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管季超只[!!]使用《教师之友网》发布信息!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9: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读书
  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捷


  关于读书,我是门外汉,还轮不到我来谈论这个话题。
  可作为一个爱读书的教师,我还是有话要说的。毕竟身边有许多青年教师需要从我们这一代的读书历程中找到一条比较通用,可靠的路径。读书人,最耗不起的是时间,最希望的是找对路。与我看来,会读书,读对书,才算对得起教师这个“头衔”,对得起生命。
  说来可笑,在师范学校就读时,我曾一度以为自己已经将天下可读之书读尽了,无欲无求,入世可治校安家,出世能豁达超脱。能有这样高贵却无知的念想要感谢父亲。他是省委党报的编辑,工作需要,海量阅读。因此我从小在书堆中长大。记忆中房中家具新旧更替了几回,那三个书橱从未动过,仿佛铁打金铸般屹立在房间东南角风水绝佳处,直至后来成为父亲英年早逝后留给我的唯一遗产。
  不要以为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我读过多少不朽名著,看过几多绝版古籍。就像老北京大院里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一样,顽劣的我宁愿在报社大院里和其他孩子捉知了,摘芒果,刨水萝卜,就是不爱读书。每天中午在父亲的强制下,勉强看完了家中三五个抽屉的小人书。没办法,不读不让睡,不睡下午不让自由活动。孩子就是这样,为了玩,什么条件都答应。幸好,小人书是个伟大的发明,能吸引中国孩子走进阅读之门。三五遍地看过《杨家将》《铁道游击队》《岳飞传》《西游记》《隋唐演义》等图文并茂的小人书后,我的大脑中深深地留存了许多历史的,革命的,英雄的,奇趣的故事,虽都是一知半解,但就是这般的懵懂也足以让我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成为公认的班级故事大王。可惜,如今小人书成了艺术品,仅供收藏,价格高得舍不得拿出来吮指阅读,更不忍心蒙着透明玻璃纸描下精美的图像。也许再过几年,鲁迅描《山海经》中神怪绣像的桥段只能成为美丽的传说。
  我第一本自觉阅读的书是妈妈从工厂废旧书堆中拿回的印刷得“歪门邪道”般的《射雕英雄传》。如获至宝般捧起,一点畏惧心,丝毫不情愿都没有。厚厚的大16开,如同城砖一般,需双膝承托方能拿稳,就这样痴迷地看下去,这是当时唯一可以用玩耍时间交换的书。后来,《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倚天屠龙记》、《雪山飞狐》、《神雕侠侣》《天龙八部》《雪山飞狐》诸多武侠小说在我枕边停歇,被欲罢不能地阅读。所以,听闻一些学者还在纠结金庸小说是否能进入教材,个人愚见,那是因为只顾及意识形态建设,不了解孩子喜好的缘故。
  “无书可读”,这样自大的认识被走上岗位后的第一节公开课所击碎。1994年,在师傅逐句讲解后我鹦鹉学舌,居然拿下市里的教学观摩一等奖,但是整个备课的过程让我无地自容。“什么都不知道,一点儿文化味都没有。”这就是当时师傅给我的评价。我从心里感谢那样直率的棒喝,如今的“师傅”鲜见这样的真性情。知不足而后进。赛后,我重新开始了阅读之旅,且至今“沉醉不知归路”。
  我的阅读情态经历了“他律”到“自律”再到“醉心沉迷”三个阶段。得知我有阅读的需要之初,在师傅和同行的督促下,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给我做了推荐,有的甚至替我购买了书籍,借阅的也不在少数。有一段时间,空荡荡的校园图书馆里只有我一个人坐馆。“坐得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要感谢小时候的午间睡前的习惯滋养。读过后和同行交流,尝试着在各种教研活动中现学现用,这就是一种最好的督促和检验方式,也是师傅们最为巧妙的安排。大家突然发现这个小伙子“懂得不少,有那么点文化味。”这不经意的话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于是,我开始了源于自尊需要的自觉阅读。这个阶段,我会主动搜索各种名家或是同行以及杂志的推荐书目,优先阅读这些业内公认的好书,每有收获则欣喜若狂。就在这样泛泛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步确立了自己教学的主要攻关方向——作文教学。于是,开始了专一主题的阅读。梁启超,叶圣陶,夏丏尊,张志功,朱自清……先贤中但凡有过作文类专著的必定收集;友人从台湾香港等地回来,必定嘱托带回一些港台地区的最新作文书刊;每逢出行,必定要扫货各地新华书店的作文书籍专柜……就这样专一阅读一段时间后我又感觉越是精钻越是狭隘。所以,我开始了广泛的阅读,各个门类,各家之言,拿在手上不讨厌的就读读,越读越迷。有意思的是,读过各类书后,对于写作这件事更明朗了,指导孩子写作或是自己写都更加得心应手。我又想起武学中的任督二脉打通后,真气能运用自如,武学能融会贯通。原来各种知识技能也是可以通联的,关键在于你足够广博,足够宽泛。
  说到阅读的速度,反反复复好像一个轮回。起初读得很慢,那是因为不习惯阅读,眼睛和文字的交流需要磨合期,大脑会下达指令放慢速度。读得慢不见得读得细,读得好,因为此时的慢是阅读层面低的体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博观后方能约取。读得多了,自然就读得快。当眼睛和文字充分磨合后,大脑摄取信息的能力也提升,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从成行成篇的文字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速度也就快起来。此时的快,大有些“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囫囵吞枣,海量吸纳,没有细嚼慢咽。一段时间后,你会感到“白白来这世上走一遭”。为什么呢?入宝山却空手而归了。读了许久,什么都没记住,什么都没留下,真遗憾。所以,你会放慢脚步,逐句细品,读出文字间的内涵,批文入情,沿波讨源,咀嚼出文字中的意蕴。再后来,你的阅读快慢随心,想要品读时字斟句酌地慢读,一个上午回味在某句或是某段话中,反反复复,兴致盎然;只需浏览时随手翻翻,也能浅尝辄止,概览其貌。由慢到快,由快回到慢,直至快慢随性,这样圆通之后,是不是很有意思?
