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54|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在网教育频道》[‘管’窥天下]专栏开通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1-7-26 14: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刚先生:

    140张照片已压缩打包发到您邮箱中。

    家用像机,摄影水平不高,聊胜于无吧。

    麻烦你们解压看图筛选,看是否可用。

    前三帖太过拘泥于记实,个人的细腻感受极少,缺少趣味。
    明天的第四帖争取写得[活]一点儿。

    辛苦你们啦。
                                              管季超 顿首
2#
发表于 2011-7-27 09: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那,我就同时站在两个角度去作观察:
从学员角度去体会中央教科所专家的讲学,哪些部分会让学员得启发,讲授效果好;
从组织者的角度去想,以后同类研训活动如何优化改进。

争取8月4日离开这个班时,留一份文稿给你们。

8月5日,我到南通去,参加[通州对话]活动。
http://xnjyw.5d6d.com/thread-35354-1-1.html
这次在岳阳,[通州对话]协办校二甲中学教科室主任吕斌有邀。
http://xnjyw.5d6d.com/thread-35587-1-1.html
3#
发表于 2011-7-27 09: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铁芳新著《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一书简介


    在一个知识就是力量(权力)的时代里,重申知识即美德,乃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呼告。重温古典教育理念,不是为了重建权威,而是为了保卫教育,呵护日益挤迫中的心灵世界,使教育实践真正成为扩展人的主体性、而不是强化人的奴役的积极实践。教育哲学的古典转向,意在直面时代难题,回到基本问题,守护教育永恒的主题,那就是:立人究竟何以可能?

                             ——扉页题词



    本书从当代教育价值虚空化这一根性问题出发,在悉心梳理现代教育问题之时,提出现代教育与古典传统之间的根本性联系,由此而主张重返古典传统,重温“知识即美德”,试图以古典思想激活当下的精神空间,从而在真实面对当下问题的基础上,寻求当下教育精神的合理建构。



    本书的写作路径借助于柏拉图的洞穴之光,意在呈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心路历程,目标是呈现诸种现实挤压中的教育如何引导个体一点点穿越教育的基本质素,上升到人性的卓越,最终又回复到对现实世界的关照。



     本书的基本思路大致如下:
      引言“重申知识即美德:触摸古典教育的余韵”,直面当下的教化缺失的时代难题;
      第一章“以古典姿态守护现代教育”,在论及教育哲学的要义之时,言明返回古典教育的必要与可能;
      第二章“自我认识的回归与教育之哲学本性的重建”,以人的自我认识与教育的哲学品性作为重温古典传统的核心,意在重新激活人的自我认识,重申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性主题,以超越时代与社会、以及教育自身造成的种种遮蔽;
      第三章“自然教育的要义与教育可能性的重建”,在简单勾勒从柏拉图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阐明自然教育的时代意义,重在从消极的角度,也就是以自然理念甄定当下教育目标,越过现代性对教育目标的先在性设计,重新寻找教育的起始之点,以敞开越来越趋于封闭的当下教育空间,为古典教育精神进入当下教育提供可能性;
      第四章“回归生活与走向人文:现代教育对生活的适应与超越”,在简单勾勒现代教育成型的基本线索,阐明现代教育在走向生活化,并借此而实现教育的民主、平等、科学等基本价值的同时,向古典教育精神的背离,导致现代教育的内在虚空,由此而提出现代教育在回归生活、谋求现代价值实现的同时,必须走向人文,以古典价值来裨补当下教育的内在精神缺失;
       第五章“教育人性基础的现代转向与教养性教育的内在困境”,进一步言明现代教育的基本主题、基本问题,以及现代教育在好人与好公民之间的内在断裂,由此而提出教养性教育的困境及其超越的可能性;
        第六章“教育的秩序与个体人性的卓越”,主要是重温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典教育理念,试图以人的卓越之诉求来重建当下教育的内在秩序,以古典教育哲学为当下教育赋形;
         第七章“古典自由教育理念的回归与超越”,在言明古典教育的自由理念的同时,阐明当下古典传统在当下遭遇的层层障碍,在召唤古典自由教育精神的同时,也提出重申当下教育精神重建的审慎;
         第八章“乡愁意识、还乡情结与经典教育”,提出现代教育的乡愁意识,旨在敞开现代教育的还乡之路,重申古典教育、自然教育、乡土教育在当下中国的意义;
         第九章“重申教育哲学的使命:给教育实践赋形”,意在重申第一章的基本主题,以教育哲学意识的唤起来激活当下教育精神,让教育的城邦首先建立在每个人的心中。





本书定价28元
4#
发表于 2011-7-27 10: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说明:

