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3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季超【师生交流专帖、更新中】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1-2-15 18: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师新年吉祥

              我正月十六才回。一回就马上到您家去。
              陈老师专栏已遵嘱开出。拜请陈老师得暇阅看。栏目名如更换,悉由陈师定夺。

                                                             学生 季超 拜上
2#
发表于 2011-2-15 22: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

    假如尚未向您的挚友们发邀请,可否把时间改在正月十五后的第一个周末,由学生我来请客,您定人,先电话邀约。年长者学生我会打的去接。
   
    我回孝后就定个酒店,不在家里做,省师母下厨之劳。

    [ 时间往后延一点,或许陈老师就从羊城返鄂了,更好些。您看呢?]


                                             学生 季超 拜上
3#
发表于 2011-2-16 13: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xnjyw.5d6d.com/thread-29240-1-2.html   


另/我从联友们发到xnjyw123@163.com邮箱的春联中选了一组,您能否得暇改/评一下??



                                         季超 拜上
4#
发表于 2011-2-21 11: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 ... o=lastpost#lastpost

您发的陈老师的电邮我以这样的形式拟名,不知陈师以为确当否??
5#
发表于 2011-2-21 12: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xnjyw.5d6d.com/thread-30737-1-1.html

您发上来的华科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习平先生的新作暂放陈老师专栏中,俟帖子多一些,亦可专设一栏。

拜请恩师代季超问习老师好,请习老师审网指正
6#
发表于 2011-2-22 13: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习老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中工作。手机13886162141。家住在东三区96号101室。




[习老师调武汉之前,在宜都市第一中学时的文章]
                                          习平
据《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11日第一版报道,山东省德州市出了一件“新鲜事”:班主任把办公桌搬进了教室。正文不长,现照录如下:原来这是德州一中针对高三年级学生备考期间容易产生焦虑、浮躁等情绪,而要求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据该校校长介绍,师生反应这样做的效果很好。教师们说,现在班主任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及时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解决思想深处的问题;同时能随堂听其他老师上课,拉进了与学生和其他任课老师的距离。学生们普遍反映,班主任与我们一起上课、上自习,减少了许多焦虑,心里踏实多了。  
其实这件“新鲜事”并不怎么新鲜。这种做法是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而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地区的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时候早就用滥了的方法,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就有一些学校要求高三的班主任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教室(最初是在自习的时候,有些能力较低的班主任整堂课坐在教室里),美其名曰: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其实说得难听一点,也就是把班主任当作“警察”摆在教室里“监视”和“镇压”一切有违校方指令的言行,用老师们的话说,就是拴了个“老虎”在教室里,所谓“紧紧抓,狠狠擂,屁股后头又一捶”是也。  
这一消息至少向我们透露了这样一些信息:该校高三学生心理状态不是很好,而学校用正常的方法已经不能改变这种不好的状态,只好采用这种极端的手段。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是学校“要求班主任”这样做的,也就是说,它既不是该校那些已经产生“焦虑”和“浮躁”情绪的学生要求的产物,也不是该校老师要求的产物,而是学校的一项行政命令。我们可不可以顺着这种思路想象一下呢:该校的班主任可不可以干脆搬到学生寝室里去?因为学生在教室里多数时间是在上课,写作业,仅有的下课10分钟的时间又被预备铃占去了2-3分钟,剩余的时间可能只够学生们上上厕所而已,班主任即使是发现了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时间去解决呀,总不能不让学生上厕所,或者停学生的课来解决吧?搬到寝室里去就不一样了,寝室是人的个人生活空间,更容易发现问题,又有闲暇的时间,可以找学生谈心,可以关怀学生生活,岂不是比在教室里强多了?但这样做,是不可想象的。现代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多少有效地解决焦虑和浮躁的方法呀,脱敏,运动,娱乐,交流等等,为什么就只能采用这种落后的野蛮的方法?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这种监视性的管理不但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有可能把问题掩盖起来,得不到真正的解决,充其量只不过是维持了表面的安宁而已。有时候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那就可能连表面的安宁也维持不了了。  
我们不妨再从教师的一方来看看这种做法的不合理性。班主任自己也是老师,他同样也得备课,研究资料,与同事讨论问题,上课,改作业,他还得接待家长,他也可能是有家有室的人,他也得买菜带孩子干其他家务,他也可能还得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一句话,他也是人,你凭什么就如此蛮不讲理的要求班主任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高中各学科不像小学那样容易互相沟通,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专业性更为强一点,知识,能力,情感的要求也不一样,你一个班主任,也不是什么通才,你的随堂听课,说了外行话,很有可能闹出误会和笑话;即使你什么都懂,你也有个充分尊重和相信科任老师的问题。你天天坐在教室里进行监视性听课,不是什么拉近了“与其他科任老师的距离”,而是会引起了班科之间的矛盾。其实,说穿了,该校的这种做法,也就是学校管理层对老师进行监视的手段。这种把自己的老师和学生当作贼来防范的管理方法能叫科学的管理吗?纵观世界范围的课堂教育,一所学校到了需要班主任整天坐在教室里压阵的地步,我们不能不对这种所谓的“新鲜事”感到无限的悲哀,而且,这还是一所重点中学。



