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昌实小徐莉老师文集==

[复制链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6:51:04 | 只看该作者
浓缩的未必是精华




     我是具有一定执行力的执行者,一直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每当与上级有了不同立场或观点,我总是笑着说:“我保留意见。”言下之意,放心吧,会遵照上级的意图执行。这段时间学校里关于教师备课方式的讨论挺热烈的,而我要求自己努力保持客观。这样的消极抵抗一定是令领导恼火的,所以我也就只敢在这里说说,够虚伪。

     说备课之前先说说目前热议的公开课之弊。公开课是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外出学习,教师对听公开课的期待有时甚至高于知名专家做报告,潜台词――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观念的转变是隐性的渐进的,除了自己谁也看不到,再说专家说的对不对咱还觉得不一定呢,倒不如模仿来得更加立杆见影,迅速可以把看来的好处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再现。教师学习教学技术和技巧的热情高于学理论和观念,这本身也没什么错,只是我常担心他们因为放弃思考而轻易被某种观念和理论所迷惑。

     记得刚上班时,也曾热情似火的四处听课,听完了就赶紧把自己认为精彩的“点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师傅听完我的课教导说:“不许瞎听课,更不许乱学。你连起码的分辨和鉴赏力都没有,把人家的缺点当优点学来了还在那里得意。”当场羞得我满脸通红,但是我知道师傅是对的。十年之后,我会在心底为那些听完课就匆匆离开的教师遗憾。也会对着一样乐于听课的小老师罗嗦:“记得要认真听评课,提高鉴赏力和学习技巧一样重要。”一节好课好在哪里?任何新颖的“点子”都只是一部分原因。

     若说所有的公开课都经历过反复的试教可能过于武断了,亲见身边许多的公开课都被反复的打磨过。公开课一般都很精彩,这精彩来自哪里?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充分的预见,并想出对策不断通过实践调整是令一节公开课万无一失的有力保证。我把课前的每次试教都比作一次过滤,滤掉教师的各种缺陷后,教学设计日臻精妙,教学组织日渐严谨,教师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句话都可圈点起来。这个集体“琢磨”的过程对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是难得的学习经历,但是看这样的课,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是否足够清醒呢?浓缩过后的精华让一些老师不安起来,有人自卑:原来我和我的学生是这么糟糕的啊?有人拒绝:这是表演,日常不能这么上。我在想:过滤掉的那些问题中一定有许多值得我们来共同研讨的真正的问题,可惜我看不到!

     一节公开课好在哪里?能得到广泛认可的公开课一般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聪慧的人马上就会学去了这新颖的形式,智慧的人透过新颖想到这新颖的形式不过是落实了哪些日常的目标,可贵的是目标之间做了怎样新颖的重组。我喜欢鼓励基于本质而不仅仅停留在形式的创新。

     总要说说备课吧,其实我已经在前面的日志中阐释了我的看法。若希望教师作为独立的教学研究者,独立撰写教学设计就是一道底线。若只希望教师做个好的执行者,那么我们的教师培训则应该更加细腻些,不能只做理念上的粗放讲解。我们提供的教学资源应更加的丰富,不能丢给教师一本教材了事。作为教师若知道自己每个教学内容具体对应课程标准的哪条哪款,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克服盲目追求肤浅的热闹,不论怎样创造性实施都不会有脚踩着西瓜皮的担忧和恐惧。当然,前提是教师必须熟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并能找准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专家和领导那里,我总是陈述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无奈和痛苦,可是在同行那里,我又努力呈现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快乐和尊严。明知道颠倒过来可能比较得人心。

     真心的希望每个老师都能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但这种过度理想化的愿景我不想在大庭广众中说出来。我知道很多同行都有太多的理由不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说心里话,我非常的理解他们。面对教师群体的多样,我主张不强制每个老师都朝着同一方向去努力,那其实也很残忍。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6:47:03 | 只看该作者
试把教研和科研搅和到一起


    科研和教研在学校里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机构上说,教科室和教导处在稍大点儿的学校里通常分立,属于平级,小一点的学校里科研和教研职能都归教导处。在学校外,教研主管部门是区教研室,教研室里有分学科的教研员,对应学校的学科教研组。科研主管部门是区教科室和区教育科学规划办(一个机构两个名称)。