------管季超曾就《现在网/教育频道》约稿事,获刘铁芳先生明确授权:‘老管,你去弄。可得的。’
------因要到网吧打理《教师之友网》和按刘芳谚主任要求‘学一段花鼓戏’,管季超当日下午缺课,不在现场。为完整地记录[岳阳研修班]全程,需要选用这份记录稿部分内容。

特次说明。
                                          管季超 2011。7。27。
5#
发表于 2011-7-27 14: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再传后面一半。干脆,后面一半作为第五帖。
   这样一来,本系列即有六帖。基本上全息报道了本次[研修]活动。
   麻烦李刚先生精心排版。谢了
                                                                  
                                          管季超  顿首






相逢是首歌——岳阳(一)
2011年7月24日   星期一      晴
文/陆燕舞
http://xnjyw.5d6d.com/thread-35108-1-5.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5108-1-5.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5108-1-5.html

从岳阳回来一周了,每次想提笔写点什么的时候,岳阳,附小,就会悠然浮现在脑海里。

7月13日晚上,联欢活动结束后,铁芳老师、方校长、管季超老师、元君、求知、以及打字像弹钢琴的金国、编辑照片神速的杨林、文字和舞姿一样轻盈的祖望,还有我们几位组长来到附小的会议室,商讨对明年的研修活动的设想和建议。

从收到铁芳老师的邀请开始,我就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单纯”的求知者,所谓单纯,就是在会场全然地聆听,回榆中后勤谨地实践,顶多在报告现场能就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可以求教于各位老师。

所以,当得知自己要主持小组讨论时,我好紧张好紧张,觉得根本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没有这样的角色意识,而且,很恐惧自己做不好,令师长朋友失望。还有,自己这两年外出,特别是到南方,有些人一听你是甘肃来的,就会“另眼相待”,如果自己不能很妥善地做好小组讨论主持和总结发言的工作,不就更坐实了自己家乡的不好印象吗?

带着内心万般的纠结,我早早就来到了附小的阅览室,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一遍又一遍设想自己的开场,设想如果出现了冷场怎么办,设想自己将要面对的名单背后那一双双的眼睛。而且内心不断地安慰自己,这个组里有最厉害的能用手指在键盘上舞蹈的的李金国老师,有了详实的讨论记录,总结发言的难度就不会让我望而生畏了。

事实上,讨论现场大家的真挚、坦诚,以及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教育生活的讲述,很快让我忘掉了忐忑,忘掉了我们讨论之外的很多东西。

晚上,在梦里几乎做了一夜的总结发言,第二天从台上下来,看到金国老师眼神里的肯定,听着大家的鼓励,心里踏实了很多。

也就是从这个时刻开始,我尝试这不再对岳阳,对附小,对这次活动抱有自己设定的距离感,不再怯怯地对自己将要接受的任务说“不行”,由旁观变成了参与者,不再那么在意结果,只为行动和过程倾心倾力。

接受了泽霞老师的“布置”,我开始为担任联欢活动的主持人而作准备。写开场词,写节目串词,等在打印的地方拿联欢活动所需的材料,和求知、杨林、周同商议节目的进程安排,很自然地从刘芳谚老师那里接过抽奖环节的奖品,抱着一摞东西从会议室往华洋舞校的大教室里走的时候,我竟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缓缓地穿过附小被香樟树围拥的操场,温热的细细的芬芳轻盈地流转在我的身旁。恍惚间,我竟觉得自己已经在附小的操场上行走了很多年,也在草坪上微笑着看孩子们的欢呼雀跃几春秋,黄昏里,我那么深切地觉得自己是一个附小人,恰似在这方土地上静静伫立了许多个日夜的一株香樟树。

所以,联欢后步进会议室,我都有点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成了可以为这个团队出一份绵薄之力的成员。

想起自己那天拿出网购的工具,试着做紫菜包饭。大米饭里拌了寿司醋,撒了点盐,用白醋、糖,盐腌了黄瓜,煎了鸡蛋饼,胡萝卜和蟹肉开水里焯过之后又用油煎了一下,还把火腿切了细条。铺开小小的竹帘,放上紫菜,看着薄薄的紫菜那么平顺地依在竹帘上,就羡慕它,羡慕它对于自己即将面临和拥抱的一切是如此沉静地期待着,期待生命发生改变,变得充盈,饱满。

手上蘸点凉开水,开始将米饭在紫菜上匀开,薄薄一层,放上黄瓜条,蟹肉,胡萝卜丝,火腿丝,鸡蛋饼,尝试将它们卷成电脑上看到的紫菜包饭的模样。边卷边往后撤去竹帘,竟然成型。刀上抹了凉水,切成一指半厚的卷儿,装入饭盒里,一个一个,就像袖珍的梦,都舍不得吃了,很精致。

你会觉得繁琐吗?静静地准备着这些东西,就觉得很多时候,意义和美好恰在这繁琐的投入中。

是的,意义和美好恰在这繁琐的投入中,不投入的人生其实是多么的不值得活过!










