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48|回复: 10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市教科院副院长周国瑞先生文辑=2008年6月23日起辑转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9-12-7 10: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因善小而不为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




文/麻辣讥士




  改作文、写评语,是每位语文教师经常必须进行的工作,却因其繁复、费神、费时而被不少语文教师视为一种沉重的教学负担。于是,难免有一些责任心稍差的教师会在批阅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偷工减料”——如每次只评改部分学生的作文,或是对所有学生作文只写一个“阅”字。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对每次收上来的学生作文看也没看就又发回学生做下一次的作文。正因为看到这样的现象,所以我对孝感教育科研网上展出的“学生习作精彩点评”的这些教师们充满敬重之情!且不论这些对学生习作的点评是否篇篇“精彩”,仅凭这些教师不因善小而不为,能为学生习作既动脑又动笔,既鞭策又鼓励,其所作所为本身就体现出了一种“精彩”!尽管有不少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点评文字只有二三百字,却能准确地捕捉住学生习作中的一些细微的闪光点,来进行精当地评析,用“点睛”之笔把学生习作中的某个优点加以放大。这样做的效果,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够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在这些精彩的习作点评中,有对学生习作思想内涵的深刻发掘。例如:

  作者选取了“明净的月亮”这个美好的意象,去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恩之情。读者读着文章,感到“父亲”和“月亮”融为一体,美丽的月亮和月光,衬托了父爱的美丽。
——孝南区肖港初中教师肖树伟:学生习作《那一轮明净的月亮》点评


  本文以“我是一道风景”统帅全文,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对比,打破原来写此类文章空洞口号的呼喊“坚强”、“自信”,不做“云霞”、“鲜花”,就去做“白云”、“小草”,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特别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更不能迷恋路旁的“风景”,牵跘自己前进的脚步,深化了主题。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因某个方面的不足,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应该“走好脚下的路”,并大声说“我就是一道风景”。
——孝昌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罗猛、周艳:学生习作《我就是一道风景》点评


  这是一篇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环保想象作文。小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以假想主人公——地球上“最后一滴水”的“心理感受”为线索,通过这滴水的自述,虚拟了地球因人类贪婪地掠夺而遭毁灭的情境。文中“梦里江南”的美好与眼前黄沙弥漫、满目疮痍的荒凉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以及外星人对地球人的凭吊,都能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震撼。
——汉川市实验小学教师汪利红:学生习作《最后一滴水的自述》点评


  本文最出彩之处就是作者善于用情。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刺痛了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将整个民族心灵深处最本源的善良和仁爱全部表现出来。无论是千千万万的人民子弟兵,还是一个又一个志愿者,抑或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人人心中装有“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什么叫“万众一心”,什么叫“大爱无疆”。真情实感不仅需要真实的人和事,真实的情感经历,还需要对生活的经常性的体验,需要对生活艺术性的加工,需要把自己的情感在适当的情况下抒发出来。作者精选了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采用第二人称直接抒发感情,紧扣主题,笔随心动,情随笔泄,在打动自己的同时也打动了别人,让我们读起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汉川市金马中学教师康芳:学生习作《一场巨大的感动》点评


  本文内容深刻,观点极具启发性。作者能认识到事发一瞬间,是一个人最本能、最真实的反应,一瞬间可以彰显优雅与高贵、慈悲与仁爱、大度与涵养的人格魅力,一瞬间之美不是一瞬间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的是一个人长时间的对自身的“栽培”, 充实自已,修身养性,勤学苦练,才能在事发一瞬间绽放最美的光彩!中学生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实在难能可贵!
——湖北航天中学教师刘小书:学生习作《事发一瞬间》点评


  二、在这些精彩的习作点评中,有对学生习作表达技巧的审美鉴赏。例如:

  这篇以“寻”为话题的习作的标题别具一格,耐人寻味。借助标点符号来拟定标题,新颖夺目。一个问号发人深思,振聋发聩。其深刻意蕴是:儿时的苇塘到哪里去寻找?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而一个感叹号则启示人们: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从钢筋水泥般的森林里寻找到故土情节和心灵慰藉,要在城市中拼搏、崛起,寻找自我!
——汉川市实验中学教师王健龙:学生习作《寻?!》点评


  文章紧扣“声音”这一话题行文,立意深刻,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流畅,充分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文章把母亲为小考生准备中考作文材料这一事情作为切入口,描写了妈妈煞费苦心为自己准备中考作文材料而自己最后在考场上却毅然做出有可能改变自己人生的决定——放弃抄袭嫁接、写出真情实感的过程!文章描写细致真实,心理变化过程写得极其自然。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贯穿全文,浑然圆合,给人以深刻的警示。
——云梦县伍洛中学教师李凯:学生习作《陶行知爷爷的声音》点评


  作者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围绕一个“爱”字,将三个不同场景嫁接到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叙议结合,折射出一束爱的光芒。美丽的放弃——妻子松开了自己的手,将生之希望留给丈夫和孩子;第二遍电话——一个让父母感觉最称心最如意的电话;太阳的颜色——丈夫驾车将药品送给灾民,而妻子为了让丈夫发动卡车“染上了太阳的颜色”走向天国。一个因爱而放弃,一个因爱而约定,一个因爱而选择。学会爱吧,爱自己的另一半,爱父母,爱他人,这样就爱出了一种境界。
——安陆市二中教师李亚洲:学生习作《爱出一种境界》点评