    从工作内容上说,备、教、改、导、考、析、研这些教学常规工作由教导处组织并落实,教导主任通常会分管师训,因为研训一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师培训方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一体认令教导处成为学校运转的实质核心,通常说的德育为首也只是个虚幻的口号。教科室主任管理学校课题,参与学校规划的讨论和制定。一般需要在课题申报、查新、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结题成果认定等事务性工作上花去大部分的时间,工作量有不饱满的嫌疑,所以通常是兼职。

    从活动时空上来说,学校通常有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作为一项硬性规定,全体教师必须分学科参加教研活动。由教科室组织的学校课题组会议是不定期举行的,与专家组的讨论也是不定期的,参与者主要是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学校行政人员。

    在学校里,科研和教研之间泾渭分明:科研是少数人的、领导者的、决策性的。教研主要指向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一线教师只需着眼于动脑筋管理好班级、上好课,其他的都不是份内。即科研“精英化”,教研“大众化”。因此在课题顺利结题之后,教师还说不全学校课题的名称实在不足为奇。教育教学管理者对课题是明了的,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会将理念、思想渗透到了具体的指导里。

    我不想比较或判断教研与科研之间孰优孰劣,我喜欢把他们合并成一个词――“研究”,学校层面是做学校课题的研究,教师层面是做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两个层面并不割裂,教育教学管理者以合作者的身份通过指导、研讨等方式参与教师的研究,将课题研究成果渗透到教师研究中去。因此学校做课题就要做一个能兼顾学校发展、各学科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大课题,并充分重视潜在的可能性,将学校的传统优势考虑其中。此时参与课题的研究者同时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或骨干教师,他们对教师的日常研究会具有实质的意义,课题的研究过程也就是课题研究与教师研究互动的过程。而教师做研究就是做研究,这个研究在教师那里叫教研还是科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研究对教师自己、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有价值。

    我的笔、刀、琴尘封已久,当我不再习字绘画、不再抚琴吹笛的时候,我还敢说我兴趣爱好广泛么?没有活动就无法证明存在!科研在教师那里是不存在的,没有活动为载体的科研在教师那里就只是一个遥远的名词。教育教学管理者及骨干教师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指导将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师的研究过程中,这是一种合作研究,叫科研还是教研也不重要。我只知道没有教师的实践来论证科研成果是否有效,课题的研究就无法落实和继续深入,仅此而已。

    目前学校管理者被教育理论的迅速更新弄得有点晕,等到有点明白了,这个五年的规划也过去了,下个五年规划中关注的问题又有了变化。学校的课题研究一旦常新常变,教师的研究就容易被琳琅满目的名词弄得找不着北。当教师感觉自己的实践总跟不上那些花样,最后就会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当教育科研成果渐渐都成了没有教师读的论文,成了听过只激动一会儿的报告,研究就真的离教师和离课堂越来越远了。实践智慧没有方向会多走许多的弯路,漂亮的科研成果不在实践中运用,任你再时髦也是“垃圾”。

    不论是哪种研究,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耐心,缺少真实的实践来印证和丰富。

    记得初上工作岗位,当我沮丧于研讨课上得一团糟的时候,校长告诉我,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至少需要十年的积淀,对自己要有耐心。我向校长承诺,一定用心的把我的日常教学作公开课一样的对待,那时的我多么期盼第一个十年快点到来。如今做个好的语文老师一个月就足够了,一夜两日的速成我都见怪不怪,时髦的理念、集体的智慧、美好的气质、繁复的CAI……若这些都具备,只要给一个机会,做个好老师的梦想立即就能实现。学校越来越像星工厂,打造明星教师早已是驾轻就熟。第一个十年在望,我并没有成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想想当初对校长的承诺――把每节课作公开课一样的对待,再想想今时公开课的“恐怖”,难免自嘲。地球人都知道,号称包治百病的药都是欺人欺世。知道归知道,每次听到、看到这样的宣传广告仍有许多人难免心动。教育教学中有问题是正常的,这地球人也都知道,可是看到课堂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越来越不能容忍,越来越失去耐心。当好老师可以速成,当完美变成对教师实行专制的武器,我们的课堂教学便离生命和生活越来越远。缺少耐心的课堂、缺少真实的课堂,还能令学生和教师在其中体验幸福和找到意义吗?