习平,男,1961年9月出生于湖北宜都古老背镇(今宜昌市猇亭区),1981年毕业于宜昌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同年9月参加工作;198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并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3年晋升为正高职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宜都一中语文教研组长,现任宜都市高中语文学科中心教研组组长,宜都市一中副校长。     
习平是宜昌市第一届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湖北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会员,全国中语会本体教学研究中心理事;2001年获教育部"园丁工程"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结业证书。1998年9月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称号,200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     
习平系统掌握了高中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对文学、哲学、历史、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训诂学、文艺学、美学、文章学、写作学以及思维科学有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通读了上百万字的《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研读了皮亚杰、布鲁纳等西方教育家的学术著作,提出要在吸收传统语文教育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论,既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又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主张既重方法模式,又敢于突破方法模式;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个性,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习平曾获宜昌市和湖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指导青年教师 参加宜昌市、湖北省、中南六省区语文教学竞赛并获得一等奖。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教研文章和论文15篇,主编教研著作1种,参编教研著作2种。
[习老师调汉前的资料]
7#
发表于 2011-2-22 13: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是在高一开学的时候听罗绮说的,后来我们的班主任杨艳拜了他为师,然后他经常来我们班听课,再然后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闲云野鹤的味道,总觉得他很高不可攀,这是我在整个高一对这个老师的所有印象。
到高二,很意外的知道了他教我们的语文,于是和这个老师有了更多的接触,开始喜欢上这个老师,开始喜欢听这个老师上课,开始喜欢听他讲中国漫长的历史,开始喜欢听他满怀激情的朗读,开始喜欢听他爽朗的笑声,开始喜欢看他笑的样子,于是在这个夏天,我喜欢上了这个老师的课。
看了欣宝的文章,我发现其实我很幸福,因为可以每天见到这个老师,每天可以听他上课。
在听到他说有我们这些学生他很幸福,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不止是他,我想每个听过他的课,每个和他有过接触的人,每个敬爱他的学生都会觉得幸福,因为可以遇上这么一个好老师。
不需要太多的华丽词汇,不需要太多的赞美,习老师的光芒也不会失色,也不会黯淡。因为他有一群学生,他们会为他擦亮他的锋芒,永永远远支持他。[习老师的一位学生所写]



偶然的机会找到了你的名字。开始不敢相信是那个近二十年前的语文老师,是那个十几年寒窗中唯一记得的名字,是那个让自己发表第一稿中篇小说时会起名“小习”的人。还记得当时的六岁的若冰还缠着自己讲武侠故事,今日的她只怕大学已毕业了吧。当年毕业时你在教室里唱着“长亭外,古道边”,如今芳草依在,物是人非。  
或许你早不记得你有过一个喜欢老庄,会写小说的学生,不记得那时十六岁的她写过一只珍贵的枯叶蝶“我虽然喜欢,但也知道这蝴蝶不属于我,它有它的自由,我有我的世界,我又怎能用我的喜爱,束缚于它?若干年后如有一日,我们再见,我必默默地,含笑看着它在花间飞去。”今天看这论坛,似乎真的能体验笑看时的放下。我是谁或你是谁又有何重要,曾经在生命的某时遇见,二十年即便只看见背影也是要含笑叹息吧。我只是弱水三千,你不取一瓢而饮,相濡以沫,又何若相忘于江湖?  
如今原来清高的我不再读齐物论,在俗世中活得幸福且异常精彩。村上春树说这的确是个不公平的世界,但不公平的世界也是大可作为的。生命的意义我已在十六岁考虑结束,我在用行动证实。这辈子无法实现的梦想,再没人给我第二次生命来尝试。  
何必有浮萍般的心态?你如果能知道你在你的事业中,可以让一个少年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候仍然保持了自信,你应该深悟自己的价值,更何况受你指导的并不是我一人。  
每个人的烦恼都在于那不能得到的生活,其实正如那逛商店的女孩子,看看五光十色的橱窗,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眼中有桃红柳绿的繁华诱惑,心中却没有半分逾越,这才是生存的智慧。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为之负责,在有限人生中看自己的极限,尽全力飞向那高高的,高高的蓝天,去体验高处的稀薄之美。与君共勉。 [习老师的另一位学生所写]
8#
发表于 2011-2-22 13: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18日,游华山。大雾,微风。进山,走盘山道,一溪伴我,蜿蜒而上。溪石洁白,水清见底。时见微瀑,溪上植株百态,藤萝披挂,灌木摇曳。自山裙乘索道车而上,道长1500米。六人围坐,陡然临空,心动不已。初见半山绿树半山石,俄而山似斧劈。凝视之,浓雾如潮涌起,皆不得见。或曰:如进仙境。余不知仙境如何,但见一山云雾,山影树形,朦胧变化;红男绿女,杂然而上,信可乐也。下索道,可北上北峰,南行者可登西东南诸峰。西风最美,南峰最高。油松拔于悬崖,绝壁无底。余至苍龙岭下,衣服汗透 ,腿软无力,见游客如蚁,侧身艰难,如登天梯,而山顶遥然,遂萌退意,与二三友人拾级而下,细查古今游者留句,或得意,或失意 ,或豪放,或忧郁,不亦乐乎?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不必可以求之内,是否可以作为后半生的人生信条?在山下听雷,又侥幸不已。忽觉华山固然阳刚之极,但斧气太重,祥乎?[习老师旧作]