  小作者把自己对受灾人民的同情和想对他们进行帮助的美好愿望通过想象表达出来。文中故事情节感人,娓娓道来,用对比的写法展现了汶川的变化,表达自己对汶川美好明天的盼望与祝愿。想象中的天使并不存在,但是每一个有爱心的中国人都是天使,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谁说汶川的明天不是更加灿烂辉煌呢?作为小学三年级的艺影虽然文笔稚拙,但能结合真实的生活巧妙立意,通过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非常不易,值得学习。
——湖北航天中学小学部教师郭艳:学生习作《我是美丽的小天使》点评


  文章最突出的优点是通过平常的家庭琐事表现出真实自然、细腻丰富、浓烈纯美的亲情之爱。文章在抒情上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只通过一个“打电话”的细节就将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作者因思念父母而打电话,因打电话而了解到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已经背井离乡,而此时正在劳碌奔波的父亲仍不忘关心“我”的身体。至此,作者被彻底感动了,与父母的隔膜因之被彻底冲破了,自然而然地发出“父母之爱是人生之唯一可以凭借”的深刻感悟。
——应城市一中学教师邹礼超:学生习作《静夜灯火》点评


  三、在这些精彩的习作点评中,还有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情感交流与思想沟通,例如:

  你的短信让我既意外又感动。本想找个机会和你好好谈谈——面对面地,看着对方眼睛地好好谈谈。可又怕惊吓了你。所以也就用文字和你说说话吧!
  你说中考作文的格式化,束缚了你自由的思想。让你感到厌烦,失去了写作的热情,心也“茫然”了!首先我非常赞同你所说的“写作文是一种感情”。只有融入了自己真挚的感情的作文才是好的作文。我写文章的时候,也往往会任由自己情感流露,而疏忽了所谓的“结构章法”。但这和作文的某些固定格式并不矛盾。好的文章思想需要一些合理的文章结构来表达;合理的文章结构不妨碍或者说更有利于文章思想的抒发。二者是协调统一的。你只是没有找到它们的结合点而已。相信文采斐然的你一定可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走出写作的困境!
  你说你对老师心存敬畏,但进入初三以后,你更多的感受到的是老师的“冰冷”。失去了花季应有的快乐。我想这也许更多的是因为你自己心境改变了吧。老师的严肃,学习的压力,在你眼中幻化成了“冷漠”。让自己试着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并把这些最真实的情感用文字记下来。给自己最美的人生花季留下最珍贵的回忆,不也很美吗?
  或许,生活真如你所说,缺少快乐,缺少阳光。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变成一束阳光去感染他人,带给他人快乐呢?能给他人快乐的人,一定也是快乐的!
  改变自己从“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开始!
  我会用期待、欣赏的眼光看着你的每一个改变,一如看着初升的朝阳!

——孝南区陡岗中学教师骆红梅:学生习作《给老师的一封信》点评

  …… ……
  …… ……
  总之,在孝感教育科研网上展出的那些“习作点评”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方面值得你我继续总结、归纳与欣赏。
  不怕诸位见笑,我至今仍珍藏着自己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不少作文本,因为上面留有许多老师对我平时作文的精彩评语,使我能自豪地经常拿出来在孩子们面前“炫耀”——当年我是如何受老师的“青睐”的。也由于这个原因,许多语文老师让我终生感念与缅怀!记得三国时期刘备临终前嘱咐儿子刘禅时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若将这种家庭教育思想引伸到现代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引用到对学生习作如何批阅的这件事情上,我认为,能否对学生习作给予认真而恰当的点评,足以看出一位语文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因为对学生习作给予认真而恰当点评的事情虽小,但它却是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位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的语文教师都不能轻易忽视它,莫因善小而不为。因为小事是大事的基础,大事是小事的积累。轻视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就不可能成就大事。正如轻视一滴滴水珠的汇聚,就不会有浩瀚的海洋;轻视一棵棵树木的积累,就不会有茂密的森林;轻视一砖一瓦的堆积,就不能盖好高楼大厦。
  在现实生活中,我还了解到有不少语文教师长期陷于细琐繁杂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愁于没有专门时间或没有课题方向来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殊不知,每个语文教师平时必须完成的学生作文评阅工作其实就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与教学研究之源——只要动动脑、动动笔,顺手对学生习作写出一些有感而发的点评文字来,谁说不就是一次教学反思、或一回理论研讨、或一个模式探索、或一套方法总结、或一种理念实践呢?日积月累,谁敢断言不会诞生出某项教育科研成果呢?
  综上所述,莫因善小而不为。或许,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乐趣和人生意义,就蕴含在孜孜不倦地对每一位学生习作的精彩点评之中!
2#
发表于 2010-3-10 17: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发表于 2010-3-28 08: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观看刘谦魔术表演而产生的联想