  最后说说阅读中关注点的变化。早期阅读我关注的是内容,好看就读。之后会关注文字表达,谋篇布局。朱光潜说文字好比一座桥,关注内容,目的就是为了由桥过河,过河后自然就忘记桥啦;关注文字表达就是在欣赏桥了。要问现在,我不但关注桥,还希望从多次的关注中模仿以至于逐渐能学会建造自己的桥。阅读一篇文章时我特别关注作者的表现手法,文字风格,喜欢的就亲近,模仿,尝试动笔练习。不知不觉中,也写下了百万字。越写越需要读,越是爱读,读写结合,双剑合璧,其乐无穷。
  《文心雕龙》中说读书要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古人的阅读吸取非常周全,无怪贤人辈出,百家争鸣。我辈浅薄,暂且不能面面俱到,但我们必须知道正确的路在哪里,因为我们需不断在阅读之路上探索。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4: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的阅读时间从哪里来一所好学校要有响亮的歌声、开心的笑声,还要有琅琅的读书声;一名好教师要有纯粹的爱心、高超的教育艺术,更要有阅读的习惯。现实中,那些杰出的教师无不是坚持不懈地阅读。对于经常抱怨工作太忙太累、没有时间阅读的教师来说,怎样才能挤出阅读时间呢?其实,读书不能仅靠外力推动,而是需要强烈的内在动机。阅读习惯就像火车,一旦开动起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的前进。
■本报记者 张贵勇
不同的教师有不一样的课堂生态。
一位知识丰富的教师,课上得生动有味,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推崇,他的一举一动都能不知不觉地感染和引领学生。而没有积累、仅靠书本满堂灌的教师,课堂机械僵硬、索然无味,其执教经历在学生的心中可能留不下太多痕迹,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
表面上,这是教师之间执教水平的差距,背后却是积淀的差异、阅读的差距。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说,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在于韧性、在于坚持。而坚持,不仅指上好每一堂课,还包括坚持阅读。
“一直以来,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忙于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回到家里,要忙家务,要教育孩子,要照顾老人,这些繁杂琐碎的事往往令人身心疲惫,哪还有精力和时间去读书呢?”一位教师在博客里曾经这样抱怨。
现实生活中,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天上课三四小时,加上备课和改作业,每天还得至少有两个小时被课外工作占用,的确没有大段的空闲时间。那么,教师是否真的难以找到读书时间?教师的阅读时间从哪里来?
教师阅读离不开内在动机
在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时,青岛市蓼兰小学教师葛冬梅说:“看着日子匆匆过去,一咬牙,把书放在床头,规定自己每晚入睡前看10分钟。果然,一个月下来,书就读了一大部分了。所以说,时间是挤出来的。现在的年轻教师总有许多娱乐活动,下班比上班还忙,或约三五知己出去玩,或在网上遨游四方,感觉人生惬意无比,却忽略了看书提升自我的重要。”
某种程度上,葛老师的话道出了教师不读书的玄机。事实上,真正的名师无不是忙里偷闲地阅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王栋生,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看时事新闻,读喜欢的书,“如果不读一些书,我不知道早晨起来该干什么,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说到底,读书不是通过外力强加的,而是需要有强烈的内在动机。
在心理学上,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有需要,才会产生相应的动机,才有相应的行动。教师一旦有了阅读的欲望,就会自然而然地放弃与阅读无关的事情,心无旁骛、想法设法地寻找书籍,充实自己,从学科书籍到人文书籍再到教育哲学经典,一步步对课题、对教育和生活加深理解,进而养成阅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中写道:“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
当阅读成为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知识的丰实与内心的充盈似乎水到渠成。听王栋生、窦桂梅、王崧舟、程红兵等名师讲课,整堂课下来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实际上,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正是他们阅读生活的真实反映、知识的自然流露。
需要指出的是,养成阅读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不仅有教师自身原因,也与教师的工作环境有关。有些学校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鼓励、不支持教师读书,不为教师读书开绿灯,没有建立健全的读书制度,缺少积极的读书环境。有的学校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却不关心教师是否从阅读中受益,是否将读书心得应用于教学实践。
现实也许让人失望,但教师要明白,阅读和吃饭一样,有与无,都是自己的事,多与少,都会有收获。面对不容乐观的阅读环境,教师更需要一颗恒心,如阿贝尔·加缪所说的“西西弗斯的全部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自己的事”。
在阅读中享受思考的乐趣
一些教师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也找了哲学经典和理论著作来读。问题是,这类著作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很长时间啃不下来。而阅读障碍一旦产生,受挫的可能是整个阅读计划。
其实,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快乐的,是王小波所谓的“思想的乐趣”——“插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吃不饱,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除此之外,还得不到思想的乐趣。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而享受阅读之乐,需要选对合适的书。在合适的时间读到合适的书,实在是一种幸事。同时,也要换一种思维来阅读。因为阅读尤其是教师阅读,讲究的是循序渐进,从感性阅读开始,拾级而上至理性阅读,最终上升到知性阅读的境界。