7月16日晨,抵西安。转车谒黄帝陵。过白鹿原,泾渭已不分明。黄帝陵乃2004年大陆为统战需要弄热火起来的。山前是庙,全新,高大至雄伟,,但全无历史感,山后是陵,,陵小而塌。山上古柏是奇观。庙前一株,粗过十围,据称已达五千年,余者均为3000年左右。人在树前,渺小而怪异,以天下至短之生命,睥睨世界,傲视万物。可叹可笑。乘车赴壶口。见黄水自天而下,奔腾咆哮,激起千尺赭雾,彩虹横跨,疑为天津。民风朴实:出资十元,与两老汉合影,老汉连呼茄子不已。怡然。[习老师旧作]

石窟宾馆,傍山而建。分七排列260孔窑洞,每洞前挂一盏红灯笼。自下望之,蔚为壮观。一老者忽然叹曰:像公墓。大家默然,因为太像,尽管不祥。17日上午参观杨家岭,深感几十年光景,竟能使一个朴素的党变成如此模样。抗大学员中,多数是地富子弟,官宦人家出身,他们舍弃富贵,牺牲生命以求之,今日所谓党员干部全放弃了。这难道全是时间造化为之?枣园甚美。碧草成畦,槐叶遮空,垂柳依依。秀丽可人至矣。在苍凉的黄土高原上,枣园如同一个依偎在铁血男儿怀中的女娃娃![习老师旧作]



课堂上,有个学生痛哭失声 [习老师旧作]


•教育背景•
这样的事共发生了两次。第一次可是无意插柳。那是1991年,我给89级的学生上袁枚的《祭妹文》,当我朗诵至“朔风野大,纸灰飞扬,阿兄去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时,自己被文章凄恻的格调感染,声音有些发颤。在全班寂然的氛围中,一位女同学突然痛哭失声。文章的最后几句,我是在她的哭声中朗诵完的。朗诵结束时,全班同学无不为之动容。事后得知,这位同学的亲哥哥一周前因为驾船在长江捕鱼,不幸落水身亡。课堂上,《祭妹文》中令人痛彻心扉的兄妹生死相隔之情引起了她感情上的巨大共鸣,而她的哭声又与课文渲染的凄恻氛围共振,极大地感染了全班同学,从而使教学产生了奇特的效应。
•教育过程•
第二次发生在1994年。我给92级学生上《祭妹文》一课。这次是有心栽花。我根据上一次教学的经验,设计了一种简单得近乎没有道理的的教学方法。第一,用一节早自习份学习小组讨论解决文字障碍。第二,用一节课时间师生合作朗诵课文,要求只有一个,读得令人感动。这一课时分五步走:1、由学生推荐一位同学朗诵课文(结果不怎么令人满意);2、教师以一种低沉的语调动情地介绍了袁机的美丽容貌,绝世才华,介绍袁机因指腹为婚而遇人不淑、生活悲惨的际遇,介绍了她恪守封建道德节操抑郁而死的结局,介绍了袁机与乃兄袁枚身后的兄妹情谊(慢慢的,教室内形成了一种难得的静场效应);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我本人也完全融入了文章哀伤的格调中,在读到袁机“一目未瞑,四肢犹温,尚忍死待吾归矣”时,我的泪水夺目而出,声音哽咽,教室内已经有人抽泣。继而一女生痛哭失声,几分钟才停);4、在一片寂静中,我给学生读了一篇我为本文所写的短评《令人痛彻心菲的挽歌》;5、让学生重新揣摩,自读课文。
•教育感言•
是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得穷形尽相的分析?有没有富有个性的旁门左道?文学教育究竟给语文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一、语文教学必须创造使学生欲罢不能的情景,才能真正陶冶学生性情,并使之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能从中自然而然地领略到许多为文的手段。在文学活动中,作家通过语言节律的形式将自身内在的生理节律和情感节律表现出来。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以自身的生理节律和情感节律为基础,透过作品的语言节律形式,与作者会心会意,从而产生对作品的共鸣。没有这种这种共鸣,就没有文学教育的生命。
二、人生的丰富阅历对于鉴赏心态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朱志荣博士说,“当读者在心境与切身体验与作者有类似之处时,方能与作者进行沟通、引发共鸣。一个生活平淡、情感麻木的人是很难对文学作品有深刻的领悟和独特的共鸣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教育中,应该有意识的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磁场。当然,人生的阅历再丰富,也是有限的,而作品的空间是无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有限的人生阅历与作品的无限的空间之间 搭起一座桥梁,以广泛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共鸣。
三、语文教师应当善于从对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处理中敏锐地发现带有一般性的、规律性的东西,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反过来指导今后的教学活动 。
四、语文教师 应努力提高自身基本素养,并使自身的高素质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语文教师还必须培养自己丰富的情感,并使之在教学活动中极大的感染学生。没有良好的体会、传达作品意蕴的能力,语文课只会使学生产生痛苦。没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渗入语文教学活动,学生就不会进入教学情景。



文言文课堂上:咱们来画一张图 [习老师旧作]