  刘谦,这个拥有着一双充满魔力的眼睛与修长的双手的小青年,近年来在国内许多电视台出镜率极高。尤其是他连续两年在央视春晚上表演的近景魔术,把屏幕前的广大观众“摆乎”得一愣一愣的,于是有人不无嫉妒地称“刘谦带了一个诈骗团伙来,演了一出话剧” 。众所周知,魔术只是一种表演艺术,可是全国人民都喜欢被他“忽悠”,更有甚者,几乎全国人民皆“魔术”,苦心积虑地想破解他的魔术。我认为这既是魔术的魅力,也是刘谦的智慧!我在打心底欣羡刘谦的同时,不免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假如刘谦是一名语文老师,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我想他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语文老师,而且是那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
  其一、他的语言是那么地自然和幽默。看惯了正儿八经的魔术表演,听惯了正襟危坐的播音主持腔调,别样的刘谦一出现在电视上,就让我们回归了生活的真实。在春晚、元宵晚会这等“国宴”般的大舞台上,他在表演的过程中,不忘记与著名的作曲家徐沛东侃大山,与名主持董卿逗乐,帮朴实的赵大叔擦手,不管对方是被冠以“著名”二字的名人,还是普通的百姓,在他,都是平等的朋友。尤其是他的赏识法用得出神入化。别人帮他拧个螺帽,他连声说:“非常完美!”听者收获的更多的应该是感动吧。他的幽默堪称经典,你看,他大言不惭地说:“我是魔术师,当然不必用钳子了。”这属于故意卖弄型。他扭过头去对本山大叔说:“请最正直的赵老师检验一下。”这属于临场应变型。我们的语文课堂太需要这种机智与灵气。
  其二、他的魔术源自生活的细节。刘谦表演魔术的材料均取自于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一枚硬币、一颗螺丝钉、一张白卡片、一副扑克牌、一瓶易拉罐……多得数不胜数。化腐朽为神奇,全在乎他精巧的创意与表演。难能可贵的是,他的魔术取自生活,又还原于生活。他走进田间地头,曾经被人泼过粪;穿街走巷,遭遇过被人讨要变出的钱的尴尬。但是他仍乐此不疲,在生活中寻找魔术的灵感。其实,语文的天地又何尝不在生活中,只是考试把我们都禁锢在了课堂,要寻求真正的心灵释放,还是要回归生活的本质。
  其三、他的专注和投入足以打动任何人。你如果认为刘谦只是哗众取宠,那就大错特错了。我最欣赏他的是他表演时的专注和投入。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目不转睛,“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完全沉浸在魔术的世界里。全国人民为之屏气凝神,与他一起“见证奇迹的时刻”。这是其他表演者很难企及的一种境界。专注又何尝不是任何事业成功的基石?
  其四、他把合作演绎到了极致。新课改中首次提出“合作”的理念,在我看来,把“合作”演绎到极致的不是老师,而是刘谦。为了证明配合者不是事先安排的“托儿”,他的小盘一扔,现场顿时群情激扬。闻说许多网友质疑今年春晚的“硬币穿玻璃”表演,坐在后面的所谓“热心观众”均是他的“托儿”,我想他对合作二字的运用已是鬼斧神工不露痕迹了。
  我知道,让魔术师刘谦来当语文老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如果我们的每位语文老师都能像刘谦一样运用小智慧,将方块汉字的神奇与美丽展现出来,使学生们在课堂上着迷着魔,那又该多好哇!
4#
发表于 2010-8-29 21: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文题目莫以“最”论  借“题”发挥方显高下



                       文/麻辣讥士




  自全国部分省市实行高考自主命题以来,每年全国都会同时出现十多套高考语文试卷,对于每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目,起初几年在社会上并未见到多少对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的专门点评。不知从哪一年起,在报纸上、网络上出现了一种用 “最××的作文题”来评价当年全国十多套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的现象,有些评价用语几乎到了刻薄的程度。往年的情况就不提了,仅以2010年为例,在全国高考的第一天上午语文考试时间一结束,立即就有全国各自主命题省市的高考作文题被陆续贴到网上,之后,开始出现了“最××的作文题”的一句话点评,如台海网(厦门)6月9日有人发贴认为:“最有思想有空间有时代性的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有鱼吃还捉老鼠’,最做作的陕西省高考作文题‘狼和人成长的启示’,最老掉牙的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路径’和湖北省高考作文题‘幻想与现实’,最有争议的辽宁省高考作文题‘幸福是’,最有心机的山东省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光影变化’和四川省高考作文题‘点’……” 2010年6月11日《北京晨报》第23版刊载佚名文章《2010年高考作文七宗“最”》,其中认为:“最励志的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最雷人的湖南省高考作文题‘早’,最难写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最走红的全国1卷作文题‘有鱼吃还捉老鼠’,最无聊的江西省高考作文题‘找回童年’,最开放的广东省高考作文‘与你为邻’,最抓不着北的山东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光影变化’……”对高考作文题是如此“最××”的评价,对中考作文题亦有如此“最××”的评价。如湖北省中考结束的第二天,《楚天都市报》上就刊登出了《2010年湖北中考作文“最之榜”》,其中这样评价道:武汉卷中考作文题“最能打开心扉”,黄石卷中考作文题“最诗意”,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卷中考作文题“最做作”,襄樊卷中考作文题“最没有创意”,随州卷中考作文题“最有话说”,黄冈卷中考作文题“最能激发学生激情”,孝感卷中考作文题“最平庸”,恩施卷、十堰卷中考作文题“最难为学生”,咸宁卷中考作文题“最合适”,荆门卷中考作文题“最平常”……

  从上述那些对高考作文题、中考作文题进行“最××”点评者的身份来看,其中不乏中学名师、写作大腕和高校教授等。但无论点评者的身份如何显贵,我都认为,用一句“最××”的语汇来为任何一个作文题目定性的做法,是十分可笑的!因为任何一个高考或中考的作文题目不是能用一句“最××”就能定性其优劣的。某些“名师”、“大腕”“教授”对某个作文题目写不出或写不好,就认为人家的高考作文题或中考作文题出得有问题,这如果不是一种武断也是一种肤浅!君不见,哪一年的各省市的高考作文中和各地市的中考作文中没有出现过精彩之作、感人之作、满分之作呢?