地理和心理——相逢是首歌之岳阳(二)


这次去岳阳,早到了一天,10日早上一报到,就和陆静来到了岳阳楼。

也许和很多人一样,知道岳阳楼是因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并不是始建于宋代,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已是历经了很多年历史的风雨。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属文以记之。

只是,我根本没有想到,写了岳阳楼至文的范仲淹竟没有亲临此地,而是仅凭着滕子京寄给他的一幅画写景赋情的。我突然觉得,世界上有什么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心里有什么。

我的游览在岳阳楼就画了一个句号,没有再向前一步,踏进流淌着美丽爱情传说的君山岛。橘树,柳毅,小龙女,离我咫尺之遥,我却止步了,因为我的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准备去亲近,甚至坐在洞庭湖边,静静地凝望水天一色、烟波浩渺的时候,我都没反应过来陆静开玩笑问我会不会看到洞庭龙君。

想想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柳毅传》的时候,洞庭只是一个心理上的名词,或者它都还没有成为我心理的疆域。

是什么会点亮一个地理上的名词?

去年到上海,要离开的那个早上,我和同事在宾馆里等着下午的大巴,心里有一个声音执拗地请求着——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此刻就在我的身边了,我曾在千里之外遥想了很多遍,想象那个羞怯、沉默、执着的青年是怎样看着车窗上晃动的红辣椒,心里充满猜想,来到她的门前;想象她毫不起眼的大门,想象她的教室、琴房,是怎样被这个巴蜀大地的年轻人用追求和奋斗点亮异样的光彩;想象一双羽翼是怎样变得丰满有力,走向世界的舞台……

慢慢行走在香樟树掩映的音乐学院,廖昌永老师的歌声回响在脑海里。初次在电视上看到他时,我很讶异那么文静的人,怎么会拥有这样深沉厚重激情澎湃的歌声。现在,我就在这校园的倾听着答案。

上海,让我觉得亲切,并不是它的流光溢彩,也不是它的车水马龙,而是有那么一个人,生活在那里,却远远地为我的人生亮着一盏灯。

那天晚上在教室里值班,看书,收到了张文质老师的短信:“燕舞呀,好久不见了!”

是的,好久不见,但总在心里面。有一个朋友在远方,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天南地北”的遥隔,也让我知道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

正想着怎么回复老师,竟发现自己拿来看的三本书,作者都是福建人——《新月集》的译者郑振铎先生、《小桔灯》的作者冰心老人、《给青年艺术家的信》作者蒋勋先生,优美的、雅致的、诗意的、温柔的文字都来自那里,就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文质老师。他乐了:“哈,所以想另一个福建?”

福建,就这么款款走进了我的心里,将来有一天我踏上那方土地时,会觉得它就是一个故友旧朋吧,因为有灯亮在那里,那些智慧灵动慈爱温暖的生命把一个个地理上的名词变成了我心理上的故园。

就像那次在1+1上跟文芳打招呼,他笑着回答:“在漳州。”

漳州,印象中是在福建,有火红的凤凰树吗?有香甜的荔枝吗?有干净舒适的住所吗?有清静悠长的街巷吗?文芳在那里呢!

文芳,和我的弟弟同龄。大眼睛,白亮如珠贝的牙齿,都像我的弟弟。读他的博文,有天就忍不很“矫情”的写了一段话发给他:“每次打开的主页,一看见你的照片,就觉得你是我的弟弟(我的弟弟就是85年的),憨憨的,青春的,活泼的,弹吉他,踢足球,我就那样微笑着望着你,享受一个姐姐会有的幸福。而每次阅读你的文字,我就会听你的建议,看你推荐的文章、视频、电影,学习,思考,感悟,聆听你对世界的剖析,接纳你对生活的启示,我就这样静静地望着你,享受一个懵懂、简单到有点弱智的小孩子会有的幸福。”

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地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有谁在那里。他们在,地理上的名词术语就会成为心中永久的牵念和依赖。
6#
发表于 2011-7-27 14: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 ... 11/0727/248638.html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 ... 11/0727/248638.html
看到第四帖了。
配图后更生动些。
挺-----好-------的。
7#
发表于 2011-7-27 15: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先生:
    发现一个问题---在《现在》首页能看到第四帖。
    点开[教育视野]之[‘管’窥天下]专栏
http://edu.cnxianzai.com/hbjy/jiaoyuzixun/index.html
反而找不到第四帖标题了------
       ????
                                                      管季超
8#
发表于 2011-7-31 20: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9#
发表于 2011-7-31 20: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10#
发表于 2011-7-31 20: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03:22 , Processed in 0.1413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