•教育背景•

现在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枯燥的铁律:读——讲——译——背。学生苦不堪言。教者振振有辞,据说,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说的,那还有错?这可是古人几千年教学经验的总结!这可是正宗的语文课自主学习!如果学生不能按要求做,那便是懒,那便是不用功。看看古人,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借光,那叫一个刻苦!现在的孩子,像什么话,不读,不背,不记,不写,整个一个被动学习的活见证。
在这种背景下,上文言文传统名篇,明朝归有光的杰作《项脊轩志》,这篇文章被称为“亲切动人的抒情小夜曲”。但是学生看见古文就发憷,就发愁。即使被迫读译记背,也大多愁眉不展,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在一堂全市性的文言文教学公开课上,笔者来了回改革。

•教育过程•

上课。板书课题。学习第一段课文。这一段语言优美,节奏鲜明,琅琅上口。即使这样,学生读记之时,也已呈疲态。怎么办,下面的课文怎么学?我想,必须给他们一个刺激。于是突然发问:
师:这项脊轩,又叫“南阁子”,归有光把它描述得这么美,可是大家知道这美丽的小屋子在归家的什么位置?
生:不知道。
师:想知道吗?
生:想。
师:能自己找出来吗?
生:不能。
师:如果我给大家一张归家住房的平面图,那么大家有信心在图上找到吗?
生:(兴趣盎然)有啊。
师:(在黑板上画出归有光家一进房子的平面图)呵呵,看清楚了吧?请大家读课文的第一、三两自然段,并从文中作者的描述中找到蛛丝马迹,然后自由讨论,确定“南阁子”的方位。注意哟,还要在图中画出归有光砌的围墙,标出归有光开的四个窗户。弄完后,咱就请同学上台到黑板旁边“汇报演出”。行不?
生:行。
(学生十分兴奋的读书,画图,讨论,争执)
师:哪位“工程师”上台来试画一下?
(一学生上台画图,众学生不断提醒他,还互相争执:“错了”“画反了”“窗户在南边”“院墙在北面”“太阳是从南边来的”……画图的学生一脸疑惑的下台)
师:哪位“工程师”上台来改一下?
生:(举手如林)我来。
师 :我提个条件,咱不能乱改。每改一处,都要念出一句或者是一段原文来印证,还得解释或者翻译一下,怕别人不懂啊。
生:行。
师:呵呵,附加条件一个:任意改错一点,都要罚该学习小组全体成员读书一遍。
生:行。
……
上台,下台;书声,笑声。

•教育感言•

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一、“古人”时期的的孩子,总共才学一门课——读写,咱现在的孩子学多少门课?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美、体、劳、计算机!孩子们的大脑每天得被多少“马队”踏过?在目前这种畸形的考试制度下,这么多学科成吨的练习像炸弹一样轰炸孩子们的大脑,你让他像古人那样专心读——讲——译——背,怎么可能?要不,你来试试?如果不讲效率,等着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着学生“自主学习”,那岂不是要等到猴年马月?既然什么都要等着学生自己去涵泳,要咱老师干什么?
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究竟起什么作用?自主学习的过程,就像是大海航行,就像是沙漠汽车拉力赛。教师应该是灯塔,教师应该是舵手,教师应该是领航员。教师的任务是指明方向,教会方法。吃草是羊的事,但是找到水草丰美的位置却应该是牧羊人的事。打着所谓新课标的旗帜,宣称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是一种对新课标一知半解的极其不负责任的说法。是一种混淆视听、标新立异的奇谈怪论。它怪就怪在否定了教师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教师无用论。如果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那么,学生和谁合作学习不行?和同学合作不行?和家长合作不行?和炊事员不行?和工人师傅农民伯伯合作不行?为什么非要和老师合作才行?如果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那么为什么非要老师组织才行?从军队派个班长来,派个排长来,实行军事化组织管理,岂不是更好?为什么学习只有在教师的组织下才能进行,其他人组织为什么就不行?把儿童中心论扩大到极限,否定教师的作用,就是否定教育本身。
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是一个高明的心理调节人。教师有责任也应该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一种和谐、积极、宁静的状态上来。现代教育与古典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现代教育是建立在大量的生理解剖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大量的心理实验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的。而古典教育只是建立在强迫基础上的,最多也只是建立在“知其然”基础上的。比如说,古典教育强调“苦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代教育则强调“乐学”。其实学习还是学习,没有变,变的只是学习心理。也就是说,古人要求从形式到内容都“苦”,因为“苦”尽就会“甘”来:就会有“黄金屋”,就会有“颜如意”到来。而现代人知道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但是可以通过调节而使学习的过程变得世人快乐起来。
四、教育改革,众多观念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而来,难免泥沙俱下。教育者最难的不是什么改变,而是无所适从,无所坚持。所以教育者应该独立思考,坚持理性,决不人云亦云。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一切。