  我认为,任何一个作文题目(而非具体的作文标题),并无“最××”的优劣之分,而只有或难或易之别。因为不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无非就是某种思路提示,或某种情境规定,或某种表达限制。关键是看写作者在某种提示、规定、限制中如何“戴着脚镣跳舞”,如何在某种提示、规定、限制中施展各自的思想才华和语言技巧。某省、某市、某地区的一个统考作文题目,是某省、某市、某地区的一个客观的检测平台,它对该省、该市、该地区的所有学生来说是相对公平的,因此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更无所谓“最××”之定性。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任何作文题目有一定程度的难易之别,这是因为该省、该市、该地区的所有学生之间存有必然的个体差异。生长在城市里的考生与生长在农村里的学生,生长在沿海开放地区的学生与生长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即使同是生长在城市这个环境里,生活在干部、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与生活在普通工人、市民家庭里的学生,由于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环境熏陶、信息渠道,以及不同学校的教学目标落实、不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差异等情况的不同,当面对同样一个作文题目的具体写作要求时,他们各自的理解、感受与表达是决不相同的。比较贴近一部分学生生活体验与知识积累的题目,他们一定觉得题目易,好写好发挥;而让一部分学生感到陌生的生活经历与知识盲点,他们一定觉得题目难,不好写不好发挥,从而有了作文的深刻与肤浅、生动与平淡、自然与造作等一些内容上的高下之层次区别。

  纵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科举考试,哪次不是就从“四书五经”中摘取某个句子、某个词语来作为写作命题要求的?多少举子不是通过借“题”发挥来阐发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经略之才的?何以从古至今就没人来对某考题进行一下“最××”的“标签式”点评呢?厚古薄今与厚今薄古,都不是正确的科研态度。我重申:任何作文题目都不能简单地以“最××”来论其优劣,是难是易要视不同类型的学生而定。例如,2009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半命题作文:“站在的门口”,武汉考生周海洋竟别出心裁地用古体长诗形式,写出了一篇被称为“最牛高考作文”——《站在黄花岗烈士陵园的门口》,全诗1080字,诗前小序是一段170字的文言文,介绍写作背景,长诗由51行共102句的七言组成,后记也是用文言文写作。全文一韵到底,文采飞扬,思想深刻,显示了作者厚实的文字功底。该作文获得了众多高考阅卷老师的交口称赞,一致打了满分60分。而这个当年被普遍叫好的高考作文题目——“站在的门口”,据说在当年的湖北省高考作文中也不是没有一定数量的不及格作文甚至零分作文。我们可以看看考生周海洋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以及写作背景:“他就读于武汉市远城郊区汉南区的一所偏向职业教育的普通中学,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加工棉被,母亲在外务工。听父亲讲,他从小便喜欢读书,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在他屋里,就有很多翻烂的旧书,特别是对于文史,周海洋更是充满了浓厚兴趣。上高中后,学校图书馆大量文史类书籍让他如获至宝。《古文观止》、《战国策》、《庄子》、《论语》、《史记》、《离骚》,他都细细品味,不少名句反复斟酌,烂熟于心。周海洋说他从没有去过黄花岗,只是在初二的时候曾经读过孙中山先生写的黄花岗。关于黄花岗的祭文,他曾经感叹黄花岗上一抔土,犹埋没于荒烟蔓草间,黄花岗的烈士们奋斗在民国时期没有得到很多人的一种追念或者一种悼念,他为此感到叹息,而现在,时代变了,我们应怀念英雄、纪念英雄。于是采用一种苏轼说的‘故国神游’的方式,写出了这篇考场作文。”(引自 央视2009年6月27日《新闻周刊》人物报道:《周海洋——奇文奇少年》)又据湖北大楚网6月7日讯,2010年湖北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的当日,大楚网特邀请已是三峡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周海洋在线挥毫,在高考规定时间内,再次运用古体长诗形式,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一篇高考下水作文《古风·幻想曲》(原作见《楚天都市报》2010年6月8日第17版)。被某些人讥讽为“最老掉牙”“最不着边际”的湖北省高考作文题何以能在有些人的妙笔之下生辉呢?我认为,关键是看写作者会不会借“题”发挥,善不善借“题”发挥。只有在借“题”发挥中,方能显出写作者的思想认识之深浅、表达技巧之高下。像那些被认为“最难写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最无聊的江西省高考作文题‘找回童年’”,“最抓不着北的山东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光影变化’”等被定性为“劣”等的作文题目,在不同学生的笔下,一定能呈现出不同的气象,一定能体现出不同的精彩。