在这方面,王栋生和程红兵是很好的例子。他们读书时都有一种好习惯,就是喜欢联想,喜欢思考。有时为了读懂一本书,他们会画一些表格和公式,借助数学和逻辑学的知识。这种思考源自他们青少年时期的阅读习惯,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益处,一是阅读变得轻松而愉快,真正产生阅读之乐。二是养成有条不紊的处事习惯。三是借助旁证和反例,发现事物背后的逻辑,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师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事情都有轻重缓急之分。有了高屋建瓴的视角,便可以从容驾驭,将头脑中想到的和所涉及的工作进行分类,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不会被林林总总、纷至沓来的杂事所左右,不会纠缠于日常教育教学的琐细。阅读之余多与同事交流,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就像萧伯纳所说的,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其实,对教师来说,挤出阅读的时间,最可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工作效率。程红兵在上饶一中教书时,当时的学校非常看重高考成绩,他又不想陷入没完没了的试题中,于是把历年的高考题目按照知识点和解题规律进行分类。分析透彻之后,他没有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解题规律和技巧。这让他带的班的高考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也将他从课堂上彻底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读书时间。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
通往名师之路无捷径,阅读同样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方法。
名师于漪多次表示:“我当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课,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课。”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他还在书中记录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历史教师,在区里上了一节公开课,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课后,有人向他请教:“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老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还是应了那句话,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在于一辈子都在学习、思考。
与之相比,一些教师做事总是临时抱佛脚。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相关图片和资料;为了写一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连续几个通宵。最终的效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因为平时积累不够。
教育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只有坚持读书,才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厚积而薄发,讲起课来充满底气、自信,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一位优秀的高级教师曾说过:“只读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教学中的困惑不是这两本书能解决的,教学技巧的提高需要学术专著的指导。
大量的事实证明,汲取学术专著的营养绝非易事,是一种知性阅读的层次。而知性阅读的内在含义,魏智渊在《教师阅读地图》阐释道:知性阅读是一种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是提升教师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阅读者凭借逻辑和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与书籍反复对话,并以书中的思想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知性阅读强调双向的交流对话,强调阅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解释,对书中的信息进行一个新的建构。
真正的名师无不达到了知性阅读的境界,并践行了把阅读作为一辈子的事。所以,教师是否真的没有读书时间?教师如何才能有自己的阅读时间?想想名师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方法,答案似乎就在眼前。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4: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师贵在坚持读书和思考■本报记者 张贵勇



教学不能被简化为技术
记者:很多名家都提倡教师阅读哲学和教育哲学之类的书,这类书对普通青年教师到底有多大作用?如何才能让这类书籍真正内化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中?
程红兵:教育哲学还是应该读一些的,原因在于,教育哲学能帮助教师思考教育的本源性问题,帮助教师回到教育的原点来思考教育。
当下的课程改革有一种技术化倾向,教育教学多沉浸在技术层面上,教师更多地热衷于讨论教学的技术问题,如同课异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学模式等。这些东西固然是重要的,但我认为不是最重要的,只关注这些而不考虑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导致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浅表化,简单化,深入不下去。课程在文化层面上没有多少变化,依然是比较保守、封闭的,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缺钙”。
美国学者阿莱克斯·斯坦迪什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需要教学理论、哲学、文化的支撑。如果教师对教育理论、儿童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历史以及学科知识没有掌握,他们是不应该教学的。这些对于一个师范生理解他的角色、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成为一个合格教师是非常关键的。诗人纪伯伦有句诗说得好: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以为教师也好,校长也罢,应该思考最重要的问题——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旨归、哲学意义以及终极目标,这些最终将决定教师教学行为,决定我们的教育话语、教育细节。
语文教育需要潜心探索
记者:语文教育需要批判和建设,但当下对语文教育批判的多,建设的少。您觉得如何构建真正适合的语文教育?