看见同学们天天被憋在教室读书、出去活动一天便要欢呼的苦境,我不禁想起自己读书时的情景来。1977上半年,我15岁半,在一所农村高中高一当班长。那时我们大约每周都要劳动一到两天,一般都是到江边给运煤的船上煤。一个班一天上一船,一船大约是50吨,啥时上完啥时回。我们班大约有50人,有三分之一是女生,战斗力不强。有一次,连续干两天。第一天大家干得挺欢,又有班主任——一位5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爷子督阵,太阳还未下山就回了校。
第二天,干了半天,老爷子胃病犯了,只得提前回去。老师一走,加上头一天的辛苦,疲劳的同学们一下子就松了劲。我这个最高领导嗓子都喊哑了,大家仍然懒洋洋的——也确实干不动了。十四五岁的男孩女孩,长期营养不良。在烈日下,爬着河堤,挑着百八十斤的煤担子,还得一步一步挪过不到两尺宽的颤悠悠的木跳板。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任务却还没有完成。同学们也累得说不出话,默默跟在我的身后,我走他们走,我停他们停,我坐下,他们也坐下,我站起来,他们便一个个慢慢站起。大家的脸上被汗水和煤灰抹得黑一道花一道,男女都一样。在夕阳中,一群衣衫褴褛的农村孩子,眼神绝望的坐在河堤上,望着他们的班长。
记得那天晚上摸黑才上完了一船煤,我们拄着扁担站在岸上目送着点着油灯的木船起航时,我摸着红肿的肩膀,流出了冰凉的泪水。我用肩头的衣衫擦去泪水,默默地告诫自己:回去我得玩命读书,我不能一辈子就这样挑煤!
后来我想,在班主任不在的时候,不到16岁的我那样玩命的带头干活,对我的人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大于消极影响的。[习老师旧作]
9#
发表于 2011-2-22 14: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高二辩论赛所作对联 [习平]


第一副:辩才伟业
上联:苏秦舌利似箭竟挂六国相印
下联:张仪言出如风遂奠一秦皇基

第二副:雄辩济世
上联:辛苦游列国力劝诸君仅凭七章行王道
下联:潇洒赴江东舌战群儒只靠三寸结联盟

第三副:没有败者
上联:存小异各执一词唇枪舌剑眼总眨心总跳
下联:求大同共研数理言笑眉开耳不赤面不红
10#
发表于 2011-2-22 14: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占领灵魂的制高点》


——习平
     (在第四周班主任会议上的发言)        