    公开课已然成为教师做研究的主要活动形式,因此我不批判公开课,我甚至提倡多给教师机会执教公开课。但我憎恶公开课的虚伪和急燥,痛恨我们因软弱去迎合分明不合理的规则。当虚假的研究大行其道,想真实的提出个问题来研究一下似乎都不大会了。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6:42:39 | 只看该作者
从教师和学生的缺位追问学校发展

徐    莉

    我理解的学校发展中的“发展”应包括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也许有人会认这是一回事:学校发展了,教师和学生自然就发展了,或者学生发展了,教师和学校自然就发展了,再或者不论将哪一个发展作为突破口,最终都将获得三者的共同发展。我看则未必。

    在许多学校里都看到过墙壁上大大的标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每次看到这话,我就会想,决定把这话写在墙壁上的人啊,您可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可准备去践履?拷问――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为了孩子么?我姑妄答之――不!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只是搭上了享受学校发展带来的好名声及即得利益的顺风车!

    工作十年来,感受到最可贵的变化就是教育研究从以前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式变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按照我的个人生活经验,缺什么就叫什么。现在叫得最凶的就是自主、民主和开放,那么我看最缺乏应该也是这三样。从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做教育研究到目前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做教育研究,我认为教育研究在自主、民主和开放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在教育研究中终于听到了教师的发言,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以前都是专家说,教师听;教师提问,专家答疑。这没有什么不好,可是交流和互动的缺乏,使理论与实践沦为“两张皮”。这话好像扯远了,其实不然。教育研究逐步走向自主、民主、开放的趋势令我看到了学校发展走逐步自主、民主、开放之途的可能性。

    校长任免制度对“学校发展”的定位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校长首先要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再来解决发展问题。那么作为校长,他(她)首先代表的是有人事任免权的机构和个人的利益。这使管理者的立场从起始点就不是为了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师发展”的定位有决定性作用。作为教师,首先也要解决生存的问题,如果这个评价制度中无视学生,那么当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发生冲突时,教师首先舍弃的也必然是学生的利益。

    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很多时候是存在矛盾的,这矛盾有时还显得不可调和。无视和掩盖这种矛盾的企图,在我看来不是无知就是无耻。

    如果学校发展中听不到教师和学生的声音,如果学校的快速发展以牺牲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而没有愧悔,那么教师和学生的命运是令人担忧的。我们追问――学校里谁在倾听孩子的声音?是教师么?谁在倾听教师的声音?是校长么?这样的倾听如果仍旧是按照教育研究的模式,那么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其意义都是有限的。我们期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对等的,彼此有约束力的契约性合作。师生关系中,如果教师处在学生的上位,那么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一旦有矛盾冲突,作为上位的教师就必须用自己的“高尚”来做出对学生有利而伤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如果您将解决问题的方式定位在对教师的道德进行规范,那我觉得这是把教师当“神”在看,作为教师多少我觉得有些别扭。教师和校长(学校管理者的最高代表)之间,如果校长处于上位,那么当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发生冲突的时候,作为上位的学校管理者就会要求教师个人服从集体。问题是这个所谓的集体的利益是不是教师和学生群体最高利益的代表呢?

    个人认为,为学校发展注入自主、民主、开放的元素,首先要设法均衡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实力”。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首先变革一些奇怪的制度。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6:41:04 | 只看该作者
也说成长博客的长相