程红兵:批判是需要的,但语文教育事业更需要学理性的批判,需要基于建设好语文教育这一目的指向的学理性批判。坦率地说,这样的批判还是不够的。
语文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我以为在于常态环境下的语文教育科学实验。而这一点恰恰是这些年来语文教育事业所缺乏的。实话实说,今天的教育环境已经变得非常浮躁,教育的外围——社会到处是急功近利的现象,这也影响了很多教育界人士,一边在号召课改,一边马上树立典型;一边启动课改项目,一边开始介绍经验,展示课改成果。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本身就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教育是复杂的,那种希望快刀斩乱麻的心态、那种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必然是昙花一现。
教育是慢的艺术,现在语文教师、语文教育专业研究人员更应该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教育教学实验,特别是常态下的语文教育科学实验,多务实,少务虚,做一些大样本的科学调查,做一些大规模的跟踪分析,力求科学严谨,切合实际,不要把力气都用在名目翻新上,不要期望建立一个改变一切的教育模式。唯有如此,语文教育事业的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解决,语文教育事业才能进步。值得欣喜的是,现在已经能看到一些语文专业研究人员、语文教师开始这样做了。我相信并期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越来越多,因为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
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在于坚持
记者:你觉得从普通教师迈向名师最难的一道坎是什么?在阅读上,你觉得普通教师如何完成向名师的蜕变?
程红兵:我知道回答这个问题是有风险的。一不小心,别人就认为你以名师自居,于是招来各种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既然问起,我也不便推辞,推辞也会让人觉得你矫情。
说句实在话,普通教师和所谓的名师原本没有多少差别。没有智商的差别,所谓的名师并没有几个是高智商的,或者说得极端一点,所谓名师大都是智商平平的,没有超乎常人之处;没有学历的差别,一般名师的学历并不是特别高,学历高的也未必成为名师,更有许多名师是学历不达标的,比如钱梦龙、魏书生都不是大学毕业,更不是硕士博士,但不妨碍他们成为人们公认的名师;没有资历上的差别,不是年资高的教师就是名师,不是年资低的教师就成不了名师。
我以为,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就在于韧性、在于坚持。上一两堂好课不难,难的是不断上出好课,上出几千堂好课;发表一两篇文章也不难,出版一两部著作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学习,一辈子都在思考。这就是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所在。于漪老师常说:我当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课,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课。这两句话充分表明名师成为名师的关键所在。
阅读可以影响人,而坚持阅读、不断思考才是改变人的关键所在。
记者手记
我听过几次程红兵的报告,深为他的独到见解而叹服,私下里也跟他接触过几次,但与台上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当谈及有关读书的话题时,我又看到了一个充满激情的程红兵。原来,他的所有兴奋点只在与语文有关、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上,由此他总是拒绝酒桌宴请、不愿走近领导的个性,便多少可以理解了。
优秀的教师总是心无旁骛,身在课堂、心在教育,真正的名师总是一辈子学习、思考并引领着同行一同前行。程红兵说,他很喜欢他的第一本专著《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与实践》上的封面插图。他感觉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现实中,程红兵的确做到了不平则鸣,他的呐喊让教育界感受到了久违的新鲜气息。而他值得同行们学习的,除了敢说敢做的个性,还有成就他的从未间断的阅读。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4: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决定教师的精神高度

■本报记者 张贵勇
                               真正的教育是朴实无华的
记者:你提倡教育要追求一种真,不弄虚作假,这是否与你的阅读体验有关?
李镇西:坦率地说,关系不大,至少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民都知道做人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这是起码的道理,哪里需要专门从书本去获得呢?当然,随着阅读面的扩大,特别是在有了教育实践之后,再阅读一些真正的教育名著,我就越来越坚信,真正的教育总是朴实无华的,是不需要刻意包装和打造的。
最近,我在微博中写道:“教育没有那么多的花样,没有那么多的特色。特色不是包装或打造出来的,而是需要实践和时间自然而然形成。现在为特色而特色的趋势越来越严重,此为浮躁。我们不必刻意去打造什么特色。教育哪有那么多花样和口号?面对每一个孩子,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带班,认认真真地帮助老师成长。这就是教育的本来面目。”这样的想法,就是我读陶行知的著作,对比当今教育所产生的想法。
读出自己也要读出问题
记者: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怎样才能读懂、读透类似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大教育家?
李镇西:在语文课上,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过,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怎么才叫读懂了呢?就是8个字:“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文章当中读到引起自己共鸣的一段话、一个词、某个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共鸣”。这需要联想,通过课文联想到自己相似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所谓“读出问题”,就是要一边读一边发现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就是推敲、研究乃至质疑。通俗地说,就是要提出问题,不懂的问题提得越多,说明你读得越深入。
我读类似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教育家的著作也是如此。每次读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把自己摆进去,想到自己的学生、班级和课堂。所以,我经常热泪盈眶,觉得苏霍姆林斯基写的就是我自己的生活。因此,我甚至觉得,有了一定的教育实践经历再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可能更好一些,因为更容易引起共鸣。
如果说“读出自己”是共鸣,那么“读出问题”便是思考。尽管感动,也不能迷信,不能因崇拜而停止思考。要一边读一边想,琢磨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这个说法今天还有没有针对性?这个观点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吗?今天看来这些思想有没有局限性?某一原则或者方法可否用于我的实践?其他教育家有没有相似的论述或不同的观点?如果读一本书,既没有共鸣,也没有思考,不能算读懂了。
站在人生的高度看教育
记者:你认为当前教师阅读最缺少的是哪一部分?如何让阅读促进专业成长?