老师们:
  我刚来这所学校半年零一个月,本无什么可讲之话,但学校领导要求我在这个会议上作个发言,因此我这个发言算是奉旨行事吧。我姑妄言之,大家姑妄听之。若说得荒唐,请大家一笑了之,原谅我的无知;若说得有点道理,就算是和  各位同仁交流。我发言的题目是《占领灵魂的制高点》。为了节省时间,我就照本宣科。
  有人说:“学校德育是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水。”这句话说得有点无奈,它道出了中国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尴尬地位。广大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千辛万苦,呕心沥血,换来的结果却往往是投入大,产出低,投入早,产出晚,甚至有投入,无产出。当然,这不是对德育工作的绝望,而是道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困难和艰巨。我在这里,想谈一谈在如此的艰难困苦之中,班主任如何尽量做好工作的一管之见。通俗点说,这壶水,咱烧不开,但尽量的烧热一点吧。
  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占领了学生灵魂的制高点,教育才可能获得一定的成功。所谓占领灵魂的制高点,就是指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进行班主任工作。
一、德育行为需要训练化。去年的开学典礼,我印象特别深。这是我看到的纪律最差的开学典礼。这不是一般的集会,是学校最盛大最庄重的活动。要求讲到了,全体管理者都到位了,为什么会还是那样?我个人认为是缺乏训练所致。说实话,我对会议结束时领导的要求是打了折扣的。领导要求各班回校后要进行讨论,讨论会议的内容。我回到班上,只说了这样几句话:“同学们,我为我们学校有的同学在今天开学典礼上的表现感到难过,我们不知道起码的礼节和规范。在世界范围内,有谁见过庄严的国庆典礼上众人乱成一锅粥的?有谁见过阅兵式上熙熙攘攘的?其实做到开会守纪懂礼貌很容易,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坐正,一听会议发言的姿势坐二十分钟。以后年级组和学校集会就这样做。”20分钟后我一言不发,解散队伍。
  众所周知,一味的灌输一直是德育工作中的最大痼疾,在我国传统的德育教学中,以教师灌输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机器,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道德价值和人格品质;在内容上,它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人们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规范规则;在方法上,它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纪律、训诫、奖惩及榜样等等。在灌输者看来,道德和人格可以像知识一样,通过传授和灌输学生就可以获得,从而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而且,在这种单纯的“知识中心主义”的影响下,学生的品德,人格便转化为一个个分数,似乎考分越高品德就越好,人格越健全。这样,学生对德育内容缺乏理解和内化,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或出现同一事物的变化,学生缺乏分析判断而对理论产生怀疑,进而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德育行为是需要训练的。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他们在他们向上固定起来,这就是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叶圣陶先生说:“习惯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作为教师,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所在的地方学校,新生进校的第一周叫军训周,但要上晚自习。晚自习期间,由学校组织晚自习和集中注意力训练。第一节练坐姿,45分钟干坐,监控系统打开并录像,政教主任和年级主任到走廊巡查,班主任不准到班。第二节课看书,预习各科内容,作预习笔记。第三节课班主任到班总结,提出第二天的要求。一周下来,正式上课后,自习期间,全年级鸦雀无声。不是那里的学生特别听话,而是那种氛围压得有些不自觉的学生无法说话。相比起来,华工附中的孩子应该更有优势,他们更懂礼貌,更有知识,只是训练不够。我个人觉得,不对学生进行德育行为训练,只是强调班主任像值班交警一样从早到晚监督,得不偿失,老师疲于奔命,学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纪律观念淡薄是小事,形成学生的变态人格是大事。人格健全,才能获得内部心理的和谐发展。 这样,他们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他们的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客观需要,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能及时调整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二、寻找恰当的教育契机。就像炒菜一样,何时加盐,何时放油,何时放配料,何时起锅,都讲究个时机。教育也有个时机问题。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第一,孔雀开屏现象要抓住。1、一贯表现差的学生转变的机会。2、一贯表现好的学生背后有什么?(例略)第二,偶发事件。同学老师的家庭和本人的遇到的喜事或不幸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激起学生的真情。而真挚的情感是优秀集体的粘合剂或曰发酵剂。例:喻晓的死——悼念、默哀、献花、叠纸鹤、烧纸鹤(周老师参加);杨歌去加拿大:赠言、赠联(杨柳依依,他乡也应随风舞,歌声阵阵,故土犹有潭水深)、合唱《送别》(当晚晚自习之后)。第三,学生生日或假期。如学生的生日。不但是祝贺,还有引导。有专门的班会讨论这个问题“生日的时候你是否想起了母亲?”。(如,生日的浪费现象,庆祝现象,抱怨现象)学生的人格能否正态发展,情感的发展是很关键的。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尊重他人,理解和信任、同情与人道等优良品质。友谊使人开朗、热情和坦诚,而缺乏友谊的人,在情绪上往往有很多困扰,轻则产生恐惧、焦虑、孤独,重则产生多疑、嫉妒、敌对、攻击的心态和行为。人格健全者,在日常交往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朋友、同事、同学、老师协调一致。在假期中,学生有很长的时间去反思他的学习和生活,是重要的德育时机。我的习惯做法是要求学生写信给我(略)。
三、班主任工作应该特别注意科学性。这里,我先想就学生行为规范说一点看法。1、规范只是德育管理的手段,而非目的。制定行为规范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管理,但是其用心并不在于管理学生的行为,而在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许多规范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不少的行为规范的制定只是为了“管住”学生,如很多中学要求学生在校一定要佩带姓名牌,其实,主要就是为了让那些违反校规的学生“无处可逃”。因此,学校对学生进行某些行为习惯的训练,好像就是为了让学生的行为符合某些规章制度,并没有认真地考虑过他们与学生道德发展的关系。班主任在处理学生违反行为规范时,就有个灵活性的问题。规范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有些学生由于害怕迟到,而不给病人让座。显然,这种对待规范的态度就背离了学校德育和德育管理的初衷。形式上是德育的,实质上是反德育的。所以,我们时刻要记住,规范的目的是“育人”,而非“管人”。但是要达到“育人”的目的,规范本身还应该是科学的。2、规范应该符合学生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卡连柯说,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其实,要求不合理也没有教育。因此,作为对学生行为要求的体现,各种行为规范必须符合学生德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行为规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当行为规范是学生认知上能够理解,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可以接受的,学生才可能主动地、积极地去履行,并且在履行过程中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养成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才可能自觉地培养某种行为方式和习惯,各种行为规范才能有他律变成自律。