  看到刘良华老师对博客长相的分类,自己在那里兀自大笑。发现“徐莉”赫然在第一类“优雅气质”中,评:“文章往往从容而短小,偶尔发一些牢骚,但重在建设或抒情。”对别人眼中投映的个人形象一直有份好奇,刘老师充分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和虚荣心。
  不知道刘老师是否发现,第一类的两个群体中,第一部分皆为女宾,第二部分都是男士。您看,女性讲故事的套路和男士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那些总是激愤的先生们都在第二类中,对于他们昂扬的斗志我一向是羡慕和钦佩的。广博的见闻、清晰的思想、犀利的文笔缺一不可。这样的“强者”怎不让人敬服?
  把博客做成工作日志则需要工作内容及人品有相当透明度者,譬如我,可不敢公开自己的工作笔记。但我都仔细留着,等着算“变天账”的一天。嘿嘿。蒋院长、段主任都是很阳光的工作着和待人着,这样的长相也算相符。
  混合型的上层人士需要有更加公众的面容。譬如刘老师,他要给学生上课、和教师交流、与管理者商讨。他们的“综合”“混血”源自他们广泛“交际”的需求。
  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角色,一不小心就会长成那个样子。琢磨琢磨有趣得紧!
  我的样子,呵呵,希望不仅仅是“人比黄花瘦”。我也会开口骂人、动手拍“砖头”。不信?咱们就走着瞧!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6:40:01 | 只看该作者
课堂选择和生活选择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材第三单元我爱我们班这部分内容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叫东东的孩子跑得非常慢,但是他很想参加运动会,为集体争光,让不让东东参加运动会呢?不让他去,他会伤心;让他去会影响班级的团体成绩。课堂上我们假设东东是大家的同学,请同学们作一个选择。
  记得有一次课上,同学们读完东东的故事,发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出于爱同学让东东参加,另一种是出于爱集体不让东东参加。我分别统计了持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人数后,开始同学间的自由辩论。在自由发言中,这个班的孩子绝对多数都说愿意给东东一个机会,让东东参加运动会,即使他使班集体得不到第一也不埋怨他。这时,一个孩子突然站起来,大声对我喊:“徐老师,那些说要东东去的同学都在撒谎,他们才不会让东东去参加运动会呢!”这个冷不丁冒出来的声音让我和全体同学都愣了,我先回过味来,笑着问他:“小江,你是说大家都不会让东东参加运动会是吗?”他点点头,脸一下涨得通红。同学们不乐意了,他们很有默契地齐刷刷给了最后一排的小江许多白眼,用很不友好的目光看着他。短暂沉默之后,同学们纷纷抗议:“不,我们真心愿意给东东一个机会!”教室里一下开了锅。看着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小江含着眼泪说:“老师,他们说假话,其实他们心里都不是这样想的。”他的声音湮没在孩子们的抗议声中,还没等我做出反应,他又大声喊起来:“那么你们为什么不让我去参加运动会呢?”当他在教室里痛哭时,教室里静了一小会儿,接下来是更加汹涌的抗议浪潮:“没有,我们没有不让他去。”
  这个故事来自台湾的国语教材,放在这里,并不是道是非判断题,让不让东东参加运动会不是问题的关键,不设标准答案,面对这个两难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做出选择,只要本着从“爱”出发将心比心处理这件事就行。可是我明显感觉到教学中孩子们自发地想统一出一个答案,这让我有些意外。
  当同学们激动的情绪渐渐平息之后,我就小江参加运动会的事做了个小小调查,我发现小江的确没有撒谎,这次运动会,虽然小江努力争取了,但是大家就是不同意让跑得很慢的小江参加,这本就让小江非常失望,而这节课的讨论正好深深刺痛了他,他不平则鸣了。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个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让我一下子发现很多问题:为什么孩子们在处理同一问题时,对东东和小江产生截然相反的态度呢?为什么明明小江指出了问题,招来的是大家的反感和抗议呢?为什么孩子们明知道自己态度不一致,被指出后还要不停辩解?他们到底意识到自己的前后行为的矛盾没有?对这个矛盾他们自己怎么看?
  课堂上,我没有批评孩子们,因为我不想进一步强化同学们和小江之间的对立,我笑着说:“这样好吗?下学期的运动会如果小江仍坚持参加,请这些决定给东东机会的同学也能投小江一票,行吗?”在孩子们还算响亮的应承声中,这个环节很快过去了,因为有了这个突发事件,我更加着力于通过故事续编引导孩子们:为集体争光有很多途径,要发挥自己的所长。可是后半节课,我分明看到小江眼中的不平没有减少。
  在仔细分析审视这个突发事件之后,我由衷感激小江,他提醒了我:故事再怎么假设都不是孩子的真实生活,故事中的选择不一定就是孩子生活中的选择。孩子们在处理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时候,有时就是双重标准。而我曾以为,让孩子们假设东东是自己的同学就是在让孩子们处理自己的事,看来我错了。
  感激小江,正是小江的抗议,使现实与理想在孩子们心里有了一次真正的交锋,回想起课堂上孩子们的尴尬、孩子们的反感,我觉得这次的课真正引起了他们的不安与震动,而这样的经历对他们是有益的。如果把学生比作一朵花,那么每朵花都是与众不同的,这是一种个性美,但身处集体之中,还有和谐美的问题。我不能忽视孩子们的共性问题的同时,我也不应忽视小江的个体问题,如何指导他在集体中快乐的生活接纳这次的不公平呢?于是我和小江进行了个别交谈,帮他进行自我的解脱。
  课上完了,可是震撼和思考仍伴随着我,由这个小插曲,我想到很多。你看,在提供两难选择的案例时,我们以为给了孩子们最恰当的价值引导,可是我发现,孩子们早已经习惯唯一的答案,并习惯通过揣摩教师的需要,找到这个唯一的答案。他们在努力地迎合老师,迎合一种标准,他们由一种近乎本能的东西支配着,我清晰地感到了这种东西带给我的压力。看来需要要反思的不止是我。
  我不想因为我的品德与社会课而造就出更多人格分裂的孩子,因此我一贯强调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对于出现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要持好奇心耐心倾听,不轻易说“错”;老师不能因为观点不同批评同学;不同的观点如果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值得鼓励。我要让每个孩子知道,老师足够真诚坦白,能听进他们的“真言”;老师不说假话、空话,不斥责他们的观点。但愿我以我的真诚,能走进每个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6:38:59 | 只看该作者
新年计划之――读和写