  例如,来自2010年6月23日《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称,江苏考生王云飞用文言骈体写的高考作文《绿色生活》(原作详见2010年6月26日《扬子晚报》第3版),也就是被某些专家称为“最难写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竟让一些“专家为看懂而写了4页注释”,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赞其“简直绝了”,古典文献专家也“惊呆”了。来自东方网2010年6月28日的一则报道称:“江苏理科生骈体作文获高分,专家赞其可读硕士。”由此可见,在某些“名师”、“大腕”、“教授”眼里“最难写的作文题”,在某些考生手里还不是一样可以化为一种“绕指柔”。

  再拿2010年湖北省各市州的中考作文题来说,被称为“最能打开心扉” 的武汉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能让每个学生写出“打开心扉”的作文吗?被称为“最诗意”的黄石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会在每个学生笔下显现出“诗意”吗?被称为“最做作”的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不会有学生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吗?被称为“最没有创意”的襄樊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会被所有学生写得死气沉沉吗?被称为“最有话说”的随州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吗?被称为“最能激发学生激情”的黄冈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会被每个学生写得神采飞扬吗?被称为“最平庸”的孝感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没有学生写出高雅深刻之作吗?被称为“最难为学生”的恩施卷、十堰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是让每个学生束手无策、无言以发吗?被称为“最合适”的咸宁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合适”每个学生吗?被称为“最平常”的荆门卷中考作文题,就一定写不出精彩、独特之作吗?所以,用“最××”来定性某个作文题目无疑属于一种主观唯心论。

  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大家一定要明确,作为一种选拔性的高考作文题目,或中考作文题目,命题者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从中拉开学生之间的距离,绝不会去“迎合”与“兼顾”每一位考生的口味,它必然会以某种貌似不公平的客观现实来体现一种本质上的公平性。所以,每当一个作文题目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教师首先不应当一味对作文题目进行“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而应认真思考作文题目的内涵,仔细推敲作文题目的特点,力求吃透作文题目的精神,然后具体指导学生应当怎样根据题目所有的某种思路提示,或某种情境规定,或某种表达限制来进行立意、构思、行文,以借“题”发挥。即使遇到一个“老”的、“平庸”的、“无新意”的作文题目,难道就不能“旧瓶装新酒”,写出“让人起鸡皮疙瘩”(此为阎肃先生在央视青歌赛上的形象点评语,意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创新文章吗?任何一个作文题目(而非具体的作文标题),并无绝对的“最××”的定性和优劣之分,关键是如何选取切入点来借“题”发挥,以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当然,如何才能借“题”发挥把文章写好呢?我认为北京师范大学写作学教授刘锡庆先生的学术观点值得参考。他认为:“文章写的好,每个人的‘得力点’并不完全一致。”(《基础写作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综合概述:

  欧洲有句谚语,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通向会写文章、会借“题”发挥的路子也不止一条。如果只有一条,那倒也简单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一律如此,概莫能外”,我们照着前人的足迹走去就是,哪还有什么“麻烦”可言?我们考察前人的足迹,他们能登上“写作”之巅,但攀登的路线却并不完全相同:如有人得力于“阅读”,有人得力于“生活”,有人得力于“学识”,有人得力于“思想”,有人得力于“多写勤练”,等等。除了这些方面之外,在“能力”的表现上也是有不同的“得力点”的:如有人得力于“观察”,有人得力于“想象”,有人得力于“理解”,有人得力于“表现”,等等。

  当我们的初中生、高中生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的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与指导,及时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如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对一些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没有明确的观点和看法,或对一些感人的人与事产生不了激动,这既和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阅历、见识有关,也与这些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不够有关。所以,要让学生面对作文题目能产生一种想借“题”发挥的冲动,能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要抒,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拓宽学习空间,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进行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方面的积累。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的旖旎、夏的火热、秋的华硕、冬的含蓄,感受云出雾散、日出日落、潮涨潮落;带领学生走向植物园、郊外公园,组织学生参观军营、博物馆、祭扫烈士墓、走访老革命、慰问敬老院、请交警做讲座;组织运动会、演讲比赛、珍爱生命签名活动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真心地热爱生活,多一点兴趣、爱好,例如多看些有益的书,弹弹琴,练练书法,打打球,听听音乐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热心参加公益活动,热心参加集体活动,多一点爱心,例如多为老师、父母、同学做些好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话题”、“实话实说”等节目;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实践,多动手做一做,让学生真正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的道理,等等。只有让学生丰富了生活阅历,积累了生活感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情感积淀,他们的观察视野自然会开阔起来,他们的思考探究自然会深刻起来,他们的作文素材自然会丰富起来,他们的情感抒发自然会真实起来。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我们的学生面对任何一个作文题目,能产生一种想借“题”发挥的冲动,想通过借“题”发挥来阐发自己的独特见解,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任何一个高考作文题目或中考作文题目对于考生来说,就不再是动笔的难易之分了,而是内容的高下之别了。请诸位仔细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呢?
5#
发表于 2011-2-10 15: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场“雅俗共赏”的专家教授论争   