比如说我们的看车值班制度就有一点不科学之处。要求值班人员在岗,给两分,不再扣2分。3、应该发挥规范的激励作用,消除规范的消极作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控制和评价的同时,也向他们暗示了其行为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会认为自己“只要做到什么”或“只要不做什么”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可能会使他们降低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或完全放弃这方面的努力。而现在,学校的许多行为规范都是以防范为主,其行文往往运用“不准作什么”一类的语言。用这样的行为规范来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借用杜威的话来说,就是一种“病态”的训练。因为这种训练把“重点放在纠正错误行为而不是放在养成积极有用的习惯”上。在这种病态的训练中,“往往教师对学生的道德生活的关心所采取的形式是警惕他不遵守学校的规则和常规”。4、规范的作用是有限的。通过制定和执行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除了能使学校有一个"安定"的教育秩序外,还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许多学校非常重视规范在德育管理中的作用,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表现了过分的热情,并大有以此代替德育的势头。我们认为,德育的内容除了日常行为规范以外,还有伦理道德、原则和信仰价值的追求,故德育不能等同于行为规范的训练。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不允许把全人类的道德真理变成一些狭隘的日常生活的准则和规则。”德育的目的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使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健康的道德生活。这一目的实现只靠行为规范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德育管理中,我们不能只强调行为规范的作用而忽视或放松德育的其他工作。尤其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工作。只有人格健全者才能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学习和工作上。 他们在学习、工作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推动,并能和他们的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他们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经常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革新,有所建树。他们的成功又为他们带来满足和愉悦,并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使他们的生活内容更加充实。
(一)视觉关注效应
(二)班级管理要警惕"破窗效应"。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根据这一试验结果,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我认为,在班主任工作中,"破窗理论"同样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班级管理中,尤其要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
"破窗效应"的危害
    在班级建设中,任何一件有碍于班级整体发展的事情,即使只是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处理,一方面,犯错误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容易使其更加有恃无恐,今后其行为将更加难以控制;从更深层次来说,错误的行为没有得到纠正,其他学生就把这种错误理所当然的接受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正确认识受混淆,是非分辩能力下降;即使学生当时对此种错误行为有所认识,由于班主任当时没有明确表态,并采取必要措施,也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暗示性作用,错误的发生就成了无所谓的事,在广大学生中就将产生辐射作用,正气受抑制,邪气滋长,由此在班级管理中产生"破窗效应",对班级的建设造成无可估计的不良后果。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始终遵循"教育无小事"的原则,警惕在班级中"破窗效应"的发生,让一切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班级管理中可能诱发"破窗效应"的因素   
1、 开局不慎。
2、 对错误行为制止不及时。
3、 对学生错误行为教育不得法。
4、 规章制度不严密。
班级管理中容易诱发"破窗效应"的环节
    1、 课堂纪律,特别是一些非重点科目的课堂纪律
    在这里班主任特别要有种"全局意识"。不要以为某些科目不重要而忽视了协助科任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因为任何一个科目的课堂纪律都是相关联的,一盘败则全盘皆输。
     2、考风考风邪则学风必然不佳,特别对于起始年级,班主任更应下狠心抓考风,否则只会使作弊之风越演越烈,造成大面积泛滥。因为学生总有不服输心理,开始其可能厌恶作弊之人,但是当看到其长期不劳而获之后,心理也会形成不平衡,一试成功之后便容易一发而不可收拾。长此以往,弄虚作假之风盛行,班级质量何在?     
    3、学习习惯
    这包括作业习惯、听课习惯、改错习惯等。这一点对于班级学风的形成非常关键,并且关系着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学生中有拖欠作业、上课坐姿不正确、不记笔记、错了不改等不良现象发生而得不到纠正,则会在同学中造成不良的影响,形成"破窗效应"。
    4、公共财物保护
    无论是课桌还是讲台、门窗等公物,若被破坏而没有惩罚"凶手",而且在破坏后没有及时修缮,则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使得"灾情"雪上加霜。
    5、 语言习惯
    常常会发现,各个班级都有其标志性的语言,只不过有些听起来如沐春风,有些则不堪入耳。这些差异的造成,都是由一开始不被注意的"点"辐射开来的。
    6、 奢侈浪费之风
    这种风气都是由互相攀比引起的,内在原因仍是学生的不服输心理。这种风气若盛,则学生无心向学,为害甚深。
   (三)共生效应。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会失去生机、枯萎,而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共生效应”。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来,就是要形成朝气蓬勃的共生集体。
(四)正确运用“门坎效应”,制定班级奋斗目标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加以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德曼与弗雷瑟于 1966 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门坎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中,为了有利于调动学生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应该将总目标或综合目标分解成若干个经过学生努力可以实现的子目标,而一旦实现了子目标,迈过了第一道“门坎”,通过教师积极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然后逐步提高目标层次,学生便能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五)强化。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训练儿童的强化方法,它对我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儿童是向环境提供的示范学习的被动的人。父母要对他们的子女将来成为怎样的人负很大责任。他警告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话,就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像对待一个年轻的成年人那样对待他们……让你的行为总是客观、亲切而坚定,永远也不要无缘无故地抱他们,吻他们,让他们坐在你膝盖上。早上和他们握手道别;如果他们在课业上得到好成绩,高兴地拍他们脑门一下。用不了一个星期,你就会发现,完全客观又亲切地和孩子相处是多么容易,你会为自己过去对孩子那种荒唐的溺爱而惭愧?