李镇西:在一次国培班培训时,我曾经在参培老师中就日常阅读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相当多的老师平常读得最多的,是与教学直接相关的知识类读物,包括教辅教参类读物。而对教育经典和人文书籍则读得不多。对此,我深感忧虑。
当然,作为担任学科教学的教师,阅读与教学相关的书一点错都没有,而且是必须读的。问题是,如果老师只读与所教学科有关的书,不但其知识面越来越窄,其视野也会越来越窄,其知识分子的精神含量会越来越稀薄。我认为,除了与学科知识相关的书,作为一个有追求的教师,至少还应该读两类书:教育经典和人文著作。
有些老师总认为,教育经典“难以读懂”且“已经过时”,这是误解。如果比起当今一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的伪学术著作,那么真正的教育经典名著是平易近人的。教育经典也没有过时,否则就不叫经典。应该说,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面临的主题是共同而永恒的,这就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人性、个性、创造性以及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除了教育著作,我还提倡教师应该读一些非教育类的书。教师是知识分子,要多读教育以外的书。我曾经对学校里的年轻教师说,要站在宇宙的高度看人生,站在人生的高度看教育。只有这样,教师的精神才会更加饱满,课堂才会更有活力。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2: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书记趣
  赵炳庭


夫妻间的争吵就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降落一样自然。你看这个家中,锅碗瓢盆交响曲天天得唱。要唱得不重样,有新意,就得天天当“采购”,跑市场买菜。可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愿买菜。工作之余,回到家里,捧着新买的书往桌旁一坐就忘了“世界”。为这事,不知发生了多少场不该有的“舌战”。妻曾多次严正地向我提出“抗议”:“一个月挣那么两壶醋钱,还烧得不行,买那‘劳什子’能当饭吃?”我反驳:“唉!当初你不就看上我爱这‘劳什子’才肯嫁给我的吗?”“哇!美得你,你咋不撒泡尿照照,当初若不是看你酸苦得可怜,我才不肯嫁给你呢!”话虽尖酸刻薄,却句句在理。
在家中,妻是“一把手”,不仅是一家人的“司务长”,且掌管财政“大权”。因我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的缘故,平时总喜欢买书、读书、藏书。参加工作以后,因买书读,花了不少钱。妻权衡利弊,便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从现在起,再不许去书店买书。”我也向妻立了“军令状”。
可说归说,到底还是经不住书的诱惑。每当看到别人拿着新买的畅销书读,心里便痒痒的。于是,不由自主地溜进书店,泡入书海,有时,直到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我 :“下班了!”我才如同从安徒生的童话里回到现实中,匆忙地买上两三本合心意的书,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书店。走进家门时,总像是做了错事的小学生,有种负罪感,躲躲掩掩,或是将书藏于襟后,恐被妻看见。幸好,妻正在厨房忙于家务,来不及回头顾望。我就急进里屋,匆忙地在扉页写上购书日期,然后盖上藏书印章,藏于书柜,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有时,看我不在家,妻估摸着我又去逛书店了,早早地守候在客厅。我一进家门,只见妻那双眼睛瞪得牛眼似的,扫视我的全身后问道:“是不是又去书店买书啦?”我慌忙回答:“没有,没有。”但毕竟掩饰不了撒谎后的窘态,还是被妻看出了破绽,又是无休止的唠叨:“你看人家,都在疯疯火火地赚钱,你可倒好,洞门的耗子。唉!当初糟了哈孽,跟了你这个窝曩废。”“跟了我才是你的好福气呢.。”我笑着说。谁料一句话竟惹恼了妻,她面部肌肉机械地抽搐着,声调一下提高了8度:“我再也不想管你了,你干脆跟书过算了。”懂事的女儿闻声走了进来,扮着鬼脸儿:“爸、妈,你们看,好晴朗的天,突然间浓云密布,要下雨了。”边说边递过来一个眼色,机灵地上前拉着我的手,要我给她讲故事去,屋内凝固的气氛顿时轻松了。可见在家庭这部乐章中,孩子这个音符是不能少的啊!