  喜欢写日记,开朗如我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确切地说是不善于准确和精致地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文字是我的朋友,我常常让它站在我的对面,以达到一种自我观照和平衡的效果。谁愿意相信一个笑声朗朗的人原来很沉郁呢?大笑之后必然沮丧,只有文字客观而宁静。
  喜欢读书,因常常为自己的空洞贫乏而恐慌。怀揣着书,是为了在书中寻找热情、真诚、共情还有就是种踏实感。书不会出卖我,不会丢弃我,他们和文字一样是我的朋友。在孤单难过的时候,我选择聆听感召。
  对读和写的沉溺让我警惕自己是否有自恋倾向,于是我约束自己,少读少写,最好是傻瓜一样不读不写了。减掉情绪化的阅读和写作,写些“经济”文章,读些令人“上进”的专业书便好。这样严刻的自我要求让我一段日子里什么都不读不写了,心里却是难受的,直到发觉自己是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我才又有了不再约束自己的理由。
  为人生还是为艺术实在是个问题,为自己一时之快还是为了自己长远的“利益”也是个问题。新的一年中我决心不去想这些了,放任自己,让自己率性地读和写,看看自己会疯魔成什么样子?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6:36:49 | 只看该作者
提前到来的圣诞节


  这个学期接了个很皮的班,男生比女生多十几个。好动、容易激动、逆反心理还特别强。三年级了,好几个孩子上课还坐不住,一不留神某某就会满教室晃悠。Z会边举手边一直跳一直跳,嘴里嚷嚷“我!我!我!”,点起来答问,连我问什么都没闹清。女生大多野蛮,急了伸手就给某男生一巴掌或一拳头。和他们斗智斗勇了三个月,学期结末我得到的高评价是:“徐老师有点怪,但是我们喜欢。”追问一句:“我哪里怪了?”他们答不出来。而我给他们的最高评价是:“有心有肺有情义。”
  上月的某次课前,我提前到三年级办公室和他们的班主任聊闲天,班上一小姑娘在办公室门口张望,她试图引起我的注意。我看见了,却偏不理她。说他们好多次,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掖着藏着自己难受,我还会说“自找”。她看我没理她的意思,只好硬着头皮喊“报告”。进了办公室,班主任老师问:“有事吗?”她不敢答话,支吾着对我说:“徐老师,上课了,我们都等着您呢?”“我没听到铃声啊?”虽然嘴巴上辩解着,我还是慌张地迅速起身往教室跑,难不成学校的广播系统又出毛病了?一进教室门,我傻眼了,教室里静悄悄的,课本、笔盒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角上,大家坐得笔直笔直地看向我。他们班从来没有这么“齐整”地做好课前准备迎接过我。
  “怎么了?今天可有点不对劲啊?”我警惕起来。
  “老师,其实还没有打上课铃。上节课您批评我们‘没心没肺’,每次上课乱糟糟,您都不想再组织我们开展活动了。今天我们课间不休息,提前把课前准备做好了请您来看……”
  “不会吧,太夸张了……”我松了口气,因为惊喜开心地大笑起来。
  “徐老师,是您说如果我们还这么不听话下学期就不教我们了。”那个“请愿”的小姑娘得意地撒娇起来。
  我嘿嘿地笑:“那是你们逼的。”
  我突然感慨起来,并决心放任自己的感慨:“太感动了,这节课我不想上了,我们先聊聊天吧。”我的话音没落,教室里一片欢呼。
  “安静!今天聊天的话题需要很静很静,能给我5分钟吗?不允许任何‘动静’打断我的美好情绪!”我非常诚恳而正经地说。教室里真的安静了下来,并漫溢开一种浓浓的情谊。
  “送给大家一个故事,故事的主题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体会’……”
  故事说完以后,孩子们眼睛都亮晶晶的,对这样的效果我很满意。继续笑着说:“有话就说出来,也许你有感受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没关系,那就对我对自己笑一笑。”我深吸口气:“没什么说的我们就开始上课吧。”
  那天的课上得很温馨,充满了温情的味道,可上的哪部分内容我却忘记了,实在是课前的“意外”刺激太强,削弱了我的记忆力。