                 文/麻辣讥士


  众口难调的每年央视春晚,每年落幕后即要被人议论纷纷本是司空见惯的事——“狗咬人”——不算新闻;而倘若春晚过后风平浪静地无人说长道短,那倒成了“人咬狗”——新闻。可兔年央视春晚过后,能把除夕之夜的“热闹”气氛继续延续的,却不是春晚中的某个节目,而是发生在一对专家与教授之间的对掐。我认为这是一场雅俗共赏的论争,颇有意思。
  说它“雅”,一是因为论争者的双方身份不同凡响:一位是著名相声大师马季的公子、央视节目主持人、兔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马东,被称为“专家”毫不为过;另一位是我国最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美学教授肖鹰。二是观看或欣赏这一对发生在专家与教授之间的论争,本身也是一件雅事。因为它与市井百姓的一般争执吵闹骂大街不同,完全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彼此都竭力用语言来揶揄、挖苦、嘲讽对方。尤其是身为相声大师之后的马东,在对美学教授肖鹰的唇枪舌剑中,还不忘秀出一两句古诗来,为这场火气十足的论争平添了不少文化色彩。
  说它“俗”,是因为发生在一对专家与教授之间的对掐,原来也如同我们平常百姓那样,人急了也会老羞成怒、口不择言,说出一些有伤“大雅”的话。如肖教授说:马东导演的“造谣生势”与“苏紫紫”的“裸体炒作”又有何区别?而马东则反唇相讥:“你不是酒后信笔,就是事后无力,反正已经不听使唤了。”“逗哏”“捧哏”间的彼此配合自然而有趣,世俗生活气息很浓,不仅让我等欣赏到了一场现实生活中的原生态“相声”,而且也让我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无比正确: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艺术真实的基础源于生活的真实。不然哪会有兔年春晚上的那个群口相声《专家指导》呀!
  我才不关心发生在这一对专家与教授之间的论争与对掐孰是孰非呢,“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年的央视春晚是不是办得雅俗共赏,自有不同层次的“雅”人或“俗”人的来发表他们的看法。
  我只觉得,美学教授肖鹰被马东导演所能抓住的论战中的最大破绽,就是不该这样说:“我今年没有看春晚,这是春晚举办28届以来,我第一次没有看。今年我没有看,因为去年观看后对春晚的彻底失望,更因为今年春晚筹备过程中透露的种种信息让我没有任何理由再期待春晚。2011年春晚播出后我得到的所有信息都在证明我不看的正确选择。”
  早有比肖鹰教授更权威的人士这样说过:“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先亲口尝一尝。”你肖鹰教授连今年的春晚节目看都没看,就凭着自己过去的一些陈见来大发议论,来批评今年的春晚,甚至“攻讦”某个导演与演员,那就没有丝毫道理了。如果你说自己今年从头到尾把春晚节目看完了,而且对你重点不满意的节目还反复看了多遍,然后再发表你的辛辣尖刻的批评意见,或再对某些导演、演员、节目、现象等进行猛烈抨击鞭挞,那时我倒是会力挺你一下的。
  最后,用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趁着还带有过年的一些闲适心情,特发此游戏帖。   

★后附引发本人感慨的原帖网址:http://cctvmadong.blog.sohu.com/166894130.html
6#
发表于 2011-2-10 15: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有不同


——央视虎年春晚上的两个小品《不能让他走》与《捐助》之比较




文/麻辣讥士




  冯巩等人表演的《不能让他走》是央视虎年春晚开场歌舞之后的第一个小品节目,赵本山等人表演的《捐助》是央视虎年春晚在零点钟声敲响之前直到整台晚会结束之前的最后一个小品节目。这两个小品节目被安排在央视虎年春晚的一头一尾,应该被看作是很有分量的。

  这两个搞笑意味很浓的小品节目,尽管所表演的故事内容不同,而且所选取的现实场景也是一城一乡的,但是,这两个小品节目所弘扬的社会精神文明与思想道德却是高度一致的:《不能让他走》主要讲述的是冯巩扮演的角色主动把一位受伤老大爷送往医院、并为其垫交5000元入院费的故事,《捐助》主要讲述的是赵本山扮演的角色为贫困上不起学的学生主动捐款3000元助学的故事。

  这两个小品节目的戏剧性与喜剧性,都是由一个“误”字引发的。在《不能让他走》中,冯巩扮演的角色主动把一位受伤老大爷送往医院抢救、并为其垫交了5000元入院费,却被外人和家属“误会”是肇事者而百口难辩。在《捐助》中,赵本山扮演的角色本来只想为贫困上不起学的学生主动捐款3000元助学,却因按键操作“失误”而多点了一个零,成了捐款30000元,甚至把与亲家合伙的全部存款也给捐了出去。

  若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评价,这两个小品节目的创意都是不错的,在央视春晚现场的演出“笑”果也是不错的!尤其是两个小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都有精彩到位之处:一个是冯巩在《不能让他走》中扮演的被人误会的救人者,一个是王小利在《捐助》中扮演的被误捐了款却未享有名誉的捐款人。当然,也毋庸讳言,这两个小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都有“画蛇添足”之处:一个是韩雪在《不能让他走》中扮演的网络写手,一个是与小沈阳搭班的于洋在《捐助》中扮演的摄影师。个人认为,这两个人物在两个小品中几乎是多余的。

  但从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角度来衡量,实事求是的说,这两个小品节目所产生的实际客观效果却是大不相同的。

  小品《不能让他走》是由表现一种“崇高”——即甘当“雷管”(雷锋管的我要管)、主动救人,最后跃向一种新的“崇高”——即要做“雷人”(当好雷锋精神的传人)、将助人为乐进行到底!