为了使妻不易“侦破”,我改变了原“作战计划”,将买到的书暂存于邻居家,读时拿来就说借的,妻也无话可说。我便到内屋读,妻嘴里哼着流行歌曲,心甘情愿地在厨房满头大汗地忙活。我暗自窃笑,妻也像小孩一样,需要人“哄”。
纸里包不住火。后来妻终于发现了我的秘密,我想这场“舌战”又不可避免了,可出人意料的是妻只用那深情的眼神看了我一会儿,然后柔柔地说:“真难为你了,从明天起,我陪你逛书店去。”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4: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阅读的
20个理由
●佚   

    1.阅读女人,发现第110种周期元素。
    2.阅读《圣经》,发现上帝活得很健康。
    3.阅读法布尔,发现人是没有感情的昆虫。
    4.阅读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自己,他很厉害。
    5.阅读达达,发现生活就是最好的艺术。
    6.阅读马蒂斯,发现色盲的悲哀。
    7.阅读青藏高原,发现自己很低级。
    8.阅读村上春树,发现真实和虚幻可以和平共处。
    9.阅读凡·高,发现珍惜生命的正确方式是挥霍而非吝啬。
    10.阅读希腊,发现一个替代完美的形容词。
    11.阅读希区柯克,发现灵魂遭受了一次八级地震。
    12.阅读童话,发现成人的幼稚。
    13.阅读足球,发现一块拥有超强磁力的圆形磁铁。
    14.阅读莫扎特,发现灵感值得用生命去兑现。
    15.阅读三宅一生,发现在时尚的句子里,衣服是主语,人是谓语。
    16.阅读二战,发现幸福。
    17.阅读罗曼·罗兰,发现一段没有谱上乐谱的歌词。
    18.阅读迈克尔·乔丹,发现牛顿定律的失败。
    19.阅读《尤利西斯》,发现所有计时工具失去效用。
    20.阅读卡夫卡,发现人生最困难的事就是与生活讲和。
    必须阅读的第21个理由:只有阅读他人,才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靠阅读智脑强国的两个国家
●    薛来彩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
    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家里突然起火,你首先会抢救什么?”当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时,母亲会严肃地告诉他:“这些都不重要,你首先应该抢救的是书!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因而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即使在乞讨,他们的身边总会带着每天必读的书,更别说衣食无忧的人了。在以色列,书刊价格非常昂贵,每本书的售价在20美元以上,每份报纸也在6美元以上,但普通以色列人对购买图书和订阅报刊都十分慷慨。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人,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
   “安息日”是以色列犹太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宗教活动日,在“安息日”所有的犹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业和娱乐活动,商店、饭店、娱乐等场所都得关门停业,公共汽车要停运,就连航空公司的班机都要停飞,人们只能待在家中“安息”祈祷。但有一件事是特许的,那就是全国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门营业。而这一天光顾书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这里静悄悄地读书。
    另一个国家匈牙利,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我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座图书馆。匈牙利平均每人每年购书20本,而我国上世纪90年代统计,平均每人每年购书只有5本,现在还在下降。
    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个,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像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国家的粮食不够吃,还要以石油换食品,而以色列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而且生产的粮食不但自己吃不完,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他们凭着聪明和智慧,创造出惊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而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就有14位,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他们的发明也非常多,既有火柴、圆珠笔这样的小物件,也有电话交换器、变压器、汽化器、电视显像管这样的尖端产品。据说,上世纪80年代是匈牙利人发明的黄金时代,平均每年的发明专利都在400件以上。一个小国,因爱读书而获得智慧和力量,靠着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服的“大国”。
    一个学者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所谓“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有人感叹道:“当今社会识字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很多人把宝贵的时间耗在推杯换盏、打牌搓麻、欢歌劲舞等娱乐应酬中,却不愿花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几本好书。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21: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的艺术(1)