  后来一次的课他们想故技重施,课前又来叫我去,被我一眼识破,强烈要求打铃上课,并表示绝不再提前进教室,劝他们该玩的时间也不要坐教室里。无奈中,那些小东西又想出“心思”,某次上课时来了个礼物轰炸,以提前给我过圣诞的名义,打断我的课,往讲台上放了一大堆圣诞卡和小手工,理由是“爱需要表达”,我回复“我很会体会。”
  为这个提前到来的圣诞我开心了许久,认真地把他们的卡片和纸片收到我的记录本里,记录下他们的“用心”。我在班上展示了我的“用心”,并宣布:“老师发现你们有心有肺有情义。”孩子们大笑。
  他们还是很皮,但是我们之间已经有了情谊。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6:34:54 | 只看该作者
我视“有些”论文如垃圾





  《读者》上有文《我视论文如垃圾》,读后抚掌大笑,够狂妄!我并没有贬损论文的意思,只是站在一个小学教师的立场,发现有人对谁都可以写论文,谁都必须写论文提出质疑而称快。因为做教育科研等于写论文,于是许多教师视教育科研为畏途,我为之无奈。一定有什么不对劲了,是什么呢?一刀切的莫名其妙吧。
  常有老师向我抱怨需要挤篇论文出来应付学期结束的“要求”或者用之作为敲门砖,因为论文获奖、发表之后才能有业绩。常有老师网上下载论文之后忘记了换名字,灰色的幽默。不是真实的需求造就了说假话、空话、废话。既然如此,何苦伤心耗神浪费纸?有个念头,起码对于刚参加工作的老师让他们写论文实在是有些“残忍”,不如让他们写些“有趣”而生动的真实故事。姑且称之“我写(说)我的故事”,把日常教育教学中印象深刻的片段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
    1、学会说自己懂的话
    2、学会说真话
    3、学会用一颗“有心”的心看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4、培植教师的敏感度
  也许还有更多的好处,但其中学着说真话我看是最重要的。这总比写那些连自己都不忍卒读的垃圾论文有用吧。反正也是得不了奖的,等到能写会写想写,再去写那些经济文章混取点晋级资本,这样的要求对青年教师也许更人道。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6:33:49 | 只看该作者
对自己的期许





  (一)高贵
  傅聪先生曾在武汉举行钢琴音乐会,之前我心动了一下,因为曾读过《傅雷家书》。终究没有去,虽然湖北剧院距离我家非常之近。我的痼疾――只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听我喜欢的音乐,享受宁静。后来从报章得知,音乐会氛围不佳,老先生多次起身抗议听众的无礼,心中怅然。我相信那样激烈的做法是源自先生对音乐的虔敬,同时对于傅雷先生一次次在家书中嘱咐儿子为人行事的准则有了新的“明白”。
  如果留心每封家书的日期,不难想象先生在怎样的身心痛苦之中无一字颓废、抱怨、憎恨地为儿子指引人生。“莫扎特的作品不像他的生活,而像他的灵魂。”“后代人听到莫扎特的作品,对于他的命运可能一点消息都得不到,但能够完全认识他的内心。你看他多么沉着,多么高贵,多么隐藏!他从来没有把他的艺术来作为倾吐心腹的对象,也没有用他的艺术给我们留下一个证据,让我们知道他的苦难,他的作品只表现他长时期的耐性和天使般的温柔。他把他的艺术保持着笑容可掬的清明平静的面貌,决不让人生的考验印上一个烙印,决不让眼泪把它沾湿。”当我读到傅雷先生专为儿子译的这段话,就断定傅雷先生也具有这样高贵、沉着的灵魂。虽然这种高贵以血亲为前提,但我不仅认可“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更认可朱梅馥女士在家书中对儿子说的:“孩子,像你爸爸这样无微不至的教导,真是罕有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遇到这样一个为自己指明方向的人,智慧、真挚、无私。所以我对自己的第一个期许便是拥有高贵而沉着的灵魂。其二,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具有傅雷先生的智慧和真挚,并将之无私地给予我的女儿和学生们。
  