  而小品《捐助》则是由表现一种“高尚”——即主动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最后跌落为一种“庸俗”——即赵本山演的人物角色为了维护电视采访镜头前的个人面子,把本不是心甘情愿捐出的30000元(其中还含有亲家的15000元)都揽在了一个人的名下,而且大话、空话连篇。倒是由王小利演的人物角色显得非常真实可信,尽管王小利演的人物角色的思想觉悟远不如赵本山演的人物角色那样高,但我认为,王小利演的人物角色更具审美学意义!我甚至可以这样说:小品《捐助》能够演出成功,就是因为有了王小利这样的人物角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最后,说说我将两个小品比较之后的结论:光有赵本山所演角色的“善”不是“美”,光有王小利所演角色的“真”也不是“美”,只有像冯巩所演角色的“真”与“善”的统一,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美”!
7#
发表于 2011-2-20 09: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12月22日,湖北省教育学会在湖北武汉召开各地市州秘书长会议。来自全省各个地市区、州县的秘书长参加了这次会议。

谭细龙秘书长首先通报了省教育学会今年的几项重要工作:一是论文和案例的组织申报。并对宜昌地区等在这两项工作的组织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作出了表扬。二是首届《湖北省教育学会基础教育科研之星》、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报送。三是省学会咨询服务部的工作情况。四是学会网站的建设工作。将设立网络信息员工作制度,以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加速会员管理的快捷方便。

黄元棋常务副会长在会上传达了2010年11月26日在河南登封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的23次学术年会的会议精神,并对湖北省教育学会2010年的工作做了重点总结,对2011年的工作要点进行了安排。他指出:2011年我们要在围绕落实《规划纲要》和省里制定的“义务教育条例”,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个角度出发,组织大家从“小学培养什么人,中学培养什么人,大学培养什么人”来进行研究。规划纲要的核心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我们要把征集案例和论文做为突破口,继续推进新建康教育,继续推进教育家办学研究,继续推进学会系统建设。

各地市各市州秘书长分别汇报了2010年本学会的工作情况,并就关心的事项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8#
发表于 2013-3-8 23: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作者就一定能回答出以自己作品为阅读材料的鉴赏题吗?



文/麻辣讥士


  《楚天都市报》2013年3月8日第20版上登载了一则由记者罗欣、实习生张晴、韩丽娟合写的消息,主标题为“高中阅读题难倒原文作者”,副标题为“湖北作家陈应松痛批‘解剖式命题’”。仅从醒目的主、副标题来看,这是又在诋毁我们的语文教师或语文教研人员呢!
  消息报道的核心内容是这样的:在最近的上海部分高中联考语文试题中,将湖北作家陈应松新发表的散文《雪夜》作为了阅读试题的材料,引来一些学生大呼“太难”,并向原文作者“求助”。如有考生在陈应松的微博上留言:“亲,做得我要崩溃了,你想用雪来表达什么啊?”面对学生们的困惑,原文作者陈应松感慨万千:“网上看到,不知哪个学校把我刚发表的《雪夜》弄成考题,弄出几个问题让回答,坑爹啊!我好心写了个散文,却让老师去害学生。无语……”“没啥意思呀,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应松说:“我一看题目就懵了,全不会做。不知道这样考学生有什么意义。”
  在这篇消息报道的最后,还专门附上了一段题为“大作家做不好语文卷”的相关链接文字:“媒体曾报道,作家王蒙数次做中学语文标准化试卷,成绩最好的一次也只有60分。……韩寒也曾称不会做用自己文章出的高考题。”
  我特意详细地引述上面两段文字,就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文学作品的原作者是不是就一定是仲裁以他本人作品为阅读材料的鉴赏题出得好不好的绝对权威?我的看法是:未必!
  这里且不细究以湖北作家陈应松新发表的散文《雪夜》作为阅读试题的材料,引来一些学生大呼“太难”到底是材料难还是题目难,光是从这大呼“太难”的“一些学生”人数来看,其比例显然只是“部分”而不是“全体”。若拿“一些”和“部分”来说事,本身就带有严重的片面性。
  再从文艺理论的基本常识来看,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应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领域。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分别具有各自的运作规律,如文学创作比较偏重于激情、偏重于感性,而文学鉴赏则比较偏重于冷静、偏重于理性。作家彼时彼刻在某种激情状态下创作的作品、宣泄的情感、表达的看法、运用的技巧等,其实很多都是作家当时没有意识到的,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作为后来的阅读者、鉴赏者、命题者,他们大都是结合此时此刻的心境、认识、经历等来细细地品味、体会、理解、赏析作家彼时彼刻在作品中所表现或再现的一切的,所以,在认识和感悟等方面,理所当然地会跟原文作者有所不同,甚至会有新的思想发现和新的情感升华。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者、鉴赏者、命题者,能从作家原文中发掘出原文作家先前没有意识到的一些东西,是绝对可能和十分正常的。
  用个譬喻来说,作家创作出了作品,把作品发表出来,就像是生产了一件“产品”,并把它推向了市场。评价这件“产品”(作品)是好还是差、是深刻还是肤浅、是内涵蕴藉还是索然寡味,最有发言权的是广大的消费者——读者,其中包括那些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鉴赏并确定选来用作考试阅读材料的语文考试命题者。如果真像报纸上所引述的是陈应松原话:“不知哪个学校把我刚发表的《雪夜》弄成考题,弄出几个问题让回答,坑爹啊!我好心写了个散文,却让老师去害学生。无语……”那么,这人除了不识抬举外,还真没道理去指责人家上海的学校和老师。
  山不言自高,水不语自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部《论语》能让古往今来的人们研读不已,甚至在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能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命题依据和材料来源,任人来解读,任人来阐发。一部《红楼梦》,在无数人的不同解读和独特鉴赏中,形成了一门世界性的学问——“红学”。还有那位英国的莎士比亚,几个世纪以来仍让全世界的研究者和鉴赏家说之不尽……所以,像王蒙、韩寒、陈应松等我国当代作家们,完全没有必要为回答不出以自己作品为阅读材料的鉴赏题而感到惭愧,甚而去贬斥考试命题者——那些富有辛勤探索、勇于创新精神的语文教师们!
  最后,我十分赞同下面两位老师的观点,特抄录如下,与大家共享——
  “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思想的表达,而语文阅读命题是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考点来出题,二者很容易有出入。”武汉市武昌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认为,语文命题上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作者本人答不出题目,也很正常。
  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周文涛说,现在高考、中考或平常的考试命题中确实存在钻牛角尖的情况,有的对阅读材料进行了过分解读,“认为对学生有难度的题目,才说明命得有水平。”他们把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设定为标准答案,学生答不到他们心坎上就算错,这样的命题和答案很不科学。在他看来,阅读文的考试,本应该是引导学生热爱文学,激发他们的思考,现在却变成了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兴趣索然”。
  周文涛表示,阅读命题应该有两种思路:一是遵循文本为先的原则,立足于学生读懂的基础上进行命题,问题的设置答案应该从文本中找到依据;另外一种是开放性的,考学生的见解、探究能力,让学生回归为一个普通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文学作品。
9#
发表于 2013-3-10 15: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阅读题难倒原文作者 陈应松痛批解剖式命题