作者:林语堂





读书的享受始终是被当作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且是被一般没有这种特权的人所忌羡与尊敬着的,这只要把一个读书人的生活与一个不读书人的生活比较一下,我们便很容易明白了。一个没有读书习惯的人是被拘束在他的身边世界中的,在时间与空间上说来,他的生活只能陷在一些日常琐事中,他的接触与交谈只限于同几个少数相识的人,他的见识只限于身边的环境。这一个小监狱他是无法脱身的。但是他一旦能读了书,他便立刻走进了一个不同的天地,如果他读的是一本好书,也便立刻可以和一个世界上的最好谈话者接触了。这个谈话者引着他到一个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年龄中去,或为他解脱一些个人的忧烦,或对他讨论一些这个读者所不知道的生活的特殊方面。一个古代的作家使他得与一个好久前的精神发生交通。当他读下去的时候,他便会开始想像着这一位古代作家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他是怎样一个人。孟子与司马迁(中国的最大史家)都有过这同样的意思。在十二个小时中有二小时能生活在一种不同的世界里,使我们的思想离开一下日前周遭的牵制,这当然是足为一班被束缚在他们的肉体的范围中的人们所妒羡的一种特权。这一种环境的变易,在心理上的影响说起来,委实是同游旅一样的。
  还不仅是这一点。读书的人往往会被引到一个思想与反映的世界中去的。甚至即使是一本关于实在事情的书,因为在亲眼目睹这些事情,或参加这些事情,以及从书上所看到这些事情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在书上所看到的时候,这些事情往往呈着一种容量的性质,而读者也变成了一个事外的旁观者。所以,最好的读书便是能引我们到这种冥想的境界去的,而不是一味堆砌事实的。在报纸上花去许多时间,我以为决不能算读书,因为一般人的报纸读者大都主要在于要获得一些没有冥想价值的事实报道。
  在我看来,关于读者之目的的最好的说法,便是一个宋朝的诗人黄山谷(苏东坡的朋友)所说过的话。他说:"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可以使人可爱而有味,这便是读书的整个目的,也只有以这为目的的读书才能称为一种艺术。一个人读书并不是为了"增长学识"的,因为他如果一想起要增长学识,那么所有的读书的乐趣都完全失败了。这种人总是自己对自己说道:我一定要读莎士比亚,我一定要读读索福格尔,我一定要读读爱利奥脱博士五车著作,这样我便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了。我可以确定这种人是决不会有学问的。他将自己勉强苦读一晚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于是离开了,像从一个噩梦中醒来一样,除了他能向人说他曾"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更大的好处。无论何人,凡带着一种勉强的感觉读书的,都不懂得读书的艺术。这样的例行公事式的读书与一个议员在作一次演讲之前大翻其记录与报告并无分别。这是在求取行事上的帮助,根本不是读书。
  因之照黄山谷说起来,为了养成一个人的仪容上的可爱与谈吐的有味的读书,才是惟一可取的读书。我们必须明白这种仪容上的可爱是在身体容貌的美之外的。黄山谷所说的"可憎",也并不是指容貌的丑陋。有丑的貌而具有一种动人之美的,也有好看的脸而看起来非常可憎的。在我的中国朋友中,有一个人头的形状像个炸弹,但却是望之总是令人可喜的,在西方的作家中就我在照片上所看到的,脸儿最美的便是却斯德登(C.K.Chesterton)他有怕人成团的须髭,眼镜,蓬松得很好看的眉毛,以及两眉相接处的结痕!使人觉得在这头脑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思想在活动着,随时准备从这对闪闪透视的眼中迸发出来。这便是黄山谷所谓美的脸,这种脸并不是用粉与胭脂所妆成,而是用深刻的思想力所妆成的。至于一个人的谈话之有"味"无"味",全在于他的读书方法。如果一个读者获得了书中的味,那么他在谈话中便也会有味。他在谈话中既会有味,他在文章中也不会无味了。
  因此我把有味或有兴趣认为是一切读书的钥匙。这一来,因而发生的就必然是那兴趣是自己选择的或个人的,正如对于食物的所嗜一样,最卫生的食法,终究是就一个人所嗜爱的东西吃,因为这样吃下去的东西就一定能够消化。读书也正与吃东西一样,甲的甘肥也许便是乙的毒药。在读书上,一个教员不能强迫他的学生爱其所爱,一个父母也不能期望他的子女有他们同样的志趣。如果一个对于他所读的书没有兴趣,那么一切东西都是白费的。正如袁中郎所说:"若不快意,便置之,俟他人,或别有独契者自去读。"
  所以,世界上是不会有什么书是绝对必须读的,因为我们的知识的兴趣是像一棵树一样的生长,像一条河一样的流的。只要有相当的树汁,那树木无论如何都会长起来的,只要有泉源的新流,河水是总会流动的。当那水打着一座石壁时,它自会绕之而行的;当那水流到了一所可爱的低谷去时,它自会在那里停留荡漾一下,当那水流到一所深深的山涧时,它便会经常留在那里;当那水流至激湍时,它便会直向前去。这样,一点也没有什么勉强或决定的目的,它一定有一天会流入大海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人人所必须阅读的,只有在某时某地,某个环境或某个年龄中一个人所必读的书。我颇以为读书,也正像婚姻一样,是也决定于命运或"姻缘"的。甚至有一本书是每个人必读的,如《圣经》也有一定的时期。当一个人的思想与阅历还够不到阅读一部杰作时,那杰作在他的嘴里只有一股坏滋味。孔子说,"五十而可以学易矣",这便是说一个人在45岁时便不应该读《易经》。孔子在《论语》中所说极有醇味的话,以及他的成熟的智慧,一个人在自己年龄未到成熟阶段时就不能体味到的。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21: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中读同一本书,也会得到一种不同的滋味。譬如说,我们读一本书,在和那书的作者作了一次当面的谈话之后,或甚至从一张照片上看见了他的脸容之后,更多了解一点,有时则与那作者本人绝交之后,看起他的书本也会另有一种不同的味道,一个人在40岁上读《易经》有一种味道,到了50岁,在他看见了更多的人生变易之后,读起《易经》来则又有另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的书都可以读第二遍的时候获得益处与温故知新的喜悦。我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曾被指定着读过《西行记》(Westward Ho!)及《亨利·