对孩子不要娇生惯养,这只是一个原则,在爱孩子的前提下,对幼儿进行必要的行为训练,是父母的责任,但是要履行这个责任,必须学习一点训练孩子的技巧。具体说来,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变得懂事了以后,就永远不要完全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的要求,除了那些保障他们身体健康的,如吃饭、喝水、睡觉、一般的玩具以外,其他任何要求,都不要轻易满足,而要有条件地满足,自己手里要随时掌握着一些筹码------孩子非常需要、非常想得到的东西,包括物质的,活动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把它们作为奖励物,在训练孩子好行为的时候使用。
  物质的东西,如孩子特别想吃的食品,特别想得到的玩具,对大些的孩子,还包括钱;活动,如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在家里一起玩,带孩子出去玩,允许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等等;精神的,如通过讲道理,让孩子知道自己做得对,对了就能得到赞赏、表扬、爸爸妈妈就高兴等等。
  由于您手中握着孩子想得到的东西,所以当孩子表现出一个好行为之后,您就可以运用手中的筹码,作为奖励物,让他的需要暂时得到满足,孩子为了进一步得到奖励物,自然会进一步表现出该好行为。心理学家把这个过程称作"强化",我们看马戏时看到的动物表现出来的各种令人惊异的行为,如狗算算术,鹦鹉骑车,都是用这种办法"强化"出来的。人虽然不是动物,但人的行为也时时需要强化,不光孩子,大人也一样,你在工作单位表现好了,拿到的奖金多,或者评了先进,你以后就会继续表现好,否则,你就只能靠雷锋精神保持自己的行为了。
  比如,到了吃饭时间,孩子不能按时上饭桌,上了饭桌也不能好好吃饭,就可以进行训练。首先,您手中必须有"筹码",要和孩子讲好条件,"你想买玩具,好,只要你每天开饭时按时吃饭,好好吃,一个星期天天能做到,就给你买?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不按时吃饭的坏习惯,要矫正孩子的坏习惯,也不是很难的事,但家长提出要求必须坚决执行,比如,吃饭时不能看电视,那就必须在开饭时坚决关掉电视,即使孩子哭闹,也必须关掉。当然,如果孩子看的电视节目是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连续片,可以尽量把开饭时间和孩子看电视的时间错开。
  如果孩子坚持了一个星期好好吃饭,玩具买了,他的目的达到了,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好办,继续提要求:"好好吃饭,玩具就给你玩,不好好吃饭,玩具就收起来,不给你玩。"
  物质奖励是最低级的奖励,当物质奖励已经对孩子产生效果以后,要逐渐向活动性奖励和精神奖励转变。但是对幼儿来说,物质奖励是不可缺少的。实践证明,把物质奖励和活动性奖励、精神奖励经常地结合起来,效果才能更好。
  惩罚,也就是负强化。是从另一个角度纠正孩子坏毛病和不良行为的好办法。惩罚有四种方式,一是撤销物质性承诺,如收起孩子喜欢的玩具,不给买原来答应好的玩具等;二是撤销活动承诺,如不带孩子玩,不给孩子讲原来答应讲的故事等;三是精神上的,如批评,斥责,情感上冷落,也就是暂时"撤回"对孩子的爱,等等;四是体罚,如关在屋子里不许出来活动,罚站,以及在家长中被广泛使用的打骂等。其实体罚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法。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合理而恰当的惩罚教育(也就是今天人们广义的“挫折教育”)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马卡连柯由于气愤打了札陀洛夫一记耳光。这一教育上的错误,却收到了意外的教育效果。彪壮强悍的札陀洛夫被征服了。不是因为武力,而是马卡连柯的爱弥补了教育上的这一失误。札陀洛夫在这记耳光中,体会到了马卡连柯对他全身心的爱,他不但原谅了老师的过错,而且接受了他的教育。后来这名学生还成了苏联英雄。体罚,因为是一种最可能产生负作用的惩罚方式,所以除非是极端情况下的极端措施,其他情况下是应该禁止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带孩子去商店,他见了一个玩具,非要买,而您因为玩具太贵或认为那个玩具对孩子没有多大好处,决定不给孩子买,结果孩子在商店里大哭大闹,躺在地下打滚,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把孩子抱离商店,回家以后,采取冷处理,冷落他,让他知道他今天的表现让妈妈不高兴。等到孩子意识到妈妈为什么不高兴了,就可以给他讲道理,告诉他为什么不给他买,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同时还要结合物质惩罚,如收回孩子爱玩的玩具,让孩子知道,他必须为他今天的"坏"行为付出代价。不出几次,孩子就不会在商店里大哭大闹了。
  有的家长可能说,如果我不给他买,他当时并没有大哭大闹,但是他回家不理我了,怎么办?首先可以说,这样的孩子一般属于那种社会智力较高的孩子,他们懂得利用自己的情绪变化赢得父母的同情,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对这样的孩子,您要用更高超的智慧去解决,例如,待双方都冷静下来之后,可以利用吃晚饭与他人谈话的方式,从侧面提起当天发生的事,话可以这样说:"今天我带他去商店,他要买一个玩具,我没给他买,他也没跟我闹,他今天很听话?孩子是有心的,他听到妈爸说这话,知道大人对自己是满意的,虽然玩具没买,但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表扬,他心理上就获得了补偿。然后,您可以委婉地给孩子讲道理,讲不给他买的原因。像这种社会智力较高的孩子,大多是讲道理的孩子,妈妈的话他们会听进去的。
  在爱孩子的前提下,不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利用这些要求作为条件,作为强化物,来培养孩子的好行为,这可以作为一条原则,来培养孩子的任何好行为,包括日常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和学习习惯。
  有的家长会提出疑问:这种方法,岂不是要培养孩子有好处就干,没有好处就不干的唯利是图思想?我的回答的否定的。对于不太懂事的孩子来说,唯有运用这种训练方法,才能使他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可以使孩子从小就懂得是非、对错,懂得什么是公平、公正、守信和互惠。因为,对孩子的奖励和惩罚,无形中传达了父母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和孩子讲条件,则是一种契约行为,在契约行为中处处体现着公平、守信等道德原则。孩子从小就懂得这些,对他们将来适应现代社会,很有好处。
  当孩子养成了很多好行为习惯,越来越懂事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助人行为等,如果您自己是一个崇尚雷锋精神的父母,您还可以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去教导孩子。
  训练孩子的过程,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它可以逐渐在您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关系模式,使孩子知道,他的什么行为会使父母高兴,什么行为使父母不高兴,什么行为是父母深恶痛觉的,自己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等等。
  在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时,下面几个原则应该把握好,首先,爱自己的孩子是前提,任何时候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使用体罚;其次,要把握好宽严度,在父母子女关系中,主动权、控制权应该在父母手中,父母不能被孩子控制;第三,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好的个性品质,而个性品质是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合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21:15 , Processed in 0.2047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