2013年03月08日  作者:罗欣 张晴 韩丽娟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本报记者罗欣 实习生张晴 韩丽娟)“鸡生了个蛋,问蛋清为什么是透明的?有什么哲理?蛋的营养成分有几种?鸡哪知道啊?不要问我,童鞋们!”前日(6日),得知大批中学生在微博上追问散文《雪夜》中写作意图、结构分析时,该文作者、湖北作家陈应松无奈回复。
  原来,在最近上海部分高中的联考语文试题中,陈应松新发表的散文《雪夜》成为阅读题材料,引来一些学生大呼“太难”,并向原文作者“求助”。
  作者自述:一看题目,我就懵了
  记者看到,在该联考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选取了陈应松的散文《雪夜》。文章后附了六道题,如“第11段中,‘时间和最古老的信仰和幸福连接上了’,这里‘最古老的信仰’指的是___,‘幸福’指的是__(用原文回答)”、“文中多次写到‘我’坐拥‘一本书’、‘一张床’,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图”等等。
  考生在陈应松的微博上留言:亲,做得我要崩溃了,你想用雪来表达什么啊?……
  面对学生们的困惑,陈应松感慨万千:“网上看到,不知哪个学校把我刚发表的《雪夜》弄成考题,弄出N个问题让回答,坑爹啊!我好心写了个散文,却让老师去害学生。无语……”“没啥意思呀,就是雪夜我在自己的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应松说,“我一看到题目就懵了,全不会做。不知道这样考学生有什么意义。”
  学生感叹:“解剖式命题”伤人
  一位参加过考试的学生认为,考题让阅读的美感全无。
  陈应松认为,这样的考题不是在引导考生欣赏文章,而是塞给学生一把手术刀,让他们将文章一点点解剖,变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对学生的成才是有害的。”
  记者随机采访了5名中学生,他们对这种应试试题已经见怪不怪了。“做阅读题和平时的阅读完全不一样。为了考试,我们才学着去解剖文章,领悟文章背后的深意。学习这些对我们平时的阅读能力提高用途不大。”武汉中学一名男生说,确实有同学因为怕考阅读题而不喜欢语文、甚至讨厌上语文课。
  专家建议:考试题应更具开放性
  “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思想的表达,而语文阅读命题是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考点来出题,二者很容易有出入。”武昌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认为,语文命题上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作者本人答不出题目,也很正常。
  我省语文特级教师周文涛说,现在高考、中考或平常的考试命题中确实存在钻牛角尖的情况,有的对阅读材料进行了过分解读,“认为对学生有难度的题目,才说明命得有水平。”他们把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设定为标准答案,学生答不到他们心坎上就算错,这样的命题和答案很不科学。在他看来,阅读文的考试,本应该是引导学生热爱文学,激发他们的思考,现在却变成了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兴趣索然”。
  周文涛表示,阅读命题应该有两种思路:一是遵循文本为先的原则,立足于学生读懂的基础上进行命题,问题的设置答案应该从文本中找到依据;另外一种是开放性的,考学生的见解、探究能力,让学生回归为一个普通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文学作品。
  相关链接
  大作家做不好语文卷
  媒体曾报道,作家王蒙数次做中学语文标准化试卷,成绩最好的一次也只有60分。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曾评价某年度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说:“面对着这份试卷,脑子里一片空白,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韩寒也曾称不会做用自己文章出的高考题。


10#
发表于 2013-4-11 20: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8:08 , Processed in 0.1246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