爱斯蒙》(Herny Esmond)二书,但当我在十几岁时能够领略《西行记》时,那《亨利·爱斯蒙》的真正味道却完全觉不到,直到我以后回忆起来,才觉得在那本书中有更多的动人处是我那时候所不能领略的。

  因此,读书是一种包括着二方面的人的行为:作者与读者。读书的所得,靠读者的识见与阅历,同靠作者的识见与阅历一样的重要。宋儒程易川在论及孔子的论语时说:"谈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我把发现一个人所喜欢的作家认为是一个人的知识发展上最可注意的事情。在世界上确有所谓"意合神会"这一回事,因之在古代与现代作家中,一个人必须要找得一个其神意与自己的神意相会合的作家。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读书的真正的好处。一个人必须要毫无倚赖地独自去搜寻他的大作家。究竟谁是所爱好的作家。这问题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也许连那本人自己也无法回答。这正如一见倾心的情形一样。我们不能叫一个读者去爱那人或不去爱那人,但当他自己发现了一个他所爱的作家时,他自己会由于一种本能而觉得的。这样发现作家的情形事实上很多。往往有的学者们彼此所生的时代不同,相隔有几万年,但他们的思绪及感觉却十分相似,以致他们从书页间彼此神会,犹如一个人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一样。用中国的语法说起来,这种意合神会便称之为同一灵魂的转世,如苏东坡自称是庄子或陶渊明的转世,袁中郎则被称为苏东坡的转世。苏东坡说当他初读庄子时,他便觉得自幼以来他的思想与见解始终和庄子一样。当袁中郎有一夜在一本小说集中发现了一个与他同时代而不相识的人徐文长时,他竟从床上一跃而起对他的朋友们高声朗读,他的朋友们便也一个个地朗读着,于是他们又合在一起朗读起来,弄得仆人们莫名其妙。乔治·爱立奥脱(Georye Eliot)说她第一次读卢梭时像受了电击。尼采对于叔本华也有同样的感觉,但叔本华是一个愤世的老师,而尼采却是一个躁戾的学生,所以这个学生后来便自然要与他的老师背道而驰了。
  只有这种读书,这种发现一个人所爱好的作家,才会于人有好处。正如一个人在一见时就爱上了他的情人,一切都觉得合意。她有合意的身材,合意的脸,合意的发饰,合意的声音,以及合意的一言一笑。这种作家并不是一个青年需要他的教师的指点的。这作家只是合他的意,合他的风格,动作,见解,以及思想,一切都合。于是这个读者便进而聚精会神在这作家所写的每一行每一字上,又因为有一种意神的会合,所以他能吸收一切,自然消化一切。那作家在他身上有了一种魔力,他也高兴处在那魔力中,渐渐地他的声音笑貌,一言一动,都成了那读者自己的。这样他便真正倾心于他的这文字爱人,而从这些书中寻找着精神的养料。过了几年,那魔力消退了,他对于这个爱人有点感到厌倦,又去找寻新的文字爱人,到他有过了三四个爱人,把他们完全吞化了之后,他自己也成为一个作家了。有许多读者是从不会爱上哪一本书的,正如有许多青年男女,他们尽管混着,可是却不能对于某一个人发生深刻的相知的。他们任何作家的作品都能读,但是却绝不会有所获得。
  这种读书艺术的观念,完全排斥了那种把读书视为一种债务或应尽人事的观念。在中国人们常常鼓励学生们要"苦读"。有一个著名的学者从事苦读,在夜间读书时瞌睡了便以锥刺股。又有一个学者他在夜间读书时,叫一个使女站在一旁,见他瞌睡时便唤醒他。这是不通的。如果一个人在面前展开了一本书,当那古代的圣贤在对他说话时他却睡了,他便应该上床去睡。以锥刺股或命使女来唤醒他是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的。这种人对于读书已完全没有了乐趣。一个有价值的学者是从不知道所谓"砥磨"或"苦读"的。他们只是爱书,读书,为了他们自己感到有乐趣。
  这一个问题有了解决,那么读书的时间与地点问题也有了解答了。读书是没有一定的时间与地点的。一有读书的意向,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如果一个人知道了读书的乐趣,他在校内校外,且不管什么学校中都能读书。甚至在最坏的学校中也能读书。曾国藩在他的家书中论他的幼弟所说要到城里来进一所较好的学校时,他答道:"苟能发奋自主,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一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亦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主,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有些人要读书的时候,便先一本正经的端坐桌前,但又埋怨房里太冷,椅子太硬,或光线太强,故之不能读书。也有些作家埋怨为了蚊子太多,稿纸太光,或街上的声音太闹,因而不能写作。宋朝的大学者欧阳修他曾自认构写佳作时有三"上":枕上,马上,厕上。又有一个隋朝的名学者顾千里以他的夏日"裸读孔书"为人见称。反之,如果我们不爱读书的话,则一年四季都不读书,也有很好的理由可说的: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21: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不是读书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

夏去秋来冬天到,

                          收拾书包过新年。
  那么,真正的读书艺术是什么呢?简单的回答,便是当意兴来时便拿起一本书来读。要获得完全的乐趣,读书必须十分自然。一个人拿了一册薄软的《离骚》或奥玛·卡耶姆(Omar Knayyam)的诗,与他的情人挽手走到海边去。如果天上有云,便竟不妨看看云,忘记了书本,或者同时既看云又看书。有时,有一只烟斗或一杯好茶则更觉佳妙。或在一个雪夜,一个人坐在炉边,炉子上的锅子咝咝地响着。身旁放着一袋好烟草,一个人拿了十来本哲学,经济学,诗集,传记,把它们堆放在榻上,于是闲适地拿几本来翻翻,于是平静地拿了当时引起他兴趣的一本来看。金圣叹把雪夜闭门读禁书,认为人生最大乐事。读书的姿态,陈继儒(眉云)写得很好:"古人称书画为'皱本''软本';故展阅书画,最好以闲适出之。"在这样一种姿态中,一个人便对于一切都会有忍耐了。如同一读者所说:"真士读书不嫌鲁豕。游者登山,不嫌艰道。赏雪不嫌危桥,看花不嫌劣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6 05:30 , Processed in 0.1399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