室。他低着头站在我面前,睡意朦胧的样子。我能说什么呢?我是很想狠狠的训斥他一顿的,可是,对他的训斥会有用吗?从高一到高二,他不知被老师教育了多少遍,可谓身经百战,久经沙场了。我想,无语也许是最好的语言吧!于是,我一言不发,只是时而看看他,时而看向远方,时而叹口气,就这样让时间流淌……
办公室里的一位老师问学生怎么又惹我生气了,他没有回答,我也没有说话。这样的气氛有点冷,也很是严肃,我想这比语言本身更有杀伤力。(注:从他之后的表现来看,这一招是有效的)
也许,正如白居易在《琵琶行》所写:此时无声胜有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