  (二)浅近
  居然读不懂中文?!因此所有读不懂的文字都令我惧怕。其实只要有足够的兴趣和耐性令自己去啃这些“骨头”,大不了就用更加广泛的阅读和字典来对付那些乏味的说辞。多数时候道理往往浅近,可有些笔者偏喜欢将思想提炼至玄妙,这当然是一种境界,但同时也是一种可怕的傲气。只要察觉作者有故弄玄虚的嫌疑,我会因反感而生排斥,缺少真诚的文字为我所弃。还有个毛病,不喜欢读译著。语言是个很微妙的东西,认同周先生说的:作者提供文字,读者赋予意义。而译著往往被赋予了太多新的意义,对这些仿佛被咀嚼过的文字,总难亲近。英语又不好,没有能力读原著,实在很矛盾。傅雷的作品是个意外。读过《傅雷家书》,对先生有份固执的好感。于是连文字的浅近也成了我阅读译著的一把标尺,我从文字间读到先生的灵魂,感觉那些话就是先生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我期望自己的文字也是浅近的,既不“结网”亦不“断丝”,只尽力轻柔地用美好的字句述说真实、真诚和真挚的情怀。
  
  (三)周正
  ”为人当率真,治学当严谨。“这便是我眼中的周正。先生的译稿一律非常齐整,字如其人,可知其为人的“认真”。
  
  (四)不顺从
  人秀:
  尽管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是在我们家里搜出的,百口莫辩,可是我们至死也不承认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实系寄存箱内理出之物)。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领导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重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
  因为你是梅馥的胞兄,因为我们别无至亲骨肉,善后事只能委托你了。如你以立场关系不便接受,则请向上级或法院请示后再行处理。
  委托数事如下:
  一、代付九月份房租55.29元(附现款)。
  二、武康大楼(淮海路底)606室沈仲章托代修奥米茄自动男手表一只,请交还。
  三、故老母剩余遗款,由人秀处理。
  四、旧挂表(钢)一只,旧小女表一只,赠保姆周菊娣。
  五、六百元存单一纸给周菊娣,作过渡时期生活费。
  六、姑母傅仪寄存我们家存单一纸六百元,请交还。
  七、姑傅仪寄存之联义山庄墓地收据一纸,此次经过红卫兵搜查后遍觅不见,很抱歉。
  八、姑母傅仪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与我们自由的同时被红卫兵取去没收,只能以存单三纸(共370元)又小额储蓄三张,作为赔偿。
  九、三姐朱纯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亦被一并充公,请代道歉。她寄存衣箱贰只(三楼)暂时被封,瓷器木箱壹只,将来待公家启封后由你代领。尚有家具数件,问周菊娣便知。
  十、旧自用奥米茄自动手表一只,又旧男手表一只,本拟给敏儿与XXX,但恐怕妨碍他们的政治立场,故请人秀自由处理。
  十一、现钞53.30元,作我们火葬费。
  十二、楼上宋家借用之家具,由陈叔陶按单收回。
  十三、自有家具,上你处理。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
  使你为我们受累,实在不安,便也别无他人可托,谅之谅之!
     傅雷 梅馥
     一九六六年九月二日夜
  当看到美好的东西在眼前化为尘烟,我突然对这世界绝望起来。读傅雷的遗书,看着他冷静地安排好自己身后的“琐碎”事务,携妻子“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脆弱如我居然没有流泪。我只会默念“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摘自傅雷为《约翰克里斯朵夫》作的译者序)
  这是先生对自己生命彻底负责,为尊严而战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我”把美好撕碎,你心痛吗?如果“我”不用这么残忍的方式,你可知这世间的残忍对“我”的伤害?觉悟吧,如果你尚有向往美好的本性。
  读着遗书我感伤而欣慰――最坏人们还有选择这种独特“自由”的权利,还保留着用死亡反抗所有人的权利,这是神出自对人类的悲悯而赋予人的权利吧。想想这个,我便能继续微笑着面对一切伤害和疼痛。活着就是不顺从,为了那份高贵,决不苟且,甚至可以慨然赴死。您说这是玉之坚冷或玉之温润呢?
    
  (五)不同的视野
  通过文字我走进傅雷,从中获取了我期许的高贵、平易、周正和不顺从。写到这里,所有的人都会明了我对先生之敬爱。但若换个视野,便会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傅雷家教甚严,据说“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儿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就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往墙上撞。这种做法不仅使孩子受到摧残,也使傅聪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刺激。”这样的恐怖如果单看起来不知要被怎样的诟病,而我的好感很固执。爱不应被简单的指责,我肯定先生是个平常的父亲,他有他的局限。一个人在我们心里很美好,并不需要去刻意掩藏其他我们认为不美好的东西。一个人在我们心里很卑劣,也不应该抹杀他的一切。人存在过,我们便真的要诚恳地心存敬畏。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6:32:45 | 只看该作者
向潦草告别




  对自己的服饰品位一向是不自信的。我从不逛街,衣服都是直接到姐姐衣橱里淘,要不来就付钱买。我们这里有新娘子不穿旧衣服的习俗,婚礼前一天,在妈妈、姐姐的看护下用了两个小时,在商场里一口气把所有需要的衣服都买齐了。因为标准简单:只要合身,价格比较贵就行。我边试装边威胁:“快点快点,累死了,再蘑菇我可是不奉陪了。”营业员“昏”掉一大片,一溜小跑帮我快速换装。朋友说你能花三个月画幅工笔,却不愿花三个小时逛街买衣服,真是白做回女人了,一点都不懂得享受购物和穿新衣的乐趣。我承认,这方面我比较白痴。
  每次上公开课都有专门的“班子”为我打点服饰。曾有同事说,你上课我们放心,我们就问问你穿什么。于是我不得不带上所有“还可以”的衣服,在学校里一件件一套套试给他们看,不行就被勒令或者押解去买。那情形很丢脸也很尴尬,但我的确解决不好这个问题。穿上演出服,我就不敢再吃东西了。不知道为什么,吃东西时总是能在身上留下点“纪念”。精心侍侯着我的演出服,心中是无比愤恨的,到底是衣服打扮我还是我成了衣服的奴隶?!
  我衣服少,衣橱里很清净,从不为挑选衣服花时间和气力,因为没有挑的余地。一个季节就那么换洗的两、三套,同事说有时你穿得也不难看,就是老是那几件穿来穿去的,看烦了。对于只能干洗的衣服,我都不将之当衣服看,整个就是一“祖宗”,只能供奉着,谁有空去把它送洗衣店去啊,还要记得去取,干脆放衣橱里看得了。因此,太贵的衣服我不大愿意买,三下两下,不是这里挂了丝,就是那里弄了些怎么也洗不掉的污渍。洗衣粉的广告都是骗人的,洗不掉就是洗不掉。鞋子一般只买黑的,没有搭配的烦恼。一个季节最多三双,换季就扔掉,不是浪费,是破了。再好的鞋子也耐不住我天天穿啊,何况天天还东跑西颠的。
  服饰不当常令我感到尴尬。明知道要出门办事,却经常缺根弦地穿了身太休闲的便装,那双黑乎乎没有后跟的休闲鞋虽然穿着舒服,但总令人感觉怪异,留下无数邋遢的恶劣第一印象。在办公室里,整日难免迎来送往(不要误会),一不小心被人从头到脚打量,我就羞愤不已。都快三十岁的女人了,还被称做“潦草女孩”,真是可怕!装嫩发嗲?恶心死了。要改改,不能总这样放任自己。
  率性不等于潦草,这一点一定要澄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1 00:03 , Processed in 0.1402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